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渊洁简介,魔方大厦的主要内容?
《魔方大厦》是郑渊洁的一部作品,我小时候看过小人书的,一共26本,讲的是一个叫来克的小学生进入到魔方里世界历险的故事连环画-魔方大厦 第1集 玻璃城 第2集 玩具树 第3集 装在罐头里的爸爸妈妈 第4集 火车上的国家 第5集 爆炸之后 第6集 蚂蚁王国 第7集 星座号 第8集 科洛赛马会 第9集 瓜王葬礼 第10集 夏河银行传奇 第11集 锁国秘事 第12集 蓝蜻蜓飞行团 第13集 来克一世皇帝 第14集 三探樱桃塔 第15集 白天鹅餐厅 第16集 牛奶井 第17集 黑蝉乐队 第18集 头盔城的故事 第19集 鹦鹉博士 第20集 双轮汽车追逐战 第21集 弹簧镇风波 第22集 螳螂骑士 第23集 白糖雪 第24集 来克失踪记 第25集 吹气马戏团 第26集 金丝宫
皮皮鲁传主要内容?
郑渊洁笔下的皮皮鲁,诞生于1981年的2月10日。皮皮鲁是一个中国式的童话人物:他学习成绩不高,不是学校老师喜欢的那种乖孩子,但他心地善良、天真活泼、顽皮又可爱,身上有故事。皮皮鲁还是一个爱发明喜欢创造的小男孩。皮皮鲁和鲁西西是中国童话大王郑渊洁笔下的一对双胞胎兄妹。
他们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快乐教育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探索发现学习的奥秘。诺贝尔奖为什么,我们国家拿的很少呢?快乐教育应该放在初中以前,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天真无邪的欢声笑语,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得到完美的释放。
诺贝尔奖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奖项,也是影响最大的奖项,一个国家诺贝尔奖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比什么奥运金牌强多了。中国作为世界大国,不仅是领土和人口,在国际影响力方面,中国也是世界大国。不过,中国在诺贝尔奖上面,完全就是不折不扣的弱国,在理论科学上面,一个诺贝尔也没有,唯一的屠呦呦也是提取青蒿素,和理论科学关系不大。换句话说,就是中国对人类科学几乎是零参与和零贡献。
1、中国教育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终点,而不是起点。现在的学前教育,让孩子提前学习不是这个年龄段应该学习的知识,提前灌输超前教育,让孩子充满想象力,对世界好奇的思想完全被扼杀在童年。
2、超前外语教育浪费了多少孩子的青春年华,毕业后有几个孩子能用到外语啊,估计20%不到,全世界掀起学习汉语的高潮,而我们却背道而驰学习外语,不是说外语不重要,外语应试教育太失败了。普遍的现象是外语口语能力差,高分低能。
3、初中以前孩子就是要快乐教育,让孩子天真无邪的想法自由发挥,我们及早灌输给孩子一些固化思维,让一个完美的白纸提前画上了不完美的曲线,打破了孩子成长发育的规律。大学教育才是贴近生活的教育,不要让孩子到了大学里拼命玩,浪费大学里宝贵时光。如果大学里补偿式放松,掠夺式的玩,把儿童时期没有时间玩来做补偿,那是倒行逆施。
4、孩子起跑线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终点。儿童时期的教育快乐为主,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学习的乐趣。让孩子爱学习,而不是怕学习,学习成为负担。天天回家写作业,背课文。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害怕上学,不愿意学习。这就是教育的最大失败,摧残了孩子幼小的心灵。
郑强教授访谈中也透露出对幼儿园老师的不满意。在一次专访中,主持人问郑教授:你为什么说现在最想和幼儿园老师沟通?郑教授的回应是:学生培养就像制作陶器,幼儿园老师在幼儿园时就完成了制陶器的最后一道工序,烧出来是一块块泥疙瘩,不成器,大学老师就只能修修补补了,其它的什么也做不了。强调了超前的教育,会使孩子们的兴趣丧失;过度的挖掘,将使孩子们的潜力受到伤害;催肥的猪不好吃,我们必将为这样的教育付出惨重代价。
5、幼儿园小学化,小学中学化。过早的的教育,过量的教育,让孩子的眼睛👀近视了,身体垮了。没有一个良好的身体,一切成绩都是0。
6、孩子的动手能力太差,一切都是为了应试教育。一切都是为了分数,结果导致高分低能。全世界的数学家应该都是我们的,因为我们奥数成绩世界第一,然而事实很残酷,我们没有几个世界知名数学家,数学老师。
7、没有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全部关在笼子里教育,死记硬背看不到实物,书本上的东西和实物差距太大了。应该让孩子接触大自然,看看自然现实生活中植物和动物。增加社会认知能力。
8、培养孩子的兴趣,学习使我快乐的爱好很重要。现在都是痛苦的教育,催肥式的教育。如果孩子能够把学习当做爱好,从学习中找到乐趣。未来孩子的能力不可限量,在未来科技研发上有所贡献。
9、快乐教育关键在于引导。快乐教育法是针对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激发孩子们的兴趣,用一种循循善诱的方式引导孩子获取新的知识与方法,让兴趣成为孩子们主动学习源源不断的动力。
10、快乐教育是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的《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一书中提出的教育理念,强调用兴趣引导法让孩子们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在快乐的状态下成长。快乐是手段、是过程、是方法,而教育则是目标。很多家长望文生义,本末倒置,认为快乐教育就是给孩子们一个自由的、没有压力的环境,给孩子们一个自由成长的机会,给孩子们一个欢乐幸福的童年。还有家长把快乐教育跟勤奋和努力对等起来,走向另一个极端,否认勤奋的作用,认为无需过多干预,树大自然直,形成了无原则的溺爱。我们的家长往往非此即彼。
曹文轩的书怎么样?
