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主公赤壁鏖战,如果组建一个三国梦之队

天美资源网

全民主公赤壁鏖战,如果组建一个三国梦之队?

三国梦之队组合,鄙人想了许久,分一下这么两类吧:

综合现实队:主公 曹操

全民主公赤壁鏖战,如果组建一个三国梦之队

文臣:荀彧,诸葛亮,法正,荀攸,贾诩

武将:姜维,张辽,周瑜,邓艾,陆逊

大家肯定觉得是扯淡,会问郭嘉,赵云什么的高人气人物为啥没有,前面说了,是“综合现实”,且听我慢慢道来:

1.主公 曹操

我觉得没必要再多赘言,曹操主公,必定无争议,觉得不服的,小心你家已婚妇女被霸占!!!

2.首辅 荀彧

荀彧跟曹老板是鱼水情(最后面曹操想篡汉另算),曹操集团的政治首脑,帮助曹操夺取天下六州,功不可没,挟天子以令诸侯,驱虎吞狼,举荐贤良(郭嘉)等等,处事严谨,极具战略眼光,号称“王佐之才”,…(已经不知道咋夸了,此处省略一万字),总而言之,他当首辅我觉得没争议。

3.后勤部长 诸葛亮

演戏里有点过度神话诸葛亮了,有很多人觉得他用兵如神,事实上还真不是,他带兵打仗能力一般,真正牛逼的是后勤内政能力,刘备出门打仗,一般都是他在家打理内务,征兵练兵,调运粮草等等,都没问题,政治能力也没的说,所以说亮子当后勤部部长正合适。

4.军事顾问 法正

庞统落凤后,这哥们在刘备眼里就成了个“大宝贝”,在刘备入西川后,法正在刘备心中的地位实际是高于诸葛亮的,军事方面的是基本是刘备跟法正两个人商量,两个人大眼瞪小眼的,没事偷着哈哈,诸葛亮都靠不上边,汉中策是法正出的,定军山斩杀夏侯渊是他的计策,曹操不得法正都可惜的直叫唤,最高光的时候做到后汉的谋主,用兵打仗这事真没的说,唯一可以的是他寿命不算长,45岁就西去了。

5.军事总监 荀攸

曹操的谋主,荀攸,荀彧的宗侄,生平12计策,行事缜密,对战袁绍时,用计斩颜良诛文丑,截粮道,劝说曹操听许攸之计突袭乌巢,劝曹洪接纳张合高览,都是他的主意,用兵战术灵活多变,曹操时常赞许,在曹魏军中任军师,威望甚高!

6.三国“搅屎棍” 贾诩

玩三国杀时,最爱的人物之一是贾诩,虽然他字文和,但是这厮一点都不文和,糟老头子坏的很,几次用计都搅的天下不宁:董卓死后,忽悠李傕郭汜攻入长安,天下彻底大乱;忽悠张绣在宛城作乱做墙头草,害的曹操死了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还有无敌保镖典韦;马超进攻曹操时,设计离间马超和韩遂,结果马上打赢的马超一败涂地;曹操在最后选定继承人时,问贾诩的意见,贾诩现场愣神10秒,后说自己再思考袁绍立小儿子的事…贾诩堪称对手的噩梦,职场老油条,唯一寿终正寝的曹魏五大谋士!

7.麒麟儿 姜维

各类三国游戏中,武力和智力都接近100的人物,三国时期文武双全第一人,在三国后期独自支撑蜀汉,能力方面无可挑剔,这要不上榜就没天理了,战绩方面咱们也是胜多败少,无奈双拳难敌四手,一人对付邓艾钟会太吃力,天命难违,但是无论如何在我眼里都是堪称三国第一人。

8.威震逍遥津 张辽

五子良将之首,战功卓著。无论是西征匈奴还是坐镇合肥,都能拿出来说半天,是三国时期少有的帅才,梦之队必不能少。

9.大都督 周瑜

本来按照“综合现实”的标准,应该没有他,但是周郎还真是三国里难得的奇才,长得帅,有绝对音感,会用兵,心胸开阔的很!(说周瑜心眼小的都是被演义骗了的,实际周瑜心胸开阔的很!)只可惜死的太早,不符合“综合现实”标准。

