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争霸攻略,你被哪些游戏坑过

天美资源网

三国争霸攻略,你被哪些游戏坑过?

你玩过哪些比较坑的游戏?

没有最坑,只有更坑

作为一个常年的网瘾少年,我玩的游戏虽然不多,但是也不占少数,我就稍微来列举一下自己坑游戏。

三国争霸攻略,你被哪些游戏坑过

1、王者荣耀

没错就是王者荣耀,这货就是腾讯搞出来坑钱的,虽然现在很火,搞到电竞的范畴了,但是依然改变不了氪金坑钱的目的。王者荣耀在吃鸡手游还没有出现的时候绝对是一家独大,那时候网上出现的负面新闻多不胜数,我虽然也玩过王者荣耀,但是真的对这个游戏没有太多的好感。

2、DNF

作为最早接触的几款游戏之一,我以前也是沉迷于地下城,可是随着其他游戏的兴起,DNF确实慢慢淡出大家的视野,可是不得不说的是,依然有很多人在玩,可能是情怀,可能是大量的装备。不过DNF也出过很多互动,真心的坑,以前玩的时候都是一点点升级,可过段时间又是直接升级,跟坐火箭一样,根本跟不上节奏的。

3、征途

真的很烧钱

4、贪玩蓝月系列

哈哈哈哈哈,我们好像都被洗脑了,真的没办法,明星代言的广告刷爆了,尝试玩过,结果出了剧情不一样,全都是打着传奇的情怀去搞钱,然后就是新开区,基本上一个区就一个氪金大佬,没钱别想玩。

5、坑你妹这种的小游戏

没玩过?不要紧,说一个你一定知道的类似游戏:史上最坑的游戏。这种游戏可以说是奇葩游戏的鼻祖,乱七八糟的答案根本就是突破脑洞的,没点思维转变根本玩不下去。

6、端游绝地求生

现在手游市场绝对比端游吃鸡火多了,除了方便之外,还有很大程度上就是端游的外挂是真的多,锁血、锁头、遁地、疾跑、隐身全上来了,甚至还有忍术土流壁、倍化之术、写轮眼、橡胶人等等。

7、真心话大冒险

这个游戏发明出来的本意就是坑人的,真心话是为了了解八卦,大冒险就是坑你没商量。

8、开心消消乐

具体怎么坑的呢?请问你通关过吗?这个游戏感觉根本没有上线的好不,一款游戏,就一直网上垒关卡,就算现在通关了,后面还会继续往上加,无穷尽也。。。。

以上纯属个人想法,纯手打不易,给个赞撒。谢谢

三国志威力无双上线情况怎么样?

在这次版本更新之后,给予玩家们最直观的影响就是主城外观的大幅换新了。咱们任命武将各色官职的大殿,已经被挂上了象征喜庆的红火灯笼与节日条幅,满满的年味油然而生。而在主城内的建筑物周围,都装灯结彩被好好翻修了一波,洋溢着新春新气象。根据官方给出的活动预告来看,大家在新年期间登录游戏,还可以获得名为“牛气冲天”的绝版限定称号,可千万不要错过了哦。

二、蛮族叛乱活动开启

伴随着《三国志威力无双》全新版本的开启,蛮族势力也将浮出水面,参与到三国争霸的大舞台上。大家在进入军团之后,即可开启讨伐蛮族系列的玩法,在指定时间内击败大地图中的蛮族势力头领,积累个人战功即可获得蛮族徽记,进行平叛商店兑换马超、于禁、孙尚香等武将的好感度,与木材、石料、铁锭等发展资源。

三、精英野怪出现

而在咱们打野的过程中,会额外解锁名为“精英马贼”的精英野怪,对比起其他野怪羸弱的战力,精英野怪所能上阵的武将战力显然要高出一个级别,需要玩家拥有一定练度的阵容才能战胜他们。而在我们讨伐成功精英马贼之后,就会掉落培养坐骑的相关素材,进一步来提升咱们打野刷怪的效率。当然,更令人期待的是,就在精英马贼之后,《三国志威力无双》还会推出多少精英野怪,来供玩家讨伐与攻略。

四、汉室争霸,红将关羽免费送?

