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杀潜航5视频攻略,二战中为什么有些潜艇会装有炮?
感谢邀请
图注:指挥塔上安装了大量防空火炮的德国U型潜艇,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日本的伊400型潜艇上安装有大量的火炮,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美国小鲨鱼级潜艇甲板上安装火炮,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你看看二战时期各国潜艇的照片,会无一例外的发现都安装有火炮,而且有些潜艇安装了不同口径和作用的火炮,与今天的潜艇可谓是大相径庭。为什么二战时的潜艇要安装火炮呢?这可以从几个方面解释:
第一, 二战时期的潜艇尽管能够下潜和潜航,但是从外形上看依然是船型的,而非今天常见的水滴形,这种外形的结果是其水面速度要高于水下速度。在水面上航行的时候,火炮就能够发挥作用啦。
图注:U型潜艇船型的外形,图片来自网络
第二, 二战时期的潜艇将鱼雷作为主要武器,但是毕竟鱼雷的数量有限,而且性能很不稳定,经常出现哑弹。在攻击商船等非武装目标的时候,潜艇通常会使用火炮进行攻击,将宝贵的鱼雷节约下来攻击更有价值的军事目标。
图注:德国水兵正在使用前甲板上的105毫米炮射击,图片来自网络
第三, 二战时期的潜艇大部分时候其实是呆在海面上的,因为下潜必须靠蓄电池给发动机供电,可蓄电池容量有限,很快就耗尽了,必须浮出水面充电。当潜艇在水面上时,就要当心对方的飞机和水面舰艇了,特别是飞机。当遇到敌人飞机的时候,潜艇上的防空火炮就能发挥作用了,虽然通常还是被飞机暴揍。
图注:正在水面上航行的潜艇,图片来自网络
以上几个就是二战潜艇依然安装火炮的主要原因,之后随着潜艇技术的发展,其呆在水面上的时间越来越少,水下速度越来越快,火炮也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因为现在的潜艇不会再安装火炮了。
苹果手机的空战游戏有哪些?
(1)MetalStorm:这款Android游戏让这两个劲敌在一场战争中展开搏斗,而它们的斗争将会一直在驯养动物王国的历史里延续下去。 运用触摸屏技术避开迎面而来的僵尸狗飞机!当您离开僵尸狗喷气机的火力范围时,轰炸掉那些坏僵尸狗驾驶员!当您在外星球天际线上飞行时,围着僵尸狗轰炸机飞行,并收集尽可能多的火币!
(2)战机世界:是由白俄罗斯战争游戏研发公司wargaming出品,空中网在中国大陆独家运营,集战机线成长、射击对战、竞技和策略等众多特色于一身的第三人称多人在线竞技类网游。
(3)王者之翼:“多人在线模式”中,玩家们将驾驶各种先进战机进行空中格斗,体验与人空战的乐趣;而在“单人故事”模式中,玩家将扮演一名超级飞行员进行游戏,随着剧情深入,逐步揭开战争的真相。玩家将如同身临一部高清空战电影。
(4)现代空战:是由Eagle Dynamics开发的一款空战模拟游戏,这是一款全新空战模拟作品《现代空战》,由曾经制作《猎杀潜航》系列的SSI开发。游戏特色在于其极度的真实感受,游戏的开发技术也得到了UBI总开发部的支持,自然,超炫的画面,为初级玩家的设定,种类繁多的现代战机及丰富的单人及多人任务设定,注定了《现代空战》是一款不容忽视的空战游戏。
猎杀潜航3中能发现10000吨以上军舰的海区及港口?
列出的分别是起止时间、船型、港口。比如说“19420203 19420228 BB King George V Scapa Flow”,表示1942年2月3日到1942年2月28日间,你摸进斯卡帕湾的话,里面会有一艘“乔治五世国王”级战列舰停在那里。
如果你是军事爱好者的话,肯定不会错过偷袭斯卡帕湾重现真实历史的机会吧。即使只追求游戏性,像BB(战列舰)和Passenger Liner(邮轮)这样的大家伙你肯定也不愿意错过。
潜艇如何还击空中的反潜机?
潜艇刚诞生的时候春风得意,往水下一潜谁也发现不了,神不知鬼不觉,让人心惊胆战。但很快它就遇到了第一个对手——反潜驱逐舰、护卫舰。
等到二战时,飞机性能提高,人们发现用飞机反潜效率更高。于是潜艇又遇到了另一个克星——反潜飞机。这个克星狠多了,把潜艇压制的死死的,一直维持着“空优潜劣”的状态直到今天。
潜艇想跑也跑不了,常规潜艇全速航行也不过20几节,核潜艇30几节,静默航行时速度也就几节而已。而反潜飞机(固定翼)随便一飞也有三、四百节,搜索面积巨大,哪里有潜艇拍马就到。
反潜直升机还组团出发,一架带着浮标声呐、吊放声纳,另一架带着反潜鱼雷、深水炸弹。这边一定位,那边立马扔,直炸得潜艇人仰马翻,心里真是苦啊。
遇到反潜机,潜艇立马下潜,借助海水温度盐度反射层、海底地形掩护逃走。可总这样憋屈也不行啊,实在躲不过,潜艇也要反击!
