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f古城遗物,西安古城墙开放时间是什么时候?
西安古城墙拥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蕴含了古代人们的智慧结晶,大家在这里寻找属于自己的人文魅力,体验无与伦比的畅快和追寻历史的印记,古城墙的开放时间随着时间也会有一定的变化,下面给大家分享古城墙的开放时间一览。
开放时间:
08:00—22:00/19:00(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移)
注意:到了晚上18:00之后游客只能下城墙而不能上去
西安古城墙简介:
西安城墙由于是明朝时期建造的,所以也被人们称之为西安明城墙,它是中国内地目前保留下来的规模面积最大,结构最为完整的古代护城墙,西安古城墙是中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通常情况下的西安城墙涵盖了:西安唐城墙与西安明城墙,但是主体上还是以明朝城墙为主,所以称为西安明城墙。
西安明城墙地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内古城,城墙的高度平均为12米,顶部宽度达到12—14米,底部的宽度达到15—18米,整体的轮廓是一个轮回的长方形结构,城墙的周长是13.74公里。
城墙内部的西安市民叫这个为古城区,总面积达到11.32平方公里,西安钟鼓楼就在城墙区域古城区的中心地段。
西安古城墙的主城门一共有四座,名单分别为:长乐门(东门),永宁门(南门),安定门(西门),安远门(北门),这些都是古城墙最开始就有古代城门。
但是到了民国时期,城市规模逐步扩大,现代的意识和商业也在逐步的成型和发展,所以为了方便市民和商贾的出入,城墙陆陆续续的开辟了多个城门,到目前为止,西安城墙已经有了18座城门。
古城墙门票价格:
成人54元/人,学生票半价为27元/人
西安古城墙的历史:
现在保持的城墙大多为明代的建筑遗物,全部长度达到了恐怖的13.7千米,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三年(1370年)开始修建,洪武十一年(1378年)才正式竣工,修建的时间跨度为8年之久,明朝初期,朱元璋提出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口号,在这种背景下才开始修建古城墙的,现在考古发现,城墙是在隋、唐皇城的基础上开始加建的,当时是西安的府城。
明太祖朱元璋将次子朱?静岱馕?赝酰??狻⒏?瓮?谝怀牵?蚨?浅毓婺:甏蠹峁蹋?偌由虾罄疵髑迓糯涡掭荨⒃鼋ǎ?两癖4嫱旰谩?/p>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南大街
交通指南:
公交
4、7、10、15、18、21、23、31、43、45、201、107、202等路可到达西门,6、9、26、28、33、36、37等
地铁
2号线可到达北门,11、12、16、23、26、31等
2号线可到达南门,8、22、27、29、33、37等路可到达东门。
历史上有哪些离奇的事情?
1990年4月2日,就读于日本东京御茶水女子大学四年级的女大学生井口真理子,只身一人乘飞机到台湾进行自助旅游,当晚投宿于台北国际青年之家。在4月3日,休息了一晚后,井口真理子开始了旅行之途。
在4月4日,观光完台北市后,她在上午给日本的家人寄了一封明信片,而后在中午搭乘自强号南下到台南。在台南观光的过程中,井口真理子认识了一位李姓年轻男子,和他游玩了一天后,投宿于他的家中。
在往后的两天时间里,井口真理子的旅程中多出了一个李姓朋友。到了4月7日后,井口真理子再次给家人寄了明信片,而后搭载李姓朋友的车来到台南车站。在和李姓男子告别后,井口真理子乘坐复兴号前往高雄,再次独自一人自助旅行。
