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重楼玉,经典古诗词唱曲在那可以找的到

天美资源网

天龙八部重楼玉,经典古诗词唱曲在那可以找的到?

邓丽君《在水一方》——《诗经》中的《蒹葭》

王力宏《盖世英雄》中的《花田错》——选自《花田错》

天龙八部重楼玉,经典古诗词唱曲在那可以找的到

刘德华的MV《继续谈情》中也加入了粤剧元素,曲风悲怆雅致,歌词更唱出“泪似帘外雨点滴到天明”这句经典的粤曲唱词。 《

新鸳鸯蝴蝶梦》——部分选自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

王菲的《但愿人长久》

徐小凤的《别亦难》《烟花三月》,《朝云暮雨》均为吴涤清演唱

毛宁的《大浪淘沙》。。。。。

这方面成功的例子不少,最有名的是一张《淡淡幽情》的专辑,其中收录了: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戏楼),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秦少游的《桃园忆故人》(玉楼深锁多情种),聂胜琼的《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李煜的《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和《虞美人》,欧阳修的《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朱淑真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这个琼瑶也用过,用在她为《烟锁重楼》还是《新月格格》所写的插曲《鸳鸯锦》里,柳咏的《雨霖铃》,辛弃疾的《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等,有台湾名声卓著的曲作家古月、刘家昌、翁清溪、陈杨等谱曲,曲与词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是这张专辑成为现代音乐史上足以传颂的极品。

《音像世界杂志》曾将该片评为“十张最适合在夜晚用心聆听的专辑”。这张专辑里最有名的两首,一个是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一个就是后来王菲翻唱的《但愿人长久》,那倒是对这首古典佳作现代版诠释了。这首词其实在大陆也有多个谱曲版本,映象最深的是在83、84年播出的电视连续剧《武松》中,张都监家的丫鬟,后来为武松跳楼的那个,就曾弹唱了这一曲。但这些多属于声乐作品的范畴,与流行隔着一段距离。但从另一个角度上,说明了经典诗词与音乐的融合性。我们再来换一个角度,流行歌曲多表现一种通俗文化,而古典诗词的介入,恰好将其雅的一面也推到了众人面前,也正说明了,艺术其实并无雅与俗不可逾越之鸿沟,关键在于融合的手段了。

李商隐有多少首无题诗?

《锦瑟》是李商隐的绝笔诗!一千多年以来,没有人能真正解释清楚,《锦瑟》这首诗到底写了什么?

有人说,这是一首写给初恋的情诗;有人说,这是一首写给妻子的悼亡诗;还有人说,这是一首自传诗,是李商隐的人间绝唱!

梁启超先生曾说:

义山的《锦瑟》等诗,讲的是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折开一句一句的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

或许,了解了李商隐这苦闷至极的一生后,就能读懂《锦瑟》了吧!

01悲情初恋李商隐,公元813年出生于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字义山,号玉谿生,是晚唐的著名诗人。李商隐擅长写爱情诗和无题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但也晦涩难懂。

李商隐出生于贫寒之家,父亲对他寄予厚望,早早就为他启蒙授学。

五年读经书,七年弄笔砚

李商隐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自小聪敏好学,展现了极高的文学天赋,14岁便能写诗。

在大唐璨若星河的诗坛,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王”白居易都是少年天才,都曾名动长安。李商隐亦是天才,若不出意外,他也会入长安,求取一份功名。

可是,现实过早地将李商隐拖入了泥潭,让他明白,如今的他只能暂求一份温饱,读书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梦。

李商隐的童年是笼罩在死亡阴影中的。

3岁时,祖父去世,李商隐跟随父亲去了浙江生活。10岁时,父亲与大姐二姐又接连去世,母亲变卖了仅有的薄产,带着一家老小,历经千辛,才将父亲的灵柩带回了河南老家。

然而,当他们回到河南老家时,等待他们的是没有房、没有地、没有钱的窘境。所谓,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便是如此!