就在新版本上线之后,各大服务器的演义进程也将从追击张角部队,依次切换到王城争霸与入主洛阳阶段。各大势力排名前列的军团将会,围绕着大地图内唯一皇城的统治权力,进行一波激烈的厮杀与争夺。大家在匡扶汉室活动期间,只需占领并坚守洛阳7天,就能获得绝版称号与巨额的战略资源。而在活动结束后,仍占据着洛阳的军团还能额外获得春秋布币、元宝的奖励。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普通玩家而言,就算我们无法进入到顶级军团去争夺洛阳城,也可以帮助自己所属的实力去占领各大城池,以便在活动结束后达到占据40个地块的成就,获得红将关羽一枚。

五、自动挂机攻击开启

加入高等级军团的玩家,还能在《三国志威力无双》全新版本中享受到一波专属的“挂机”福利,咱们根据军团等级就能开启“自动伐寇”、“自动采集”等一系列功能,从而在离开游戏的时候,也能指挥武将自动去采集发展城池所需的资源,让大家新年走亲访友期间,游戏与串门两不误。

当然,根据《三国志威力无双》官方公告来看,在春节期间,游戏还将会上线一系列的福利活动与全新服务器,感兴趣的玩家不妨趁着版本更新的良机,上线体验一番哦!

从南到北的起义大都以失败告终?

亦丐亦僧的朱元璋,带着安徽凤阳的泥腿子兄弟们,东进西突、南征北战。一顿操作猛如虎,打遍天下无敌手。荡平南方群雄,就连成吉思汗的后裔元顺帝都不顺了,都撵回内蒙正蓝旗老家——那时叫上都。到那老家的那天,正是洪武元年八月十五中秋节!一年后,惊魂未定的顺帝被常百万打的连上都不待了,又跑到了应昌府(内蒙赤峰克什克腾旗达尔罕苏木),几个月后就死在那里!

岳飞说过:“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这话您得这么理解,战争的艺术,常规的做法,从来都是先布阵谋划,再行兵作战;但在战争中,怎么布阵怎么打,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这需要指战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考虑,灵活指挥。明太祖朱元璋在打天下和北伐上,可以说把鄂忠武王岳飞的指导思想发挥到极致!

朱元璋的起义分两个阶段

其一、改朝换代

农民起义是最复杂的工程,尤其是底层通过暴力来实现,往往耗时太久,死人太多,而且十有八九不会成功!

这种决定生死存亡的大事,肯定也会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学术成果。就如考研、考证一样,后来者也总会抄作业、刷真题,以便进京赶考能考个好成绩。

