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是什么时死的,古代史中有哪些比较荒唐的历史事件

天美资源网

秦桧是什么时死的,古代史中有哪些比较荒唐的历史事件?

好家伙,这种事,怎么能少的了春秋各国的奇葩们呢。

No.3 齐襄公

齐襄公,姜太公的n世孙,姜猪儿,抱歉笔误,姜诸儿。

秦桧是什么时死的,古代史中有哪些比较荒唐的历史事件

我们的诸儿还是世子的时候,就与自己的亲妹妹文姜产生了一段甜美的爱情,不,骨科故事。。。

其实,开始诸儿勾搭妹妹的时候,文姜可是鸟都不鸟的

文姜的心早就被郑国的世子忽骗跑了,这位世子忽,因为长得太帅,简直就是当时各国小公举理想的白马王子呢。

这一年,齐国被北方的蛮族入侵,郑庄公派了自己的宝贝大儿砸世子姬忽去带兵援助,大帅哥出马,三下五除二,把敌军打得人仰马翻。庆功宴上,终于找到机会的文姜饥渴难耐地就向姬忽提出了求婚。

可惜姬忽可能也有自己的梦中情人。

帅哥找了个理由,说齐国是大国,恐怕将来主政郑国的时候受牵制,就推辞了,这也就是“齐大非偶”的典故。

文姜一下就跟失了魂一样,对忽哥哥是日思夜想,很快就得了相思病。

聪明的诸儿当然不能错过这样的好机会,打着探视妹妹病情的借口,原来只能在脑子里想象着妹妹样子,留着哈喇子的诸儿总算迎来了可乘之鸡。

想象一下,刚刚失恋的文姜面对一个一天来看自己八百遍,温柔体贴的哥哥,虽然是亲的吧,说不动心那是假的。

诸儿锲而不舍的攻势终于俘获了文姜的心,文姜一狠心,一跺脚,想着亲哥的长相比世子忽差不了哪去,再加上点感情不顺利报复社会的心态,本着得不到我爱的就接受爱我的道理,大无畏地和诸儿这个备胎幸福地在一起了。

要说俩人这是才子佳人,郎才女貌,好不般配,无奈逃脱不了天下有情人终是兄妹的定律。二位的老爹齐僖公心也是真大,几年了愣是没看出一点不对劲,真是让人琢磨不透,这还是亲生的吗?

甭管是不是亲生的,自己的闺女早晚得嫁出去,恰好这次鲁国又来求婚,齐僖公一拍脑门,准了!

文姜当然是不愿意去鲁国,准确来说是不愿意离开她哥。

文姜对老爹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又哭又闹还上吊。

齐僖公听了十分感动,说,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总之,文姜的胳膊拧不过老爹的大腿,终究还是哭着承受了所有。临行之际,诸儿又来看她了。按照一个春秋时人的修养,这时候该写点诗经了。

诸儿写道:“桃有华,灿灿其霞。当户不折,飘而为苴。吁嗟兮复吁嗟!”

文姜的回复是:“桃有英,烨烨其灵,今兹不折,讵无来春?叮咛兮复叮咛!”

时间过得很快,诸儿熬死了老父亲,做了齐侯,是为齐襄公。思念文姜甚急,赶紧邀请鲁桓公夫妇来对齐国进行国事访问,重点是得带老婆。

鲁桓公是个实诚人,没多想,乐呵呵带着文姜就来了。

于是,那夜,诸儿与文姜是软语温存,柔情切意,把十几年前没使出来的那股劲发泄了个痛快。

老婆一夜未归,配上下人的风言风语,鲁桓公就算再憨,也能猜出点发生了什么。

挨到早上,看见媳妇满面春光回来了,鲁桓公是忍不住了,跳起来就劈头盖脸对老婆一顿盘问。

文姜毫不示弱,随便编的谎言也能做到逻辑自恰。

小两口吵得正欢,却不知道已经有眼线把他们俩吵架的内容全盘报告给了诸儿。

诸儿当然是知道了妹夫已经知道了。齐襄公不愧是个狠人,当场就安排上了鲁桓公的死亡流程。

晚上,诸儿为妹夫践行,送他回鲁国,不对,是回黄泉。

诸儿看到了妹夫满脸写着不开心的样子,进一步确认了他已经知道自己被绿了的事实。看来,这人是留不得了。。。

几杯酒下肚,鲁桓公就醉了。诸儿便让人驾车送鲁侯回去。

被安排好的车夫开到一半,突然登上车,两手把鲁桓公架住,顺势一拉,直接把鲁桓公的肋骨给拉断了,果真是大力出奇迹。

鲨了妹夫以后,诸儿和文姜就能更开心地玩耍啦!