10.结巴帅才 邓艾

出身寒门,被士大夫们看不上,靠真才实学一步步走上来的奇才,有“屯田”之策增加战时粮草供应,跟姜维可谓是“棋逢对手”,偷渡阴平一战让姜维首尾难顾,一举灭蜀,必须上榜

11.儒将 陆逊

文能治国,武能安邦,谦谦君子,三国后期吴国的顶梁柱。麻痹关羽,奇袭荆州是他的主意,面对刘备大兵压境,冷静应对,诱敌深入,后来火烧七百里,以少胜多,只是最后参与立嗣斗争时被牵连而被逼死,基本没有瑕疵的名将。

以上是“综合现实”的梦之队,我选的人基本都是在岗位上无论是性格还是能力,以及健康,寿命方面都是没有问题的(郭嘉38,庞统36,司马懿是奸臣,关羽孤傲,赵云只是个保镖…),主公曹操驭人能力强,自己也是文武双全,五位文臣再各自的位置上都有突出的成绩和杰出贡献,武将我选的都是“帅才”,即能运筹帷幄,也能驰骋疆场,但是各个位置上,他们不完全是最好的。那抛开人物的缺点,“理想中的梦之队”成员有哪些:

主公:孙坚、曹操,这俩都不差。孙坚早期的军事能力比曹操强,政治能力偏差一些,但是也是一位明主,要不是死的早,天下很真不一定是谁的

文臣:1.总顾问:司马懿(政治,军事全能王)

2.政治顾问:荀彧

3.后勤部长:诸葛

4.战略战术专家:郭嘉、荀攸、庞统、法正都可以

5.毒士:贾诩

武将(能驭将统兵的帅才):吕布和马超(实话实说都是科班出身,的军事能力都比较突出,帅哥加武力过人,有一定魅力,在去掉个人性格缺陷后,配个差不多的军师,做主帅是可以的)

正统(自带军师能力):姜维、关羽、张辽、周瑜、陆逊、邓艾、钟会、魏延、张合、曹仁、张任都可以

将才(领兵冲锋陷阵的人):太多了,不一一列举

以上是个人浅见,可以讨论,不喜勿喷,你的“梦之队是谁组成”欢迎下方留言[灵光一闪]

三国演义让我们学到了什么?

三国演义这部书,可谓古今中外的一部奇书。他并列于四大名著之中,但三国演义除了文学价值外,更可以说是一部经世济用之书。努尔哈赤当年能够用兵入神,讨平女真诸部,打败强大的明军,就是因为他深谙三国演义。我这里把三国演义的作用分为政治军事计谋(即将三国故事逐一对应到三十六计)、商战管理、职场人生三个主要部分,来一一跟大家分享

一、三国演义与三十六计,在政治军事方面的启迪

1、 瞒天过海—青梅煮酒论英雄、草船借箭

刘备靠一声春雷隐瞒了自己的真实想法,逃过了曹操对自己的猜忌;

诸葛亮趁大雾及夜色的掩护欺骗了曹操十万只箭;

2、 围魏救赵—曹操官渡之战劫乌巢军营

避实击虚,击其必救。

3、 借刀杀人—曹操杀迩衡、刘备杀吕布

曹操先借刘表之手,刘表再借黄祖之手杀迩衡。黄祖是傻瓜。

刘备利用曹操之手杀吕布,曹操有顺势而为之意。

4、 以逸待劳—彝陵之战、定军山黄忠破夏侯渊

陆逊在虢亭之战丧兵失将后,做战略退却。在彝陵这个地方消耗刘备锐气,发现对方重大缺陷,一举破敌。

定军山是典型的防守反击案例,大家可以自行去看三国演义

5、 趁火打劫—吕布趁刘备征讨袁术夜袭取徐州;

刘备从陶谦收了徐州后,引狼入室纳吕布于小沛。曹操使计策让刘备攻取袁术,吕布趁机夜袭徐州得手。

6、 声东击西—曹操攻南阳张绣,用声东击西之计策,被贾诩识破

曹操假装重兵攻打东南角,但实际上计划从城防较弱的西南角攻入。被贾诩识破,将计就计,曹操大败。

7、 无中生有—诸葛亮智激周瑜;曹操杀粮吏以安军心。

在连吴抗曹时,诸葛亮无中生有激将周瑜,说周瑜要投降曹操;

