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狙击,dnf你们玩了多久?
专注pk11年。
11年,刷图次数可能都没有5000次,但pk次数,匹配+自由至少pk20万次!!!
话不多说,上图。
有没有哪款游戏是你超想安利朋友的?
每次我遇到好的游戏都会忍不住告诉身边的朋友,让他们也来跟我一块玩。总觉得这样大家一起玩一款游戏会很快乐,而且大家在一起聊天的话也会有共同的话题可聊,总之,这也是一个增进与朋友间友谊的最好方法了。并且,每次朋友对我介绍给他的游戏赞不绝口的时候,我就觉得他们好像是在夸我一样特别高兴。分享也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嘛!那么接下来我就介绍几款那些我疯狂安利身边朋友的游戏吧!
1.《决战!平安京》
《决战!平安京》是一款网易推出的moba版《阴阳师》手游,可能大多数玩家对腾讯家的《王者荣耀》会更加熟悉一点。但是相比于《王者荣耀》,我个人更加喜欢《决战!平安京》里面继承自《阴阳师》的和风风格和美术设计,每一个角色式神的设计都异常的精美。
相比与其他的moba手游,《决战!平安京》也做出了许多有利于提高玩家游戏体验的改变,比如说没有铭文系统。众所周知,铭文的获取无非两种方法:氪金或者肝时间,铭文系统的存在可以说是影响游戏平衡的一大因素。而在《决战!平安京》中,老玩家和萌新都可以自由选择阴阳术来搭配自己选择的式神,这对游戏的平衡性提升的可不是一点半点,相应的,玩家的游戏体验就会好很多。正因如此,发现这款游戏之后我就疯狂拉着身边的朋友跟我开黑!
2.《我叫mt4》
这款游戏是我在暑假闲的无聊的时候发现的,当时这款游戏在应用市场上游戏下载量排行榜上高的出奇,在好奇心得作用下,我入坑了。这款游戏在我看来非常接近那款rpg网游经典《魔兽世界》,手游版的。无论是人物造型(写实的),还是整个游戏的背景故事,精灵、矮人、人类、佣兵公会、红石帝国等等各种种族和势力纷争不断,跟魔兽里的世界一样复杂。
还有不得不说的玩法,在这款游戏里你想得到的玩法都可以找到,无论是策略(天赋铭文)还是养成(幻兽系统)或者是休闲(生活技能、钓鱼玩法)甚至是moba玩法(战场活动),可以说是非常牛逼了。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它的pve和pvp玩法了,因为这两种玩法是可以让我可以与朋友一起去开荒和打团的,无论是刷副本和BOSS还是打竞技场,这些都要跟队友去练习协同配合的,蛮干单干肯定是不行的,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的作用,游侠、法师就是输出位,战士就是mt位,这是不可改变的。不重视配合的后果就是轻则自己死亡,重则连累队友、崩团。在打团开荒的同时,不仅是游戏的技巧和熟练度得到了锻炼,朋友之间的游戏也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升温。所以,一发现这款游戏,我就开始了疯狂而无止境的宣传工作。
3.《部落冲突》
其实我是先玩了《皇室战争》之后才发现这款游戏的,本来是想介绍皇室的,但是前面好像太多次推荐皇室了,所以今天就给大家说说这款皇室的姊妹游戏《部落冲突》。可能是因为我玩过皇室的原因吧,在刚开始玩《部落冲突》的时候,看到飞龙、哥布林、巨人、女武神等等这些非常熟悉的游戏角色,简直是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款游戏。
这款游戏的玩法也是比较硬核的策略玩法,建造升级建筑、升级兵种、攻击别人的部落、守卫自己的部落,后期还可以加入或者自己去创建部落,与部落里的其他玩家共同去进行部落战,非常有意思。没玩多久,身边朋友的的耳朵都要被我说出茧子来了。
好了,今天就介绍这几款游戏了。
有没有又冷门又好看的科幻电影?
1.《千钧一发》 (1997) 豆瓣评分8.7
第一次看完时,满心想的是,这么好的片子,我怎么之前都不知道。感觉又是一个被译名拖累的好片子。 故事设定是男主生来基因不良,但他一直有着漫游太空的梦想。机缘巧合下,他和基因优良的男二调换了身份,开始了探险之旅。除了两大男神的帅颜,更触动的应该会是男主对自己灵魂和梦想的不懈追求,“灵魂无基因”。 是看完了之后会让人考虑好久好久,然后愈发热爱生命的电影。而且啊,年轻的裘德洛,也太帅了吧。@董纪莹 如果要一句话点评这部电影的话,可以用国内的某运动品牌的宣传语,哈哈,"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会为你让步。" @HoliKing 主演裘德洛伊桑霍克和乌玛瑟曼,颜值演技剧情都在线!强推!@孙六点
