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警2任务跳关器,都玩过哪些经典游戏机游戏?
哇噻!这个问题对于我来说真是聊上几天都聊不完,但是时间有限咱就简单炫耀一下我童年的游戏史,哈哈,接下来我所介绍的游戏和游戏机,对于像我这样一位伴随了几乎半生(哈哈这话可能说的有点过)都与游戏不离不弃的爱好者来说不仅是我自己满满的回忆也是跟我一样伴随着那个年代的伙伴们满满的回忆吧!
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吧!
准备:时间回到1985年,这是我在游戏记忆中玩过的第一台游戏机,记得那时候都是在街边露天,老板支张桌子摆台按现在来比撑死了就是一台18寸彩电(这算条件好的很多比这小多了)边上连着一台雅达利就构成了街边小巷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尤其是夏天那地方简直就是我们小孩以及当时的年轻人的天堂,热闹非凡。
看到这画面又想起那熟悉的声音: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就这样,大家都玩的乐此不疲!!
对了,那时候还有这款街机游戏你还记得吗!!
日子过得真快,就这样来到了1988年,那时候的我是一名“优秀的”少年先锋队队员(小学二年级),记忆中那又是一个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一直都不起眼的那个五金小店里今天突然间挤满了人,在店外就听到了那个至今都让我永远忘不了的音乐“魂斗罗”;至此,正式开启了我的游戏时代。
魂斗罗、赤色要塞、绿色兵团、沙罗曼蛇曾经红白机的四大天王,那个时候打游戏不像现在一个游戏通关后很难让我再去重新打一遍,而当年一个魂斗罗几个小伙伴在一起这8关能打好几遍还乐此不疲。
四大天王里重点说说《赤色要塞》这款游戏,我喜欢他的程度胜过另外三款,可能也是因为当年看《独闯龙潭》、《突袭贝鲁特》这类特种兵解救人质的电影受感染的缘故,但我认为对于当年一款8位游戏机《赤色要塞》这款游戏的画面,战斗细节的打造、宏大的关卡设计,加之解救人质升级武器的细微创意使得此款游戏已经把8位机开发到了极限。
热血硬派、荒野大镖客、双截龙、1944、忍者龙剑传、超级玛丽有谁告诉我这些当年红白机鼎盛时期耳熟能详的名字你不知道?!
慢慢的,时间推移到了90年代,就在任天堂一统天下的时候从夹缝中钻出一匹黑马“16-BIT”世嘉16位游戏机,之后简称md,但这个时候因为价格的因素对于我们这些整天要让父母救济的穷学生来说只能望尘兴叹了,东西虽好但不可及也,唉!也只能周末站在游戏机店柜台边看看眼瘾罢liao,罢liao啊!
世嘉16位早期最经典游戏《战斧》和《格斗三人组》你可曾还记得!
言归正传,MD买不起看看人家玩就得了,回家继续咱们的“小霸王”,但这回玩的可就不是老八强了,毕竟过了好几年了本王也从少先队换装成为一名“优秀的”初中生了,也不能整天还抱着幻想打那个所谓的水下八关打个没完是吧(这里有谁能告诉我你进去了),所以本王也与时俱进了,其实对于我们那个年代的孩子来说除了任天堂还有两个东西是不可忘怀的,那就是“日本漫画”和“变形金刚”,《七龙珠》就产自那个年代,我那时绝对是《七龙珠》的忠实粉丝,海南出版社版的《七龙珠》漫画是当时最权威的版本,留到现在估计能值点钱,哈哈,又跑题了!接着说咱的游戏,那肯定就是当时我最爱的漫画改编的游戏啦!
FC上《七龙珠》我玩了一共两代和三代,其中我认为最经典的是二代,虽然在画面上不及三代但是游戏的剧情和战斗画面体验忠实了原著的风格,这对一个忠实粉丝来说只要是忠实于漫画内容的就是最好的。
在这期间也有很多经典之作啊!赤影战士、魂斗罗2、三国志之霸王大陆、冒险岛、松鼠大作战、迷宫组曲,唉!实在太多了,除了松鼠大作战和魂2我打穿了其余的都没坚持下来,惭愧!
