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士奇俱乐部,NBA发展史

天美资源网

哈士奇俱乐部,NBA发展史?

与其说是NBA的发展史,更确切的说是美国篮球的发展史,NBA的出现和发展是美国篮球运动前五十年积累和沉淀,在这个发展史中一共分为四个阶段。

哈士奇俱乐部,NBA发展史

第一阶段 NBL

自从1891年,篮球运动被詹姆士·奈什密斯博士发明之后,因其对抗的冲击感,篮球逐渐在美国成为热门运动,并在1896年,美国第一个篮球组织全国篮球联盟NBL即National Basketball League成立;1898年,美国新泽西州特伦顿的一支球队用25美元租用了当地一家礼堂比赛并向观众售票,在赛后的分红中队长库珀组织比赛有功,首先领到了1美元,这场“有偿篮球赛”也被认定为第一场“职业篮球赛”。然后美国NBL便开启职业篮球的历史,但当时篮球规则还不完善,组织机构也不健全,经过几个赛季后,该组织就名存实亡了。

第二阶段 BAA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美国人在这次大战中人人赚的变成资产颇丰,人变得有钱了就爱搞点滑头,就像中国的一句古话,哪有君子不养艺人,更何况这些NBA艺人还能帮老板赚钱。题月经纪人看准了这一点,他们联络11支球队老板,发起成立了全美篮球协会BAA即Basketball Associaton Of America这个组织。

BAA是NBA的前身,NBA的真正生日应该是1946年6月6日,这一天召开了成立大会,会议确定11支参赛球队和每队要进行60场常规赛。这十一家球队分别是纽约尼克斯队、波士顿凯尔特人队、芝加哥牡鹿队、克利夫兰叛逆者队、底特律猎鹰队、费城勇士队、匹兹堡铁人队、普罗维登斯压路机队、圣路易斯轰炸队、多伦多哈士奇队和华盛顿国会队。

BAA的发起人之一,波士顿花园体育馆的老板沃尔特·阿布郎同时提出新的职业篮球概念,即职业篮球必须有雄厚的财力支援,一名选手只能为一家俱乐部效力并要签订严格的合同,联赛还要建立选手储备制。这些理论贡献在于将巨额资金和制约引入篮球,为日后的NBA的发展奠定了高薪制和合同制这两大基石。

第三阶段 NBA

前面我们说到NBL只是名存实亡,但是并没有消亡,1949年8月3日,美国两大篮球组织BAA和NBL合并成立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即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此时联赛的球队来到了17支。巨星的概念也在此时形成,NBA历史上出现了第一名真正意义上的超级巨星乔治·麦肯,麦肯在当时是最强的统治者,他揭开了湖人王朝第一章的序幕,在之后六年帮助湖人队五夺总冠军。联盟看到了巨星对联赛发展的重要性,逐渐开始了造星运动,这些巨星被全美熟知,NBA迅速成为全美顶级联赛。

第四阶段 面向世界的NBA

前面说到NBA在全美成为了顶级联赛之一,但是还远远没有达到现在NBA的影响程度,1976年NBA吞并了美国篮球协会ABA,球队增加到22支。80年代和90年代又陆续有7支球队加入,联赛球队增加到29支。进入新世纪04年夏洛特山猫队加盟NBA,是球队总数达到了30。这其中的远古大神麦肯、拉塞尔、张伯伦等人对当时NBA在全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真正将NBA推向全世界的球员,在美国本土公认只有4名,80年代的魔术师约翰逊,90年代的乔丹,新世纪的科比,10后的詹姆斯,这四位是联盟造星的硕果。

当然前任NBA的老大肖华眼光可不仅仅是瞧准美国本土的,他全世界各个地区都有布局,欧洲系一批球员我就不举例了,亚洲推出最大国的巨星姚明,以及从来没有放弃从中国挑选合适的球员赴NBA打球,非洲推出大梦大叔以及挑选各个实力强劲的球员,南美洲也有妖刀等一系列球员,近些年在大洋洲也挖掘了一批优秀的年轻球员,NBA在世界各地全面开花。

二哈为什么这么笨?

