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f多玩加点模拟器,有哪些好玩的休闲类游戏

天美资源网

dnf多玩加点模拟器,有哪些好玩的休闲类游戏?

生活节奏日益变快的今天,我们玩手机的时间更多是碎片化的,所以,休闲类的小游戏越来越受到玩家的欢迎,逐渐变成了大家手机中的必备品。

今天,小编就给你们推荐几款比较适合在闲暇适合玩的小游戏,偶尔还能益智哦!

1、《愤怒的小鸟2》网红爆款来了

dnf多玩加点模拟器,有哪些好玩的休闲类游戏

这是一款很“新”又很“老”的游戏,说它“新”是因为《愤怒的小鸟2》新出不久,而且今年还上了同IP大电影,小编还去看了。之所以说它“老”,是因为它在10年前就火了。想当年,《愤怒的小鸟》是真的火遍全球,不然怎么还能出电影呢!

这款游戏的基本玩法跟以往的差不多,但在以前游戏的基础上,加了新的角色和新的功能。

小编看完电影后马上下来玩了,个人觉得比之前的好玩多了。新增的魔法功能很棒!

2、《开心消消乐》男女老少皆宜

市面上这么多消除类游戏,其中最受欢迎的应该就是《开心消消乐》了。它可以称得上是国民休闲游戏了,因为男女老少都爱玩。地铁上、公交上、餐桌上......到处可见它的身影!

它之所以那么受欢迎,我想是跟它的画面和音效脱不了关系的。激萌的画风,悦耳的音效,打造出一种又萌又欢快的气氛,让人不想玩都不行。而且游戏玩法简单,无论你多手残,都学得会!

3、《节奏大师》指尖的快感

你说大家休息的时候会干什么?我想80%的人会听音乐舒缓心情。而《节奏大师》是一款下落式触摸音乐节奏类益智游戏,不仅能让你听到优美的音乐,还能让你活动活动手指。简直让人得到全身心的放松啊!

加上游戏有多种模式,可让玩家自由选择挑战模式,所以玩久了也不会觉得腻,还挺有挑战性的。

4、《割绳子》以智取胜

这款游戏采用触点操控方式,玩家需要割断绳子把糖果送到青蛙口中,并收集金色的星星。

看似很简单,但是每割一条绳子,都是要用智力去解决的。

5、《我家里有矿》新型“贪吃蛇”

贪吃蛇的游戏,估计大家都玩过吧!那么,这款游戏你肯定会玩!《我家里有矿》是一款类似贪吃蛇的休闲游戏,用贪吃蛇的玩法让你体验一个独特的挖矿世界。游戏画面简洁清新,给劳累了一整天的双眼带来焕然一新的感觉。

玩家通过控制采矿车,在崎岖的矿道上收集资源,利用技巧和操作不断扩充自己的矿车,并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玩法虽然简单,但是也是需要一点智力才行的。因为每个关卡,有三个星级,而每个星级,有不同的难度系数。如果你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火车头与车尾相碰,或者没在规定的要求内收集完矿就算游戏失败。

总体来讲,这款游戏很适合在闲暇时候玩。

PS.如果想了解更多动漫、游戏资讯的,可以关注我,私聊我免费领游戏资源哦~

十个标本放一个盒子里?

近期福州疫情严峻复杂,全市中、高风险区不少,自从10月22日疫情爆发以来,各社区和居民小区进行了多轮连续的核酸检测,截止到今天为止,己连续进行了14天的核酸检测。

对于核酸检测10人一组还是15人一组,或是20人一组混检,之前我不太了解,只是注意到这么一个小细节,为什么同样排队等待核酸检测,只有个别人手中拿着装有红色液体的试管,而绝大多数人没有呢?检测人员是如何得知谁检测结果是阳性还是阴性呢?

