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咱来说说这“赶驴”的事儿。这可不是真赶着头驴满街跑,是咱老家酒泉过年时的一种热闹玩法,就跟唱大戏似的,大伙儿都爱看!
我小时候,就爱跟着大人屁股后头看热闹。记得有一年,村里请来西坝村的班子,那家伙,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这“赶驴”,就是一群人打扮成各种角色,有骑驴的,有赶驴的,还有敲锣打鼓的。最逗的就是那骑驴的,打扮得花里胡哨,在驴背上扭来扭去,做各种滑稽动作,逗得大伙儿哈哈大笑。
我,那时候就负责“跑腿”。
- 一会儿帮大人搬个板凳;
- 一会儿跑去小卖部买包瓜子;
- 还得时不时地挤到人群前面,看看那些“驴”长啥样。
道具准备
记得有一回,我还参与“赶驴”的准备工作!
大人们找来些旧衣服,破布条,还有些颜料,把那些“驴”打扮得花花绿绿的。我,就负责递个剪刀,拿个针线啥的。别看我年纪小,可也帮不少忙!
开始表演
等到正式“赶驴”的时候,那场面才叫一个热闹!
几个壮小伙子,挥着鞭子,吆喝着,围着那些“驴”跑来跑去。那些“驴”,也跟着节奏,一会儿蹦,一会儿跳,一会儿又转圈圈,把大伙儿都给看乐。
我那时候就想,这“赶驴”可真有意思,比看电视还过瘾!
现在想想,这“赶驴”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咱老家的一种文化,一种记忆。虽然现在不常见,但每每想起,心里还是暖暖的。
今儿个就分享到这儿,下回咱再聊点别的!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