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首相,英国历代首相排行?
1、罗伯特·沃波尔(Robert Walpole)1721年4月4日—1742年2月11日 辉格党
2、斯潘塞·康普敦(Spencer Compton)1742年2月16日—1743年7月2日 辉格党
3、亨利·佩尔汉姆(Henry Pelham)1743年8月27日—1754年3月7日 辉格党
4、托马斯·佩勒姆-霍利斯(Thomas Pelham-Holles)1754年3月16日—1756年11月16日 辉格党
5、威廉·卡文迪许(William Cavendish)1756年11月16日—1757年6月25日 辉格党
6、托马斯·佩勒姆-霍利斯(Thomas Pelham-Holles)1757年7月2日—1762年5月26日 辉格党
7、约翰·斯图尔特(John Stuart)1762年5月26日—1763年4月16日 托利党
8、乔治·格伦维尔(George Grenville)1763年4月16日—1765年7月13日 辉格党
9、查尔斯·沃森-文特沃斯(Charles Watson-Wentworth)1765年7月13日—1766年7月30日 辉格党
10、老威廉·皮特(William Pitt ‘the Elder’)1766年7月30日—1768年10月14日 辉格党
11、奥古斯都·亨利·菲茨罗伊(Augustus Henry FitzRoy)1768年10月14日—1770年1月28日 辉格党
12、腓特烈·诺斯(Frederick North)1770年1月28日—1782年3月22日 托利党
13、查尔斯·沃森-文特沃斯(Charles Watson-Wentworth)1782年3月27日—1782年7月1日 辉格党
14、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1782年7月4日—1783年4月2日 辉格党
15、威廉·亨利·卡文迪许-本廷克(William Cavendish-Bentinck)1783年4月2日—1783年12月19日 托利党/福克斯-诺斯联合内阁
16、小威廉·皮特(William Pitt ‘the Younger’)1783年12月19日—1801年3月14日 托利党
17、亨利·阿丁顿(Henry Addington)1801年3月17日—1804年5月10日 托利党
18、小威廉·皮特(William Pitt ‘the Younger’)1804年5月10日—1806年1月23日 托利党
19、威廉·温德姆·格伦维尔(William Wyndham Grenville)1806年2月11日—1807年3月31日 辉格党/贤能人士联合内阁
20、威廉·亨利·卡文迪许-本廷克(William Cavendish-Bentinck)1807年3月31日—1809年10月4日 托利党
21、斯潘塞·帕西瓦尔(Spencer Perceval)1809年10月4日—1812年5月11日 托利党
22、查尔斯·詹金逊(Charles Jenkinson)1812年6月9日—1827年4月10日 托利党
23、乔治·坎宁(George Canning)1827年4月10日—1827年8月8日 托利党
24、弗雷德里克·约翰·罗宾逊(Frederick John Robinson)1827年8月31日—1828年1月22日 托利党
25、亚瑟·韦尔斯利(Arthur Wellesley)1828年1月22日—1830年11月22日 托利党
26、查尔斯·格雷(Charles Grey)1830年11月22日—1834年7月16日 辉格党
27、威廉·兰姆(William Lamb)1834年7月16日—1834年11月17日 辉格党
28、阿瑟·韦尔斯利(Arthur Wellesley)1834年11月17日—1834年12月9日 保守党
29、罗伯特·皮尔(Robert Peel)1834年12月10日—1835年4月18日 保守党
30、威廉·兰姆(William Lamb)1835年4月18日—1841年8月30日 辉格党
31、罗伯特·皮尔(Robert Peel)1841年8月30日—1846年6月30日 保守党
32、约翰·罗素(Lord John Russell)1846年6月30日—1852年2月23日 辉格党
33、爱德华·史密斯-斯坦利(Edward Smith-Stanley)1852年2月23日—1852年12月19日 保守党
34、乔治·汉密尔顿·戈登(George Hamilton-Gordon)1852年12月19日—1855年2月6日 皮尔派保守党/联合内阁
35、亨利·约翰·坦普尔(Henry John Temple)1855年2月6日—1858年2月20日 辉格党
36、爱德华·史密斯-斯坦利(Edward Smith-Stanley)1858年2月20日—1859年6月12日 保守党
37、亨利·约翰·坦普尔(Henry John Temple)1859年6月12日—1865年10月18日 自由党
38、约翰·罗素(Lord John Russell)1865年10月29日—1866年6月28日 自由党
39、爱德华·史密斯-斯坦利(Edward Smith-Stanley)1866年6月28日—1868年2月27日 保守党