随着FC版《七龙珠》三代的结束,在我的游戏生涯中FC的时代就此也告一段落。
这就是我那段童年里对FC经典游戏的描述!也用下面这幅画来结束我的回答吧!感谢楼主给了我又一次重新燃起那段童年的回忆!
记忆中游戏里的那些事,伙伴们咱们抽空接着聊哈!!!
8090年代的青少年放假后是怎样娱乐的?
有这么一种说法,活在这个年代的人是幸福的,科技发达,通讯发达,甚至还有了人工智能。可是现在的人们,都每个人捧着手机,聊微信、打王者荣耀、养小青蛙,和朋友出去见个面都要捧着手机玩,缺少了交流。虽然说以前的日子是苦得,但是那时的人们的那些娱乐还很好玩的,没有低头玩手机产生的脊椎病。
那些年80、90年代的青少年放假娱乐方式:1.玩卡牌
2.玩溜溜球
3.听磁带,听歌。
4.老鹰抓小鸡
5.跳皮筋
6.游戏机
7.看电视——动画片、电视剧
没到寒暑假就得播放琼瑶的《还珠格格》
8.看漫画书、看小说
当时很喜欢看明晓溪系列,下面是“会有天使替我爱你”的书封面
9.翻花绳
10.四驱车
11.东南西北
12.集邮票
有什么你小时候玩过的游戏?
小时候没钱却很快乐,大家一起做游戏,一起上学,放学小伙伴们可以一起玩,小时侯一块红薯片,都觉得幸福,长大了条件好了快乐么,今天我们来一起回忆下童年时光吧。丢手绢
童年记忆.丢、丢、丢手绢、轻轻丢在小朋友后面,不要不要告诉她,游戏开始,大家拉着手围着一个大圈圈,人越多圈越大,直到抓不住手把手蹦开,大家一起坐在地面上,其中一个丢手娟的人,把手娟丢在谁的后面谁就去追,追到了的人站在圈内表演节目。
抓石子童年记忆.捡些大小一样的石头做石子,把石子往石头上磨平,有五粒也有七粒的,谁有一副好石子儿,那小伙伴们可羡慕了,因为他们石子儿没磨平。
跳房子童年记忆.跳房子不用什么材料,找一块平地,用一只白粉笔或者树技画一个空格就可以了,按玩的格子画,各画的格子不同,用石头或瓦片抛地下第一空格里,开始跳到最后7.8格,然后往回转跳到第二挌子到第一格,玩的时候石头不准压到格子线,脚也不能踩格子线,如违规就下一个。
弾弹球童年记忆.最好的弹弹球是彩色的,玻璃做的白色通明那种,中间有图案,还有一种是铁的黑颜色,有一种用湿泥巴做的,小时候玩弹弹球总有那么一个高手玩家,眼力超准能把球弹进几米之内洞里。
斗鸡童年记忆.斗鸡小学时代常玩,用手抱着腿把一条腿抬起来,放在另一条腿上,另一条腿在地上跳着去撞玩伙,谁的腿先落地为输。
老鹰抓小鸡童年记忆.老鹰抓小鸡斗智斗勇的小游戏,十几个人排成一个队,其中一个当母鸡,其他人当小鸡,母鸡为了保护小鸡和老鹰搏斗。
手上花式绳童年记忆.手上花式绳,一根红毛线接成一个圈,另一个人用两只手去抅着,可以抅出各种样式。
摸瞎子童年记忆.摸瞎子,在学挍或家里都可以,在地上画个圈,用红领巾把其中一个人的眼睛蒙上去抓其他人,抓住的人当瞎子。
啯啯夏天的啯啯或蛐蛐唱歌不知疲倦,大家小时候玩过吗。
老飞飞的时候发现过什么有趣的事情?