直到昨天恰巧遇到我持试管做核酸检测时,我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原来是10人一组混检。这样做的优点是可节省检测成本和时间,缺点是这组人中万一有人核酸检测报告呈阳性,这组人必须一个一个再重新做核酸检测一遍,直至找到这组人中究竟谁是阳性感染者,这组人作为密切接触者需要隔离观察(14天)而与这位阳性感染者一起排队的人员,作为次密切接触者,也需要隔离观察(7天)。

任何事都是有两面性的,既有利也有弊。为了降低检测成本和风险,要求参与核酸检测的人员必须持有绿色健康码。

红码人员不得参与核酸检测,而黄码人员则需要去黄码专门通道做核酸检测。这是目前全民核酸检测的规则。

我的印象中,武汉疫情期间,我也曾经做过核酸检测,那时是一人一管,不是混检,也不是全民核酸检测,而是部分特殊人员参与,比如服务行业的人员、教育工作者等等。

全民核酸检测是我们战胜疫情,社会面“清零”的有力武器,是中国战胜一次又一次大大小小疫情的制胜法宝。

你见过历史上最低调的将军?

有这么一个将军,南征北战、戎马倥偬,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战功赫赫,伤痕累累,革命成功之后,有官不做,有福不享,毅然决然,辞官归田,不去当将军,反而去做农民。

有这么一个将军,勤恳做事、清白为人,淡泊名利、艰苦奋斗,一生为党、一心为民,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

这个将军,低调得完全不像一个将军;

这个将军名字叫甘祖昌,是我们萍乡人的骄傲,是所有人的榜样!

01、革命功臣

甘祖昌,1905年出生,江西萍乡莲花县坊楼乡人沿背村人。

甘祖昌家境贫寒,祖上世代务农,都是大字不识几个的农民。

6岁那年,甘祖昌幸运的得到舅舅接济,上了私塾。但很快就辍学,回家种田和为地主做硬工(莲花话,随叫随到的短工的意思)。

1920年,坊楼乡成立了莲花县早期党组织,忠实可靠的甘祖昌参加农民协会的工作。

1925年春,表现出色的甘祖昌担任坊楼乡土改委员会主任,8月,调任莲花红色独立团军需处处长,此时的甘祖昌肯定没有想到,日后他将和军需打很长时间的交道。

后来甘祖昌又被派往井冈山红四军训练班学习,当时毛泽东主席在八角楼接见了甘祖昌,亲切地询问了莲花县武装斗争的情况,最后说:

“我们的学习班办不成了,敌人要发动进攻。你回去告诉县委,要组织好红军和赤卫队,狠狠打击来犯的敌人,你们扯住了敌人的手脚,就是为保卫革命根据地出力!”

1926年,21岁的甘祖昌有了自己的儿子,妻子陈卯姑给儿子取名“寿郎”。

孩子刚出生,甘祖昌根本没有多少时间照顾妻儿老小,一心扑在了革命工作上,

1927年8月24日,甘祖昌光荣入党。

1930年12月,甘祖昌奉调湘赣军区红军兵工厂任副科长,负责制订生产计划、采购原料,还兼任会计、出纳,管理百余职工的伙食。

接到任命后,他马上向家人辞行,他抱起4岁的儿子,说:

“乖乖崽,反动派又在围剿红军,爸爸要上前线,不过,我很快就会回来的。”

甘祖昌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后来他真的回来了。

陈卯姑又喜又悲,喜的是丈夫真的活着回来了,悲的是丈夫已经病得不成样子了。

原来甘祖昌之所以能回家,是因为他得了重病,一直在打摆子,瘦得都不成人形了。

1934年8月,为策应中央主力红军,湘赣红军突围西征。湘赣军区兵工厂被编为红六军团工人连,甘祖昌任连司务长。11月,甘祖昌随主力红军长征。

就在这时,甘祖昌家中传来噩耗,莲花苏区沦陷后,敌人为了追问甘祖昌的下落,将他的父亲甘信生抓起来严刑逼供,甘信生本就病弱不堪,一番毒打,不久就去世了。

敌人又对陈卯姑严刑逼供,但陈卯姑始终没有吐露甘祖昌的任何信息。

在敌人的迫害下,陈卯姑被迫改嫁,9岁的寿郎则跟随奶奶陈瑞英生活。

甘祖昌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当他得知消息的时候,他已经来到了延安,他十分悲痛和愧疚,只能在夜深人静的遥望家乡。