2.《月球》(2009) 豆瓣评分8.5分
忍过前半段的平淡,后半段就神了。以及觉得男主本性里的善良温和帮了他大忙。 把男主换成一个暴躁自私的混蛋,那这片无论如何不会有后来的结局。 导演是邓肯·琼斯,还拍过《源代码》,都很精彩。@珍妮点牛
3.《第九区》(2009) 豆瓣评分8.1
这部和《月球》是当时2009年的两部科幻神作,即使时间已经过去这么久了,现在看来还是会被震撼到。让你思考,正常和“异类”之间的界限是什么。 看的很过瘾
4.《机器管家》(1999) 豆瓣评分8.5
99年的电影,考虑到很多年轻人可能没看过,犹豫一下还是放上来了。虽然画风看起来的确有点陈旧,但是故事很真挚感人,算是开启了机器人与人类的恋爱先河吧。 改编自阿西莫夫的作品,讲机器人管家陪伴一个家庭,后来和二小姐有了爱情,跨越时间跨越物种(不知道这个算不算物种啦)。结局相当神奇和感人,印象深刻,强烈推荐。
5.《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2015) 豆瓣评分8.5
我自己觉得这片子其实还挺热门的,但身边妹子看的好像不大多。忍不住想安利一下,虽然有点血腥暴力,但故事内核超适合妹子看的。有人说是女权宣传片。 唔,我觉得导演没有性别刻板印象,本身是女权主义者,所以他拍的片子里,女性不是花瓶,作用也不是为了给男主增加感情线。而是实实在在的领导者。 是的,片中女主是个非常酷的战士,会让你感受到女性的意志坚定、勇敢无畏、充满力量。顺手表白塞隆女王。 当时在火车上看的,本来对这种题材并不感兴趣,但是看的时候,只会在心里呐喊“卧槽”两个字了。题材科幻冒险,里面有很多细节的想象会让你耳目一新,主题有环保和自我救赎。一部电影看下来觉得可爽了,这部电影还是当时奥斯卡的大赢家。
6.《黑洞频率》(2000) 豆瓣评分8.3
强烈推荐,节奏紧张,结构完整,正能量爆棚,特别强调家庭观念,还蛮适合一家人一起看的。 比较早,类似《蝴蝶效应》。@墨 有温情,有思考。
7.《异次元骇客》(1999) 豆瓣评分8.3
这部科幻很绝,看到你能怀疑现在的这个世界是不是假的,我们现在的生活,也许是更高次元的人,模拟的一个程序。
8.《超时空接触》(1997) 豆瓣评分8.3
目前看过最好的科幻片。因为科幻只是个外壳,核是love和faith。 一生推!把科幻和政治与宗教结合在一起,女主的经历和《三体》的主人公叶文洁还有点相似呢。十年 配乐非常震撼,和最近的《Arrival》有点像。
9.《无姓之人》(2009)
豆瓣评分8.2
故事的设定在2092年的火星,主人公作为最后的一位自然人,在生命的弥留之际对过去的回顾和对自我的探索。 影片的主题是一个我想很多人都会感兴趣的问题:如果我们的人生存在不同的可能会怎样。电影很精彩,看完之后很震撼,诚意推荐~
10.《十二猴子》(1995) 豆瓣评分8.0
很经典的科幻片。 看完你会回来赞扬我的。 讲未来瘟疫灭绝后,用时光机器回到过去改变未来。
11.《回到未来》三部曲 “回到过去,改变未来”的开创片吧,这类故事在科幻的外皮下大多是温情的内核,有关家庭或人生。和《黑洞频率》感觉有点像。 超喜欢的,共三部,各种伏笔特别棒。@随心
12.《心慌方》(1997) 这个系列拍了三部,第一部评分8.0,之后两部略有点走下坡路。但整体还是值得看哒。
13.《银河系漫游指南》(2005) 豆瓣评分8.1
由同名书改编的,喜欢的也推荐去看一下书,很有趣味,讽刺技能max。 马丁弗里曼主演,有点无厘头,但相当有趣。“人生?别跟我谈什么人生。”马文最萌!很好玩,脑洞大开的一部科幻片~
14.《我是传奇》(2007) 豆瓣评分7.8
也叫《末日传奇》,嗯,这个译名就已经很好地说明了电影内容。主人公居住的纽约在一场病毒传播后变成了空城,主人公就成了背负着拯救人类使命的幸存者。
15.《有关时间旅行的热门问题》(2009) 豆瓣评分7.8
科幻片里难得的喜剧,主要是关于三人一系列的时间旅行冒险,风格有点geek。
16.《前目的地》(2014) 豆瓣评分7.6
喜欢《恐怖游轮》的可能也会喜欢这片子。 科幻剧集
17《危机边缘》 强烈推荐,一共五季,一季20集,已经完结啦,可以放心去看。故事主要围绕着一个专门负责离奇案件的“边缘档案部门”。一集是一个案件,脑洞大开。每一季的豆瓣评分都能保持在8.5左右也算发挥得很稳定了。
18《太空无垠》 又名《苍穹浩瀚》。 太空版的《权利的游戏》据说是那个电视台建网以来投资最大的一部片子,豆瓣评分和烂番茄新鲜度都非常高。
19《真实的人类》 《真实的人类》,相比《西部世界》这部知名度低一点,但也很值得看哦。 软科幻,机器人有了自我意识和感觉,发生的故事,里面除了主线,其他的支线也很有意思。引发和机器人相关的很多思考。