话说回来,这恶人自有恶人磨。齐襄公也是有自己的老婆的,别人也都是有自己妹妹的,大将军连称的妹妹就给诸儿做妾,诸儿就是连称的妹夫。

连氏还是很爱诸儿的,可诸儿一心只在自己妹妹身上,不由得由爱生恨。

连称也从她妹妹口中听说了些诸儿的荒唐事,爱妹之心,人皆有之。想想自己带兵在外受苦受累,妹妹还在宫里受冷落,是怒上心头来,恶向胆边生,借着手里有兵,不如杀入临淄,夺了鸟位。

机会说来就来,妹妹在宫里做内应,听说这昏君要外出打猎,连称是带着兵就往诸儿的行宫跑。

结果嘛,自然是诸儿被结果了。

No.2 晋景公

说晋景公晚年病得厉害,请了秦国有名的大夫来医治。古时候不像现在,做高铁不用一小时就从陕西到山西了,大夫怎么也得花上半个月从秦国到晋国。

那时候都兴占卦,打仗,结婚,下葬,甭管是什么,都得占一卦。晋景公也请了一巫师给病情占了一卦。这巫师也真是敢说,说晋景公怕是吃不到这个月的新小麦了。

晋景公一天做梦,梦见鼻子里跳出俩小人儿,一个小人儿说:“听说秦国名医医术高超,我俩命不久矣啊。”另外一个小人儿出主意:“如果躲在肓的下面,膏的上面,他就找不着我们啦!”

梦醒之后,大夫也来了。神医果然是神医,把了把脉,下了结论:“这个病已经深入到膏肓了,您没救了,或许这就是人生吧。”

晋景公一寻思,我也没托梦给他呀,他咋知道这么准呢,真乃神医也!叹了口气,既然是天要亡我,也只好这样了,好好款待了一番,把医生送走了。这也就是病入膏肓的典故。

有一个服侍主公的小内侍叫江忠,这时候也做梦,梦见自己背着晋景公飞在天上。要说这么离谱的梦做也就做了,坏就坏在江忠还以为这是啥美事,大嘴巴成天跟别人说,传来传去,弄得人尽皆知了。

这天晋景公状态不错,忽然下面报告说这月的小麦熟了。晋景公一拍大腿,想起来有个巫师说过他吃不上这月的小麦,赶紧让人给这巫师抓过来,让他看着自己被打脸。

巫师被拷来了,晋景公端着碗糊糊在巫师眼前晃荡,“你不是说我吃不上月底的小麦了吗,怎么样?”

巫师歪嘴一笑,“这也未必。”

晋景公听了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我能不能吃上先不说,你反正是看不到明天的太阳了,让人把这巫师给砍了。

把臭嘴的巫师砍了之后,晋景公这心里是痛快多了,可突然感觉到肚子有点不痛快,是要拉稀的节奏。

赶紧放下到嘴边的糊糊,一溜小跑上撤硕儿。

一个没蹲稳,晋景公他掉坑里了!

小内侍江忠马上深入屎坑,粪不顾身地把主公背了上来。

背上来一看,气早就断了,晋景公也光荣地成为了古今中外历史上唯一一位掉茅坑里屎了的君主。

故事还没有结束。由于江忠背了晋景公,之前的梦应验了,那时候都讲究殉葬,人们觉得江忠跟晋景公的屎有缘,就让他殉葬了。。。

不知道江中牌健胃消食片是不是就是来纪念江忠的。

No.1 齐顷公

话说晋景公虽然死相难看了点儿,但好歹也称得上一代明主,因为这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与晋景公同时期的齐顷公,那简直就是奇葩中的奇葩,操作令人迷惑到了什么程度呢?恶作剧搞到了差点儿亡国的程度。

晋国在邲之战中败给楚国,丢了中原霸主的位置,晋景公很是郁闷。于是,晋国便派出使者到齐国修好,希望可以一起对抗楚国。

晋国对这次出使是相当重视,派出的是中军副帅郤克,也就是差不多今天国防副部长的级别。郤氏也是晋国的一个传统贵族,郤克在晋国的地位是很高的。

美中不足的是,郤克瞎了一只眼。郤克来到齐国,用一只眼看到了我们这个故事的主人公——齐顷公。

机缘巧合,除了晋国的郤克,当时鲁国的季孙行父,卫国的孙良夫,曹国的公子首,也都来到了齐国。

齐顷公见了这四个人,脸上还仍然尽力保持着礼貌的微笑,内心却已经是狂笑不止。

打发走了四位,齐顷公按照惯例,去看他的老母亲萧夫人。每天,大孝子齐顷公在忙完公务后,都会去陪他妈聊会儿天,给身处深宫的她老人家说点这一天外面的世界发生的好玩的事。