哈士奇一直活跃在所有主要面部表情中。它不仅很奇怪,而且很生气。然后问题出现了?哈士奇真的很蠢吗?小编也想知道,我们来看看。哈士奇起源于18世纪初。阿拉斯加的美国人开始了解哈士奇。1909年,西伯利亚哈士奇首次出现在阿拉斯加犬类比赛中。1930年,西伯利亚哈士奇狗俱乐部被美国狗俱乐部正式承认。根据传说,西伯利亚哈士奇是哈士奇的祖先。很久以后,它包括哈士奇、萨摩耶德、阿拉斯加哈士奇等。西伯利亚哈士奇是一种原始而古老的狗。它的名字来自它独特沙哑的叫声。楚科奇人是西伯利亚东北部的一个原始部落,他们用这只狼一样的哈士奇狗作为最原始的运输工具来拉雪橇。他们用哈士奇狗捕猎和饲养驯鹿,或者在饲养食物和衣服后把它们从他们居住的冻土中带出来。因为哈士奇又小又壮,胃口小,没有体臭,耐寒,非常适合极地气候环境,已经成为楚科奇人的重要财产。哈士奇不二。相反,哈士奇狗的智商更高。哈士奇的主要问题是,作为一只中型狗,他需要空间来满足大狗的需求。说句不爱听的话,中国的许多狗主人不配拥有狗,尤其是大中型狗。我见过很多人饲养大型獒类狗,它们被关在笼子里或者用链子拴在一起。显然,用这种方式繁殖的狗非常暴躁和好斗。一旦散开,很容易伤人。哈士奇实际上是一样的,但是当他面对这些问题时,他会更有趣。他出去时没有影子是因为他被压制太久了,房屋拆迁办公室没有足够的锻炼。狗也有心理问题。事实上,这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你长时间生活在狭小的空间里,你也会焦虑和易怒。尤其是像哈士奇这样征服南极的狗。

哈士奇属于哪国的哪种犬科?

回复:1. 哈士奇属于犬科犬属。从名字可以看出,哈士奇是一种犬科动物,属于同一种类的犬科犬属。2. 哈士奇并无固定的国家归属,但起源于西伯利亚地区。虽然哈士奇并没有特定的国家归属,但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伯利亚地区。这里的气候寒冷,适合哈士奇的毛发和体型特征,因此哈士奇在那里得到了培育和发展。不过如今,哈士奇在世界各地都有相当的普及程度。3. 哈士奇是一种适应力强、抗寒能力出色的犬种。由于在西伯利亚的极端寒冷环境中繁衍生存,哈士奇发展出了优秀的抗寒能力和适应力。它们的毛发浓密,能够有效保暖,身体结构也适合在寒冷的环境中奔跑和工作。这些特点使得哈士奇成为了一种受欢迎的工作犬和家庭宠物。

土耳其已派兵参战?

我是淼淼淼,我来答,望指正!

一言概之:这其实是场欧美土财团煽动下,针对俄国发起的能源战争,当事国们不敢怂不能怂,被迫赶鸭子上架,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对手刀兵相见。

9月27日,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高加索纳卡地区全线开战,双方动用了大量坦克、轮式装甲车、察打一体无人机、导弹发射车、集束炸弹和火炮等;当天,阿塞拜疆宣布全国宵禁戒严进入战时状态,亚美尼亚则宣布全国军事总动员,限制18至55岁的男性出境;10月1日,亚美尼亚第一司令部第十师第七团下的第二营整个营都不战而逃抛弃了自己的阵地;10月3日,阿塞拜疆武装力量总参谋长纳日梅金·古塞恩·萨迪戈夫失踪,疑似叛逃;截止目前,阿军已突破亚布里亚-富祖里防线,占领穆罗夫山和部分战略高地及重镇,共毙伤亚军2300人,摧毁坦克130辆、火炮200门、防空系统25套、弹药库5个、反坦克阵地50个和6个指挥站...