20《大群》 《大群》,是《X战警》的衍生剧集。 大群讲的是漫威漫画里x教授儿子的故事,他从小被人当成怪胎,人格分裂,然而事实是他是一个超级变种人,会读心术,拥有千种人格,千种能力,剧情非常烧脑。
21《谜之屋》 《谜之屋》,短剧集,只有3集,故事的发展主要是围绕一个房间,这个房间是个平行宇宙。
22 《亚人》 豆瓣评分:8.6
有TV版也有剧场版,豆瓣评分都是8.6。值得一看,男主智商高超,性格很有意思,理性至上主义者,对很多别人在意的事情不在意,对发生自己身上的一切也有一种置身事外的旁观者态度。打斗场面想象力丰富。 《亚人》,是讲一种名为亚人的人类变异物种,死后能复活,所以会被政府抓去做活体实验•ˇ‸ˇ•题材新颖,讽刺色彩,3d+2d作画,刚开始看觉得怪怪的,但跟剧情很般配,更容易进入状态。
23《少数派报告》(2002年) 豆瓣评分7.7
我觉得是斯皮尔伯格比较被低估的一部片子吧。强烈推荐去看。 故事讲的是在未来出现了3位能够预知犯罪的先知,警察按照3位先知的预言逮捕尚未犯罪但之后会犯罪的“罪犯”。然而有一天,男主,一名优秀的警察,发现预言显示自己是杀人凶手。而他完全没想过自己会去杀人,他走上了逃亡和寻找真相之路。 改编自美国科幻文学界的传奇作家菲利普·K·迪克的小说《少数派报告》,推荐你去看这本书。书中除了收录这个故事之外,还有《第二代》《冒名顶替》《规划小组》《战争游戏》《 啊,当个布洛贝尔人!》《死者的话》《全面回忆》和《电子蚂蚁》等8个精彩短篇。 另外,非常推荐配合B站(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上的“德拉马图说电影”对这部片的解读一起服用。
24《我,机器人》(2004) 豆瓣评分7.9
这片子让你忍不住思考人和机器人之间的差别是什么。 当机器也有了人的情感和理性,应该得到怎样的对待。 人对机器人的使用是不是某种奴役,机器人有没有权利反抗去夺得平等和自由? 最后,还为对科幻片感兴趣的读者准备了一份热门影单: 电影:《黑客帝国》系列(我超爱啊啊啊)、《银翼杀手》、《云图》(很喜欢)、《人工智能AI》、《攻壳机动队》(很喜欢,写过一篇:从《谍影重重5》里的伯恩到《攻壳机动队》的少佐 | 我是谁?如何界定自我存在?)、《2001太空漫游》,《黑衣人》(很好笑的科幻片)、《红辣椒》(五星推荐)、《机械姬》、《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小成本神作)、《彗星来的那一夜》、《第五元素》、《末日危途》、《源代码》、《火星救援》(男主太励志了)、《地心引力》、《明日边缘》、《超体》(非常打动我,写过一篇短影评:TO KNOWLEDGE 敬知识)。 电视剧:《西部世界》(看时一直很压抑,却忍不住好奇看完了)、《黑镜》、《超感猎杀》(超爱,期待第二季回归)。 如果你没看过,这些都是很有保障的选择。 有读者在后台问我, “为什么你喜欢看科幻片?” 借用高桥哲哉的话说: “哲学式的思考就是怀疑理所当然的事物。” 而科幻片会让我 从历史、未来、宇宙、进化的角度 审视当下, 怀疑理所当然的一切 让我意识到世界那么浩淼 存在有那么多种可能方式 是的, 它让我在平凡生活中 了解可能性的存在, 并愿意更多尝试和改变。
如何评价游戏尼尔?
(高能预警!!!本文涉及剧透,建议游戏三周目通关后配合食用,文末加入开发初期花絮内容)
其他的优点不谈,就凭游戏里多得数不清的名人梗及哲学理论(涉及存在主义,虚无主义等),就知道横尾太郎虽脑洞大开,但并不简单,符合知乎高大上的风格,原来发论坛上的,现在直接发过来看有没人赞同。
游乐园的诡异BOSS,名为simone,其实是用了法国存在主义文学家的名字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 ,1908年1月9日-1986年4月14日)
用2b打完这个BOSS会出现这个BOSS的回忆(走二周目9S路线更能体现,打完BOSS后的字幕其实是波伏娃著作《第二性》中原文的再表达),她似乎深爱着一个机械人,其实这个就是个梗,这个机械人的名字是法国存在主义代表人物——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游戏里在帕斯卡村的机械人正是他,萨特的存在主义三大原则: 一、“存在先于本质” 二 、“自由选择” 三 、“世界是荒诞的”(下文哲学理论部分会详细解释), 萨特与波伏娃是情侣,两人终生未婚,萨特一生风流,有许多女fans,游戏中让-保罗的信体现了这点。 (汉化补丁出错,翻为沙特)
补充:9s视角下打败波伏娃后的黑屏字幕翻译:
吶 你看到了吗 我变得很漂亮了吧 所以 你喜欢我吗?
吶 看看我吧 我变得很漂亮了 可以只注视着我吗?
这个衣服很漂亮吧?
