伊朗对叙利亚,土耳其还敢正式向叙利亚宣战吗

天美资源网

伊朗对叙利亚,土耳其还敢正式向叙利亚宣战吗?

其实,土耳其、俄罗斯和伊朗三国,在2019年9月的德黑兰三国总统峰会上,已经达成了事实上的安卡拉-莫斯科-德黑兰叙利亚问题的同盟关系,三国表示将共同维护叙利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继续合作打击叙利亚的国际恐怖主义。目前,叙利亚内战的态势,叙利亚政府军在俄罗斯和伊朗的支持下,自2月就进行了伊德利卜收复之战,由于叛军遭到了沉重打击,土耳其担心叛军抵挡不住,从而丟失伊德利卜这座叙利亚反政府武装的大本营,就派遣了机动装甲部队进入伊德利卜,于是,土叙军队就爆发了严重的军事冲突。土耳其军队是不请自来,就是军事入侵叙利亚,但土耳其并未对叙利亚宣战,却于3月1日开始,对伊德利卜冲突降级区的叙利亚军队发动了代号为“春天之盾”的军事行动。由于事前埃尔多安打电话给普京,表示安卡拉要打击巴沙尔了,请莫斯科不要挡道;土军对叙军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的背景,2月27日,土军在伊德利卜遭遇了空中打击,导致54名军人被炸死或伤重死于医院,土耳其国内民怨鼎沸,冲击了俄罗斯驻土耳其大使馆,军方开战情绪非常高涨。土军在E-737空中预警机的指挥下,F-16C/D战斗机、安卡-S无人机的空中打击,地面T-155自行榴弹炮以及T-122/300多管远程火箭炮猛烈轰炸下,被誉为“老虎师”的叙利亚陆军主力第25特种师,已被打成了“病猫”,战损并丢失了大量T系列坦克、MBP系列步战车等重型装备,撤出了前沿阵地退之后方。看来没有俄罗斯空天军有效的空中掩护,叙利亚陆军主力即便“老虎师”,都难挡土耳其军队空地一体的打击,实战已经得出了结论,“老虎师”被打成了“病猫”,退出战场处于休整状态。土耳其军队发动“春天之盾”的军事行动,E-737空中预警机、F-16C/D战斗机都出动了,不单单是打击叙利亚军队这么简单,明显是为了报2月27被空袭导致士兵死伤之仇,如果俄罗斯空天军出手,即便俄军照打不误。为了长期军事占领叙利亚领土阿夫林,土耳其不可能让叙利亚政府军轻易歼灭叛军并收复伊德利卜,因此,土耳其对伊德利卜的态度非常强硬,三番五次地敦促俄罗斯遵守关于伊德利卜停火协议,但俄罗斯表示不会停止对伊德利卜恐怖分子的打击。由于土耳其的强硬,即便强大的俄罗斯,都不便于土耳其翻脸,网络上关于伊朗警告土耳其从伊德利卜撤军,否则就对土耳其进行导弹打击的推文,就是国内无良自媒体的扯淡,与事实相去甚远。本文截止时,在克里姆林宫,经过6小时持续不断地谈判,普京和埃尔多安就伊德利卜问题,达成了共识,两国将继续加强与恐怖主义的斗争,在阿斯塔纳进程的框架内继续合作,解决叙利亚问题。俄罗斯与土耳其商定了一份联合宣言,由俄外长拉夫罗夫、土外长恰武什奥卢当场宣读,1. 从3月6日开始,在伊德利卜地区的冲突接触线上结束敌对行动,实施全面停火;2. 在叙利亚M4公路南北两侧6公里的范围内创建一条安全走廊;3. 在M4公路上启动俄土联合巡逻。从俄土联合宣言中,外界不难判断土耳其、俄罗斯、叙利亚甚至伊朗,都没有达成心中所愿,但共同声明中的三点内容,却的确平稳了伊德利卜当前的局势。在国平军史看来,似乎土耳其又成了赢家,保住了叛军、保住了叛军的老巢伊德利卜,出兵伊德利卜目的达到了,土耳其不断顿促俄罗斯遵守索契签署的关于伊德利卜停火协议,终于如愿以偿。叙利亚陆军在俄罗斯空天军包括伊朗民兵,甚至伊拉克什叶派民兵,以及黎巴嫩真主党武装组织配合下,收复伊德利卜的行动宣告结束,叙利亚结束内战,统一祖国的努力,由于外国势力的介入,将变得遥遥无期。

