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战争,有哪些有深度的书可以推荐

天美资源网

颜色战争,有哪些有深度的书可以推荐?

《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被称为东方第一励志宝典、第一善书,讲的是了凡先生结合自身亲身经历和毕生 的学问修养,为了教育子孙而作的家训,以自己改造命运的经验来现身说法。书中有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部分。

颜色战争,有哪些有深度的书可以推荐

曾国藩对《了凡四训》最为推崇,读后改号涤生,“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将其列为子侄必读的第一本人生智慧之书。

1、《道德经》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2、《史记》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3、《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的智慧箴言录》

投资界教父沃伦·巴菲特生意场上的黄金搭档、幕后操手,价值投资的伟大开拓者,被誉为“巴菲特的伟大启蒙者”。

在公众眼中,沃伦·巴菲特是伯克希尔·哈撒韦的代表人物,是该公司多年来取得非凡成就的大功臣;但另有一人也对该公司传奇般的业绩作出了重要贡献,那就是查理·芒格。虽然他在普通人中的知名度远没有巴菲特那么高,但他同巴菲特一样,能引领你作出更好的投资和决策,让你对世界和生活有更深刻的理解。汇集他最出色的演讲、箴言和思想的《穷查理宝典》将向你证明这一点。

4、《心若菩提》

《心若菩提》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讲述中国民营企业家曹德旺40年艰辛创业历程和人生感悟的一部自传体著作,作者曹德旺。曹德旺是世界第一大汽车玻璃供应商的掌门人,首位获得企业界奥斯卡奖——“安永全球企业家大奖”的华人企业家。他累计慈善捐款超过100亿元,他的公司是中国第一家告赢美国商务部的企业等。

本书从贫困童年、艰辛创业、诚信为本、天道酬勤、铁肩道义、走向世界六个方面讲述了曹德旺先生白手起家,从零开始,创建了一家深具影响力的制造业跨国集团的人生传奇和40年艰苦创业的心路历程。

5、《跃迁》

本书是作者从事生涯规划职业后,对个人职业发展和人生发展的深度思考。作者通过对这个时代各行业高手的研究,发现,高手之所以成为高手,是因为他们既懂得如何驱动自己持续地努力和积累,更懂得借助社会和科技大趋势放大自己努力的收益。本书从学习方法、选择战略、思维模式等多个维度,系统说明了高手与普通人的区别,介绍了个人实现爆发式成长的关键知识、方法和背后的逻辑,是一本教普通人修炼成为高手的秘籍。

6、《反脆弱》

畅销书《黑天鹅》《非对称风险》《随机漫步的傻瓜》的作者。塔勒布的“不确定性”系列丛书已被译为36国语言在全球发行。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是我们这个时代伟大的思想者之一。当今令人敬畏的风险管理理论学者,被誉为拥有“罕见的勇气与博学”。塔勒布倾其一生研究不确定性、概率和知识的问题。他撰写了50篇学术论文来探讨“不确定性”,内容涉及国际关系、风险管理、统计物理学。主要研究课题是“在不透明环境下的决策”,为引导我们如何生活在一个我们并不理解的世界中提供指南或原则。

7、《动机心理学》

《动机心理学》致力于拆解人们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让人们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强调了认知、情绪、目标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涵盖了心理学、教育和健康等方面的知识,书中案例丰富,既有理论的深度,又落地于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8、《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用爱的语言改变暴力沟通方式,帮助我们以诚实和倾听的方式与人联系,消除暴力。

如果有人倾听你,不对你品头论足,不替你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你,这多美好啊……每当我得到人们的倾听和理解,我就可以用新的眼光看世界,并继续前进……这真神奇啊!一里有人倾听,看起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有了解决办陈,千头万绪的思路也会变得清晰起来。——卡尔·罗杰斯

9、《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书中提到,每一位知识工作者其实都是管理者,而且卓有成效是每个管理者必须做到的事。书中认为所有负责行动和决策而且能够提高机构工作效率的人,都应该像管理者一样工作和思考。而且,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要重视目标和绩效,要做正确的事和最重要的事。在选用高层员工时,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注重的是出色的绩效和正直的品格。在工作中,他知道自己所能做出的贡献,知道增进沟通的重要性。他只做有效的决策。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独到之处不仅仅在于对管理者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而且奠定了从行为角度研究管理者的现代领导学的学科基础。

