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冲锋工程师,哈弗这车怎么样?
「哈弗H5」已经停产·二手选项柴油版可以考虑内容概述:哈弗H5停产原因,替代车型的全面转型。
长城哈弗H5是台很有些情怀的硬派SUV,同时也是接班赛弗第一批主攻B端(抗衡合资品牌)的国产汽车。然而这台车还是悲情的停产了,至于停产的原因也许和产品规划有很大关系;下面先来简单看一看这台车的技术水平,以及稍显另类的四驱系统匹配。
动力&四驱汽油版哈弗H5装备的发动机为「4G63S4T-2.0T三菱发动机」,客观评价这台机器应当为工业垃圾。因其动力储备仅仅为140kw/250N·m(2400~4800rpm),这是个怎样的水平呢?
长城汽车自主研发的小排量发动机也超越了三菱2.0T,同排量竞品更是跨越了一个时代。所以说汽油版的H5具备动力挺差且油耗相当高的特点,即使匹配分时四驱系统也难有理想的公路驾驶与越野脱困体验。
柴油版哈弗H5装备的是「4D20D-2.0T长城柴油机」,这台机器的水平就要比4G63S4T优秀太多,而且在同排量同阶段的柴油机中也属于佼佼者。动力储备达到了110kw/320N·m(1400~2800rpm),同期的3.0T某知名品牌柴油机的峰值扭矩还不足300N·m(仍然在服役),所以柴油版本的H5还是用的住的。
但是……要说但是了:柴油版本的H5使用的是适时四驱系统,分动箱集成了多片式离合器限滑差速器。其功能可实现传动轴差速以保证铺装路面可以用四驱行驶,分时四驱不能在铺装路面使用失去;其次可以利用多片离合器压紧实现前后固定比例分动,然而摩擦片容易过热而降低摩擦系数,分动越野的极限要比分时四驱低。
具备强劲性能的柴油选项四驱偏弱,动力偏弱的汽油选项四驱强大,这种不合理的设定让H5成为了绝对冷门车。而且非承载式车身的车辆油耗本就偏高,硬派SUV基本都是冷门状态,于是这台车存在的价值也就很低了。
错位竞争依靠硬派SUV走量,最终的命运都会像北汽越野车一样凄凉……长城哈弗需要的是城市SUV作为快销车,硬派选项主要是为“秀肌肉”,同时为提升品牌形象(走向高端)。那么定价在10/15万区间的H5也就没有什么存在的意义了吧,因为产品定位提升不论品牌形象,注定低迷的销量即使换装发动机也挽救不了,于是则有了两种车型的错位定位。
1:乘用车型以哈弗H9拉升品牌形象,20/30万区间的国产汽车还是很吸引眼球的。
2:商用车型以炮系列皮卡拉升销量,预做储备并且能够见到理想的效果。
皮卡车虽然也是非承载式车身,但是这种车型毕竟是载货汽车,其实用价值要远高于普通的硬派SUV。所以这种车型即使油耗高一些也能够被接受!近三年来皮卡车开放了太多,从取消反光条与放大号的黏贴要求,到2020年结束后要对地级及以下城市县区全面解除限行,这些都预示了皮卡车未来会热销。
那么长城汽车与其放一台销量低迷的硬派SUV在快销车领域,不如把主要精力投放到皮卡领域;一则为即将到来的皮卡热打下用户基础,二则能实实在在的获得高销量。所以哈弗H5已经没有什么价值了,本来认定为接班车的哈弗大狗又是承载式普通车身是;未来只能参考哈弗H9或WEY坦克,H5这款经典车型真有些遗憾。
编辑:天和Auto
内容:原创发布
欢迎留言讨论,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苏联球形坦克是什么奇葩东西?
