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方回应乌总统签不谈判决定,乌克兰当年失踪的总统现在去哪了?
1. “我把特工部门首脑、国防部长请到克里姆林宫,给他们下达了如下任务:营救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在俄罗斯拍摄的纪录片《克里米亚:回归祖国之路》中,普京披露了俄罗斯特别行动组的营救细节。普京解密“营救亚努科维奇”行动
这起当代世界史上绝无仅有的事件发生在2014年2月22日深夜至23日凌晨。刚刚被议会剥夺权力、担心生命安全的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向普京求救。按照普京的话说,俄方掌握的情报显示,亚努科维奇的车队将陷入埋伏,对方目的只有一个:从肉体上清除乌克兰合法总统。亚努科维奇
营救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就像好莱坞惊险大片。特别行动组最终不辱使命,将亚努科维奇安全转移到俄罗斯。如今,这位指责议会决定违法、罢黜自己是“政变”的乌克兰前领导人就生活在俄罗斯。
有消息说,他已经获得俄罗斯国籍,因此受俄罗斯法律保护。但官方对此未予证实。
2. 根据正式的说法,乌克兰前领导人蛰居在俄罗斯西部城市、距离俄乌边界不远的顿河罗斯托夫的“朋友家”。但媒体报道,他和妻子柳德米拉住在莫斯科西北部一个高级住宅区。据消息人士透露,亚努科维奇买下了谢列布良内博尔镇自然保护区内的一处房产,那里紧邻著名的莫斯科河畔景区。当地居住着很多知名商人、政治活动家和演艺界明星。由于都是封装区域,因此可以不受外界骚扰。
美丽的谢列布良内博尔和附近的浴场
2016年12月,“雨”电视台播放了一段录像,显示亚努科维奇与妻子住在度假胜地索契的霍斯津斯基区。据与另一位前乌克兰政治家非常接近的消息人士说,亚努科维奇大部分时间都在索契度过,偶尔才去莫斯科看望儿子亚历山大。亚历山大2014年5月在圣彼得堡注册了一家公司,其主营业务领域是金融和工业。但乌克兰媒体称亚历山大与车臣领导人卡德罗夫联系密切,其商业利益主要集中在能源(石油产品)领域。亚努科维奇父子
乌克兰媒体多次报道说,尽管受到通缉、帐户被冻结,但亚努科维奇依旧控制着自己在乌克兰和宣布独立的顿巴斯地区的生意。
3. 亚努科维奇1950年7月9日出生于斯大林州(即后来的乌克兰顿涅茨克)叶纳基耶夫区茹科夫卡镇,1973年毕业于叶纳基耶夫矿业中等专业学校,1980年毕业于顿涅茨克工学院(机械工程师专业)。2001年毕业于乌克兰外贸大学国际法系(国际法专业)。亚努科维奇曾经担任顿涅茨克州地区领导人,2001年受时任乌克兰总统库奇马委派首次正式访问莫斯科。2002年11月21日,亚努科维奇出任政府总理,成为库奇马的“接班人选”。2003年4月20日,他当选“地区党”主席。
在2004年年底举行的总统选举中,亚努科维奇与亲西方反对派领袖尤先科在第一轮投票中均未赢得半数以上支持,在第二轮中亚努科维奇获胜,但反对派拒绝承认这一结果,并在西方支持下发起“橙色革命”。第二轮选举结果随后被推翻,选举被迫举行第三轮投票,尤先科获胜。尤先科在支持者集会上(2004年)
在2006年3月举行的议会选举中,“地区党”赢得胜利,随后与其他政党联合,推举亚努科维奇担任总理(2006年8月4日-2007年12月18日)。在2010年1月的总统选举中,卷土重来的亚努科维奇最终经过两轮投票打败对手、尤先科昔日政治盟友、美女政治家季莫申科,如愿登上乌克兰总统宝座,直至2014年2月22日被议会罢黜。
2014年年初乌克兰再次爆发抗议活动,亚努科维奇被推翻
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出任乌作战总指挥有何深义?