排队取号嘿嘿嘿

高加索的炮火,两家恩怨其实这几天也有不少大V科普了,简单讲,外高加索地处欧亚十字口,历史上像罗马、马其顿、波斯、阿拉伯、拜占庭、奥斯曼甚至蒙古等帝国,但凡秃头了崛起了变强了都会伸爪吃下这块战略要地。

所以当地土著亚美尼亚人的2500年民族史,就是一部被各路神仙排队取号嘿嘿嘿的征服史,就连他们信奉的基督教也是罗马帝国带过去的。

而当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帝国上门时,新老板自然信不过这帮基督佬,便驱赶屠了一波亚美尼亚人,再从里海平原迁来同为穆斯林的阿塞拜疆人来管理纳卡地区。

而等波斯灭亡、沙俄帝国上线时,纳卡地区的穆斯林人口已经占了八成,但毛熊信的又是东正教(基督教主流派之一),新老板自然信不过这帮小绿人儿,便驱赶屠了一波阿塞拜疆人,再迁来同为主之羔羊的亚美尼亚人来管理纳卡地区。

说白了,纳卡地区丫就是一烂账,阿塞拜疆觉着劳资在这住几百年了,自古以来就是我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1世纪了平时不能还我。亚美尼亚也很委屈地说自己住了两千年比谁都有资格自古以来...

虽然两家在老大哥的调解下消停了一阵,亚美尼亚的纳希切万区成了阿塞拜疆的飞地,而纳卡地区则主权上归属阿塞拜疆,实际上由亚美尼亚人高度自治。

这操作搞得两国都很不满,他们都觉着这块地儿就该归自己所有,现在和稀泥合家欢哪算啥解决方案,所以等苏联解体后,又从苏军仓库里翻来坦克大炮98K互相撕逼大打出手。

再多恩怨情仇,也不过五百字讲完,但大伙儿一向都不只满足于第一层的百科,咱今天也要再往深里扒扒,聊下这场战争背后的猫腻。

赶鸭子上架

这场战争很有意思,相比其他国家或假惺惺或真诚地喊楼劝架,全地球就只有土耳其这一耿直小伙儿在边上扯着嗓门拍手叫好,土总统埃尔多安直接发微博鼓励阿塞拜疆“继续战斗直到解放纳卡地区所有土地”。

人还不是口头嘴炮爽下就溜,土耳其隔天就从叙利亚重金征募几千雇佣兵北上阿塞拜疆,每月1500刀好吃好喝供着帮忙看家放哨走后勤,并运了一堆无人机火箭炮RPG上去,甚至还有流言说土耳其准备亲自出兵四千帮阿塞拜疆上分升段。

也能理解,一战前土耳其趁乱吞了西亚美尼亚,不少亚人被抓去挖矿修路锄大地,直到变成老弱病残再亲手挖坟我埋我自己,土人们为给自家百姓腾地方,几十年里前后屠了差不多150万亚人。

所谓敌人的敌人是咱闺蜜,如此滔天血仇,土耳其再横也怕哪天亚美尼亚一夜暴富了回来寻仇,扶持一个同样有仇肯卖命的盟友顶前头拉仇恨才是明智之举。

再加上阿塞拜疆这地儿肥得很,土耳其不仅可以其为跳板将爪子伸到里海沿岸,更能借此获取更稳定的能源供应,而不至于被毛熊伊朗叙利亚卡了脖子。

而且,阿亚争抢的纳卡地区旁边就是巴库-第比利斯-卡尔斯铁路(BTK),是土耳其打通亚欧大陆、对接中国一带一路中欧班列的关键节点,从对外贸易、能源供给和交通物流的角度看都不容有失,埃尔多安是不可能接受纳卡被仇家攥手里的。

(传说中诺亚方舟的登陆点、亚美尼亚人心中的神山——亚拉拉特山至今仍被土耳其占领,这死仇无解)

所以阿塞拜疆刚独立,土耳其就第一个蹦出来承认其主权并签了军事合同,每年坚持给人打钱送枪卖炮,关系好到街边总能看到两家国旗并排挂着。光土耳其国内就有百来万阿塞拜疆移民。