10、《斗魂》

1990年,京瓷并购了美国大型电子零部件企业AVX公司,稻盛和夫未委派经营者空降,而是写了这本培训小册子《斗魂》举办哲学导入学习会,凭着本书所总结的人生成功方程式和经营管理成功七要素,以坚定的信念、纯粹的动机、强烈的愿望、坚韧不拔的意志以及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带领领导团队实践稻盛哲学,最终让经营走下坡路的AVX公司在纽约上市,超过三十年保持盈利。

日本经营之圣、销售千万级作者稻盛和夫第一本英文著作《斗魂》,是其实现人生成功和经营成功的强大思想武器,呈现稻盛哲学超越时空的、普遍正确的原理原则。解读稻盛成功方程式,探寻企业获致成功的七要素。

11、《思考,快与慢》

在本书中,卡尼曼会带领我们体验一次思维的终极之旅。他认为,我们的大脑有快与慢两种作决定的方式。常用的无意识的“系统1”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它见闻广博,使我们能够迅速对眼前的情况作出反应。

但系统1也很容易上当,它固守“眼见即为事实”的原则,任由损失厌恶和乐观偏见之类的错觉引导我们作出错误的选择。有意识的“系统2”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作出决定,它比较慢,不容易出错,但它很懒惰,经常走捷径,直接采纳系统1的直觉型判断结果。

12、《水知道答案》

如何去观察水的万种风情?如何去观赏水结晶的喜怒哀乐?如何领悟并陶醉在水结晶所蕴含的对生命的感谢和热爱?该书独辟蹊径,从另一个侧面向人们展示了科学研究的魅力,拓展了人类既成视野,从而一个瑰丽并新奇的世界也显现在眼前。 122幅震惊世界的水结晶照片,令人难以置信的科学观察,这是一本与《时间简史》同样神奇的书!畅销日韩,轰动欧美!

13、《相约星期二》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年逾七旬的社会心理学教授莫里在一九九四年罹患肌萎缩性侧索硬化,一年以后与世长辞。作为莫里早年的得意门生,米奇在老教授缠绵病榻的十四周里,每周二都上门与他相伴,聆听他最后的教诲,并在他死后将老师的醒世箴言缀珠成链,冠名《相约星期二》。

这本书全球畅销23年,见证亿万读者的相遇与成长,还是央视《领读者》领读书目。

我们都曾渴望一位人生导师的指点与陪伴,也许是老师、家长、朋友或同事;一个年长、耐心、睿智的人,理解你的孤独与迷茫的人,帮助你去真正地体验世界,教会你怎么样与失败和彷徨共处,为你在迷失方向时指点迷津。

《相约星期二》本书一共是相约十四个星期二,分别探讨了关于世界、自怜、遗憾、死亡、家庭、感情、金钱、爱的永恒、婚姻、文化、原谅、完美的一天,以及最后的道别的话题。

什么是人生最困难的事情?学生问。

——与生活讲和。

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

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

相爱,或者死亡。

晚年张作霖已是大元帅?

1924年,第二次直奉大战爆发,奉系军阀张作霖率领15万人与直系军阀吴佩孚率领的20万人展开了激烈厮杀。彼时直系军阀已经控制了北京政权,并试图武力统一全国,但是其内部并不团结,被奉系军阀钻了空子。

冯玉祥在直系原本就遭到排挤,张学良敏锐地观察到了这一点,于是趁机极力拉拢冯玉祥,还偷偷派人送给他五十万银元,让冯玉祥下定了决心,于十月十九日对吴佩孚倒戈一击,推翻了贿选总统曹锟的反动统治,武力占领整个北京。

此事成为了直奉大战的一个转折点,吴佩孚因为回师救援北京,结果造成两头战局都不利,所以不久之后便溃败,吴佩孚只能带着2000余人南逃而去,直奉大战就此结束。奉系军阀一路奔向北京,张作霖即将迎来他人生中一个新的巅峰。

就在张作霖来到北京之前,冯玉祥干了一件大事,他将溥仪给驱赶出皇宫了。

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派遣鹿钟麟带病进入紫禁城,要求溥仪及皇室成员在三个小时内离开皇宫。溥仪得知消息后大惊失色,大骂冯玉祥不是个东西。

