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12人物头像,蜀汉还有多少大将?
在诸葛亮的时期,魏延是诸葛亮手下最强的武将。可是,魏延得不到诸葛亮的信任,魏延并没有被诸葛亮定为继承人。而且在诸葛亮去世后,魏延在与杨仪争夺军权的内讧中被杀。魏延之死,是蜀汉政权的重大损失,这是因为魏延的军事能力是蜀汉首屈一指的。他如果能够生存下来,他的军事才能、作战经验都可以流传下来,能够让蜀汉能够培养出更多的有能力的将领。
尤其是魏延和杨仪内讧的时候,费祎前往魏延那里探听口风。魏延向费祎阐述了自己的军队改革计划,他提出了更换将领的建议。我们可以想见,在魏延作为反叛将领被杀掉后,这些魏延眼中的将才肯定也遭到了清洗。这些将领被清洗,使得蜀军难以再提拔、培养优秀的将领,造成了蜀军将领的青黄不接。到了姜维的时代,蜀汉上演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惨剧。
那么,诸葛亮在去世前难道没有预见到这一点吗?难道他一死,就不对蜀汉的未来做准备吗?其实,诸葛亮在去世前,就对身后蜀汉的战略做了安排。他以蒋琬、费祎为继承人,将蜀汉的战略由北伐转变为防守。这样,诸葛亮死后,魏延这样具有进攻能力的将领被清除,对诸葛亮的既定战略方针没有多大的影响。因为,诸葛亮训练的军队本身就是以防御为主要方针的军队,再加上秦岭的天险,只要不犯重大的错误,保证蜀汉政权的安全是没有问题的。
那么,魏延死后,除了姜维,蜀汉是否还有其他的大将呢?我们先看看姜维,他确实是诸葛亮亲自教导的将领,但是,姜维在诸葛亮的阵营中,地位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我们在诸葛亮的征战中,很少看到他的身影。在诸葛亮去世的时候,也没有将姜维立为继承人。在魏延死后,接管魏延军权的还有几位老将。在这些老将相继去世后,一直压制姜维的费祎也被刺杀后,姜维才接任大将军的职务,开始了北伐。
那么,魏延死后,那几位受诸葛亮信任,接管军权的老将是谁呢?首先是吴懿。吴懿直接接管了汉中的防务,成为魏延的继任者。吴懿这位将领原是刘璋的手下,在刘备入川之后,他投降了刘备,成为刘备的部下。
并且,吴懿的妹妹又嫁给了刘备,成为刘备的皇后。吴懿就此摇身一变成为了皇亲国戚。更重要的是,吴懿还是一员出色的将领,他和魏延搭档,在诸葛亮的北伐中屡建奇功。在阳溪之战中,吴懿作为魏延的副将,和他声东击西,戏耍张郃、郭淮等曹魏名将,一起西入羌中,招兵买马组建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在回汉中的途中,他们遭到魏军郭淮等部的围追堵截。但是,魏延和吴懿一起将曹魏的名将郭淮等人打得大败,充分显示了自己的军事才能。
在魏延死后,吴懿以他的身份、地位和才能接管汉中,是众望所归。他也是诸葛亮留下的主要大将之一。
第二位将领是王平。这员将领出身行伍,目不识丁。但是这个人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而且有着很高的悟性。他虽然不识字,可是他请那些认字的人为他读书,以此方式来学习。王平经常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让其他人刮目相看。
王平原来是曹操的部下,他在汉中之战中,投奔了刘备。不过,他崭露头角的时候是在马谡的街亭之战中。在这场蜀军的败仗中,马谡所率领的军队四散奔逃,只有王平率领的一千蜀军安然不动。不但如此,王平还摆出一副进攻的姿态,擂鼓鸣角,让张郃以为有埋伏而撤退,从而掩护了败逃的蜀军。
战后,诸葛亮发现了王平的才能,便对他提拔重用。在蜀军中,除了魏延之外,诸葛亮最倚重的就是王平。在卤城之战中,王平面对张郃的进攻,沉着冷静的迎战,打退了张郃,使得司马懿遭受了失败。在诸葛亮去世时,他安排王平作为蜀军撤退的先锋,果然打退了魏延的阻截,保证大军安全撤回汉中。