另一边,我普大帝也很无奈,现在毛熊最需要的就是苟塔发育安稳过冬,最好五毛钱以上的活动都别叫他。

但亚美尼亚地理位置实在太太太重要了,北邻俄国、南接伊朗、西靠土耳其,有了它,一旦中东有变,俄罗斯便能在短期内快速打通格鲁吉亚走亚美尼亚直达伊朗,进可图谋南欧中东、退可死保南部边疆,

但若坐视阿塞拜疆打下纳卡地区,将亚美尼亚削成弟弟甚至转投敌国,俄罗斯不仅将彻底丢掉中东大门,南下之路亦将被彻底锁死,还会面临北约从东欧到黑海、外高加索到里海的三面包夹,甚至危及中亚实现对俄全封锁!

而且没了同样信基督的亚美尼亚来抱团取暖,全面绿化的外高加索相当于在毛熊肚子边放把西瓜刀,普京光担心南部边疆的国防和穆斯林的渗透就得再掉一车头发。

总而言之,丢了亚美尼亚,俄罗斯这几年在叙利亚摔那么多飞机死那么多人算都白折腾了,普大帝就也别想着啥苏联荣光沙俄旧梦了,干脆些来个二次解体打出GG或一心一意给咱卖屁股得了。

这是第二层。

当然,除了那些未来的隐患与难处,更有些迫在眉睫的小钱钱,逼着俄土神仙们赶鸭子上架,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对手刀兵相见。

财团的钱包

咱之前在“川普又制裁欧盟”聊过俄德“北溪二”天然气项目,当时我判断虽然莫斯科的天然气管道有能力怼到柏林家门口,但当地供应商迫于美帝压力怕是不会愿意买气接盘,北溪二凉凉也是分分钟的事儿。

果不其然,俩月前默克尔就借着俄反对派领袖被毒杀的由头喊话要终止北溪二,并在几天前决定花10亿欧建两个专收美国天然气的接收站。

更重要的是,欧盟还联合埃尔多安,通过埃尔祖鲁姆天然气管道(06年完工,年输气80亿立方米)、安纳托利亚天然气管道(18年完工,年输气160亿立方米)和跨亚德里亚海天然气管道(18年完工,年输气100亿立方米),将阿塞拜疆的天然气,经土耳其、希腊、意大利与阿尔巴尼亚输送到欧洲去。

有了这一“南部走廊”项目,土耳其和欧盟再也不用担心惹慈父生气被断气冻死,且阿塞拜疆深感欧元真相后将全面欧化成为欧盟渗透中亚围堵俄国的一大跳板。

更重要的是,苏联解体时,阿塞拜疆也随之出现了许多靠出卖国家资源为生的寡头买办,其政府在94年就基本将本国油田都卖给了阿塞拜疆国际业务财团,而这个财团背后的大股东正是美孚、壳牌等英美法土的石油企业。

所以一旦阿塞拜疆打通管道吃下欧洲的天然气市场,其背后吃的满嘴流油盆满钵满的最大得利者,其实还是欧美这帮老牌资本财团们。

而阿塞拜疆国内的三条主要油气管道——杰伊汉、苏普萨和南高加索管道都紧挨着亚美尼亚人实际掌控的纳卡地区,也就是说,哪天他们俩再掐起来,随便一颗炮弹砸歪了或是火箭弹飞远了,怕是欧土还得冻死一批人...

另一边,俄罗斯为了死保欧洲天然气市场的相对垄断地位,十多年来不惜亏本向阿塞拜疆买气再统一卖给欧洲,而每次阿政府想绕开毛熊自己找欧盟单干卖气时,纳卡地区都会“凑巧”打起来,让欧企们担心管道被炸不敢合作。

但如今,土耳其从8月起就已不再向俄购买任何石油天然气了,国内最大的炼油厂“星星”也表态拒绝购买俄国石油,转而开始进口阿塞拜疆、伊拉克和挪威的原料。

不仅是土耳其,今年欧洲从俄国进口的石油天然气环比同期直接少了快一半,甚至是全球其他地儿,莫斯科石油销量也比往年少了20.9%。在美国压力下,德法看来是铁了心要在南部有所突破,跳过毛熊中间商从里海乃至中亚直接吸气喝油。