战争是一种神奇的力量,他不仅代表着血腥与残酷,同时也最能激发人类的各种创新和奇思妙想,能够快速推动科技向前发展。最典型的其实就是二战,在战争的压力下,德国人的创造力达到了巅峰,各种黑科技层出不穷,比如V1V2导弹、飞碟、飞翼布局的轰炸机等等,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而同一时期的苏联其实也创造出了很多奇葩的武器,比如接下来要说的球型坦克。
球型坦克并非苏联的独创,其实同一时期德国、苏联不约而同的都在开发球型坦克,不知道是殊途同归还是间谍效应,不过双方在设计上差别巨大。最后德国球型坦克还没研制完成就战败,最终被苏联缴获。
苏联球型坦克最先是有苏联哈尔科夫“红星”工厂首席工程师提出的,参数设计包括:直径10米,极速90Km/h;引擎2000马力,战斗重量:500吨;装甲:200~250毫米。这坦克有四门火炮,其中两个超过155毫米口径,8挺双联机枪和2挺防空机枪。这个数据在今天看来都难以实现,当今主战坦克也没有谁能实现90km/小时的,还上2门超过155mm的主炮,听起来就有些天马行空。毫无疑问,这辆“球型坦克”只是停留在图纸上从未实施。
“滚滚前进”的球形坦克
不过经过讨论后,苏联务实的设计了一款仅仅只有35吨的球型坦克SHT-2T,这种坦克造型非常奇葩,中间是两条有金属和橡胶制作而成的履带,履带整个包裹着车体,外部则是一个巨大的壳体将整个坦克包裹成了一个球型。坦克车体上方有一座机枪炮塔,车体两侧还各有一门76mm主炮,分别安装在转轴上,这种配置极大的提高了射界。
为了解决这个35吨大家伙的稳定性问题,设计师利用了陀螺效应设计了独特的平衡系统,并在车底安装重达4吨的压舱系统,设计时也尽量让坦克重心偏低,就像现在的不倒翁一样,确保其在行进途中不会侧翻。SHT-2T行进中灵活性非常高,可以向陀螺一样原地旋转,炮塔的射界很宽也能确保尽快的消灭各个方向的敌人,这款坦克越野上也能轻易跨过壕沟或1.2m高的单层,时速更是达到了50~60公里,比之当年的大多数主战坦克速度还快,他的设计初衷就是用来打攻坚战的。
1943年9月,苏联将一辆SHT-2T球型坦克投入到实战中,在两辆T34的掩护下向一个德国阵地冲锋,德军那些小水管射过来的炮弹在球型坦克面前直接被弧形装甲弹开了,这让德军大吃一惊束手无策,而这辆坦克成功的完成攻坚拔寨任务。
可经过战场的检验,苏联人发现这款球型坦克看起来高大上,但用起来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完美。首先是难以克服的机械问题,士兵实际操作起来也就更复杂了;第二这种转轴炮塔虽然射界很广,但火力精度不够,敌人面对重装甲的球型坦克无可奈何,但自己的炮弹打出去同样碰不到敌人;更重要的是驾驶坦克的士兵,坐在坦克内快速移动是那滋味可真是不好受,驾驶视野本就不好还异常的颠簸还天旋地转,士兵根本无法正常操作;还有球形坦克的接地面很小,使其更容易陷入泥泞,这种坦克想在泥泞中爬起来比登天还难。
也正因为如此,最终苏联仅仅建造了几辆这种坦克就充充收场,与T34动不动就年产量超过1万辆的数量比起来,这种造型怪异的球型坦克只能算是昙花一现,然后就被苏联放弃了。如今这款球型坦克还呆在俄罗斯博物馆里,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
魔兽世界82版本麦卡贡副本被玩家吐槽难度过高?