为江南折腰的英雄,他们大多都以汉太祖刘邦为师。朱元璋起兵后,李善长一见面就要他朱元璋学习其一千五百年前的老乡皇帝——汉太祖刘邦。

刘邦好赖还混迹于基层,是乡镇级基层领导,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人脉。

朱元璋就是佃户家的孩子,遭遇饥荒,家里连续死了三口人。说起来,他可是八辈贫农,革命性最高,可朱元璋起义并不是因为吃不上饭,而是不造反就得被杀。

刘邦的封地非常理想,但刘邦化腐朽为神奇,从南向北,再从西向东,灭掉了项羽。

其实,刘邦打天下的过程,就和秦国统一天下的过程是相似的。整个就是秦国早期的版本,只不过他把秦国一百多年发展缩短到几年而已。

刘邦据巴蜀、汉中,然后出关中,兵分两路,韩信北上,刘邦东进,再统战英布等人。最终完成了对项羽的包围,实现了一统天下,建立新的王朝的理想。

朱元璋学习刘邦好榜样,虽然他学的是战略甚至说战术,但绝不是死搬硬套。

项羽把刘邦封在汉地,刘邦有巴蜀的天府之国。基于这点朱元璋就攻打了元朝比较薄弱而又是富庶之地的集庆,也就是后来的应天,今天的南京。

朱元璋打天下,其路线为先南再东,而不是由南再北。朱元璋向南拿下南京后,向苏南、皖南、赣北和浙北扩张。

尽管朱元璋的地盘越来越大,但反而越来越危险。早期夹缝生存,有小明王顶着、罩着,这时候小明王势力大衰,而朱元璋的地盘已经和明玉珍、陈友谅、张士诚、陈友定、王保保等人的地盘接壤了。

当时,实力最强的就是陈友谅。陈友谅和张士诚都对应天有想法,只不过陈友谅更渴望一些,陈友谅邀请张士诚一起灭朱元璋,然后瓜分其地盘。

我想张士诚一是胸无大志,二可能就是有唇亡齿寒的心理。毕竟在他看来陈友谅实力最强,他和陈友谅如果联手了,朱元璋是败了不假,可实力更强的陈友谅会放过富庶之地的东吴吗?朱元璋当时的地盘是西吴。也许张士诚还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小心思呢!

就朱元璋而言,打张士诚简单,如果打陈友谅那就是拼一把。一般来说,军阀争霸从来就没是弱肉强食,朱元璋为什么选择石头而放弃鸡蛋呢?朱元璋硬碰硬的理由是,陈友谅志骄,如果朱元璋捡软柿子捏,陈友谅就会抄他后路,趁火打劫,最终朱元璋一定会成为最惨的夹心饼干。如果朱元璋跟义军最强军阀陈友谅硬刚,一是张士诚会坐山观虎斗,二张士诚可能直接都能吓投降,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

朱元璋啃下了陈友谅这个硬骨头,尽管张士诚没有携地来投,但也被朱元璋轻而易举给灭了。朱元璋搞定志骄哥和器小哥,其他义军军阀,南方元朝军阀都能直接吊打了。由此,朱元璋开启第二阶段——北伐!

其二、北伐

朱元璋的战略战术极具创造性,从南到北的北伐,一举收复了幽云十六州,完成了多少中原有志之士的梦想;他更是令人直捣大都、上都,实现了岳飞一生的梦想!在这方面他同样是亘古未有的!

朱元璋北伐成功,我认为得益于三个方面

1、天时

1367年朱元璋还是吴王时,就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并在这一年对山东发起了进攻。

关于攻打元军,常遇春常百万的观点,用咱历经百战锤炼而成的钢铁大军,打他们的安于享乐的少爷兵,长驱直入,直捣元都,势如破竹!

常遇春之所以这么说,大概深受当时打陈友谅和张士诚的影响,加上还有擒贼先擒王观点,以及对军队战斗力的自信。还有一个原因,朱元璋在说北伐前,把元朝北方几个军阀说的啥都不是。

“山东则王宣反侧,河南则扩廓跋扈,关陇则李思齐、张思道枭张猜忌,元祚将亡,中原涂炭。”

朱元璋说得也不无道理,此时的朱元璋即将是一位新兴王朝的开国之君,而元朝却是问题一大堆,基本丧失对南方的控制,而北方镇压义军和守卫地方官员,基本又形成了军阀。

他们攻打吴军(朱元璋军)不行,而且又彼此为了争夺地盘而斗争,加上元朝对他们也不怎么信任,时不时地打压他们。

这时去北伐真是天赐良机!比祖逖、桓玄、刘裕、岳飞等人北伐容易得多。

2、地利

即使这样,朱元璋仍觉得常遇春有点冒险。朱元璋心里想,常百万毕竟不是卫霍一样的人物,他的意思是,元朝建国都快一百来年了,它的京师一定铜墙铁壁守备坚固,孤军深入,粮草不济,元帝再法令勤王,就要被人包饺子了。

朱元璋说得一点都不错,小明王的北伐军、太平军北伐不就是这样败的吗?

