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亭FF公司遭做空,许家印会采取什么办法拯救恒大呢?
我是恒大的业主,从去年,小区物业管理就开始慌乱了,业主群里好多业主反映房子质量问题,地下停车厂乱收费,当地好多恒大房地产房子降价离谱,落差太大,导致先前购买的业主们心理不平衡,拖欠工人工资,好多楼盘暂停施工,好多业主集体挂挂出退房横幅,网上恒大不好的消息满天飞……
从财报来看,恒大的资金压力显而易见。截至半年报,恒大账上可灵活调度的货币资金只有868亿元,相比之下,一年内到期的短期负债高达2400亿元,只有后者的36%。即便加上受限货币资金749亿元,比例也只有67%。可以说,恒大账上的货币资金根本无法覆盖有息负债。
有息负债压力大,无息负债的压力也不小。从债务结构来看,恒大1.97万亿的债务中,有近一半为欠上游的“应付款项”(橘色)。更严峻的是,这个科目的数额正呈现上升趋势。
2020年底,恒大应付账款总额已经高达8291亿元,而到了2021半年报,这项数据已经攀升至9511亿元,增加了112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恒大2021半年报1.97万亿的总负债,和2020年底1.95万亿的总负债相差不大。可以看出,恒大目前的策略,是做债务结构转换,降低更高成本的有息负债比例,抬升低成本的经营性负债比例。不过这其中也是风险重重,一旦上游在某一时间同时联合挤兑,恒大将顿陷困境。
但从资产角度来看,恒大渡过难关,并非完全没有希望。根据半年报,恒大资产中的“发展中的物业”和“可供出售的物业”合计高达1.4万亿,占恒大总资产比例近六成。
从项目分布来看,这些资产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以土地储备为例,截至今年6月末,恒大总土地储备项目778个,总规划建筑面积2.14亿平方米,其中一二线城市占比较高为69.5%,三线城市占比30.5%。
到底是造福上市公司的老板?
IPO,增发是造福上市老板的,不要说造福股民了,简直就是从股民身上抽血。
公司为上市前,公司向做大做强,提高自己公司的规模,就得想方设法去银行和社会上募集资金,这种钱是要还的。公司上市成功就意味着公司可以从股市里募集大笔资金,公司实际价值就是十个亿,上市以后就募集了几十个亿甚至上百亿的资金。
这种资金想方设法的变成自己手里面的钱。大股东想方设法套现,大股东减持,反正他手里面的股份都是很廉价很廉价的,套现以后身家就翻了几倍甚至几十倍。很多公司都是想方设法往股市里面钻,以前是上市比较严,所有壳资源就比较值钱。
过了几年以后,公司等败光手里面的钱,就开始了第二步了定向增发,说扩大公司规模啊,搞什么项目,在股市增发增发获得这笔钱。
钱到手以后,投到项目里面吗谁知道呢?反正大部分都落到自己的口袋里面,所以说定向增发也是一个圈钱的工具。定向增发的股份公司批发,机构承包,最后卖给散户,最后大股东清仓减持套现。
股市中大部分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都是圈钱的,当然不排除极个别的优秀公司可能是扩大规模。浦发银行几十年的净利润比茅台还高。但是茅台涨了几百倍,浦发就涨了几倍,这是为什么呢?同志们,你们考虑过这个问题没有?就是贵州茅台从来不定向增发,而浦发银行每次定向增发都是几十亿上百亿的。
定向增发以后,对于原有持股的股东来说,熊孩的原有股东的利益,利润就这么多。又多出来很多股份,相当于原来的股东的收益就减少了,所以大家买股票的时候尽量买定向增发少的公司。
孙宏斌称现在买股票比投资房子好太多?
首先,对融创上半年的经营业绩,先给一个大大的赞!
