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任务,斯大林为何还要处决心腹爱将巴甫洛夫?
前苏联陆军大将巴甫洛夫死的冤啊,如果不是西方面军吃了败仗,以老巴受斯大林的器重程度,晋升至元帅与战神朱可夫平起平坐只是时间问题。只可惜历史没有如果,这是巴甫洛夫“伴君如伴虎”的非必然结果,同时也是直升机般快速晋升,能力不及晋升速度“高处不胜寒”的必然结果。我国有句俗话是这么说的:爬得越高,摔得越狠,如今身在职场的我们何尝没有巴甫洛夫这样的风险呢?都想往上爬,但是能力不及时即便坐上那把交椅,最终还是会跌落万丈深渊,落得个身败名裂、粉身碎骨的下场,若能读懂巴甫洛夫被处决的历史教训,基本上也就读懂了职场基本规则。巴甫洛夫作为一个方面军的司令员(一个方面军由3个以上集团军组成,兵力在30万~60之间不等,巴甫洛夫的西方面军兵力就是60万),面对德军的闪击战时60万军居然只抵抗了20天就全线崩溃,整个方面军44个师中有32.4万官兵被德军俘虏,5.5万官兵战死,,死于战火中的白俄民众多达20万人。各部队装备的坦克和装甲车3332辆、火炮1809门全数被德军俘获,以及该方面军辖内不计其数的枪支弹药、服装、食品、燃油等战略物资在仓库内被德军愉快地接收,更致命的是明斯克战役的失利导致白俄罗斯全境就这样拱手让给德军。当得到巴甫洛夫如此惨败的消息时,斯大林的愤怒可想而知,此战结束后巴甫洛夫被冠以“叛国罪”,与他的参谋长、通讯主任以及下属第四集团军司令员于1941年7月26日被枪决。下图为明斯克战役中成建制向德军投降的西方面军一部。
巴甫洛夫过快的晋升速度是导致西方面军惨败的主要原因巴甫洛夫的快速晋升除了得到斯大林的器重以外,最重要的原因是苏军当时太缺乏军事干部了,尤其是校、将一级的高级军事干部。造成苏军严重缺乏高级军官的原因其实正是斯大林本人造成的,1934年在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执政下,爆发了一场政治镇压和迫害运动,1937至1938年被称为苏联“大恐怖”时期,在此期间有130万人被判刑,68.2万人遭处决,在这些被处决的人当中包含了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图哈切夫斯基、布哈林等苏军高级将帅以及苏军80%的将、校级军官。这次大清洗造成了苏军中坚力量缺失,会打仗、懂打仗的军官基本损失殆尽,大清洗结束以后斯大林为了让军队尽快恢复战斗力,快速提拔了一大批仅存高级军官,其中就包括巴甫洛夫和朱可夫。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军队高级干部大量升迁必将导致中层和基层军官非按部就班的快速升迁,以至于在苏军当中掀起一股升官朝,上将成了大将,中将就要升上将;少将也会顶替中将的位置,最后到基层部队时,就连刚刚参军不到半年,连枪都打不准的新兵蛋子也可以上任班长岗位了。大家都忙于升官,哪里还有心思搞训练呢?这样的军队是没有战斗力的。所以说巴甫洛夫不胜任方面军司令领导岗位的原因确实是过快的晋升速度,同时也是其战败的主要原因,但是这并不是他的错,因为全苏联全苏军皆如此嘛。下图为大清洗中相继被自己人杀掉的苏军最早五名元帅合影,照片中最年轻最帅气的那位便是著名的图哈切夫斯基元帅。
将战败的黑锅全部甩到巴甫洛夫大将的头上本身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可以说在当时那种条件下没有任何人能扭转明斯克战役必败命运,原因既在天意,也在人事。当德军已经开始执行定针对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时斯大林早就得到情报,但是他深知表面上世界规模第一的苏军其实外强中干,并没不具备应有的战斗力,原因上述已经讲过。因此德军已经大军压境时他给元帅们的命令仍然是“固守阵地,不得挑衅德军,尽量避免战争”,可见此时的斯大林是非常自信的,得到领袖指示的元帅们也只能要求前线将领不得擅自行动,比如当德军已经接近西方面军防线时巴甫洛夫就已经向上级铁木辛哥请示是否出击了,然而铁木辛哥的指示始终是“不得妄动”。因此西方面军被动挨打的局面并不是巴甫洛夫的无能造成的,而是斯大林和元帅们出于避免战争的妄想,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在上级一再要求“保持克制”的死命令下,巴甫洛夫也只能命令自己的属下们“保持克制”了。1941年6月22日,德军向驻守明斯克的苏联红军西方面军发起全面进攻,西方面军立时成为任德军宰割的刀俎,此时才对近60万人的部队进行排兵布阵迎战显然已经非常不现实。虽然巴甫洛夫犯了一些错误,但是当他在地图上发现部队将被包围时果断命令明斯克附近的第三集团军首先撤出、第四集团军以及其他集团军交替掩护有序撤退,这个正确的命令使得第三集团军成为本次战役唯一一个逃出生天的西方面军部队。但是执行这道命令的这些集团军将领以及下属军官们本身也是直线提拔上来的,谁都不具备大兵团作战条件下的指挥能力,“交替掩护有序撤退”行动最终演变成一锅乱粥的溃败,争先恐后的逃跑最终也没能摆脱德军合围的命运,战斗基本上还没打到德军预期的程度,被围的苏军就全部投降了。下图为向明斯克苏军发起闪击战的德军装甲侦查部队。