说到底 这种感情到底是什么呢?我不知道
但是为了得到那个人的注意 我会加油
所以 我决定了
以前 听其他老机器人说过 美丽的东西可以获得爱
美丽的东西?那是什么
我们机械生命体没有这种概念 调查了以前人类的资料 通过装饰 让肌肤变得漂亮
借以变得美丽 我要为了那个人 变得美丽
听说东方发现了贵重宝石 为了得到它 我摔得满身是伤
真是闪闪发光的宝石呢
又听到一个传闻说 吃掉人造人可以获得永恒的美丽
真是愚蠢呢 但是只要有一丝可能 我就会去做
吃起来就像腐烂的油一样
我吃了好多 但是他还是不看我 我又去学唱歌 他还是
不看我 不看我 不看我 不看我 不看我 不看我 不看我 不看我 不看我 不看我 不看我 不看我 不看我 不看我
他对这些都没兴趣 我到底是为了什么变成这样的? 我看着镜子发出了悲鸣
波伏娃最重要的著作《第二性》中的原文摘录:
一、但情况依然是,女人打扮得越漂亮,她就越受到尊重;她越是需要工作,绝佳的外貌对她就越是有利;姣好容貌是一种武器,一面旗帜,一种防御,一封推荐信。
二、服饰对许多女人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们可以使女人凭借幻觉,同时重塑外部世界和她们的内在自我。
三、打扮不仅仅是修饰,它还表明了女人的社会处境。
四、人们常说,女人打扮是为了引起别的女人的嫉妒,而这种嫉妒实际上是成功的明显标志;但这并不是唯一的目的。通过被人嫉妒、羡慕或赞赏,她想得到的是对她的美、她的典雅、她的情趣——对她自己的绝对肯定;她为了实现自己而展示自己。
至于下面这个,我想大家都明白,手臂是属于开头那大机器人的(手臂没大机器人不能活,其他的请自行脑补,截图已注明理由)搜下就知道,这两个人你从小学到大学都读过。
国内名人部分:
此次《尼尔:机械纪元》里面敌人命名有我国出名的墨子、老子、孔子、庄子,但是英文版是根据日语发音直接翻成英文,我国的先哲不多做介绍,各位自行查找,只做截图及点明人名。值得注意的是日语中对我国先哲名字的发音是用日语五十音来标注的,也就是音译,念起来有点像中文的发音(类似英语中sofa,我国音译为沙发)
日语发音BOKU—shi,日语中对墨子( ぼくし) 的直接音译 墨子 - Wikipedia
日语发音so-shi,日语写作荘子 (そうし) ,日语中对庄子的直接音译 荘子 - Wikipedia
日语发音KO-shi,日语中对孔子(こうし) 的直接音译 孔子 - Wikipedia
日语发音RO-shi,日语中对老子 (ろうし) 的直接音译 老子 - Wikipedia
国外先哲部分的补充 :
布莱士.帕斯卡 (Blaise Pascal ) 又名布莱士·帕斯卡尔,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散文家。 没错,就是你中学学的物理压强单位:帕,为纪念他而命名。“人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但却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这句名言正是出自于他。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德语: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德国19世纪唯心论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来自三周目帕斯卡要A2去借的书,勒内·笛卡尔( Rene Descartes ),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神学家。
在森林王国里被A2直接捅了的BABY机器人,第二代国王,伊曼纽尔明显暗指伊曼努尔·康德( Immanuel Kant) 又译伊曼纽尔·康德,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者、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他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启蒙运动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值得注意的是康德终身未婚,也就是保持童贞状态,小BABY是个孩童,其他你们自己想象,这游戏首黑萨特,后黑康德
在工厂里面自尽想成为神的教祖,索伦·克尔凯郭尔(Soren Aabye Kierkegaard,1813—1855)丹麦宗教哲学心理学家、诗人,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后现代主义的先驱,也是现代人本心理学的先驱。
我们稍微了解一下索伦·克尔凯郭尔,他从小信奉上帝, 《海盗报》事件后, 他感到上帝可能有意赋予他特殊使命,让他为了真理而蒙受痛苦,同时作为真理的见证人而向他的同时代人阐明什么是基督教信仰的真义。怀着这样的使命感,他写了一系列“宗教著作”。 不过他对基督教和怎样做一个基督徒有他自己独特的理解,不仅和官方教会的正统观点不同,有时甚至公开唱反调。随着他的“宗教著作”的陆续出版,他和教会的分歧和矛盾就越来越尖锐化,终于爆发为公开的冲突。他激烈地批评丹麦教会,要求教会当局公开承认自己违背了基督教的崇高理想并进行忏悔。他指责教会已不再能代表《新约》中的基督教,认为他们的讲道不符合真正的基督教精神。他觉得对这种情况再也不能保持沉默,必须予以无情的揭露,同时要向公众阐明怎样才能做一个真正的、而不是口头上的基督徒。这就导致他和教会的关系彻底破裂。
结合游戏里的教祖形象,它有自己的信徒,想成为新的神,你很容易理解横尾太郎脑洞大开的设定。
三周目帕斯卡看的书,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语: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德国著名哲学家,被认为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语言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思想家。尼采对于后代哲学的发展影响极大,尤其是在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上。
日文カール・グリューン - Wikipedia及英文Karl Grün (Journalist)页面,karl theodor ferdinand grün 名字音译为卡尔.提奥多尔.费迪南德. 格律恩,(感谢知友 exoper 提供线索)卡尔·格律恩_百度百科, 格律恩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典型代表。早年信奉黑格尔哲学。他在大学时期属于青年黑格尔派。1842年至1843 年主编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曼海姆晚报》。期间,因撰写反对政府当局的文章遭到驱逐。1843年结识赫斯,受到哲学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并于1844年4月作了《论真正的教育》的讲演,表明他已由青年黑格尔派向哲学共产主义过渡。 格律恩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首次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这一概念,而后为马克思、恩格斯所延用,并逐步取代过去的“乌托邦”或“空想社会主义”,以后得到了社会主义者公认。格律恩从人道和人性出发,主张以此实现人的解放。
三周目最后的塔,暗寓巴别塔(又称通天塔),圣经中人类联合起来兴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计划因此失败,人类自此各散东西。
游戏里为机械生命体建造的攻击人类月球服务器的炮台,一旦发射,保存在月球服务器上的人类DNA信息将被完全毁坏。
一、关于主角人名:
来自台湾巴哈姆特的帖子的解释,我个人依据帖子内容再补充整理
女主角2b, 「No.2 Type B」,而B代表Battle, 战斗型人造人,英文念起来是TWO B,与英文 to be发音相同,二周目B结局 【or not to [B]e 】,结合起来,如果你英文底子好,也能够猜到,明显是引用了莎士比亚的名著之一,《哈姆莱特》中最经典的独白,英文版 To be,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中文翻译:生存或死亡, 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考虑到三周目剧情,你很容易了解这个结局【or not to [B]e 】的隐含意思,日文二读音是 ni,这就很好解释了为何游戏中日语配音不读ni,而是读TWO B,横尾太郎这梗藏的太深。
关于男主角9s,巴哈姆特原贴对这个名字的解析个人认为有点脑补成分,这次整理主要还是根据游戏的D结局,以游戏实在存在的内容进行引申,D结局全名为「chil[D]hood’s end」
第一种说法:
先回到游戏选择9s和a2时的对话:
A2:这个塔是狙击人类月球服务器的巨大炮台 A2:这样下去残存的人类DNA会被摧毁的 9S:哈哈哈哈哈哈随便吧.....那种事怎么都好 9S:你知道吗?我们是不被世界需要的,人类已经灭亡了
9S:为了给人造人一个战斗的理由创造的虚拟月球基地,而我们则是为了圆谎而被创造的部队9S:为了湮灭证据,一开始的计划我们就是被设定要全灭的 9S:指挥部有个秘密的后门,在一定时间就会自己启动,不管是司令官还是我... 2B也是.... 9S:全部都打算舍去的 A2:9S我们是... 9S:闭嘴!!!!你杀了2B,那就有我杀你的理由了 A2:2B很痛苦,因为她要一直杀掉你 A2:高智能的9S型会知道事情的真相,也在于预测之中 A2:2B的名字只是个伪装,正式名称是.......... 2号机E型A2:是寄叶部队为了处刑而设立的成员之一 A2:你早就发现了吧... 9S .....
