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芝麻官,清朝的九品属什么级别?
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之乱,进京见雍正帝,由于他藐视皇上,行止僭越,雍正一旨诏书将年羹尧一品的大将军连降十八级,贬到从九品的杭州城门守正。从清朝官职的最顶端,跌落到最底端,年羹尧这个过山车坐得真是爽毙了。
清朝的官僚体系分为文官和武官两大类,每类都是分成一至九品共九个品级,每个品级又分正级和副级,所以一共是十八个级别,就像现在的公务员分级、腾讯阿里的工资分级一样。一品是最高级别,是所有当官的人的终极梦想,对于大多数官员来说穷极一生也升不到一品,要做到一品不仅需要政绩考核优异,还需要优越的家族背景、皇帝的青睐、贵人提携。年羹尧家三世为官,他的爸爸年遐龄做到湖广巡抚(管湖南湖北两省),已经是从二品,年羹尧更是在康熙三十九年高中进士,用了十年就做到四川巡抚,追平了他爸爸的级别,后来凭借在四川平叛和清朝平藏之战中的出色表现由文转武,分别任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进入顶级一品行列,位极人臣,将来是可以入供贤良祠的。
然而,雍正皇帝只用一旨诏书就将年羹尧一家三代的努力瞬间转化为零,直降到最末一级的从九品,放在多数人身上估计皇帝不赐你死,你自己都郁闷得要跳楼了。九品虽然是末流,是在官职中被所有人看不起、鄙视的,就像扑克牌中的小2一样,随便抽一张牌都比你大,但是九品好歹也是有品的,在官僚体系中还有不入流的,没有品级的,比着这些不入流的还是好一点,有了品你就有机会继续往上升迁,三年一次考核,前途还是有的。
东汉就有一个守城门的人叫郅恽,他在看守城门时有一天城门关闭了却有一帮人来到城门前要求开门,郅恽一问下面的人说是皇帝刘秀的车驾,叫他快点开门少啰嗦。刚正不阿的郅恽直接回怼,城门开启和关闭都有明确规定,现在已经过了时间,城门已经关闭谁来也不行,你们在外面等到明天天亮再进城吧。刘秀在城门下气的没话说,毕竟规矩是自己定的,不能自己打自己脸,只得绕道其它城门进了城。第二天,郅恽又上书说刘秀作为一国之君沉迷打猎游戏,不把国家正事放在心上,言外之意你是不是想做个昏君呢。郅恽的话反倒让刘秀更加清醒了,他接受了郅恽的建议,并且把他调到京城陪太子读书,后来又升到县长、太守之职。郅恽之后,他的儿子郅寿为官以清廉著称,后来做到了尚书令、京兆尹这样的大官。从郅恽的事例来看,守城门这差事虽然看起来很低级,但也是有前途的。
和年羹尧同朝的名臣田文镜就是从微末小官升迁上来的,田文镜是监生出身,就是中过举人但没有考中进士,一开始担任的正八品的县丞,比九品高那么一点点。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出身的问题,如果是科举进士出身,像田文镜、张廷玉、史贻直,中了进士后进翰林院,学习三年后一考试就分别任翰林院修撰、编修、检讨等六品、七品的官,或分到六部各司、或外放到地方府县都是六七品的官,起点是比较高的,不会从八九品干起。而田文镜不是正途的进士出身,所以他的起点要低,是八品的县丞,就这八品还得是花钱买来的,因此在追讨国库欠款时老状元陈文盛才会趾高气昂地不搭理田文镜,正眼都不瞧他一下,状元一入官场就是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比着田文镜的八品高着好几级。田文镜的快速升迁得益于曾和潜邸时的雍正共事过,得到雍正赏识,喜结善缘,因此在雍正即位后很快升到布政使、巡抚这样的封疆大吏,这样的机会不是人人都能遇到的。
九品看起来算是一个官,但基本上没有什么权力,基本属于干活办事的基层办事人员。在地方上县令是七品官,县令的副手则是八品,九品的县主簿其实就是掌握文书和日常杂务的,像个秘书似的。周星驰主演的电影《九品芝麻官》里包龙星其实是七品知县,而不是九品的主簿,知县可以坐堂审案,九品连坐堂的资格都没有。在京官六部当中九品大多充当办事人员,比如刑部的九品司狱,就相当于监狱长。礼部的九品读祝郎、赞祝郎,就是负责筹备礼仪活动中的操办引导。在武职官中千总是六品官,把总是七品官,在《雍正王朝》里被年羹尧杀掉的淮安营千总阮必大,就是六品官,手底下管着一个营上千号兵丁。更低的八九品只有在部分较小的汛界,临时委派的驻地委任的长官,能管理百十号人。
在官僚体系中九品不起眼,但是如果换个视角,站在平民的角度看,九品芝麻官也是官,依然可以有好大的官威。比如《雍正王朝》中浣衣局管事文宝生,江苏巡抚李卫翻案用到的牢头,扬州赈灾时替田文镜传话跑腿的小吏,看起来他们被人指挥,但在他们管辖的人眼里他们的权威依然不可撼动,犹如青天,文宝生可以肆无忌惮地骂领头的老宫女,牢头可以轻易地收取贿赂,没有他们的关照犯人在监狱里就得吃苦头,这都是肉眼可见实实在在的特权。因此,即使是微末的九品官,老百姓也是不敢惹的。
九品芝麻官只是官场的起点不是终点,万一像田文镜那样发达了,就可以飞黄腾达,鸡犬升天,世世代代成为达官贵人,成为众人眼中的人上人、香饽饽,所以即使是最低级别的九品官,依然有大把的人趋之若鹜,花银子、走关系地想搞到这个吃皇粮的瘦缺。
明朝官员工资多少?
