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三国,三国时期蜀国要怎么样做才能一统天下?
嘿嘿,这个问题我喜欢,蜀国要想统一天下还真的是有可能,因为刘备集团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确实有很多重大的转折点,而刘备可能在某些选择上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导致刘备集团只能偏安一隅。
刘备
选择一/错误一:到底要不要在涪城宴会上挟持刘璋?
历史上刘备以仁义为本,没有动手挟持刘璋,他以益州人心尚未归附为理由,但这可是个天赐良机呀,所谓兵不厌诈,如果安排得当,在宴会上利用刘璋,再向整个益州发布劝降檄文,率军直取成都,大事岂能不成?庞统就是这么想的。
千万别小看这一个决定,刘备本身起步晚,他必须必须要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攻下益州为立足!因为公元215年孙权已经对荆州下手了!因为公元217左右曹操又对汉中下手了!
要挟刘璋,完全有可能让刘备集团早一到两年占据益州,那么经过发展,刘备可以考虑给荆州支援啥的。
庞统
选择二/错误二:庞统的上中下三计,刘备选择了中计,何不选择上计?
即挑选精兵,从葭萌关直下取成都,成都一旦拿下,益州军民多数会归附的,这样又可以争取快点平定益州。可是刘备采纳了中计,数万人马慢慢地一个据点一个据点打过去,虽说这样稳妥,但是太浪费时间了,光是雒城一战,久攻不下长达一年之久,庞统还临阵战死了,可惜。
刘循(把守雒城)
选择三/错误三:拿下益州后,刘备何不再取汉中?
公元214年刘备取下了益州,孙权还怕刘备壮大,于是公元215年,吕蒙出兵荆州,刘备又率军赶到公安,关羽也率军和鲁肃对峙,双方火药味十足,结果是没打起来,约定平分荆州。
那么,刘备大军开过去有屁用?打都不打就丢了荆州两个郡,还不如留出这点时间,早点考虑攻取汉中呢!
若刘备取下益州后,把战略重点放在汉中,直接同意把两个郡割让给孙权,战局将大不一样。
孙权
选择四/错误四:拿下汉中后,为何不派兵支援荆州的关羽?
刘备占据汉中,自称汉中王,50多岁的他开始飘了,有点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这也很正常。
关羽被封为前将军,授予印绶,于是关羽奉命发动襄樊之战,虽说刘备没有明确让关羽出战,但他既然已经出战,就应该去帮助呀,但不仅刘封军区不帮忙,刘备也不动一兵一卒,让关羽一支军队在奋战?
结果荆州丢了,关羽死了,刘备懵逼了。
关羽
关于夷陵之战,刘备该怎么反败为胜,也真的想不出来好的办法,先不提了。
故刘备在以上四个选择中,若做出最佳的选择,情况可能会大不相同!
好的接下来,我们就要来假设刘备集团最为理想的情况了。
诸葛亮
诸葛亮《隆中对》中的战略部署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关键就是怎么去做到?
时间回到公元211年,刘备率领黄忠、魏延、庞统等人入蜀。在涪城宴会上取庞统计策,挟持刘璋,以号令整个益州,然后派魏延率一两万人马取成都北面各个重要据点,此时的刘璋军队大多没有防备。
刘备自己挟持着刘璋,直取成都,成都降服,进而再命黄忠率军向右平定巴郡等地,争取在公元213年占据整个益州。当然,也可以从荆州调一个张飞率几千人到一万人过来帮助一起平定益州各郡。一定要留下关羽诸葛亮赵云守备荆州五郡。
赵云
然后,二话不说,整军备战,在曹操发兵之前,直取汉中的张鲁,兵峰所向,张鲁率众归降,有一支军队到手,庞德估计也投降了。公元214年,刘备平定汉中。
然后,继续厉兵秣马,重兵防守汉中,防御曹操来攻打,并派出刘封去攻打上庸,别派孟达了。
如此公元215年,孙权还会派吕蒙攻取成都吗?诸葛亮和赵云还有关羽都在,诸葛亮为一把手,关羽为二把手,赵云为三把手。刘备在益州如果兵员充足,可以适当向荆州调兵。
于是,刘备集团占据荆州五郡,整个益州,以及上庸郡等地,是最理想的领地了。
然后马超魏延率数万人守在汉中,刘封在上庸郡驻守,关羽诸葛亮赵云在荆州驻守,张飞继续守巴郡,刘备在成都,如此情况很是理想。《隆中对》的战略方针基本实现了,接下来下一步,继续搞好和东吴的关系,规划好后攻取襄樊之地!