普京任命格拉西莫夫这位俄军顶级将领挂帅攻乌,说明俄罗斯已经失去耐心,普京对目前战局十分的不满,侧面说明对苏罗维金的失望,已经不想再继续耗下去,准备“下狠手”快手“”解决问题了。
从目前战局来看,普京主要是想扭转俄军颓势,急需一场战略性战役的胜利,准备发起新一轮大规模进攻,一举从乌军手中完全解放新加入俄联邦的四个主体的领土,打破现在的僵局快速达到预期目标。俄罗斯不顾兵家大忌,两次临阵换帅。俄乌开战以来,俄军整体表现极度拉胯。堂堂“世界第二军事强国”,让人极度失望。没有预想的轻而易举一举拿下乌克兰,现在还搞得极为被动,在乌克兰的俄军被打得频频重创。在俄乌冲突之初,俄军事实上的前线总指挥拉平上将,由于开战初期的一系列挫折,没有实现速战速决击败乌克兰的目标,特别是去年9月乌军发起哈尔科夫大反攻后,俄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遭到了俄军民及高层的不满。因此普京选择用空天军司令苏罗维金大将取代拉平。据新闻报道,俄军特别军事行动领导层迎来大换血,由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担任新的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而空天军出身、有“末日将军”之称的苏罗维金则退居副总指挥。一度被外界认为遭“雪藏”的俄陆军上将拉平也履新俄罗斯武装力量陆军总参谋长。现在来综合分析一下为什么换帅1.苏罗维金进展缓慢并为跨年夜袭击负责,无法协调统领全局,苏罗维金临危受命后,俄军重启对乌克兰全境的轰炸,高度重视空天军的作用,对乌军的空中打击全面升级。目标集中在乌克兰的能源基础设施,效果也算显著。但是对于整体战局,苏罗维金可以说在战场上“基本上没有取得任何进展”。苏罗维金忙于大轰炸,俄军前线的地面推进速度实在是倒退,乌东战事也出现了一战式的阵地战。俄军不仅未能在战场上前进一步,反而占尽劣势,被乌军追着打,还搞什么战略转移撤退。仅凭远程轰炸,而没有陆军的实际占领,就谈不上胜利,也不可能取得更大的战果。然而随着西方的武器援助不断到位,以及北约的深度介入,特别是防空系统武器的部署,苏罗维金的短板也逐步显现。还有消息称,俄军因派系等问题,苏罗维金对其他军种的影响力并不突出,各个军种各自为战,不能很好的协同作战,在战场上无法发挥俄军的全部实力。还有前不久的跨年夜的乌军偷袭事件,不看双方发布的具体伤亡人数,总之说令俄军损伤惨重。俄军声称调查主要原因是有士兵违反禁令使用手机,造成驻地地点泄露。乌军锁定了电子信号源,发射火箭弹进行打击。这说明前俄军前线部队的组织纪律出现了严重问题。前线部队纪律不严并造成严重后果苏罗维金作为统帅需要为此负责。2.无法应对战局变化,俄罗斯战术调整,准备发起新一轮大规模进攻乌克兰准备春季大反攻,并获得西方的支持,西方也加快武器供应,获得大量战车坦克等攻击武器,在这样的情况下,苏罗维金以轰炸为主的远程攻击消耗战术,注定无法应对未来的战局变化。倘若俄罗斯没有挡住乌克兰的攻势,乌军反攻收复乌东四州,可能还会猛俄方得手的攻克里米亚。这种情况一旦出现,俄罗斯这次对乌特别军事行动基本就宣告失败了!哪怕俄军最终抗住反攻,只要没有彻底打垮乌克兰军队,摧毁西方的武器运输线,有西方在背后输送武器和兵力的乌克兰,仍可以继续组织起新一轮的大反攻。这样来回反攻会延长冲突时间,俄罗斯是不愿意看到的。西方给乌克兰提供的武器越来越先进,乌克兰已经开始利用无人机和导弹,把战火带到俄罗斯本土。毕竟,最好的防守就是攻击。俄罗斯准备发起新一轮大规模进攻,从这次履新人物的履历也能一窥俄军的战术变化。格拉西莫夫本身就是陆军大将。重新出山的拉平上将也是陆军出身,此次出任的职务也是陆军总参谋长。据之前报道,拉平履新后的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陆军相关的战斗训练和重新武装。