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义是哪国的人,蚂蚁金服不一直是阿里巴巴的公司吗

天美资源网

孙正义是哪国的人,蚂蚁金服不一直是阿里巴巴的公司吗?

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在2018年2月达成的股权变更协议落地。阿里巴巴集团9月24日宣布,公司已收到蚂蚁金服33%的股份。可能很多人会奇怪:蚂蚁金服不一直是阿里巴巴的公司吗,为何现在才收到股权?

其实大家都知道马云创建阿里巴巴,而且还在2014年10月创建了蚂蚁金服。但是很多人和老郭此前一样,也不是很清楚,原来为蚂蚁金服并不隶属于阿里巴巴,他们是两个不同的公司,没有必然的链接关系,只是创始人都是马云而已。当然,它们也有一些关系,只不过不是大家想的那样。

蚂蚁金服是谁?

蚂蚁金服的前身是支付宝,归属于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一家内资公司,成立于2000年10月,注册资本7.1亿元,由马云和阿里巴巴集团18位创始人之一的谢世煌控制,马和谢各占80%和20%股份。

孙正义是哪国的人,蚂蚁金服不一直是阿里巴巴的公司吗

在2014年的时候,以支付宝为基础成立了蚂蚁金服,蚂蚁金服的全称是: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而大家所熟悉的支付宝、花呗、借呗以及余额宝、余利宝都是蚂蚁金服旗下产品,还有网商银行也是,据专家估算,蚂蚁金服的市值超过万亿人民币,。但是,要了解的是,蚂蚁金服不属于阿里巴巴集团!

以前都是一家人

大家知道,以前的淘宝、支付宝都属于阿里巴巴,阿里巴巴集团背后的大股东是日本的软银Soft Bank。所以说阿里巴巴是一家中外合资公司。这也没办法,因为马云此前创办公司没有钱,最后是软银投资的,这个大家都很清楚。

对于支付宝来说,2009年到2010年期间,马云分两次将支付宝转入了自己名下的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这家公司马云持有80%的股份,但控制权仍然归阿里巴巴集团所有。

支付宝为啥脱离了阿里巴巴?

2011年,由于第三方支付牌照只会颁发给完全中资控股公司,而支付牌照事关支付宝乃至淘宝的命运,马云因此终止了阿里巴巴集团与自己名下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控制关系,意味着支付宝彻底成为中资控股的公司,那一些支付宝也顺利拿下第三方支付牌照。

马云的这一行为遭到阿里巴巴集团两大股东软银Soft Bank和雅虎Yahoo的强烈反对,因此马云和阿里巴巴集团签署了协议:每年向阿里巴巴集团支付税前利润的49.9%。当支付宝上市时,向阿里巴巴集团一次性支付总市值的37.5%,需要大于20亿美元,但不超过60亿美元。

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如果不是为了支付牌照,支付宝应该还是阿里巴巴集团的。但是因为国内的规定,更为了阿里集团的发展,马云把支付宝给“卖了”,当然卖给了国内的“自己”。

拿到牌照 支付宝重新被注入外资

2013年,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将围绕马云的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建立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以扩充业务,增加收入能力。至此,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更名为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蚂蚁金服,马云的股份从之前的80%降为不超过7.3%。支付宝又一次被注入外资。

2014年,阿里巴巴集团与蚂蚁金服修改了当年的协议,由支付宝每年向阿里巴巴集团支付税前利润的49.9%改为由蚂蚁金服每年向向阿里巴巴集团支付税前利润的37.5%,虽然比例下降了,但是范围扩大到了蚂蚁金服的全部业务利润,因此总金额提升了很多。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阿里巴巴集团将重新持有蚂蚁金服的33%股份。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比较清楚了。蚂蚁金服要么给阿里巴巴前,要么给股份。但是阿里巴巴会选择什么呢?当然是哪个更划算。