曹操和袁术在徐州攻取战中,军粮告急。跟军粮官王亘商量用小斗发粮。待群情激愤时,反无中生有说王亘盗窃军粮,斩首以平众怒。

8、 暗度陈仓—邓艾历险度阴平

三国演义版暗度陈仓。

9、 隔岸观火—曹操隔岸观公孙度与袁尚、袁熙兄弟斗

实为郭嘉授计。袁尚、袁熙投公孙度,如果曹操迫之急则双方联合,如果隔岸观火,则公孙度终斩二人首级送给曹操。

10笑里藏刀—逢纪现藏刀计,袁绍取冀州。

韩馥为冀州主,袁绍军河内。逢纪先派人劝公孙瓒一起攻韩馥,另一方面又告知韩馥公孙瓒来攻。韩馥恐惧将冀州让给袁绍。

陆逊白衣渡江其实也是笑里藏刀。

11李代桃僵—司马昭任用成济杀曹髦,然后再杀成济以平众怒

成济代司马昭僵

12顺手牵羊—守残宫孙坚顺手得玉玺

在盟军攻取董卓得过程,董卓少了洛阳退到长安。孙坚奉命守残破的洛阳宫殿,在水井中发现了传国玉玺。

刘备赤壁之战后得荆州也算顺手牵羊吧

13打草惊蛇—蜀魏争夺汉中之战

黄忠定军山之后,曹操大军至。诸葛亮令赵云在曹操大寨旁边的山上,以五百兵依令时不时摇旗呐喊,曹操惊惧,怕防不胜防,于是撤军。诸葛亮以打草惊蛇之计逼退曹操。

14借尸还魂—诸葛亮星落五丈原后,回旗走懿

不解释了,是真的尸体

15调虎离山—孙策计取庐江

孙策假意给庐江守将刘勋大量钱财,请其攻打上缭,待刘勋中计后,攻取庐江。

16欲擒故纵—诸葛亮七擒孟获

不解释了,经典

17抛砖引玉—张飞计赚严颜

张飞入蜀攻巴郡。严颜坚守不出。张飞一面搦战,一面找寻小路。找到小路后,放风与严颜知道。严颜届时来劫道,却被假张飞所骗。是为抛砖引玉

18擒贼擒王—曹操割须断袍

潼关一战,马超打的曹操割须断袍,就是擒贼擒王之计

19釜底抽薪—诸葛亮计收马超

马超替张鲁攻刘备于叚萌关,双方不可开交。诸葛亮使人送宝物给张鲁手下杨松,说刘备可保张鲁为汉宁王。张鲁令马超退兵,马超不退。于是张鲁依杨松计策给马超非常苛刻的条件。马超于是终于降刘备。

20浑水摸鱼—曹丕乘乱得甄宓

曹操破邺城,命令任何人不许进袁府。但曹丕乘乱纳了袁谭之妻甄宓。木已成舟。

21金蟾脱壳—司马懿金蝉脱壳瞒廖化

六出岐山中,诸葛亮做了木牛流马,司马懿派人来抢,但蜀汉兵扭动木牛流马的机关,木牛流马就推不动了,曹魏兵都觉得神奇。司马懿因此自身也出动,不了中了诸葛亮计策,被廖化追杀。他把缨盔放在树林显眼处,金蝉脱壳骗过了廖化。

