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伙儿聊聊我家乡的一个老传统——“压年饭”。
说起这“压年饭”,就是个好兆头。每年除夕晚上,一家人热热闹闹吃完团圆饭,这“压年饭”就开始张罗起来。目的,就是为让来年五谷丰登,年年都有余粮,生活富足。
我记得小时候,每到这个时候都特别兴奋。看着大人们忙前忙后,先把第二天要吃的饭给煮上。我家煮饭一般都用那种上好的粘米,煮出来香喷喷,寓意着来年粮食充足,日子过得红火。这煮饭可有讲究,得比平时多煮好多,要的就是那个“余”字,预示着来年粮食吃不完。
煮好饭,接下来就是准备各种菜肴。鸡鸭鱼肉是少不的,还得有各种蔬菜。我记得我妈总是会做一大桌子菜,当天晚上根本吃不完。但就是要备着,留着第二天吃。这些菜,一部分会放在桌上,大家吃的时候稍微留点,意思意思就行。大部分,都会仔细地盛留到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再吃。
记得有一年,我奶奶还特意做扣肉和粉蒸肉,说是壮族的传统。那时候小,也不懂那么多,就觉得特别香,特别好吃。现在想想,这都是家乡的味道,是过年的味道。
这“压年饭”,不仅仅是一顿饭,更是一种对来年美好生活的期盼。我记得小时候,家里长辈总是会说:“吃压年饭,来年就不愁吃穿。”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但这个习俗一直保留下来。每次准备“压年饭”,都感觉特别有年味,特别温馨。
今年除夕,我也参与“压年饭”的准备。帮着妈妈洗菜、切菜,虽然都是些小事,但感觉特别有意义。看着满满一桌子的菜,闻着那熟悉的香味,心里暖暖的。这“压年饭”,不仅仅是食物,更是家的味道,是亲情的味道,是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明年,我还想继续参与准备“压年饭”,把这个传统一直延续下去。也希望大家都能过个好年,年年有余!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