原本,李商隐应该是皇室宗亲,可这个身份并没有带给他实质性的好处,更何况,李唐皇室也从未承认过他的身份。

公先真帝子,我系本王孙。

孤儿寡母,居无定所,漂泊无依,身为长子的李商隐不得不用羸弱的肩膀撑起门户。为了生计,他帮别人抄书、舂米来补贴家用,闲暇时,他也从不懈怠,努力读书。

生活的艰辛让少年从此多了一份坚韧,他无数次遥望着远方,内心无比失落,那个魂牵梦萦的长安啊,离他如此遥远,他何时能去到那里。

16岁时,为了生计,李商隐去洛阳投靠了亲戚,谋求一份更加高薪的工作。洛阳离长安很近,很多达官贵人都会在洛阳生活,李商隐也遇到了他人生的贵人——令狐楚。

令狐楚欣赏李商隐的才华与吃苦耐考的品质,将他招进府中,成为了儿子令狐绹的伴读。令狐楚更是待他如亲子,教他读书,带他出入名流云集的宴会,结交权贵,为他铺路。

李商隐也发奋苦读,期待有朝一日可以金榜题名,入仕为官。李商隐深知自己出自寒门,无人可依,只有饱读诗书,才能有入仕为官的可能。

第一次,他进京参加科举,失败了,而好友令狐绹却依靠着父亲的帮助,成功考中了进士。

李商隐嫉妒吗?应该是有的。他寄人篱下,跟随令狐楚,从洛阳到了太原。但是,令狐楚如父亲般的照顾,让他无法去真的嫉妒。

第二次,失败了!

第三次,失败了!

第四次,失败了!

少年内心极度苦闷,可他不能放弃,因为一旦放弃,他就会变回原来那个为了生计挣扎求生的布衣,他不甘心!

少年豪情壮志,意气风发地写下:

自有仙才自不知,十年长梦采华芝。

秋风动地黄云暮,归去嵩阳寻旧师。

公元833年,为了能静心学习,20岁的李商隐拜别了恩师,前往王屋山修道学习。在王屋山修道的不止李商隐一个,还有大唐的公主。

玉真公主每每出行总是排场很大,仆从如云。在众多的仆人当中,李商隐一眼便瞧见了一个小道姑,个子娇小,头上绑着高高的道髻,东张西望,甚是娇憨可爱。

少女的灵动瞬间击中了少年的内心,再难忘怀。李商隐多番打听得知,少女名叫宋华阳,是公主的侍女,他想,若是能再见一面该多好。

一日,李商隐读书时不觉有些疲累,便出门散步,在清幽的山间小径上,少女的身影忽然闯进眼帘,巧笑倩兮,一下便攫住了少年未生波澜的内心。

少年说:“你好,我叫李商隐,请问姑娘芳名?”

少女娇羞不已,芳口一吐:“我叫宋华阳。”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很快,二人便坠入了情网,常常相约在山间幽会,听潺潺的溪水,看云卷云舒,少女活泼娇俏,少年文采斐然,这大约就是爱情的模样!

可是,这段地下情犹如疯狂生长的藤蔓,终将要活在阳光之下。没过多久,宋华阳怀孕的消息传出,公主震怒!

宋华阳身为公主侍女,本应该青灯古佛,了此残生,可她偏偏遇到了李商隐,有了不该有的爱情,可这情不能为世间所容。

最终,宋华阳被遣送回宫,李商隐也被驱逐下山,此生不负相见。

少年痛彻心扉,他无力反抗皇权的威压,多年以后,他每每想到这段情,他都会无比后悔,若是当初,他不畏前程,不管不顾地带她远走高飞,结果会不会不一样。

可是,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可吃,时间也不会倒流。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少年多想再见一眼梦中的姑娘,可是,他们之间横亘着千万条鸿沟,便让青鸟为彼此传递相思吧!

年少时,我坐在课堂里,听老师念着这首诗,我只道是李商隐的诗如此美好,让人移不开眼。可如今,再读这首诗的时候,我仿佛能看见美好背后那一抹悲情的色彩。

好似,这世间只有悲剧才能拥有如此感天动地的力量,如果没有痛彻骨,也不会有如此极端的美好,若是能了解李商隐的心境,大概也不负他的苦难了。

我想,宋华阳这个名字,会成为李商隐一生的梦魇,夜深人静时,他应该总能想起王屋山上那个娇憨可爱的小道姑吧!

02辜负柳枝李商隐错失初恋,一度让他一直消沉,他最无力的事,莫过于没有能力照顾他心爱的人,他想,若是功名在身,也许就不会这样了吧!