这次齐顷公是一路憋着笑,见着他妈就迫不及待地与她分享这次与四国高层领导的会晤。

原来,郤克瞎只眼,季孙行父是光头,孙良夫瘸条腿,公子首是罗锅。没错,古人的标准高,秃头都给你算是残疾人。这四个身体各有缺陷的人往那一站,这场面想让人不笑都难。

萧夫人自然是被逗得直乐,齐顷公一看笑果有了,那就让老人家再笑一场,找来几个下人,把这出戏吩咐下去。

第二天郤克乘车赴国宴,无意中发现了车夫也是个瞎一只眼的,只是感觉有点巧,并没有多想。没过多久,突然听到台上有笑声,下车一看,是齐顷公他妈跟一群侍女在那儿笑,便开始疑惑起来。国宴没吃两口,就起身回馆。

很快,鲁、卫、曹三国各有人来报告,说给秃子季孙行父驾车的是一秃子,给瘸子孙良夫驾车的是一瘸子,给罗锅公子首驾车的是一罗锅。齐顷公让他妈登上高台,往下观赏这俩秃子,俩瞎子,俩瘸子,俩罗锅依次路过。

这纯属是开国际玩笑了。齐顷公开罪的这四个人都是本国有头有脸的人物,那就别怪个人恩怨上升到国家冲突了。齐国因此被晋、鲁、曹、卫四国围攻,险些亡国,这也就是著名的齐晋鞌之战。

秦桧死后子孙后代遭殃了吗?

秦桧只有一个儿子,叫秦熺,也不是亲生的,但是总比没有强啊,所以秦桧对秦熺也还是不错的,秦桧死了之后,秦熺曾经想要继承秦桧的相位,最后被拒绝。而秦桧一死,秦熺无所作为,秦家也就渐渐失势,秦熺有三个儿子,分别叫秦埙、秦堪、秦坦。

到岳飞平冤昭雪之后,秦熺也被流放,他这三个孙子就都成了三孙子了,官职全都被罢免,毕竟陷害岳飞的时候他们还没出生呢,反正最后还是全都得以善终了。

值得一说的是秦桧有个叫秦钜的曾孙,因为壮烈殉国,多少为自己的祖上赎了一些罪。

精忠岳飞金兀术之死?

在这部电视剧中,他是病死的,并非小说中说的那样被牛皋气死,他比牛皋也还晚死一年,他是金国大将又除掉岳飞这个心头大患,所以他可以说是春风得意,在朝中顺风顺水,最后就连下葬都是非常气派的。

赵构下场?

宋高宗赵构在淳熙十四年的十月份因病去世,享年八十一岁,谥号为圣神武文宪孝皇帝,高宗是他的庙号。根据历史记载,宋高宗赵构在死后,他的棺木并没有立马下葬,而是在两年后,也就是一直到淳熙十六年的三月份,宋高宗赵构的棺木才得以被下葬,下葬的地方是都城绍兴府会稽县的永思陵。

到了宋光宗时期,于绍熙二年,宋高宗赵构被加封是好为受命中兴全功至德至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宋高宗是病死的。

秦桧为什么不联系金国里应外合灭了赵构?

谢邀!不论秦桧有没有过这种想法,事实是,他并不具备取而代之的条件。

金国真的立过傀儡皇帝。

靖康之变后,金国对于怎么统治广大的宋占领区是有过思考的,宋、金文化并不对等,一方是高度发达的封建文明,一方是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强行合并,会造成一定的社会动荡,反而不利于稳定。再者,金人数量有限,根本无力统治人数众多的宋土。而北方辽的残余势力虎视眈眈,南方宋的抗金部队图复故土,这都让金不得不做出退而求其次的考量。

出于这些顾虑,金国采取了“以汉治汉”的做法,扶持宋之旧臣张邦昌,建立“伪楚”政权,张邦昌倒没有什么野心,奈何金军以屠城相逼,他没有选择。

伪楚朝廷成立后,张邦昌是夜不能寐,整日如履薄冰。一方面,他不允许大家称他为“皇上”,封府库,居故宅;一方面,他积极与南宋赵构取得联络,表示不敢僭越,欲还政于康王。

在这样一个情况下,伪楚朝廷很快就烟消云散了,为了表示对张邦昌的感激,赵构敕封他为郡王。金军的如意算盘落空,当然不会善罢甘休,于是他们再次发兵,宋高宗无法抵挡,汴梁得而复失。