溥仪本想以袁世凯的皇室优待政策为由拒绝离开,但是被鹿钟麟告知必须离开。溥仪不得已,草草收拾一下之后便离开了皇宫。由于走得急,很多东西都没来得及收拾,冯玉祥因此得到了大量皇室财物。

不久之后,张作霖来到了北京,扶植段祺瑞担任北洋政府临时执政。张作霖得知冯玉祥已经将溥仪赶出皇宫之后,虽然十分生气,但是事已至此,也无可奈何。

溥仪在离开皇宫之后,先是在醇亲王府居住,后来又到日本公使馆居住,1925年移居天津。恰好这一年,张作霖因为部队驻扎在此,所以人当时也在天津。

溥仪在天津还做着皇帝梦,积极谋划复号还宫和再次复辟。虽然那时候溥仪已经被赶出皇宫,但是列强都还承认他这个皇帝,再加上日本人和满清遗老的支持,溥仪的排场依然很大,只不过因为失去了优待政策,囊中略显羞涩罢了。

张作霖适时出现,不但给钱,还给溥仪下跪。

1925年6月,张作霖派人给溥仪送去了十万大洋,并告知溥仪,他希望与溥仪在自己的行馆与溥仪见一面。

张作霖送钱给溥仪,其实是水平很高的,他知道溥仪没钱,但又不便直接送钱,所以以求见为由,送钱孝敬溥仪,实在是给足了面子。而张作霖之所以不去溥仪住处见他,是因为那时候溥仪住在租界,张作霖不便前往。

溥仪收到钱后很高兴,便同意要去见张作霖,但是溥仪的老师陈宝琛却很反对,他的意见是,天下没有皇帝屈尊去见臣子的道理。言外之意就是,陈宝琛把张作霖当做是溥仪的臣子,所以必须是张作霖前来见溥仪才对。

但是溥仪不这么认为,因为他一直对张作霖都给予厚望。早在张勋复辟之后,溥仪就知道了一个道理,要想坐稳江山,也只有张作霖这个来自清朝龙兴之地的人作为自己的靠山才最稳妥,其他人都不会真的承认他这个皇帝。

而张作霖一直对溥仪也不错,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张作霖就曾派人去北京保护溥仪的安全。1922年,为了拉拢张作霖,溥仪还曾派人给张作霖送去贺寿大礼。张作霖见溥仪对自己如此上心,所以在溥仪大婚的时候,也送去了一份丰厚的贺礼。

随后张作霖几次过生日,溥仪都送去了大礼。特别是1924年,溥仪更是下了血本,给张作霖送去了大批皇室珍宝和其他赏赐,后来还补送了一个刻着去万古英风的匾额。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溥仪对他爹载沣都没这么慷慨,一个皇帝老给一个曾经的臣子送丰厚的寿礼,可见溥仪对张作霖多么上心。溥仪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幻想着有一天张作霖会帮助自己重新成为皇帝。

所以当陈宝琛提出反对意见之后,溥仪并没有听从,而是执意去见张作霖。就这样,溥仪在去到天津之后,第一次走出租界,来到了张作霖位于曹家花园的行馆。

张作霖为了迎接溥仪,特意安排了两队人马在门口迎接,一队人马手持刀枪剑戟,一堆人马手持长枪,显得有些荒诞。不过溥仪还是感受到了张作霖的用心,新式武器和旧式武器并存,所以十分感动。溥仪漫步走进大厅,见到了已经在等候他的张作霖。

张作霖留着八字胡,看见溥仪后,主动笑脸上前,然后突然扑通一下跪在地上,磕了一个头,然后说了一声皇上好。

溥仪也不觉得突兀,反而很高兴,亲自把张作霖扶起来。

那么张作霖为何要给溥仪下跪呢?

