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搞笑,你还记得自己玩过的第一个游戏吗

天美资源网

cf搞笑,你还记得自己玩过的第一个游戏吗?

谢谢邀请~

投稿玩家:朦胧更美

cf搞笑,你还记得自己玩过的第一个游戏吗

现在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奔波于家庭和事业,几乎和游戏绝缘了。但还是会在夜深人静或者是和朋友喝酒闲聊的时候回忆起一些往事。喜欢的第一个女生,玩的最深刻的游戏……

很多人会对自己玩的第一款游戏恋恋不忘,其中也包括我。在青春时期,玩过不少网游,龙族是让我最难忘的。

现在如果和别人说起龙族,很多人会以为是国内作家江南的作品,但在更早一批玩家眼中,龙族是一款启蒙游戏。

龙族在2000年(左右),是具有相当代表性的网游作品。练级、自由PK,也已经有了大型国战概念,画面和游戏性在同个时代都算是经典。

龙族比传奇更早一点进入大陆, 2001年1月2日,韩国推出龙族。同年6月15日,大陆公测。据带我入坑的朋友说,当时候游戏测试过于火爆,甚至造成公测当天注册服务器不稳定,到第二天才恢复正常。

龙族刚公测的时候,我还在读初中,那个年代也是网游刚兴起不久,电脑还没普及,网吧网费很贵,我都是站在看别人在玩。

之前一直觉得用那么贵的网费去玩游戏,真的好奢侈,直到我朋友拉我玩了龙族。

我那同学家里比较殷实,在网吧里见我站着看别人上网,于是大手一辉,直接去网管开了两台机子。当时的网吧完全没有什么未成年不能上网的概念。网管拿一张纸条,上面写上号码,拿着直接去登陆就可以。

我还记得第一次上网的心情,有一些紧张、激动,甚至有一种做贼心虚的感觉,对键盘按键也不熟悉,每次按键都需要低头盯着。

当然,凡是都有第一次,上网多了后,去网吧就跟回家一样,轻车熟路。

我在龙族里玩的职业是法师,刚开始的时候不会玩,所以升级很慢。包里的游戏币也不知道该拿来干什么。

至于打造衣服什么的更不懂了,但初入网游世界,对一切都很新奇,即便是在贺村边上重复打着骷髅僵尸小怪,也乐此不倦。

但还好,我有一个洋气的同学,他对游戏比我了解的多得多,见我等级停滞不前,他教我加点、教我打造装备,然后带我去刷怪升级。

逐渐了解后,我也慢慢独立,之后每一次升级都备受鼓舞,每学会一样魔法都发自内心的高兴。虽说如此,我还是最菜的那一类玩家。

每个玩家或多或少都有经历囊中羞涩的情况,我也是。当时网费1.5元每小时,而我每周的零钱也就3、4块左右,几乎就只能上2个小时。玩了龙族之后,我节衣缩食,经常早餐没有吃。

到了周末,就会去收集一些纸张、纸箱、啤酒瓶之类的杂物,有人收购,几毛钱一斤,啤酒瓶2毛一个。蚊子再小也是肉,积少成多,就为了在龙族这个世界里能有自己的一方小天地。

龙族最开始是免费的,公测后一个月左右,才开始正式收费,分点卡和月卡两种,包月要29元。

对当时的我来说,这真是一笔超巨款,比现在还房贷还累。讲真,我从来没为钱那么苦恼过。

或许就是因为来的不容易,我格外珍惜在龙族里的一分一秒。因为通宵网费便宜,所以我也偷偷瞒着父母出去上网,就以去同学家玩,在同学家过夜为由。第二天,还要在父母面前打起精神,不敢露出疲态……现在想来,真是觉得有些好笑。

虽然付出了很多,但我觉得这些都是有价值的。最让我遗憾的是,我与龙族告别的太快。我一直觉得,龙族是一款被外挂毁掉的好游戏。

国人喜欢开挂,而韩国的游戏在防外挂上,又如同虚设。在收费开启不久后,游戏就有外挂出现,但还只是小部分,在官方的封号打压下,算是消停了一阵子。

但仅过了两年,龙族的外挂迅速泛滥,玩家直接可以用软件修改自己账号、道具。虽然官方也在不断封号,也在游戏中嵌入反外挂的措施,但成果都不好。从这开始,就有玩家开始逐渐离开。

而这时候的我,也面临升学考试,同时不想面对外挂那种闹心事,对游戏的热情也减退了。

我升学到市一中后,学业更加紧涨,我回龙族的时间的越来越少。

又过了一年,大约04年5月份左右,官方开始在游戏点卡收费的时候,又同在游戏里卖道具,这一波双向收费开始劝退越来越多的玩家,龙族也开始真正走向是衰弱的道路。

而这时候,国内越来越多的游戏出现,我也正式离开龙族,跟朋友去了别的游戏。

而龙族至今已经换了几波代理,也变成了免费游戏。但我知道,青春不在,找不到当年的感觉,我也回不去了。

不过,还是感谢龙族给我一段美好的启蒙……

如何让一个游戏迷彻底放弃一个游戏?

