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f悲叹之塔,明朝未解之谜之朱允炆下落大揭秘?
公元1398年,一代枭雄、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城去世,享年71岁。
第二位登上大明王朝皇帝宝座的,不是朱元璋的儿子,而是年仅21岁的建文帝朱允炆。
他是明太祖朱元璋最钟爱的长孙,含着金汤匙出生。本来拥有着无限光明的未来,但是可惜他遇上了命中注定的克星---他的叔叔朱棣。
朱棣对朱允炆的皇位觊觎已久,而朱允炆仓促的削藩政策给了他起兵“靖难”的借口。
短短四年后,这位建文帝朱允炆就在争夺皇位的战争中一败涂地,从此神秘地从人间蒸发,他的下落也成为明朝历史上的一桩谜案。
建文四年,被朱棣收买的太监传来一个重要情报,南京城兵力空虚。朱棣大喜,于是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直奔主题攻打明朝都城南京。
南京城作为大明的都城,本来修缮的十分坚固,城内也有大量的粮草供给,易守难攻。但戏剧性的是建文帝朱允炆亲自委以重任的主将李景隆串通谷王打开了城门。
京城陷落之后,朱棣望着南京城,这是他做梦都想得到的地方。但他并没有急着入城,他下令自己的部队退守龙江驿,这是他给侄子朱允炆留下最后的时间。
让他好好地想想后路,是打算自杀还是投降之后被秘密处决?
朱棣率军等了很久都不见自己这个侄子有什么动静,只好带兵进城。当他进城的时候才发现皇宫大殿已经被大火烧毁。
入宫后,朱棣最着急的就是找到朱允炆,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朱允炆失踪了。
朱棣冒出了冷汗:如果朱允炆真的逃出去,他日只要振臂一呼,全国大部分地区的臣民还是效忠他的,胜败结果还真不好说。
朱棣很快想出了一个绝佳的办法,他昭告天下,称建文帝朱允炆在宫内自焚而死,他的尸体已经被自己找到,然后大张旗鼓的给他发丧,以绝天下人怀念故主之心。
从此,朱允炆的下落被后世的各种小说和野史反复提及。
明代的史料几乎都持同一个观点,那就是朱允炆还活着。那么朱允炆是如何逃出京城的呢?
据传,他在危急时刻灵机一动想起了爷爷朱元璋,因此受到启发化妆成和尚混出了京城。民间演义小说更是充分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把建文帝出逃的经过说得有鼻子有眼。
明朝万历年间,有人写了一本叫《致身录》的书,书中对建文帝出逃的经过有这样一番十分精彩的描写:
朱允炆知道大势已去,万念俱灰想要自杀,这时候一个太监对他说,先帝驾崩时留下一个箱子,说遇到大难时才能打开,请陛下打开箱子看看吧。
朱允炆打开箱子,发现里面有一套和尚用的东西,包括度牒、袈裟、僧帽、剃刀,还有十两黄金和出宫的秘密路线图。
于是朱允炆按照爷爷锦囊的指示,带领亲信随从二十多人逃出了京城,遁入大山之中。
不管这个说法有几分可信,总之活着的朱允炆始终是朱棣的一块心病。
他做梦都想找到朱允炆,但是朱允炆还活着的消息绝不能让人知道,这样会令自己的皇位不稳。
于是朱棣派人分两路秘密查找朱允炆的下落。一路负责国内,一路负责海外。
负责国内查找的是给事中胡濙,他与朱棣和朱允炆都没有什么特殊的关系,他为人随和,喜怒哀乐藏于胸中,特别适宜做密访任务,所以被选中担当这项神秘而重要的任务。
胡濙的密访主要在江浙两湖一带,因为有情报说朱允炆隐匿在这一带的寺庙中。于是他乔装成一介喜欢巡游的书生,寻找隐士高人。每到名刹古寺、大小庙宇,就与众人说古论今、谈佛论法,借以发现线索,查找朱允炆的踪迹。
胡濙为了完成使命,从江浙开始,他马不停蹄寻遍全国各地,可以说各省市乡村都走到了。
另外一路去海外寻访的是三宝太监郑和。
当时有传言朱允炆跑到西南。可能从云南出境,转往南洋,郑和的使命就是到海外查找朱允炆的踪迹。
郑和前后七次出海,经历南洋三十多个国家,他是带着寻访朱允炆的任务出海的,虽然没找到朱允炆的线索,但是成就了一个伟大的航海家,扩大了大明朝在世界的影响。
两路查找,费心费力,最终都是虽然有线索但都没结果。更让人费解的是,和朱允炆一起逃走的二十多人也都没了踪迹。
民间“河西佣”“补锅匠”“云门僧”等等许多神秘的说法及其后来“朱三太子”反清复明的出现使朱允炆生死的这个历史谜案,从明朝一直流传至今,也没能有一个正确答案。
谢谢您的阅读;
就没有侍卫第一时间上前营救呢?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为了防止暗杀,秦始皇的大殿上是没有侍卫的。
带武器的侍卫都在大殿外。
当时秦国法律严格,如果侍卫没有经过秦始皇的命令,擅自携带武器到大殿,就是死罪。
而当时秦始皇被荆轲突袭,光顾着跑了,哪里还想到命令侍卫来救命。
荆轲这厮根本不是刺客,就是一个网红
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萨沙早就说过了,荆轲这厮就是一个大骗子兼网红。这家伙欺骗了所有的人,直到今天都没有被戳穿。为什么这么说?听萨沙说一说吧!
