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国英雄地图,文明6开局地形选择攻略文明6什么地形比较好

天美资源网

灭国英雄地图,文明6开局地形选择攻略文明6什么地形比较好?

新手玩的话建议以下几个

一 .俄罗斯

灭国英雄地图,文明6开局地形选择攻略文明6什么地形比较好

前期场子大更容易早些开发自己想要的资源。

并且俄罗斯与冻土关联,不管怎么样都要发展宗教,万神殿直接极光就行了。不需要去考虑其他的。

俄罗斯的大使馆加成很不错。如果你邻居科技文化很高,那你主要就注重军事和经济就行了,文化和科技区不需要造那么多,因为大使馆能稍微弥补一下,等兵攒够了直接带走邻居就好了。

二.阿兹特克

砍二这个文明现在很强势。主要是因为他前期的兵种雄鹰战士能够直逼枪兵。前期灭第一个ai的话三个雄鹰战士就够了,三个弓箭手也行。但是要是你前期发育有些困难,没踩到几个村庄,那你两个雄鹰战士三个弓箭手最好,弄太多兵容易影响到城市发展。

再来说说砍二的给国王的礼物这一属性。这个属性决定了砍二不怕和别人刚,因为这个战斗力加成非常爆表,前期应该就能圈三四个奢华,这样力值就已经很高了。把奢华切开来算宜居度的感觉有点鸡肋,这点不算了

砍二的城市发展也有一个属性,增加区域建设速度百分之二十,这个前期作用不是很明显,但是后期航天区域配合这个作用很大。

三.中国.

中国的话由于尤里卡和鼓舞被加强,你就可以多触发这两者,然后注重科技文化发展这样很容易就能领先别人一大截科技文化。

战争方面由于中国的虎蹲炮不需要资源,并且维修费只需要二点金币,战斗力还高,建议中世纪的时候多扩大扩大领土,然后让别人割地赔款,最好灭国。

中国的奇观不好说,因为奇观误国。虽然说我也是奇观狂魔。抢到空花就爆铺,抢到兵马俑后期多挖遗迹

四.苏美尔

苏美尔真的很好用在前期,你可以享受吊着别人打的快感,就是如果前期没有建立巨大优势,后期容易翻车。这个文明我也不怎么玩,大家自己摸索吧..

dlc文明:土澳/澳大利亚

这个文明是我最喜欢的文明因为生产力爆棚。你只需要打下来一个城邦,然后卖掉这个城邦,注意要卖给离你远的ai,最好换现金,然后再把这个城邦打下来,这样就能享受二十回合的生产力加成。这样一直反复,基本上整局都有双倍生产力,就是和别人关系会比平常差的多。

土澳的魅力加成让他变成了一个看脸的文明,但是我用土澳的时候旁边都容易爆自然奇观。所以加成都很高。当然如果你非要抢个奇迹的话,埃菲尔还是很适合土澳的。就是晚的过分了。

矿工兵团后期分分钟到一百力,但是需要特定条件,在这里不详细说明。

先弄四个,如果想到还有适合新人的文明再补

————————————二更

女司机斯泰尔

这个文明虽然看起来不是一个很强势的文明。因为他没有什么粮食设施那些基础特色改良设施。但是,作为文明6里面爆兵速度最快的几个文明之一,斯泰尔拥有着强有力的高移速特色骑射单位,并且斯泰尔再造这种类型单位时可以造一生二,也就是说,在造兵对拼时,你的生产力相当于有两倍。所以在前期,只要地形好一点,你可以虐杀你旁边的大多数文明,一打二有时候都不是问题。前提是你要有马。但是我这这里劝大家一句,爆兵虽好,可要注意自己的财政和宜居度哦.

加一个

库佩(毛利)

海图无敌谁用谁知道,并且现在版本下,大作被削了,而毛利不需要大作,算是对毛利非常小的加强.