朱元璋说,他想拿下山东,断它臂膀,再攻破河南,守卫潼关,看着门户。如此一来,则拥有地利优势,解除后顾之忧。在这种情况下,发兵大都,围而不攻就可以让它怪怪献城。然后,一路向西内蒙、宁夏、甘肃轻松搞定。

看出来了吗?朱元璋打法和刘邦的战法,形式上不一样,本质上完全一样。刘邦从西向东,朱元璋从东向西,之所以先打山东,是因为山东地形山地较多,元朝驻守兵力较弱,而且又邻海,而元军比较牛的军队则是骑兵而不是水军。

朱元璋先打山东,元朝最多从河南发兵,而不能动用水军。这样朱元璋先易后难,这种打法的确很新鲜,但也不完全是朱元璋的原创。当年刘裕北伐,先打的正是山东境内的燕国,然后也是从东向西的打法,可以说朱元璋应该是借鉴了刘裕进军路线。

朱元璋还有的地利就是,自唐朝以来,其经济重心、人口数量,完成了从北方向南方的转移。尤其是从五代以来北方往往是兵家争斗之地,无数的战争,造成了民众伤亡和迁徙。应该说朱元璋说控制的南方大部分,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人口兵源,这种优势是元顺帝所缺乏的。

3、人和

在朱元璋的带领下,吴国民众(明朝民众)、吴军(后来是明军)其民族主义增强。他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为了就是过上美好生活,以及收复自后晋以来说丧失的幽云十六州。大家的梦想最大程度地想复兴汉唐,重造中原王朝万国来朝的盛世。

在这种情况,朱元璋明军战斗力非常强悍,他们不仅北伐而且同时也南征。

南征效果非常明显,而北伐前后一共北伐十四回(包括吴时期)。

从1367年一直持续到1396年,而在后来的永乐、宣德也会持续北伐!在明太祖(不含吴元年)时期的十三次北伐中,除了第二次北伐失败外,其他都是胜利。

朱元璋由南向北的胜利,除了正确的战略、战术外,还有就是非常好的时机,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天时地利人和。

热播剧龙岭迷窟中经常出现的摸金校尉在历史上真的存在么?

侃古聊今说历史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一家之言欢迎探讨!

先说结论,历史上摸金校尉确实出现过,只不过霸唱在《鬼吹灯》一书中,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整出了四大盗墓门派,这个在历史中肯定是没有的。那么,接下来笔者将就题主关于摸金校尉的问题进行回答,并延伸一下给大家讲讲真实的盗墓者到底是如何分工的!

历史中真正的“摸金校尉”

“摸金校尉”一词最早见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陈琳所著《为袁绍檄豫州》一文,这篇文章在古代檄文中绝对可以排在前三之列,相传曹操在看了此文后,一声大呼昏了过去,然后就此落下了头疼的毛病。在文中,陈琳说曹操为了补充军饷,而在军中设置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的官职,通过盗墓的方式来获取珠宝财物。

《为袁绍檄豫州》:“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

所谓“摸金校尉”从此檄文字面意思来看,就是曹操在军中所设的国家盗墓部队将军。等到曹操之后,历代的盗墓贼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就把曹操奉为了盗墓这一行当的祖师爷!