在当天中午12点,井口真理子走出高雄车站剪票口后,她便不知所踪了。她原本预定搭乘的18日返家的联合航空828号班机也没有取消她预定的机位,但是单日却也没有她乘机的身影。
4月25日,没有见到女儿返家的井口久子内心有种不详的预感,并当天乘机抵达台湾寻找。同时,并让日本交流协会陪同正式向内政部警政署报案。在接到报案后,警政署通令各县市配合寻找,但可惜一无所获。
在6月27日,刑事警察局与高雄市政府警察组成0四0七联合专案小组,对井口真理子失踪一案进行调查。同时,他们还在发布新台币5万元的悬赏,而井口久子也提供日币50万的悬赏。专案组根据已知的线索,得知李姓男子是井口真理子最后的接触对象。
于是,专案组把李姓男子列为重要关系人,并对他进行询问。但是,李姓男子的说词和行踪都交代的很清楚,而且警方也得到了验证,最后将其释放。在7月7日,警方收到线报,说井口真理子已被杀害,而且尸体被埋在了台南县新市乡一处公墓。但是,警方在展开大规模搜索后,确定消息不实。
在7月18日,井口久子第二次到台湾寻找爱女,仍无所获。到了9月6日后,井口久子第三次到来,并成立了“井口真理子搜索后援会”。但可惜的是,结果如同前两次般没有任何进展。
在10月份,专案组再次得到线报,说井口真理子最后接触的一个人,是出租车司机刘学强。但是,因为刘学强当时精神并不稳定,再加上供词反复,因此案件一直难有进展。在12月6日,警方再次把悬赏金额提高到新台币100万元。
1991年1月4日,有报案说在台中县后里乡的一处甘蔗园内,发现了一具与井口真理子高度相似的女尸。但最后,警方经过牙齿X光照片对比后,发现这具尸体并非是失踪的井口真理子。不久,专案组又一次得到线报,认为先前约询过的刘学强有重大嫌疑。
刘学强是高雄市小港区的一名计程车司机,他经常在小港区排班。可是,专案组在调查中发现,刘学强所开的那辆计程车十分的刻意。因为在车内摆满了各式的佛像,就连车窗上也贴满了佛经,以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祈福饰品。
在之前约询刘学强的时候,专案组发现他并不是一个有宗教信仰的人。而在最近,刘学强不仅在车上贴满了佛经,亦或者挂满了祈福饰品,就连他的双手也都戴满了佛珠。此外,专案组还发现刘学强每天晚上都会在计程车内睡觉,没有返回小港区的住处。
而且在刘学强的家里,同样摆满了大小数十尊的佛像。在对刘学强的邻居进行走访的时候,专案组从邻居处得知,刘学强很少回到住处,而在晚上的时候,他们常在半夜里听到女孩子的哭声。但是当他们问刘学强是否是惹女朋友不开心时,刘学强并没有回答他们,反而是脸色苍白,身子有些发抖。
随后,专案组找来刑事局法医室的鉴识专家,让他们对刘学强的住处进行彻底的勘查。在做血迹及化学反应的时候,他们发现在刘学强家的地上及墙壁等位置,都有强碱反应。这说明刘学强在最近曾用清洁剂、消毒剂等物品,对他的家进行过彻底的清洗。
与此同时,警方还通过四五月份的水费单,发现刘学强在当月用水比平时多了5吨。而先前从邻居处得知,刘学强并不是一个爱清洁,以及常打扫为生的人。此外,曾有邻居看到刘学强在家中的后院烧东西,以及扔东西。
针对这些线索,专案组立即对刘学强展开抓捕。被逮捕后,刘学强并没有过多的反抗便交代了自己杀害井口真理子的事实。
1990年4月7日,在高雄车站前的建国三路骑楼,刘学强碰到了背着背包,独自一人的井口真理子。在上前搭讪后,发现她是日本女大学生,独自一人来台旅行,当时正在找住处。
得知这一消息后,刘学强和她交谈了一会,便让她可以暂时住在他小港区的家。征得井口真理子同意后,刘学强便骑车载着井口真理子回到了小港区的住处。随后,他又和井口真理子游玩了澄清湖,凤山等地。
在4月8日清晨,因觊觎井口真理子美色而被拒绝后,刘学强恼羞成怒。趁井口真理子熟睡之际,刘学强持着十字弓,对准井口真理子的头部射了四箭。而在杀了井口真理子后,刘学强还对她进行了J尸。随后,刘学强又把她的头部给砍下来放入塑料袋,尸身则是用床单包裹着。
