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我又把《大江大河》这几部剧翻出来瞅瞅,特别是刚出不久的第三部《岁月如歌》。这剧,确实有点东西,每次看都能咂摸出点新滋味儿。
一开始看这剧,是跟着家里人一起看的。那时候第一部刚出来,我记得是孔笙导的,王凯、杨烁、董子健这三个人演仨主角,分别代表当年改革开放浪潮里的几种人。
为啥又捡起来琢磨?
是前阵子,在家收拾旧物,翻出来我爸年轻时候的一些笔记和照片,看着看着就想起这部剧。感觉剧里好多情节,虽然是编剧写的,但那种时代背景下人物的闯劲儿、迷茫、还有选择,跟我爸他们那代人的经历,多少有点儿影子。
于是我就动心思,想把这三部曲连起来,好好捋一遍。不光是看个热闹,主要是想看看这几个主角,宋运辉、雷东宝、杨巡,他们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经历又是怎么变的。
我的“实践”过程大概是这样的:
- 重新观看:先把三部曲从头到尾又看一遍。这回看得比较细,不像以前可能就跟着剧情跑。我会特别留意一些细节,比如人物的对话、眼神,还有他们做选择时候的犹豫。
- 梳理人物线:重点是宋运辉。我专门把他这条线拎出来琢磨。他最早就是个技术员,靠着聪明和勤奋,在国企里一步步往上走。从金州到东海,再到后来的农药厂。他的变化特别大,不光是职位,还有他的想法、处理事情的方式,甚至婚姻家庭(跟程开颜离)。王凯演得确实挺到位,把那种知识分子的理想、挣扎和后来的成熟老练都表现出来。
- 对比其他角色:然后是雷东宝和杨巡。雷东宝就是敢想敢干,但也鲁莽,带着小雷家致富,后来又栽跟头。杨巡,个体户的代表,精明,能屈能伸,一路从小市场做到大商场,也是吃尽苦头。把这三个人放在一起看,就特别有意思,他们代表不同路径,但都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
- 琢磨关系网:我还特意去想想他们身边的人。比如宋运辉,他有家人(父母、姐姐宋运萍、女儿宋引),有朋友(像寻建祥、路小第),有下属(像方平、老马他们)。这些人对他的影响都挺大的。特别是他跟前妻程开颜,还有后来跟梁思申的关系,都挺反映他不同阶段的状态和追求。
- 对照时代背景:一边看,一边回想那个年代的一些事儿。剧里提到很多政策变化、经济波动,这些都不是瞎编的,确实是那个时代的背景板。把人物命运跟这个大背景结合起来看,就更能理解他们为啥这么选,为啥会成功或者失败。
整个过程下来,感觉就像是跟着这几个人物,重新走一遍那段激情燃烧又充满挑战的岁月。虽然电视剧肯定有艺术加工,但它确实给我提供一个窗口,去理解那个时代,也理解像我父辈那样的普通人,是怎么在历史的“大江大河”里扑腾和奋斗的。
3,我把这些想法、梳理出来的东西,零零散散记在本子上。感觉这个过程挺有意思,不光是重温一部好剧,也算是对自己关心的一段历史和人物做一次小小的“研究”。分享出来,也就是记录下自己这点儿瞎琢磨的过程,没啥高深的。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