毛利开局是两人口的,但是需要建城,所以一般情况下5t左右上岸是最好的,并且毛利渔船有加成,直接解锁前两个海洋科技,所以建城的时候建议选有海琥珀这样海洋奢华性价比高的地

这么强的毛利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不能砍树,但是配合金融家和毛利特色建筑每一颗树都是爆炸产出

海图用毛利,湿度调最大,新手都能过神

历史上有哪些不经意的小事最终却酿成大祸?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刚刚经历了“松锦大战”惨败的崇祯皇帝,本有机会与皇太极缔结“和平协定”,可最终却因为一个下人的失误而将这个大明王朝最后的“喘息”之机彻底葬送。不仅如此,崇祯皇帝为了推卸责任,还将为他秘密办理议和事宜的兵部尚书陈新甲处死,彻底寒了文武百官的心,而这也为他个人最终悲惨的结局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那么这件由不经意的小事而酿成的大祸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里我就为大家细细说来。

“松锦大战”惨败,陈新甲奉命秘密议和。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至崇祯十五年(1642年),明清之间在东北战场上爆发了最后一场大规模的决战,史称“松锦大战”。这场大会战最终以明军的惨败收场,明朝倾尽国力打造的九边精锐损失殆尽,锦州、松山等众多城池、要塞、堡垒陷落,洪承畴、祖大寿以及一大批将领投降,明军只得困守宁远、山海关等少数据点,至此再无反击能力。

然而,皇太极就是在这样有着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主动选择与崇祯皇帝进行议和,并且还带着满满的“诚意”。

首先,皇太极一直是将与明朝的贸易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

清朝在关外的时候,生产力非常低,极易遭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事实上,此前清军数次对于明朝的用兵,包括对于朝鲜的入侵,其主要目的就是在于劫掠,以缓解内部的需求压力,同时也是用武力强迫崇祯开放贸易。不仅如此,皇太极还“降低姿态”,刻意抬高崇祯的地位,特别是在与崇祯的文书中,也用到了崇祯年号。这些都表明了皇太极想要同明朝进行正常贸易往来的愿望。

其次,此时的皇太极也并没有做好继续南下入关的准备。

实际上,在清朝的朝堂上,满汉官员对于明朝的态度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的趋势,大部分满洲贵族们对于现有的状况已然非常满意,反而是诸如范文程、孔有德、尚可喜这样的汉族官员和将领们对于攻灭明朝的态度更为坚决些。与此同时,皇太极也非常担心过早的南下的不仅会让满洲人被汉族人“同化”,从而丧失掉民族的特性。

不仅如此,这一时期皇太极最为忧虑的还是清朝内部的问题,特别是满洲贵族之间的矛盾,有可能会随着势力的不断扩大而爆发出来,因而皇太极也是要在继续南下入关之前,优先把这些问题解决掉。

再次,就是清军也需要休整了。

“松锦大战”中,不仅仅是明朝这面损兵折将,清军同样遭受了非常严重的伤亡,也急需要进行休整,皇太极这也是在给自己争取时间。

当然不得不说的是,这一年皇太极刚满50岁,他也不急于立马南下,继续入关攻明,毕竟这个时候的皇太极身体状况非常的好,他也不会想到自己会在一年之后的崇祯十六年(1643年)骤然崩逝。

由此可见,皇太极对于这次与崇祯的议和是非常有诚意的。

而就在皇太极主动抛出和谈的“橄榄枝”的同时,兵部尚书陈新甲也有了议和的想法,甚至在此之前已经开始有了私下的接触。

崇祯对于陈新甲议和的做法先是予以了默认,随后又特别交代陈新甲所有的议和举动都要秘密进行,不能让议和之事为朝臣所知。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崇祯和陈新甲选择安排马绍愉等人秘密出使盛京。

为再次表明自己的诚意,皇太极特意率领文武官员出城20里迎接,并且在与马绍愉等人的和谈中,皇太极提出的条件,也并不苛刻,堪称明清之间的“澶渊之盟”。

“两国有吉凶大事,须当互相遣使庆吊。每岁明朝馈清国金万两,银百万两,清国馈明人参千斤、貂皮千张。清之满洲人、蒙古人、汉人,朝鲜人进入明境者须捕送于清,明之叛人进入清境者亦须捕送于明。各君其国,以宁远双树铺中间土岭为明国界,以塔山为清国界,以连山为适中之地,进行互市贸易。”