据悉,蚂蚁金服估值不断上涨,公司名字从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变为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截至2016年9月,里昂证券为蚂蚁金服给出了750亿美元的估值,按照当年的约定:当支付宝上市时,向阿里巴巴集团一次性支付总市值的37.5%,需要大于20亿美元,但不超过60亿美元。阿里巴巴集团将损失超过1300亿元。更何况,蚂蚁金服的估值正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张快速增长。

阿里巴巴重新拥有支付宝

2018年2月1日,阿里巴巴与蚂蚁金服联合宣布,根据2014年双方签署的战略协议,并经阿里巴巴董事会批准,阿里巴巴将通过一家中国子公司入股并获得蚂蚁金服33%的股权。如今阿里巴巴集团与蚂蚁金服兑现了4年前的协议,选择了更有价值的33%蚂蚁金服股份,蚂蚁金服也不再需要向阿里巴巴集团支付任何费用。

2019年阿里巴巴称收到蚂蚁金服33%股权,这也意味着此前的支付宝,在很长一段时间归属国内企业之后,目前(蚂蚁金服)又被阿里巴巴集团拥有,仍是中外合资。当然,阿里巴巴选择股权是对的,毕竟蚂蚁金服的发展势头凶猛,根据目前的估值来看,未来和阿里巴巴并驾齐驱甚至超越都是有可能的。

大家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以上图片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阿里巴巴的大股东是谁?

软银持有25.8%,为大股东,并且在此次香港上市后,仍将保持大股东地位。

此外,招股书表示从雅虎剥离出来的Altaba在2019年9月30日持有阿里巴巴0.4亿股ADS,少于发行在外股份的0.2%,故不再是主要股东。

合伙制度:湖畔帕特纳

招股书显示,2010年阿里巴巴正式成立合伙组织,以马云创立阿里巴巴时的湖畔花园住宅小区为命名来源,称之为「湖畔帕特纳」

孙正义一年要读2000本书?

非常感谢您的邀请,孙正义是什么人?我怎么不认识他?我好像现在想起来了,阿里巴巴集团有个投资人也叫孙正义,您指的是他吗?名字倒是很正义,听说他是个日本人,说实话,日本人是不是正义?我还真的不敢确定,如果日本人正义的话,又怎么会歪曲侵略中国的历史呢?

关于孙正义一年读多少本书?这个问题真的是无法核查,他说读多少本就是多少本,我们选择相信他呢?还是选择不相信呢?

现在有一个重点问题,他每年读的是什么书?这个问题我看其他朋友也会讨论,其他朋友们回答的都很好,就比如说有个朋友提出的,如果他是读的古诗词,那个绝句,4句话,每句话7个字,每一首绝句28个字,这样读的话速度就很快,只要是坚持一年,何止几千,读过几万本书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比如中国的典籍,《道德经》《易经》《六祖坛经》,再或者咱们直接所以大一点的名字,比如《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只有1500本;或者佛经,比如《乾隆大藏经》,《乾隆大藏经》加上目录只有169本。照这样说来,孙正义一年可以读2000本书,如此说来,中国文化不够他一年读完?就算是他一年不工作,全部只有读书,真的可以读完吗?

现在我们要讨论一下读书的意义,到底什么样的效果才算读过书?我们打开任意一本书,我们对读完一本书之后是一个什么样的定义?只是把这些字一个一个看完吗?我们懂得书中的含义吗?就比如说爱因斯坦的专著《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他读书速度那么快,看来他一天就可以把这本书完全吃透了,他又懂得相对论的是什么吗?

我们对于那些成功人士的某些人言论,应该带着理性的态度去观察,我们千万不要搞人物崇拜,如果我们搞到人物崇拜,那就会严重影响我们的正常判断,这时候我们产生的一些认知,可能就是很不客观,千万不要我们以为自己很客观,实际上我们自己非常主观,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最后我们会导致自己出现很多的问题。

如果您觉得我的回答有参考价值,请您为我点赞,若是您希望收到关于我的更多讯息,请您千万记得一定要关注我。谢谢您!

最后的钱还是被日本人美国人赚了这种说法?

