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人民不行,全民负收入时代?
1985年6月,中国银行珠海分行率先发行了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随后30多年的时间,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申请了信用卡,据2020年统计全国发行了7.66亿张信用卡,总授信额度18.59亿,也就是说平均一张信用卡的额度为2.42万。再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15—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如果按照申请信用卡年龄限制规定,基本人手平均一张信用卡了。
也就是说全国人均透资在2万以上,这就是“全民负收入”时代,因为平均下来每个人都在透资,当然这里有很多人都几张卡,也有很多人没有信用卡,但是没用信用卡的人90%以上都是在农村的。
再加上2014年3,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 因此,无论从市场层面还是政策层面,都可谓迎来了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申请了信用卡、网贷等,同时也越来越多的人变成了“卡奴”,再加上房贷、车贷、网贷等各种贷款,现在的人彻彻底底地成为了一个负收入的“奴隶”,因为他们每天拼命的工作其实就是为了还银行的贷款、高额利息的网贷、甚至是套路贷。
从目前的情况看来,现在社会上有多少人没有银行的债务我们不清楚。但是这些各种债务的人远高于正常值,同时负债人群覆盖了几乎都是社会的中流砥柱(30-50岁),也就是说社会中流砥柱几乎都有各种不同的负债。比如说信用卡、房贷、车贷等其它。
那么问题就来了,部分人因为有稳定的工作和经济来源,能申请各种贷款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还有这么一个群体几乎都是以工地、工厂、零碎工等为主要经济来源,可以说这样的群体的经济来源是不稳定的一种现象。那银行金融机构是因为什么给这群人放款的呢?
截至到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群无稳定工作的人贷款逾期数据占据了网贷、信用卡等数据的一半还多,他们这样的情况并非是一时造成的问题,而是长期以来的市场消费及金融机构的放纵造成的。其实所有的金融家都是心黑的,他们想要在违约金惩罚、复利计息等等“不当得益”的方面增加收入,所以也就放纵全民借贷。
是什么导致全民负收入?
信用卡办卡门槛低,银行监管不严银行鼓励年轻人的提前消费网络带来的诈骗、网络赌博太吸引人很多人无法节制,一个购物狂欢节就导致很多人负债房贷、车贷、孩子三座大山压制互联网金融+714网贷导致借钱太容易为什么现在有的人不喜欢我国传统剧种?
不知道其他人喜不喜欢,我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喜欢听传统戏曲,京剧,越剧,评弹,豫剧,粵剧等都喜欢。
小时候看到大花脸觉得奇怪,为什么要这样画呢?很喜欢脸谱,那时不懂只觉得热闹,大人们兴致高昂,边听边鼓掌叫好。
小时,爷爷每天坐在竹椅上听收音机里的京剧,我们悄悄进去偷他的零食吃,也没察觉。他喜欢听《杨门女将》、听《包拯铡美案》、《四郎探母》,伯伯们、叔叔们、我爸有时陪他一起听,相互评谈。我的妈妈喜欢黄梅戏,没人时她会跟着清唱。有一次加班,为了精神百倍,随机选了一首豫剧《陈三两》,直至现在也记得,是一名老艺术家唱的,字正腔圆,情感饱满,逐次递增,扣人心弦,仿佛演唱者自身就是《陈三两》,我这个听者也变成了《陈三两》,是我长大以来真正认真听的一次豫剧,感动了我。多好的民族大戏,不能丢啊,一定要传承下去。苏州评弹,接触苏州评弹更多的是来自电视剧,有时剧情需要,有那么一个画面或一小段,时间虽短,唱腔声色却刻入了脑海。音乐听多了也很乏味,也会出现听觉审美疲劳。去年有一段时间不知道听什么音乐好,热门电视剧《都挺好》带火了苏州评弹,于是搜了《苏州评弹》,金嗓子朱慧珍唱的《赏荷》、《玉蜻蜓-庵堂认母》真是刷新了我的听觉。虽然不懂,音律醉人,竟然体会到了电视里说的"骨头酥了"的感觉,一听记一生,过耳不忘,不由得感叹我国民族文化之丰富,叹古人之智慧,不愧博大精深,真是学之不尽,赏之不完。