在和谈结束后,皇太极又亲自为马绍愉等人设宴饯行,同时还向崇祯递交了一份他的亲笔信。

就这样,马绍愉带着议和的成果,回到了北京,并直接向陈新甲复命。

下人的失误,使得陈新甲最终成为了“替罪羊”。

对于崇祯而言,他也是非常希望能够促成与皇太极的议和的,毕竟此时的大明王朝已经处在了风雨飘摇之中,更为重要的是崇祯还要与清军和农民军进行两线作战,财政上根本无法支撑。

然而,崇祯又有着极大的性格缺陷,这就是他的刚愎自用与极度的不负责任。

他想要议和,但是却不愿背上“求和”的骂名,于是,所有议和举动他都是安排陈新甲秘密进行的,并且他更希望看到的是由陈新甲等人将“议和”的方案提出,而他是在朝臣们的“苦苦相劝”之下,被迫接受了议和条件,这样他就可以不用承担任何的非议和骂名了。

陈新甲非常清楚崇祯的想法,也遵照崇祯的意思对议和一事进行严格的保密,可谁也不会想到,一个下人的失误会让整个事态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原本,陈新甲准备将马绍愉带回的议和内容,连同皇太极的那封亲笔书信,以密折的形式呈报崇祯,可由于陈新甲着急上朝,并没有将其藏好,而是直接放在了桌子上。

这个时候,陈新甲府上的书办不知道这是要单独呈报给崇祯的密折,而是像往常一样,将其当做了兵部的军事塘报,直接交给了内阁之中,“秘密议和”之事也就这样摆在了台面之上,于是,顷刻之间朝野哗然,骂声一片,朝臣们纷纷上疏弹劾陈新甲。

陈新甲本以为他是按照崇祯皇帝的旨意进行议和,既然事情已然公开,便可就此征求朝臣的意见。可谁知,崇祯皇帝看到朝臣们对于议和一事是群情激愤,不仅一再否认是自己安排陈新甲前往秘密议和,并且还给陈新甲扣上了丧权辱国的罪名。

就这样,陈新甲被崇祯下令处死,而他也就此成为了崇祯皇帝的“替罪羊”。

和谈失败,大明王朝失去了最后的喘息之机。

在此之前,皇太极也就和谈答复给出了最后的期限,并给予了武力再战的威胁。

“若不愿和好,再勿遣使致书。约九月不至则治兵。”

果然,迟迟等不到崇祯答复的皇太极“如约”发兵,从而使得崇祯和整个大明王朝丧失了最后的喘息之机。

一方面,崇祯不得不继续面对“两线作战”的不利境地。

自崇祯登基之初,各地农民起义便风起云涌,崇祯既要面对关外清军的不断南下,同时也要不断镇压国家内部的动荡,不仅是兵力损耗极为严重,国家财政更是早已崩溃。试想下,如果真的能和皇太极达成这份“澶渊之盟”,哪怕这份“和平”只是持续三两年的时间,那么崇祯也能够集中所有的力量来解决李自成、张献忠这些农民起义军势力。

更为重要的是,皇太极提出的“金万两,银百万两”的议和条件,相较于每年数百近千万两的辽东军费,确实要少很多,对于崇祯来说也将极大的缓解财政上的负担。

如今,随着陈新甲被处死,崇祯拒绝议和,明清之间再起战端,不得不说崇祯使得整个大明王朝的面临更大的危局。

另一方面,崇祯的做法极大的伤害了君臣之间的感情。

在此之前,崇祯处死袁崇焕的时候,就已经引得了一部分朝臣的不满,特别是以祖大寿等人为首的一众辽东将领,对崇祯是颇有微词。而如今,陈新甲与袁崇焕的遭遇如出一辙,这更加寒了所有大臣们的心,崇祯性格上的缺陷被再度放大,君臣之间是进一步的离心离德。

果然,当面对李自成大军不断逼近北京的时候,崇祯想要朝臣们提出南迁,而不让他自己背负“逃跑”的骂名,可有了袁崇焕、陈新甲的前车之鉴,几乎所有人都要求崇祯“君王死社稷”。尽管崇祯对此气愤不已,但却无可奈何,最终李自成包围了北京,不仅他自己没有跑出去,就连他的几位皇子也被李自成俘获,而这也使得之后建立南明政权从一开始就缺少“合法性”的根基。