没有时间做不到的东西

曾经我也是一个游戏迷,甚至工作还是从事了游戏行业!等你真正的意识到游戏并不会对你有所改变的时候,就会放弃你曾经最爱玩的游戏!

游戏上瘾的,有些人平时没有其他爱好,通过游戏能让他找到成就感,正是这可恶的成局感让他沉迷其中,在现实生活可能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游戏内就是号令几十上百人的帮主,巨大的落差能让人欲罢不能!慢慢游戏就会成为他最重要的东西!还有一种是平时无其他消遣活动,喜欢玩游戏打发时间,这类型的可能会对一款游戏入迷。

如何彻底放弃一个游戏,人是在成长的,你抵不过前进的时间,成家立业,房贷车贷,工作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会让你有放弃玩游戏的念头,把曾经入迷的游戏当成消遣打发空虚时间的工具。生活中没压力的那伙人,很少会对一款游戏入迷,基本他都能很快的在游戏内拥有想要的东西,新鲜劲一过,也就没了!

所以,好好努力,希望有一天你想玩啥游戏都可以无所顾虑,想玩就玩,游戏是娱乐项目之一,不要当成人生缺他不可的东西,你还有其他很多美好的事情做!

经常把谢谢挂在嘴边的都是些什么人?

我就是那个经常会说谢谢的人。

记得小时候我爸第一次教我说谢谢的时候,那次是他的一个朋友给我发过年压岁钱,我怎么张嘴都说不出口,真的很尴尬,把我自己急的眼泪都下来了,就是说不出来,过后我爸爸说我,你怎么可以这么没礼貌,谢谢都不说,心里真的恼的不行,我不是故意的,真的说不出来,然后我一个人的时候又说的出来,到现在都不明白为什么,真的特别懊恼,从那以后,谢谢就没离开过我嘴边。

其实在小时候觉得这是一种礼貌,家庭的教育告诉我要这样,不过到了现在我已经养成一种习惯了。

虽然从感知上确实没有以前那种由衷的感谢,更像是种说话习惯,但是我也不觉得这是虚伪或者伪君子。不说对别人了,我们家里父母互相说话都是习惯用谢谢做结尾,虽然会给人少了点人情味儿但是实际上不是这样,父母该帮衬的依然会帮衬。

有时候在微信群翻一下跟家里人的聊天记录,里面也有我妹妹发给我母亲的话。妹妹也是基本上跟我和父母讲话是一个样子,您、谢谢、不客气不离口。

我这几年已经改变很多了,或者说我有故意改变一点,但是该说谢谢以及对自己年长的人都还会自然用您,谢谢。

其实我已经改变了很多,不再跟家里人说那么多的客套话了。然而我有看过我爸给我爷爷写的家书,是非常工整的,开头就是亲爱的父亲 您好。虽然可能在很多人看起来我家的这种说话方式比较客套,但是其实我们是真的互相尊敬对方的。

至于为什么我会改变一点,现在看下自己的聊天记录,看到我对于父母的谢谢已经不会回复不客气了,这在我以前是不可能的,并不是因为我觉得这个习惯虚伪,而是我怕我担心身边的人觉得我是个虚伪的人、一个没有人情味儿的人,被人评论是个虚伪的人。

大家怎么看待小孩子玩王者荣耀?