二战时,德国人就在U型潜艇上安装高射炮,用炮火反击反潜机。可很快他们就发现这是一个很傻的主意。
反潜机不是孤狼,它后面跟着一支反潜编队,就算干掉一架两架反潜机,潜艇的位置也暴露无遗了。本来还有希望下潜跑掉的潜艇,被随后赶来的反潜编队围住猛揍,不死也变成死了。
冷战登场后,苏联人也遇到相同问题。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苏联的潜艇通常要前出到美国近岸。
美国人自然不干,越来越先进的反潜飞机让苏联潜艇危机重重。于是苏联尝试在“台风”级核潜艇的围壳上安装便携式防空导弹,由人工操作,但最后并未部署。
英国也有类似的潜射“吹管”导弹,安装在“伊尼亚斯”号潜艇的伸缩桅杆上。
这些导弹需要潜艇上浮到水面或潜望镜高度发射。另外一种是从水下发射,通过运载器将导弹送到水面点火。
1994年,德法意联合研制“独眼巨人”潜空导弹。装载导弹的运载器从鱼雷管发射出去,远离潜艇1000米后,导弹点火飞出水面。操作人员通过导引头回传的图像,引导导弹命中目标。2003年,项目取消。
还有美国1977年研制的垂直发射的“西埃姆”低空近程潜空导弹,使用雷达红外双模引导,自动搜索目标拦截。
这些导弹都没有大规模列装,很多只是试验性质,还有诸多不足。潜空导弹固然赋予了潜艇攻击反潜飞机的能力,但一旦使用,潜艇自身也暴露无遗,必然被随后的围捕击沉。潜空导弹成了拼死一搏的“自杀武器”。
它们都没有解决潜艇隐蔽性与安全性的核心矛盾。与其在潜艇有限的空间内安装潜空导弹,还不如加强对空雷达设备,及早发现威胁逃跑更靠谱一些。潜空导弹成为人们眼中的鸡肋,沉寂了好久。
近年来,潜空导弹又再度活跃。2009年,德国、挪威联合研制的IDAS(潜艇交互式防御和攻击系统)导弹获得成功。
它储存在德国212A潜艇鱼雷发射管中,每管4枚。不需要运载器,发射后依靠惯性游离潜艇,然后点火冲出水面,红外+光纤引导,最大射程20千米,可打击反潜飞机、直升机及小型舰艇。但仍未解决潜艇暴露的问题。
潜空导弹什么时候才有用武之地呢?问题的关键在于潜艇对空搜索能力弱和水下通讯困难。
水面300米以下的潜艇,反潜飞机基本探测不到,雷达、磁探仪、浮标声呐、红外在那里都不好使。
如果未来潜艇水下通讯问题解决,借助成熟的蓝绿激光、中微子通信技术,潜艇在深海高速收发信息,纳入整体作战网络。空中平台(卫星、预警机)发现反潜飞机,通过数据链传给潜艇,并引导潜艇导弹攻击。
或者潜艇自身对空雷达技术成熟,不用上浮也能发现、锁定,引导攻击。到那时候,反潜飞机找不到潜艇,潜艇却能摧毁它,反潜机就再也不敢肆无忌惮的欺负潜艇了!
和风漫谈原创文字,图片来自网络。欢迎关注,一起了解有趣的知识。
发射导弹的时候是否可以在海底600米就发射?