其实,不管是决定议和的崇祯,还是秘密办理议和事宜的陈新甲、马绍愉等人,起初的时候都非常好的确保议和事宜的隐蔽性,即便是有些朝臣对此有了些许了解,但也依然守口如瓶。如果事情真的能照这样发展下去,崇祯和陈新甲拿出一整套解决方案,并且在暗中争取到一些重臣的支持的话,极有可能与皇太极达成议和。

然而,就是陈新甲府上这个书办的小小失误,让此前所有的保密工作全部落空,同时引发了朝中的巨大震动,再加上崇祯没有当仁不让的果敢与魄力,又害怕承担责任,于是只得将陈新甲处死,同时也就此拒绝了皇太极提出的议和条件,双方是再起兵戈。

就这样,崇祯和整个大明王朝失去了最后的喘息之机,继续走向深渊之中,短短两年之后,李自成率领大顺农民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正统明朝就此灭亡。

乌克兰如何偿还西方国家的援助?

自俄乌冲突以来,西方国家不断向乌克兰支援武器弹药和资金,如果战争结束后,乌克兰拿什么还钱呢?

事实上已经表明,乌克兰已经被俄罗斯给打得国家破碎、约一千万乌克兰人民流亡欧洲。即使战争结束后,乌克兰也没有能力去还那么多的债务了!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西方列强都是奉行弱肉强食,谁都没有善心。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因此乌克兰所欠下的巨债,特别是美国绝不会一笔勾销!那么美国会如何对待战后的乌克兰呢?

既然乌克兰没有能力还钱,那么巴西的现状就是乌克兰的未来!

2022年11月10日,刚刚当上巴西新任总统的卢拉哭着说:“我想告诉你们的是,如果在2026年任期结束时,每个巴西人都能再一次享用咖啡、午餐和晚餐。我就完成了人生的使命。问题是,我从没想过饥饿会再次来到这个国家。”

截止今年6月,大约有1.2亿人,也就是巴西的一半人口,处在随时吃不饱饭的状态,该国约有3310万人生活在饥饿之中,另外,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500万巴西人“营养不良”。巴西总统卢拉因此才会伤心落泪。

预计2022年,巴西粮食产量可达2.6亿吨,巴西人口只有2.4亿人,人均粮食超过一吨,根本就吃不完,可是为什么有一半的巴西人却吃不饱呢?

原来,在实际上占据了巴西大量耕地的四大粮商,有三家是美国的,这些美国粮商把大部分粮食,都高价卖到了国外 ,所以造成了半数巴西人民吃不饱!

既然乌克兰没有能力还钱,那么美国人将控制战后乌克兰的耕地,乌克兰的矿产资源。乌克兰人每年辛辛苦苦地耕种、辛辛苦苦的采矿等等,乌克兰人就会像牛一样,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

美国资本军拿走高额利润,而乌克兰人最终只能拿着微薄的、难以养家糊口的工钱,世世代代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苦逼生活!

古代武将打败敌人后用头颅堆成的京观有多残忍可怕?

从字面上看,“京”是用土堆成的小山丘的意思,“观”是修建于道路或者建筑上的门类装饰物,一般指宫门,“京观”合起来的字面意思就是:用土堆成的小山上的宫门。

也许是因为古代华夏的战争频繁,京观的本意后来被改变,特指在战争后获胜的一方把敌人的尸体聚集起来,并且用土在尸体上堆成小山丘,再修建一个类似于宫门的阙,用来炫耀武功、震慑敌人。

京观不是把敌人的首级(头颅)堆在一起,而是把尸体堆在一起,古代华夏没有堆首级的习惯,但有堆积尸体用来筑京观的行为。

举两个发生在三国时期的例子来说明京观是什么,为何古代武将打了胜仗会筑京观来炫耀。

古代战争

1、司马懿筑京观

《晋书 宣帝纪》:文懿攻南围突出,帝纵兵击败之,斩于梁水之上星坠之所。既入城,立两标以别新旧焉。男子年十五已上七千余人皆杀之,以为京观。伪公卿已下皆伏诛,戮其将军毕盛等二千余人。收户四万,口三十余万。

