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银行降息什么时候开始?
6月28日开始实行。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6月2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以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85%;一年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本利率/个人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同时,自2015年6月28日起有针对性地对金融机构实施定向降准,以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结构调整。
8月7日一天之内3家央行降息?
8月7日,新西兰、印度、泰国三国央行宣布降息,这样一来,今年已经有接近30个国加入降息行列,估计未来一段时间,全球降息就像跳水比赛一样,一个接一个开始表演。
原因其实很简单,为了应对经济放缓,因为降息可以释放流动性,增加社会投资,促进制造业发展。对于一些新兴经济体来说,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自己国内经济刚有起色,就被别人的一盆冷水浇在头上,要想自救,没有别的好办法,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降息。
就拿印度来说,印度是金砖国家之一,这几年经济开始以两位数增长,印度总理莫迪也感到信心满满,任期内实现保四争三估计是莫迪愿望之一,甚至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子也有点想入非非。本次印度降息35个基点,为年内第四次降息,累计降息110个基点,这说明印度真的很着急,如果经济一踩刹车,几年的辛苦可能付之东流。
降息真的能刺激经济发展吗?从传统经济理论看,这是没问题的,但是,从现在的国际环境看,我认为这并不是灵丹妙药,如果降息就可以让全球经济回暖,那么世界经济也就变得太简单了,各国不需要做其他事情,就看谁降息早,谁降息快就行了,这可能吗?
所以,降息只是一种国际间的经济竞争手段,它的前提是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是正常的,但从现在的形势看,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是不正常的,你即便降息,刺激了国内经济增长,很有可能会产生过剩现象,最终让本国经济变得雪上加霜。
如何应对目前的经济困境?我认为降息并不是刺激经济增长最有效手段,要寻找应对全球经济放缓的办法,必须先了解问题的根源,根源在哪里呢?
我认为根源就是贸易保护,经济大国惧怕其他国家发展,开始闭关锁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这样一来,凭借自己的经济主导优势,保存自己的实力,对其他国家经济形成严重甚至致命的打击,实际上就是一种无赖行为,也叫“割世界经济的韭菜”。
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应对?最好的办法不是降息,而是所有受到打击的经济体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继续推进全球经济一体化,把贸易保护主义者孤立起来。
其实这种问题很多经济体都已经意识到了,因此都在寻求双边、多边的贸易合作,但是总体上看,处于一种群龙无首的状态。
结论总而言之,全球经济进入一种近乎混乱的状态,这并不是天灾,而是人祸,是有意为之的,很多国家采用降息的方式应对,但这并不是好的应对办法,在不能建立新的经济秩序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不是刺激生产,而是拉动内需,尤其是基础设施和民生建设,这笔单纯降息要好得多。
中国2023加息还是降息?
降息
2023年大概率是降息。理由如下:2023年3月我国宏观经济进入被动补库存阶段的情况下,叠加美联储降息,预计届时我国央行降息的必要性下降。当前按揭利率已基本耗尽了现有政策空间,并且由于阶段性利率放松政策截至2022年年底,2023年后将恢复原利率,因此为了保持对房地产市场的刺激力度,不排除新一轮按揭降息。温馨提示:由于存量按揭利率偏高(约5%)而年资产回报率偏低(定期存款利率约3%),可能会降低存量按揭利率的方式减轻居民利率负担,减少提前还贷。2023年国家应该会出台一些政策来刺激疲软的房地产市场,取消购房限制,降低首付比例,下调贷款利率,这些都是常用的手段.
央行宣布降准是降息吗?
答:央行宣布降准不是降息,降准和降息是两个概念,降准就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是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强制存入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一般是不允许提取的,降准就是允许按规定提取,而降息是降低存贷款利息,两者是不同的。
央行降息是全国一样的吗?
央行降息政策是针对全国范围的,国内的银行需要遵照央行的政策执行。
我国中央银行,也就是人民银行的降息政策是全国通用的,针对全国所有商业银行。国内所有的商业银行都要根据这个政策来执行,部分政策性银行可以适当放宽标准。央行降息往往是国务院相关部委宽松货币政策的一部分,与之相伴随的还会有配套的政策。比如放宽发债的一些标准和限制,鼓励某些行业或者区域扩大信贷规模以刺激经济的发展。因此央行的降息政策对于国内所有的商业银行是一致的,都需要遵照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