大概就是几个坎1.帕里断桥跳不过去2.晨光广场人多成狗3. 抢灵兽,刷"战栗"4.钱总是攒不到20万(老玩家应该都为了合金努力过)就被花光了!!!5.因为总是花光钱,后来还学别人在达肯捡钱...总被怪打死..
老飞飞才是青春呀,没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初心者就仨技能。
小学的时候,第一次见表哥玩这个游戏,回家就跟着下载了,然而并没有抱到表哥的大腿,我刚开始玩,他就A了去玩大话了,所以都是靠自己懵懵懂懂的一路升上来,我记得特别清楚,24级的时候有人M我,跟我说可以领奖品,让我上某某网站,我傻傻的就这么被盗号了,上不去号的那天特别难过,一直在哭,我爸也不会安慰我,就看着我边哭边建新号,这之后没多久我就上了初中去住宿了,临走前他要走了账号密码。
一个星期后回家,发现我的号已经40多级了,对于一个最大的号才24级的我来说,这简直像做梦一样,我爸不会打字,还是左撇子,只能一个人没日没夜的一直在帮我练级,有时候还会缠着我妈,让她帮忙跟游戏里的人聊聊天,不过之后他学会了上UT,认识了许多朋友,那时候他想和别人一起玩,见面就会说,来UT来UT,急眼想骂人的时候也说来UT来UT。
我现在还记得他有一个朋友叫蝎子星辰,我在家的时候就帮我爸跟他聊天,后来大家都升到了满级,那时候可能网易已经不怎么维护老飞飞了,一直没开转职和新等级,但是经验却一直可以得,所以他就一直刷最高等级的怪,或者去晨光的决斗场PK,我记得药好像是没CD的,后来我爸玩别的游戏都会吐槽吃药有CD这个设定,现在想想还挺有意思的,之后他还玩了韩服,学会了I am Chinese,THX和FUCKYOU,也是与时俱进了。
可能没有飞飞,我和我爸的关系不会像现在这样,以前我俩真的是完全没办法沟通的,之后我们爷俩玩了不少游戏,感谢飞飞,更要感谢我这个不会表达感情的可爱老爸。
还有哪些惊人的实验?
1968年,一个让人细思极恐的动物实验正在紧张进行,这个持续了整整1780天的实验可能预示着人类的未来。
这个实验就是著名的“老鼠乌托邦”实验,所谓“乌托邦”,指的就是没有压力,一切平等,如同童话世界一般美好的社会。
而这个实验就是为老鼠提供一个天堂般的生活环境,被称之为“25号宇宙”,目的是看看老鼠最终是个怎样的结局。
可是,这场实验的结果令人感到震惊,原来,所谓的“乌托邦”并不是人们期待的样子,而在这个人为制造的“天堂”里,这些老鼠竟然都走向了灭亡。
那么,在这个食物充足、没有天敌的实验环境中,生命力顽强的老鼠为什么没有出现计划中的“数量暴涨”的情况,反而是经过了1780天,这些老鼠全都灭亡了呢?