张飞
从历史上关羽失败的经历来看,想拿下襄樊之地,要很多兵马,所以刘备集团这些年一定要励精图治,但凡有一两年的疏忽都不行的呀!
若刘备集团真的拿下了荆州的南阳郡部分地区,将改变整个天下格局,曹操完全有可能考虑迁都!如此一来,刘备集团态势就很好了,不过三分天下,孙权这股力量始终会阻碍强的那一方。
而到了公元220年后,很多将领开始死去,估计三方会相对稳定一段时间,各自准备称帝吧?
此时,刘备集团务必要重视对刘禅的培养,对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之后就是拼下一代的时候了,刘备这一代基本不可能统一天下了!能占据荆州益州已经特别理想了!
瞎想瞎写哈。
凤雏庞统和卧龙孔明一样厉害?
水镜先生说:伏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结果伏龙风雏都归到刘备麾下。到后来刘备还是输了。
后来的历史证明:诸葛亮和庞统都是俱有经天纬地,匡扶社稷的王佐之才。
诸葛亮的巜隆中对》为刘备规划了“联吴抗曹”,先取荆州后取益州,而后逐步夺取天下,兴复汉室的战略规划。
而刘备也正是按照诸葛亮的规划,联吴抗曹,赤壁大战大败曹操,夺取荆州,而后谋夺益州。经过和曹操争夺,战败曹操,斩杀夏候渊,占领了汉中。
由此,刘备在诸葛亮等人扶佐下,登上了人生巅峰,建立了蜀汉王朝,当上了皇帝。
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刘备正是这样。刚当皇帝未多久,为报关羽被杀之仇,不听诸葛亮,赵云等劝谏,亲自带兵御驾亲征,讨伐东吴。
结果在“夷陵大战”中被东吴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全军覆没,大败溃逃。连败带气,病死在“白帝城”。
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按天下。诸葛亮和庞统都归了刘备,但刘备仍然没能统一天下。为什么?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大局。
巜三国志》曰:“先主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
《三国志》评价说“先主之弘毅宽和,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刘备的这种“宽厚和善,知人待士,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的性格,一方面为他能广纳天下英才,打江山,创大业奠定了基础。
像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魏延这样的盖世忠勇武将,心甘情愿地为他冲锋陷阵,建功立业。正是缘于他“重情重义,宽厚待人”。
像诸葛亮,庞统,徐庶,张松,法正这些杰出的谋士,忠心耿耿地为他出谋划策,为他夺取江山作出巨贡献。也是缘于他“素有大志,知人待士”。
然而,刘备重情重义,太感情用事,也倒致了他的败亡。
当兄弟关羽被东吴杀害,刘备痛伤心脾,肝肠寸断,曰夜啼哭。大脑完全为兄弟亲情左右。
不顾诸葛亮,赵云等人苦苦劝阻,不顾蜀汉大局,忘记了主要敌人是曹魏而非东吴这一主矛盾。
怒发冲冠,不顾一切,御驾亲征。结果“夷陵惨败”,使蜀汉整体国力受到致命损伤。完全丧失了夺取天下的条件。
伏龙凤雏再有大才,再有奇谋妙策,但也是谋士。
奇谋善策再好,执行好,落实好才是关健。
人的性格都存在双重性,刘备的性格特征决定了他的成功,也决定了他的失败。
人能战胜一切,但永远战胜不了自己。江山可改,秉性难移。
性格决定命运,刘备的性格奠定了他的格局,局限了他的思路,决定了他的结局和命运。
草船借箭是哪一集?
