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3亚洲王朝,欧洲和亚洲明明就是完整的一大块?
虽然都在同一块大陆之上,可欧亚之间的文化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别。而早期“大洲”的概念都是欧洲人提出的,在当时欧洲人的认知里,亚洲、非洲与欧洲是完全不同的地方。
欧洲与亚洲被分成完全不同的两个大洲是历史推进形成的。古希腊时代的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将当时欧洲人已知的世界分成了三个部分:亚洲、非洲与欧洲,而事实上,那时候所谓的非洲概念,其实只有北非地区,而亚洲也是不完整的,只是代指如今的西亚地区。
尽管已经有了欧罗巴与亚细亚的名称,但在当时这两个地理名词的概念仍旧非常模糊,他们所指代的地域其实都非常粗略并不具体。
亚细亚,指的就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欧罗巴,指的就是太阳落下的地方。
希波战争结束后,看似弱小的希腊城邦竟然击败了强大的波斯帝国,此后优越感急剧上升的古希腊人,以其自身为中心设置了欧洲的概念,将欧洲与亚洲分开,只不过最初的亚洲与欧洲之间的分界线与如今并不一样,而是以土耳其海峡、黑海、亚速海与顿河为界,古希腊人甚至以为顿河东部是无尽的黑暗世界。
欧亚的区别,不在地理,而在文化古希腊人、腓尼基人等区分亚洲与欧洲的时候,他们眼里的“欧洲”,其实也就是地中海地区而已,并不包括中北欧等地区,自然,他们眼里的亚洲,也并没有将亚洲的中东部地区涵盖在内,那个时候的亚洲,其实说的主要是亚洲西南部地区。
尽管近东与中东地区在地理上的距离非常相近,但是两个地区的人种和文化都存在着非常巨大的差异,比如西南亚主要的雅利安人与闪米特人等,而欧洲以欧罗巴人种为主。
随着时代的推移,欧洲逐渐成为了以基督文明为主的地区,而西南亚洲则被伊斯兰等完全掌握,这两个文明地域之间,呈现出一种几乎水火不容的状态。
在亚洲内部,东亚、南亚和西亚之间的文明尚且也都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样子,可这都与欧洲无关,在欧洲人眼里,亚洲就是与欧洲的文明迥异,是另一个文明世界,所以自然不可能与欧洲在一个大洲内,而且那时候的欧洲人,并不知道亚洲与欧洲是连在一起的。
近代以来,欧洲的优越感强化就好像古代的中原地区做出的华夷之分,明明同处一块地域之内,却依旧要做出区别,近代的欧洲人,其实也有类似的想法,自认为高人一等。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新航路开辟尤其是工业化开始之后,欧洲成为了近代世界发展的领头羊,当时欧洲的势力拓展到了世界各地的每个角落,掠取了大量的财富,欧洲各国的实力与日俱增,在这种状况之下,自然觉得欧洲非常优秀。
此消彼长,欧洲文明不断兴起的同时,也是亚非拉其他各大洲衰落的时候。
最终,欧洲的发展程度远远超过了世界上的其他各个大洲,近在咫尺的亚洲,虽然也曾经拥有绝不逊色甚至远远超过欧洲文明的成就,但是也纷纷在近代不断衰落了下去,原本对于东方相当沉迷的欧洲人,逐渐对亚洲心生厌弃,不肯与之同处,虽然同在一块大陆,却还是被区分成了欧洲与亚洲两个不同部分。
欧亚分界线是不停变化的最早的古希腊人将黑海作为欧亚的分界,因为当时的条件有限,人们对黑海以东的世界充满未知,所以以为那里就是世界的尽头,将黑海、亚速海与顿河一线作为了亚欧分界。托勒密时代,又将亚欧分界变成了土耳其海峡、黑海、亚速海与顿河,直到18世纪。
而到了近代,俄国人通过研究,发现乌拉尔山东部与西部的人群、动植物差异,将乌拉尔山与乌拉尔河作为了新的亚欧分界,那时的俄国希望尽快融入欧洲,所以将传统的欧亚分界向东移动了很多,扩大了其欧洲部分的面积。
可以说,欧洲与亚洲的分界,其实是从古至今大量地理学家与学者,不断人为介入努力分离和区分而最终形成的成果,而实际上,研究20世纪以前的历史,通常都要将亚欧大陆视作一个整体,划分亚洲与欧洲,历史与文化意义远远大于自然意义。
有没有好听的背景音乐纯音乐?