40、本杰明·迪斯雷利(Benjamin Disraeli)1868年2月27日—1868年12月3日 保守党
41、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William Ewart Gladstone)1868年12月3日—1874年2月20日 自由党
42、本杰明·迪斯雷利(Benjamin Disraeli)1874年2月20日—1880年4月23日 保守党
43、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William Ewart Gladstone)1880年4月23日—1885年6月23日 自由党
44、E·A·罗伯特·塞西尔(Robert Gascoyne-Cecil)1885年6月23日—1886年2月1日 保守党
45、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William Ewart Gladstone)1886年2月1日—1886年7月25日 自由党
46、E·A·罗伯特·塞西尔(Robert Gascoyne-Cecil)1886年8月3日—1892年8月15日 保守党
47、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William Ewart Gladstone)1892年8月15日—1894年3月5日 自由党
48、阿奇博尔德·普里姆罗斯(Archibald Primrose)1894年3月5日—1895年6月25日 自由党
49、E·A·罗伯特·塞西尔(Robert Gascoyne-Cecil)1895年6月25日—1902年7月12日 保守党
50、亚瑟·贝尔福(Arthur Balfour)1902年7月12日—1905年12月5日 保守党
51、亨利·坎贝尔·班纳曼(Henry Campbell-Bannerman)1905年12月5日—1908年4月7日 自由党
52、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Herbert Henry Asquith)1908年4月7日—1916年12月7日 自由党
53、戴维·劳合·乔治(David Lloyd George)1916年12月7日—1922年10月23日 自由党
54、安德鲁·伯纳尔·劳(Andrew Bonar Law)1922年10月23日—1923年5月22日 保守党
55、斯坦利·鲍德温(Stanley Baldwin)1923年5月22日—1924年1月22日 保守党
56、拉姆齐·麦克唐纳(Ramsay MacDonald)1924年1月22日—1924年11月4日 工党
57、斯坦利·鲍德温(Stanley Baldwin)1924年11月4日—1929年6月5日 保守党
58、拉姆齐·麦克唐纳(Ramsay MacDonald)1929年6月5日—1935年6月7日 工党/国家工党
59、斯坦利·鲍德温(Stanley Baldwin)1935年6月7日—1937年5月28日 保守党
60、阿瑟·尼维尔·张伯伦(Neville Chamberlain)1937年5月28日—1940年5月10日 保守党
61、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1940年5月10日—1945年7月26日 保守党/联合内阁
62、克莱门特·艾德礼(Clement Attlee)1945年7月26日—1951年10月26日 工党
63、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1951年10月26日—1955年4月6日 保守党
64、安东尼·艾登(Anthony Eden)1955年4月6日—1957年1月10日 保守党
65、哈罗德·麦克米伦(Harold Macmillan)1957年1月10日—1963年10月19日 保守党
66、亚历克·道格拉斯-霍姆(Alec Douglas-Home)1963年10月19日—1964年10月16日 保守党
67、哈罗德·威尔逊(Harold Wilson)1964年10月16日—1970年6月19日 工党
68、爱德华·希思(Edward Heath)1970年6月19日—1974年3月4日 保守党
69、哈罗德·威尔逊(Harold Wilson)1974年3月4日—1976年4月5日 工党
70、詹姆斯·卡拉汉(James Callaghan)1976年4月5日—1979年5月4日 工党
71、玛格利特·撒切尔(Margaret Thatcher)1979年5月4日—1990年11月28日 保守党
72、约翰·梅杰(John Major)1990年11月28日—1997年5月2日 保守党
73、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1997年5月2日—2007年6月27日 工党
74、戈登·布朗(Gordon Brown)2007年6月27日—2010年5月11日 工党
75、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2010年5月11日—2016年7月13日 保守党/联合内阁
76、特雷莎·梅(Theresa May)2016年7月13日—今 保守党/联合内阁
乌克兰祭出远程导弹袭击卢甘斯克?
