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鼠狼为什么拜月,为何人们不敢轻易招惹黄鼠狼?
黄鼠狼黄鼠狼和貂一样,都是鼬科的物种,因此外观体型都有很多的相似,都是小小的脑袋、细长的身体,只是一般毛发不大相同,貂有黑的白的,黄鼠狼顾名思义一般黄不拉几的。黄鼠狼生性是比较凶猛的,连猫也敢斗一斗,还能捕捉跟它们体型差不多的兔子,由于身躯较长且比较柔软,一旦咬住猎物就会将自己缠在猎物身上,直到猎物咽气。
黄鼠狼的食物种类多样,主要以田间地头的田鼠、老鼠、昆虫等为食物,而老鼠的繁殖速度很快,所以黄鼠狼食物来源很广泛,种群比较容易维持,只是在冬季缺少食物的时候有可能闯入人类居住区捕食鸡鸭等充饥,而这样的事业不常发生。因为食物链的关系,黄鼠狼在很多地区都基本没有灭绝的风险,我国对其风险评估为无危险标准。但是较高的狩猎水平会导致本地种群数量的下降。
捕捉黄鼠狼主要图的就是它们的皮毛。黄鼠狼的皮毛比较细腻,丰富的底绒,色泽鲜艳光润,和它们的近亲貂一样,貂能制貂皮大衣,黄鼠狼的皮毛也是上等的皮料,能用于制裘衣,因此以前(大概二十来年前吧)农村有专门收黄鼠狼的人,通常是骑个自行车,车把子上挂一堆黄鼠狼,这种人一来人们就知道收黄鼠狼的来了。其毛还能用来做毛笔头,一般所说的“狼毫”并不是指狼的毛,而是黄鼠狼的毛,“兼毫”指的是羊毛和黄鼠狼毛混合起来的。
黄鼠狼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农业上优于黄鼠狼一年能捕一两千只老鼠,对维持农田生态平衡很重要,有利于保证粮食的产量;而我国拿黄鼠狼的毛皮做裘衣、毛笔头,国外也有拿来做画笔头的,因此我国曾是黄鼠狼的重要出口国,是我国传统的野生毛皮动物出口项目商品,只不过在西藏等环境较为脆弱的地方,黄鼬也被列入了保护名录;各地的种群也可能因为本地的狩猎而数量减少。不过其种群现状整体上是比较安全的,现代更是有人工养殖。
虽然东北等地区的“黄大仙”传说,但对于现代来说这种传说基本上没啥市场了,而东北也是我国黄鼠狼养殖较多的地方。
人们并非不敢招惹黄鼠狼,只是一般黄鼠狼和人类接触少,而且生性狡猾,不容易碰到也不能轻易地捉到。在民间被称为黄皮子、黄大仙,主要基于几个因素,一是从本性来说,黄鼠狼属于那种与【平头哥】不相上下的邪性脾气,但是平头哥比较直接,你惹了它,今生今世它基本上就与你不死不休,所以平头哥不是在干架,就在干架的路上。
黄皮子基本也有这脾气本性——睚眦必报,但是黄皮子比平头哥聪明一些,当前干不过你,转身就跑,积蓄了力量从背后干倒你,而且活着干不趴下你,死了继续整!这就比较邪性了,你看甩也甩不掉,打又不好打,活着死了都是祸害,所以从本性上来说,黄鼠狼确实属于那种特别难缠的主——宁去打猛虎,不惹黄皮子。
然后咱们再从灵性的角度来解读一下,黄皮子无论情商与智商,与平头哥比起来,那绝对要高几个档次,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有灵性”,再加上与人接触又比较多,或多或少沾染了点人气,加之本身灵性充足,所以黄皮子在民间,就是出马仙四大家族之一——黄仙。
黄仙在出马队伍中,主要的工作除了是先锋、探马,也是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的好手,一言不合就开打,这基本也是老黄仙们的通病,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黄皮子一旦有了点修行,差不多也就更难缠了——睚眦必报的性格更为明显。当然,随着修行的越来越高,秉性也越来越稳。
民间关于黄鼠狼的传说更是不计其数,除了上述提到的报复心理重、灵性较强,还有黄鼠狼讨封的传说,当黄鼠狼修行到一定的程度,想要更进一层楼的话,就要在人这里获得口封,一般情况下,是老黄鼠狼在荒郊野外,僻静处,直立行走,前爪抱拳,身穿不知从哪里倒腾的人类破衣服,头戴破草帽,口吐人言:小孩儿,小孩儿,你看我是人是仙!
十二生肖为什么老鼠排第一?
我是才如史迁,致力于传统文化传播。
关于十二生肖的来历,众说纷纭,大致有岁星说、图腾说、外来说、星宿说四种,今天我告诉大家一种更靠谱、更贴近人心理的说法。不足之处,还请指教。
一、 四种传统的说法其实都不太靠谱!岁星说的意思是动物大概分两类: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不同年份的动物生活条件不同。当年出生的人可以模仿那年生长旺盛的动物,因此有生肖说法。比如某年老鼠繁殖茂盛,这年出生的人就属鼠。这种说法不靠谱,现在老虎成了保护动物,是不是没人属虎了?历史上鼠疫泛滥时,是不是所有人都属鼠?