后来,王平也担任了汉中的守将。在费祎当政的时候,曹魏的大将军曹爽率领十几万大军进攻蜀汉,发动了兴势之役。在这场战役中,王平虽然和敌人相比兵力悬殊,但是他当机立断,凭借秦岭天险,在兴势堵住曹爽的大军,使得敌人进退两难。在双方相持一段时间后,曹爽只得撤退,在费祎率领的大军夹击之下,曹爽损失惨重,几乎全军覆没。可以说,王平此战挽救了蜀汉的命运。
第三位大将是马岱。我们对这位武将十分熟悉,因为他专治魏延。马岱是马超的堂弟,是马超唯一留下的亲属。他跟随马超南征北战,也立下了很多的战功。在马超临死时,专门上表,希望对马岱这位马氏家族唯一的继承人予以照顾。
马岱在诸葛亮的北伐军中也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过,他在历史上留下最浓重的一笔,是他在诸葛亮去世后的表现。在魏延和杨仪争夺军权的时候,他随同王平、杨仪一起打败了魏延。马岱还亲自率领军队去追击逃往南郑的魏延,并且斩杀了他,将魏延的首级带给了杨仪。
不过,在随后的历史上,马岱就只露了一面就不显了。他曾经单独率领军队北伐曹魏。可惜,在这次北伐中,马岱打了败仗,撤回了汉中。从此,马岱就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不过,马岱能够独自率军北伐,也可以看出当时马岱在蜀军中的地位是比较高的。
第四位大将是张嶷。张嶷的主要功绩是在镇守南方,平定少数民族的叛乱上。在他的治理下,削平了南方的叛乱,使得当地的百姓对他推崇备至。而且张嶷还见识不凡,能够知微见著,预言了费祎和诸葛恪的死亡。最后,张嶷在随同姜维北伐的时候,在与魏将徐质的交战中战死,但是他的杀伤敌人的数量也成倍的超过了自己的伤亡。
第五位大将是张翼。张翼和姜维的关系十分有趣,张翼对于姜维的战略战术经常批评。这使得姜维对张翼十分不满,可是打仗的时候姜维又离不开张翼。他每一次出战,都非要拉着张翼一起去。张翼虽然不愿意,可也无可奈何只能一起去。
作为姜维的副将,张翼不但配合姜维作战,在战斗中冲锋陷阵。张翼还在战斗中,经常向姜维提出自己的建议。比如在狄道之战大破魏将王经后,张翼就劝姜维撤军。姜维不但不听,还很生气,可最后还是没能彻底打败魏军而撤退。张翼最终和姜维一起向钟会投降,并一起死在成都的兵乱之中。
第六位大将是马忠。马忠的功绩与张嶷相同,都是镇守南方得到的。不过,马忠确实是一位人才。在刘备夷陵之战失败后,马忠奉命率领五千人马去增援刘备,得以面见刘备。刘备和马忠交谈后,对马忠的评价很高。他说虽然失去了黄权,但是又得到了马忠,可见世上不缺乏贤才。
马忠也没有辜负刘备的评价,他在镇抚南方的事业上做得十分出色。在马忠去世后,当地的百姓都对他的死十分哀悼,为他痛哭流涕,建庙祭祀。
第七位大将是罗宪。罗宪是刘禅的亲随出身,因为得罪了黄皓被派到江州任职。在魏军伐蜀的时候,他独自镇守江州。蜀汉灭亡后,东吴想要趁火打劫,攻打江州。罗宪对于东吴的行径十分愤慨,率领军民奋起反抗。
在东吴名将陆抗亲自率领的三万大军的围攻下,罗宪在江州坚守了两年之久。最终,东吴无可奈何的撤了军,罗宪也因这一战天下闻名。
结语:
诸葛亮虽然去世,但是他对于蜀汉政权的未来还是有着规划的。他让蒋琬和费祎担任继承人,也自然为他们留下了战略方针。那就是放弃北伐,以休养生息的防御战略为主。
诸葛亮留下了吴懿、王平、马岱等将领,再加上镇守四方的张嶷、张翼、马忠等人,保住蜀汉政权不失还是有相当的把握的。可惜,到了蜀汉末年,刘禅重用黄皓,扰乱朝纲。像罗宪这样的人才都不能重用,蜀汉灭亡的命运也就注定了。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你觉得人物头像怎么样?