23岁,李商隐回到洛阳,寄居在堂兄李让山的家中,准备参加第五次科举考试。他终日在家埋头苦读,日子过得十分辛苦。唯一让他放松的,便是隔壁院子中传来的袅袅琴声。

李商隐的邻居是洛阳有名的富户,家中有一个女儿名叫柳枝。柳枝已经17岁的年纪,长得亭亭玉立。但是,与别的大家闺秀不同,这姑娘总是风风火火,调皮顽劣,摘花上树,一样不落。

大家都说,这个疯疯癫癫的丫头,早晚嫁不出去。少女喜爱乐器与音律,总是一边弹奏一边吟唱,每当歌声传来,犹如风吹海浪般,让人心生愉悦。

一日,哥哥让山正摇头晃脑地读着李商隐的诗:

风光冉冉东西陌,几日娇魂寻不得。

蜜房羽客类芳心,冶叶倡条遍相识。

柳枝听罢,急急地问道:“这是谁写的诗?”

让山自豪地说:“这是我表弟李商隐写的。”

李商隐的诗总是晦涩难懂,可是柳枝却读懂了少年的心境,她将腰带挽成了结,让让山带给了李商隐,请他为自己写诗。

第二日,李商隐路过了柳枝家门口,只见柳枝打扮得娇俏可人,香扇掩面,望着李商隐露出弯弯的眉眼,轻声说道:“三日后,你来河边找我,我点上最好的香等你,我们一起过节吧!”

17岁的少女娇羞默默地望着少年,终是一缕情思,长出了花朵。

柳枝,洛中里娘也。……生十七年,涂装绾髻,未尝竟,已复起去,吹叶嚼蕊,调丝擫管,作天海风涛之曲,幽忆怨断之音。

三日后,李商隐早早起床,准备梳洗前去赴约,可他在房里转了一圈,也没有找到自己的行李。唯有桌上摆着一张纸条:我把你的行李先带走了,想要的话就来追我吧!

李商隐这下慌了神,他的书籍资料都在行李中,他想当初因为没有功名权力,他负了宋华阳,如今,他不想再负了柳枝,若是金榜题名,再来迎娶柳枝岂不更好。

于是,他只能放弃赴约,追着好友而去,这大概是老天跟李商隐开得最伤神的玩笑。

那天,柳枝满怀少女心事,等了又等,可是却等来了李商隐去了长安的消息,一段爱恋,还未开始,便已结束。

没多久,哥哥让山也去了长安,李商隐见到让山,便急急地问柳枝的消息。让山失落地说:“你走后,柳枝便嫁给东诸侯,成了他的妾室。”

柳枝出嫁的消息让李商隐猝不及防,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那个风风火火,咋咋呼呼的姑娘会嫁入高门大户,成了一房妾室,那样拘谨的生活,她如何受得住。

他还记得,少女立于窗扇下,看着他笑意盈盈,许他以博山炉待的样子。怎料如今,她冷冷抽身离去,没有一丝转圜的余地,何等决绝。

一年后,李商隐一路风尘仆仆自长安而来,送让山东归洛阳。一路上,两人有说不尽的柳枝,聊不完的旧日时光。那个以罗带乞诗的姑娘,他还尚未兑现承诺,她便已经嫁了,让他如何心安。

到了临潼,与让山分别之际,他写下《柳枝五首》,托让山带回洛阳,题写在柳枝的故宅上。他接受了柳枝的罗带,就应该为她赋诗。

花房与蜜脾,蜂雄蛱蝶雌。

同时不同类,那复更相思。

本是丁香树,春条结始生。

玉作弹棋局,中心亦不平。

少女已经不在,所爱已隔山海,这承诺来得太迟,一经错过,便是一生。

命运给了李商隐两次选择爱情的机会,他都没有抓住。第一次,他还没有准备好,便想要拥抱爱情,于是,他失去了宋华阳。

第二次,他想要准备好一切,再来给柳枝爱情,可是他不知道,爱情不会回首,失去的也再难回来,柳枝不是普通的女子,她一转身,便是一辈子。

好在,错失了爱情,还有事业给予抚慰。

公元837年,经历了四次科举失败的李商隐,终于在24岁时,金榜题名,进士及第。然而,这一次的高中,离不开好友令狐绹的帮助。

令狐绹与李商隐16岁相识,两人相伴苦读。年少时的感情最是真挚,两人虽然身份悬殊,但是依然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令狐绹见李商隐多次科举不中,于是在第五次科举的时候,疯狂暗示考官,李商隐是我的好朋友,李商隐是我的好朋友,李商隐是我的好朋友……!