22关门捉贼—关羽水淹七军

水淹樊城。樊城是一个低洼地带,水淹形同关门。

23远交近攻—徐州攻伐战

曹操和吕布都用了远交近攻的手段。

曹操封官赠金给吕布,就是为了交结吕布,攻取袁术。吕布将自己的女儿嫁给袁术的儿子,就是为了交接袁术,攻取刘备。

24假途伐虢—刘备假道伐张鲁

刘备借四川伐张鲁,其实就是为了取四川。

25偷梁换柱—诸葛亮偷梁换柱逼反姜维

诸葛亮围姜维在冀城,放归被俘的魏国驸马夏侯楙。夏侯楙一路上看到很多百姓说姜维已反,并在天水看到假的姜维攻城,坐实了姜维已反。姜维不得不归降诸葛亮。

26指桑骂槐—曹操杀蹇硕

曹操在当北都尉的时候,杀宦官蹇硕给所有的宦官看。

27假痴不癫—司马懿假痴不癫赚曹爽

司马懿非常隐忍,一直装病,曹爽几次三番派人探视他,他都装的很像,仿佛生活不能自理。最终骗过了曹爽。

28上午抽梯—刘琦用计

刘琦是刘表的大公子,后母蔡氏欲对他不利。刘琦向诸葛亮问计,诸葛亮认为这是刘琦的家事。于是刘琦把诸葛亮骗到一个屋子里,把上楼的楼梯抽掉,诸葛亮不得不说。

29树上开花—猛张飞断喝长坂坡

张飞在长坂坡守当阳桥,后面树林命众兵马尾扬灰尘就是使用的树上开花的疑兵之计。

30反客为主—陶谦三让徐州刘备反客为主

不解释。

31美人计—貂蝉

不解释

32空城计—诸葛亮

赵云也摆过空城计,对吧

33反间计—周瑜用蒋干除蔡张,曹操用反间计挑拨马超和韩遂

曹操故意在阵前跟韩遂亲厚,并给一封书信,上面关键字段多有涂改,终于激起马超疑心。

34苦肉计—黄盖

不解释

35连环计—庞统

庞统献连环计,使曹操铁链连接所有大船是一计,与之后的火攻又是一个连环计。

36走为上—刘玄德马跃檀溪

刘备在荆州蔡瑁摆鸿门宴欲害他,尹籍报信,骑的卢马于东门跃过檀溪脱险。

二、三国演义与商战管理

三国演义对商业与管理的启迪非常大。一直以来有非常多的解释。笔者从自己对商业管理理解的角度,做一个抛砖引玉。

1、 桃园结义:团队创业的愿景

其实刘备团队创业是白手起家,非常成功的。其他曹操和孙权其实都是几代人的积累。而刘备团队就是贩夫屠夫。刘备团队的武将和谋臣,尤其是武将,是曹操都羡慕的。靠什么?这个团队之所以这么有凝聚力,就是一开始就有明确并激动人心的愿景。

刘备“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心同力,然后可图大事”。我觉得马云也就这水平吧。后期诸葛亮的加入,也是看中匡扶汉室这个愿景。

2、 隆中对: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性

三国演义表的很清楚,从诸葛亮加入团队后,团队就不再漂无定所,有了明确的战略目标,并且在一开始夺荆州,夺益州,执行的非常不错。所以三分天下是从诸葛亮加入有隆中对开始的。任何好的企业要非常了解大的形式并有长远规划。

其实,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也是一种战略规划。

3、 子午谷奇谋:风险管理的能力决定执行方案

子午谷奇谋本来是一出公案。但是诸葛亮其实在三国演义里已经把为什么不走这招险棋说的非常明白了。就是这招好是好,但是一旦失败,我承受不起这个风险。

当时的形式也是这样的,蜀国国小民弊,其实是经不起这样大的失败的。一旦失败不但国基不稳,相信诸葛亮自己的位置也坐不稳了。这样投降派谯周等就会占上风,蜀国可能提前被魏国吞并。

一个企业执行方案,必须考虑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不考虑风险或者不了解风险的企业,很快就会被淘汰。

4, 三让徐州、两让荆州:从仁义说信用

刘备政治上的仁义,就是现代商业中的信用。刘备的仁义在三让徐州过程中,跟反复无常的吕布有着鲜明的对比。三国演义所表达的一个主题,就是刘备在仁义中得到了天下。

在商业中可以说人无信不立。没有信用只得眼前之蝇头小利,那将寸步难行。

正如刘备自己所说“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失信义于天下,吾不忍也”

5、木牛流马、诸葛连弩:从创新说竞争力

蜀国国小民弊,在与曹魏的竞争中,还能略占上风,这与诸葛亮的励精图治分不开的。其中,像木牛流马、诸葛连弩这样的技术创新,直接增加了蜀国的效率,阵斩大将张郃,直接见到了效果。这对尤其是现实的企业,启迪非常大。

三、三国演义与职场人生

1、 从诸葛亮事必躬亲看职场授权与灰度管理

诸葛亮事必躬亲是勤奋负责的一种表现。但司马懿就不这样看,他听闻,认为诸葛亮不久就要累死了。果真如此。

管理一个团队,必须做好授权并做好授权后的控制。打工皇帝黄俊曾说,管理人是让别人伟大,而不是自己伟大。一定要知人善用让每个人充分发挥作用,团队才有积极性,才有生命力。才能求胜。不作授权其实是不自信的一种表现。