我必须要说的是,张作霖根本就没想过要帮助溥仪复辟,如果那么做的话,那无疑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成为所有人的众矢之的,这对张作霖是极为不利的,他也不会那么傻。

张作霖给溥仪下跪,包含的含义实在是太多了。

暂且不说别的,张作霖能有今天的成就,那真是离不开清朝的功劳。大家都知道,张作霖是土匪出身,因为巴结清朝官员得以被招安,随后借助清廷势力逐渐发展壮大,直至辛亥革命之后夺取奉天军政大权,并一步步成为当时全中国势力最大的军阀。

所以从内心来说,下跪给溥仪磕个头,表示一下感谢,也无不可。而且多年以来,溥仪对张作霖也是足够上心,给足了面子,张作霖作为曾经的清朝臣子,对曾经的皇帝磕个头,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这不是张作霖磕头的主要原因。

溥仪拉拢张作霖,是想让他帮助自己复辟。而张作霖对溥仪毕恭毕敬,甚至是磕头,又何尝不是一种厚黑学的现实案例呢?

张作霖最善于做的事情就是不择手段地去争取一切有利于自己的力量,就比如说他认的那些干爹,结拜的那些把兄弟,这些人有些是小摊贩,有些是军政大员,但只要对张作霖有用,他都不惜降低身段放下面子,尽全力取得别人的帮助。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简简单单得来的,张作霖的成功绝对就离不开他的这一特质。

其实在张作霖心中,尽管他不打算帮助溥仪复辟,但是溥仪对他的作用还是有的,毕竟溥仪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围绕在他身边的势力还是不少的,就比如说保皇派和那些支持他外国列强。

张作霖长久以来都对溥仪很客气,在天津还给溥仪磕头,其目的还不是为了拉拢保皇派和列强。即使拉拢不成,至少在那个时候,不至于与他为敌吧。特别是那个时候张作霖跟日本人的关系其实很微妙,在东北存在利益冲突,所以张作霖也不想在溥仪这个问题上与日本人发生冲突。

其实跟张作霖玩一个套路的人,在当时也不是没有,但是没人玩得比他好。就比如说段祺瑞,他想拉拢溥仪,但只是与溥仪进行了一个短暂的会面而已;再比如说张宗昌,这个人也没少给溥仪磕头,但最终也只不过想从溥仪那里捞了点钱财而已,格局跟张作霖相比实在是不值得一提。

其实很多人对溥仪有误解,认为溥仪很懦弱而又无能,其实溥仪是很有智慧的,只不过他的能量虽然不足以让他再次当上皇帝而已。溥仪来到天津之后,各种支持他的势力一直都存在,他曾是大清皇帝的这个身份,在那个新旧交替的年代,给他带来了雄厚的政治资本。

张作霖作为一个纵横江湖的大人物,这一切他都是看在眼里的。所以他认为,即使不能让溥仪为我所用,但至少也不能让溥仪成为一个反对自己的势力。给溥仪下跪其实就是在给溥仪灌迷魂汤,让溥仪觉得自己是一个可以信任的人。

当然,张作霖觉得光磕头还不行,所以在与溥仪会面的过程中,他当着溥仪的面大骂冯玉祥,说冯玉祥赶走溥仪不是他的真实目的,他是冲着皇宫里面的珍宝去的。溥仪听完之后觉得说得有道理,于是便嘱咐张作霖以后要多多保护故宫文物。

张作霖把某头指向冯玉祥,难道真的是因为他赶走溥仪抢夺珍宝吗?显然不是,这只是一个借口而已。张作霖的目的其实是借助一切力量来排挤冯玉祥,然后自己好完全掌控北洋政府罢了。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曾写道,那一天张作霖给他磕头,他就觉得张作霖是个十分念旧的人。后来张作霖对他说,他不该在张作霖进入北京的时候去了日本使馆,不然张作霖就可以保护他。

张作霖还说,如果溥仪需要什么就跟他说,或者去奉天也可以,就住在奉天的宫殿里也是可以的。溥仪那时候很想说,他需要张作霖帮助自己夺回皇帝宝座,但是不知道怎么了,却没说出口。

其实溥仪为什么没有说出口,因为他理性的一面告诉他,张作霖早没帮晚也没帮,现在怎么都这样了,怎么还会真的帮助他复辟呢。但是溥仪那时候的理性思维其实是被抑住了,因为他骨子里还有一颗做皇帝的心,那么任何一个可能对自己有利的人,他都必须维护好关系。

所以张作霖和溥仪的那一次会面,其实达到了他们两个人各自的目的的,尽管彼此都知道逢场作戏的成分很浓厚,但谁也不想承认,特别是溥仪。

1927年,张作霖成为北洋政府,代表中华民国行使最高统治权。所以如果张作霖真是一个支持溥仪的保皇派,那么这就是莫大的讽刺了。所以说,张作霖的演技在那个年代还真是不错的,袁世凯之后中国军政界第一厚黑大师的名声那真是不虚的。

你认为有哪些令人惊奇的事?