看着自家油桶堆积如山夜夜亏损,再看看阿塞拜疆谈自贸签合同铺管道,甚至都准备把天然气卖到乌克兰去了,普京的牙是咬得嘎嘣脆咯吱响,恨不能自己卷袖子亲自下场把他们骨灰都给扬咯√

(拒绝买俄石油的“星星”炼油厂,承包了全土耳其近30%的石油化工,其背后大股东是阿塞拜疆国有石油公司,而这家公司背后又有壳牌美孚等欧美油企持股,个中猫腻够清楚了吗...)

所以综上所述,纳卡地区并非所谓“自古以来历史遗留”那么简单的事儿,它的去留关系到俄国和阿塞拜疆的经济发展、土耳其的能源命脉、欧美财团们的钱包肥瘦,乃至整个欧洲的安全稳定与对俄政策。

这是第三层。还有最后一层,对当事国来说,打起来不死不休不能怂不敢怂的原因。

不敢怂,不能怂

这时间开掐对亚美尼亚来说有些不是时候,苏联解体后该有的毛病在这个国土面积不到浙江三分之一、总人口仅306万的小小国是一个部落,寡头们掌控着全国各行各业并渗透到政府的每个角落,前任或现任政府高官们稳占着全国富豪榜前十,手里的联合企业、集团基金、行业俱乐部数不胜数。

如亚美尼亚进口糖市场,表面上有22家公司共同竞争,实际上都是执政党议员萨姆维尔在控股,全国每年进口多少糖卖多少钱都是他说了算。香蕉进口市场表面上有2家进口公司在竞争,实际上也都是司法强制执行局前局长米格兰的财产。

就连在野的反对党 “繁荣亚美尼亚”领导人加吉克,都是赫赫有名的亚美尼亚首富,生意遍布建筑、药品、乳制品、啤酒、食品、体育赛事和出口贸易等等,政府内不少部长高官都是他的徒子徒孙,可谓呼风唤雨生杀予夺。

寡头吃得肥头大耳,国民自然饿得面黄肌瘦,几十年来,亚美尼亚失业率一直维持在15. 3%,贫困率达25. 7% ,每4人里就有1个挣扎在温饱线上,年轻人们只能偷渡移民到俄罗斯或南欧找工作混餐饭。

尤其08年金融危机后,亚美尼亚挣扎12年至今依然没有好转,一边是汇率贬值经济低迷,一边却是政府债务逐年飙升、基建卫生教育投资日渐拮据...

贫富差距与社会衰退,让亚美尼亚人的愤怒积攒到了极致,最终在2018大选年彻底爆发,高呼强国富民、消除不公、全国GM的领导人尼科尔上台,史称“亚美尼亚天鹅绒革命”,这是民众第一次借着怒火投着票选出自己的领导人。

而民众是最健忘最容易翻脸不认人的。

时隔2年,纳卡战火再起,寡头财阀还在一旁虎视眈眈,但凡尼科尔有一点示弱妥协求谈判的意思,他们必会打着爱国主义的旗号,卷起民愤将新政府嚼碎吃掉。

所以尼科尔不敢怂,亚美尼亚不敢怂。

(再退真就天诛国贼了...)

该有的毛病,阿塞拜疆同样少不了,91年独立后,前苏联政治局委员盖达尔回到家乡发动军变当选为总统,并3连任掌管全国近15年,他儿子伊尔哈姆则被任命为阿塞拜疆总理。

2004年,盖达尔放弃连任竞选,伊尔哈姆参选并高票出任总统,上任后,伊尔哈姆修宪取消总统连任次数,并实现4连任为自己续命到2025年,甚至任命自己老婆梅赫丽班当副总统,从父子共治过渡到了夫妻共治。

所幸真主庇佑,这一家子总统们虽然贪了些,但买办业务能力还是很过硬的,靠着里海的油田跟欧美油企搭上了关系,每年光分红发息小日子也是美滋滋,人口在这二十年来从728万一路涨破1000万,百姓倒也愿意用皿煮换民生。

如果没有这次疫情与经济萎缩,阿塞拜疆或许能接着人口红利迎来新一轮的经济爆发,可如今,国际油气价格一天跌过一天,外资金主也是一天比一天抠门,国家经济增长速度远低于人口增速,庞大的人口反倒成了阿塞拜疆经济的累赘。

但若拿下纳卡地区呢?