假如叙利亚对伊德利卜进行攻击?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必须提到俄罗斯和土耳其撇开伊朗签订了伊德利卜停火协议之事,俄、土草草签订该停火协议自有其难言之隐,而伊朗未参与该停火协议之签订也是心有不甘啊!伊朗人并不傻,当然明白俄、土签订伊德利卜停火协议的利害关系,至少伊朗没有得到实在的利益……;伊朗承诺,假如叙利亚对伊德利卜进行攻击,伊朗将负责保护平民,伊朗这是出于以下考虑:①、叙利亚政府军全面的胜利才更有利于伊朗的地缘政治利益。②、拿保护伊德利卜平民说事,封住美欧联军以“人道主义危机”对俄、土、叙进行舆论上、道德上的口头攻击,进而实施军事上的大反击!③、提醒俄、土、叙不要忽视伊朗的存在和作用,即:伊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伊朗对叙利亚,土耳其还敢正式向叙利亚宣战吗

哪个版本红警有伊朗和叙利亚?

红警2官方原版。另外,千万别下载什么共和国之辉。不过楼主可以尝试红警3,战术更丰富。

伊朗又一艘油轮载着60万吨石油运往叙利亚?

伊朗又一艘60万吨油轮运向叙利亚,感觉这个新闻有点假,查遍多个官媒,国外主流媒体也没看到此新闻的报道,这可能是个假新闻,真假现在难以分辨。

在网络上只有个别的个人自媒体在评论,有的说是60万吨油轮,有的说是载60万桶的油轮,这个新闻很可能是自媒体自己杜撰的,所以现在难以分辨真假。

不过因为伊朗的30万吨级的“格蕾丝一号”刚被英国释放,美国紧接着对这艘油轮四外堵截,使其四处碰壁,还没送到叙利亚呢,伊朗为这已经伤透了脑筋。怎么还可能在短时间内又给自己添更多的烦恼呢?要向叙利亚送油,起码也得把这艘30万吨油轮平安送达,才可能再送吧?

觉得如果伊朗再准备向叙利亚运油,应该也要等把“格蕾丝一号”这个事完美解决平息后,再考虑。如果伊朗再向叙利亚送油可能会大张旗鼓让武装力量或军舰跟着油轮护航,伊朗不可能再会让油轮被扣了。有了前车之鉴,必要有万全准备,没有万全准备完美策略之前,在格蕾丝一号还没安全妥当之前,伊朗现价段不会向叙利亚运油。

欢迎关注。 点赞 评论

总统为何要等12年才想起来访问叙利亚?

饱受战争摧残的叙利亚,有两大最坚定的盟友,一个是欧洲的俄罗斯,一个就是中亚的伊朗,两国皆属于地区有影响的大国,同时也是在叙利亚内战期间仅有的两个极力支持阿萨德政府军作战的国家。

然而,俄伊两国虽然都把叙利亚视为兄弟,但是俄伊两国元首亲自到叙利亚,当面表达支持的次数却不多,普京大帝倒是去过数次,而伊朗总统却很谨慎,也就在前两天才到访,成为叙利亚战争爆发12年来,第一次访问叙利亚的伊朗总统。

上一次伊朗总统访问叙利亚,还要追溯到2010年9月内贾德总统到访大马士革,没想到在他访问不到半年之后,叙利亚战争就爆发了,一直持续至今。

按理说,伊朗当属于叙利亚在中东地区唯一一个靠得住的铁杆兄弟,为何伊朗总统非要等十多年之后,叙利亚战争稍微平息了,才迟迟来访呢?