荆轲不是刺客而是网红,基本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什么是刺客?刺客是人类历史中一种特殊职业,常由于政治原因,负责对某个目标人物实施暗杀。历史上重要刺客,基本都是受过严格训练的专职刺客。
那么什么是网红?“网络红人”是指他们的走红皆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有意或无意间受到网络世界的追捧。“网络红人”的产生不是自发的,而是网络媒介环境下,网络红人、网络推手、传统媒体以及受众心理需求等利益共同体综合作用下的结果。
换句话说,刺客是受到严格训练、具备强悍技能的专业暗杀者。而网红刺客则是根本没真实本事,仅仅靠宣传、包装,迷惑了雇主而装作是刺客的家伙。
我们看看荆轲究竟是哪一种!
作为一个刺客,最基本的是要会一些武功,具备一定的暗杀技能吧。
这就像司机必须开车好,厨师必须会烧饭,就连搬砖的也要有把子力气。
遗憾的是,作为刺客,我们看不出荆轲会什么武功,更没有什么暗杀技能!
第一, 荆轲的反应很慢
图穷匕见以后,秦王大惊。荆轲趁机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匕首直刺。可以说,荆轲有备而来,秦王没有准备肯定慢了一拍。正常来说,荆轲只要反应稍快,肯定一刀刺中秦王。
但实际上呢?秦王的反应却快了荆轲一拍,他自己抽身跳起,衣袖挣断,转身就跑。
反应如此之慢,荆轲也算是一个刺客?
第二, 荆轲的奔跑速度很慢
只要有些武功的,甚至身体较好的,跑步速度肯定不会慢。
相比起来,秦王养尊处优,又惊慌过度,肯定跑不快。
正常来说,荆轲应该几步就追上秦王,一刀将他刺死。
但实际上呢?秦王跑的比荆轲还快!
荆轲追赶秦王,秦王绕柱奔跑,荆轲竟然追不上。
这种奔跑速度,也算是一个刺客?
第三, 荆轲的躲避打击能力很差
受过格斗训练的人,不自觉的会观察周边,以应对各种攻击。
这属于格斗最基本的基本功,入门水平!如果没有这个本事,敌人一拳一刀打过来,你反应不及,肯定就受伤。
但实际上呢?荆轲毫无躲避打击的能力!
两人绕着柱子追逐的时候,侍从医官夏无且用他所捧的药袋投击荆轲,一击就打中了。
侍从医官不可能是什么投掷暗器的高手,也就是随手一扔。
荆轲连这都躲不过,这也算是一个刺客?
第四, 荆轲几乎没有格斗能力
作为一个刺客,用匕首去行刺,最起码应该练练匕首刺杀格斗术吧。
萨沙知道,全世界各地都有匕首格斗术,甚至巴西监狱都有一种实用格斗术,招招致命。
但实际上呢?荆轲显然没有任何格斗能力。
秦王慌忙抽剑,剑长,只是抓住剑鞘。一时惊慌急迫,剑又套得很紧,所以不能立刻拔出。秦王围着柱子跑,仓猝慌急,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侍从们喊道:“大王,把剑推到背后!”秦王把剑推到背后,才拔出宝剑攻击荆轲,一击砍断他的左腿。
显然秦王不是什么武功高手,现在一击居然把荆轲砍成重伤。自然,如果荆轲赤手空拳,被砍成这样也许还能理解。但荆轲现在手上还有一把匕首,却毫无格斗能力,这也算是一个刺客?