与苏罗维金并列副总指挥的萨留科夫大将也是陆军总司令出身。这一系列变化,不难看出,俄军之后的战略,必定是着眼于陆上大规模进攻。现在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必然要以陆军为主。这样一来,空天军出身的苏罗维金再呆在总指挥的位置上,就不合适了。3.虽有不满,但不否定苏罗维金的能力,人尽其才派出格拉西莫夫顶替苏罗维金,让苏罗维金继续呆在副总指挥的位置上。在苏罗维金没有犯指挥错误的前提下,这明显的降职举动颇有些不同寻常。苏罗维金曾在陆军中任职多年,之后被调到空天军担任总司令。相较于全军统帅,他本人在战场指挥方面更具优势,先后参与了第二次车臣战争以及叙利亚战争,帮助叙利亚政府军成功收复该国85%以上的领土,扭转战争局势。这次让苏罗维金担任副总指挥,能高效发挥他在陆军和空天军方面的长处,当前俄军对乌作战主要是地面作战和空中作战,尤其是后者,俄方的无人机攻势大量消耗了乌军的弹药,让乌方损耗严重。后续行动中也缺不了空天军的轰炸。因此,苏罗维金表面看是被降职,实际上是为了人尽其才。
4.总指挥配备高级别,提高管理效能,更好的协同全军作战。俄军是计划整合所有现有军事力量,陆军空天军形成合力,最大程度的发挥俄军的战力。格拉西莫夫的职位将提高军事行动协调能力。纵观现役的俄罗斯高级将领,格拉西莫夫无疑是最佳人选,目前担任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长,军衔为陆军大将,其在俄罗斯军中的地位仅次于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铁打的普京,流水的将军。俄军拉垮的原因不仅仅是将军的问题,俄军内部已问题重重,军费不足、军制落后、装备陈旧、贪腐严重等等。究竟换帅能不能给俄罗斯带来重大胜利,我们拭目以待拜登为什么施压乌克兰去谈判?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明白美国到底为什么?满口民主价值的后面是什么就行。
1、美国人最放在口边的政治语言和行事逻辑其实就是一句话“Business is business”,凡事都是生意,凡事都要遵循商业的规则。再来看美国人的崛起之路,二次世界大战基本都是先坐山观虎斗,然后再渔翁得利,二战以后也是拉着盟友对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对手才直接动手,比如伊拉克、阿富汗。而对于差不多量级的对手则是通过代理人战争或是用筹码交换达到妥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古巴危机,苏联把导弹撤出古巴,三个月后美国把导弹撤出土耳其。
2、在这次俄乌冲突中,美国人再次证明这个原则。在战前,战中睡王都多次表态北约不下场,而北约不下场的表态可以说坚定了俄罗斯开战的决心和诱因之一。在俄罗斯下场后,美国支援给乌克兰的武器基本都是单兵武器或是防空武器,重武器和远程武器少之又少,或是遗留在东欧国家的前苏制武器。就算是重武器要么是阉割版的,要么是实际控制权操纵在北约手里,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克里米亚大桥是被汽车炸弹炸的原因了。说明美国是想把乌克兰变成阿富汗,拖住俄罗斯,让苏联瓦解的故事重演。另一个事例就是对于克里米亚的做法,俄乌战争打了这么久,基本可以说没有直接攻击克里米亚,虽然美国和乌克兰嘴上不承认克里米亚公投入俄的事实,但是实际上保持着“默契”,不去攻击俄罗斯“本土”,而在克里米亚大桥被炸后,在俄军满天飞了几天“小摩托”后,克斯汀除了出来喊话外,却拒绝再提供海马斯给乌军,这不是很值得玩味吗?