在中国经济整体呈紧缩的情况下,融创净利增幅竟然高达288%,在长期处于高速增长状态的融创仍然能够实现这么高的增幅,不知道地产界的孙宏斌是怎么做到的?如果笔者没有记错的话,地产界的一哥万科今年上半年好像是亏损几十个亿;而恒大的许家印捡漏贾跃亭,正在忙着造车;碧桂园投资1000亿美元的马来西亚森林城市被新上任总理马哈蒂尔喊停,前景难以预料……放眼地产界,风景似乎唯有融创这边独好。想必此时的孙宏斌,狼顾四周,也许会有一种独孤求败的感觉。
其次,题主可能误会了孙宏斌在业绩发布会上的发言,或者是对孙宏斌的发言断章取义。仔细看孙宏斌在业绩发布会上的发言,孙宏斌的本义应是“买融创的股票比买融创的房子好”。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我觉得孙宏斌的讲话是对的。毕竟,对融创来说,单个的楼盘可能会业绩不理想,甚至亏损,但融创手上有很多优质楼盘,业绩好的楼盘产生的利润完全可以弥补业绩不好楼盘的亏损,对投资者来说,选择投资融创某一个楼盘可能会有难度,但单纯选择投资购买融创的股票则比选择购买融创的方子简单得多、省心得多。
第三,回答大家普遍比较关心的问题,现在买股票真的会比买房子好太多吗?答案是否定的。现在的中国股市就是一个"地雷阵",很多上市公司的股票基本都是质押的,驴粪蛋表面光,脆弱得一有风吹草动就崩盘,对韭菜来说,你买的不是股票,是“深水炸弹”。也许有人会说,现在是股市的底部,正是抄底的好时机。底部只有在经济处于稳定预期的情况下,才会有底部。在当前经济不确定性预期明显、上市企业杠杆率高企的背景下,任何一支股票都有可能在去杠杆的暴击下彻底沦为“仙股”,在这样的背景下猜测底部还有意义吗?
最后,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真心祝融创和广大被杠杆压顶的苦逼大众致臻、致远,离苦得乐!
如要了解更多有关创业或企业经营方面的话题,欢迎点击关注或留言探讨!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小米股价再次暴跌,已经跌破发行价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小米才上市没多久,个人认为股票还不能完全反应小米集团的真实情况,不管上涨下跌都是正常的状况,即使跌穿发行价又怎么样呢?今天不也又回来了吗。其上涨下跌除了小米本身的情况,也有市场因素,今年香港上市的陆股互联网公司都差不多有这种经历。
小米的增长势头一直还是比较猛的。在招股说明书中第一季度的表现可以说是相当厉害,营收344.12亿元,同比猛增85.69%;经营利润33.64亿元,同比增长72.16%,盈利状况及盈利能力都是很好的了。明天小米将迎来上市后的首个财报,也许还有一波行情在等着呢。而在今天小米就上涨了5.71%,一举达到了17.40元的股价。
今年小米的势头还是很厉害的。特别是在印度和印尼市场的表现堪称亮眼,在IDC发布的全球智能手机销量与增速数据中,小米在全球手机厂商市场份额中占比中位列第四,中国第二,市场份额逆势增长率高达48.8%,应该说得到了广泛消费者及市场的认可的。特别是在印度市场,虽然被三星抢去了桂冠,但小米仍然增长了112%;而在印尼后欧洲市场可以说是暴增来形容,印尼市场增长率高达1455%,欧洲市场高达999%,可见小米手机的市场穿透力还是挺厉害的了。
当然小米今年的表现虽然亮眼,但在投资市场却并不受待见,其股价起起伏伏,甚至几度跌穿发行价。这也反映出投资市场对小米未来的信心不足,个人认为主要有一下原因:
①、小米的增长模式以及盈利能力受到市场的怀疑。智能手机市场已经是个充分竞争的市场,苹果、三星、华为、OPPO、VIVO等都是市场极强的竞争者,小米在未来要保持增长也是不容易的。另外,小米主要还是硬件商家,依赖于廉价手机的出货及盈利,但其利润率却并不理想,增长有限。而中高端手机,小米还几乎没有多少竞争力。
②、投资市场大环境的波动。看看A股今年的起伏波动,港股今年的表现也不理想,个股随整体市场的波动也不足为奇了。
跌穿发行价并不可怕,而最重要的要得到持续较强的盈利能力却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持续较强的盈利才能吸引更多投资者的青睐,股价才能有更好的上涨,小米的路还长。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更多分享请上部关注【东风高扬】。
乐视网又停牌了?
感谢邀请!
今天中午公告乐视网再次停牌
从公告看是由于近期由于波动幅度比较大,根据创业板有关规定也停牌,应该不是有什么大事要公告。
第一,公司股价1月24号复牌连续跌停至最低4.01元后开始反弹,到今天盘整6.77元,反弹大幅度近69% ,这一波抢反弹幅度比较大。个人觉得乐视网今天突然停牌,对创业板指数应该是有一定的短期影响。以昨天盘面看,创业板很大一部分超跌滞胀个股出现快速反弹,今天就出现快速回落。例如戴维医疗这一只个股。
第二,消息上昨天贾跃亭在最近两天的微博发测试FF91.不知道这跟乐视网有什么关联了。个人觉得,最近乐视网能大幅度反弹,一个是指数大幅度反弹的大背景支撑;二个是股价跌幅太大了,总有看好的资金会进来,有可能是长期。同样的创业板千山药机,从底部还走出翻倍的反弹。这就是创业板的魅力,关键看你踩没踩对节奏。(以上仅个人看法,不构成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