公元238年,司马懿受魏明帝之命攻伐辽东公孙渊,公孙渊不敌司马懿,被包围在城中,公孙渊从南面突围,被司马懿率军打败,在坠落彗星的地方将公孙渊斩首,司马懿进城之后,建立了两个标志以区别新旧。

然后司马懿做了两件很恐怖的事,一是屠城,二是筑京观,屠城是把城中十五岁以上所有的男子全部杀死,一共有七千多人,还把公孙渊手下的公卿全部处死,这些官员就有二千余,同时还收编了四万户人口,约有三十余万人。

京观

筑京观是指司马懿把这些被杀的敌人尸体堆积在一起,在尸体上面封土筑成高冢,这便是京观。

司马懿筑京观的目的是什么?

很简单,用恐怖的手段来震慑敌人,司马懿虽然打败了公孙渊,杀了很多人,但是战争结束后,司马懿是要离开辽东回到洛阳的,公孙渊虽死,但是难保不会出现另一个公孙渊,在司马懿的军队离开后,肯定会有其他势力进入辽东,司马懿筑京观的目的就是震慑这些势力,不要与魏政权为敌,否则就是这个下场。

司马懿把屠城和筑京观合在一起,威慑的意味更加浓厚,司马懿在破城之后就杀了一万余人,这些都是手无寸铁的百姓和官员,还不包括在战争中死亡的敌人,司马懿用来筑京城的尸体少说也有几万具,把如此多的尸体摆在一起,就是一种非常震慑的手段,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震动。

古代攻城战

没有人不怕死,尤其是上万具尸体堆在一起,这给人以极大的冲击,司马懿不在乎人口,只在乎是不是归顺魏政权,但凡与魏政权作对的,无论有多少人,全部屠杀,绝不手软,这让曹魏的政治高压延伸到边境地区,今后只要想背叛曹魏的势力,在叛乱之前都会掂量一下能不能承受这种压力。

2、邓艾筑京观

《三国志》:辄依邓禹故事,承制拜禅行骠骑将军,太子奉车、诸王驸马都尉。蜀群司各随高下拜为王官,或领艾官属。以师纂领益州刺史,陇西太守牵弘等领蜀中诸郡。使于绵竹筑台以为京观,用彰战功。士卒死事者,皆与蜀兵同共埋藏。

公元263年,司马昭主导之下的魏国发动了对蜀汉的大规模军事进攻,仅仅一个月的时间,魏军就兵临剑阁关,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邓艾绕过了剑阁,从七百里无人区绕到了江油、棉竹一带,逼降了江油守将,在绵竹打败了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成功兵临成都,逼降了后主刘禅,灭亡了蜀汉。

筑京观

之后邓艾模仿当年邓禹的故事,私自在成都分封了一系列的蜀汉降将,并且任命了一大堆的魏军将领为蜀地官吏,邓艾还干了一件特别恐怖的事,就是筑京观,而且邓艾筑的京观与其他历史人物都有所不同。

邓艾在绵竹筑台以便修建京观,用来表彰自己和部将的战功,但是邓艾用来筑京观的尸体既有魏军的,也有蜀军的,邓艾把自己手下的士兵尸体与被杀的蜀军尸体堆在一起筑成京观,这算是非常另类的了,也是为数不多的把自己人的尸体筑成京观。

邓艾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蜀汉上到皇帝,下至百姓,都投靠了曹魏,为了稳定成都,邓艾用古代将领传统的方式来炫耀,邓艾更多的不是威慑敌人,而是炫耀自己的战功,这从邓艾的性格也能看出。

筑京观有两个目的

邓艾偷渡阴平并成功逼降刘禅之后,他非常骄傲,谁的话都不听,谁的话都不放在眼中,就连司马昭几次三翻告诫邓艾不要擅自分封蜀汉君臣,邓艾就是不听,这明显就是骄傲自大,目中无人的表现,邓艾并没有造反的想法,只是过于骄纵。

相比较而言,邓艾筑京观的行为明显就比司马懿和平多了,司马懿有屠城行为,杀了一万多无辜的百姓,用他们的尸体来筑京观,而邓艾并没有杀害俘虏,也没有杀害投降的士兵和百姓,只是用战争中死去的尸体来筑京观,邓艾善良多了。