3、睡王在这次战争中得到了几大好处,1、转移国内矛盾焦点,把国内事务国际化,甩锅给“普京通膨”;2、让“脑死亡”的北约复活,可以继续通过挟持北约国家分化欧盟和打击欧元;3、虽然没有能继续东扩,但是意外收到了北扩的结果;4、成功打开了欧洲页岩油的市场;5、通过危机使避险资本流入美国,解决国内通膨问题;6、军工复合体的继续赚得盆满钵满。虽然睡王这么长时间的政绩乏善可陈,还有阿富汗撤军的阴影,但是这次中期选举民主党的成绩并不坏,保住了参议院,众议院只是小输,说明美国国内还是有很多人认可睡王的。
4、现在施压乌克兰去谈判主要原因其实有三点,1、美国人要控制战争规模,不想让小国把自己拖下水,这次波兰被炸事件,睡王迅速表态就是明证;2、打仗打的是钱,美国想把乌克兰变成阿富汗,但是没想到现在变成了凡尔登。俄军目前的战术就是攻击乌克兰的供电设施,造成民众生活困难,使供水、交通以及必须的网络瘫痪,使乌克兰老百姓变成整个美国和欧洲的包袱,上千万的乌克兰难民就够欧洲喝一壶的了。欧洲从7月份起开始就没给钱了,中期选举后,睡王再想要钱也困难了。不要看欧美政客去乌克兰打卡多热闹,能拿出真金白银才是真的。3、睡王要想再战2024,就要在任前解决俄乌冲突。而现在的战场形势有点让司机“飘”,竟然发话在12月25日前要拿回克里米亚。如果战况真发展到那一步,难保普大帝不动扔蘑菇弹的心思,到时候睡王也无法善终。4、睡王要的是谈判、要的是僵持拉锯、不想要一边倒,可没说要停战。
结论:记住美国人的原则就是最终要的是钱,而不想有钱没命花。至于司机,只要他听话,就会给他在反俄组织里谋一个差事,也不排除得一个什么和平奖。如果不听话,那么取代他的人现在也呼之欲出了,就是什么日内。
乌克兰想以不加入北约换取领土完整?
我觉得已经不太可能了,因为一个人也好一个国家也罢,最主要的是诚信。之前俄已经表明了支持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独立,而且在俄是走了法律程序的,同时这也是两个地区生活的居民大部分人的意愿,如果俄把这个作为乌不加入北约的条件,首先俄出尔反尔,没有诚信,其次两个地区的人民也会对俄失去信任、离心离德,再者其它俄支持的小伙伴也会对俄的信任度降低。目前,俄大兵压境,乌问题的解决主动权在俄,普京根本没必要把这个作为选项。
美国宣布取消对俄罗斯的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待遇?
美国和欧洲对俄制裁再度升级。美国和欧洲联盟11日增加对俄罗斯经济制裁措施引发全球关注。什么是最惠国待遇?美国宣布取消俄最惠国待遇意味着什么?新一轮制裁会不会“沉重打击”俄罗斯经济?对俄制裁反过来会不会给消费者带来损失?
