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税收制度中,有着多项减免税政策,减免税会计分录的处理也成为会计工作中常见的难题。本文将针对减免税的会计分录展开详细解读,希望能帮助大家解开心中的疑惑。
减免税的会计分录是什么?
减免税的会计分录主要取决于减免税的类型和具体情况。以下是一些常见减免税分录:
减免税类型 | 减免税会计分录 | |||||||
---|---|---|---|---|---|---|---|---|
直接减免 |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 贷:营业外收入-减免税额<> | ||||||
先征后返 | 借:应收账款 | 贷:主营业务收入<> |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 贷:主营业务收入<> | 借:银行存款 |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 借:营业外收入-减免税额<> |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
直接减免是指不需要预先缴纳税款,直接以减免的方式抵扣应缴税额。先征后返是指先按照正常税率缴纳税款,之后再根据规定的条件获得税收返还。
减免所得税的会计分录怎么处理?
减免所得税的会计分录与减免增值税类似。具体分录如下:
减免原因 | 减免所得税会计分录 | |||||
---|---|---|---|---|---|---|
法定减免 | 借:应交税金 - 企业所得税 | 贷:所得税<> | ||||
国家政策性减免 | 借:所得税 | 贷:应交税金 - 企业所得税<> | 借:应交税金 - 企业所得税<> | 贷:银行存款<> | 借:银行存款 |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
除了一般纳税人减免税和所得税减免,我国税收制度中还规定了一些具有特殊性的减免税项目,例如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出口退税等。这些特殊减免项目都有其对应的特殊会计分录处理方式。
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减免税政策是否一致?
我国税收制度实行属地原则,不同地区、不同行业适用不同的税收政策,因此减免税政策也不会完全一致。具体情况需参考当地税务机关发布的减免税政策细则。
有减免税疑问,来这里讨论吧!欢迎在评论区提出你的或分享你的观点和经验。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