拿下纳卡,以民族自觉去留与宗教排斥的法子赶走18万亚美尼亚人,不仅能腾出地方容纳更多阿塞拜疆人,还能借着战后重建的机会刺激经济供需。

更重要的是,野心勃勃的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可不甘只做欧盟的供气国,他们一直都想参与到整个南部走廊项目的运输、分配乃至最终销售等所有环节,甚至要求在整个项目里占股80%以上,以此分得一大杯羹。

而有了纳卡地区,阿塞拜疆不仅能安心铺设南部油气管道,摆脱俄国自己独立向土耳其和欧洲卖油卖气,更能挺直腰板有更多筹码来与欧美财团谈判搞合作。

所以伊尔哈姆不能怂,阿塞拜疆不能怂。

这是第四层。

(家族的政治生命,国家熬过寒冬的机会,金主爸爸的期待,都让这场战争不容妥协)

那么问题来了,中亚战争怎么走?俄罗斯会武力搅局吗?俄土会打起来吗?

虽然以这两家连火箭炮都能算杀手锏的战争规模,打起来倒颇有菜鸡互啄之感,但就综合体量看,阿塞拜疆从人口(1000万 VS 300万)、外汇储备(500亿 VS 28亿)、义务兵人数(36.6万精壮 VS 26.1万老弱),甚至是坦克(3:1)、装甲车(10:1)、战机(2:1)等等,纸面上都占了优势,更别说土耳其铆足了劲儿在后头打钱送枪了。

不难预见,以阿塞拜疆的军力财力,在高层不犯浑军官不上头的情况下,确实有拿下大半纳卡地区的可能,

而只要普京原地吃瓜不插手,欧美诸国和财团们估计也是嘴上装好人实际拉偏架,趁势联手土耳其将爪子伸进中亚,进一步完成封锁困死毛熊。

但话说回来,亚美尼亚虽然人少粮乏被穆斯林层层包围,却以头铁顽勇著称,光常住居民加上涌入的政府军和预备役,估摸着现在至少有二十来万亚人荷枪实弹死守纳卡,阿塞拜疆或许能压制亚政府军,但后续也很容易被拖死在无尽的治安战里。

再加上亲俄系的军方高层,武装力量总参谋长纳日梅金这几天叛逃失踪,亲土派系得势,阿塞拜疆内部光清洗俄派军官、调整军事部署就又得折腾好一阵。所以我认为就算打下纳卡,后续清剿残兵、驱赶亚人、抵御反扑可不是一两年能解决的事儿,俄罗斯有的是插手搅局的时间。

(没有毛熊干预,人少地穷的亚美尼亚是真难守住纳卡,现在山穷水尽到连老人都得征召服役了...)

最后聊聊俄国干预和俄土战争的可能性。

俄土会不会打起来,这要看埃尔多安的想法,

目前土军事顾问在阿塞拜疆军方内部有较大话语权,但阿亚两国战争还仅局限于纳卡地区,并没有扩大到亡国灭种的程度。就像叙利亚与土耳其在叙北部的战争,虽然俄土双方暗地里都在掰腕子吐口水,但明面上却始终没有撕破脸皮不死不休。

毕竟在沙特联手美以进逼伊朗叙利亚的关键时刻,普京不会再将土耳其彻底推到对立面去,且阴暗点说,只要纳卡一直处于动乱,亚美尼亚就有求于人得乖乖听我普大帝的话,欧盟心心念念的南部输气走廊也会迫于战火威胁而始终难以扩大铺设规模。