我首先告诉大家一个标准答案:如果哪个国家的核潜艇在水下600米发射弹道导弹的话,无疑跟自杀差不多。往往有可能出现一个结果:把周围鱼炸死,另外把自己的核潜艇炸毁,亦或者根本就发射不出去,按下发射按钮以后导弹没动静、没反应。大家应该都理解一个常识问题:水下越深、压力越大,这是有物理公式的。如果下潜到一定程度的话,别说发射弹道导弹了,就是核潜艇本身都会被压力压爆了。目前世界上主流的核潜艇,下潜深度一般都不会超过600米的,例如:美国的“海狼”级核潜艇的下潜最大约为600米,
可是后来美国人放弃了不断加大核潜艇下潜深度的研究,现在主流的核潜艇一般下潜极限在500米左右也就可以了;我国的核潜艇下潜深度在300米——400米左右。
苏联麦克级攻击核潜艇人类历史上核潜艇下潜深度冠军是前苏联创造的,由于苏联在水面舰艇上与美国人差距过大了。于是乎,苏联人研发了麦克级攻击核潜艇。这款核潜艇采用双壳体设计,全艇舰身采用钛合金打造,据数据分析,可下潜的极限深度达到1250米。
其实要想核潜艇下潜的深度越深,这材料的选择就越讲究了。这很好理解,几百米的水下压力一般都有几十个、上百个标准大气压,材料不行的话,估计直接给压成了一块铁皮了。
可是后来美国人发现:单一的比较谁家的核潜艇能够下潜得更深,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意义。除了赌气以外,毫无作用。核潜艇下潜得深,唯一的好处就是隐蔽性更强了。
可是现在的反潜机、反潜声呐,一般水下探测距离也就只有350米左右。于是乎,潜艇下潜得太深了也没啥意思了。
目前美军现役的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最大下潜深度大概在450---500米范围内,这个极限下潜深度已经大大超过磁异探测器和水下声纳浮标的探测深度了。
以上就基本可以回答:为什么大部分主流的核潜艇的下潜深度都没有600米的原因了。其实就两个原因:
一是,根本没有必要,需求性不强;二是,下潜得越深、受到的压力越大、潜艇的各种制造成本和难度就越大——越费钱。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说核潜艇在600米的深度发射弹道导弹,根本就不靠谱呢?所谓的弹道导弹一般都是核潜艇用来打击纵深目标的,往往还用来发射核导弹的。这种发射方式全部采用了垂直发射,因为打击的是岸上目标,所以导弹必须往上发射才行。
世界上所有的核潜艇发射弹道导弹一般都采用了两种方式:湿式发射和干式发射。可是现在所谓的湿式发射已经基本上被淘汰了,绝大部分国家都采用干式发射了。
干式发色干式发射是在:发射前先给导弹发射筒里面增压,再给导弹发射筒外面减压,这样形成内外压力差,才能确保发射井盖比较容易打开。
接下来导弹在可以放心大胆地通过末端推送装置冲出发射筒,导弹一般冲出水面以后才点火出击。导弹的发射是有巨大的后座力, 这样还要给潜艇和导弹发射筒里面注水,以达到平衡状态。
干式发射核潜艇一般距离水面30——40米发射就可以了。如果潜艇下潜得太深的话,就需要给发射筒注入更加强大的动力,另外发射筒外面的减压也越麻烦。
这样一来,对蒸汽产生装置、发射筒强度或者弹射装置的要求就越高。一般为了节约成本、为了发射的稳定性,没必要下潜那么深发射弹道导弹。
目前国际上主流的核潜艇或者说基本上所有的核潜艇都采用这种发射模式了,例如:我国的、美国的、俄罗斯的等等。
湿式发射至于湿式发射弹道导弹这种模式,主要是前苏联人搞出来的。这种发射模式也不难:首先给发射筒里面注水,然后让发射筒内外压力差不多的时候,直接给弹道导弹点火,利用发动机的巨大推力把导弹发射出去。
可是这样做的弊端是非常明显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熄火。因为首先要给发射筒注水,达到内外压力差、然后就是在水下点火,这样发射熄火的概率大、成功率也就不高了。
这种湿式发射模式其实也不能在过深的水下发射,一般最多下潜到80米左右就必须要发射了。不过从苏联之后,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核潜艇基本都抛弃了这种发射模式了。
如今俄罗斯的台风和北风之神上的布拉瓦导弹也都采用了干式发射了,也就是蒸汽弹射、水面点火的模式。
但是不管核潜艇采用干式发射、还是湿式发射,一般离水面的距离最多也就80米左右。其实学过物理的都知道,下潜得越深受到来自于水的压力就越大。一般在600米深的水下,会达到几十上百个标准大气压的。
潜射导弹的瞬间在如此大的压力之下,试问一下:如何打开发射筒、如何把潜射导弹发射出去呢?
这就好比在发射筒上面又加了一个上千吨重的盖子,能不能推开都难说;另外潜射导弹在如此超强的压力下,如何冲破阻力潜出水面呢?如果材料不好的话,估计直接被压解体了、直接被压爆了都是有可能的。
即使采取水下点火模式的湿式发射法,那么得用多大的发动机才能让导弹冲出600米深的水面。话说回来,即使千辛万苦地冲出了水面的话,这弹道会不会偏离、射程还剩下多少,这都是无法预测的问题了。
现在看来,水下太深了发射导弹肯定不靠谱,可是太浅了也不行。如果太浅了的话,往往容易被反潜机、反潜装备给探测到的。现在核潜艇发射导弹一般采用的是:紧急发射法。
核潜艇接到发射命令以后,一般先在水下航行到发射位置,然后紧急上浮。到了具备发射条件的水深的时候,立即发射潜射导弹,发射完了之后再立即下潜逃避打击。
最后我想说,现代核潜艇发射弹道导弹的话,一般最多也就是在水下80米左右而已。要是跑到水下600米发射的话,也不知道到底是要打击对手,还是要自残了——没办法水的阻力和压力太大了,导弹就根本发射不出去,现在的技术条件也不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