于是,那一年,李商隐终于考中了,令狐家对他可谓是恩重如山!

可是,令李商隐没有想到的是,他往后的人生都会被这份恩情裹挟,将他推入万劫不复之境,这份情他还不清,也躲不开。

03背叛师门那一年,李商隐考中进士后,令狐楚希望李商隐能成为他的幕僚,可李商隐没有给出明确答复,只说想先回家探亲。

往后的半年里,虽然令狐楚多次写信催促,可是李商隐始终没有明确的回应,这让令狐楚心生失望。

直到12月,令狐楚病入膏肓的消息传来,李商隐才匆匆赶来,见了恩师最后一面。面对年少时的好友,令狐绹想起了父亲殷切期盼的目光,那份情谊终究是消磨在了李商隐的躲避中。

令狐绹以为,没了令狐家的提携,李商隐只能变回曾经的穷小子,可他没想到,新科进士,就如同现在的高考状元,在哪里都是香饽饽。

一日,韩瞻邀请李商隐过府相聚,大家喝酒吟诗好不快活。席间,一位容貌清丽,举止端庄的女子引起了李商隐的注意。

女子是王茂元的小女儿,虽出生将门,却谦和有礼,满腹才华,最重要的是,她弹得一手好琴,是位难得的佳人,不觉间,李商隐已心生爱慕。

王茂元对这位新科进士也颇为欣赏,有意邀请他入幕府从事文字工作。为了能见到日思夜想的王小姐,李商隐欣然应允了。

虽然入了王府,但是碍于身份的悬殊,李商隐从来不敢吐露内心的感情,只能将情寄托在诗句上。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昨夜星光灿烂,凉风习习,我们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设宴。虽然,我没有彩凤的翅膀,但是我希望我的心和你一样,能点点相通。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我向往美好爱情的心愿莫要和春花一般竞相开放,免得我的寸寸相思,都化成了灰烬!

没过多久,王茂元便看穿了李商隐的心思,他也信任李商隐的为人,决定将小女儿许配给李商隐。

那一年,李商隐迎来他的人生巅峰,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

然而,也正是因为这场婚姻,李商隐几乎覆灭了入朝为官的理想,身不由己地卷入了一场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去。

彼时,大唐王朝已经江河日下,朝堂上,牛李党争愈演愈烈。令狐家属于以牛僧孺为首的牛党,而王茂元则属于李德裕为首的李党,两派之间不断交恶,势同水火。

在令狐绹心里,自己的父亲尸骨未寒,李商隐却已经迫不及待地投靠了王茂元,加入了李党,丝毫不念及往日恩情,实在是背恩无行之小人!

他决不会放过李商隐!

公元838年,李商隐进京参加吏部考试,他下笔如有神助,本以为胜券在握。可是,到了放榜之日,他没有找到自己的名字。经过多番打听,才得知,考官以“此人不堪”,将他除名。

李商隐背叛令狐家的事情早已传遍了京城,他的落榜也是令狐绹的手笔,他有口难辩,唯有自己咽下这份苦果。

他回到家,见到笑脸相迎的妻子,他叹息地说道:“对不起,我没考中。”

王氏柔柔地回道:“没关系,是他们有眼无珠。”

看着曾经是高门贵女的王氏,如今陪着他清贫度日,李商隐的心中无比愧疚,他更加发奋苦读,以待来年。

第二年,李商隐依旧自信满满地去了长安。这次,他轻松通过了考试,并且授予了秘书省校书郎的职位,这可是一个美差。

可是,仅仅只过了三四个月,李商隐就被降级,发配去了弘农(今河南省灵宝市)当县尉。基层的工作十分辛苦,与上司政见不合也让李商隐身心俱疲,不久后,他便辞职回乡了。

见到落寞归来的李商隐,妻子王氏仍旧是没有丝毫怨言,她说:“平平淡淡过一生也挺好的,你不要再勉强自己。”

可是,李商隐终究是忘不了自己的仕途。

公元846年,李商隐被重新启用,回到长安任校书郎。可是没过多久,唐武宗驾崩,唐宣宗继位。

一时间,朝堂上风起云涌,唐宣宗早就不满李德裕大权在握,于是立刻起复了牛党的白敏中,令狐绹等人,将李德裕逐渐排挤出朝廷。

李商隐明白,令狐绹不会放过他的!