至此,9s的精神已经完全崩溃,人造人的目的是保护人类,而事实是人类早已灭亡,2b真实型号是2E,专门为处决知道真相的类似9s的智能侦查型人造人,杀死9s后将其记忆抹除(游戏里多出伏笔:序章里打败大型机械人之后,在月球基地2b同9s对话时,发现9s对这部分的记忆已经没有了,2B的手握紧了一下,此外AB结局2B共杀死了9s两次,支线任务也有提及E型号人造人),我们回到D结局,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中提出精神三变的概念, 以三种生物:骆驼、狮子、婴孩来譬喻人类精神的变化。精神会由骆驼变成狮子,再由狮子变成婴孩。骆驼代表的是背负传统道德的束缚,狮子则是象征勇于破坏传统规范的精神,最后的婴孩则是代表破坏后创造新价值的力量。 而D结局,chil[D]hood’s end,童年的终结,明显意味着破坏后创造新价值的力量的终结,如同9s精神崩溃一样。
第二种说法:
此结局命名致敬了阿瑟·克拉克的同名科幻小说《童年的终结》。
本书写于1953年,但由于其超前的预见性被列为Reddit 评选的百佳好书前十名中的第八名, 另外有一部分读者指出让刘慈欣大红大紫的《三体》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阿瑟·克拉克的这部科幻小说。
阿瑟·克拉克,英国国籍,现当代最出色的科普、科幻双栖作家,与阿西莫夫、海因莱因并称“二十世纪三大最伟大科幻小说家”。
《童年的终结》(Childhood’s End,1953)是一部“近未来”科幻小说,偏重于哲理的思索,探讨了人类文明的走向,并且带有神秘主义的情调。《洛杉矶时报》评论它为“令人敬畏的逻辑,无懈可击的情节,为未来的惊人预见性”。《童年的终结》位列“永恒经典”(All Time Best)排行榜第三位,其深远影响可见一斑。
剧情概要: 外星人来到地球,给人类带来了高度发达的文明。最初的全球恐慌之后,人类欣喜地接受了来自外星文明的厚赠。战争消失了,瘟疫消失了,人类历史上的一切灾难都不复存在。但是,人类的社会、国家、民族等诸般价值观念也被彻底颠覆。几个世纪之后,人类已经和过去截然不同。他们已经不再是过去意义上的“人类”。是福是祸?外星人的目的何在?人类这一物种是否已经走到尽头?人类也许仍将延续。但是,它的童年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此书中文版本: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译为《童年的终结》童年的终结 (豆瓣)
江苏文艺出版社译为《最后一个地球人》最后一个地球人 (豆瓣)
台版天下文化出版社译为《童年末日》童年末日 (豆瓣)
另有同名美剧:童年的终结 (豆瓣)
二、关于哲学理论:
以下为我个人发现的哲学系理论,一切基于游戏里的资料及情节:
Ⅰ、二律背反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A%8C%E5%BE%8B%E8%83%8C%E5%8F%8D
康德的哲学概念。意指对同一个对象或问题所形成的两种理论或学说虽然各自成立但却相互矛盾的现象,又译作二律背驰,相互冲突或自相矛盾。
来源于游戏里的机械生命体研究报告书
红衣少女1号:看来我们需要淘汰 把这个人造人杀掉的话我们会遇到更大的困难 我们需要更进一步的进化
红衣少女2号:我不同意 她太危险了 现在就应该破坏她
红衣少女1号:质疑我意志的人就是敌人
红衣少女2号:你认为你会赢?
机械生命体为外星人制造,行动基于打倒敌人的命令,由于其过度进化,自己产生意识,直接消灭了造物主外星人,由于在三周目已知道人类早已灭亡,机械生命体发现如果打倒A2之类的人造人,自己就没有了敌人。
机械生命体网络A:打倒敌人前提是有敌人,为了维持目的,不能打倒敌人
机械生命体网络B:打倒敌人
AB两者相互矛盾,三周目最后阶段机械生命体网络自我分裂,自相残杀,两队红衣少女互攻就是这个原因。
Ⅱ、上帝已死与虚无主义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8A%E5%B8%9D%E5%B7%B2%E6%AD%BB
德国哲学家尼采的一句名言,此句在尼采《快乐的科学》一书中出现了三次,后来又在其名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出现。(具体意义请自行查找,分析只基于游戏)
回到三周目D结局,选择9s后的对话:
9S:一切都无所谓了吧!!!
A2:9S ......
9S:到底为什么这么爱人类!!!明明他们就已经不在了!
A2:是因为他们创造了我们 我们本来就是为了保护人类而存在的
A2:在基础的程序下我们的心也跟着.....