第三十四集:草船借箭周瑜伪书之计被诸葛亮看穿,使他更加忌恨,决心要除掉诸葛亮,以绝后患。
他为难诸葛亮,限其十日监造十万枝箭,以作攻敌之用。
诸葛亮从容不迫,反提出:大战在即,十日太多,改作三日即可。
周瑜虽震惊,但心中暗喜,恐节外生枝,逼孔明立下军令状。
鲁肃深为孔明担忧,而亮却若无其事,只请鲁肃助他二十只船,每船配军士三十人,备齐鼓乐,船上用青布为幔,船中用草束分布两侧,并嘱咐肃:“这次人命关天,千万不可让公瑾得知。”
第三天凌晨,船向江北进发,五更时,大雾漫江,亮下令将船只靠近曹军水寨,一字摆开。
亮在船舱与鲁肃饮酒,并弹奏古曲助兴,又命军士擂鼓呐喊,惊动了曹军水寨。
曹操闻报,令弓弩手万箭齐发,船一侧受重倾斜,诸葛亮又令将船只掉头,继续受箭,箭均船平。
大雾将消,亮下令返回。
这时二十只船两边草束都已插满羽箭,十余万箭枝轻而易举地到手,按期交付,周瑜无可奈何地惊叹:“孔明神机妙算,瑜不如也。”
当下请诸葛亮商议破曹之事。
瑜、亮二人各将破曹之策写在掌心,展开一看,不约而同都是一个“火”字,相视大笑。
新三国曹操张绣妻多少集?
新三国没有拍曹操和张绣的宛城之战,只有第19集口中描述。
攻克徐州之后,荀彧为了防止曹操沉溺于女色,在兵将酒宴上用激将法使酒过三巡的许褚出门斩杀貂蝉,谁知貂蝉已在曹操面前用七星刀自缢,曹操无可奈何。
荀彧对许褚讲述的事件就是宛城之战,曹操沉迷酒色导致典韦阵亡。
三国演义中有哪些菜得出奇却爱装逼的武将?
有一个人,曾扬言“生擒刘备,活捉诸葛亮”,结果被诸葛亮一把火烧到焦头烂额,这个人是夏侯惇;
有一个人,曾扬言“人人怕张飞,我视之如小儿”,结果被张飞打成了光杆司令后步行逃命,这个人是张郃;
有一个人,曾扬言“必挫关羽三十年之声价”,结果被关羽生擒后斩首,这个人是庞德。
夏侯惇太狂,张郃要涨胆,庞德有血性。夏侯惇曾经硬刚吕布、挑衅关羽,张郃曾熬到后期成为天下第一,庞德也曾经让关羽中箭挂彩。因此,这三个人的言行,并不是装逼,他们都有超强的实力作为支撑。
有一个人,被称为冀州上将,一把大斧有万夫不当之勇,但是单挑华雄,被速斩,这个人是潘凤;
有一个人,被称为零陵上将,一把大斧有力敌千军之能,但是单挑张飞速败,单挑赵云被秒杀,这个人是邢道荣。
潘凤、邢道荣确实很菜。然而,潘凤是被韩馥推到了诸侯面前,邢道荣也是被刘贤推到了前线,他们其实比较低调,压根没有装逼。
那么,同时符合“菜得出奇”和“爱装逼”这两个条件的,都有谁呢?我们按照阵营,分别归纳来看。
一、诸侯阵营1.蔡瑁
演义中最知名的跪舔小人。孙坚藏匿国玺后,蔡瑁在刘表面前主动请缨,要去拦截。在两军阵前,蔡瑁出言不逊,并主动搦战;黄盖大怒,挥舞双鞭出马。两人单挑三合,蔡瑁破绽大开,被黄盖一鞭打碎了护心镜,抱头鼠窜。
后来孙坚讨伐刘表时,蒯良建议坚守,但蔡瑁说这样太懦弱了,再次主动迎战,并且与程普单挑。程普的铁戟蛇矛凶猛,三合之后,蔡瑁再次狼狈逃窜。
蔡瑁这种奸佞之徒,武艺实在拙劣;但他卑躬屈膝的媚态,却让曹操都直呼受不了。若论阿谀逢迎,蔡瑁估计天下无敌!