魔兽世界8.2版本第三赛季开放的第一周让众多玩家体验了到设计师“深深地恶意”,不仅新词缀下的大秘境难度高,就连新副本麦卡贡都把玩家们“折磨”的痛不欲生,往往一个麦卡贡打下来都需要3-5个小时,这些导致玩家们不解,一个五人本,为何要把难度做的如此之大。
相信在这两天体验了麦卡贡副本的玩家都会有一个感觉:“这根本不是五人本,这简直就是开荒卡拉赞”,的确麦卡贡副本绝对可以做成一个小型团本,而设计师做成五人本,显然就是为了物尽其用让麦卡贡成为大秘境副本,然而这种物尽其用就会导致玩家在麦卡贡中的容错率大大降低。
胖哥昨天晚上在集合是随便找了个麦卡贡野队,队员分别是坦克胖哥战士、DPS贼法战、治疗牧师,除了牧师装等403以外,都是415左右的装等,初入麦卡贡觉得就是一个掉落415的五人本,随便一路就碾压过去了,然而事实证明,胖哥还是太年轻了,从晚上10点,达到凌晨3点,最终还是在尾王灭了好几次之后解散,相约第二天晚上继续开荒尾王,长达五个小时的副本时间,虽然时间长,但是却并未觉得枯燥,可见麦卡贡这个副本做的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副本有诚意并不代表好打。
麦卡贡前面的两个BOSS几乎没有灭点,第一个灭点在大宅院的工程师那里,怪物伤害高的离谱,牧师还总是中冲锋,大概灭了6次才顺利击杀工程师,4号则是两次落地就打掉了没什么好说的,而最耽误时间的就是五号坦克大战,按照网上攻略足足灭了2个多小时,喷火阶段全团血量刷不起来(当然这可能和牧师装等太低有关,但是也全团合剂了),使用了很多玩家写的攻略并经过了反复试验,最终胖哥从开始拉着白金机器人一路卡CD嘲讽着满场跑,降低治疗压力才顺利过了坦克大战。
进入后面3个BOSS,前面2个几乎没什么灭团点,而到了麦卡贡国王之后,往往完美过P1之后,P2阶段就乱了,在尝试了几次之后,实在太晚了,也就散团了,不过也相互加了好友打算第二天继续,虽然打了5个小时,好在拿了两件泰坦装备,还有一件435的,也算不虚此行。
经过胖哥的麦卡贡副本体验,总体感觉这个副本之所以被玩家吐槽难,一方面是因为作为五人本来说这个副本耗时太长,8个BOSS就算一次不灭也需要2个小时才能打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队伍人数少容错率太低,比如胖哥所在的队伍,没有战复,没有糖,唯一的战复就是胖哥的工程道具,往往治疗死了,胖哥就只能一边抗BOSS,一边战复,这种情况下自然会觉得很难,再加上第一个CD玩家对新副本还处于摸索阶段,而团本不仅容错率高还有指挥提醒,所以才会觉得麦卡贡副本的难度过大。
每日分享魔兽世界攻略、技巧、黑科技等最新原创资讯,记得关注胖哥哦下周2月17日企业若复工?
对于企业来说,复工,肯定利大于弊。所有企业都盼望着能早日复工,因为不生产,企业就没有收入,就会亏损。
但2月17日能否复工,要分地区。
1、湖北疫情重灾区,延迟复工,是刚需从每日的疫情报告看,湖北地区的疫情依然十分严峻。
2月15日上午,国新办在湖北武汉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在湖北组织开展的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
“当前,湖北和武汉的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紧的时候,是一种胶着对垒的状态。”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说。
这种情况下,复工,就是找死。
所以,关键时刻,湖北已有多地实行战时管制。我就在其中一地,湖北十堰张湾区。2020年2月12日24:00起,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实施战时管制,所有楼栋一律实施全封闭管理,所有居民在家再待14天。
我们公司本来2月3日上班,疫情来袭,延迟到14日上班,现在,湖北省通知,所有企业不得早于2月20日复工。
所以,在湖北,不会2月17日复工,否则疫情可能会加重。
2、湖北以外新增病例连降11天,企业有望复工从这个数据来看,湖北以外新增病例连降11天,国内非湖北地区疫情已先行见“顶”,出现“关键拐点”。
非湖北地区的企业很多已经陆续开工,有的因为疫情,开启在家办公的模式,但还没有全面复工,全面复工还尚待时日。
疫情来袭,行业里那些资金、实力相对雄厚的企业,都将面临着巨大的危机,而那些资金实力薄弱,抗风险能力较差的中小企业,更将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
如果企业能早日开工,是幸运。否则那些中小企业因为现金流不够,导致资金流断裂,可能会倒闭。
3、即使复工,也要注意个人防护近期疫情还是很严重,如果你要复工到岗,可能会乘坐火车、飞机等方式返回工作地,这期间会大面积接触陌生人,上班后坐公交、乘地铁,也可能被传染。所以做好个人防护很重要。
戴好口罩和做好好“手”卫生是最重要、最有效的防护措施,坚持勤洗手、规范洗手和手消毒,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感染风险。
保护好自己,比工作挣钱更重要!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答主介绍:霍辉,宝妈,理工女,改善专家,写作教练,高级工程师,倒过来是辉霍。头条号:霍霍的小世界
广西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我仅知道广西的院士和将军有下列三十一位:
韦 钰 院士 电子学专家。1940年2月7日出生于广西桂林,1965年南京工学院电子工程系研究生毕业,1981年获西德亚琛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现仼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校长。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姚 斌 院士 微生物与酶工程专家。1967年10月4日出生于广西北海市,1988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获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以成 院士 功能材料专家。1946年11月5日出生于广西玉林市,1970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博士学位,现任天津理工大学功能品体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石耀霖 院士 地球物理学家。1944年2月10日出生于广西桂林市,196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86年获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唐志共 院士 空气动力学家。