而后,随同作案时的血衣、十字弓,以及井口真理子的背包及物品,刘学强都不同程度的分散丢弃在不同的地点。但是,专案组在询问弃尸地点时,刘学强却是含糊其辞,一时说是在台南市,一时又说在台南县。
直到1991年3月7日,刘学强才坦诚了弃尸地点,位于台南市崇明十三街的一处空地,而头颅则是丢弃在南门街附近的垃圾车里。3月9日,专案组前往刘学强所提供的弃尸地点进行开挖。
但让人奇怪的是,当时这块地曾被环保局雇来挖掘机整地过,可只要挖掘机挖到大树旁边就突然故障。而警方在后来的挖掘中,却直接挖出了100多块尸骨。在送到台北鉴定后,确定尸骨就是井口真理子的。
至于头颅,在被丢弃到南门街附近的垃圾车后,便被运送到台南县仁德乡垃圾场掩埋了。如果要开挖的话,所耗费的费用很大。因此,寻找头颅的计划被迫取消了。随后,警方也陆陆续续的找到了刘学强当时作案的工具,以及井口真理子的洋伞等遗物。
在供出了井口真理子是他杀害的事实后,刘学强曾问警方当天是几号,警方告诉他是3月4日。当得知这一消息后,刘学强说他当初买计程车时,车牌是034,而且他还找算命先生算过。算命先生说他在3月4日当有一大劫,要避开三四之数;若是渡过还好,若是渡不过,对他大不利。
4月11日,专案组以杀人、侵占、侵害,以及遗弃尸体罪嫌,将刘学强移送高雄地检署侦办。11月24日,高雄地方检察院依杀人及遗弃尸体罪嫌,判处刘学强死刑;后因刘学强符合精神异常的减刑条件,减为无期徒刑,褫夺公权终身。
1993年5月3日,井口真理子的遗骨被火化后,由井口久子运送回日本。
为什么没有什么古城韵味?
“河南发现5000多年前‘河洛古国’”,这个话题霸屏了近日平台热搜。消息来自5月7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双槐树古国时代都邑遗址阶段性重大考古成果。
一个疑问开始涌出:双槐树古国时代都邑遗址的发现,会不会让“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的郑州,从此又多了一个古都,从“五朝古都”晋级为“六朝古都”?
考古惊天新发现 增加郑州历史厚重感
黄河与洛河的交汇的河洛地区,地处中原腹地,历史上曾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地区,“居天下之中”的说法也是由此而来。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古代人民凭借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创造出灿烂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明,形成了华夏文明源头之一的河洛文化。
早些年,位于河南偃师的二里头遗址使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的存在得到证实,而近年新发现的5000多年前“河洛古国”则把人们的目光带向更遥远的过去。
5月7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郑州公布双槐树古国时代都邑遗址阶段性重大考古成果。经考古勘探发掘和科学测年确认,双槐树遗址是一处距今53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
双槐树遗址的发现,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
宏大的建筑规模,前殿后寝的格局,包括北斗九星与“天下第一”的关联,呈现出古国时代的王都气象,不排除双槐树遗址是黄帝时代的都邑所在。
这一发现,将郑州的古都时间往前又提前了1700年,郑州是否因此由“五朝古都”升级为“六朝古都”目前还不得而知。很长一段时间,郑州被称为“五朝古都”,分别是:夏、商、管、郑、韩。
郑州入围“中国八大古都”已有16年