2.荀正
纪灵的副将。刘备讨伐袁术时,关羽与纪灵单挑三十合,但关羽并没有赶尽杀绝(不愿与袁术结下深仇),而是等候纪灵让他喘息片刻。稍后,关羽再次搦战,纪灵避之不出,而是让荀正出马。荀正这种三流低手,对于关羽和纪灵的交手,根本看出来任何道道,以为立功的机会来了。关羽说,我对你没兴趣,你让纪灵出来。荀正大怒说,“汝乃无名下将,非纪将军对手!”关羽看他这么积极找死,冲过去一刀将其砍死。
3.曹豹
吕布的老丈人,也正因为这个身份,被张飞狠狠修理了一顿。
吕布夜袭徐州,看到张飞醉醺醺的,那条蛇矛有点乱戳,但貌似更凶狠了,吕布不愿意招惹,眼睁睁地看着张飞大摇大摆地出城了。曹豹看到张飞大醉,其身后只有十八人保护,心说报仇的机会来了,于是率领百余位轻骑奋力追赶,吕布喊都喊不住。曹豹追到河边,看到张飞正在醒酒,二话不说就冲了上去;张飞手起一矛,将曹豹戳死,摔落河中,顺水而走。张飞摇了摇脑袋,还是有点懵。
二、曹魏阵营1.秦琪
夏侯惇部将。关羽来到黄河渡口,通报姓名后,秦琪忽然像打了鸡血一样,大叫道“你便插翅,也飞不过去!”关羽耐着性子说,我沿途过关斩将,难道你不知道吗,我实在不想杀人了。秦琪笑着说,你也就杀了两个无名下将而已,“敢杀我么”?关羽大怒说道,颜良文丑勇冠三军,我观之如插标卖首,你比他们如何?秦琪不再答话,纵马提刀冲上前去,一合之后,“关公刀起,秦琪头落”。
2.蔡阳
秦琪的舅舅,夏侯惇的老友。关羽斩颜良、文丑后,曹营诸将都比较服气,唯独蔡阳不服。关羽挂印封金后,蔡阳立即叫嚣着要去生擒关羽。秦琪被杀后,蔡阳从汝南私调了三千铁骑,专门追杀关羽而来。古城墙下,蔡阳大骂,红脸贼,你原来逃到这里,我特来拿你。关羽看到张飞怒气未消,就杀心大起,在张飞“一通鼓未尽”时,关羽已经斩下蔡阳人头,滚落到张飞脚下。
3.杨龄
长沙先锋官。关羽带五百校刀手攻取长沙,黄忠慷慨迎战。杨龄作为太守韩玄的亲信,自告奋勇说,不用黄老将军亲自出马,“只就某手中,定活捉关某”!杨龄带一千骑兵,打开城门,冲出吊桥,挺枪出马,在阵前大骂关羽,极其嚣张。关羽大怒,与杨龄单挑三合,凤眼暴睁,一刀将杨龄挥为两段。
4.夏侯存
曹仁副将。在关羽攻拔襄阳时,曹仁曾经在城外遇到了关羽,但摄于其虎威,“胆战心惊,不敢交锋”,选择了从小路突围而走。夏侯存不知深浅,看到曹仁不战而退,心中气愤,“大怒,便与云长交锋”。关羽爆砍一刀,夏侯存翻身落马。按照常理,主帅都避之唯恐不及,你一个副将装什么洋相呢?夏侯存与荀正,太没有眼力价了!
5.陈应
桂阳太守赵范的猛将,善使飞叉,号称有射虎之能,与鲍隆号称“桂阳双壁”。赵云攻取桂阳,赵范早就听闻赵云在长坂坡的威名,因此认为应该出城投降。陈应主动请缨,并说“某请出战,必生擒赵云”,赵范再三劝说,陈应直接披挂上马去了。陈应与赵云单挑不到五合,气力不加,诈败而走,在赵云追赶时,陈应反身用飞叉奋力掷去,但被赵云轻松接住。
赵云顺手将飞叉扔出,陈应慌忙躲闪,赵云顺势赶上,一把将陈应生擒过来。不过赵云将他放了,陈应抱头鼠窜,回去后被痛骂了一顿。
6.苏颙
曹真之先锋。兵退箕谷,赵云与邓芝从容撤军,但猜到魏军必然追赶,于是先行准备妥当。苏颙要去追赶,郭淮劝阻说,赵云智勇兼备,必须小心提防。苏颙气愤道,何必长他人威风,赵云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头子了,有什么好怕的,“都督若肯接应,某当生擒赵云。”苏颙不听劝阻,深入箕谷,忽然遇到了从斜刺里杀出的赵云,措手不及,被一枪刺死。
7.李通
曹营部将。潼关之战,马超痛骂曹操为曹贼汉贼逆贼奸贼,恨不能平吞曹营。于禁出战,八九合速败;张郃出战,二十合又速败。
张郃这种战斗力,在曹营已经是前几名了,竟然被咬牙切齿的马超杀到速溃。按照常理,比如颜良速败徐晃那次,曹营诸将都不敢出战了;这次同样,曹洪、徐晃等人也选择了回避。但是李通却不知道天高地厚,在张郃惨败后,竟然选择出阵。马超奋威交战,“不数合,一枪刺李通于马下”。李通死后,张郃可能会笑话他太年轻了!