您好!我个人很喜爱音乐,也爱找素材配背景乐这个工作,自认为是比较擅长的。
我个人感觉,是音乐都可以作为背景,只是适不适合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多听,对不同风格和领域的音乐都要有些涉猎。记得90年代克莱德曼的钢琴曲最流行的时候,似乎他就是背景音乐的不二选择,所以哪里都用。
后来新世纪音乐大行其道,比如说雅尼,也成了背景音乐的代名词。
当然,配乐这个工作和个人对音乐风格或者作曲家的喜好有关。有人喜爱《神秘园》,有人喜爱久石让,有人喜爱流行歌,有人喜爱古典乐,这都不是关键,关键是音乐要与所要配的画面或者词句贴合,特别是意境相同。
比如要给现代诗《回延安》配乐,那就选《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给古诗词配乐就选民族器乐曲,如古筝,琵琶等。要给宏大的风景场面配乐那就找找优秀的电影原声,如《与狼共舞》《走出非洲》,要给小资情调的文章或视频配乐那就选一选轻音乐,或者情调音乐,比如曼托瓦尼,詹姆斯.拉斯特,黄永灿等等吧。
说了那么多,归根结底,配背景乐是需要灵感的,灵感让你判断一个音乐风格的大方向,指引你搜寻合适的音乐,这一切都源自于你对音乐听得多少!上述纯属个人意见,不见得对,仅供参考。更多精彩可以关注“赏乐之旅”公众号。
历史上有哪些残忍到令人发指的记载?
我们历史上残忍的事情太多了,我来说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吧:五胡乱华又称中原陷落(以下称中原陷落)。不过这个事现在的历史书上很少去提了,因为这玩意不利于民族团结。不过历史归历史、现在归现在,这个事的残忍程度超出了人类的想象。
中原陷落这个事情出现在晋朝,也就是司马懿孙子司马炎建立的那个朝代。这一事件中死了千万级的人,大家不要忘了当时汉族的总人口才1800多万,几乎死了五分之三。一直到百年之后的隋朝才最终统一起来,人口才得到了较大的恢复。
我们一起看看,中原到底是怎么陷落的,陷落之后到底发生了哪些令人发指的事情呢?
晋朝的八王之乱导致了中原陷落大家都知道西晋的开国皇帝是司马炎,这哥们是司马昭的长子、也就是著名的司马懿此人的孙子。公元265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把皇帝大位让给自己,国号晋,建都洛阳。
其实一开始司马炎治理国家还是不错的,他反思了一个问题:曹魏政权没有长久下去的关键原因是:自己人(宗室)没有成为主力、没有地盘和军队。他想如果宗室的势力很强的话,自己也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有人保护自己了。
于是他就把自己的儿子们和同宗的子弟分封到各地去当王了,这哥们历史书肯定读少了,最起码春秋战国的书没怎么读哦!
司马炎还犯了一个重大的错误,准确的说是两个:一个是,立了个傻儿子司马衷为太子、二是,娶了个无比“不正常”的儿媳妇贾南风。这样的组合,我也是无语了。历史上著名的故事《何不食肉糜》的男猪脚就是司马衷了,可见其有多么的不靠谱。
公元290年的时候,司马炎两腿一蹬撒手人寰了,留下了傻儿子司马衷以及凶悍的儿媳妇贾南风。故事还是那个故事,贾南风开始架空司马衷,独揽大权了。于是乎,下面的藩王们就不爽了,号称要“清君侧”,其实也就是来夺大位的。
由于司马炎的政策失误,导致藩王们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兵有兵。于是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就此开始,说白了也就是为了一张皇帝大位互相仇杀罢了。
但是大家忽略了一个问题:内乱严重狠了,就会产生外患的——边境上的少数民族们等不及了。
中原陷落到底有多惨,说出来估计你都不信北边的“五胡”也就是“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游牧民族的合称,他们看见了中原的内乱,然后开启了:趁你病要你命的疯狂屠杀模式。
公元304年开始,中原一带就不断遭到胡人的入侵,各种烧杀抢夺,晋朝所有的人都往南边跑、逃难的群众高达数百万,于是历史上著名的“衣冠南渡”事件也就由此而生。
当时的胡人没有开化,几乎和“野人”差不多了。他们没有啥文化,相当于最原始的状态了。一场民族历史上最黑暗的序幕拉开了……
很多胡人甚至还保留了“食人肉”的习惯。根据史书的记载,一个称之为“胡皇”石勒的,所到过的地方,一定会屠杀百姓,无论是长安、洛阳遍地都是百姓的尸体。他们往往在行军途中还将年轻的俘虏当作口粮直接吃了。一些来不及逃到南方的百姓只有自杀一条路了,于是到处都是尸体、到处都是血流成河。
相比较于男人来说,任何战争重最苦难的都是女人了,没办法因为战争的主角往往都是那些男人。胡人来了之后,女人就遭受了灭顶之灾了。他们把所有的女人几乎不当人,在他们眼里没有人伦道德、没有人性。胡人们将女人尽情的糟蹋、尽情的“玩乐”,别说多人运动了、有时候估计几十个运动一个。
这还不算完,在他们的眼中这些女人是战利品而不是有血有肉的人。“两脚羊”就是他们送给这些女人的外号,当他们“尽情玩乐”之后,便会把她们当作牲口宰杀掉、当作军粮吃掉了。这次史无前例的大灾难,导致了汉族人口锐减,据史料记载:人口从2000多万,锐减至400万不到,差一点导致了我们彻底的消亡。亚洲历史上有哪些强国?