抗日战争爆发后,甘祖昌所在部队被改编为八路军第一二〇师第359旅,陈伯钧任旅长,王震任副旅长,甘祖昌任旅供给部军需科科长。

1941年,甘祖昌任八路军一二〇师359旅供给部副部长。当年冬,甘祖昌随359旅进驻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

解放战争爆发后,甘祖昌参加了保卫陕甘宁边区的战斗,任晋绥军区359旅供给部部长。

1944年10月,为建立以五岭山脉为依托的抗日根据地,使华南成为战略一翼,中央决定以第359旅为基础组成第18集团军独立第1游击支队(通称南下支队),王震任司令员、王首道任政治委员,甘祖昌也跟随部队南下。

11月9日,南下支队从延安出发,向湘粤赣边挺进。

1945年1月,南下支队在湖北省大悟山与新四军第5师会师,南下继续南进。挺进中原,渡过长江,进入江西,路过莲花。

部队到达莲花后,随即驻军停留,驻地离甘祖昌家中只有5里路。

当时天降大雪,支队供给部部长何维忠(开国少将)准备派一个排,把甘祖昌的儿子寿郎接过来。

但甘祖昌拒绝了,因为坊楼正好有国民党部队驻扎,甘祖昌警惕性非常强,担心会影响部队安全。

于是他只是叫一个老乡带了一封信和五块钱给家人报平安。

古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甘祖昌也不遑多让,舍家为国。

1947年,甘祖昌被调二纵队后勤部工作,参加了解放大西北的战役,任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后勤部部长、第一野战军二军后勤部部长。

1949年,甘祖昌调任一兵团后勤部部长,进军新疆。

在新疆和平解放时,甘祖昌不仅顺利解决了10万指战员的口粮问题,而且稳定了物价。

02、开国将军

新中国成立后,甘祖昌历任新疆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兼供给处处长,兼财务处处长,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

1950年,在甘祖昌的努力下,军区后勤部打开了局面,甘祖昌忙里抽闲,第一次回家探亲。

从1934年开始长征,到这个时候回家,甘祖昌足足等待了26年才有空去探望自己的家人。

当他回到家中的时候,儿子寿郎已经成婚,父子俩阔别多年,而寿郎竟然已经认不出自己的父亲。

没办法,由于家境贫寒,寿郎从小营养不良,身材瘦小,而甘祖昌将军身材比较高大,看上去完全不像父子。

当寿郎看到甘祖昌后,只是觉得眼前这人眼熟,却不知道叫什么。

直到奶奶陈瑞英告诉他,这就是他日思夜想的父亲后,他才叫了一声爸爸。

这是怎样温馨的一幕?又是怎样心酸的一幕?

返回新疆后,甘祖昌把堂哥甘桂云的儿子炳郎带回了新疆去读书。

在家里做篾匠的寿郎看到父亲居然带侄子去新疆享清福,而不带自己,心里老大不乐意。他也希望去父亲那里读书。

1951年,寿郎带着妻子,千里迢迢去找父亲。

结果甘祖昌对他说:

“你都20多岁了,过了读书超过了年龄,现在工厂需要锻工,你去打铁吧。”

就这么着,寿郎这个篾匠做起了铁匠,这一打铁就是半年,寿郎为了不让父亲失望,一直在挺着,终于他吃不消了,写信给奶奶,希望奶奶能给他求情,换个轻松的工作。

不久,甘祖昌接到了陈瑞英的求情信,甘祖昌回信道:

“现在刚解放,厂里机器少,我们当干部的儿女应该带头干粗活,等将来条件好了,问题就解决了。”

这话一出,寿郎没办法,只能继续打铁,他就没干过这活,他干不了,甘祖昌绝不搞特殊化,寿郎在厂里就是个铁匠,铁匠就得霹雳啪啦的打个不停。

寿郎终于坚持不住了,他在厂里昏倒了,医生一检查,没别的毛病,就是他身体太瘦弱了,承受不了高强度的活。

甘祖昌知道后,摇头苦笑,跟儿子开了个玩笑:

“我本来想把你培养成一个钢铁战士,谁知道你没有这福分。”(食堂看到这段,笑出了杀猪般的笑声)

