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稷,战国七雄国力及军力排名顺序是怎样的?
秦惠文王、秦昭襄王是秦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两位国君,对秦国影响深远。正是这两位国君奠定了后来秦国统一了基础,并耗跨了东方六国的实力,才有了后来的秦始皇统一六国。
秦惠文王时期,战国七雄的排名是齐国、秦国、楚国、魏国、赵国、燕国、韩国。秦惠文王嬴驷继位时,虽然用车裂处死了秦孝公的重臣商鞅,但并没有废除秦国的“商君之法”。秦国不仅趁齐国重创魏国的机会,夺回了原先由魏国占领的秦国黄河以西之地,还凭借着商鞅变法的成果南下攻灭了巴国、蜀国。
当时,秦国与齐国、楚国并称为三强。秦是西方大国,齐是东方大国,楚是南方大国。
魏国本是战国七雄之首,曾在魏文侯、魏武侯时期称霸中原几十年,一度压着齐、楚、秦打了几十年。直到昏庸的魏惠王在位时期,魏军在桂陵之战、马陵道之战连败于齐,一举丧失了三代以来积蓄的国力。
魏国的河西、河东都被秦国占领,东部延伸入山东平原的部分被齐国占领,南部的襄陵等地被楚国占领。史称“(魏国)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
魏国从一个独霸中原的强国,变成二流国家,并把首都也迁到大梁,连旧都安邑也被秦人占领。
不过,魏国的主力、庞涓率领的魏武卒其实是齐国军队所灭,齐国取代了魏国成为新的中原霸主,而秦国也是趁魏国主力受损的机会才夺回了河西之战,楚国趁魏国主力受损的机会北上,夺走了楚国的襄陵八城。
这就说明,秦惠文王时期的秦国虽然完成了商鞅变法,但是与齐国的国力还有差距。因此,秦惠文王时期时期继续积蓄实力,一方面不断攻打已经削弱的魏国、韩国、东周,另一方面则南下吞并了巴国、蜀国。
在秦惠文王晚期,秦国终于在丹阳之战、蓝田之战、召陵之战击败南方第一大国楚国。楚国的实力原本与齐国、秦国只在伯仲之间,号称“土地方圆五千里,车千乘,骑万匹,带甲百万,粟米支十年”,但经此变故之后慢慢掉出了强国的行列。
秦昭王前期,战国七雄的排名是齐国、秦国、赵国、楚国、魏国、燕国、韩国秦昭王继位时,进一步将南方强国楚国打垮,夺取了楚国西北的上庸、房陵等几十座城池,并派大将白起攻陷楚国的首都,焚烧了楚王的宗庙。为了防御秦昭王的进攻,楚国只能迁都到寿春。
差不多就在“秦国伐楚”的同一时间或者稍早一些,强大的齐国也在五国伐齐事件中瓦解,后来虽然侥幸复国,但也沦落为弱国。齐国的黄河以西之地被赵国占领,齐国的淮河以北之地被楚国占领,只剩下光秃秃的山东平原。
秦昭王晚期,战国七雄的排名是秦国、赵国、楚国、魏国、齐国、燕国、韩国在秦昭王晚期,东方六国之中只有赵国实力尚强。齐国、楚国都受到了伤筋动骨的损失,只有赵国保存了公仲连变法和胡服骑射的成果,成为战国后期唯一的一个还能够单独对抗秦国的国家。
可是,赵孝成王介入上党郡之争,与秦国爆发长平之战。赵军虽然接连打败齐军、燕军,但野战根本不如秦国。名将廉颇不但没有守住上党,甚至还被秦军逼到长平一带。在长平之战中,赵括所率领的赵军全军覆没,只有60人被秦军割掉耳朵放回赵国邯郸报信。
东方六国中的魏国、齐国、楚国、赵国都曾是强国,并且魏国与齐国、楚国在战国前期争霸,齐国、楚国在战国中期与秦国争霸,赵国与秦国在战国后期争霸。经过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之后,秦国已经将东方六国完全削弱,奠定了后来秦国统一的基础。
赢雍和赢稷什么关系?
赢雍和赢稷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关系。
秦昭襄王,嬴姓,赵氏,名则,又名稷,秦惠文王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 他早年在燕国做人质,即位初期,由其母当权,魏冉为宰相,亲政后施行远交近攻策略,发动长平之战大胜赵军,攻陷东周王都洛邑,结束周朝统治,于公元前251年去世,谥号为襄。 秦昭襄王,秦惠王之子,母宣太后。
秦始皇嬴稷故事梗概?