9S:闭嘴!!!!!
同a2战斗后,两人全灭后的白屏字幕:
我是...我的名字是....
我的名字是9S 是最新制造的扫描侦测型
11942年1月30日 司令部时间上午4点25启用
为了人类我会全力战斗 请多多指教 司令
我倒在一片雪白空间之中 痛苦 也没有了
有什么像是温暖的光一样的东西包覆了我
很不安...在这个世界孤独的诞生.....刚诞生的士兵们...
没有可以依靠的东西...没有可以相信的神....
三周目我们已经了解,人造人存在的目的是保护人类,对于机械生命体同样,脱离了网络后的机械生命体不断机械模仿人类的行为和语言 ,人类对人造人与机械生命体同样是“神”一般的存在,现在“神”已灭亡,人造人存在的意义何处可寻?横尾太郎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场景——当处于不被神眷顾的世界里,个人信仰缺失,存在的意义何处可寻?
虚无主义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99%9A%E6%97%A0%E4%B8%BB%E4%B9%89
虚无主义同样是尼采“上帝已死”后得出的结论,他认为虚无主义是人们意识到“上帝已死”所导致的。虚无主义认为世界、生命(特别是人类)的存在是没有客观意义、目的以及可以理解的真相。
牵扯到D结局,文中上头的对话已经暗示9s已经陷入了虚无主义的圈子里。
Ⅲ、存在主义存在主义_百度百科
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原有存在的基础上自我造就,活得精彩。
也就是说人本身的存在是无意义的,你存在的意义是由你自由选择而去创造的,而并非是传统宗教上的神创造了人, 尼采“上帝已死”就是基于此,存在主义否认神或其它任何预先定义的规则的存在。 你必须在你存在的前提下,着眼于未来,关注自己的未来。
换到游戏里比较容易理解,人造人目的是保护人类,而作为人造人的造物主,如同“神”一样存在的人类已经灭亡,人造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E结局就告诉我们答案了,必须在人造人存在的前提下,自我造就,着眼于未来,自己去创造自己存在的意义。E结局Pod决定去修复2b和9s,以及最后Pod说的那句话:“因为未来不是被赠与的,而是需要去获取的东西。”已经为我们点明答案。
三、剧本表现手法
在剧本编排上,横尾太郎大量使用侦探小说里叙述性诡计, 利用游戏本身的三线性结构,通过视角转换把某些事实刻意地对玩家进行隐瞒或误导,直到三周目才揭露出真相,让玩家感受难以形容的惊愕感。
一周目2b视角故意隐瞒真相,对2b性格塑造方面突出其寡言冷静的形象,因此玩家在2b视角下所得信息量是极其稀少的,再加上对玩家隐瞒似的看似完美的结局,固化玩家先入为主的概念。
二周目以9s视角切入,由于9s的骇客属性,在同一主线之下,9s获得的信息量大于2b的一周目,在补足游戏情节的同时又暗暗透露出与玩家在一周目所获得的固化信息不同乃至相反的结论,动摇玩家一周目先入为主的概念,隐隐觉得事情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
三周目则直接以a2切入一周目与二周目的平行剧情的后续,通过9s与a2身份不断切换来推进剧情,在此过程中,完全颠覆一周目、二周目的既有印象,将真相在最后一并释放出,给予玩家既定印象的错愕感,并精心设计E结局小飞机打制作人员名单,混淆游戏与现实的联系,给玩家心理带来巨大的惊喜感与满足感。
此等良苦用心,若非有大量阅读经验及剧本编排功底,外加熟知在何时何刻能够顺利调度玩家心理情绪的扎实开发经验,一般的游戏总监应付不来,从这点看来,横尾太郎本人对剧本编排的深刻理解及扎实的游戏开发经验功不可没。
四、关于音乐部分:
《尼尔:机械纪元》交由MONACA公司制作,依旧采用尼尔系列的音乐制作人冈部启一,由其亲自操刀。
由于MONACA公司国内资料较少,所以这里补充介绍:
MONACA是一个主要进行音乐制作的艺术家群体。2001年冈部启一从南梦宫(现在是万代南梦宫)退出之后,作为自由音乐人继续活动,之后于2004年10月个人出资300万日元建立了MONACA,涉足游戏与动漫领域的配乐。其官网http://www.monaca.jp/有其参与的相关动漫及游戏作品展示。
MONACA这个名字来自于汉字的「最中」,有着“想要成为娱乐业界的中心,一直都很有人气”的愿望包含其中。决心要做出“像红豆馅一样浓郁的好内容”。
MONACA成员一览:
冈部启一(おかべ けいいち / Keiichi Okabe) - CEO/总监/作编曲/Sound Produce(原南梦宫社员)
三角由里(みすみゆり) - 总监/Management/作编曲(原南梦宫社员)
神前暁(こうさき さとる / Satoru Kosaki) - 作编曲/Sound Produce(原南梦宫社员)
高田龙一(たかだ りゅういち / Ryuichi Takada) - 作编曲(原南梦宫社员)
石滨翔(いしはま かける / Kakeru Ishihama) - 作编曲
帆足圭吾(ほあし けいご / Keigo Hoashi) - 作编曲/Piano
田中秀和(たなか ひでかず / Hidekazu Tanaka) - 作编曲
広川恵一(ひろかわ けいいち / Keiichi Hirokawa) - 作编曲
高桥邦幸(たかはし くにゆき / Kuniyuki Takahashi) - 作编曲
瀬尾祥太郎(せお しょうたろう) - 作編曲