有网友发帖:“郑州位列八大古都,为何感觉少点古城韵味?”网上一搜,发现同有此问的人还真不少。事实上,郑州与西安、南京、洛阳、北京、开封、杭州、安阳一起,入列“中国八大古都”已有16年历程。
“八大古都”的榜单含金量十足,位列其中之一的郑州,也是明明白白的历史悠久。六朝为都,八代为州,中华文明探源六大工程,郑州独揽3个。5000多年前,轩辕黄帝出生、创业和建都于郑州新郑,在那里建舟车、创文字、定律例,开启了炎黄五千年的辉煌。4000年前,大禹建都于郑州登封,铸九鼎,分天下为九州。3600年前,商王朝建都于郑州达150年左右,从商代早期持续到中期,郑州可说是商文明的发源地。“商都”的名号也由此而来。到了春秋战国,先后有管国、郑国、韩国等数十个大小诸侯国先后在郑州建都。郑州商汤遗址被认定是目前中国最早的城市遗址,也是目前中国最早的都城遗址。
那很多人就要问了,为什么作为古都,郑州的存在感却不强?无怪人们的质疑,相比其他城市,郑州的城市面貌上确实缺乏应有的古城韵味,也缺少相应的历史厚重感。毕竟在大家的印象中,古都大多有红墙碧瓦的城楼、高耸威严的古城墙,还有丰富的古城古迹。
河南的其他古都,洛阳有声名遐迩的龙门石窟,开封有辉煌盛世的清明上河图,安阳有出土甲骨文的殷墟……而郑州,仿佛没有特别出色的古迹遗存。
因为,相对于其他古都,郑州的历史,是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渐被发现的,而且很多都集中在人类起源阶段、文明起源阶段、城市起源阶段。
把这些秘密埋在时光深处,这座城市敦厚而默然地存在了3600年——而这也是个奇迹,像这样城市中心区域三千余年不变的地方,这是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孤例。从近50年来的考古发现来看,郑州已有3600岁高龄。
相较而言,郑州入道晚,岁数大,可谓“少年老城”。
中华上下五千年,盛产古都,随手拈来有200多个,但作为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大一统王朝都城,而誉之为大古都的,迄今仅十个。
确认大古都的标准有二:一、必须是大一统王朝;二、建都时间在500年以上。中国在学术上确认大古都始于20世纪20年代,时有洛阳、西安、南京、北京、开封,称“五大古都”。30年代又添增杭州,中国有了“六大古都”说。
“六大古都”光耀中国60多年。1983年,中国古都学会正式学术认定安阳为古都,中国又有了“七大古都”说。21年之后的2004年11月,郑州又增列其中,称之为“第八大古都”。
而随着2016年10月成都的加入,全国便有了“十大古都”,分别是:北京、西安、南京、洛阳、开封、杭州、安阳、郑州、大同、成都。
郑州要不要晋升“六朝古都”?
从论据来看,郑州历史可追溯到 5300年前的双槐树,所以郑州从“五朝古都”晋升到“六朝古都”也无妨。近年来,随着夏都老丘的发现,开封就从“七朝古都”升级成“八朝古都”。
2013年10月,中国古都学会2013年(开封)年会在古都开封召开,正式认定开封为“八朝古都”。认定的依据是:根据古文献记载和文化遗存,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后,至第七位夏王杼时,将国都设在位居中原腹地的老丘(开封)。
如今,开封“八朝古都”身份已经坐实、叫响。别再说郑州不是古都了!
郑州每年都会发掘古墓
不小心挖出古墓的事
在郑州可以说年年有…
2014年,郑州大学西亚斯学院学校扩建
结果,不小心挖出120多座古墓
自打建校开始该校不断挖出1000多座古墓
包含春秋时期、汉代、宋代各个时期
2015年,郑州中原区外国语小学新建教学楼
结果,不小心挖出了一个古墓群…
古墓有宋代、唐代、战国等不同时期的墓穴
2016年,郑州中牟县雁鸣湖镇
某地产项目建设取土时
又一不小心挖出了两块古石碑……
进一步挖掘发现,
它是万氏家族古墓遗址
郑州古迹知多少?