苏州呢哝软语、莺莺语声,仿佛从寂静清幽处不急不慢、带着古老的人文气息穿越时空,缓缓传来,你会立刻安静下来,停下手中的事情,眼睛寻找就近身的躺椅或床躺下来,眯着眼睛,不由自主地跟着音律摇头晃脑,顿时整个人全身放松,忘了人忘了事忘了时间,这一刻变得像一个如痴如醉的老太太。评弹,我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的感觉,非常非常喜欢听,我有收藏,等退休再听,现在不敢听,一听我就什么也不想干,适合退休闲暇之人听,怡情养性。《狸猫换太子》也好听,真叫醉人。
这么多传统剧种中,昆曲也是一绝。灯火葳蕤中,台上的角儿总是惊鸿照影,款步轻摇,水袖流转,仙袂飘飘,极尽柔情地演绎悲欢,那种惊艳采彩的气场,流风回雪的性情,在浮光掠影中醉了看客,为国风勾勒上一笔浓重的美。
广东的粵剧的《分飞燕》、《帝女花之香夭》、《游龙戏凤》等也是经典名曲,好看也好听,希望多推广。传统剧种各有特色,各有精彩,都是民族瑰宝,中国风,中国特色,一定要传承和发扬光大。年轻人不是欣赏能力弱,也不是审美差,传统剧可能学习起来时长、难度系数高,加上现代人工作生活压力大,娱乐范围广,与传统剧接触的又少,不是年轻人不喜欢,是推广不够。若能做到耳濡目染等于自然而然接受,无缝连接,这样效果一定不同凡响。假设纳入社区文化,村镇文化,省市文化,大街小巷都能听到传统剧的播放和演唱,我想,年轻人即使不专业也会哼唱两句吧,小孩子更容易接受。
现在偶尔能听到老人拿着着收音机听戏曲,年轻人有机会欣赏吗?有提供审美的场合吗?工作要996,还要997,请问年轻人还有欣赏的空间吗?
广东出过哪些名人?
广东出过的名人很多,但值得小编最崇拜、最敬仰、最难忘怀的名人如:
孙中山,香山(中山)人,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中国革命伟大的先行者,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国民党创立者,三民主义思想创立者,是20世纪中国三大伟人之首。
彭湃,广东省海丰县城郊桥东社人,革命家,农民运动领袖。
叶剑英,梅县人,中国十大元帅之一。 1982年获哥伦比亚众议院授予的特级大十字民主勋章。
詹天佑,南海人,中国铁路之父。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
冯如,恩平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制造者和飞行家。
张九龄,韶关曲江人,唐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每宰相荐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
苏曼殊,香山(珠海)人,清末民初著名文学家。
秦牧,澄海人,现代著名散文家。读过他写的《花城》、《千山景物记》,印象很深。
冼星海,广州番禺人,人民音乐家。《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小编很爱听这首歌,很有激情。
洪秀全,花都人,太平天国杰出领袖。英武!
袁崇焕,东莞人,明末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历史会记住你!
邓世昌,番禺人,甲午战争爱国名将。《甲午风云》电影中看到,他带领北洋水军英勇善战,最终全军覆没,印象很深。
李嘉诚,潮州人,享誉中外的企业家,华人首富。读过关于他创业的书,深受启发。
叶挺,惠州惠阳人,革命家,抗日名将。
梁思成,江门新会人,著名的建筑学家。
廖仲恺,归善人,革命家。
苏兆征,香山(珠海)人,革命家,1925年香港海员罢工领袖。
李小龙,顺德,武术大师,国际影星。看过他演的电影,武打很好看。
阮玲玉,香山(祖籍),30年代上海著名影星。看过她演的电影,很不错。
……
美国总统是一代不如一代还是一代胜过一代?