目前英国政坛上的一些政客,在作死的道路上一路狂奔!一边是现首相苏纳克向乌克兰,军援风暴阴影巡航导弹;另一边是前首相特拉斯窜访台湾。
首先,乌克兰祭出远程导弹袭击卢甘斯克,完全拜英国援乌的风暴阴影巡航导弹,所赐?这是继英国援乌贫铀弹,被俄军集中摧毁后。
对斯拉夫民族犯下的又一桩滔天大罪!特别是“贫铀弹集中爆炸”,伤害的不仅仅是俄乌两国人民。而是,生活在欧洲大陆东欧各国人民。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不过,在俄乌冲突没有尘埃落定之前,就连无人机袭击克里姆林宫事件。克里姆林宫的主人,普京大帝都大事化小、低调处理。其次,由于英国远离欧洲大陆。俄军,能够打到英国本土的武器装备数量有限。
眼下还要对付俄乌战场上乌克兰军队,和数量众多的外国雇佣军!因此,乌克兰祭出远程导弹袭击卢甘斯克。克里姆林宫,即便是打碎了牙和血吞。也会暂时放过乌克兰背后的递刀者,英国佬!
也不竞选首相为什么要杀他呢?
安倍虽然不是首相,但是他作为日本二战后当权时间最长的首相,在社会上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他如果为谁站台拉票,谁就能在接下来的竞选中获得更高的得票率。
另外,日本虽然是多党制,但安倍所在的自民党长期以来霸占着执政的地位,只有少数几个时期被民主党打败,暂时在野,但是很快又咸鱼翻身。自民党之所以如此强大,靠的就是自上而下的凝聚力。
安倍放弃了首相的位置,但是没有放弃自己政客的身份,他还是希望能继续在政治舞台上呼风唤雨的,所以他辞职后还是相当活跃,不断在各种议题上发声,为下属站台能够让他获得人心,他自然是不会拒绝的。
当然,安倍遇刺,据凶手供述,只是单纯的不喜欢安倍的行事作风。但经过媒体曝光,似乎还和宗教有关。总之,如此复杂且具有国际影响的事件,要想彻底弄清楚其前因后果,估计还需要等一段时间。
约翰逊是否会成为历史上最短命的英国首相?
英国新首相约翰逊因为硬脱欧而提出暂停议会的要求,在英国国内激起了巨大的反对声音,民众的游行此起彼伏。反对党工党领导人科尔宾表示将在议会上要求提前举行大选,并可能对约翰逊内阁提出不信任案,阻止他无邪意脱欧。约翰逊也向保守党议员下了最后通牒,任何试图反对无协议脱欧的保守党议员将会被开除,一旦约翰逊失败将成为历史上最短命的英国首相,结果近日约翰逊在议会上遭遇了挫折,在野党投票试图夺取对英国脱欧议程的控制权,最终结果是328票对301票,保守党有20多名议员叛变,导致保守党失去了对脱欧的控制权。这个结果表示如果在10月19号之前英国和欧盟无法达成协议,英国方面将会向欧盟提出把脱欧期限再延长三个月的要求。 而英国新首相约翰逊立刻向下议院要求进行提前大选,那些在这次投票选举中叛变的保守党议员已经被开除了。可见鲍里斯约翰逊脱离欧盟的决心现在已经变得不可动摇。那么如果提前举行大选到底是约翰逊会不会下台呢? 根据现在的调查,在英国脱欧进程方面约翰逊的支持率仅仅是27.1%,有61%的英国民众不赞同约翰逊目前的做法,所以现在英国出现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有很多民众甚至指责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破坏了英国的自由和民主,正在向一个独裁的方向发展。 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约翰逊提前举行大选很可能会面临迅速下台的局面,不过即使英国工党夺取了英国的权力,那么英国工党也无法给出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根据今天得到的最新消息约翰逊批评投票结果破坏欧盟谈判,而且还说国民必须决定应该有反对党领袖,或者是他本人谁去和欧盟谈判。不过没有获得英国工党的支持,提前大选的动议仅获得298票的支持,没有获得2/3以上的足够票数。所以说约翰逊提前大选的想法再次遭到否决。 根据这次的结果来看,英国的脱欧又要推迟了,尽管有美国的蛊惑,英国内部的矛盾太多,确实像前英国首相特雷莎梅说的那样,英国面临解体的风险。所以说这次鲍里斯约翰逊就是想成为英国最短命的首相恐怕也做不到了。因为按照他本人的性格要干就干不干就拉倒,但是作为一个政治人,恐怕做不到这么潇洒。
英国新首相约翰逊祖籍土耳其?
一般来说会有点影响的,比如奥巴马对非洲!但是也不排除约翰逊像特朗普一样,根本不会承认自己的移民后代身份的,他们土生土长,已经是地道英国人,美国人了!
综上,如果土耳其持续拉拢,约翰逊重视土耳其中东大国地位,还是可能亲近亲近的!但是,一切要看是否有利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