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恭秦叔宝门神怎么贴,秦琼和蔚迟公为什么被当做门神有什么故事吗?
从历史的记录来看,秦琼跟尉迟恭的武力真的很高,老百姓将他们当做门神是很正常的。
你知道门神都有哪些吗?
门神在我国起源很早。远古时,人们往往喜欢在门上挂一些辟邪之物,以保佑家庭安全。相传古代尧舜时就有在门上画鸡,画虎的习俗,今天在甘肃陇东以及山西晋南等地,乃可见到春节时百姓在门上张贴以鸡和虎为题材的剪纸,河南朱仙镇和山西新绛等地的木板年画中也有神鸡,神虎的形象。后来,人们以为家中的门户也是一种神,最早在《礼记》中,就有祭祀门神的记载。
汉代以后,门神人格化为威风凛凛的勇士。《汉书》中记述了这么件事。西汉时,广川王生病,命画工在殿门上画短衣大挎、手持长剑的勇士成庆的形象,严守殿门,意思是想借勇士的威风来驱除病魔。在陕西汉中地区,直到六十年代初仍流行着画勇士以卫门户的古风。
大约在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奉神荼、郁垒为门神的习俗。大约到唐代以后,门神中又加上了两员将军,一位是白脸的秦琼,另位是黑脸的尉迟恭。
设立门神本是为了驱鬼,可是到唐明皇时,又尊奉一位鬼为门,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钟馗。从此以后,两位神仙,两位大将,一位善鬼,共享门神尊位,成为老百姓喜爱的形象。
关于门神的传说?
门神是:尉迟恭 秦琼。
传说唐王被鬼魂骚扰,无法安睡。名将尉迟恭 秦琼二人便站在门口,恶鬼避而远之。一连三日,唐王不忍二将辛苦,便命人将二将画像贴于门上,恶鬼惧其威,不敢入门。民间仿而效之,流传至今。秦王是怎样降服尉迟恭的?
↑↑←_←点击上面的关注,关注我不迷路哦!♥
李世民在还是秦王的时候,就已经修建显现他的才能了。他善于收买人心,一时间降服了程咬金、秦琼等人,这也为他后期的夺位奠定了基础。其实当初他降服尉迟恭的时候靠的是真诚和信任,他给了尉迟恭最想要的信任,所以尉迟恭才死心塌地的跟着他打天下。(新剧34集中可以看到)
尉迟恭,也就是我们门联上面的门神尉迟敬德,(这里提前给大家拜年!)他的事迹虽然我们不熟悉,但是我们一定认识这个人。当时天下大乱,他跟随刘武周打天下,作为一员猛将,他也是帮助刘武周攻城拔寨,立下了很大的功劳。但是刘武周碰到了一个宿敌,那就是秦王李世民。
李世民的部下给李世民出谋划策,让他收服尉迟恭。因为尉迟恭这个人比较倔,所以收服他也是很困难,因此只有让他心服口服才能真正为之所用。李世民的营队第一次对阵尉迟恭就打败了他,但是尉迟恭不服输,所以李世民又把他给放了回去,结果导致刘武周怀疑他。第二次对阵,他依然是输给了李世民,但是李世民仍然是放他回去,结果他在营队里面待不下去,这个时候李世民有派人劝降。尉迟恭也是很佩服李世民的威名和恩情,于是接受投降。
李世民对他也很器重,让他继续统领旧部下八千多人。结果刘武周卷土重来,好多降服的部下都偷偷逃走了,很多人也是怀疑尉迟恭会逃走,结果一众人士把尉迟恭给绑了,送到了李世民面前,让他治罪。就在众人以为尉迟恭会被处死的时候,李世民的做法却是让人大跌眼镜。
李世民赶紧把尉迟恭给扶起来,给他松了绑,真诚地对尉迟恭说:“将军不要生气,这些不是我的意思,我绝不会听从他人的谣言去残害忠良啊。如果先生对我的做法不满,甚至怀疑是我做的,我这就给将军准备钱财,将军大可离去,没有人会阻拦。”这一下子可是说到尉迟恭心坎里面了,尉迟恭本来就是个大老粗,宁愿受罪也不愿让人怀疑自己。结果就在众人都不信任自己的时候,有这么一个人一直相信自己,这让尉迟恭很是暖心,原来的矛盾全部解除,从今往后死心塌地的跟在李世民身后。
其实二人的感情真的是越来越好,二人配合十分默契,在李世民打天下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玄武门事变,尉迟恭可是立下了很大的功,以至于李世民登基以后对他封赏很重。二人的感情怕是上辈子的恩怨情仇吧。
读历史,学道理。个人见解,坚持原创。我是小洲,感谢你的关注和点赞,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不妨点个关注,你的关注是对我最大的鼓励,谢谢!