通过这两个例子能够看出,筑京观最主要就是两个作用:一是震慑敌人,二是炫耀战功,这种做法看起来好像非常恐怖,实际上这是华夏历史一直流传下来的一种政治行为,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筑京观的行为了。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在邲之战中击败了强大的晋军,楚庄王手下有个叫潘党的将军劝楚庄王把晋军的尸体收集起来,筑成京观,以显示楚军的武功,结果楚庄王拒绝了,楚庄王认为晋军不过是在执行国君的命令,争霸天下不仅依靠武力,还要有德行。

京观是残酷的战争行来带来的

从楚庄王的例子来看,春秋时期的战争处处残留着道义与德行,礼乐尚未完全崩坏,即使有筑京观的行为,大多也就是收集战场上敌人的尸体来筑造,并无后世的屠城及杀俘行为,到了战国,战争越来越残酷,动不动就有灭国之战,甚至还有杀俘行为,长平之战,秦国一次性活埋赵国40多万降军,算是中国历史上最残酷的杀俘。

后世战争开始无所不用其极,筑京观的手段也是越来越残酷,像司马懿这种屠城筑京观的行为在三国时期并不少见,曹操及其手下在东汉末年至少有五次屠城行为,屠城与筑京观想要达到的政治目的是类似的,都是威慑敌人,能够让自己后来的战争打得更容易,这也是筑京观最大的目的。

筑京观的另一个目的炫耀战功则纯属人的本性,人都有炫耀自己能力的一面,希望能够青史留名,人是会死去的,但是京观会一直存在下来,所筑的京观就能在后世流传,后人知道了京观就会了解这是谁筑造的,也就能让筑主青史留名。

世界上哪个国家的地理位置是最危险的?

一旦发生战争,世界上哪个国家的地理位置是最危险的呢?我的答案估计跟很多人都不太一样。我认为战争不是开玩笑的,所以分析战争这种事情也不能全用立场来说话。如果我的观点,大家不同的话请批评的轻一点!

首先在分析一旦发生战争,世界上哪个国家的地理位置最危险之前。我来简单的分析一下:一旦发生世界性的战争,哪个国家最不危险、最相对安全呢?

从历史上的战争来看、从眼下现实来分析的话,未来即使发生世界性大战的话,美国依然是那个最不危险的国家。我认为主要原因有四点。

一是,从人类的前两次世界大战来看的话,美国的地理位置都是非常优越的、都是远离战场中心的。这样的地理位置在二战中表现的尤其明显,当时亚洲、欧洲都打成了一团乱麻了,可是美国本土根本就一点事都没有。

美国本土远离世界上的所有“火药桶”并且有浩瀚的太平洋作为“硬隔离”,这种地理条件真的是太好了。

二是,美国如今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航母舰队、最厉害的海军。未来即使发生战争的话,估计也没有哪个国家会有能力横跨太平洋去攻击美国本土的。

说句不该说的话,全世界所有国家的海军力量加在一起来看的话,估计在大洋深处都不一定是美海军的对手。

三是,美国人在海外拥有400多个军事基地,这些军事基地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可以当美国本土的“缓冲区”存在。

一旦发生战争的话,这些美军基地就是最前沿的“美国本土”了,完全可以做好先发现、先攻击、先阻滞的作用,例如:当年日本就是先攻击的珍珠港基地。

四是,美国人的核武库、反导系统、远程打击系统、拦截系统也是非常强悍的。说白了就是:现在即使用远程打击的手段来攻击美本土,恐怕也是难上加难,何况美国人还有强大的核武器。

总之一句话,美国人的先天地理优势、后天的强悍实力+海外军事基地,这让美国本土在未来的战争中可以保持相对安全的状态。

其实如果单纯的按地理位置来看的话,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也是不错的。毕竟他们属于是“孤悬”在大洋洲,也是远离是非之地、资源也比较丰富。

说完了一旦发生战争,世界上哪个国家相对最安全后,我们再来分析一下题主的疑问:万一发生世界性的战争,世界上哪些国家的地理位置是最危险的呢?我个人的答案是:韩国和自己的邻居,日本,波兰、波罗的海三国、俄罗斯、最后一个就是我们自己,这些国家的地理位置都比较危险。大家先不要急着批我,且听我一个一个的跟大家分析一下。

第一,为啥说韩国以及自己的那位邻居在未来的战争中很危险呢?