1965年出生于广西桂林市,1984年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2010年获得西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总工程师、研究员。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莫宣学 院士 岩石学家。1938年12月出生于广西融水,1960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现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雷啸霖 院士 材料物理学家。1938年11月27日出生于广西桂林,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现仼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教授。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金展鹏 院士 (1938-2020) 粉末冶金专家。广西荔浦人,1960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1963年中南矿冶学院金属学专业研究生毕业,生前任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京文 院士 (1932- 2021) 经济学家、管理学家。广西陆川人,1951年考入武汉大学经济系,1958年毕业于俄罗斯经济大学、获硕士学位,生前任北京工业大学经管学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同惠 院士 (1924-2020) 分析化学家。籍贯广西桂林人,生于北京,194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52年获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生前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蒲蛰龙 院士 (1912-1997) 昆虫学家。原籍广西钦州人,生于云南,193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农学院,1949年获得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生前任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高伯龙 院士 (1928-2017) 激光陀螺专家。生于广西南宁市,原籍广西岑溪市,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前任国防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形激光器研究室主任。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党鸿辛 院士 (1929-2005) 材料机械摩擦磨损与润滑专家。广西北流人,1953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化工系,生前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广西籍开国将军韦国清 上将 (1913-1989) 广西东兰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原主仼。
李天佑 上将 (1914-1970) 广西桂林市临桂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
莫文骅 中将 (1910-2000) 广西南宁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原政委。
韦 杰 中将 (1914-1987) 广西东兰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原副司令员。
冼恒汉 中将 (1911-1991) 广西田阳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原政治委员。
覃 健 中将 (1911-1959) 广西东兰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原副参谋长。
韦祖珍 少将 (1912-1982) 广西东兰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原政委兼广西军区原第二政委。
卢绍武 少将 (1906-1978) 广西武鸣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广西军区原参谋长、副司令员、司令员。
吴 西 少将 (1900-2005) 广西扶绥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勤部原副政治委员。
黄惠良 少将 (1912-1975) 广西平果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辽宁省军区原副政委。
覃士冕 少将 (1914-1981) 广西东兰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南军区原副司令员。
覃国翰 少将 (1912-1996) 广西大化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广西军区司令部原参谋长。
朱鹤云 少将 (1912-1992) 广西田东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装甲兵原司令员。
张 英 少将 (1914-1984) 原名黄文荃,广西灵川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二部原副部长。
黄新友 少将 (1912-1985) 广西百色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河南省军区副司令员。
欧致富 少将 (1915-1999) 广西田阳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党委常委。
姜茂生 少将 (1911-1985) 广西凤山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广西军区司令员。
黄一平 少将 (1903-1980) 广西贺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副参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