第五, 荆轲几乎没有暗器能力
作为一个刺客,基本的暗器还是要练练的。而且已经计划用匕首行刺,和匕首相关的格斗术(比如投掷匕首)肯定是要练习的。
如果匕首刺不中,还可以拼死一搏投掷出去。这把匕首是有毒的,只要投掷刺中一点就会让秦王送命,这是一个杀手锏!显然,任何刺客都应该想到这点。
但实际上呢?荆轲被秦王一击打成残废,就举起他的匕首直接投刺秦王,没有击中,却击中了铜柱。
两人近在咫尺,这么近的距离,荆轲投掷匕首都扔不中,可见他没有任何投掷暗器的能力,这也算是一个刺客?
如此种种,实在看不出荆轲是一个刺客。
他之前也从没有刺杀成功的经历,所谓的名声基本都是流传和别人的推荐。
荆轲的所作所为,到很像一个网红,都是靠宣传、推荐和包装。
书中写道:荆轲到燕国以后,和当地的狗屠夫及擅长击筑的高渐离结交,成为知己。荆轲特别好饮酒,天天和那个宰狗的屠夫及高渐离在燕市上喝酒,喝得似醉非醉以后,高渐离击筑,荆轲就和着拍节在街市上唱歌,相互娱乐,不一会儿又相互哭泣,身旁像没有人的样子。
显然,这种在街上表演,在今天就属于真人秀宣传,也是网红的常用手段。
书中还写道:荆轲虽说混在酒徒中,可以他的为人却深沉稳重,喜欢读书;他游历过的诸侯各国,都是与当地贤士豪杰德高望众的人相结交。他到燕国后,燕国隐士田光也友好地对待他,知道他不是平庸的人。田光将他推荐给太子丹。
显然,荆轲结交田光也是攀附名士的宣传手段,田光则对荆轲进行了包装盒推荐。没有田光,荆轲一辈子也不可能遇到太子丹。
如此种种,大家觉得呢?荆轲究竟是不是网红?
事发地非正规浴场水下有暗沟?
每年到了夏季,儿童溺水身亡的新闻就不断出现我们视野中,事实上溺水是我国儿童的第一位致死原因。在非正规海水浴场,海浪下可能暗礁密布、暗流涌动,区域内又缺乏专业的救护保障,一旦发生事故,没有专业救生员救生设备第一时间进行救援,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1. 海滩隐形杀手“离岸流”(Rip Current):离岸流是一股射束似的狭窄而强劲的水流,表面上看起来几乎没什么浪,经常夹杂在普通海浪里让人难以分辨,但凶险无比,这种离岸流一般长度在30-50米,有的长达700-800米,流速可高达2m/s,超过一般人的泳速,会将人拖离海岸边,难以再游回岸边,最终因耗尽力量而溺水。一般离岸流多出现在海滨浴场的缺口处。
2. 没有保障设施:非正规的海滨浴场没有设立瞭望塔和防鲨网,更没有专业的救生救护人员、医护保障人员,当天气变化或者海水涨潮不适宜游泳时,人一旦游到深水区域遇上暗涌,就容易被带往大海深处,非专业救援人员难以施救。而正规的海滨浴场,还会有广播、警戒旗等标志,游客可以根据浴场中央旗杆升起的不同颜色的旗帜,及时做出反应。
为了自身安全,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应该远离“野浴场”,不能为了贪图方便存有侥幸心理,要知道,大海虽美背后可是危险潜藏,尤其是儿童更容易遭遇危险,所以作为家长在带孩子看海玩耍时要注意做好防范措施:
1. 选择标准正规的海水浴场,让孩子不在非泳区游泳、玩耍。在海滩等开放水域玩耍时,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时刻看护,或者多人轮流照看,让孩子处于自己的视线范围内。因为孩子溺水时可能是无声或者不动的状态,不像大人能拍水或大喊,有时可能让人误会是在玩水闭气。
2. 若带孩子到海中游泳,一定要让孩子穿好安全合格、适合孩子体型的救生衣。即使孩子学会了游泳,海水比较浅,也要禁止孩子走远进入深水区。注意浴场的广播和提示,如果看到浴场中央旗杆升起黄色旗帜,说明海面不平静不适合游泳,要尽快带着孩子回到岸边。
我是知食君,海龟奶爸,对食品有严格要求的资深媒体人,欢迎关注我,了解更多儿童喂养、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dnf死亡冰柱在哪里可以爆?