1998年2月14日,距离春节还有两天,而且这一天情人节正巧赶上了周末,手里捧着鲜花的年轻男女随处可见,武汉长江大桥一如既往的繁忙。整个上午,大桥就非常的拥堵。

但就在这样繁忙的情况下,在上午10点08分,长江大桥的引桥上突然传出一声巨响。那震响,把汉阳桥头公厕的玻璃都震碎了,里边正蹲坑的人可遭了殃,顾不得肚子疼,慌忙间提着裤子就跑了出来。

慌张的人们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过去,只见大桥上,一辆公交车被大火烧的仅剩下黑乎乎的架子。而在其四周,则是痛哭惨叫的幸运者,以及满地的血,以及残缺的肢体,场面十分的恐怖。

当时现场的目击者回忆,现场又呛又涩,空气中弥漫的不知是炸药还是血的味道。有位老人从汉正街买完东西回来,正好赶上这一趟爆炸。他看见出事的公交车的车门上,一直有鲜血往外流淌,有两人被炸飞掉到大桥下的京广铁路上,已经完全变形了。

更恐怖的是,有一条大腿被炸飞,落在了一辆出租车的棚顶上,司机哆哆嗦嗦地把这条穿着裤子的大腿取了下来。而在桥栏杆附近,还有一只手,上面涂了红指甲。随后,周围的一些人都纷纷开始救人。

但是,因为场面过于血腥,很多人被吓得走不动,在路边呕吐起来。爆炸发生后,警方很快赶了过来,一边封锁现场,一边把伤员送到医院,随后开始清理现场。经过三次的全面搜索和统计,警方最终确定现场有16人死亡,30人受伤;共清理出了241袋残留物。

通过侦查,发现公交车爆炸地段的大桥上有一个十厘米深,脸盘般大的炸洞。而根据这一炸洞的形状,专案组推断在爆炸的那一瞬间,炸药是被人为的放在公交车上的,而不是提前安置在大桥上。

毕竟,如果炸药是提前安置在大桥上,那爆炸后所形成的炸坑会是放射性。而且,法医在对从现场整理出来的200余块尸体检查时,也进一步的证实了炸药是被安放在公交车上的。而且16具尸体中,大部分上半身都比较完整,但是下肢都被炸的粉碎。

警方对清理出的241袋残留物进行筛选,从中并未发现遥控装置残留。相反的,他们发现了一些类似导火索的残留物。也就是说,当时有人把炸药带上了公交车后,这个人也乘上了公交车,最后可能亲自引爆炸药。

而除了这类似导火索的残留物外,警方还发现了一封“遗书”。这封遗书位于爆炸公交车的后半部,信封完整,而里面的内容很有文艺范,大概就是被男朋友抛弃了,她最后选择自杀。而针对这一封“遗书”,警方也从16具尸体中找到了这个女孩。

但是,在警方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后,发现这只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女青年,平时就经常进行这种风格的文学创作。在其家里,类似这种风格的文章还有几十份。最为主要的是,这个女孩没有接触过炸药,也不懂得任何爆破的知识。

最后,警方认为她构不成自杀和他杀的条件。紧接着,警方又怀疑者是否和这辆公交车的司机,或者是售票员有关系。警方通过调查和走访,得知这一辆公交车是被司机和售票员承包的,每个月的生意都不错。

而司机和售票员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需要养活,平时家里也没有什么矛盾,更没有任何前科和劣迹。而且,在爆炸时,司机一直在驾驶室而售票员则在车内挤着卖票。警方最后也将二人的嫌疑排除了。

司机告诉警方,在爆炸的前一天晚上19点30分,收班后他将车子停在公交车的停车场,并对车内进行简单地打扫,但却未发现任何可疑的东西。而在爆炸这一天的早上9点多,他还对车内再一次的清洁,依旧没有可疑的异物。

那么,谁才是真正的凶手呢?此外,谁距离爆炸点最近呢?

