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骚动修改器,美国迫于国内压力会尽快结束冲突吗?
两个问题一个一个地说。
首先,俄罗斯孱弱的经济,大概是无法坚持持久战的。以目前的战争规模,英国国防部与美国军事智库的评估,都认为每天需要大致9亿美元才能维持下来。这个规模的消耗,对于俄罗斯来说就太大了。按这个消耗水平,俄罗斯差不多已经达到了1943年的日本、德国消耗水平,仅仅两年,日本和德国就耗到了油尽灯枯。那么俄罗斯能比日本和德国更禁得住消耗吗?
战争刚刚打了100天,俄罗斯许多进口商品还有库存,所以战争对民生的冲击也就还没有显现出来。当战争打了12个月的时候,所有进口品的库存都消耗干净时,俄罗斯的苦日子才到来了。到那时,俄罗斯人就要品尝到二战时苏联前辈曾经体验过的苦日子了。假如俄罗斯人能够扛得住这种苦日子,才会轮到美国讨论是否有内部压力了。如果这种吃草的日子,先将俄罗斯人弄趴下了,这就不用说“然后”了。
也就是说,用现在这个规模打仗,即便俄罗斯能吃草,也不太可能坚持三五年。但这种规模打仗,最多一年,俄罗斯人就真的要吃草了。这才是俄罗斯能不能打持久战的关键。别忘了,最多12个月,所有的进口品都要变成昂贵的奢侈品了!
再来说说美国的压力。其实美国是一点压力都没有。以阿富汗为例,20年下来,花掉了2.6万亿美元,美国才迫于国内嫌弃在阿富汗死掉2500人,而不是花掉2.6万亿美元的压力,仓促结束了战争。那么,现在这场乌克兰战争,美国一个人没有死,而且花掉的钱也一定是远远小于2.6万亿美元(因为乌克兰战争绝无打20年的可能)。此时,美国国内会有什么压力吗?我反正是想不出理由来。
至此,俄罗斯的持久战能力,与美国的持久战能力那是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根本不具备可比性。理智地说,俄罗斯的耐久力,不可能长过三年。而美国的持久力则是以10年为计的。其实,更要考虑的是,乌克兰军人会不会因为长久看不见胜利而厌战?真打三五年不能分出胜负,这对乌克兰人的士气会是一个考验。考虑乌克兰军人的士气都比考虑美国国内压力来得靠谱。
周期股引领股市春季骚动?
周期股的涨跌终归要看市场需求是否旺兴。12月因环保原因进行了限产、停产造成了短期的价格上涨,引起了周期股的上涨。近日央行公布的12月新增贷款5千5百多亿,M2增速8.2。令市场十分意外,也可以说是吃惊,莫非是紧缩来了?也造成了周期行业现货和期货价格下跌,加上北方天气原因开工不足,2月又面临春节长假。所以缺期还是观望为主,待三月份的经济数据公布后,才能考虑是否买入,当然以美元计价的石油、黄金倒有很大的机会。
特朗普真的把美国玩完了吗?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的内乱日益发酵,社会动荡不安,失业人数和新冠感染人数不断刷新纪录,在这样一片兵荒马乱的状态下,算是特朗普把美国玩完了吗?我的答案是,不一定。
先说暴乱问题。别看美国现在暴乱频发,警民和军民冲突愈演愈烈,但这对美国社会来说并不是一件无法承受的事情。美国历史上因种族问题而导致的社会暴乱不计其数,只不过以前我们的信息渠道没有现在这么宽广,这么多样化,整个美利坚被公知们包裹在“自由民主人权”的美好外衣下,看不到他们的一身烂疮罢了。
事实上,美国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搞一次暴乱,以宣泄长期积累在美国普通民众之间的仇怨。固然,美国黑人承受着大量的不平等待遇,甚至在日常生活中都会因为各种各样细枝末节的歧视招来杀身之祸,但是不可忽视的是黑人群体本身的素质就不是很高。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双向矛盾。
在过往的社会暴乱中,美国政府其实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桑福德,洛杉矶,底特律,密西西比......二战后的美国可以说一直在经历着暴乱,最离谱的当属1968年马丁路德金遇刺后引发的暴乱。那次暴乱不但没有因马丁路德金之死而带来的民权运动高潮而使得美国社会问题得以改善,反而使得美国社会进入了一段相当长时间的“安定期”,人们重视社会稳定超过重视民权问题,甚至选举了明显具有种族主义倾向的尼克松作为总统。、
所以现在美国社会的暴乱愈演愈烈,特朗普也在不断煽风点火,但实际上对美国社会而言,仅仅是一场“正常”的民意宣泄罢了。轰轰烈烈的暴乱活动过后,一地鸡毛的美利坚依然是那个种族问题严重的美利坚,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人们的生活也会重归“正规”,默默积蓄力量,等待下一次黑人被杀,大家再聚集起来打砸抢烧一起嗨。
再说新冠问题。新冠问题对美国带来的最大的影响不是死人,而是经济。相信不少人已经注意到了,在5月底全美暴乱发生之前,虽然美国社会的精英阶层在不遗余力地抨击特朗普的政策,但民意调查的结果反而显示特朗普的支持率在不断上升?这又是为什么呢?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发达的“信贷社会”,对美国普通民众而言,没有工作就还不起信用卡,还不起信用卡就意味着正常生活的终结,而正常生活的终结对美国人来说可比死都难受。没有房子,妻离子散,只能流浪,重新回到正常的底层生活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这也就是为什么明明大家都知道在新冠肺炎泛滥的时候复工复产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但依旧有大批的民众去支持特朗普的原因。因为在可能因感染病毒而死和等账单逾期之后必死之间,每一个“正常”的美国人都知道怎么选。至于为什么精英阶层反对,精英阶层缺那点用来还信用卡的钱吗?