新的制裁美国及其盟友对俄罗斯实施第四轮制裁美国总统约瑟夫·拜登宣称新一轮制裁将对俄经济造成“沉重打击”,业界人士则警告,普通消费者将为制裁带来的产品价格上涨埋单。根据拜登11日签署的行政令,美国对俄罗斯新一轮经济制裁措施包括取消俄罗斯的贸易最惠国待遇,禁止从俄进口海产品、伏特加、钻石等产品,禁止向俄出口高级手表、服装等奢侈品,把美国对俄罗斯禁止投资领域扩展到能源产业以外等。美国财政部当天晚些时候宣布,扩大对与俄罗斯相关个人制裁范围,新增10名俄罗斯外贸银行董事会成员、12名俄罗斯议会下院议员,以及俄总统新闻秘书德米特里·佩斯科夫家庭成员。欧洲联盟和七国集团成员国也在同一天宣布对俄实施新的经济制裁措施。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说,欧盟将禁止从俄罗斯进口钢铁产品,试图中止俄罗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全球主要多边金融机构享有成员权利,并严厉打击俄罗斯使用加密资产。七国集团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说,七国集团成员将各自寻求取消俄罗斯的贸易最惠国待遇。据路透社报道,这是俄罗斯2月24日在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以来,美国及其盟友对俄罗斯实施的第四轮制裁。按照拜登的说法,新一轮制裁将再次“沉重打击”俄罗斯经济。俄罗斯总统普京11日表示,制裁是加强俄经济和技术主权的机遇期。苏联也曾一直在制裁下,却发展起来并取得成就。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表示,西方的制裁都是非法的,遏制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发展的企图一直存在,但两国一定会克服困难。专家声音取消俄“最惠国待遇”合理性并不成立所谓最惠国待遇,是指世贸组织(WTO)一成员方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领域给予任何其他国家的优惠待遇,都要立刻无条件地给予其他各成员方。美国宣布取消俄最惠国待遇,意味着俄罗斯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将无法再适用低关税税率,竞争力将大打折扣。美国取消俄罗斯“最惠国待遇”需要得到国会同意,但两名消息人士告诉路透社,参众两院的议员已经表示支持。报道说,此举为美国及其盟友向俄罗斯商品大范围加征关税铺平道路,将加剧已步入“衰退”的俄罗斯经济的压力。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数据显示,2019年,俄罗斯是美国第26大贸易伙伴,贸易额约为280亿美元。美国从俄罗斯进口的主要产品包括矿物燃料、贵金属、矿石、钢铁、化肥和无机化学品。取消俄罗斯“最惠国待遇”后,这些产品都将面临更高税率。“相比于金融和能源领域的制裁,取消‘最惠国待遇’对俄罗斯的打击并非是最严重的。”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何伟文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此举是基于政治和战略需要,其合理性并不成立。因为根据世贸组织规定,当国家安全受威胁时,才能考虑取消对方“最惠国待遇”。对此,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对记者强调:“现在国际社会发生的很多事情都是按照美方标准进行,也就是说,国际规则与秩序正被美国打破和改写。”连锁反应对俄制裁由谁“埋单”?或给消费者带来不利影响不过,对俄制裁反过来也对美国进口商和消费者产生不利影响。取消俄罗斯贸易最惠国待遇将使西方国家得以对俄产品大幅加征关税。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成员威廉·赖因施说,美俄直接贸易量有限,对俄产品加征关税可能对俄影响有限,却导致依赖俄原材料的美国生产商面临成本上涨。赖因施说,这一制裁举措对贸易系统的损害可能不会立即显现,但影响深远。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援引美国一些俄式餐厅店主和酒类进口商的话说,俄罗斯伏特加比其他国家生产的同类产品品质高、价格低,拜登政府禁止进口俄罗斯伏特加将导致美国消费者花更多的钱、喝更差的酒。法新社评论,美国消费者眼下面临40年来最高通货膨胀率,而西方国家对俄制裁已经导致汽油、小麦等关键商品价格大幅上涨,进一步损害消费者利益。美国网约车企业优步公司11日宣布,由于汽油价格大幅上涨,该公司将从16日起向消费者加收燃油费。拜登8日宣布停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时就坦言,制裁可伤及俄罗斯,但“美国一样要付出代价”。局势动态俄罗斯拟好反制裁清单法德领导人再次进行斡旋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12日在俄罗斯电视台说,俄方已经准备好一份对美国和西方的反制裁清单,并将于近期公布相关内容。1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朔尔茨举行三方电话会谈,普京介绍了最近几天俄罗斯和乌克兰代表以视频形式进行的系列谈判情况。俄法德三方同意继续就乌克兰问题保持联系。乌方谈判代表团成员、乌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利亚克12日在社交媒体上说,与俄罗斯代表团的谈判正在以视频形式进行,乌方成立了特别工作组,乌方的谈判立场是根据极其严格的“事先指令”确定的。13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不能排除普京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之间会面的可能性,但首先需要了解在会议上讨论什么以及会有什么结果。他还表示,现在谈论俄乌代表团谈判结果为时尚早。综合新华社、央视、《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