当然诸葛亮不是不自信,他是对事情要求太高,一般人做的他看不上。万事不可求全责备,要做好灰度管理。华为这么牛,很大一部分就是灰度管理。

这点诸葛亮就要跟司马懿学习。司马懿在曹操帐下做参军,他献的计策曹操多有不用,后期更是被曹真压制直到装疯卖傻。诸葛亮送给他女人衣服他也不介意。实在不行就象征性的派兵出去对抗一下,并快马向大本营要禁止出战命令。这些其实都是大智慧的表现。

2、 从郭嘉的“十胜十败”说看激励的重要与向上沟通

郭嘉不仅仅是与袁绍官渡之战时候的十胜十败,包括在曹操与吕布征讨过程中,在征讨乌桓的过程中,都是在形式看起来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及时给曹操以激励,点明形势的重点和方向,事后看确实犹如神助。这也是曹操谋士这么多为什么独宠郭嘉的原因。

在与领导的沟通中,要审时度势,顺势而为,多用激励。在团队建设的过程中,也是要多用激励。

田丰就是一个反面的例子。明知道袁绍多忌,偏偏每次都是批评袁绍,然后袁绍不听,事后事实就打袁绍的脸。不死才怪。

据说郭嘉从来不主动向曹操献计,平时非常低调。但是只要曹操一问,就是条理清晰,切中要害,这也是曹操喜欢郭嘉的一个原因,并欲托之以后事。这也是我们需要向郭嘉学习的地方。

三国演义堪称一本古代智慧工具大典,反复攻读,反复有收获。可以说是万用之宝。以上是笔者的一些心得。这道题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赵云和张飞究竟谁厉害?

同样为蜀汉五虎上将,同样以“勇猛”之名威震三分,同样在三国武力榜中上侪身于“超级猛将”的行列。那么,赵云和张飞相比,究竟谁更胜一筹呢?

很多时候,咱们讨论三国猛将的武力值往往是从某一两场战斗或者某个方面的表现来进行分析,今天咱们放宽眼界,从各个角度来一次通盘考量。

一、对付实力超过自己的敌人

三分时代武力值明显在诸位猛将之上的唯有一人,就是天下第一勇士吕布。张飞和吕布总共有过四次厮杀:虎牢关“酣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负”,再与关羽联手夹击三十合,“战不倒吕布”;徐州夜战,张飞醉酒不能力战,吕布“素知飞勇,亦不敢相逼过甚”;小沛城外,张飞与吕布恶战“一百余合不分胜负”;下邳再斗,张飞击退高顺和吕布的车轮战。

张飞四斗吕布,从“五十余合”战到百余合,再击退之,愈战愈强,表现一次比一次好,是吕布一生中唯一一个心生“忌惮”之意的猛将。

赵云戎马一生,从未与武力值超过自己的敌人打斗过。但从原著中的记述来看,赵云还达不到令同层次的“超级猛将”忌惮的效果。从这一点上看,张飞要略胜一筹。

二、对付实力与自己相近的敌将

张飞的战斗生涯中对战过两个实力在同一层次上的敌人:许褚和马超。张飞在延津渡阻击曹军败兵,许褚“不敢恋战,夺路而走”;葫芦口伏击战,张飞击退骑着无鞍马的许褚和张辽、徐晃的三将围攻;褒斜道张飞劫粮,许褚因“酒醉敌不住张飞”,被张飞一矛挑中肩臂,直接剔出了“超级猛将”的行列,从此再没在战场上露过面。张飞葭萌关战马超,连斗三局二百余合旗鼓相当。

赵云也对战过两个“超级猛将”:磐河之战中,为救公孙瓒,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不分胜负”;穰山之战,与许褚对战“三十合不分胜负”,随后在重围中突破了许褚、于禁、李典的包围圈。