其实,我们大可不必因为伊朗总统到访叙利亚的次数少而质疑伊叙关系,即使是伊朗总统仍然不去叙利亚,照样不会动摇伊朗和叙利亚两个难兄难弟之间的结盟性质,毕竟伊叙两国特殊友好持续几十年了,非常牢固。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两伊战争时,当所有阿拉伯国家都在支持伊拉克的时候,是叙利亚逆流而动,却选择支持伊朗,以至于2011年叙利亚战争爆发后,伊朗又成为唯一一个支持叙利亚阿萨德总统的中东国家,助力叙利亚政府军渡过一劫。

但是话又说回来,伊朗总统莱希罕见访叙,并非头脑发热,突然做出的决定,而是有一定的政治背景和地区和谐的环境来决定的。

这个和谐环境关乎伊朗和叙利亚两个国家。

对伊朗来说,因为阿拉伯世界的带头大哥跟伊朗和解,带动了整个阿拉伯世界与伊朗的关系正常化,而叙利亚又是阿拉伯世界的一员,那么伊朗总统访问叙利亚,可以视为伊朗对阿拉伯国家关系的一种积极巩固。

对叙利亚来说,以沙特、阿联酋、埃及、约旦为首的阿拉伯国家,正在积极寻求与叙利亚的关系正常化,并已决定让叙利亚重新回到阿盟,为伊朗总统访问叙利亚营造了积极氛围。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伊朗和沙特没有和解,叙利亚与阿拉伯各国的关系没有缓和,伊朗总统一旦到访叙利亚,势必会刺激以沙特为首的阿拉伯国家,会质疑伊朗是不是要联合叙利亚在中东地区打造一个“反阿”同盟,以实现遏制沙特的目的。

但是现在随着中东和解潮的来临,这种顾虑已经荡然无存了。

除此之外,伊朗总统跟叙利亚的外交接触,还有三个方面的考量。

第一是:叙利亚因地震急需要大量的灾后重建援助。今年年初,土耳其和叙利亚边境发生了强烈地震,使得叙利亚重建在遭受战争摧残后更加雪上加霜,相比土耳其能获得美欧各国的援助,叙利亚已被美欧制裁了十多年时间,阿萨德总统能依靠的国家并不多,只有俄罗斯、伊朗、中国等对其友善的国家。

伊朗虽说也遭受了美国的强力制裁,但经济并不是特别差,尤其是工业能力、能源加工、灾害救援、港口建设等方面都属于强项,可以助叙利亚恢复重建一臂之力。

第二是:以色列频频对叙利亚空袭威胁到伊叙安全。看到中东大和解,美国和以色列是最不高兴的两个国家,频频制造事端来毒化地区和谐氛围,包括空袭叙利亚国际机场、占领叙利亚戈兰高地、攻击驻叙利亚的伊朗军事目标等。

本来伊朗就视以色列为死敌,看到以色列如此嚣张跋扈,伊朗和叙利亚有必要针对以色列的安全威胁紧密合作,以合力应对美以两国的安全打压。

第三是:借助与土耳其的关系促成土叙关系正常化。伊朗想要帮助叙利亚积极摆脱地区困局,实现更大范围的和解,现在以沙特为首的阿盟已经成功接纳了叙利亚,就剩下最后一个土耳其了,由于土叙两国因领土争端、军事占领、反对派势力等因素闹得不可开交,急需要一个中间人来协调关系。

除了俄罗斯之外,伊朗无疑是最佳的人选,跟土耳其和叙利亚都能搞好关系,当前土耳其、叙利亚、伊朗、俄罗斯四方形成了外长、防长、乃至元首级的会晤机制,伊朗可借助这一机制,推动叙利亚和土耳其分歧的解决,加快叙利亚问题政治解决的进程。

所以说,伊朗总统莱希此番访问叙利亚,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时机。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