每天吃完午饭,小学六年级的小浪会约上同班的小海跑到操场的东北角。东北角摆放着户外健身器材:5台太空漫步机、6个高度不同的单杠,两套双杠,还有一个小型的球门。12点20到1点,好动的小学生们聚集在这里,不到80平米的空间顿时拥挤起来。

小浪和小海坐在球门后,背靠墙盘腿而坐,目不转睛地看着手机屏幕——小浪的“韩信”击杀了野区主宰,小海的“孙悟空”抓到了对方打野的“刘备”,一棒打出2000血,“刘备”没有逃走,反而迎上来对打。“Nice!”小海大叫,“孙悟空”好像也听到指示,又暴击了一棒,“刘备”的血条忽的一下见底,倒下了。他们在玩《王者荣耀》。

数据分析机构App Annie 7月报告显示,《王者荣耀》iOS收入国内排名第二位,全球第六位;据国内数据机构“伽马数据”推算,游戏在7月的全平台收入约为5亿元,仅次于《梦幻西游》。有数据指出,《王者荣耀》占据国内手游Moba市场95%以上的份额。它是目前最受欢迎的MOBA手游。

热门游戏都存在大量学生玩家群体,手机游戏尤甚,随着设备普及,玩家年龄维度被进一步拉低,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玩家涌入,《王者荣耀》是很标准的例子。我每天上下班搭乘地铁,总能看到穿着校服,聚精会神玩游戏的学生,往往几个人围在一起讨论,男女生都有。

小浪告诉我,他们班级总共55个人,有30人左右玩过《王者荣耀》,大约10个人每天都玩,都充过钱。

玩《王者荣耀》的小学生(图片来源于网络)

丨 “潮流”

学校不允许带手机,违者没收,小浪每天都在考虑如何安全地在午休时间玩两局游戏。

最安全的地点是厕所。教学楼4层东侧的男厕成为第一个根据地。每天中午12点半,厕所尽头的两个位置永远是反锁的,门外的学生着急了,砸着门喊:“掉里面了吗?”

“玩起来哪还顾得上他们,就想抓紧时间,多打两局。”门外的催促声丝未影响到隔间内的“战斗”。小浪擅使刺客,常用的英雄是韩信、赵云、花木兰,熟练度都达到“宗师级别”,游戏中显示为一个紫色金框的小标志:“这是实力的象征。”他热爱打野,将其视为玩游戏的最大动力,因为“升级快,等级高,不用担心被杀”。

小海并不认为小浪的水平高。“他只知道打野,团战也不打,气死了。”他们打双人排位,小海记忆中最多的镜头——双方8、9个英雄在中路绞杀,几秒过去己方都残血了,韩信提着长矛姗姗来迟,杀死一两个,而后送出人头。“偶尔也有1v5五杀的时候,太少了。”这极少的快感长久存在于小浪的记忆中,他在采访中几次提到自己五杀的经历,搭配一张“仿佛有人在背后说我是大神”的表情一同发来。

金币可以购买游戏内几乎所有的英雄,韩信是例外,只能夺宝抽奖获得,60钻一次,270钻五连抽。小浪父母每天给5块零花钱,他不买零食,也不喝可乐,只蹭同学的吃。两个月下来攒了200块钱,加上游戏活动送的钻石,攒了3000钻抽到韩信。

韩信只能通过抽奖获得

“帅,他们都羡慕我。”韩信是游戏中人气很高的英雄,得知小浪拥有韩信,男生女生一有空就凑到他身边,塞零食的、给作业抄的,“求我借韩信给他们玩玩”。小浪也来者不拒,一瓶可乐、一份英语作业都成为换取韩信暂时使用权的筹码。

对小浪来说,《王者荣耀》逐渐演化成社交的工具——越来越多的人叫他“有韩信的人”,他享受着游戏带来的快乐,危险也悄然临近。在一次中午战斗时,他们被班主任逮个正着。

“我们当时正打着,就听见他(班主任)敲门,喊我们出来。”小浪当时吓傻了,差点把手机扔进下水道,他打开厕所门,班主任站在1米远的地方,黑着脸看他,自知理亏的小浪把手机交了出来。

他哀求老师,不要告诉他妈,并保证以后再也不带手机到学校。可班主任没有给他回旋的余地,转头就通知了小浪的妈妈。回家后,他被自己妈妈修理得很惨。

小浪妈妈是初中老师,以《王者荣耀》《球球大作战》《皇室战争》为代表的一批手机游戏,已经改变了学生的课余生活,甚至是课堂生活。“有一次我在讲作文,突然就听见一声‘欢迎来到王者荣耀’,好气又好笑。”

我问小浪还玩什么游戏,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球球大作战》啊!”