亚洲是人类历史文明的摇篮,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除了我们的中国的哪些王朝之外,还出现很多的强国和大国。
古巴比伦王国。我们的夏朝建立在公元前20世纪,此时在西亚已经建立有古巴比伦王国,他们的历史比我们夏朝还要悠久。亚述帝国。在古巴比伦王国之后西亚的亚述帝国,与他们同一时期是我们的西周王朝,而后取代亚述帝国是新巴比伦王国。
波斯帝国,这是世界第一个地跨亚欧非的大帝国,是伊朗人的骄傲,与波斯帝国同一时期是我国东周时期,波斯帝国后来被来自欧洲的亚历山大帝国攻灭,灭亡之时,中国战国时代的正是秦惠文王时期。
古波斯帝国版图塞琉古王国、孔雀王朝。亚历山大帝国分裂后,亚洲部分被他的部将塞琉古一世继承,成为塞琉古王国。而差不同相同的时期,南亚出现的印度历史的上孔雀王朝。中国是东周的战国时期。
安息帝国,在西亚取代塞琉古帝国的是安息帝国,也被称作帕提亚帝国,在公元前三世纪建立的西亚帝国,绝对是当时比肩于秦汉、罗马一样的存在的强权存在。
公元2世纪的四大强权贵霜帝国,这是从中国西迁到中亚的月氏人建立帝国,贵霜帝国与东汉同一时期,和当时的罗马帝国、安息帝国,并列为世界四大强权帝国。
萨珊波斯帝国。这是取代安息帝国的一个波斯人建立的帝国,被伊朗人称为第二波斯帝国。
阿拉伯帝国,7世纪阿拉伯人团结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之下,建立起强大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帝国幅员辽阔,地跨亚欧非,他们攻灭了萨珊波斯,将势力渗透到中亚地区,阿拉伯帝国同一时期是我们盛唐时期。
阿拉伯帝国版图帖木儿帝国,14世纪在我们的明朝建立之时,并北伐蒙元之时,中亚的突厥化蒙古贵族帖木儿东征西讨建立了庞大的帖木儿帝国,当时帖木儿帝国还试图东征明成祖时期的明朝。
奥斯曼帝国。13世纪末,奥斯曼突厥人在小亚细亚建立奥斯曼帝国,这是人类社会上最后一个地跨亚欧非的陆上帝国,奥斯曼帝国强盛之时,北非、东南欧、西亚都是他们领土,一战后奥斯曼帝国瓦解,接替他们的是如今土耳其共和国。
莫卧儿帝国,16世纪在中亚失去权势的帖木儿后裔巴布尔,在南亚建立了莫卧儿帝国,这是印度在被英国殖民前的最后一个王朝。
帝国时代亚洲王朝?
展开全部
无疑是印度
帝国3公认3大OP国为印度、日本、易罗奎
亚洲三国仅从实力上说印度>日本>中国
LZ仔细看看印度就会发现阿三简直是各种OP的集合体
1农民造价是木头,上殖民快,可发动强力RUSH
2殖民就能造散兵。其他国家只有荷兰才行。但荷兰殖民垃圾,印度殖民就BT
3殖民就能造龙骑,叫骆驼火枪手。只有印度殖民能造龙骑,而且印度龙骑只占一人口,高远防。荷兰手枪骑兵也是占一人口的龙骑,但只有10%远防。
4虽然没有农卡,但大多数卡片附赠农民。殖民还有张加强版的木流卡
5堡垒后的大象血超多攻击超高
6拥有虎爪、轮刃这种强力佣兵
7可消耗肉从主城运送软剑兵,杀步兵的速度让人发指
8不能杀牛,但造圣地后你所得到的畜牧动物都会自动增加经验,还是持续的!!