在新冠肺炎和暴乱的双重打击之下,美国的国力受到显著冲击是肯定的,但要是说因特朗普的政策而将美国玩完,那可真不一定。
经济危机是哪一年?
首先要纠正一下,不是1928年的经济危机,是1929年爆发的。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Capitalistic World Economic Crisis in 1929~1933 ),是指1929—1933年间发生的、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波及范围最广、打击最为沉重的世界经济危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曾经历了20世纪20年代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但随着各国进行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以及开展“产业合理化”运动,生产迅速扩大,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却在相对缩小,这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尖锐。
从1929年起,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历史上最深刻、最持久的一次经济大危机。危机首先在实力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爆发,然后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美国纽约股市的大暴跌,成为此次大危机的导火线。
这次危机历时近五年,其间资本主义各国工业生产剧烈下降,各国企业大批破产,失业人数激增,失业率高达30%以上。资本主义农业危机与工业危机相互交织激荡,农副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农业生产严重衰退。同时国际贸易严重萎缩,各国相继发生了深刻的货币信用危机,货币纷纷贬值,相继废止了金本位制,资本主义国际金融陷入混乱之中。由于商品严重滞销,市场问题变得异常尖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争夺市场的斗争日益激烈。
1933年危机逐渐结束。此后,资本主义世界又出现了五年左右的持续萧条。这次经济大危机还加速了法西斯主义在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的发展,使这些国家走上了对内强化军事统制、对外大肆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从而引发了后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美媒却嘲讽是法国体制陷入危机?
与体制何干?简直就是无说八道!
美国和法国从政治体制上说都是总统制国家,适应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也都是所谓世界民主人权盛行的资本主义典范。从国家结构形式上说,美国适应是是联邦制国家,法国适应是是单一制国家。
法国最近出现的“黄背心”运动,其实就是由于法国油价上涨,法国巴黎几十万人总想街头举行游行示威,持续好多天。早在法国总统到阿根廷首都喜布诺斯艾利斯参加G20峰会前一个多星期就开始了。游行示威的人们穿着加油站工人的工作服,因而是黄色的。
法国之所以出现长期动乱不堪的情况,主要发生在这两天。他们高喊口号,要求马克龙下台。他们焚烧汽车,打砸窗台,引起普遍的社会混乱。
为什么马克龙为了解决气候协议资金问题,增加加油站3.7%的税收,提高了法国石油价格的水平。但是加油站没有获得高收益,高收益的石油款进入国家腰包,加油站又把这个负担成功转嫁给法国使用汽车的人群。使得法国为月末日子该如何渡过的人,愤怒之余走上街头,表达了对马克龙政府的不满。
严格讲,马克龙收取的费用也没有落入私人腰包,为什么法国群众游行示威活动持续这么长时间,而且持续发酵,没有销声匿迹的迹象?到底是为什么?
第一,法国马克龙政府特别是马克龙本人执政以来,没有解决好法国的高失业率(9%),经济低速增长城乡差距拉大,贫富差距悬殊,是本次法国“黄背心运动”根本原因。第二,马克龙竞选口号,令人感动。但是上台以来的种种表现让法国许多人寒心。特别是当油价问题出来后,马克龙本人说出来的话,令人愤慨。1,马克龙信口开河,出言不逊,让法国原来的两党抓住把柄大多文章。因为马克龙不属于原来的政党,属于自己成立的第三方势力。原来的两党借用马克龙出言不逊的失误,大加炒作!
2,马克龙说,你们没有工作,不可蜗居在家里,到大街上找工作!成为马克龙行事风格冰冷的证据。
3,马克龙说:油价太贵可以购买电动车啊!
原来的两党抓住马克龙说法,大做文章。一个连油都购买不起的人,有钱购买电动车吗?所以他们最流行的说法就是:“法国精英(意指马克龙)思考人类末日,普通贫民思考月末日子!”把法国黄背心运动推向高潮!
4,美国《华盛顿邮报》12.4日的推波助澜,使得法国总统马克龙处境维艰,更加说明特朗普退出《巴黎气候协议》的正确性。当然也是美国媒体冷嘲热讽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