法医对200余块尸块进行整理,其中1号、10号,以及11号等三具尸体引起了专案组的注意。因为离爆炸中心越近的物体,会被抛得越远,被炸的越粉碎。而这三具尸体,是整个爆炸案中被炸的最惨不忍睹的。

10号位于爆炸中心东北的26米远,11号更是位于爆炸中心西南的31米处。也就是说,这两具尸体是距离爆炸中心最近的。而从两人被炸飞的方向来看,当时炸药位于两人的中间。那么他们是否会是凶手?亦或者说,有人是受害者?

而且,在炸药被引爆的瞬间,他们处于车内的什么位置,是站着还是坐着,亦或者是蹲着?更为关键的是,炸药是怎么被引爆的?

案发后三天,警方接待了617名认识人,确定了16具尸体中13人的身份,仅剩下三人无人认领,而这三人,正是被重点关注的1号、10号,以及11号。随后,在经过缝合后,照片被放在电视台和报纸进行投放。

不久,有人来认领了1号尸体。1号尸体是一位失足妇女,认出她的则是和她一齐工作的姐妹。根据警方的调查和走访,得知这位1号的经济条件不错,在老家有自住房,还有门面出租。

她性格开朗,在案发的前几天,一如往常的吃吃喝喝,通宵打麻将,没有任何厌世和极端的思想。因此,她的嫌疑也被排除。这么一来,就剩下10号和11号的嫌疑最大了。

2月15日,专案组找到了一辆一模一样的公交车,开始对现场进行还原。专家在被炸毁车辆和完整车辆上进行测量,初步推断出,紧贴着爆炸中心的是一张椅子,而且根据死者的损伤程度来算,炸药量在10公斤左右。

随后,为了验证10号和11号的直接关系,专家通过对椅子炸飞碎片,以及尸体被炸飞的方向进行测验,发现椅子和尸体被炸飞的方向一致,而且当时两人中有一个在炸药包的外侧,一个在里侧。

而且,通过车里地面的高度、椅子的高度,以及车梁的损害程度,专家把爆炸中心精确到了5厘米之内。还原爆炸现场后,当时爆炸的情况是,炸药是在公交车倒数第二排,靠窗的单人椅子旁被引爆的。

而在炸药爆炸的那一瞬间,10号正坐在椅子上弯着腰,用双手扶住了地上的炸药包。而11号,则是蹲在10号的旁边,正面对着他,而后点燃了导火索。也正因为如此,在爆炸发生后,11号被炸飞出去时,只有屁股没有被炸碎,因为它里炸药之间较远。

因此,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确认10号和11号十源,从而解开谜案。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专案组在残留物中拼出了一个身份证残片,得到了汤喜林、江西省武宁县,以及圆村、15组等字样。

在已确认的死者和受伤者里面,都没有发现汤喜林的名字。这么一来,他有可能就是10号或11号了。这一消息,让专案组的人员为之振奋。经过大量的调查和走访,专案组在硚口区长堤旅社的登记簿上,发现了汤喜林的入住名字。而且当时汤喜林还不是一个人前来,其身边还有一个叫齐杏献的人。

在两人住过的房间,专案组在床下找到了一根48厘米长的祈蒙山牌导火索,但经过对地面提取尘土进行化验,没有在房间中发现炸药的制作成分。也就是说,这个炸药是提前准备好的。为此,专案组立即赶到江西。

但是,到了江西后却闹了个乌龙,原来汤喜林的身份证在1997年7月时,就在武宁的客运车上弄丢了,而且他在2月14日时也没有去过武汉长江大桥。而在第二天,专案组也见到了齐杏献。

齐杏献告诉警方,1997年在武宁罐头厂打工时,把身份证借给了一个叫曹军的工友。但后来,曹军把齐杏献的身份证弄丢了,还赔了他50块钱。但好在,通过齐杏献,专案组又得到了曹军这一线索。

在对曹军进行调查时,发现他在罐头厂离职后,曾到黄山卖了一段时间的字画。到了1998年1月时,曹军便回了老家武宁县,在一家玉明旅社打工,与一名叫邹昌力的工友关系较好。据老板所说,他仅知道曹军是武宁人,但家住哪里却不知道,而且就连曹军是否是真名也不确定。