在古代社会,做官不仅仅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更是大量财富收入的标志。历代封建政府的官员们腰缠万贯者不在少数,但我们都知道他们的收入中有着不少“灰色收入”。那么,古代官员的薪水究竟有多少?这个问题我们一直不太清楚。接下来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有关明代官员薪水的知识。
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崛起于草莽,深知民间疾苦。所以在他创建大明王朝后,认为官员都是读圣贤书的士子,理应是为国家出力、为老百姓办事的好公仆。所以为官员们制定了很低的薪酬标准。 明初洪武四年(1731年),朱元璋命中书省、户部定百官岁禄:“正一品九百石、从一品七百五十石、正二品六百石、从二品五百石、正三品四百石、从三品三百石、正四品二百七十石、从四品二百四十石、正五品一百八十石、从五品一百六十石、正六品百石、从六品九十石、正七品八十石、从七品七十五石、正八品七十石、从八品六十五石、正九品六十石、从九品五十石。省、部、府、县、卫、所、台宪诸司官验数月支。”洪武十三年,命户部重定内外文武官岁给禄米、禄钞之制。洪武二十年,再次更改百官岁禄,取消俸钞。
明代官员俸禄统计资料
《日知录》中说“自古百官俸禄之薄,未有如此者。”洪武年间极低的薪酬导致不少为官清廉的官吏难以存活,通政使曾秉正去职时竟“贫不能归,鬻其四岁女。” 大清官海瑞为官多年,一度做到南京户部尚书。但在海瑞去世后,都察院同事王用汲到他的家里却仅仅找到“仅存俸银十余两”。即便在这样的薪酬条件下,官员们犯错后还动辄被罚俸。
与此同时,明代藩王却享受衣食租税,掌握着大片田土。吉王仅在长沙、善化,就有七万亩田地。万历皇帝最宠爱的福王就藩时,皇帝赐给他四万亩土地,最后在众多文官的反对下减少为二万亩。而各地的大商人们的生活更是堪称奢靡。反映晚明社会的名著《金瓶梅》中对于明代中晚期的商人生活进行了真实而细致的描写。
排场浩大的明代官员
这样的制度约束之下,明代官员的贪腐行为也是空前严重的。明代广为人知的大权臣们个个富甲一方。明代“可怜”的官员们,在低薪制度之下不得不进行反抗,只是最终受损的,还是广大生活在底层的人民群众。
参考资料:
张廷玉等:《明史》
吴思:《难为清官——明朝官员俸禄杂说》
万琪:《明朝文官俸禄探析》
侯建良:《古代官员的俸禄水平与廉政》
回答者:雷晓凡,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个人简介:雷晓凡,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方向硕士研究生,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长,季我努学社自媒体主编,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抗日老战士口述史资料抢救整理”采访与资料整理工作。目前研究方向为民国政治史、抗战金融史。
明清六部尚书都只是二品?