但是,史学界就陈琳檄文所说曹操设置摸金校尉的观点还是持保留意见的。首先,陈琳的这篇檄文正值袁绍与曹操开战之时,陈琳所说可能就是为了抹黑曹操,以提振己方士气的手段。其次,古人的生死观讲究“侍死如生”,由此原因,导致古人对于死后墓葬的保护是十分严格的,盗墓是绝对的大罪,一经发现就是处死。同时,民间对于盗墓贼也是十分痛恨的,曹操应该不太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开进行盗墓活动。

对于曹操是否设立过摸金校尉官职,笔者个人认为,曹操应该是没有公开设置过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的,不过,曹操肯定是私下做过盗墓补充军资之事,不过也是小偷小摸的干过。至于《水经注疏》中说曹操指挥摸金校尉,把西汉梁王的墓给挖掘了,所得财宝供养军队三年开销就纯属无稽之谈了。后世,考古学家发掘梁王墓的时候还能出土金缕玉衣等很多贵重文物,如果曹操真开挖梁王墓,绝对不会留下如此多宝贵财物的。

《水经注疏》记载:“操引兵入砀,发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宝数万斤。”

但是,为什么笔者认为曹操进行过盗墓活动呢,那就得从曹操死后的疑冢说起。相传,曹操死前,因为自己干过盗墓之事有伤天和而怕遭报应,因此设立七十二疑冢,以防自己死后被人把坟挖了,笔者认为此种说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至于曹操之后的盗墓贼,笔者认为可简单划分为两派:

第一派,就是战乱时期的军阀及农民起义军。此中典范远有项羽、黄巢等人,近有民国军阀孙殿英等。这些人就是趁国家混乱动荡之际,指派手下军队直接对着皇陵就开凿,什么魑魅魍魉鬼神之说是全然不管,像孙殿英趁着民国动荡之时,挖掘清东陵砸开慈溪之墓,就是典型做法。在《鬼吹灯》一书中,霸唱也由此进行了艺术加工,把这些人变成了搬山一派,奉项羽为祖师爷!

第二派,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盗墓贼。这些盗墓贼平时成团伙作案,多为父子、兄弟。白天踩点、晚上干活。比较有名的有陕西和湖南一带的盗墓贼,因为这两个地区自古以来,多有王侯将相之墓,老百姓在生活不下去的时候,就转身成为盗墓贼。这些盗墓贼中比较专业的,确实很有本领,像风水定位、打洞钻井都不在话下。厉害的盗墓贼打的盗洞就连考古学家都叹为观止,很难相信是双手所为!

现实中盗墓贼的分工体系

在讲完古代摸金校尉后,笔者再给大家聊聊,在真实盗墓系统中,这些盗墓贼是如何分工合作,挖宝销赃的。

第一级—支锅

“支锅”是盗墓体系中的最上级,是盗墓系统中的黑话讲法。如果换成我们的大众语言,支锅就是盗墓团伙的头目。一般要进行盗墓活动了,支锅就开始找人,一般前期投入的资金、设备都是支锅负责。人员找齐后,这支盗墓团伙的全班人马统称为“一锅儿”。支锅也被称为“小老板”,因为所有盗墓活动都是由他投入的,是承担着较大风险的,如果没有盗出文物或者文物没有出手,支锅只能自己认赔,因此有小老板之称。

第二级—掌眼

“掌眼”是盗墓团伙里的灵魂人物,也被称为“大哥”。笔者换个通俗的讲法就是掌眼是“技术入股”,因为掌眼不仅要有寻找古墓的本领,也还要有鉴别文物的能力。他们既可以是提供古墓线索的合作者,也可能是这批文物出土之后的第一级收购商。因此,掌眼的地位在盗墓团伙中就十分重要,有时候“掌眼”和“支锅”就是同一个人。

第三级—腿子

“腿子”是盗墓团伙中的熟练工,换成大众语言来讲就是这个团伙中的小组长。一般腿子都是支锅的亲信,一起进行过多次盗墓活动。在支锅不在的时候,腿子就是这个小团伙的临时负责人(掌眼是不进行苦力劳动的),指挥盗墓挖掘工作。

第四级—下苦

“下苦”是整个盗墓体系中的最下层,一般都是农民出身,没有什么文化。下苦承担着整个盗墓活动中最危险、最累的工作。像挖盗洞、下墓取宝都是下苦来做的。但是因为受限于文化及渠道资源,下苦虽然承担最重的工作,但是得的钱却是整个团伙中最少的。