韩国现在看起来实力还不错,例如:自己是发达国家、军事上实力尚可,还有美军在帮他们镇守着等等。

可是韩国有一个最大的敌人就在身边,这个敌人就是:自己的邻居了。这位韩国的邻居目前虽然常规战力不好说,可是已经具备了实实在在的核打击力了。

说句不好听的话,韩国这位邻居未来打日本有困难、打美国本土也许根本不太靠谱,但是打韩国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大家试想一下,未来要是这位邻居被逼急了,真的给韩国的首尔以及各大城市来几颗核弹的话,韩国也许就没有了。

另外韩国从历史上来看的话,自己身边还有一个宿敌——日本。虽然现在韩、日在美国人的主导下关系看起来不错。

可是大家不要忘了一个事实,从历史上来看:日本只要强大起来,第一个目标就是进攻韩国地区,例如:明朝的丰成秀吉那次、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等等。

我们也可以反过来看:韩国这位邻居的处境也不太妙。未来一旦发生战争的话,韩国被打的有多惨,他的那位邻居估计也跑不掉。

第二危险的国家——日本。

日本这个国家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弱的时候就低调做人、强的时候就到处扩张。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强大起来了,然后就开始忘乎所以了,先打我们、后来又在太平洋上挑战美帝,最终的结局就是:挨了两颗核弹以后算是彻底的被美帝打服了。

可是日本现在到底是真服还是假服,我的观点是:日本在等待时机重新找回“自我”。这段时间日本人可谓跳的很高,例如:修改和平宪法、积极介入俄乌冲突、还宣称台海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等等。

未来真的发生战争的话,日本在东亚肯定是会被揍的。别的不说,如果日本介入台海之战的话,我们都要暴揍他的。日本自己的资源匮乏、战略纵深有限,一旦被疯狂打击的话,前途堪忧。

第三个危险的国家——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

大家从历史上来看的话,特别是二战的历史来看的话,这几个国家基本上都是一种悲剧般的存在,例如:在二战中一会儿被德国占领、一会儿被苏联占领,经常面临被灭国的局面。

这几个国家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没有遇到一个好的邻居。如果大家不信的话,可以现在去问问乌克兰人,估计他们是有很多话要说的。

虽然从目前的局势来看的话,这几个国家倒是问题不大,例如:俄罗斯正处于颓势阶段、这几个国家又是北约成员国等等。

可是等哪一天西方势力衰退了或者等俄罗斯人重整旗鼓了的话,这几个国家必然又会变成——俄罗斯和西方冲突的最前线了。

第四危险的国家——俄罗斯。

如今随着芬兰加入了北约,这对于俄罗斯的地缘安全、“缓冲区”论,无疑是一记重拳和严重的威胁了。

芬兰与俄罗斯的边境线长达1300多公里,另外俄芬边境距离俄罗斯的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只有180多公里;芬兰的首都赫尔辛基离莫斯科也仅仅只有900公里左右。

未来俄罗斯将直接面对北约的威胁、面对周边国家的军事挤压。未来一旦发生战争的话,俄罗斯在欧洲的部分将会很危险了。

最后那是一定要研究一下:我们自己了,要不然这文章就会失去灵魂所在的。

很多人会说:我们的地理位置不错、地理位置很好等等。其实说句良心话,从历史以及现实来看的话,我们的地理位置也并没有那么好。

举个最简单例子:在近代以前我们长期面临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威慑,后来还被北方游牧民族占领过两次。

其实就目前的世界局势来看的话,我们周边也不是很太平,例如:中印地区、台海地区、南海地区,甚至是朝鲜半岛地区等等。这些地区在未来发生战争的概率都是比较大的,另外与我们都是密切相关的。

当然了,从我们自己现在的军事实力来看、从我们是一个核大国来看,未来本土安全是可以保证的。但是局部战争、沿海战争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何况我们现在的经济重心就在沿海地区。

最后我总结一下,未来一旦发生战争,地理位置比较危险的是:韩国和自己的邻居、日本、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俄罗斯、还有我们。最好的当然还是美帝了,这是经过两次世界大战论证的结果。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