DNF角色满级之后,大家就开始不断地氪金,刷自己的毕业装备。但是哪里能爆自己职业的武器呢?有以下的几个方法。
1.时空裂缝或魔界裂缝:现在如果刷中央公园的普通地图深渊掉落85SS的概率要高的多,楼主要的90SS死亡冰柱,所以不推荐刷普通地图深渊。而最近的奔跑活动和签到活动,送的都是时空裂缝通行证或者魔界裂缝通行证,可以为玩家剩下很多金币来买深渊票。而这两个图爆90SS的概率比较高,本人从时空裂缝爆过死亡冰柱,而且角色也是剑神。不过深渊的爆率大家都知道,有可能一管疲劳都不闪一次,所以要有耐心。
2.双塔奇兵活动:这是最近的活动,通关50次、100次悲叹之塔可以送史诗袖珍罐子,而且送悲叹之塔入场券。而史诗袖珍罐子可以随机抽出85SS 90SS武器装备,但是需要1000W金币,楼主参加这个活动可以试试运气,说不定一下就开出死亡冰柱。
3.在游戏里充钱:可以办个黑钻,开个盒子啥的,说不定能爆出自己职业的武器装备。
宋理宗的头盖骨为什么被做成了酒杯?
宋理宗,名昀,原名与莒,后宋宁宗赐名贵诚。是宋太祖赵匡胤十世孙,其父是山阴尉赵希瓐 ,后追封荣王,母全氏。生于开禧元年(公元1205),卒于景定五年(1264),殁年60岁。他于公元 1224——1264年间在位。
史载,宋宁宗赵扩一生无子。庆元四年,丞相京镗见宁宗六宫后妃均无生育,就请遵照宋高宗旧例,挑选赵宋宗室子弟做养子。嘉定元年,荣王赵希瓐被立为太子。孰料天有不测风云,嘉定十三年,29岁的太子赵希瓐暴病而亡,宋宁宗只好另外择立储君。彼时,宁宗已53岁,他下诏在宗室子弟中择贤选拔。最终选择了赵贵和为皇嗣,把他抱入宫中养育,更名赵竑。
皇子贵和(更名竑)对擅权揽政的史弥远很是不满。史弥远本是奸佞小人,他投靠王皇后,竟然飞黄腾达,越级升迁,开禧三年,权相韩侂胄北伐失败,被宁宗诛杀,史弥远一跃而为丞相,权势煊赫,朝野畏惧,许多大臣纷纷趋附于他的门下。皇子赵竑对史弥远、王皇后擅权揽政深恶痛绝。他曾对左右说,史弥远罪大恶极,应该刺配到八千里外的远恶军州去。史弥远知道后大为恐惧,于是撺掇王皇后废黜了赵竑,改立赵希瓐之子赵贵诚为太子。贵诚就是后来的宋理宗赵昀。
宋理宗赵昀并非雄才大略之君。他在位期间,前期为权相史弥远控制,基本无所作为。直到绍定六年(1233)十月,史弥远病死,宋理宗赵昀才开始正式亲政。
史弥远死后半月,理宗下诏宣布改明年为端平元年,有改元更化之意。宋理宗赵昀在太子师、右丞相兼枢密使的郑清之辅佐下,开始打理朝政大事。他将史弥远的党羽驱逐出朝。史弥远专权的局面终告结束。
就在南宋小朝廷江河日下时,崛起于漠北的蒙古族却蒸蒸日上,原先统治蒙古各部的金朝,在蒙古铁骑的猛烈冲击下已经岌岌可危。
南宋君臣对“靖康之耻” 耿耿于怀,却忘了唇亡齿寒的古训。绍定四年(1231),蒙古大汗窝阔台亲率大军伐金,蒙古军兵分三路捣入中原,钧州(今河南禹州)三峰山一战,蒙军以少胜多,金军主力几乎全军覆没。金哀宗逃出汴京,先到归德(河南商丘),后窜至蔡州(河南汝南)。
蒙古军围攻汴京时,派使臣到杭州同南宋商议夹击金朝,承诺灭金后,将金占领的河南之地全部归还南宋。宋理宗和大多数文武大臣觉得这实乃天赐良机,既可报仇雪耻又能收复失地,未多做考虑就轻率答应了蒙使,应允“联蒙灭金” 。
端平元年(1234 )正月,宋将孟珙率宋军攻入蔡州城,蒙军随即从另一门攻入,蒙宋联军蜂拥而入,杀声震天,金哀宗在绝望中自缢身亡,曾经强盛的金国彻底覆亡了。