于是,他果断辞去了校书郎的职位,跟随郑亚远赴桂林,成为了他的幕僚。郑亚可是李党的人,李商隐的行为让令狐绹怒不可遏,直接写信将他痛骂了一番。

在桂林的日子,李商隐总是埋首公务,他无瑕欣赏这如诗如画的湖光山色,他惦念着疾病缠身的妻子和未满周岁的孩子,他只想更努力一些,他们的生活就会更好一点。

公元848年,郑亚被贬为循州刺史,幕府解散,李商隐失去了工作,只能回乡。

然而,家中早已一贫如洗,曾经的千金小姐,如今荆钗布裙,却没有任何怨言,只说了一句:“回来了!”便为他洗手做羹汤。

李商隐心中是有愧的,人到中年,40岁的他依然一事无成,无法撑起一个家。

公元848年,李商隐的远房亲戚卢弘止,邀请他前往徐州,担任节度判官。李商隐不愿离开家与妻儿,但是看着瘦弱的孩子和病中的妻子,他清醒地认识到,他需要钱。

是啊,如果不是身不由己,谁愿意四处漂泊。

好在,在徐州的日子里,卢弘止对李商隐十分不错,工作轻松,薪水也很高,李商隐着实过了一段十分开心的日子。与友人喝酒吟诗,骑马打猎,好不快活。

但是,一年后,卢弘止就病逝了,李商隐的工作又没了。李商隐再次踏上了归途,一路上风餐露宿,可是,只要想起快要见到妻子了,他的内心又无比安宁。

一个雨夜,李商隐歇在客栈,看着窗外如丝的细雨,雨打芭蕉,他不禁想起了远方的妻子,寸寸相思倾泻而出。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他想起离家前,妻子的脸庞,虽然消瘦,但是言笑晏晏,仿佛岁月从来不曾苛待她。他想,快能见到妻子了,真好!

可是,赶至半路,李商隐却接到了妻子离世的消息,他痛彻心扉。赶到家中,孩子嚎啕大哭,再也没有了妻子的柔声安慰,厨房,卧室,院中都没有了妻子的身影。

无数个孤寂的夜晚,月星疏离,风吹树林,沙沙作响,但是李商隐难以入眠,不觉痛哭出声。

蔷薇泣幽素,翠带花钱小。

……

忆得前年春,未语含悲辛。

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

今日涧底松,明日山头檗。

愁到天池翻,相看不相识。

——《房中曲》

回想起当初琴瑟和鸣的日子,只是锦瑟还在,伊人已逝。

料理完妻子的后事,李商隐带着孩子回到了洛阳崇让宅。这里的一草一木是这么的熟悉,他与妻子在这里相爱,在这里成婚,成为人人羡艳的一对,如今只剩他一人了。

李商隐是绝望的,如果说仕途的打击让他苦闷不已,那么妻子的离世,让他的心犹如槁木般枯萎,死寂一片,再难跳动。

半年后,为了生计,李商隐将孩子托付给了长安的亲戚,自己则背上行囊,远赴四川工作。

这一年的冬天,寒风瑟瑟,雪也比往年来得早些。此时的李商隐已经来到了离长安千里远的四川。往常,不管再远,妻子都会按时给他寄来家书与衣服。

而如今,他只身一人,于这茫茫天地间,再也没有收到妻子的牵挂与问候……

四川的春天,春意盎然,花团锦簇,李商隐却无心欣赏这些,他总是呆呆地坐着,没有言语,仿佛是入定了一般。

上司柳仲郢看在眼里,心中十分担忧。他给李商隐介绍了一位姑娘,没想到李商隐断然拒绝了。

李商隐是绝望的,妻子的离世是他第三次错失,他千里迢迢赶回故乡,只为见妻子一面,可是等来的却是妻子离世的消息,那一刻,他憧憬的未来彻底坍塌了。

公元858年,李商隐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此时,他的身体已经十分孱弱了,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于是提笔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他为晚唐吐尽了灵魂中的最后一丝灵气,最终随风而化,享年46岁。

04最后《锦瑟》到底是写给谁的?