别急,接下来我们就回到那段历史中,详细地说说这个故事。这个实验是由美国的一个名叫约翰·卡尔霍恩(John B. Calhoun)的生物学家做的。
约翰·卡尔霍恩在年轻时尤其喜欢研究各种鸟类动物,在他15岁的时候就能独自在专门研究动物的期刊上发表自己的文章。
后来,他在学业上十分努力,最终进修到了博士学位,而他的研究方向也慢慢偏向于研究动物的行为。
约翰·卡尔霍恩和老鼠似乎有着不解的缘分,他的毕业论文是研究挪威大鼠的习性,而他毕业后干的工作也和老鼠息息相关。
在1947年,当时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作的卡尔霍恩开始了“老鼠乌托邦”实验的雏形,他把一块接近1000平方米的林地作为第一次实验的场地。
他决定在这里修建一个属于老鼠的天堂,目的就是使他的实验鼠们自由自在、毫无压力地生活。最后,约翰·卡尔霍尔就把这个老鼠的天堂称为“鼠城”。
这个鼠城的面积比较宽广,预估可以支持5000只老鼠在这里生活。约翰为了让老鼠无忧无虑地生活,就给这些老鼠准备了足够的食物和水。
此外他还为老鼠配备了相应的医疗服务,可以说老鼠被照顾得十分周全,而唯一限制的条件就是这些老鼠只能够在鼠城这么大的范围内生存和活动。
可是,鼠城里的进展却与想象不太一样,甚至还有点奇怪。约翰·卡尔霍恩最开始往鼠城里投放了5只已经怀孕的母鼠,但这5只“元老级”的母鼠却并不“高产”。
尽管老鼠的数量在增长,但是却无法超过200只,基本上只能维持在150只左右,而这与鼠城的最大容量5000只相差甚远。
这个结果也引起约翰·卡尔霍恩对种群密度这个问题的关注。在这5年之后,约翰就加入了心理健康部,在这里他也有了更为完善的条件和设备来进行他的老鼠实验。
在那个时候,约翰·卡尔霍恩并不是一人,他也有一个小团队。他的团队成员为他专门设计了一款老鼠的实验场地,其中较为经典的就是这个方形的场地。
这个方形场地的长度约为4.5米,宽度约为3米,通过错落的电网分成了4个小区域,每个区域都提供有无限的食物和水,里面还有专门为老鼠打造的小房子。
虽说这个场地被分成了4个区域,可是这4个区域并没有完全独立,中间有3座小桥将这些区域连接起来。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给这4个区域逆时针编号,那么第一、第二区域是相通的,第二、第三区域是相通的,第三、第四区域是相通的,但第四区域与第一区域却不相通,所以整个布局基本呈现像“U”型一样。
当这些基本的硬件设施准备好后,就要开始投放老鼠了。第一批一共进去了32只老鼠,公母的数量各一半,并且都是成年鼠。
根据计划推测,方形场地中的老鼠们估计会很快进行繁殖,要不了多久,这里面的老鼠数量就可以突破场地的极限,也就是40只。
但是约翰·卡尔霍恩计划不会立刻终止实验,他想要让老鼠的数量自然繁殖到80只,然后观察它们的变化。
实验初期,这里面的母鼠在4个区域的分布情况都很均衡,然而公鼠之间会产生打斗的情况。而这打斗一结束,作为胜利方的公鼠就会霸占了更多的母鼠,而败方的公鼠们只能躲着这些胜利者。
随着实验进行,接下来又发生了奇怪的现象,这些低等的公鼠不再去试图去追求母鼠,哪怕是共处于一个地方也不会。相反一些低等的公鼠甚竟然会去追求高等的公鼠,而且这些高等的公鼠也不抗拒。
最后这些低等的公鼠慢慢地分成了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的公鼠不会参与各种竞争,但会试着追求任何老鼠,而这不会受到性别、年龄、亲缘这些因素影响。
第二种类型的公鼠如同局外者,它们的行动非常缓慢,基本不会和其它老鼠互动,社交活动也不参加。所以这类老鼠的外表毫发无损,也没有打斗过的迹象。
第三种类型的老鼠和第一类有点类似,但是它们就算受到了来自高等公鼠的攻击,也会疯狂地去追求母鼠。
此外,约翰还发现老鼠之间的社交行为变得越来越频繁了,它们更喜欢去扎堆吃食物。当然,如此频繁的活动也会让母鼠更难照顾好它们的幼崽。
伴随着实验进行,这些老鼠出现了大问题。因为实验场地的空间有限制,所以到了后期,这里面的母鼠经常都会遭到来自公鼠的“追求”行为。
而母鼠受到雄激素的作用后普遍会伤害到小老鼠,所以老鼠幼崽的S亡率很高,这直接让整个鼠群的繁育进程停止了。