杀鸡儆猴般的鞭策心腹爱将的惨败使得斯大林完全清醒过来,“大清洗”的恶果开始在大战以致中显露无遗,他深知巴甫洛夫打不赢即意味着谁也不可能打赢,如果此时不给军队来一剂强心针,软绵绵如麦淇淋的红军将会一败再败,最终这个国家会在自己手上灭亡。所以在亡国灭种的危难关头,他必须将战败的将领处以极刑以儆效尤,这正是将莫须有的“叛国罪”冠以巴甫洛夫等战败将领头上的原因。我知道你无罪,但是你输了就是要死!用这种明晃晃的残酷高压手段逼迫军队将领和全体官兵必须以命相搏投入到抗战中。整个卫国战争期间因作战不力而被冠以“叛国罪”处决的苏军少将以上将领就多达200人,只是巴甫洛夫军衔最高而已,可以说斯大林这剂强心针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前进或者后退皆无生路的苏军官兵想到万一自己后退一步便被处决并且连坐同事和家人时,只能视死如归般扑向德军,战斗的民族因此爆发出令人难以置信的顽强精神,最终战胜了德军,取得了战争胜利。终上所述,对巴甫洛夫等高级将领干脆利落的处决并不是斯大林自断其臂,而是用他们的血做成了令人敬畏的血混沌,让吃下这些血混沌的苏军从此战无不胜,起到了对全体苏军官兵的极端鞭策作用。下图为舍生忘死带队冲锋的苏军军官,从他的领口军衔可以看出这是一位团级少校政委,以少校衔充任团级干部,足见苏军军官伤亡之大。
孔大圣人曾将讲过: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从法理和人伦角度出发来看,包括巴甫洛夫大将在内被处决的200余名苏军将领无异是冤枉的,所谓胜负乃兵家常事,更何况是那场谁都打不赢的明斯克战役(第一次)呢?但是国家已经到了危亡边缘,而且军队又没有什么战斗力,在这种情况下有什么立竿见影的办法能让国家和军队立即树立必胜信心呢?只能以血腥的“重典”这剂猛药来“纠之”,事实证明确实有效。虽然斯大林并未见识过孔孟之道,但是作为资深政客,“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的施政道理还是懂的,二战结束十年后,也就是1956年,在斯大林的指示下苏军总参谋部开始为巴甫洛夫等被处决的将帅平反(包括5名被处决的苏军最早元帅),戴了近15年的“叛国罪”帽子才得以甩开,斯人已逝,迟来的平反也只能让活着的人感受一丝些许欣慰罢。下图为下图为1966年苏联政府为巴甫洛夫大将修建的衣冠冢墓碑。
前线指令好玩吗?
好玩。前线指令是一款战争策略手游,真实还原二战背景,感受游戏中的各种战役,需要运用自己的谋略来取得一步步的胜利,带领你的军队来寻求胜利。
英雄连勇气传说版本区别?
英雄连勇气传说版本的区别主要在于增加了英军、轴心国和新的装甲、技能等1。在独立战役中,英雄连只有美国和德国,任务只有美国任务2。而在英雄连勇气传说中,新增了两个阵营,总共有4个,分别是美国、英国、轴心国和德国【德国国防军】,其中还有几个MOD,如虎式精英、虎式坦克、美国伞兵和法莱斯包围战等2。因此,英雄连勇气传说版本的区别在于增加了不同的阵营和任务。
在抗疫前线女护士有生理期不方便?
谢邀。
护士这个职业其实是以细致、耐心、温柔、忍让等联系在一起的,而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适合女性从事的职业。自从西方现代医学体系成熟以后,该职业几乎就被女性垄断!
但是,男性从来没有缺席过这个行当,特别是在作战一线,其工作任务几乎全部由男性承担。
随着医疗护理事业的发展,人们发现护理工作的一些特殊岗位,男护士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在手术室等需要体力的地方,男护士优于女护士。所以,从二十世纪未开始,社会对男护士的培养给予了必须的重视,许多男性逐渐地进入了这个行当。
当然了,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培训数量的有限,整个社会目前依然是女护士“当家”。新冠爆发突然,现实社会中又是女护士们挑大梁,这个节骨眼上培训男护士也来不及呀。没办法,只能委屈女同胞了。
不过,题主提了个好问题,他提醒了社会,在今后的护理人员培养中,应该适当加大男性培养比例,以应不时之需。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战斗历程?
我是404队长,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1920年保尔作为轻骑兵参加日托尔战役,被炸弹波及。头部负伤,右眼失明,但到底还是活了下来。
在战争结束后,他参加平息基辅市暴动的战斗。随后被派去抢修一条铁路。
这就是我知道的全部东西了。希望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