金国这回选择的代言人是刘豫,汴梁又形成了一个新的临时政权——伪齐。相对于张邦昌而言,刘豫这人就很没有气节了,他不仅毛遂自荐,还想着法儿的讨好金国。

为了给主子输送利益,为了充实自己的腰包,刘豫大肆搜刮,并且把汴梁的宋之陵墓给掘了一个遍。

“大齐皇上”积极练兵,居然还对南宋主动发动了战争。

当然,他没有成功,这个齐国已经是乌烟瘴气了,不说外部因素,就是国内的诸多矛盾他都没能摆平。随着宋金局势变化,伪齐政权的存在越来越没有必要,最终金廷发话,废伪齐,拘刘豫。

南宋也出现过短暂的“易主”。

赵构即位初,宠幸奸佞,时有宦官康履、枢密使王渊,二人互相勾结,大肆侵吞钱财。彼时正值战乱,国家存亡之际,二人居然还在打着自己的算盘,浑然不顾国仇家恨。

建炎三年(1129年),金军攻宋,宋高宗南渡,命王渊负责断后,在渡江过程中,王渊把战船拿来运送自己的财宝,致使金军逼近时,数万战马失陷敌营。

战马在历朝历代都是极其重要的战略物资,更何况,宋朝没有蓄马基地,这批战马的价值更是无法估量。奸臣当道,将士们怨愤难平,苗傅和刘正彦趁机发动兵变,进行了一场“清君侧”的实际行动。康履、王渊先后被诛杀。

诛杀叛臣固然大快人心,然而二人之行为是绝对的犯上之举,为了自保,他们逼迫宋高宗退位,转而拥立尚在襁褓中的皇太子赵敷。

这是历史上有名的“苗刘兵变”,这场动乱很快被平息下来,驻守在外的将领们并没有坐视,而是纷纷选择了领兵勤王。

赵构有着牢固的统治根基。

北宋灭亡跟其他王朝的灭亡不太一样,它灭亡于于外部势力的干预。虽然宋徽宗把天下搞得一团遭,北宋统治却并没有达到灭亡的临界点。换句话说,如果不是因为金军的侵犯,宋钦宗仍然可以把北宋给延续下来。

既然是这样,那么百姓对于赵家就仍然抱有期待。这也是张邦昌不敢做皇帝的原因之一。

靖康之变后,宋室嫡系皇族就剩下了赵构一人,金军步步紧逼,南宋军民自然而然都会聚拢到他的身边,以他为中心,形成一个新的利益集团。

这种旗帜性的号召力,其他人无法取代。南宋将帅普遍拥护赵构。

我们都知道,南宋有中兴四将,正因为有了他们,宋高宗才能够偏安一隅。

这四人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岳飞和韩世忠了,他们的事迹大家都比较清楚了,无需赘言。

得到军民的拥护,赵构的帝位自然就稳稳当当了。

秦桧虽然一手遮天,却并不具备改朝换代的能量。

首先,秦桧不是皇族;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他把赵构搞掉,恐怕会立刻招致口诛笔伐,不用岳飞他们动手,恐怕京师内的反对力量就会让他死无葬身之地。其次,秦桧没有“废帝”的能力;废除皇帝的人不是没有,比如说霍光、董卓,还有曹丕,他们为什么可以做到这一点?

以上三个人都是大权独揽,可他们的权力并不是来自于皇帝。也就是说,他们的身边有着一批绝对忠诚于自己的人,这种忠诚超过了对朝廷的忠诚,而且,这批人都身居高位,掌握举足轻重的力量。

这种力量赋予了他们改天换日的能力和勇气,很显然,秦桧跟他们不一样,秦桧居相位,也一样积威已久,但他的权力是皇帝赋予的,皇帝没了,他就算不上什么了。

这跟明代的宦官是差不多的,别看他们有的被称为“立皇帝”,有的被成为“九千岁”,离了皇帝,他们瞬间就什么都不是了。

在这样一个情况下,秦桧想取而代之等于是找死,哪怕赵构没有了生育能力,神器也不是他可以窥伺的。再者,对金人而言,没有换下赵构的必要性;赵构已经很听话了,称臣、纳贡,他一个不落,态度又谦恭,为人又识相,用着这么顺手,那当然是接着用就行了。

最初扶持傀儡政权,还不是担心赵家残余力量反扑,老惦记着自己吗?金人发现,有赵构在,这些顾虑都不存在了。

他连岳飞都杀了,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放心呢?其实说起来,在南宋那个时候,别说是秦桧了,任何一个臣子都没有自立的可能,哪怕是手握兵权、百战百胜的岳飞。

聪明人都知道顺势而为,而他们大部分也都是这么做的。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