以清朝官制来讲一下品级:
清朝官制共有九品十八个级别,从正一品到从九品,分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类。
清朝中央官职分中枢部、佐理部和帝室部三类,例如内阁、军机处、六部等。清朝地方官职分文官、武官等,例如总督、巡抚、将军、提督等。
接下来为大家带来品级为一品的中央、地方大员。
中央官职1、大学士、协办大学士
殿阁大学士,是指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废除丞相后设置的辅政官员。在乾隆朝时,基本上定格为三殿三阁,即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体仁阁。
自傅恒之后,保和殿大学士再未授他人
“三殿三阁”设满汉大学士各二人,又有满汉各一人作为替补,称为“协办大学士”,因前有议政王大臣会议制约,清内阁实际权力受到限制,雍正朝成立军机处后,成为了当时名义上的百僚之长。大学士为正一品,协办大学士为从一品。
2、领侍卫内大臣
十三爷胤祥曾担任领侍卫内大臣
清代设“侍卫处”,领侍卫内大臣是皇帝贴身警卫的指挥、调度人,领侍卫内大臣是 正一品,穿戴一品麒麟补服。
3、掌銮仪卫事大臣
清代銮仪卫的长官,掌管舆卫政令并总理卫事。初名“总理銮仪卫事内大臣”,顺治九年改为掌卫事大臣,正一品。
4、太保、太傅、太师
太保、太傅、太师:《清史稿》记载“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正一品……初沿明制,大臣有授公、孤者。嗣定为兼官、加官及赠官。”有监护与辅弼皇帝之官职。
5、内大臣
“三藩叛乱”时,时任内大臣的佟国维曾在京师逮捕过吴三桂之子吴应熊
清代仅次于领侍卫内大臣的侍卫亲军统领,负责协助领侍卫内大臣。清代制度,设“侍卫处”,《清史稿·职官志》说:“侍卫处设领侍卫内大臣,正一品;内大臣,从一品,各六人”。
6、步军统领
隆科多是步军统领中比较著名的一位
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简称九门提督或者步军统领,设立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主要负责北京内城九座城门内外的守卫和门禁,还负责巡夜、救火、编查保甲、禁令、缉捕、断狱等,实际为清朝皇室禁军的统领,品秩初为正二品,后于嘉庆年间升为从一品。
7、左都御史
左都御史明清时期都察院主管,掌院事。雍正八年(1730年)俱升为从一品。其右都御史为总督之兼衔,不设专员。
8、少傅、少保、少师
封建时期素有太师教文、太傅教武、太保保护其安全之职责。少师、少傅、少保均是他们的副职。后来已是名存职异,只是一个荣誉称号,品级上均为从一品。
地方官职1、总督加授兵部尚书衔(加授大学士)
曾国藩曾担任过武英殿大学士兼直隶总督
清朝时对统辖一省或数省行政、经济及军事的长官称为“总督”,尊称为“制台”、“制军”等,品级为正二品,,但可通过兼兵部尚书衔高配至从一品。
还有一种情况是兼任大学士,可升至为正一品衔。
2、驻防将军
清代以八旗兵分驻各省要地,称为“驻防”。后陆续在各省险要之地增派八旗兵分驻,驻防将军为正一品,乾隆年间改为从一品,部分地区仍为正一品。将军凡与总督同驻一省者,如会同奏事,以将军领衔,实权虽不及总督,但地位高于总督。
3、提督
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
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为武职官名,负责统辖一省陆路或水路官兵。提督通常为清朝各省绿营最高主管官,官阶为从一品。若以职能分,提督分为陆路提督与水陆提督,掌管区域达一至两省,清朝共在中国各地设置12名陆路提督,3名水师提督。
4、都统
福康安二十二岁时便官居正白旗满洲都统
八旗都统是清代八旗的长官, 八旗有满洲八旗,蒙古、汉军八旗。每旗设都统一人,品级为从一品。
江国宾连静雯和演过哪些?
《髓缘》
《四千金》
《万家灯火》
《百分百女孩》
《台湾英雄》
《绝代双骄》
《一品夫人芝麻官》
《牵手》
《达摩》
《无河天》
《才子佳人乾隆皇》
《西莲》
《曾经》
《小草成长日记》
《台湾霹雳火》饰高淑华
《天地有情》饰黄天美
《台湾龙卷风》饰李芯翎
《金色摩天轮》饰林安琪
《似是故人来》
《少林侦探档案》
《天下第一味》饰李雅芳
《我爱花盆》
《真情满天下》饰张晓芳拍摄中
九品官人法是否是在曹操去世之前开始实行的?
九品中正制在约形成三国曹丕之时,为古代封建等级官衔也。一直延续至清末,现当代有十级,或可称之为九品制的延续和完善也。官分九级,延继一千八百年,其优点不容勿視,其作用是巨大的,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九品,九级又分正从,从而形成了九品十八级的官阶制度,值得后人认真研究。从一品至九品芝麻官,从三国至晚清的上千年历史长河之中,有过辉煌,也有过卖官买官的腐朽丑恶现象,是非功过,非一篇短文可讲全,以后再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