您好!

阿里在海外的投资,所赚的钱大部分被日本人和美国人分了是正确的,因为阿里是上市公司,日本的软银集团和美国的雅虎公司是最大股东。背景

马云先生1999年创办阿里巴巴,2000年就赶上互联网泡沫,他到处找不到投资,记得网上流行当时的一个视频,讲述了马云先生在国内找投资的镜头,看的人很感动。

最后马云先生找到了国际投资人孙正义,给了他2000万美元的投资,帮阿里撑过了互联网泡沫期,著名的6分钟谈话就诞生在这期间。

股东持股比例

截止2017年6月9日,阿里股东持股比例,软银29.2%,雅虎15%,马云7%,蔡崇信2.5%,管理层10.6%。所以阿里最大的股东是日本的软银和美国的雅虎。

虽然阿里海外投资的大部分钱被日本人和美国人赚了,但是阿里的时间控制权和受益方是中国人,中国团队。

阿里巴巴企业在美国上市,采取的是合伙人制度。合伙人享有企业经营所得并对企业亏损共同承担责任。其他合伙人仅出资并自负盈亏。根据合伙人制度,马云先生的股份虽然不多,但是实际上是马云先生控制着阿里。

合伙人制度,是公司内部章程,在中国是不被认可的,永远小于公司法,而公司法是股东股权多,话语权就大。

大部分钱是被别人赚了,最终受益公司是中国的。

受益元素

1、阿里对整个中国就业,税收都起到积极的拉动作用,中国是受益国。

2、阿里带给我国的收益不仅是这些,还有许多。比如阿里巴巴让几百万淘宝卖家在线上售卖商品,支付宝的技术让我国进入无现金社会,云计算引领中国科技走在世界前列。

3、阿里巴巴的强大,在世界立足,令其他国家刮目相看,他的巨大能量给我国带来无形资产,是无法估量的。

有待证明

有的人说,阿里巴巴最大股东是软银,而软银最大股东是南非标准银行,而南非标准银行的最大股东是中国工商银行,所以阿里巴巴最大股东还是中国。

不知道是真是假,答主在软银官网查询到,软银十大股东中并没有南非标准银行,请各位老铁探讨研究。

阿里巴巴的大部分钱虽然被他国人赚取,但是阿里巴巴对世界电子商务的影响力,使中国企业赢得了世界的尊敬,受益的最终是中国!

期待各位在评论区的反馈和交流,顺手转发。我是高工,关注可以找到我哦。

日本软银作为阿里和滴滴的最大股东?

日本的软银作为阿里和滴滴的最大股东,可以说在中国是赚的盆满钵满,作为一家企业,它本不应该抑制华为,但它最终选择抑制华为这条路,跟资本的逐利性是一致的。

首先是在日本国内,以安倍为首的自民党政府要求政府部门不得用华为的产品,以些响应美国打压华为的行动。虽然安倍政府并没有在文件上指示私营企业必须和政府一样不得使用华为的产品,但政府的影响力,显然不是软银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之一,毕竟软银还是属于日本的一家企业,如果软银最终采用了华为的产品,那么将来在政府采购的各个方面,必然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其切身利益。

其次是软银集团目前正在美国大力投资,其中几百亿美元的投资都必须要看美国的脸色,在这个过程中,软银为了其在美国的投资能够通过美国的审查,也必须跟随美国的相关政策。

第三个原因是软银投资的阿里和滴滴,已经渗透到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就算一些爱国人士想抵制,也抵制不了,因为它的投资已经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并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就业,所以就算软银不使用华为的产品,对其在国内的投资,并不会产生相应的损失,不像某些在国内直接经营的跨国企业,很容易受到抵制的影响。

而有些公司之所以不抵制华为,因为华为的产品实力还是有的,竞争力绝对数一数二,只要不受外力协迫的公司,都会采用华为的产品。

所以我们相信,华为只要技术过硬,产品过硬,最终依然 能度过难关,成为世界人民不二的选择。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