也许是写给宋华阳的,写给柳枝的,或者写给王氏的,亦或者是写给他自己的。

很难想象,一个寡恩无行的诗人,怎能写出如此情深不寿的诗句。也许是这三个女子温暖了他的人生,他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他的一生总是在错失,错失爱情,错失友情,错失恩情,他被人猜疑,被人误解,这是李商隐自己造成的,亦是当时的时代造成的。

他在人生的终点写下了这句话,或许是在追忆曾经美好的爱情,亦或许他终是明白了,没有遗憾的人生,终究是不完整的人生。

有人问,为何《锦瑟》那么美,那么朦胧?

因为遗憾轮回了千年,却总是笑而不语,痛而不言,成了他一生的负累!

天南星和七叶一枝花有什么区别?

——七叶一枝花,又名蚩休,草河车,九道箍,白河车,重台草,鸳鸯虫,螺陀三七,白甘遂,金钱重楼,枝头花,螺丝七,海螺七,七叶莲,虫蒌,重台根,玉如意,华重楼,铁灯台。

——是属于百合科植物:

——成分,含有多种甾体皂苷,重楼皂苷,薯蓣皂苷,纤细薯蓣皂甘,重楼皂苷等。

——此药物有抗肿瘤,抑制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和金黄色葡萄杆菌的作用。另有杀精子的作用,孕妇不可用。

——七叶一枝花有明显的止咳作用,有清热解毒,诮肿止痛,凉肝定惊。在临床常用于咽喉肿痛,惊风抽搐,毒蛇咬伤,跌仆伤痛,疔疮臃肿,哮喘,研未外用等。

——天南星:又名南星,剪刀草,蛇包谷,犁头尖,野半夏,山包米,山棒子,白南星等。与天南星同用的药物还有胆南星,虎掌南星。

……天南星的成分含有1一乙酰基B一咔啉,B一咔啉,B一谷甾醇,氨基酸,三萜皂苷,葡萄糖苷等。

……天南星有明显祛痰增加呼吸道黏液分泌的作用,有抗惊厥、镇静、抑制各种癌瘤的作用。

主治祛风止痉,燥热化痰,散结消肿。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破伤风,惊风,半身不遂,癫痫,口眼歪斜,顽痰咳喘,风广快眩晕症等。孕妇可用,但要慎用。从上述可知,药物不同,用法,用量也同样不同。

怎么赏析南唐中主李璟的浣溪沙?

李璟的浣溪沙今存三首

李璟这几首无外幽怨,俗话说诗可以怨,钱老认为忧伤更具有诗歌的艺术成分,正如小说家认为女人身上有更多的小说成分,古今写青楼女子故事的小说何其多,如柳如是,红楼梦,又如藩金莲的艺术形象。光题材就够吸引人,尤其男人。

忧伤之于诗歌,较之喜庆,有特殊的魅力。古今表现忧伤的诗词何其多,多托物寄情,如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曹雪芹的秋窗风雨夕,葬花词。

所谓宽心莫如酒,遣兴莫如诗。人活一世,不如意常十之八九,一个人心情不好,除了找人喝酒,还可以写诗抒怀。我见过一首,写得很有意思:

丈夫三十身如此,疲马离乡懒著鞭。

槐柳路长愁杀我,一枝蝉到一枝蝉。

知了叫得烦死了,我骑着一匹无精打釆的马,马上的我也是无精打釆,我走在异乡陌生的道路上,也懒得催促我的马儿,路又远又长,似乎永远没有尽头,前方于我也没有什么吸引力,如李敖晚年的三民主义,索然无味。急行慢行,前程也只有这些路,如一潭绝望的死水。我想起自己已到而立之年,却没有一丁点拿得出手、值得一提的东西。这个状况,这种局面如何改变?似乎永远也不会改变!唉,知了叫得我烦死了。

总体上这首诗比较直露,诗人的烦恼一览无余。

李璟的这几首,总体上也是关于忧伤的。首尾二首比较含蓄,情绪也比较节制,唯中间菡 香销翠叶残总体萧瑟,意境较外二首更悲凉。情感如开闸放水,一泄而尽,总有一种莫名的粗糙感。恕鄙人妄言。