为此,专案组又开始调查邹昌力。在石门楼镇的一个村子里,专案组见到了邹昌力的母亲,通过对她的血样提取,经过鉴定,最终确定10号就是邹昌力。邹昌力曾在钨矿打过工,懂得爆炸知识,负责炸药放炮。

因为家庭条件差,邹昌力曾定下了一门做倒插门女婿的亲事,虽然得到女孩家人的认可,但是邹昌力却认为这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所以,两人谈过恋爱,但还未到领证的程度。在邹昌力外出打工的事后,女孩和别人谈起了恋爱。

邹昌力的母亲得知后,曾骂邹昌力没用,说未婚妻迟早会找了别人。而邹昌力知道后,也是郁闷和悲愤,甚至对女孩说要报复她,以及说会炸火车,炸汽车。在2月1日时,邹昌力曾把曹军带回家中,两人同睡一张床,同抽一根烟,甚至吃花生时也要分两半,你一粒我一粒。

2月7日,两人一同上山,带回10公斤炸药。2月8日时,两人拎了一编织袋炸药离开家,说要去武汉打工。而在爆炸案现场所发现的,就有白色编制袋碎片。2月13日下午16点,两人住进了长堤旅社,而这里距离爆炸现场只有几分钟的路程。

在2月14日的9点多,两人拎着10公斤硝铵炸药离开长堤旅社,乘坐上一路专线电车,最后在10点08分发生爆炸。

最后,专案组找到了曹军暂住的出租屋,找到了他的指纹,经过对比,确认11号就是曹军。而且在出租屋里,专案组还找到了一枚雷管,一幅画像和一首诗。而诗的结尾,则是“在美丽的地方,结束我不美丽的人生”。

虽然案件破了,但是关于两人为何要寻死,而且为何要带着炸药在电车上引爆等却难以得知。而且,曹军这个姓名是否是真的,他究竟是谁,为何要隐瞒身份等更是充满了疑惑?

为此,很多人都说同性恋情侣自爆殉情了。可不管他们是谁,取向如何,可这不能成为他们炸公交车,伤害他人的理由。

宋鸿兵的货币战争这本书可信度有多高?

宋鸿兵先生《货币战争》没有看过,但是我可以想象的出,因为我曾经看过很多集《鸿观》的节目,后来渐渐觉得没有什么意思,感觉和梁老师故事会差不多,初听感觉耳目一新,久而久之,如同爵蜡,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因为我总觉得是以偏概全。往往把历史中的一些非关键问题、具有话题性的问题视为关键问题。所以,基本上也就不怎么看了。

我想有以下几个特点:

1)阴谋论

典型的就是没有证据支撑,这是他的观点被抨击地最为厉害的部分;

2)引导式结论

比方他在谈到中东战争的时候,把宗教因素列为最为重要的冲突原因,而大家都知道,中东战争的原因不过利益耳。但是他就预先为大家摆好结论,或者是从历史中慢慢引导大家到所谓的结论上来,看似是符合逻辑,其实早在一开始就偏了。

3)夸张与故事性

特别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故事,让人举得很神秘,似乎全世界还存在着另一个非常神秘的角色,这不是西方所信奉的基督教?相信神秘力量的存在,上帝在人间。

搞笑的是,如果他的家族真有这样的能力,也就不会有这样的作品出来。中国也不会例外。

好看的电视剧或电影?

谢邀。因为不太清晰楼主所指的“好看”究竟是何意,加上大家已推荐了一大批经典影视作品,我就换个角度来推荐五部/套我自己喜欢的奇幻片吧!别的不说,奇幻电影利用高科技制造出的多种视觉奇观,以及关注人性带来的心灵震撼,绝对称得上分量十足的“好看”!