其中《尼尔:机械纪元》主要由冈部启一、帆足圭吾(两人负责了本作大部分音乐)及高桥邦幸合力完成。上图中为冈部启一,右为帆足圭吾,左为高桥邦幸。
=======================================================================
在本作发售前冈部启一和横尾太郎自谦说无法保证再创像《尼尔》一代那样的音乐奇迹,但本作音乐的优秀程度同样也是毋庸置疑的,其细心程度让人对冈部启一的团队肃然起敬。
特点如下:
本作中大部分主要场景的配乐分为4个版本,分为Quiet(静谧)、 Medium (舒缓)、 Dynamic( 激昂 )、及9s篇的8位音版本,随着游戏流程的深入,和声及混音逐步增加,还会根据情节及突入的战斗无缝切换。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作主题歌 《Weight of the World》同样分为4个版本,英文版由 J'Nique Nicole演唱,日语版名为《壊レタ世界ノ歌》由横尾太郎亲自作词, 河野万里奈演唱,新法语版(造语版)由 Emi Evans演唱,E结局合唱版由8位音版、英文版、日文版、新法语版(造语版)混合而成。
补充说明: 日语中造语作动词用时是指“创造新词” ;作名词用时是指“被新创造出来的词语”,即“新词”。 本作同前作一样,为了体现人类几千年之后所使用的语言, 强调作品的世界观,除了主题歌《Weight of the World》的日语版及英文版外,其他场景一部分人声哼唱由J'Nique Nicole负责,其余大部分的人声哼唱都是由Emi Evans负责,歌词部分都是由Emi Evans自行创造的未来语,力求让你听起来觉得是一种语言所唱,但根本听不懂歌词内容,所以所有配乐都没有具体歌词,这也是《尼尔》系列的特色之一。
EMI EVANS(原名Emiko Rebecca Evans),英国人,日英混血,2000年开始到东京工作,《尼尔》系列造语歌词作词者及演唱者。
EMI EVANS与J'Nique Nicole,游戏里人声的两大演唱者。
=======================================================================
花絮:本作日文版《壊レタ世界ノ歌》,在歌曲最后能听到演唱者河野万里奈略带哭腔的演唱。 河野万里奈本身是隶属于Sony Music的动漫歌手,由动漫《A channel》的OP《Morining Arch》出道,并获得2010年第4届全日本动画歌曲大奖赛优胜, 担任过《夏目友人帐》第四季ED和《物语系列》ED的演唱
冈部启一及河野万里奈相关采访视频:【NieR】MONACA社长岡部啓一&河野万里奈_OP/ED/OST_音乐_bilibili_哔哩哔哩
=======================================================================
尼尔2017年的新音乐会,定名为“人偶们的记忆”,将于2017年4月23日于大阪,5月4日、5日于东京,举办共三场音乐会。
音乐会实况:【尼尔】人形達記憶 NieR Music Concert 5月5日【昼夜公演】
开发过程花絮:来自2015年巴黎游戏周时的访谈
(以下为本人翻译,不准确勿怪)
在2015年巴黎游戏周里, 《尼尔: 机械纪元》发布了它首个预告片,游戏总监横尾太郎与制作人斋藤阳介透露了许多游戏消息与开发初期内幕,由于是以法语进行直播的,美国dualshockers网站整理出以下要点:
斋藤阳介承认《尼尔》一代卖得不如预期,但是也承认《尼尔》一代培养了许多铁杆粉丝,所以它还是有很大的潜力白金工作室加上SQUARE ENIX本来就是个梦幻组合,尤其是加入了角色设计师吉田明彦《尼尔》一代和《尼尔: 机械纪元》世界观上的关联性都是由横尾太郎亲自负责的,《尼尔》的粉丝将不会失望或者感觉被出卖游戏得益于白金工作室在动作游戏开发中的经验,以及吉田明彦个人的艺术风格, 斋藤认为这些因素的组合可以成就一个伟大的游戏SQUARE ENIX 没有预料到《尼尔》一代会有这么强烈的支持度。因为玩家一直都在购买《尼尔》一代的原声带, 一直讨论游戏中的剧情, 他们非常喜欢《尼尔》的世界观游戏开发初期,制作团队想把续作取名为《nier:Androids》,但担心会有版权纠纷的问题,以及Androids这个名字听起来太普通了点,所以作罢游戏的原型已经在 2014 年 7 月完成了斋藤阳介之前收到了许多有关《尼尔》一代的批评,他作为制作人的工作是组织最好的团队来尽可能得开发出最好的游戏出来,根据他的言论及现在的团队成员,《尼尔: 机械纪元》预计会相当不错斋藤阳介记得之前许多国外评论提到《尼尔》一代的画面非常差,但他们却没有停止游玩,而这也是《尼尔》其中一个特色当白金工作室开发出《尼尔: 机械纪元》的原型的时候,也是考验横尾太郎能否跟白金工作室顺利合作的契机,幸运的是进展得非常顺利。他们还发现,白金工作室对横尾太郎非常地尊重,所以两者之间的合作是没有问题的为了《尼尔: 机械纪元》的开发,横尾太郎决定搬到大阪去住 (白金工作室在大阪,横尾太郎原本住在东京)。他在那能确保游戏风格不走样。《尼尔: 机械纪元》将非常忠于原作的世界观,因为是同一个人负责当横尾太郎加入团队后,他个人担心游戏是否会变成一个纯粹的动作游戏,但是当他去白金与首席设计师田浦贵久会面时,他发现田浦贵久非常尊重《尼尔》系列,田浦贵久的目标是在保持《尼尔》系列独特风格的同时创造一个新的《尼尔》。《尼尔: 机械纪元》原本是基于手机平台而开发的是一个谣言。很久以前,横尾太郎曾考虑过《尼尔》一代的 PSV 版移植计划,这可能是谣言的出处,但与《尼尔: 机械纪元》无关,PSV 版移植计划已经正式取消了。