图腾说意思是十二种动物里分别是古代氏族崇拜的动物,是族群的图腾。这个也不太靠谱,我们都知道轩辕黄帝的氏族图腾是熊,为啥不用熊做生肖呢?
外来说来源于清代赵翼,说生肖是外国传到中原的,中原只有十二时辰的说法。
星宿意思是中国有二十八星宿说法,十二生肖分别配二十八星宿。感觉让人摸不着头脑。
二、十二生肖到底要表达什么?我们今天不做学术上的考究,不探求十二生肖说法起源于何时,那样看起来很枯燥,而且长篇大论也写不完。只能粗略的告诉大家,任何一种说法都是古人长期生活实践的产物,十二生肖也是如此。
1、十二生肖是人性的表达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分别代表了人性当中的某些特质,鼠代表自私和谨慎,牛代表公平和奋斗,羊代表温顺和团结,这些特质是古人长期生活观察的结果。比如羊,出行一定是团结和成群的,温顺也是羊族的特性。拿这十二种动物做代表,是因为人性中都含有这些特质。
把鼠放在生肖第一位,是因为人类天生是自私的,自私是生存的本能。不管东西方,宗教、哲学、还是什么经济学都承认这点。但是,我们的祖先又很聪明,知道人性自私,但是在社会上要生存,光满足个人私欲是不行的,一定要公平正义,于是又创造了牛这种生肖。以此类推,6对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每一对都是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关系。
2、 十二生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宝贵经验
正如前文所说,社会要发展,一定要尊重人性,首先满足人的自私欲望,但要长期稳定的发展下去,必须保持公正的原则,否则就是斗争四起,最终来带灾难。这是祖先把鼠和牛作为生肖前两位的重要原因。
很多算命的或者做生肖预测的很会运用这些理论,比如说属鼠的都相对自私、圆滑、善于交际、爱计较。但他们忘了,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自私的特质。说属羊的一定要团结才能做大事,还说两个属羊的结婚,一定要生个属羊的孩子,那样就会三羊开泰,好运无穷。这都是不科学的说法。比如晚清的时候,慈禧太后、光绪皇帝、李鸿章、曾国藩都是属羊的,他们都团结在一起做事,咋会把国家民族带向没落呢?
所以生肖和命运没有太大的关系,是生肖中的某些特质,我们人类要学习、控制,才能对自身发展有帮助,对人类发展有帮助。不管开公司、办学校还是在机关团体工作,团结一致肯定能办大事,不一定要属羊的团结。
以上是本人的一点不成熟看法,之所以把鼠放在生肖第一位,是因为鼠代表自私,人类天生是自私的,自私是生存的本能,是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教。
我是才如史迁,70后文史爱好者,佛法爱好者,用文字记录生活,用心感受温暖!
什么动物守月?
答:玉兔守月。月代表的动物是兔。玉兔又称月兔,是古代神话传说中是居住在月球上的兔子。在许多文化中,特别是在东亚...
守宫又称壁虎,它是一种蜥蜴。西南地区称“四脚蛇”、“巴壁虎”,"巴壁蜥"等。壁虎是昼伏夜出的动物。白天,它潜伏在壁缝、瓦檐下、橱拒背后等隐蔽的地方,夜间则出来活动。夏、秋的晚上,壁虎常出现在灯光照射的墙壁上、屋檐下或电杆上,捕食蚊、蝇、飞蛾和蜘蛛等,是有益无害的动物。
 壁虎在受到惊吓或者去捕捉它的时候,只要一碰到它,它的尾巴就会立即折断,壁虎也就乘机逃跑了。这种现象,在动物学上叫做“自割”,也称为“自切”、“自残”和“自截”。因为折断的一段尾巴里有许多神经,它离开身体以后,神经并没有马上失去作用,所以还会摆动,起了吓唬作用,有时能够达到自卫的目的。
举目望月动物?
黄鼠狼拜月,这件事说起来还有点邪乎,真的有人说见过一群黄鼠狼在月圆之夜举目望月,两只脚站立两手作揖,看着令人汗毛直立。
经常听到建国后不许动物成精?