奇幻电影(fantasy films)是奇幻类型的电影。这类型的电影都大量包含魔法、超自然现实事件、或是幻想生物如龙、半兽人以及幻想世界如魔戒中的中土奇幻电影。

一、《指环王》三部曲

导演:彼得·杰克逊豆瓣:9.0,9.1,9.2

《指环王》又称《魔戒》,是美国与新西兰合拍,彼得·杰克逊执导,伊利亚·伍德、伊恩·麦克莱恩、维戈·莫特森等主演的奇幻系列电影。共有三部:《指环王:护戒使者》(2001年1上映)、《指环王:双塔奇兵》(2002年上映)和《指环王:国王归来》(2003年上映)。

这个系列电影讲述了黑暗魔君索伦在数千年前铸造了一枚具有无上权力的至尊魔戒,后来这枚魔戒辗转落到了天真无邪的男孩弗罗多的手里,弗罗多抵御住了魔戒的诱惑,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最终前往末日山脉销毁了魔戒的故事。

《指环王》系列是电影史上无法逾越的奇幻大片。三部电影共获国际奖项351项,提名284项,包括17项奥斯卡金像奖。其中《指环王:国王归来》以获11项金像奖的成绩与《宾虚》及《泰坦尼克号》并列成为了奥斯卡影史上获奖最多的影片。

二、《阿凡达》(2009)

导演: 詹姆斯·卡梅隆

豆瓣:8.7

电影设定于2154年,人类穿上阿凡达的躯壳,飞往遥远的星球潘多拉开采资源。受伤后以轮椅代步的前海军杰克,自愿接受实验并以他的阿凡达来到潘多拉。在结识了当地纳美族人公主涅提妮之后,杰克在一场人类与潘多拉军民的战争中陷入两难。

詹姆斯·卡梅隆以此片证明了他的确是世界之王,作为视觉特效技术大军、生物设计大军、动作捕捉大军、替身演员大军、舞蹈演员大军、演员大军、音乐和音响大军的总统帅,他用让人目瞪口呆的方式把3D奇幻片带进了21世纪,绝对值得一看的史诗级奇幻大片。

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2012)

导演: 李安

豆瓣:9.1

李安在这个关于少年和孟加拉虎一同在救生艇上漂流求生的故事里,创造了惊人的奇观。可谓是一次关于真实的拷问,一首关于人性选择的挽歌。被赞为“绝对的大师手笔,达尔文进化论、宗教人本主义、信仰与心境的互动,无数理念在这部影片中水乳交融混合为一。”而堪称哲学史诗般的3D技术,也让银幕上的世界呼之欲出,在《阿凡达》之后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此片被称为2012年度最佳影片之一,在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共获得四个奖项,也是李安继《断背山》后赢得的第二座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四、《本杰明·巴顿奇事》(2008)

导演: 大卫·芬奇

豆瓣:8.9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出生便拥有80岁老人形象的本杰明·巴顿,随着岁月的推移逐渐变得年轻,最终回到婴儿形态,并在苍老的恋人黛茜怀中离世的奇异故事 。在这部电影里,不仅能让你看到一段跨越时间的爱情,也是一首长达一个世纪的个人史诗,让人逆向感受的欢乐与死的痛苦。

这是一部黑暗的、同时又充满浪漫、感人色彩的奇幻爱情电影,让人在逆向的生命里感受爱情与人生。

五、《哈利·波特》系列电影(2002-2011)

导演: 克里斯·哥伦布、大卫·叶茨等

豆瓣:9.0

《哈利·波特》系列是美国华纳兄弟娱乐公司将JK罗琳所著的同名系列小说改拍成的八部电影,由丹尼尔·雷德克里夫、鲁伯特·格林特、艾玛·沃特森等主演 。

这个系列讲述的是年轻的巫师学生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前后六年的学习生活和冒险故事;第七部讲述的是哈利·波特在第二次巫界大战中被迫逃亡在外寻找魂器并消灭伏地魔的故事。

这个奇幻系列也超出了一般电影的意义,它不仅塑造出一个虚拟而鲜活的魔法世界,让年轻人们为之热爱疯狂,更或多或少地成为了一代人成长的见证。

当然,奇幻电影的优秀之作众多,如《2001:太空漫游》《雷比特人》、《雷神》、《加勒比海盗》等,囿于篇幅不再展开。仅从上文所列出的几部奇幻电影可以看出,奇幻电影擅长利用高科技来制造视觉奇观。在给观众带来视觉震撼的同时,也以惊险、奇特的游戏表现方式获得众多观众喜爱,而其崇尚自然、关注人性的主题倾向更使其成为一种叫好又叫座的优秀电影类型,不仅好看,也值得一看再看。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