没有计划在手机上发行《尼尔》一代。Emi Evans(尼尔一代的原唱和歌词提供者)尚未参与到游戏开发中。(个人补充,后来加入了)冈部启一和横尾太郎没有预料到《尼尔》一代的原声带会这么受欢迎,他们无法保证再创相同的奇迹,但横尾太郎保证冈部启一会做他最大的努力来制作《尼尔: 机械纪元》的音乐。斋藤阳介曾提到,作为制作人,他对于音乐的指导方向是能保持《尼尔》一代的音乐风格,以便以前的粉丝能够欣然接受。玩家无法用普通跳跃来到达某些地方,所以玩家将会使用 「Pod」来到达目的地。除了战斗之外,也会包含探索元素,与预告片展示的动作成分不同的是,游戏将包含角色之间的交流, 解谜要素和情节发展。「Pod」不会像白之书一样是话唠,它更像是汽车的导航系统,而且不仅仅只是个装饰而已。你可以在《尼尔: 机械纪元》中方便地切换武器。近战武器和远程武器也可以很方便地切换,而远程武器由「Pod」负责。黑暗的世界观和戏剧性元素之间的反差是尼尔的特色,横尾太郎希望粉丝们在《尼尔: 机械纪元》中再次重温。 即便如此,横尾太郎不喜欢重复以前的做法,所以这次将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来体现这个特点。现在整个团队把整个精力都放在《尼尔: 机械纪元》上,在《尼尔: 机械纪元》发售后,有可能会考虑发售《尼尔》一代的重制版。斋藤阳介无法保证《尼尔: 机械纪元》会不会发售试玩版,因为不想玩家们失望,但他们正在考虑这个计划,如果没有出任何问题的话,有可能会在将来放出试玩版。2B眼睛上的不是绷带,是付会显示情报给她的特殊眼镜。这副眼镜在游戏开头中就是她的装备之一。你无法看到 2B 的眼睛,是因为这个会跟关键剧情有很重要的联系。横尾太郎现在无法透露,但斋藤阳介提到这个跟艾米尔的石化眼睛毫无关系。横尾太郎提到他的艾米尔面具创造的话题比你想象的要火。(个人补充:2015年时)可以确认的是游戏只在ps4上开发。2B的武器不会碰到她的背部,而是漂浮在她的身后是有个奇特的原因的,她的剑有自己的磁场,这在游戏过程中很重要,它们可以像剑一样使用,也可以作为忍者镖一样投掷。原文链接:PS4 Exclusive NieR: Automata Gets a Lot of Info on Gameplay, Music, YoRHa 2B, Origins and Much More
人物建模过程:
从初期众多原画设定中挑选
早期的人物设定图之一,可以看到头部后面加了个类似蝴蝶结的发饰,后来修改到了裙子的左下方
3D建模过程:
原始建模
将从高精度建模中提取表面轮廓信息添加到贴图上
为贴图加载不同类型的纹理
为贴图添加颜色
最后人工修正模型的纹理细节,至此,建模完成。
附录:与横尾太郎有关的话题
来自法国toco toco节目组的专访ep4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3wScHE28K8
国内翻译中文版:【游民星空字幕组】2B小姐姐身后的男人:《尼尔机械:纪元》监制横尾太郎专访_单机联机_游戏_bilibili_哔哩哔哩
横尾太郎曾说:“在我带上头套之前,从来没人关注过我。”,本次接受toco toco采访也是死不正经,因为白金的设计师——田浦贵久长得帅,竟然叫田浦贵久伪装他本人其实本人长这样:左边穿黑衣的大叔就是↑,图片来自其fans分享在推特上的合影照
结合2014 GDC (游戏开发者大会) 上台的演讲视频,由于会议是面向游戏开发者,所以上台没戴艾米尔面具,确定是他本人无误。
视频链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O_d3fwTNPo&t=348s
横尾太郎的老婆横尾有希子本身是《太鼓达人》的角色设计师,供职于万代南梦宫,目前已离开工作十八年的公司,下面第3、4张图是他老婆给他和尼尔画的。最后以一张尼尔官方推特同人漫画收尾▼《建议:提高亲密度》
有什么好看的枪战电影?
1、特别刺激的枪战电影,我觉得最刺激的电影应该就是《孤独的幸存者》了,这部电影是由彼得·博格执导,马克·沃尔伯格、泰勒·克奇、埃米尔·赫斯基、本·福斯特主演的战争电影,于2013年12月25日在美国上映,该片根据马库斯·拉特尔的同名回忆录改编,讲述了海豹突击队的四名成员潜入阿富汗刺杀恐怖组织首领,却因为一个错误的决定而遇袭,导致突击队几乎全军覆没。故事中的枪战画面很逼真,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在真实战场上一样。
2、《生死狙击》
《生死狙击》是派拉蒙影业公司推出的动作、谍战类型的影片,由安东尼·福奎阿执导,马克·沃尔伯格,凯特·玛拉,迈克尔·佩纳,丹尼·格洛弗主演,于2007年05月12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影片讲述了鲍勃在总统街头演讲充当隐形狙击手暗中保护总统,演讲那天,突然会场遭到枪手袭击,总统身边的衣索比亚主教被杀。鲍勃被当成暗杀者遭遇警方追捕,唯一的出路就是找出幕后的真凶,为自己洗刷罪名的故事。
3,《敢死队3》
《敢死队3》是2014年出品的一部动作电影,其剧本由戴夫·卡拉汉姆、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共同编写,由派特里克·休斯与丹·布拉德利共同执导。西尔维斯特·史泰龙、杰森·斯坦森、梅尔·吉布森、李连杰、阿诺·施瓦辛格和道夫·龙格尔等联袂出演。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