我读过曹文轩的系列著作,作家出版社给他的评价是国内少有的唯一兼顾评论和写作,并且两者做的都很出色的少数派。
最近曹文轩上热搜无非就是和郑渊洁的一场骂战,郑渊洁作为国内作家的一股清流,鄙视体制内虚伪的作家群,自然也看不惯消费儿童的曹文轩。
抛开曹文轩的动机不讲,谁不希望自己的书卖的很火,即便写出的也可能是残次不齐的流量套餐,深度广度或许并不近仁义。
好了,言归正传,毕竟作品才是作家安身立命的根本。但是单纯的隔绝于历史现状去读作品又显得单薄,
毕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是每个人的猎奇属性。
先说作品。
《草房子》是中学时期的一篇课文,认知也是从这里开始的。其主人公大多数十一二岁的少年,历经磨难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大人的过程,其中有酸甜苦辣,有人生启迪,有诱惑弯路。
情节一环扣一环,读起来引人无声。
其作品喜欢虚构一个场景,不管是油麻地也好,地方特色浓郁的城镇也好,独具特色的人文特写更多给人浪漫的遐想。
《山羊不吃天堂草》、《根鸟》、《青铜葵花》都具有别具一格的主人翁色彩。
我很推崇《根鸟》这本书,很适合儿童阅读,也许此书的核心价值观也是和当下的流行语出奇的一致:愿你历经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没错,语言优美是曹文轩提倡的美学追求,与粗鄙流苏的屎尿屁或者莫言贾平凹人性的残酷不同,他的一言一行都是诗画。
或者这就是个人的语言系统吧。
谈谈《根鸟》,一部小镇少年成长史,里面以一个浪漫的爱情引出遐想,渴望出走,在寻找,再出发的历程贯穿其中。
如烟的爱情,家父的亲情,陌生路上的友情,一步步支撑着主人翁朝着星辰大海的方向拓步前往。
爱情使人忘记使命,舒适使人忘记追逐,挣扎与反挣扎是每一位矛盾的少年需要做出的选择,他再次上路了,所有人都热泪盈眶。
就想电影《心灵扑手》中说的那样,我多希望我每天喊你的时候你不在房间,你不告而别,我反而更加觉得欣慰,因为你和我不一样,我的人生或许就这样了,但你不是,你拥有我们无法比拟的天赋,你应该去更大的平台,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每天和我一样浑浑噩噩做一个平凡的建筑工人。
没错,每个人都有别人走不进的心里禁区,它脆弱、敏感、一无是处却又有无限可能。你再次出发了,我们还是朋友,你不要怀念现在,你应该追逐更好的未来。
这在根鸟身上也得到了提现,所有的努力都是相通的,不拘于形式,不墨守成规,不偏执己见,直至成长为别人口中的别人,并在他乡“载誉而归”
舒克的作者是谁?
郑渊洁,男,1955年6月15日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国当代作家。
1970年至1976年,郑渊洁在向塘机场服兵役,在空军航空兵负责维修歼6战机;1977年起,郑渊洁开始文学创作,1981年创作了皮皮鲁和鲁西西,1982年创作了舒克,1986年创作了大灰狼罗克;2008年,郑渊洁成为中国作家获国际版权创意金奖第一人;2008年11月,郑渊洁被评选为“中华慈善奖”慈善楷模;2011年,郑渊洁开发出中国第一款普法网络游戏《皮皮鲁和419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