而埃尔多安这条老狐狸则更不愿意在本该谋而后定渔翁得利的大好年纪,去给美帝卖屁股当枪使。

所以简单讲,只要双方保持默契不扩大纳卡战争的范围,埃尔多安不堵住俄罗斯南下大门将其往死里逼,我认为俄土两国打不起来,而是会以志愿军、财政支援、武器援助、军事顾问等方式继续暗中掰腕子,维持表面笑嘻嘻心里MVP的关系。

综上所述,外高加索战争的爆发背后,有欧美土各财团基于能源利益的煽动,有土耳其死保能源安全的考量,更有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不得不打的理由,至于普京是否直接插手,也取决于这场战争的波及范围和辐射广度。

但话说回来,战场上的默契往往是最脆弱最容易被打破的,俄驻亚美尼亚的军事基地、土驻阿塞拜疆的军事基地、亚美尼亚的梅萨玛核电站、阿塞拜疆的大水库...

这些堆积在高加索地区的火药桶一旦被“意外点燃”或“误炸”,引发的连锁反应或许就远不是普京或埃尔多安所能控制的了。

如何评价如今红魔?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本场比赛曼联展现了不错的竞技状态,从联赛后半段开始,曼联逐渐呈现上升趋势,不过作为英超豪门,曼联目前的阵容配置以及战术打法还存在一定隐患,还不足以向冠军发起冲击。

B费加盟后,有效的串联起曼联的进攻,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曼联进攻的效率和流畅性,但是战术上对于B费过于依赖

本赛季冬季转会窗口,B费在一片质疑声中以5500万欧元的高价,由葡萄牙体育队加盟曼联。转会消息刚公布,人们几乎都认为曼联又做了一次冤大头,虽然在葡超B费打出了137场63粒进球和52次助攻的统治数据,不过葡超的技术水平无法和英超对比,另外曾今B费曾经五大联赛效力的经历也不太出彩,在意甲效力时期的总体表现非常一般。而且B费的身体略显单薄,能否适应对抗异常激烈的英超是一个很大的疑问。

不过B费在曼联的首秀中,便用精彩的表现让质疑他的人闭上了嘴,并将出色的状态延续至今,在B费参加的15场比赛中,B费一共贡献了8粒进球和7次助攻,成为曼联真正的进攻核心。而在有B费出场的比赛中,曼联也取得了10胜5平的不败战绩,也正是因为B费的出色发挥,曼联目前在积分榜上仍然紧咬着欧冠区。

作为一名全能型的中场球员,B费的脚下技术和传球视野都非常出色,而且在有些特点上与德布劳内极其相似,有很强的奔袭能力,在高速带球中依然能有很强的传球精度;而且大局观出色,还有一定的远射功底;在曼联的进攻中,B费的技术动作运用的十分简洁,从来不拖泥带水,经过B费的疏导和串联,曼联的进攻效率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流畅性也更高。整体上来讲,曼联的进攻更有层次,节奏感更强,效率也更高。

可以说正是因为B费的加盟,彻底改变了曼联的进攻效率,是他将曼联的攻击球员捏合成了一个整体。但是同时问题也来了,曼联的攻击线如今过度依赖B费了,如果他遇到伤病,曼联的进攻就会再次恢复到以往那种毫无章法的节奏,前场拉什福徳和马夏尔又会更多的拥有球权,这种各自为战的打法。在如今索尔斯克亚的战术里,B费是唯一不可或缺的人物,一旦失去B费,曼联没有更合理战术进行弥补,更没有合适的人选进行替代。

在博格巴的使用和约束上还需要加强,他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比赛的走向

曼联现存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博格巴的使用上,之前由于伤病和转会流言等原因,博格巴本赛季出场机会并不多,即便上场比赛,他的态度也很令人头疼。不过在B费加盟之后,曼联球迷发现博格巴对球队来讲也不再是不可或缺的人物了,而博格巴也开始意识到离队似乎也不太现实了,那么这位问题儿童的使用上似乎又成了难题。