从对战同级别猛将的表现来看,张飞三次碾压许褚,老了的时候还能够战平马超。赵云少年出场战平文丑,青年时代战平许褚。两相比较,张飞的表现要更胜一筹。

三、对战低一级别的敌将

张飞对战过的低一层次将领有:夏侯渊、徐晃、张辽、张郃。汝南之战,张飞“奋力”击退夏侯渊;徐州突围,张飞陷伏,左冲右突遇到徐晃,“大杀一阵”,乐进到来,张飞突而走;葫芦口伏击战,张飞打退过张辽、徐晃和许褚的合力抵挡;巴郡、宕渠、瓦口关三斗张郃,皆击退之。

赵云对战过的低一级别猛将有:麹义、高览、张郃、徐晃、夏侯惇。磐河之战,赵云“战不数合”枪挑麹义;穰山突围,赵云冲阵挑翻高览,随后三十合打败张郃;博望坡战不十合,诈败夏侯惇;长坂坡怀抱幼主,与张郃“战不十合”夺路而走;乌林道击退徐晃与张郃的联手;米仓山震慑张郃、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战。

对付实力低一阶的敌人,赵云是完全占据上风,还有斩获,明显比张飞的表现要好。

四、斩杀敌将的数量

死在张飞矛下的敌将总共有:邓茂、高升、曹豹、纪灵、陈孙、吕翔、夏侯兰、夏侯杰、周善,总共十名。

死在赵云枪下的敌人就太多了:麹义、裴元绍、高览、张武、吕旷、淳于导、夏侯恩、晏明、钟缙、钟绅、邢道荣、刘睃、马汉、焦炳、慕容烈、朱然、金环三结、韩瑛、韩琼、韩琪、韩德、苏颙、朱赞。有名有姓的总共有二十三名,这还不含长坂坡突围中干掉的五十余个无名曹将。

要看斩将效率,赵云明显要比张飞高出一大截去。

五、擒敌数目

张飞的战斗生涯中总共生擒过三名敌将:赫萌、刘岱、严颜。

赵云一生中在战场上生擒过四名敌将:陈应、吴懿、孟优、韩瑶,还逼降了邢道荣。

论擒拿技巧,赵云也要胜过张飞。

六、战斗持久力

张飞打过回合比较多的战斗:虎牢关战吕布五十余合,小沛战吕布百余合,葭萌关战马超陆续二百余合;瓦口关战张郃“三五十合”。

赵云三十合以上打斗只有两次:磐河战文丑“五六十合”,穰山战许褚三十合。但穰山突围,赵云从“天黑时分”打到次日天明;长坂坡之战,七进七出,斩将五十余员,至少也有数百合。

论战斗持久力,赵云在张飞之上。

七、突围能力

张飞有三次被围,徐州遭到吕布夜袭,在“十八骑燕将”保护下突围而出,丢下刘备家小;徐州城外,张飞与刘备偷袭曹营陷伏,张飞突围而走,丢下了大哥刘备;雒城被张任和吴懿包围,“进退不得”,被赵云救出。

赵云就不必细说了,赵云的突围能力如果在三分时代自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赵云突围还有个鲜明特点――斩将破围,敢围赵云几乎和寻死没有什么区别。还每次都能救人,如公孙瓒、刘备、简雍、糜竺、阿斗、张飞、黄忠、关兴、吴班等人。赵云唯一一次突围失败是七十多岁时在凤鸣山被困,被关兴、张苞救出。

八、武力值维持能力

从张飞的战斗生涯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来有一个明显的成长期、上升期、巅峰期和衰退期,呈现出抛物曲线的形式。如镇压黄巾军到虎牢关之战,五十余合战平吕布,发展到小沛城外百余合与吕布旗鼓相当,再后来击退高顺与吕布的车轮战,达到巅峰时代。赤壁之战后,张飞的斩杀率剧降,武力值明显开始衰退,到了瓦口关之战,甚至与张郃打成“三五十合”陷入低谷。

赵云是三国诸将中武力值维持得最好的,从出场亮相一直到年过七旬,一辈子都非常能打,没有明显的衰退期,武力值基本上呈现为一条平线。这也与赵云自我克制力强,洁身自好有很大的关系。

通过以上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如果论武力值的最高点,张飞肯定要超过赵云。张飞是三分时代唯一一个能够硬磕吕布的猛将,其他人都不具备抵挡吕布百余合不落败的实力。但要论一生中的整体表现,赵云要远胜张飞。赵云武力值从没有衰退过,无论任何时间、任何年龄、任何战斗形势下,赵云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这一点上比张飞强得太多了。