郑州作为八大古都之一,六朝之都,在中华文化,尤其是夏商文化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黄帝故里(5000年以上)
河南新郑古为有熊氏之国,轩辕黄帝降于轩辕之丘,定都于有熊。黄帝统一天下,奠定中华,肇造文明,惜物爱民,被后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庄子曰:“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如今的黄帝故里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
商代遗址(3600年左右)
郑州市区有两座商代都城遗址,一个是位于市中心的郑州商城遗址,一个是位于西北部高新区的小双桥遗址,均是商代中晚期都城遗址。该遗址分宫城、内城和外城,出土大量青铜器,至今保存几段约7公里长的商代城墙。
祭伯城遗址(3000年左右)
祭(zhà)伯城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是周代时期的古遗址。经初步发掘,发现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城墙,南北长1260米,东西宽780米,面积约98万平方米。
嵩山少林寺(1522年)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少林寺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
北宋皇陵(1504年)
北宋九个皇帝,除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外,其余七个皇帝及赵弘殷(赵匡胤之父)均葬在巩义,通称“七帝八陵”,再加上后妃和宗室亲王、王孙及高怀德、蔡齐、寇准、包拯、杨六郎、赵普等功臣名将共有陵墓近千座。
此外还有杜甫陵园、郑王陵……
古都历史文化区示意图
郑州商都历史文化区的建设,政府一系列文化建设项目的启动,让我们看到了古都郑州重生的希望。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每个来郑州的人,都会深刻感受到郑州的古城范。
邯郸最漂亮的建筑有哪些?
感谢邀请
古赵邯郸故城 赵王城遗址位于邯郸市区西南部,为公元前386年赵敬侯自中牟迁都邯郸时所建。直至公元前226年秦灭赵止,历158年为赵都邯郸的王城。城址由呈“品”字形布局的西、东、北三座小城组成,占地面积5.12平方公里。遗址现存约9公里的地上墙垣,十余座夯土台基及多处大面积地下夯土建筑基址等。其淤埋于地下的墙垣也均已探明。是一处遗迹丰富、布局完整的战国时期王城,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和旅游开发价值。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赵王城文物管理处办公用房已启用,现正进行配套设施建设。省考古工作队已进入赵王城工地,正在利用遥感、遥测等科技手段,进行全方位的勘探工作,管理处配合省考古工作队启动赵王城发掘工作。 赵王陵 赵王陵位于邯郸市西北邯郸县与永年县交界处丘陵地带,距市区20公里,是我国战国时期(前475年-前221年)七雄之一赵国的赵王集中陵寝。它由五座较为集中的陵墓组成,虽经2300多年的风雨侵蚀和社会人为损坏,陵台、陵墓封土、墓台、神道等保存十分完整,被誉为“东方的金字塔”。完整庞大的赵王陵墓群是研究中国战国历史和赵文化的第一手材料。尤其是2号陵出土的三匹青铜马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为研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军事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战国赵王陵是中国一处有代表性的重要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2001年国务院公布战国赵王陵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2号陵5号车马坑的坚固性保护棚已经完工,对车马坑进行了重点保护,为赵王陵的简易开放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 娲皇宫 始建于北齐,占地面积550亩,计有古建筑135间,北齐石窟3个,北齐摩崖刻经6部,集古建、石窟、石刻、石造像于一体,是我国最大的奉祀中华始祖女娲的古代建筑群。全部建筑分为山上、山下两部分,由朝元宫、停骖宫、广生宫和娲皇宫四组建筑组成。各组建筑汇集了古建之精华,是神话传说中女娲氏“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地方,为“河北省古建筑十大奇观之一”,自古就有“蓬壶仙境”之美誉,又有“活楼”、“吊庙”之称。2004年一是完成了景区部分封闭工程等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通过了国家AAAA级景区验收,三是成功举办了中国•邯郸•涉县第二届女娲文化节。 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 位于涉县城西5公里处的赤岸村,总占地面积340亩,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先进单位。