8.钟繇
钟会的老爹爹,镇守长安。马超从西凉起兵,让马岱作为先锋,率先攻打长安。城门前,钟繇舞刀出马,与马岱答话。马岱善于下黑手,人狠话不多,还没等钟繇开口,冲上去就砍。“不一合,繇大败奔走”,被马岱奋力追赶,龟缩在城中再也不敢出来了。也许,钟繇慌忙之下,刀还没来得及招架,就掉地上了!
钟繇作为大书法家,不玩笔杆子,却玩起了刀杆子,属实有点装逼。
三、蜀汉1.马谡
一个纸上谈兵的参军,非要逞能,文官去干武将的活,不知道是立功心切呢,还是仗着诸葛亮的宠信而装逼呢?马谡在诸葛亮面前夸下海口说,我自幼熟读兵法,难道一个小小的街亭还守不住吗?别说是司马懿、张郃之流,就是曹睿亲自来了,我也不怕,“若有差失,乞斩全家”,然后还慨然立了军令状!街亭部署,马谡根本不听王平的苦劝;街亭惨败后,如果不是诸将用命厮杀,马谡都回不来了。
在诸葛亮面前,马谡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但是诸葛亮面对各方面的压力,必须有所交代,只好将马谡斩首。诸葛亮也哭了,谁让你不听刘备的忠告呢?
2.靳详
蜀汉部将,诸葛亮的部曲,郝昭的同乡。二出祁山,诸葛亮攻击陈仓,被郝昭死守,无可奈何;魏延多次攻打,无功而返。靳详站了出来,扬言道“不用张弓只箭,说郝昭来降”。靳详匹马入城,在郝昭面前慷慨陈词,但是郝昭根本不吃他那一套,一点不讲情面,三言两语将他骂了出来。
诸葛亮怪罪,靳详只好硬着头皮说,再去争取一下。这一次,郝昭根本不让他进城,而是拈弓搭箭,准备射之。靳详只好装装样子,往城楼上胡乱叫唤了两句,就灰溜溜的跑了!
四、东吴1.潘璋
东吴名将,在演义中均被边缘化了,平均武力较差;十二虎臣中,除了甘宁、凌统、周泰、黄盖等人比较出彩外,其他均比较低调;但潘璋是个例外,他是最爱装逼的那一个!
关羽被围麦城后,潘璋多次扬言要生擒关羽,但是在关羽穷途末路的突围之际,潘璋与之单挑,竟然三合大败。关羽死后,潘璋霸占了青龙刀。夷陵之战,潘璋竟然挥舞着青龙刀与黄忠单挑,交马不数合,黄忠要为关羽报仇,奋威交加,潘璋狼狈败走。吴蜀决战,潘璋遇到关兴这种二代将领,竟然也是不数合大败。
潘璋这种战力,实话说,相比于他的部将马忠,实在差远了!
2.孙权
孙坚号称江东猛虎,孙策号称小霸王,但孙权号称孙十万!
合淝会战,张辽横刀出马,要与孙权决一雌雄。孙权武力虽菜,但父兄的英名不能毁了呀,面子不能栽了呀,于是“挺枪欲自战“!孙权的举动,把身边的太史慈吓坏了,他实在没想到,孙权竟然敢于同张辽单挑;太史慈火速出马,抢在孙权前面,与张辽大战了七八十合。
逍遥津之战,孙权十万大军,被张辽一顿痛扁,孙权本人差点被活捉,最终跳过断桥逃命。孙权这种战斗力,竟然敢去碰瓷张辽,实在想不通,谁给他的自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