那么,如果我们点兵派将,应该选择张飞还是赵云呢?很明显,如果敌将的武力值比较强悍,应该派张飞去,张飞比较擅长对付强敌。如果战场形势比较复杂,那就必须得选择赵云,因为赵云能力比较全面,善于应付各种不同的战况。

但我们必须明白,打起仗来,能遇到几次吕布这样的劲敌?非常罕见,而武艺低一阶的敌将可就太多了。所以说,要说实用,还是赵云,什么时候用着都放心。

历史上赤壁大战的时候?

赤壁之战,大部分功劳应该归功于周瑜,战役还没结束,诸葛亮就和刘备一起忙着摘桃子去了。

真实的历史中,诸葛亮只在赤壁之战开打之前出使东吴与孙权谈判,两方达成联盟后,诸葛亮就回到刘备身边了。

当时诸葛亮在柴桑见到了孙权,一番唇枪舌战之后,孙权答应与刘备结盟,并派周瑜、程普、鲁肃率水师三万前去与刘备会师。

于是,诸葛亮就带着周瑜和鲁肃一路前往刘备驻地,之后的事情,全部都是刘备亲自与周瑜交涉的,没诸葛亮啥事。

而周瑜和刘备的第一次见面,和小说相比,更加精彩和让人吃惊!

因为周瑜刚一见面就先给刘备来了一个下马威。

当时,刘备的巡逻兵在江边远远望见周瑜率领的东吴水师舰队,立马就向刘备汇报了情况。

于是,刘备当即派人前去劳军,谁知周瑜却说,军务在身,不能擅离职守,如果刘豫州能屈尊前来见我的话,那就太好了。

这句话其实伤害不大,但侮辱性极强!

首先,当时孙刘结盟,刘备和孙权是平级的,是主公级别,周瑜只是孙权手下一员大将。

从身份上来说,也得是周瑜去拜见刘备,而不是让刘备去见他。

除此之外,刘备在当时公开的身份也比孙权高一些。

按照汉朝官制,地方官员大小顺序是:州牧—刺史—太守。

刘备做过徐州牧、豫州牧、左将军,属于汉朝州牧级别的封疆大吏,左将军在汉朝属于高级武将。

而孙权当时的官职,只是会稽太守,讨虏将军,太守这个官职比州牧还低两级,讨虏将军只不过是个杂号将军而已。

周瑜就更不用说了,只不过是孙权的手下而已,如今竟然如此看不起刘备。

言外之意很明显,周瑜打心眼里瞧不起刘备,你刘备不过是个织席贩履之徒,至今连个栖身之所都没有,凭什么让我去见你?

要是识相,就自己过来见我!

刘备还真是识相,当时关羽、张飞听完当场大怒,那阵势,估计周瑜要在旁边,他俩能当场修理周瑜一顿。

但刘备还是去了,男人能屈能伸嘛。

吏望见瑜船,驰往白备,备遣人尉劳之。瑜曰:“有军任,不可得委署;傥能屈威,诚副其所望。”——《资治通鉴》

见到周瑜后,两人一番寒暄,刘备听说周瑜只带了三万人马,有点失望,他觉得三万人很难打得过曹操。

于是提议让鲁肃一起过来,大家商议一下破敌之策。

这时,周瑜再度显示出倨傲之色,并说,军务在身,鲁肃恐怕也不能随意离开岗位,要是想见他,就自己去船上找他吧。

刘备听完,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毕竟是一代枭雄,喜怒不形于色,当场口不对心地称赞周瑜治军有方。