这四级体系就是一个完整的盗墓团伙的构成了,一般的盗墓团伙多为兄弟、父子组合,尤其是腿子和下苦基本都是亲人,为什么这么安排呢:

一是由于下墓的风险是非常大,盗洞时有塌方的风险,父子兄弟出于亲情还会抢救一番。

二是出于“财帛动人心”了,下苦害怕取货拿宝上来之后,支锅等人为了少分钱而害死自己,所以一般都有个亲人在上面帮着望风,以防杀人夺宝。

这里笔者再说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一般腿子和下苦是父子关系的,下墓的多是儿子。当然,盗墓贼这么做不是讲究“尊老爱幼”的精神,而是虎毒不食子,父亲在上面牵线一般不能干出杀子夺宝的事情,但是儿子在上面很可能见财起意而害死下墓的父亲。因此,盗墓贼总结出了“父上子下”的可悲规矩!

结语:所谓“摸金校尉”盗墓人,绝不应成为青年的崇拜对象

近些年,随着《鬼吹灯》、《盗墓笔记》等小说和影视剧的热播,盗墓文化一时成为了热词。但是,笔者要在此多唠叨一句,真正的盗墓人远没有我们在小说中看到的那么光鲜。他们挖掘古墓也仅仅是出于钱财的目的,下墓和团伙中的内讧风险是非常高的。考古学家已经多次在古墓中发现历代盗墓贼的尸体,他们有的死于盗洞塌方,有的是被自己人害死在墓下。因此,笔者最后告诫某些“行动力”强的读者,万万不可出于感兴趣而行“违法犯罪”之举,看个乐就行了,莫要付诸行动!

我是侃古聊今说历史,感谢您的阅读!

关注我,学更多历史知识!

蜀国是否有机会夺得天下?

机会当然是有的,就看你能不能把握住了。

谁能想到,一介亭长出身的混混刘邦,都能当上大汉帝国的开国皇帝,谁又能想到,一介布衣、文弱书生出身的刘秀,能够开创一个强盛的东汉王朝,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三国时期的刘备集团是一个纯粹草根出生的集团,以刘备为核心的蜀汉政权的前身,基本上就是三个人:刘备、关羽和张飞,刘备能从一个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一步一步建立政权,别说夺取天下,就是为成一方诸侯,都是了不起的事情。

刘备不像曹操,曹操有着父辈的资源和宗族的支持,再加上自身的能力,才能成就一番事业,雄据北方九州,刘备也不像孙权,孙权有父亲和兄弟打下的江山来继承,什么也不用做,孙权就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直接继承,再加上自己的能力,终于横跨荆州、扬州、交州,成就一番帝业。

刘备什么也没有,曹操和孙权可以比刘备少奋斗三十年,而刘备前三十年的打拼所获得的资本,只能与刚出道的曹操或孙权相当,能够白手起家的,尤其艰难,至少刘备个人成长的经历绝对要比曹操和孙权艰难,同时刘备个人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比曹操和孙权强,因为刘备是白手起家,而曹操与孙权不是。

正因为刘备的起点低,所以在东汉末年乱世之中争分夺秒抢地盘和人才的战争中,刘备处于下风,等到天下的地盘和人才瓜分得差不多的时候,刘备还只是寄居荆州的小团伙,背靠刘表,面向曹操。

虽然刘备弱小,但并不代表刘备没有机会,刘备一生中至少有三次机会可以夺取天下。

第一次,公元208年曹操南下荆州时。

这一次也是赤壁之战的前兆,当曹操南下时,驻守樊城的刘备居然毫无知觉,不知道刘琮举城投降也就算了,连刘表病重和曹操率领大军南下居然不知情,这样天大的失误,刘备作为驻守荆州的前线指挥官,明显就是不合格的。