秦国是中国最震撼的诸侯国,她为我们带来了中国历史上最壮观的大一统,这是前所未有过的盛状,“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车同轨、书同文、量同衡”,秦国的种种甚至成为了历朝历代的一种模式。一直到今天,秦国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秦始皇横扫六国,一统中国,他的功绩自不必提,但是他的光辉并不仅仅只是个人的成就,秦国的强大,是先祖们经过一代代打拼而得来的。在此基础上,秦始皇是秦国果实的丰收者,完全掩盖了他的曾祖昭襄王的真实形象。其实,嬴稷也就是昭襄王的出现,并为秦国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已经为始皇后来的统一奠定了无比坚实的基础,以至于始皇才能轻而易举地横扫六国。秦昭王尽管没有称帝,但是他却是中国历史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他是秦国五百年时间里,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据说他实际执政仅次于乾隆皇帝,即使在之前他的母亲宣太后已经替他把持朝政20年。嬴稷在位期间,秦国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尤其在武功和外交,绝对是秦朝任何一个君主中最杰出的一位。在位后期,秦国的领土面积已经超过了六国总和,在他在位期间,任用了许多贤臣良将,权臣魏冉依靠自己的势力,将秦国的政务处理得井井有条,而良将白起,号称“千古第一杀神”,让秦的版图继续扩张,其使楚国的国土缩小了一半,魏国、韩国的国土缩小了三分之二以上,也使得赵国的领土缩小了三分之一。 这位优秀的君主,有人喜欢有人厌恶,对他的评价也褒贬不一,但是不可否认,秦昭王上任之后,带领着秦国所做的一切,极大加速了秦国走向大一统的速度,可以说没有秦昭王奠定的基础,秦始皇是不可能实现中国的大一统。秦昭襄王即嬴稷,赵氏,名则,又名稷,秦惠文王与宣太后之子,秦武王同父异母的弟弟,战国时期秦国国君。早年的嬴稷没有参与到兄弟的争夺王位之战中,为了获取燕国的信任,他一个人主动提出要到燕国做人质,上天极其垂怜这个孩子,他的哥哥秦武王因举鼎而死,秦武王嬴荡虽然有妻子,但是却没有子嗣,这就导致了秦宫众兄弟争夺王位,惠文后魏纾支持公子壮。当时秦国权臣魏冉,要求从燕国迎回嬴稷,并极力推荐嬴稷为王位继承人。前305年,公子壮、惠文后,以及其他反对嬴稷的王子们,都被魏冉所杀,魏冉成功把嬴稷送上王位,在位时,秦国发展的步伐相当快,历史上坑杀赵国四十万降卒的长平之战,就是在秦昭王在位晚期发生的,他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 纵观秦昭王的一生,即位之初他只是个懵懂的孩子,手里一点权力都没有,秦昭王的地位也不高,他只是一个质子不受重视,而他的王位不是父亲给的,是他母亲宣太后给的,因而秦昭王才会忍受母亲掌握了秦国朝政40年这样的事实。
秦昭王嬴稷墓发掘没有?
秦昭王嬴稷又称秦昭襄王,他的墓位于临潼骊山西麓。1986年附近的村民在修水渠时,意外发现了帝王陵的夯土层。在报告给了当地的相关部门后,经两年考察,判定为秦代大型墓葬。但根据法律规定,没有进行发掘。
所以秦昭襄王陵没有被发掘。
嬴稷说出六国灭亡的原因?
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暴政。
直接原因:
社会矛盾产生:统一后,百姓渴望社会安宁。统治者却忘乎所以,十余年间,不断动用民力:筑长城、修驰道、戍五岭、造阿房宫、建骊山墓等,征用劳力数百万人。丁男不足,就征发女子承担转输的苦役。
法律名目繁多,诛罚苛刻,一人犯法,亲戚邻里都要连坐。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已远远超出社会所能承受的限度。
社会矛盾激化:统治者是大一统的胜利者,在长期群雄角逐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并不完全适合统一后社会发展的需要。统治者不能审时度势,改弦易辙,仍一味重功利、恃酷法,最终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造成普天之下民怨沸腾的局面。
统治阶级内部:皇帝死后,少子受亲信赵高的唆使,伙同城乡里斯,篡改遗诏,夺取妄为,是为二世。二世继位后,各地的反抗起义已风起云涌,然而统治者仍忙于宫廷争斗,大肆诛杀宗室朝臣,加速了六国的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