她没有允许小浪带手机去学校,平时把手机放在厨房的柜子里。“我每天早起把手机拿下来,晚上进了家门,先跑到厨房放回去。”当小浪坦白以后,她打了小浪,她不反对玩游戏,“我生气的是他违反规则,还欺骗了我,原则问题,我希望他能记住。”

小浪并没有放弃带手机去学校的念头。他准备先听话一段时间再想办法。

学校、孩子和父母之间的角力从未消失过,一方代表规制,一方希望自由。大多数人的少年时代,都有过和家长老师作对的经验。

唯一发生改变的,是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变化——2000年可能是GBA上的《口袋妖怪》,2005年可能是PSP上的《真三国无双》,2010年可能是诺基亚N97的余晖,2015年及之后,则是苹果、安卓手机上的触屏游戏。不同时代、生产力结果下的载体一直在变化。

以《王者荣耀》为代表的新一批热门移动游戏,则是最新载体。

现在玩掌机的少了,玩手机的多了

丨 “游戏是班级荣耀”

小浪手机被没收的消息迅速在年级中传播。班长小伟看着小浪,“你是战队的主力,下周的班级赛可怎么办啊!”

班级赛是学生自发组织的活动,通常在周末,线上比赛。从今年3月开始,每周一场,六年级所有6个班级参与。每个班推选出一个负责人,敲定赛制,对于有争议的问题,六个人则投票表决。如果平票,进入最原始、最公平的方式——猜拳。

小伟猜拳战胜了二班的班长,成功阻止了他企图实行“征召模式”的提案。“征召模式”是游戏3月更新加入的新模式,和LOL的“征召模式”一样,队长ban掉一个英雄后,双方开始轮流双选,不能选择重复英雄,选定之后队伍内部还可调整。“我们会玩的英雄都差不多,被别人选走就处于很大的劣势了。”小伟知道二班有几个大神,“征召模式”对他们更为有利。

小伟班上的队员,除了小浪和小海,剩下用他自己的话来讲:“一点都不6”。据他了解,二班的实力一枝独秀,一个铂金大神擅长用法师,“还是个女生”;三班和四班整体实力跟他们差不多,之前一起玩过,心里有底;而五班和六班,他只知道自己的一个幼儿园同学玩得不错,其余一无所知。

高端局双方通常会ban关羽、露娜等英雄

事实上当队伍有一个实力高出许多的玩家时,足以碾压低水平之间的比赛。第一场比赛,二班的大神用“貂蝉”杀的七进七出,单场拿下20人头且未死一次,小伟班惨败。“下周对四班,我们不想再输了。”现在大将“小浪”遭遇“禁赛”,让小伟的排兵布阵更加捉襟见肘:他们需要一个替补。

小伟自己通过1v1挑选了两个队员,虽然对方都输了,但符合他选择的标准“明白自己角色的定位”。加入全队合练后,他发现,1v1和5v5完全是两个概念。“我们的普遍问题是没配合,团战就是乱打,还有对英雄的技能理解的太片面。”新队员用“典韦”,一个反弹伤害很厉害的英雄,一技能净化负面效果并加速,“典韦应该先冲进去,跟对手互相伤害啊,打一段再开技能保命。”结果新队员只看到了加速,不停地冲入敌阵,在CD刷完之前,就挂了。

小海打得直摇头。他是战队玩得最好的选手,游戏段位达到了“黄金”,他平时的队友除了处于“禁赛期”的小浪,还有表哥,上高中,段位达到了铂金级别。他们决定请表哥代打。

理智和规则告诉小伟,不该坏脑筋,尤其他本身就是比赛规则的制定者。小海劝他,“让我哥放放水,对方看不出来。”见小伟还有顾虑,小海向他保证,出了问题都算在自己头上,“我们都太想赢了。”

《王者荣耀》的班级赛胜利,是小伟和小海心目中一份相当重要的荣誉,他们会被人认可,他们的班级会成为全年级“玩《王者荣耀》最厉害的班”。

游戏战斗的载入界面

丨 “我每天都是抱着手机”

小浪一个月内不准玩手机游戏,电脑游戏也被一并禁止。之前簇拥在身边的同学离开大半,他有些失落。万幸的是,网络没有封闭,小浪还能正常上网,他的娱乐活动从玩游戏转移到看别人玩游戏。

在斗鱼、虎牙、触手、战旗、悟空等直播平台存在大批《王者荣耀》的播主。游戏的观众数字已经排进移动游戏直播的前列(没有考虑平台自注水问题),与《球球大作战》《皇室战争》不相上下,在某些时间段甚至已经超越后两者,成为最热门的直播手游。