刘备一直都想夺取天下,但一直以仁义自居,以至于丧失很多可以扩充实力,同时又能收拢人心的机会,比如曹操这次的南下,曹操十几万大军南下,刘备没有一点情报,刘备这个情报工作做的真是差。

如果刘备早有机会准备,趁刘表病死之机,联合部分不愿意投降曹操的荆州士族豪强与百姓,以拥戴刘表长子刘琦的旗号干涉荆州继承人之位的推荐,以武力强令刘琦上位,铲除投降派出,比如刘琮,蔡瑁之类的,那样刘备就会成为荆州的实际领导人,而刘琦就是荆州的名义领导人,说的不好听就是一个傀儡。

如果是这样的局面,刘备无论是在名声上,或者是在实力上,都会大大加强,然后以荆州之兵抵抗曹操,曹军不善水战,想要攻打襄阳,就必须要有水军,必须击败荆州水军,如果不行,曹操就很难打下荆州,可能历史上就没有赤壁之战了。

以刘备的能力,再加上荆州刘表留下的大部分发实力,是完全能够挡住曹操的,只要能挡住曹操南下,刘备的名声将更加响亮,然后刘琦去世后,刘备再立刘琦的儿子为傀儡,继续号令荆州,打天下,先吞益州刘璋,再北上汉中张鲁,接着顺江而下攻打孙权,最后北上一统天下,也未尝不能。

第二次机会:公元211年,刘备进入益州与刘璋相见时。

当时庞统、法正劝刘备趁机拿下刘璋,整个益州将不战而降,可是刘备居然不肯,原因是没有收拢人心,好吧,刘备真是假仁假义,刘备这次来就是想取益州,可又装得这么高尚,白白浪费了谋士庞统的性命,和攻打益州的两年时间。

如果听庞统的话,直接拿下刘璋,整个益州即使有抵抗,也没什么用,刘备照样会拿下,等到拿下了益州,刘备再拉拢人心也是一样的道理,那样的话,刘备就直接节约了一年多时间,就提前拿下益州。

那样的话,汉中张鲁就应该是刘备先拿下,而不是曹操,211年到214年,曹操正忙着对付关中马超、韩遂等人,刘备可以趁机拿下汉中,这样曹操就没法再攻打汉中了,因为打不进来,刘备可不是张鲁。

如果刘备有这个时间差,就能腾出手来做很多事,就能准备北攻关中,而不是后来历时二年多的汉中之战,也不会让益州严重透支,以至于在关羽北伐时,居然没有能力提供支援,如果刘备援助关羽北伐,派兵及将领支援,那么荆州就不会丢,荆州不丢,关羽北伐就不会失败,关羽不败就有可能攻进中原。

那样的话,刘备真有机会统一天下,这可不是吹的,从公元217年到公元 219年,蜀汉对曹魏的所有战争中,都是蜀汉胜利,这不是巧合,而是能力与运势。

第三次机会:公元219年,刘备击败曹操拿下汉中。

连朱元璋都知道“广积粮,缓称王”,但刘备不知道,刘备在公元219年击败曹操后,做了一件蠢事,就是称汉中王,向天下人表明了刘备的野心,刘备称汉中王除了能得到名义上的好处,实际上的好处几乎没有。

如果刘备不称王,再利用几年的时间让益州休养生息,同时命令刘封孟达夺取上庸 ,命令关羽逐步向襄樊前线推进,但不要过于激进,而是稳打稳扎,并设法消化占领的上庸和汉中,以及襄樊附近,同时在做好积极协调,益州与荆州协调作战,相互支援,最重要的是,不要在益州没恢复之前发动战争。

做了这一切,刘备会迎来一个大好时机,曹操的病逝,那样刘备就更加有机会北伐,也更加有能力北伐,同时北伐成功的机会非常大,那样的话,刘备夺取天下的机会还是非常大的。

可惜了,历史没有如果,刘备失去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才最终失去了天下。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