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说起来,那就是一年里头最热的时候。那热,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能把人给晒蔫巴了。
啥叫三伏天?
其实嘞,三伏天就是指的“初伏”、“中伏”和“末伏”这三个阶段。们都说,这是小暑和处暑之间的一段时间,就是夏天最热的那阵子。为啥叫“伏”呢?听老辈人讲,说是这时候阴气儿想上来,但是被太阳给压着,只能藏起来,所以叫“伏”。
这三伏天咋算的呢?老祖宗传下来的法子,用的是天干地支。从夏至往后数,第三个庚(geng)日就是初伏,第四个庚(geng)日是中伏,立秋后的头一个庚(geng)日就是末伏。这庚(geng)日每年不一样,所以三伏天的日子长短也不一样,有时候长,有时候短。
- 初伏: 就是头一个伏天,一般是十天。
- 中伏: 有时候十天,有时候二十天,这个说不准,得看老天爷咋安排。像今年,听说就有二十天,那是“超长”三伏天了。
- 末伏: 就是最后一个伏天,也是十天。
加起来,三伏天要么三十天,要么就是四十年。像这几年,都是四十年,热得邪乎!
三伏天有多热?
那可真是“最热不过三伏天”!太阳跟个大火球似的,挂在天上烤,地里头烫脚,屋里头也闷得慌。人稍微动一动就一身汗,跟水里捞出来似的。不光热,还潮乎乎的,黏糊糊的,特别难受。南边儿是闷热,像个大蒸笼,北边儿是干热,像在火炉边上烤。反正,没个凉快地方。
三伏天都干点啥?
这时候可忙了,地里的庄稼长得欢,得使劲儿伺候着。浇水,除草,还得防着发大水,旱了也得抗旱。那时候,天再热也得下地干活,不然一家老小吃啥?
过去的人还讲究个“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其实就是变着法儿吃点好的,补补身子。现在人也讲究吃,不过吃的花样更多了。还有人说要吃伏羊,说是能补阳气。但这天太热,吃多了也上火,还得悠着点。
三伏天要注意啥?
这天太热,容易中暑,得注意防暑降温。尽量别在太阳底下晒,非要出去,就戴个帽子,穿个浅色衣裳,最好再抹点防晒霜。干活也别太累,累了就歇歇,多喝水,别等渴了再喝。年纪大的,身子骨弱的,更得注意,别硬撑着。
还有嘞,这天热,东西容易坏,吃的喝的都得小心点。别吃剩饭剩菜,水果也得洗干净了再吃,不然容易闹肚子。睡觉也别对着风扇吹,容易着凉。
三伏天跟节气有啥关系?
三伏天正好跨着小暑、大暑、立秋三个节气。们说,这时候有“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的说法。就是说,虽然热,但也能感觉到一点点凉风,早晚也开始有露水,知了也快叫不动了。这说明啥?说明再热的天也有个头,慢慢就凉快了。
三伏天养生
们常说“一年养阳看春夏,春夏养阳看三伏”,所以三伏天养生也重要,饮食要清淡,多吃蔬菜水果。运动也别太剧烈,做点“小运动”就行。还有,三伏天也适合治一些冬天容易犯的病,这叫“冬病夏治”。有些人会去贴个膏药,或者扎个针啥的。不过,这都得听医生的,自己别瞎弄。
三伏天里的老话
们常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意思是说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这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经验,准着呢。还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说的就是三伏天里种啥庄稼合适。
总之嘞,三伏天就是热,热得让人难受。但再热的天,也得过,也得好好过。注意防暑降温,注意饮食卫生,注意休息,就能平平安安地度过这难熬的三伏天。
这三伏天,年年都过,年年都热。但只要咱们注意点,也没啥可怕的。等过了这阵子,天气就慢慢凉快了。到时候,又是另外一番光景了。
Tags:[三伏天, 初伏, 中伏, 末伏, 庚日, 节气, 防暑, 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