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党员干部肩负着推动国家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重大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五个过硬”要求,犹如精准的指引坐标,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清晰方向,成为衡量党员干部是否合格、能否堪当大任的重要标尺,党员干部唯有努力做到“五个过硬”,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勇立潮头,筑牢担当之基。
信念过硬:点亮前行灯塔
信念,是党员干部的精神之钙,只有信念过硬,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老一辈革命家们正是凭借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的执着追求,在血雨腥风中前赴后继、浴血奋战,方志敏在狱中写下《可爱的中国》,他坚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这种坚定的信念支撑着他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坚守革命理想,在新时代,党员干部同样面临着各种诱惑和挑战,西方的意识形态渗透、社会思潮的多元碰撞等,都可能对党员干部的信念产生冲击,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将理论学习内化为坚定的信仰,像张桂梅那样,为了让山区女孩有学上,几十年如一日坚守教育一线,用坚定的信念照亮孩子们的未来,只有信念过硬,党员干部才能在前行的道路上不惧风雨,始终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政治过硬:把稳前进航向
政治过硬是党员干部的首要标准,党员干部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要求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面对重大政治原则问题时,要保持敏锐的政治判断力,坚决抵制错误思想和行为,在互联网时代,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网络上散布有害信息,企图扰乱社会秩序、动摇政治根基,党员干部要能够迅速识别,及时发声亮剑,要深刻领悟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将党中央的政策方针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到实际工作中,脱贫攻坚战役中,广大党员干部正是凭借过硬的政治素质,精准落实党中央的脱贫政策,让无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只有政治过硬,党员干部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偏离方向,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沿着正确的轨道稳步推进。
责任过硬:勇挑时代重担
责任过硬是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体现,在其位,谋其政,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自己的职责使命,勇于担当,无论是在经济发展的主战场,还是在社会稳定的大后方,都需要党员干部主动作为,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中,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安危,深入社区、医院、隔离点等抗疫一线,承担起防控宣传、物资调配、患者救治等各项任务,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担当,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党员干部要深入农村基层,了解农民的需求,帮助农民发展产业、改善生活环境,像黄文秀一样,放弃大城市的优越条件,扎根基层,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奉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党员干部只有责任过硬,才能在时代的召唤下,勇挑重担,积极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能力过硬:提升干事本领
能力过硬是党员干部做好工作的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党员干部如果不加强学习,提升能力,就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党员干部要不断提升科学决策能力,在面对复杂的工作局面时,能够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做出正确的决策,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够与不同群体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工作开展,在科技创新领域,党员干部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为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还要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反应,科学应对,将损失降到最低,只有能力过硬,党员干部才能在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高质量地完成各项任务,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作风过硬:树立良好形象
作风过硬是党员干部的重要保障,党员干部的作风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党员干部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工作中,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要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严格遵守党纪国法,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县任职期间,以身作则,带领群众治理风沙、水涝、盐碱等自然灾害,以过硬的作风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党员干部只有作风过硬,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五个过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体系,在新时代,党员干部要以“五个过硬”为目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