备欲呼鲁肃等共会语,瑜曰:“受命不得妄委署;若欲见子敬,可别过之。”备深愧喜。——《资治通鉴》

经过这次见面,刘备对周瑜区区三万兵马能否战胜曹操心存疑虑,于是将自己的人马分两千出来交给关羽和张飞。

而且这两千人马故意和周瑜保持较远的距离,不受周瑜节制。

这是刘备的后招,万一到时候周瑜战败,这两千精锐也算能保存一定的实力,实在不行还能保着刘备开溜。

随后不久,刘备就和周瑜合兵一处,沿江往西进发,而曹军则顺流东下,双方在赤壁相遇,于是立刻开打。

当时孙刘联军据守在赤壁南岸,曹军则驻军在北岸,两方第一战,曹军就失利了。

原因在于曹军多是北方士兵,水土不服,生病的士兵有很多,没力气打仗。

而且北方士兵不习水战,曹军顶多在邺城的人工湖划过几天水,真要打水战,还真不行。

而刚刚投降的原刘表荆州水师则是一方面人心不服,军心不稳,另一方面刚刚投降不久,还来不及与曹军有效协同。

所以开打后,曹军大败,但曹操并不准备放弃,而是与孙刘联军展开对峙,打持久战。

之后的事情跟《三国演义》情节差不多。

为了解决北方士兵水土不服的问题,曹操想了一个办法,用铁链将所有战船连在一起。

黄盖为了破敌,想出诈降和火攻之策,于是写信给曹操请求投降,前去送信的信使面对曹操的质疑,对答如流,结果曹操相信了黄盖是真投降。

但当时是冬天,江面基本吹西北风,真要放火,那只能把自己给烧了。

可没想到才没几天,天气突然转暖,江面吹起了东南风,两人一见时机成熟,于是立即出动。

黄盖带着数十艘草船假意投降,接近曹营时,一把火点燃了草船,曹军的连环战舰瞬间火光冲天。

随着大火蔓延,曹军在岸上的营地都受到了波及。

曹操见势不妙,立即带着残部往江陵方向溃逃,孙刘联军水陆并进,一路追击,但没能追上。

战后,曹操带着一部撤回北方,但已经占领的部分荆州地盘,还是派了大将并分配了兵力镇守。

其中有一座很重要的城池——江陵!

这地儿属于军事重镇,里面工事坚固,粮草充足,而且曹操派来镇守此地的是曹仁、徐晃这种身经百战的大将。

孙刘联军为了夺取这座军事重镇,进攻了很久也没能打下来。

于是刘备提议率本部人马绕过江陵,沿夏水北上,断了曹仁后路,同时甘宁也提议率兵沿长江西上,攻取夷陵,对江陵形成合围。

周瑜觉得很有道理,于是采纳了这一建议。

随后,甘宁率兵往西,攻占了夷陵,但遭到曹军反攻,曹军和东吴围绕着江陵、夷陵这两个地方展开了一年的拉锯战。

而刘备、诸葛亮则趁机开始摘桃子。

他们趁周瑜和曹仁在江陵大战无法分身和分兵之机,率兵南下,一口气吞掉了荆南四郡。

这四郡分别是武陵郡、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四郡都属于今天的湖南境内。

刘备拿下四郡时,基本没有遇到过像样的抵抗,除了武陵郡有轻度抵抗外,其他三郡几乎望风而降。

演义里说刘备攻取四郡打了好几仗,其实根本不存在的。

至此,刘备漂泊一生,屡战屡败,终于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

占领四郡后,刘备自领荆州牧,对手下的人进行了封赏。

其中,诸葛亮的功劳比较大,被封为军事中郎将,除了参与军事以外,还要掌管财政。

整个赤壁之战,诸葛亮就出场过两回,第一次是出使东吴,与孙权结成同盟,之后就立马回到刘备身边了。

第二次是,赤壁之战结束后,刘备占领荆南四郡,封诸葛亮为军事中郎将。

如果一定要问诸葛亮在赤壁大战时在做什么,按照诸葛亮当时的身份,应该是跟在刘备身边。

协助刘备追击曹军,同时负责后勤供应,之后应该是协助刘备攻取荆南四郡。

全程没有舌战群儒,只有舌战孙权,草船借箭、借东风、与周瑜之间的那档子事儿全部虚构的。

孙策程普可以组吗?

孙策,号称小霸王。霸王是项羽,拿孙策跟项羽做比较,可见孙策有多么勇猛。他完全继承了自己父亲江东猛虎孙坚的遗志,在江东地区开辟了孙家的江山。

程普,是江东老臣,辅佐孙坚、孙策以及孙权三位主公。

曾经救孙策于危难之中,赤壁大战时,程普和周瑜分别为左右都督共同击败曹操。号称江东第一虎臣。

他们如果加在一起群殴赵云的话,我看赵云活下来的几率是比较小的。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