灭金后,蒙古人并未全部兑现承诺,而是将河南地一分为二,只将陈州、蔡州以南部分划给了南宋。蒙宋军队随后各自回撤境内。
蒙古人在成吉思汗的领导下灭国四十二,南宋也是其急欲征服的目标之一。灭金后,窝阔台又将征服者的目光扫向了富庶繁盛的江南之地。
端平二年(1235)六月,窝阔台汗分道进兵,大举伐宋,延续四十年的蒙宋战争由此拉开帷幕。
窝阔台、蒙哥、忽必烈相继侵宋,战火持续不断,南宋小朝廷早已是兵凶战危、风雨飘摇了。但宋理宗并未觉醒,景定年间,他宠信奸佞贾似道,贾似道专权后,庙堂上群鸦蔽日,贤者远避,朝政愈发腐烂不堪。
将国之大权托付给贾似道后 ,宋理宗于是耽于享乐。
史载,他骄奢淫逸,后宫嫔妃若云。有那么多美人要应付,自然不会过问朝政了。宋理宗荒废政事,奸臣贾似道对内贿赂公行,打击异己,对外暗通蒙古,一步步把南宋推向覆亡的深渊。
为解决财政危机,贾似道推出“公田法”。罢和籴,买公田,为的是解决军饷匮乏的老大难问题。史载,宋理宗即位初期,交子(纸钞)发行三亿多贯,到淳祐六年(1246),猛增至六亿五千万贯。到景定四年,每天印发十五万贯。滥发纸钞(交子),没有金银、铜钱做储备,货币购买力越来越低,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米珠薪桂。更为严重的是,储轻物贵,直接威胁到在前方浴血苦战的将士们的生活。
“公田法” 推行后已使南宋军民困扰不堪。后宋理宗、贾似道又派人重新丈量土地,实施所谓的“经界推排法”,滥加赋税,乘机大肆敛财。贾似道骄横跋扈,肆意胡为,宋理宗早就是“诺诺(傀儡)皇上”。从不敢驳回贾似道之请。 经贾一番瞎折腾,江南尺寸土地都被加税,民众财力更加枯竭,怨声载道。
就在宋理宗君臣埋首丈量半壁江山时,蒙古新大汗忽必烈已经平定内乱。他把都城迁至燕京(北京,元大都),秣马厉兵,准备直捣江南,南宋的彻底灭亡已经指日可待了。
景定五年(1264)十月,宋理宗赵昀纵欲过度,患了重病,太医亦束手无策,朝廷只好以高官厚禄为饵,在全国范围内广求名医。不几天,宋理宗病情恶化,还是无人应召,传说中的神医还是渺无踪影。当月,昏聩庸碌、骄奢淫逸的宋理宗就病死了。葬于穆陵,庙号“理宗”,谥号很长“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
宋理宗死后十五年,即公元1279年,蒙古军队攻入临安(杭州,南宋行在),立国319年的宋朝(其中南宋152年)名实俱亡。
南宋灭亡后,宋理宗的陵墓被一个叫杨琏真迦的西域番僧盗掘,他把盗墓得来的陪葬品用来修葺寺庙。据记载,盗墓时,西域妖僧杨琏真迦发现宋理宗的尸骸下葬前进行过防腐处理,依然保存完好,于是让人把理宗遗体拖出来,倒挂在树上,三日后,待水银等防腐剂流尽,他砍下其头颅,处理一番后镶嵌金玉,做成一盏“骷髅盏(酒器)” 送给他的老师、元朝国师八思巴。这盏人头骨做的“骷髅碗”成了八思巴的酒器。后来,这“骷髅碗”又辗转被元朝皇帝所得,并代代相传了九十多年。
明初,明太祖朱元璋得知此事后,唏嘘感慨,“叹息久之”,于是派人到大都元宫中寻回这只有些惊悚的“骷髅碗”,洪武二年(1369)以帝王礼将宋理宗颅骨隆重葬于应天(今南京)郊外。次年,又将理宗头骨归葬到绍兴南宋帝陵永穆陵原址中。
【插图源自网络】
【写作不易 严禁剽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