之前的比赛中,弗雷德与麦克托米奈的后腰搭档表现很稳定,两人都是更偏重于防守,对于球权的分配没有太多需求,这就让B费有充足的球权进行组织进攻。而派上博格巴之后,两人的球权问题如何分配,这是很难处理的问题,正常来讲博格巴应该是第一组织点,又他来分配进攻方向和比赛节奏,不过他的比赛节奏和B费似乎不在一个点上,如果他要更多的球权,那么B费在组织端的作用就要减半。而从近几场比赛来看,博格巴与B费之间的串联并不多,目前看来他对于球权的掌控节奏上还算合理,但是他的性格让人不敢保证他能有持续性的表现。

正常来讲,博格巴的实力绝对算的上顶级中场,只要他全心投入到比赛,并且服从球队的战术安排,那么他与B费的中场组合绝对是世界顶配的。他的长传调度与推进能力,配合B费的直塞球和奔袭能力,这风景简直美如画。不过博格巴过于懒散的性格和球场上散漫的态度,是他职业生涯最大的敌人,如果曼联高层能够有办法让他专心于比赛,那么球队的整体实力还会再上升一个层次。

曼联纸面实力够强,但是每个位置都过于依赖球员个人实力的发挥,整体表现缺少稳定性

单看如今曼联的主力阵容,其纸面实力并不逊色利物浦和曼城太多,但是在B费到来之前,曼联踢出的表现却是1+1小于2的效果,至于其原因,我想是因为索尔斯克亚给予拉什福德和马夏尔太多的个人发挥空间,他两人能力值的肯定,但是缺少合理性,有时候容易陷入蛮干的境地。

之前穆里尼奥对于这二位的使用上就有一定的限制,进攻中不允许两人有太多的持球时间,对于无球跑位和快速出球的好球极高;或者在打不开局面的情况下放他俩人上场,再给予他们足够的发挥空间,体能充沛的两人就如同放飞自我的哈士奇,将对方防线搅的乱七八糟,经常收到不错的效果。不过这二位并不甘心只做奇兵,但是作为豪门核心,感觉似乎又还差点意思。而索尔斯克亚则给予他们足够的发挥空间,所以拉什福德曾说索尔斯克亚更懂得发挥他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给了他更多的发挥空间,让他更少的承担战术上的自我牺牲。

虽然B费的到来暂时解决了这一难题,但是隐患却依旧存在,尤其是在拉什福德伤愈复出之后,他的球权明显少于B费加盟之前,整体表现也不如之前那么抢眼。所以接来的问题就应该交给索尔斯克亚,如何能将曼联捏合的更像一个整体,能够更出色的激发每个队员的潜能,这也是他成为一个名帅的必经之路。

个别位置需要具有针对性的引援,球队还有没需要补充阵容深度

我正常来说,一支球队主力阵容的强度和球星的实力是决定一个球队战斗力的上限,而球队阵容的深度决定了一支球队整个赛季的稳定性。相比之下,曼联的阵容深度并不算差,但是这只是根据球员的纸面实力来判断的,曼联阵容的厚度对比曼城和利物浦差距还是不小,所以曼联下个赛季如果想有一定作为,必须要补充阵容的厚度,尤其是要给B费找一个合格的替补。

另外曼联在个别位置还需要针对性的补强,比如中锋位置,虽然马夏尔和格林伍德本赛季表现还可以,但是整体上距离顶级中锋还有一定差距,而且为了丰富ji战术打法,曼联也需要引进一位站桩型的支点中锋,而且中后卫和左边后卫也需要进行补强。

结语

作为欧洲传统豪门,曼联在本赛季的表现其实并不能让球迷满意,如果不是B费在联赛下半段加盟,为曼联抢夺了不少联赛积分,那么曼联本赛季很可能只能争夺一张欧联席位了。

虽然我并非曼联球迷,但是在弗格森时期也一直关注着曼联的比赛,对于现在曼联的情况,我最大的期待还是B费能与巅峰状态的博格巴联手,我想如果两人能够完美兼容,那么曼联中场实力将会十分恐怖。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