“建国后不许成精”是网络流行词,相传它与广电总局的一条禁令有关,早在2014年,网上出现了七条广电总局的禁令,其中最后一条就是“建国后的影视作品中动物不许修炼成精”。虽然官方已经辟谣,但却在网上走红,于是才有了这个网络流行词。
后来这个网络热词通常用来形容一些动物非常聪明,就像成精了一样。而“建国后不许成精”之所以能够广为的传播,主要原因是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在建国以前,动物成精的故事比比皆是,最常见的主角就是狐狸(狐仙)、黄鼠狼(黄大仙)和猫(猫妖)。
记得小时候,喜欢跟奶奶一起睡,奶奶的睡前故事虽然老套,但却听的津津有味,因为这些故事的主角基本上都是“黄大仙”,听故事时觉得既害怕又有趣。那么,为什么建国前动物“成精”的多,而建国后动物又不许成精了呢?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个有意思的问题。
建国前动物为何容易“成精”?“动物成精”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一部流传至今的《山海经》就是最好的佐证,山海经中描述的动物基本上都是只存在于神话中的“异兽”,有了先秦的底子,我国的“动物成精”正式开始发扬光大,除了一些成精的动物,还有成精的“人”,比如僵尸,这就是死人成精后形成的,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鬼”,所以,我国古代充斥着这些光怪陆离的“成精动物”。
那么,是什么让古代的动物极容易“成精”呢?答案很简单:是人,确切的说是人的认知。在古代大多数人是没有接受过教育的,所以他们都人云亦云,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如果在十个人传递之后就会变得面目全非,动物也是一样的,当人们看到一种从未见过的动物时,首先会恐惧,进而会联想,而且联想的方向通常是负面的,然后人跑走。
当人离开后,想要将内心的恐惧更多的释放出来,就需要把自己看到的传递给其他人,之后一传十,十传百,在传递的过程中,人们会添油加醋,最终将这种动物改得面目全非且骇人。
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古代神话中出场率比较高的凤凰,按照古代的一些记载看,它最有可能就是由红腹锦鸡不断的被人加工修饰后形成的一种神话生物,而麒麟的原型极有可能是古人发现了萨摩麟的完成化石后,通过臆想复原的一种神话生物。
红腹锦鸡萨摩麟复原图除此之外,古人对动物的一些习性知之甚少,也是将其“成精化”的主要原因,我们举两个例子:望月鳝和黄鼠狼拜月。望月鳝被人认为是黄鳝成精后的个体,相传它们会在月圆之夜将头露出水面,对着月亮吸收月之精华,这种黄鳝是不能吃的,有剧毒。
但其实,“望月”只是黄鳝的一个正常操作而已,古人在晚上路过一些水田时,在皎洁的月光下看到露出头的黄鳝,其实只是黄鳝在呼吸,作为一种鱼,黄鳝的鳃高度的退化,不过它可以直接利用空腔内壁溶解空气中的氧气进行呼吸。
在天气炎热的夏天,水溶氧降低,昼伏夜出的黄鳝会频繁的从水下露出头来,目的就是呼吸,而且这种鲜活的黄鳝也没有任何的毒性。
黄鼠狼拜月也是一个从古代流传至今的传说,甚至我奶奶辈的人对此还深信不疑,相传,这是黄鼠狼成精的必经之路,它们需要吸收月亮的精华,等到快圆满之时,黄鼠狼会拜谢月亮赐予的能量,拜月完成后的黄鼠狼就有说话的能力了,此时它们会选一个月圆之夜,问过路的人自己是人是神,人无论回答是人是神,它都能得道成精。
当然,这也是杜撰的神话故事而已,黄鼠狼学名黄鼬,它就是一种小型的常见的鼬科动物而已,与远在非洲的“平头哥”蜜獾属于近亲,它虽然偶尔偷鸡,但主要食物是老鼠,相比较猫,黄鼠狼的灭鼠能力更强、更稳定(每天5-8只)。
而且黄鼠狼所谓的拜月其实是古人不了解黄鼠狼的习性,晚上起夜时看到了黄鼠狼类似拜月的行为后杜撰的,黄鼠狼作为一种昼伏夜出的动物,它们原本就是在人熟睡之后活动,而且与猫科动物一样,黄鼠狼也会“洗脸”,尤其是在吃完老鼠后,它们会清理掉嘴巴附近的碎肉和血液,这是一种让自己“胡须”这个重要的感知器官始终保持敏锐,同时也能减少头部的寄生虫。
洗脸的猫而在“洗脸”时,黄鼠狼的动作与猫不同,猫通常是懒洋洋的躺在地上,而黄鼠狼是站立起来,这样在人们半夜起来上厕所时如果在墙头上看到这个场景,再结合之前的黄鼠狼的种种传说,不免就会认为它要“拜月成精”了。
建国后动物不许成精?其实,建国后不许成精并不是谁下的命令,而是人们的认知提高后的必然结果,而这种认知的提高与如今人们接受教育的程度高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与建国后科学的迅速发展也有极大的关系。
科学的发展,给科学家们创造了一个较好的科研环境,而较好的科研环境有助于科学家们更好的、更直接的观察野生动物的习性,然后一些关于动物行为科学的认知就开始在人之间传播,这样许多的“成精动物”就不攻自破了。
写在最后建国以前,人们受封建迷信思想荼毒较为严重,一旦遇到不懂的事物,通常都喜欢与“精怪”联系到一起,因为当时的人认知水平和社会大环境,让他们接触不到事物背后的真相,而建国后,随着国家的稳定,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知识水平提高,尤其是科学的快速发展,让许多事物有了科学的解释,这样动物想要“成精”都难了。
当然,如今的科学还在进步之中,依然有许多科学目前还无法解释的问题,但是我们不应该像古人一样将这些问题归于“精怪”,因为这样必然会遮住我们求真的眼睛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