小浪常看的是一个名为小杰的播主,小杰开播的时间不固定,“取决于心情和时间”,房间粉丝数不到1000个,观看的人数最多只有200人,至今收到过10份礼物,直播三个小时,留言从没超过30条。

在上千个播主中选择观看小杰,主要原因是年龄相仿。“他有次直播说自己15岁,我今年12,就感觉挺亲切的。”小杰的排位是“最强王者”,而小浪一直稳定在白银。

小杰对学习没兴趣,今年夏天初中毕业以后,就放弃了读书,正式与学校告别,待在家里无所事事。父母管不了他,“我不惹事,他们也不会说我。”和大多数中国三四线小城的青年一样,腾讯的几款游戏对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穿越火线》是他游戏生涯的启蒙。第一次玩射击游戏,他握着鼠标的手颤抖了:“爽,刺激。”在地图“运输船”中,他第一次爆头,第一次用刀杀死对手,也第一次被闪光弄得屏幕全白,“以为是屏幕坏了”。在杀死与被杀的过程中,一下午过去了,他从未感到时间过得这么快。

《穿越火线》的火麒麟

“后来就玩lol啊,周围的人都玩。”2014年,小杰接触了LOL。起初不太感冒,因为“有点复杂”,迷迷糊糊地玩了一年,水平还是没什么长进。“老被别人骂,我气不过,就骂回去,有时候游戏都不玩了,就是挂机对着骂。”小杰的游戏水平其实一直徘徊在比较低的层次,LOL段位很能说明问题,最高曾达到黄金,“我也知道自己玩的不好,但你不能骂我彩笔,否则我挂机坑你。”

后来他接触了《王者荣耀》。“我一玩,真的很像。”当时游戏刚推出新英雄“孙悟空”,他打开一看,笑了,技能设计和LOL的英雄“齐天大圣”如出一辙:三个技能,一技能是”齐天大圣“的E技能分身,三技能旋转金箍棒将敌人打飞,也是“齐天大圣”的大招。

第一局,小杰杀了15个人,这已经接近他玩LOL的最高记录。“杀人容易,死了以后复活也快。”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对手的评价,在连续第三次单杀对方的中单时,屏幕上出现了一行来自对手红字:“猴子666”。

《王者荣耀》的英雄孙悟空

LOL玩了一年多,小杰收获最多的评价是“彩笔”、“坑”、“辣鸡”,这句来自对手的评价,让小杰的自信心暴涨,把游戏当作大事来玩。2016年春节。他每天练习超过30局,花费9个小时,其余的时间就看“大神”的直播,揣摩游戏技巧,平均又占用了3个小时。再除去8小时睡眠,游戏之外的时间,所剩无几。

夏天到来的中考是每个毕业生的使命,他也不能免俗,“开学给父母装装样子,结果都一样。”开学后小杰不再保持高强度的游戏节奏,而是找到别的办法。

代练小宇成为账号的主人。“给他钱帮我弄账号,很划算。”小宇每天帮小杰做完日常任务,同时将游戏内所有活动做完,每个月能拿到一笔“不菲”的收入——20元。打到王者排位再加钱。

丨 “真诚与欺骗,欺骗甚至更多”

小宇起初不相信小杰。

“平时都是接代打到最强王者的单,很少有让我做日常的。”小杰当即通过QQ钱包转了20块,这让小宇感觉对方很有“诚意”,也就接下来了。先付钱是社会大多数交易的规矩,可看似理所当然的规则在游戏代打领域却并非如此。

小宇从今年夏天开始做《王者荣耀》的代打。他的按星数标价,白银一块五,黄金两块五,铂金三块五,钻石5块。起初他坚持“先钱后打”,“比如从黄金打到铂金吧,12颗星,先付30块钱再打。”可能因为来找代打的都是学生族,尤以中小学生居多,成人世界的交易规则让他们感到不安。

四处可见的代打广告

有的人选择先付一半,等到打完在付全款,有的人则要求小宇打一半的星数,他看到后再付钱,还有人直接说,“你打完了我给你钱”。小宇心想,自己打完人跑了怎么办,咬定对方先给钱才打。

结果是他一周只做成了一单。找来的人看到他不松口的态度,转身就走了。“游戏门槛低,竞争太激烈了”周围一起玩的朋友劝小宇,别这么倔,能挣一点是一点,“也是被形势所迫,就松口了。”

效果立竿见影。有个小学生找到他,“能不能帮我打到铂金?打完给钱。”小宇犹豫一下,答应了,毕竟打到铂金最多,被骗的代价。一下午的时间,他就把段位提升到对方的要求,小学生很高兴,当即转账,还多打了10块钱。