大家好,欢迎乘坐游戏探索机!
说到三国游戏人物头像,想必大家首先就会想到光荣三国志游戏系列,不得不说光荣的美工水平一向是在线的,即使是口碑不好的12代,三国人物头像依旧做的很精美。游戏里人物形象得到了广大玩家的认可,成功的还原了大家心中的三国英雄。
正因为做的太出色,许多国内游戏厂商制作三国游戏时会直接盗用光荣三国志的头像。像这类的三国游戏,不潜心做原创游戏内容,只知道模仿抄袭光荣的老底子,注定既赚不了钱也得不到玩家的口碑。
然而在国产三国游戏中,《中华三国志》却是一股清流,该游戏制作团队开发游戏不为了赚钱,只是想做一款优秀的国产三国游戏。经过十年的坚持和无数三国游戏爱好者的帮助,该团队已经做到了游戏体系完整,质量上乘,而且百分百原创。
中三的人物形象都是团队画工成员亲手制作的,与我们熟悉的三国志系列游戏头像风格截然不同,中三人物形象极具中国风特点,给人一种如沐春风般的清新之感。
三国志系列的人物头像确实看上去很精美华丽,不过这也是要靠钱烧出来的效果,据说13代每一张人物头像的花费就得好几千。相比之下中三的人物头像看起来简朴又不失国风特色,细看别有一番韵味,算是给国产原创开了一个好头。
我是游戏探索机,喜欢三国游戏的朋友点点关注!求一个三国志11威力加强版的头像修改器?
使用方法:
1、不运行游戏,打开头像编辑器,翻到尾页,右键菜单选择添加头像。注:从2167开始才是空白头像,当然你也可以把其他武将头像替换掉。
2、单击空白头像(黑色),在右侧点击制作头像,会让你选择图片,打开任何图片都可以。大方框是大头像,小方框(可调节大小)是小头像。然后点击工具栏最右侧图标“生成头像”即可。
3、替换暴击图,在生成的头像上单击右键,选“暴击图像”然后选择一个你打算替换掉的图像。—“导入”选择一张自己准备好的暴击图(推荐512*512大小的bmp格式图片)。点击“应用”ok
古代哪位女性最美?
欢迎关注麦初齐,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
美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的产物,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对于人体的审美就已经有了初步的印象,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审美的标准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
01 写在前面,端正态度思想一致在我们谈论古代美女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将自己的审美眼光从现代跳转到古代,若是以今人的标准去判断我觉得存在不妥的地方,那就是我们也没有见过真人,看到的都是古人的画作和文字的记录,素颜照是不可能有的,不免有些艺术加工的成分,就一定会失真的。
其次,传世的美女都是画卷,千万不要看古装电视剧的演员来评判她们的美,那也是根据作者的描述和古籍中的记载,演员和化妆师也只是尽力还原而不是真实复刻,所以先声明一下以免后面的论述产生分歧。
那么,我觉得在这个看脸的时代,颜值很重要,身材也很重要,古人也是这么考量的,只是标准不一样罢了,我就从这两点来阐述一下古人是如何界定美女的。
02 何为美,得看社会主流需要什么在原始时期,我们的生活靠的是强壮的身体去打猎,要繁衍生息就得依靠繁殖能力强大的女性,自然而然美就是强壮的体魄,我觉得莫言的《丰乳肥臀》书名就是最好的总结,因为这样的女人被认为是能生养的,这个观念到目前都影响着我们的生育观。
在《卫风·硕人》中有写到“硕人其颀”就是描写贵族妇女庄姜的,那个时候就是高大健硕就好。到了唐代,更是将这“丰腴”作为一个衡量女性美的一个特点,不是富态而是丰满健康,所以都说大唐的美女都有点胖。你可以看看阎立本的《步辇图》里面的女子都是体格健硕的,和其他时代的画作不尽相同啊。