于是,甘祖昌第一次运用“职务之便”,把寿郎安排到了农建第六师学开拖拉机。

这活看着挺轻松,实际上也是个苦累活,寿郎也坚持不下去了。

可父亲已经让他换了工作,他不好意思开口,咬紧牙关,坚持了一段时间,最终只能又向奶奶求援。

甘祖昌又回复道:

“我们干部子弟不能搞特殊,应该带头艰苦奋斗,为建设祖国多作贡献。”

没办法,寿郎只能回老家继续当篾匠。

1952年春,甘祖昌到郊区检查工作,途经一座30余米长的木桥,由于桥板被敌特分子锯断,甘祖昌乘坐的车子翻到河里,甘祖昌身负重伤,上唇裂成三片,下额脱臼,鲜血直流。

兵团卫生部部长潘世征给甘祖昌做了手术。

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甘祖昌外伤痊愈,却留下了严重的脑震荡后遗症。

1953年以后,甘祖昌的脑震荡后遗症越来越严重,经常昏倒,1954年到庐山疗养治病,仍不见好转。

甘祖昌每日发愁,觉得自己做的工作太少了。

1955年,历史性的一刻终于到来,毛泽东主席给开国将帅们授勋,甘祖昌光荣的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开国少将。

甘祖昌对自己的妻子龚全珍说:

“比起那些为革命牺牲的老战友,我的贡献太少了,组织上给我的荣誉和地位太高了!”

此后,他不止一次向组织上写报告:

“我自1952年跌伤后,患了严重的脑震荡后遗症,不能再做领导工作了。但是我的手脚还是好的,请求组织上批准我回江西农村去,我愿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贡献。”

当时,他的请求没被批准,1957年他又接着写。最终,组织上批准了他的请求。

1957年8月,甘祖昌带着家属从新疆动身回老家莲花。 临行前,甘祖昌对家人说:

“新疆到莲花,路途遥远,要尽量少带行李,为国家节省点差旅费。”

于是全家大小14人,行李精简成3个箱子,此外就是带了8只笼子,装着6头约克猪、15对安哥拉兔、15只来航鸡。

03、回家务农

很快,甘祖昌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要知道他可是开国少将,这级别,这贡献,怎么着也得享受安逸的生活吧。

但是,甘祖昌一回家就向家人们宣布了两件事。

第一:我回来当农民了,和你们一样都是平民百姓,靠劳动过活。

第二:我们家庭过去受反动派摧残,大家受了很多苦,以后我们不分家,大家一起过日子。

一个开国元勋解甲归田之后当个普通农民?

中国上下五千年,就从来都没有出这么一号人。

大家都不信,你甘祖昌是不是在装,在作秀啊?

甘祖昌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决心,打消了乡亲们对他的怀疑。 回家第三天,他就打着赤脚,穿着旧军装,腰间缠根白布,背着粪筐,去捡狗屎。

而后,他真的和普通农民一样,干起了农活,这一干就是29年。

久而久之,大家都忘了他是一个开国将军,他就是一个农民嘛!

唯一不同的是,他家出了个老师,甘祖昌的妻子龚全珍在同乡的南陂小学担任校长。

如果甘祖昌没有之前的经历,那么他现在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

刚回到莲花后,甘祖昌发现寿郎的房子还是破旧的土砖房,当时家里的老人就有人叫他给一笔钱给寿郎建新房子。

甘祖昌拒绝道:

“我的钱是国家给的,应该用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我们要改变这种为子女营造安乐窝的传统观念,这也是一种移风易俗。”

1957年至1984年间,甘祖昌工资收入加原有存款共计102452元,其中支付用于国家建设的有79032元,占总收入的70%多,剩下一部分钱,除了自己生活开支,全都用来救济周围的乡亲。

他从来没有给过自己子女一分钱,他很愧疚,革命时,没有尽到一个父亲和儿子的责任,回到家中,他觉得自己的子女也能靠劳动生活,老百姓的水平也很差,他没必要为自己的子女搞特殊。

甘祖昌说:

“我们干革命不是为了个人升官发财,不是推翻一个剥削阶级再培植一个新的特权阶层。我们干革命是为了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甘祖昌说:

“我们走出大山,参加革命:为了父母兄弟,为了父老乡亲,为了顿顿能吃饱饭、家家住新房、日子像天堂!”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甘祖昌的所在的沿背村是个土地贫瘠的小山村,全村三分之一的地是红壤冷浆田,产量很低。经过他的调查,他找到了方法。

他不辞辛苦地领着乡亲们修水库,建电站,架桥梁,改造红壤田。 他白天参加勘测、设计,晚上还钻研农业科技,经过五年的奋斗,他让产量提高了两倍多。

1970年,甘祖昌附近的屋场大队要修水库,他就和乡亲们翻山越岭,一起施工。

他把全身心投入到了修水库工作中,就跟当年打仗一样的拼命。 这一年,他已经65岁了,他病倒了,他倒在了工地上。

医生让他休息三个月,但他只休息了35天,就又回到了工地上,龚全珍怎么拉都拉不回,谁劝他跟谁急。

回乡29年来,甘祖昌和乡亲们一起,用辛勤的汗水修起了3座水库、25公里长的渠道、4座水电站、3条公路、12座桥梁。

每一个都是他带头修建起来的,哪怕是当一个农民,他也像当初在战场上一样,功勋赫赫 。

长期的实践和刻苦学习,使他积累了一定的农林水利建设经验(后来还被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聘为特约研究员)。

所有人都忘记了他是个开国将军,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嘛,一个倔强的老头嘛。

04、将军傲骨

直到有一天有人找上了他,大家才发现甘祖昌是个功勋卓著的开国将领。

一天,上头来了个人找到甘祖昌让他编造林彪在井冈山斗争中的种种神话。

甘祖昌义正言辞拒绝道:

“历史就是过去发生的实事,个人在历史上的功过,史家自有公论,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话不投机半句多,软得不行就来硬。

那个人随之使出另一手,他站起来吼道:

“甘祖昌,听说你在家开荒种果树,还养猪赚钱,这可是带头搞资本主义呀!”

甘祖昌用颤抖的手猛地磕去一袋烟灰,厉声问道:

“照你说,养猪种树是资本主义,那杀猪砍树倒是社会主义啰!”

后来林彪一伙人别出心裁地搞出一个所谓“新村图”,要把农房全部搬迁上山。

甘祖昌听说后,第一次运用了自己的身份,赶到县城,找到县的领导干部说:

“现在群众家里还很穷,这样大拆大迁,农民一无钱,二不能作田,这样下去,难道喝西北风吗?”

在甘祖昌的反对下,这个计划在莲花全面破产。

结语

1986年3月28日,甘祖昌在家乡江西省莲花县病逝,终年81岁,一个将军农民的传奇,就此落幕。

但甘祖昌的精神永远被人民群众铭记在心。进入新世纪以来,涌现了很多以甘祖昌为原型的电视电影。

2010年,电影《这样一位将军》上映,张志忠饰演甘祖昌,迟蓬饰演龚全珍。

2015年,电影《老阿姨》上映,李雪健饰演甘祖昌,陶慧敏饰演龚全珍。

2018年,电视剧《初心》上映,吴京安饰演甘祖昌,丁柳元饰演龚全珍。

甘祖昌将军,必将被所有人所铭记。

总是忍不住吼孩子?

吼孩子,应该是很多父母,尤其是母亲的通病吧。

我也是个母亲,以前自认为脾气挺好的,可是自从有了孩子后,莫名其妙脾气就变差了,尤其是孩子上了小学,每天有了家庭作业后。辅导孩子作业就是战场,每次都告诉自己不发火,可每次都忍不住。

为什么我们总是忍不住吼孩子?

首先,忍受不了孩子慢

就拿我家孩子来说吧,我吼他的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孩子磨蹭。四年级,每天晚上作业平均三个小时以上,写完作业,啥都干不成只能睡觉了。

而我觉得四年级孩子的作业不应该用那么长时间,我想让他早点写完,或者下楼锻炼一下、或者看看课外书、或者下下围棋,可每晚看着时间已经过了9:30,孩子还没写完我就特别着急。因为我觉得有什么都干不了了,一个作业就耗费了所有精力,而别的孩子早都写完了,甚至连额外家长布置的都写完了。

当我的情绪接近爆发点时,如果孩子有不会的题,或者简单的题做错了,我就爆发了,就会吼孩子。

其次,也许我们在延用原生家庭的养育方式

养育方式会在无形之中传承。比如,在你小时候,你的父母经常以吼叫、打骂的方式教育你,那么现在,你会潜意识里认为教育孩子就该这么做,继续沿用上一辈的教养方式。即使,现在你已经认识到那样做是不对的,你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改过来。

当我们意识到吼叫教育达不到效果,而我们又忍不住发脾气吼孩子时,我们该怎么办?