小宇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把人想得太坏,“小孩儿应该更单纯,更守信用吧。”其实他也不大,16岁,在一所职高上学,玩《王者荣耀》半年,段位达到最强王者。

他前段时间刚获得了第500次MVP

他喜欢接高端局的单子,铂金以上开始打的段位。除了收益多的重要因素,还有一点,低端局打起来太辛苦,“对手菜不说,队友还一个劲的送,心累。”他代打的时候通常选择ADC的英雄,“在队友和对手都菜的时候,我发育起来能carry全场。”

“遇上的人有好有坏,真诚和欺骗,可能欺骗更多。”有人找到他代打,顺便练指定英雄熟练度,小宇没多想,噌噌地打了50场,两天之后交号,对方却开始无理取闹,“他说我练错英雄了。”他向触乐记者展示对话的截图,对方用语音与小宇交流,没有留下文字证据。

这意味着小宇要重打50场。“认栽啊,否则人家不给钱。”

丨 意义

我加了许多《王者荣耀》小学生QQ群,群聊无非是卖外挂、代打、卖号、炫耀。少年们的对话多半在10个字之内,说不了几句话就会吵起来,很快就转入“相互让对方叫爸爸”、“认对方为儿子”的争吵阶段,然后开始发图。

搜索“王者荣耀 小学生”,可以轻易找到数百个群,当然,里面有很多存在恶搞成分

“我最近的目标是攒钱买’白龙吟’。”小浪说。白龙吟是韩信最贵的一个皮肤,也是小浪心仪的女生最喜欢的,“她觉着穿白龙吟的韩信,特别帅。”

对小杰来说,《王者荣耀》让他明白自己也能成为游戏的大神。不上学的日子,他有更多的时间直播,玩游戏,练技术,宅在自己的10平米的小屋里,几天都不出门,他树立了未来的目标——成为职业电竞选手,“让爸妈看看,打游戏也能打出名堂。”最近他的段位重新回到了钻石,但仍然热情满满。

小宇又被代打的学生骗了。对方给他了5块钱作为定金,他苦兮兮地打了两天,从白银升到铂金,对方接过账号后一句话没说,就把他拉黑了。愤怒的小宇在接单的qq群公布了聊天记录,顺手把骗子账号的铭文毁了一半。对方大怒,威胁他,“你等着,明天你的号就不是你的了。”他回了一个“微笑”的表情,然后点击“退出该群”,上个月,他靠代打赚了600块,实现了自己“赚口饭钱”的初衷。

小伟的战队赢下了与四班的比赛。“外援”小海的表哥立了大功,他用的法师甄姬在团战中几次冻住了对方,奠定了胜利优势,而且他还时不时的送几个人头,间歇性挂机,以避免对方起疑心。

小伟很满意他的表现,在这场胜利之后,他们已经排在积分榜的第一位,虽然没有任何物质奖励,只有一个大家公认的名号——“玩《王者荣耀》最厉害的班”。

触乐网原创,转载请保留作者名、注明源自触乐(触乐带给您最优秀的移动游戏资讯)及附带

求大神帮我设计几句好玩的话?

1.听说人丑就要多读书,难怪我妈从小就说我不是读书的料。

2.现在银行卡我连密码都不想设置了,用六位数字去保护两位数的存款,想想都心累。

3.我希望成绩出来的时候,能让我有一种我配不上这么高的分的愧疚。

4.终于明白我和学霸的差距在哪,她心情很差趴在桌上,两分钟后突然直起腰开始做作业,我心情很差趴在桌上,两分钟后就睡着了……

5.时间会让你明白,除了外卖、公交车、快递值得让你去等,其他啥都等不到。

6.神啊,如果没有办法把我变瘦的话,就把我的朋友们变胖吧!好玩的说说段子。

7.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把压力转变为动力的,反正,我只会把压力转变为食欲。

9.刚才有只蚊子得到了我给它的一生中最后的掌声。

10.哇,今天好气哦,有个不认识的人问我去哪,我说关你屁事,然后他就把我赶出了出租车。

11.别对我用美人计,否则我会将计就计。

12.这不学校重新分班了嘛,老师都想要成绩好的学生,两个班主任竟然因为我而大打出手,一边打她们还一边吵:“凭什么把他分到我们班,影响我们的平均分!”

13.我做事用不着所有人都高兴,我活着就是为了让讨厌我的人越来越不爽。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