在封建社会中对于美女的审美也是在不断的变化,从汉武帝以后这种崇尚健康的美就变化了,开始走纤细瘦小的路线了,因为皇帝喜欢,所以就成了主流了。著名的就是汉成帝的时代,美女赵飞燕,典型的体轻美丽,传言可以在武士的手掌上跳舞,这是堪比羽毛啊。
03 各朝代对美的认识不同,欣赏范围逐渐扩大对于审美,一直都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我觉得因为在前人的基础上对于美的追求得不到满足了,所以才开始寻求发现新的美,才有了扩大范围的可能。
春秋以前,对于形态的美局限于身体的上半部,主要是看面部五官的形色布局,我就说我们看颜值看脸也是可以找打到根据的,今天我也算是找到根儿了。
战国时期,以屈原在楚辞中的文字描述中,我们的发现了描写小腰之美,实际上这已经把人的视角从上半身扩到了腰了,就像陶渊明在《闲情赋》中写道“束窈窕之纤腰”以及“安弱体于三秋”的描写一样,腰肢很美,现在而言就是A4腰吧。
从汉代到唐代,这种美的欣赏已经扩大到了全身了,但是不包括脚,谁也没有提过。
五代之后,我们才对脚有了认识,对于脚的大小美丑有了认识并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了,盛行一种缠足,我还记得我的太奶奶生前就是小脚,这种毒害很深啊。
魏晋时期,则是喜欢风清骨秀的那种女人,我都怀疑所谓的韩国的医美整形是不是就来自这个朝代的传承。
到了宋明清三代,娇小柔弱更是盛行,就比如典型的《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吧,我就感觉风一吹都能丢了的那种。实际上这是一种从健康到是病态的一种变化,倒也是真的扩大了审美范围,已经超越了身体本身。
04 环肥燕瘦,到底谁更美这个就比较有意思了,我们都知道环肥燕瘦,实际上就说杨玉环是个胖女人,赵飞燕是个瘦女人,大部分的美女实际上介乎两者之间。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也是对古代美女的一种高度评价,在历史角度来考察实际上并不是指四大美女杨贵妃、西施、貂蝉以及王昭君,只是被后人挪用而已,而是另有其人。在《庄子·齐物论第二》中记载了毛嫱和丽姬才是正主,素有“鱼见深入,鸟见高飞”之说,后来将“鸟飞”改为了“落雁”。至于“闭月”是谁专家没有找到,我也没有找到。“羞花”是五代后梁刘鄩(xun)的侍女,人号“花见羞”的一个人,这在明朝张岱的《夜航船》卷十三中有描述。
结语:古代美女的特征古人看美女各时期不同我们来总结一下大概就是:饱满好看的脸蛋,最好是鸭蛋形的;娥眉青黛,弯弯眉毛,修眉描眉;细腰玉肤,就是腰细皮肤白;三寸金莲,超级小脚;大眼睛扑闪扑闪的,有小酒窝最好;四肢和手指也是纤细修长,手腕洁白有肉,红唇白牙,或者叫朱唇皓齿才好,有点文学的味道。
再看现代,我觉得我们的审美观念也没有进化发展多少,实际上也差不多。所以四大美女在如今看来也就杨玉环有点胖,其他的都还不错。当然了,我们更高级的是不仅以貌取人,更注重心灵美,内外兼修才是真的美女啊。
个人浅见,欢迎各位老师讨论点评。
图/来源网络
你觉得哪个人物的头像比较好看?
大家好,欢迎乘坐游戏探索机!
《三国志11》是一款制作非常用心的游戏,这不仅体现在游戏画质和内容上,三国英杰们的头像几乎各个栩栩如生。据说光荣公司的美工们为了构思人物画像,特意参照了我国老版电视剧三国演义演员容貌。而且还结合了原著小说的描述,这才创作出了《三国志11》的人物画像。
从效果来看,许多三国英杰的特点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如三国第一猛将吕布,身材魁梧,器宇轩昂。
神机军师诸葛亮
一身是胆赵子龙
乱世枭雄曹操
至于《三国志11》中最让人喜爱的人物,个人感觉莫过于张飞了。张飞的台词在游戏中非常特殊,虽然有些粗鲁,但却让人感到非常纯真可爱。
关注【游戏探索机】,带你发现更多好玩的游戏。关注我,你不会吃亏,你不会上当,只需花费0.3kb流量,给你的生活增添一份游戏乐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