第一、暂时离开,给情绪一个缓冲期

暂时离开,绝对是一个好方法。当我们忍不住要发火时,可以暂时离开三到五分钟,可以去自己的房间呆一会,可以去卫生间照照镜子,总之,生气发火时,不要看着孩子,如果你一直看着,就会越看越生气,最后忍不住。

暂时离开几分钟,转移一下我们的注意力,有利于平复我们的情绪。

第二、放下心中的焦虑,平常心对待孩子的学习

每个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孩子优秀、希望孩子成才。这没错,但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父母不能太心急。

我们要放下心中的焦虑,调整好心态。慢,是孩子的天性;犯错,是孩子成长的契机。

第三、牢记吼孩子的危害,管住自己的嘴巴

人在情绪失控、气急败坏时,难免会说一些攻击对方的话语。比如:

“你怎么这么笨”。

“当初真不该生你。”

“笨的和猪一样,这辈子能有出息才怪呢”

......

这些话一说出口,对孩子来说就是伤害。

经常吼孩子,还可能导致孩子性格懦弱、自卑、胆小、叛逆等。

所以,每次吼孩子前请三思。努力克制自己吧。因为伤害一旦造成,就需要花更大的力气去弥补,也不一定能完全弥补。

结语: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作为父母,要用发现的眼光去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孩子、赞美孩子,只有这样孩子才能长成我们期待的样子。

可以分享一下你们的手办吗?

我的手办都是自制的,而且用的就是儿童超轻粘土。

一年前,有朋友建议我做魔兽英雄手办。

我以前一直做靓仔,没做过兽啊…

魂守那对半透明的蝙蝠翼膜怎么做?

神灵两条弯曲度大不一样的腿如何保持健美的协调?

老牛那性感的脸毛腿毛怎么搞?印第安胸甲主流色彩搭配是什么?

大鱼那满背的对称和不对称的鱼鳍是怎么划水的?怎么像眼镜蛇一样站起来?

剑圣那把大刀的花纹怎么能表现出倭刀夹钢工艺的特点?

白虎霸气的脸纹、座狼嚣张的眼神、舌头以及扭头地姿态?虎妹的衣服怎么才能飘逸又要反三俗?

骸骨战马,一副骨架怎么既要支撑起重盔重甲的dk,又要透过支离破碎的披风看到白森森的马骨?

科多兽跟鼓手的比例关系怎么处理?即能显出科多的大,又能显出鼓手的威猛。

有些事情不是你想想就能出来的,just do it.多查相关资料;

图文资料匮乏,就只能创作欲加脑补了;

没有这个颜色,凭基础的调色知识硬调~

恶魔的反S腿怎么塑造,腿细的多看看山羊的后腿,腿粗的多想想大象的后腿~

斗篷的破碎与飘逸如何两位一体?

褶皱搞起,剪刀不要随意剪啊!

边缘破碎化处理是必要的、

易于磨损露出酷酷的武器的地方是必要的、

摆动幅度大特容易挂烂的地方是必要的~

武器的比例要量身定做,别让英雄太尴尬…

胡须必须有,三层以上的层叠感,注意朝向要和身上一切飘逸的东西朝向一致,因为风向一致啊![坏笑],ps,有装饰的绳啊带啊,舞动的锁链啊,既要有飘逸感,又要有坠物感。

指甲必须有!头上的角要有角质层的层叠感,长那么大真不容易。

很多泥塑技能,做着做着就解锁了…

过段时间再看看,深度怀疑我当时是怎么做到的?

额,my precious.

不说了,开始上图。

觉得不错,请加个关注点个赞,谢谢友友。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