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由旧址广场和旧址三个院落及炊事班伙房等组成,陈列文物37件,民间用品154件。2004年,省、市、县各级政府再次对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进行了全方位的改建,对其整体环境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修复,对周围民居进行征集,并将已征回民居复原整修和重新布展。现在,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将军岭、陈列馆三点连为一体的全国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形成。2004年6月,中宣部、民政部、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授予“全国先进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军区旧址 位于河北省武安市冶陶镇。1946年下半年,国民党撕毁停战协议,占领张家口之后,全面发动内战,扬言占领邯郸,毁灭边区。为使边区主力部队减轻保卫邯郸的沉重负担,边区首脑机关迅速由邯郸郊区返回武安,驻扎在冶陶镇。1946年至1948年间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晋冀鲁豫军区曾驻此地,刘伯承、邓小平、李达、薄一波、董必武、徐向前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战斗和生活,著名的“华北财经会议”、“大军挺进大别山南征会议”、“土地会议”、“整党整风会议”在此召开。中央局、军区下属各单位分别驻治陶和冶陶附近各村,晋冀鲁豫边区政府驻三王村。 响堂山石窟 响堂山石窟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境内,主要由南响堂山石窟和北响堂山石窟组成。现有大小石窟16座,造像4300余尊,北齐刻经近6万余字。响堂山石窟是一处由北齐皇室显贵开凿的十分重要的石窟群,距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是北响堂石窟的抢险加固工程的第二年,按照国家、省、市文物局的要求,基本完成了全年的工程量。目前,北响堂石窟加固工程主要有刻经洞保护窟檐,预计2005年北响堂石窟加固工程项目完工。 邺城遗址 邺城遗址位于临漳县境内西南部,横跨漳河两岸,面积约20平方公里,古邺城始建于春秋齐桓公时期,距今已有近2700年的历史。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和省、市各级都对邺城遗址保护开发利用工作非常重视。国家对大遗址的重点保护开发利用工作已经起步,省、市已分别把邺城遗址保护开发列为建设“旅游大省”和实施“文化强市”战略的重要内容。为更好地对邺城大遗址进行整体保护,现正编制邺城遗址保护开发利用的一个“总规”和“四个详规”,邺城遗址已初步纳入全国20个侯选遗址。现正在争取将邺城遗址纳入全省红色旅游线路、赵文化旅游线路和安阳殷商文化旅游线路,以加快邺城遗址的保护开发步伐。 磁山遗址 磁山文化遗址位于武安市西南20公里磁山村东1公里的台地上。磁山文化是一种早于仰韶文化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因它首次发现于磁山,故命名为磁山文化。它的发现说明在7300年以前,邯郸一带已经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了。磁山文化的发现,是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一项重大突破。1991年江泽民同志视察河北时说“河北是中华民族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新石器时代的磁山文化在这里形成。”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加强对出土文物的保护,2004年建成了磁山文化博物馆。 磁州窑遗址 磁县境内的磁州窑遗址共有10余处,而观台窑遗址地层最为丰富、最具典型意义。2004年主要对各遗址进行了普查,汇总情况已上报国家文物局,并申请2005——2007年对遗址进行全面调查、勘察,并制定保护规划。 涉县成汤庙山门 位于涉县井店镇,山门建于金大定四年(1164年),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维修,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东西长10.11米,南北宽9.25米,建筑面积为93.52平方米,高7.6米,成汤庙山门是河北省为数不多的早期木构建筑之一,现保存完好。 大名府故城 十六国至明,位于大名县城东北6公里处的大街乡一带。城址面积36平方公里。大名府故城始建于前燕建熙元年(360年),明建文三年(1401年),因漳、卫河同时泛滥,府城被淹没。故城址现存两处重点保护区:府城墙遗址和大街遗址。大名府故城因系一次性水毁,保存完好,其建筑基址、宫舍布局、街区民房保存优于其他废弃的城池。