9变态的奇观。殖民红堡前置RUSH极其凶猛。红堡其实就是相当于一个大堡垒,血厚能放炮能躲农民能造火枪手,但大堡垒只能堡垒时代造,红堡人家殖民就能造……还有那个能造曼沙达尔的奇观,曼沙达尔能给予附近同类单位的攻击力光环!还有个停战15秒的奇观,实战没什么用,但关键时刻可能就能就你的命!因为你自己的防御性建筑物攻击不会停止,二对手这15秒内不能发动任何攻击!
10属性优良的火枪手。有人认为日本火枪很厉害,对,但日本火枪是多种加强的产物,当然厉害了,只是要投入很多资源研究科技与发加强卡。印度我没研究太多,但我目测印度火枪貌似没加强卡,就算有也很少。也就是说印度火枪不用投入太多就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结论:印度前期牛逼,后期还是牛逼。能和易洛魁在殖民发动旗鼓相当的攻势的也只有印度。易洛魁殖民后实力就大不如前了,但印度却是越越来越强……
至于日本,兵种质量极高,战斗力超强,但造价太贵,成型慢。
日本经济很大程度上依赖神社,但回本需要时间。
日本炮兵不强,本国却十分惧怕火炮,反应了日本反跑乏力
日本骑射不给力。不过日本重步兵强大使得日本并不惧怕骑兵,强大的反骑能力使得日本成为了苏族这种骑兵民族噩梦一般的存在
日本武士是鸡肋。属性是高的变态,但仔细看看就发现没什么大用:有攻击范围,但只有1格,和没有一样……作为重步兵反骑加成居然只有1.8倍,其他重步兵起码都有3倍啊,这么低的加成攻击再高有什么用?砍农民减成……超近近战防御,但只能近身攻击,谁让你近身砍?所以,日本武士在殖民最优秀的能力就是————拆迁!他的拆迁能力确实变态,但是你舍得让这种造价超贵还占两个人口的东西去TC下挨枪子儿么?
结论:日本农民不能打猎,农民不用到外面裸奔赶肉,相对不容易被骚扰,是新手易用的文明。但日本殖民站实力不强,上了堡垒,神社回本了才牛逼。前期和印度和易洛魁打完全没优势,说实话,印度比较克日本。同时日本面对易洛魁、阿兹特克、俄罗斯、中国这类反重步强国也是鸭梨山大……
再说中国。据说1.00版本风光无限,现在被削弱了……中国绝对不弱,但也绝非OP。算二流强国。中国玩得好才厉害,玩的不好只能被虐出翔……
首先中国农卡比较特殊,是难民卡,TC和村庄各召集一个农民。也就是说中国发现时代就得自己伐木造两个村庄发这张卡才能达到三农卡的效果。因此,中国成为上殖民最慢的国家之一。这样一来中国面对RUSH国十分无力,这也就是中国对易洛魁几乎无解的原因,因为易洛魁RUSH实在太快太猛兵太多……中国上殖民太慢军事启动太慢,殖民兵种成型虽然快数量虽然多,但质量太次。中国不要轻易选择打殖民,因为中国殖民的虾兵蟹将连自保都难,更别说打其他国家了。中国殖民三兵卡连发能形成可观的兵力,抓住时机也许能打垮对手,但是这个时机很难把握。中国殖民反骑差,表现为中国XX血太少,没火枪,中国殖民骑兵草原骑兵血量太少成型太慢。
不过如果中国安然上了堡垒,就轮到其他国家愁了。中国堡垒实力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双骑的出现弥补了中国反骑的不足,甚至能将反骑的压力转给对方。虎蹲炮价格贱还只占一个人口,反炮拆迁都给力。虎蹲的出现使得中国堡垒时代不怕任何炮,又是拆迁利器,而其他国家只能上了工业才能造迫击炮拆迁。可以说虎蹲是集合了长炮与迫击炮于一身。价格便宜数量足的刀散成了中国堡垒源源不断的中坚力量。
结论:让中国上了堡垒,情况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