最终约翰能够基本确定这里面的整个鼠群会走向毁灭,于是他就终止了这个实验。最开始约翰还对这个实验结果留有希望,他就挑选出了最健康的4只公鼠和母鼠,尝试重新恢复种群,可是它们的幼崽都没有存活下来。
约翰也做了许多次类似的实验,比如改变老鼠的食物种类,或者改变刚开始的老鼠数量等,可是最后呈现的结局都是这些老鼠走向了毁灭。
直到1962年,约翰·卡尔霍恩在期刊上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了其中6次实验过程。文章一经发表,许多读者都对这个实验结果感到吃惊。
在当时,读者们会不由自主地把这样的实验和人类社会进行比较,特别是那些人口急剧增长的大城市。
而实验中老鼠们的一些行为也或多或少地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现象,比如节奏快、压力大、子女缺少照顾等等。
当然,也有读者对约翰的这个老鼠实验表示怀疑,他们认为这个实验的设计有一定的诱导作用。最后,约翰的“终极版”老鼠乌托邦实验出来了。
约翰把他制造的这个老鼠家园命名为“25号宇宙”,从刚开始的方案设计到最终论文被发表出来,这个过程一共花了11年。
“25号宇宙”应该算是一个真正的老鼠天堂,在无限食物、水的供应下,还没有电网和桥梁,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大环境。
这个里面有16个老鼠的屋,而在场地中央是一片宽阔的广场,布满了食物和水源,整个实验场地估计可以让3800多只老鼠生存。
这一次约翰依然投放了4公4母一共8只老鼠进去,并且他也不再干预鼠群。刚开始,这8只老鼠没有快速进入状态,花了一些时间才慢慢适应环境,而这期间也出现过争斗的现象。
直到第104天,一个新的阶段来了。这些老鼠开始快速地繁殖,以每55天翻一番的速度增长着。一直持续到第315天,这个增长速度才降了下来。
而从这个时候开始,老鼠们出现了和之前实验一样的情况。首先是较为强势的老鼠占领了宿舍,而许多低等老鼠则只能被迫拥挤在场地的中心处。
这样一来,它们不仅打不过强势的老鼠,又被限制在了这里,每天什么也不能干,无所事事。最后它们变得暴躁起来,去攻击同伴,而那些被打的老鼠竟然都无力反抗,任由处置。
当然,那些住在房子里的强势公鼠也不好过。随着种群不断扩大,面对新生的公鼠,这些老的公鼠也难以应对,光是维护领地就用尽了全力,更别说去守护母鼠了。
而这些母鼠只有“既当爹又当妈”,除了照顾幼崽还要保护巢穴。就这样,母鼠也会逐渐变得狂暴,有时还会误伤自己的幼鼠。
面对陌生老鼠的入侵,这些母鼠没有能力对抗,变得压力巨大,甚至会出现“布鲁斯效应”,也就是受孕母鼠会停止生产。再加上公鼠也会攻击幼鼠,所以鼠群很难会有增长了。
直到第560天,鼠群的最大数量维持在2200只左右,远远没有达到这个场地的极限。而在这以后,鼠群就开始迈向毁灭了。
幼鼠被母鼠抛弃,很难活下来,而母鼠们慢慢失去了母性。公鼠没有心思追求母鼠,每天只会进行吃饭、喝水、睡觉、梳毛这四个事。
按照这个趋势,约翰进行了推算,最后一只公鼠大约会在第1780天S去,而这也标志着这个老鼠的乌托邦走向了毁灭。
直到1973年约翰的论文成稿时,他本人对这个实验的解读是这样的:老鼠这种简单的生物都有可能走向末路,更何况是人类这么复杂的生物呢?
确实,乌托邦中的老鼠所表现出的种种行为和一些情形很相似,比如国外的监狱等。
那么老鼠的命运能代表人类吗?我想这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但是至少它让我们有了反思,让我们开始思考我们如今的生存环境。
随着科技逐渐发达和进步,我们似乎也在向往着一个乌托邦,可是我们更应该把目光放在如今的环境上。
在发展的同时,更要重视自然的保护,因为我们的一切都是地球母亲给予的,所以如何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才是值得我们保持关注、思考的一个长久问题。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