文物考古专家考证后认为,大名府故城是中国最具发掘价值的北宋都城,若对之进行发掘,必将填补我国北宋都城考古的一项空白。 大名五礼记碑 俗称五礼碑,现存大名县石刻博物馆,因碑文所刻系宋徽宗(赵佶)于大观二年(1108年)所作《五礼新议》,故又称“御制大观五礼之记”碑。该碑刻立于唐开成五年(840年),原为唐魏博节度使何进滔碑,由柳公权撰并书丹。宋大观二年(1108年),宋徽宗为了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把吉礼、宾礼、嘉礼、军礼、凶礼等五礼作为一代之制,写有“五礼新议,并传诏各地官府刻石立碑颁于天下奉行,其不奉行者论罪。政和七年(1117年),大名府尹梁子美在北京(今大名)立碑,因无碑石,毁唐何进滔德政碑,将其唐代碑文磨掉,改刻为“五礼记碑”,侧面仍残存柳公权字迹。五礼记碑石灰石质结构,自下而上,由基石、龟趺、碑身、碑额四个部分累叠而成。碑通体高12.34米、宽3.04米、厚1.08米,重140.3吨,是目前中国第一大古碑。1956年11月、1966年4月李先年、周恩来总理先后视察此碑。古碑经历两代帝王的兴建,保存着两代书法名家的真迹,是研究唐、宋时期历史、政治和书法艺术等方面的重要资料。 永年石北口遗址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位于永年县临洺关镇北石北口村西南台地上,台地东西长约700米,南北宽为300米,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1986年至1987年,省、市文物部门对该遗址进行了规模较大的发掘,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石北口遗址是豫北冀中南地区最富有明显地方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之一,不仅大大丰富了后岗一期文化的内涵,而且为进一步探讨该遗存同磁山文化渊源关系提供了新的线 武城遗址 位于磁县城南漳河北岸讲武城村。讲武城唐以前称武城,宋代以后改称讲武城。讲武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曹操击败袁绍,占据邺城后,经常在这里活动,把此地作为培养武将的基地。古城平面呈平行四边形,除南墙及东墙南段被彰河冲毁外,其余大部分尚存。1958年发掘出板瓦、筒瓦等建筑构件和豆、罐、盆等生活用品,从遗物上看属于战国古址,汉代以后曾经补筑、改造或扩建,继续沿用。 弘济桥 位于永年县广府镇东2.5公里处的东桥村,东西横跨滏阳河上。该桥重修于明代万历十年(1582年)。弘济桥为单孔双敞肩石拱桥,用青石砌筑。主拱券似长虹飞架,其两端各肩负两个小券,造型宏伟壮观。桥长48.9米,宽6.82米,主券跨度为31.88米,矢高6.02米。弘济桥和赵州桥都属于单孔敞肩石拱桥,结构形制基本相同。弘济桥在建筑规模上略小于赵州大石桥,在我省乃至全国现存的古代石拱桥中当数第二位。 北朝墓群 磁县北朝墓群现共有134个墓冢,分布在8个镇38个自然村辖区内。2004年,因南水北调工程涉及到该墓群的保护,配合省文物研究所对墓群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对南水北调工程沿线涉及的古文化遗址及古墓葬进行了试掘,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为2005年的南水北调沿线文物勘探、发掘工作提前做好了准备。 永年石北口遗址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位于永年县临洺关镇北石北口村西南台地上,台地东西长约700米,南北宽为300米,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1986年至1987年,省、市文物部门对该遗址进行了规模较大的发掘,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石北口遗址是豫北冀中南地区最富有明显地方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之一,不仅大大丰富了后岗一期文化的内涵,而且为进一步探讨该遗存同磁山文化渊源关系提供了新的线索。 永年城 位于永年县东南部的广府镇,为原广平府旧城,又名广府城。现存永年城为明代修筑的砖城遗存。城墙布局大体为方形,东西长107米,南北长123.8米,砖砌城墙高12米,底宽8米,周长4.5公里。古城除四个瓮城中南北瓮城、城楼、角楼等建筑已毁外,墙体及护城河等基本保存完好。广府古城墙作为我国古城墙营造技术和布局的完美体现,具有重要的建筑史学价值和美学欣赏价值
我国精绝古城保护了吗?
世纪初一对探险队来到尼雅绿洲就发现了这里的神秘之处,发现刻有神秘文字的木板猜想这里一定有古代文明的遗迹,就找到那个人带他们来到尼雅古城并发现大量的古代遗物。
中国的考古学家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经过对历史资料的研究和对比,推断尼雅古城遗址就是古代西域的精绝古城,但是遭受到严重的破坏意境损毁非常严重,中国考古界对于精绝古城的了解又面临诸多的谜团。
精绝古城就像楼兰古城一样突然间就从历史上消失不见了,很多人对于这些古代文化都还知之甚少,必须要大力开发历史遗迹并保护起来,这都是文化的瑰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