先看最末一首,手卷珍珠上玉钩,小女子把床边的珍珠帘子拢在玉钩子上,想必原来珠帘是散开来的,似乎刚起床,一副没睡醒,无精打釆的样子。这种陈设新新人类怕不理解,玉钩是拢帘幕用的,普通人家用铁钩,这里是玉钩,显出身份,是皇家的排场。

依前春恨锁重楼,信息量很大,看来适才有临楼远眺之悠思闲愁。如今返回室内,还如刚才般,依前春恨。

那女主人刚才看到了什么?是楼高不见章台柳?不得而知。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这类闺怨词总是渲染闲愁无处排解(见庭院深深深几许,层递着法),这里淡淡的只一笔带过。

小女子总是郁郁不欢,顺带的自哀身世浮萍,万事不由人作主,矫情的一问,风里落花谁是主?

下面是千古名句,青鸟句,原是女子思春,青鸟殷勤为探看,青鸟在古文里是男女间爱的使者,如西厢里的红娘,丁香句疑女子自况。想起夫君离别之时,一叶孤舟漂于黄昏的浩浩河水里,仿佛要去到一个遥远的世界去,仿佛要与女子有死离生别,在没有书信和联系的古代,思念让人愁思忐忑,有一种忧郁的美丽,诗可以怨,哀怨更接近诗歌的本旨。

首尾二首整体风格极淡,于情感极收敛,似不经意的浅唱低吟,唯中间一首,菡dan香销翠叶残,词极直白,有别于外二首婉约之风,小楼吹彻玉笙寒句,于情感极显露,常为人称颂,吾独不以为意,似有矫揉造作,太过雕饰之病。似乎看到词人在描写悲伤的意境时,词人已先于读者自顾自的在那里悲伤。这首词直抒胸臆,如账房先生的流水簿般发牢骚,总体上艺术成就略有欠缺,忧伤满纸,徒惹人嫌,用情太过,替读者滥情,个人不喜欢这种风格,纯一己浅见,权且保留。好的作品有很强的感染力,有一波三折的层次感,有缠绵的情感,如纳兰拟古词人生若只如初见诗。这首词上我看不到这些特征。如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通篇皆是铺排,却全不着痕迹。至多少眼泪何限恨,愈发直露,不忍卒读。

谁愿意听别人的唠叨?除非她是一个女人,一个美丽的女人。文学是人类苦难躯体上爬行的蛆虫,诗歌是文学中的贵族。

李璟养了个坑爹的儿子,做了亡国之君。诗人气质的国君不能守祖辈基业,然诗歌足以流芳千古。李煜词的艺术感染力让你们哭了吗?

我掉下了眼泪,还记得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罗衾不耐晓更寒……百度去了。

多年前读过了,时隔多年,总会记得一句两句。这就是文学的味道。

附李煜

什么河山万里是哪首歌?

什么河山万里是歌曲《关山酒》

原唱小魂

词曲改编:李遇

编曲:吕宏斌/苏珂

我自关山点酒 千秋皆入喉

更有沸雪酌与风云某

我是千里故人 青山应白首

年少犹借银枪逞风流

几载风雪卷刃 朔风同孤昼

瞧得乱石处 一般嶙峋瘦

塞外硝烟未断 黄云遍地愁

侥幸红梅久 不曾下枝头

大漠长烟入我怀 潦草小作运筹

踏破飞沙执剑斩仇寇

待到残阳暮花火 那春风上重楼

烽火不尽长安囚

我自关山点酒 千秋皆入喉

更有沸雪酌与风云某

我是千里故人 青山应白首

年少犹借银枪逞风流

我曾长安走马 十街任斗酒

惊梦照烽火 今宵试新鍪

天命轻狂不休 应似孤鸿一游

怪人间尽是多情人鬼愁

纵意而歌起舞袖 玉椀浆斟北斗

醉眼迷眸只为一人侑

金戈铁马破城楼 任烽火燃眉肉

河山万里 誓与君同守

我自关山点酒 千秋皆入喉

更有沸雪酌与风云某

我是千里故人青山应白首

年少犹借银枪逞风流

我自关山点酒 千秋皆入喉

更有沸雪酌与风云某

我是千里故人 青山应白首

年少犹借银枪逞风流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