同为门神秦琼为什么比不过尉迟恭?
如果要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榜的角度看,秦琼自然是比不过尉迟恭。虽然秦琼是《隋唐演义》中的大主角,自带主角光环,但在实际情况中,特别是在唐太宗李世民心目中,秦琼的分量不如尉迟恭。下面就简单分析一下。
先谈谈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榜。该榜是贞观十七年,李世民命阎立本绘制,此榜排名有先后,越靠前表示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心目中,关系越密切功劳越大。排名如下: 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龄、高士廉 尉迟恭、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 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 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勣、秦琼 从这份名单可以看出,二十四功臣中虽然文臣武将皆有,排名最高的武将是排在第二位的李孝恭,战功显赫加上又是皇室宗亲,排在武将第一无可厚非,尉迟恭排在第七位,武将第二位,处于非宗室将领第一位,这充分显示出尉迟恭在李世民心目中的地位,秦琼仅排在功臣榜最后一位。
再谈谈为什么尉迟恭的功劳比秦琼大。一是秦琼所立功劳大都在唐朝建立之前,唐朝建立以后特别是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秦琼因为身体原因基本隐退在家,没有太多的表现机会。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贞观十七年才有的,而秦琼在贞观十二年就因病去世了。而且,李世民登基后不久,秦琼就上疏说自己因为连年征战,已百病缠身了,需要在家修养,李世民也应允了,之后的秦琼基本属于半退休状态,不再过问政。秦琼自己也曾讲过,自己大小作战两百多场,多次受伤,流下来的血都有好几壶了,身体状况难以再支撑。身体状况不佳导致其在唐太宗在位期间再没什么立功表现。反观尉迟恭,他还在唐朝建立后征讨突厥,平复罗艺叛乱等战争中屡立战功。
二是尉迟恭在唐朝建立过程中屡立战功,且有救驾之功。除了早期有北邙山救驾之功。尉迟恭还在征讨窦建德和刘黑闼的战争中,为阵前生擒窦建德和击败刘黑闼立下功劳。武德四年,尉迟恭随李世民征讨窦建德,多次锉敌锐气,为阵前生擒窦建德立下功劳。武德五年(622年)三月,李世民和在洺水以南扎营征讨窦建德余部刘黑闼。刘黑闼多次挑战,李世民均坚壁不战,以挫其锋。此时双方已相持60余日,刘黑闼暗中率军袭击李勣军,李世民率略阳公李道宗袭击刘黑闼军侧后以救援李勣,结果被刘黑闼包围。此时尉迟恭率勇士冲入包围,将李世民和李道宗救出。
三是秦琼没有参与最关键的“玄武门之变”。这是他在李世民心目中地位一落千丈的重要原因。反观尉迟恭,不但旗帜鲜明地站在唐太宗这边对抗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还参与“玄武门之变”,亲手射杀了齐王李元吉,并在这场战斗中救援李世民,这份患难之交和拥立大功当然使得尉迟恭在功臣的位次上占据优势,因此得以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相当靠前。 秦琼因为既没有“玄武门之变”的拥立大功,也没有在唐朝建立后再立有大的战功,仅凭在唐朝建立前的赫赫战功就想和尉迟恭在李世民的心目中并列,并不现实,能排进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也是对其的一种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