无论是一代不如一代,还是一代胜过一代都是非常极端的说。
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继承者的能力持续下降或者持续上升的现象。
每个国家的每一代权力继承者的能力都是在呈波浪线状态出现,有能力高的,也有能力低的。
一个领导者的能力高低是很难形成对比的,因为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每个时期遇到的问题都不一样。
如果一个领导人强项是战争,当时他继承权力的时候,国家处于和平时期,那么他的优势就无法发挥出来,在任期限可能政绩平平。
但你不能说他的能力,要是他继承权力的时候,刚好国家遇上战争,他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在任期限他的政绩就会很出色。
如果一个领导人的能力强项是搞经济,刚好是和平时期,在任期间国家经济肯定会有新的发展。但是如果是战争时期的话,那么他也会是碌碌无为。
每个领导人都会有自己的能力的强项,只不过看他接任权力时候的国情能不能让他把强项发挥出来。
阶段国情不同,面临的矛盾主次也是不相同的,选领导人要根据国家面临的实际情况选能力和国情能够相互匹配的。
世界上没有超人存在,不可能存在样样都精通,样样都突出的人。
一个人如果长期掌握权力,那么他就需要不断的调整自己的领导班子,根据国家实际需要,找相应拥有这方面能力突出的人,以他的意见为蓝本领导国家,也同样起到相同的作用。
美国立国已经两百多年,表面上美国一直通过任期限制的方法让权力进行定期匹配,但由于政治家族的诞生,匹配的圈子越来越小。也导致了美国每届权力更换的时候并不一定能让实际国情需要匹配上美国在这方面能力最上的人当上总统,由此出现了美国总统比以前相对平庸的状态。
但是如果美国的国情需要的能力最强的人,刚好就在这些政治家族内,刚好他也当选为总统,也是有可能的。
其实普通民众并不一定懂得国家实际情况需要的总统,他们只选自己信任的人作总统,有时候民众可能很满意,但是国家实际面临的情况会比以前更糟糕。
你认为好的总统并不一定对国家的发展起到作用,你认为差的总统,可能帮国家奠定了未来几十年高速发展的基础。
不懂大局的人,只会在乎谁现在对他好,懂大局的会更在乎谁给他一个有希望的未来。
在国家大事上,不要以自己的喜好作为标准,要以国家的未来作用标准。
警校生国考为什么不能考公安?
近日,《公务员法(修订草案)》开始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的时间为11月1日至2018年12月1日。这次公务员法修订草案有两大亮点:明确领导职务、职级层次划分,厅局级以下职级分四等十二级;明确公务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加班补休(补助),依法享有社保福利。公务员的福利待遇、社会地位又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拟招录14537人,共有137.93万人通过了用人单位的资格审查,136.47万人最终无法通过国考成为公务员。国考招警岗招录人数仅占总人数的13%,这13%的岗位承载着数十万考生的人民警察“梦想”。
警校应届毕业生想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却被告知不能报考招警岗位,这是为什么呢?
警校公安专业应届毕业生禁止报考人民警察岗位。公安院校应届毕业生将参加公安部及直属部门面向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应届毕业生招录警察岗位的统一考试(公安院校联考),禁止出现为他人刷岗、以虚假专业(学历)报考公务员招警岗位等行为,否则会失去参加内部招警考试(选岗)的机会。
这个问题不是说警校生都不能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有几点需明确:
公安院校的公安专业2019届毕业生不能参加国考招警考试,大专及以上学历考生、非公安专业应届毕业生、往届公安专业毕业生可以参加;
公安院校2019届毕业生可以报考非人民警察类岗位;
警校毕业生会参加全国各省警校统一组织的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毕业生联考,考试难度和竞争压力相对于国考招警、省考招警要小很多,这是警校毕业生的福利。
2018年公安院校联考招录面向2018届毕业生,笔试时间为1月20日至1月21日,笔试、面试、体检、体能测试、考察等工作一同进行,通过考试后成为人民警察。2019年公安院校联考公告即将发布,报名时间预计为11月下旬至12月,以下32所公安类院校毕业生可参加公安院校联考。
公安类普通高等院校(32所)
公安类研究生专业:公安学、公安技术一级学科下的各研究方向公安类本科专业(18个):治安学、侦查学、国内安全保卫、刑事科学技术、公安视听技术、经济犯罪侦查、警犬技术、公安管理学、涉外警务、安全防范工程、交通管理工程、警务指挥与战术、禁毒学、犯罪学、公安情报学、网络安全与执法、消防指挥、消防工程。公安类专科专业(13个):治安管理、交通管理、信息网络安全监察、特警、警察管理、公共安全管理、警察指挥与战术、刑事科学技术、警犬技术、刑事侦查、国内安全保卫、经济犯罪侦查、禁毒。公安院校联考的考生内容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业务能力、警务技能三个方面。公安院校应届毕业生参加警校联考,被录取的几率很大。警校生毕业时手里已经有了“铁饭碗”,不能再去抢国考招警考生的饭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