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推翻了清朝,谁推翻了最后一个朝廷?
由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甜推翻了最后一个朝廷一满清政府。辛亥革命的第一枪,便是加入革命党的湖北新军打响的,湖北独立后,南方各省纷纷独立,其中起重要作用的便是各路新军。
武昌起义四天后,清廷下诏起复袁世凯。但袁世凯出山后,一面出兵威胁革命党人,一面与革命党接洽,意图从中获利。
当他得到了孙中山的只要他能逼迫清帝退位便让总统之位给他的承诺后,直接开始了逼宫行动。1912年1月26日,段祺瑞率北洋将领46人联名电奏,要求立定共和体制。2月12日,溥仪正是退位。
辛亥革命是推到清朝的吗?
清朝不是被孙中山的南京政府(中华民国)直接推翻,而是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被迫退位。直接促使清廷退位的是袁世凯(北洋新军)。另外,清廷退位是有条件的(也就是清室优待政策),为什么会有条件?因为清廷在当时还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和军事实力。当时的情况是:清廷无力剿灭南京政府,而南京政府也无力推翻清廷,是袁世凯这个投机贩子(也可以说是识时务者之俊杰)审时度势逼迫清廷退位,为以后篡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捞取了资本。假如袁世凯忠于清廷,率部竭力剿匪,那么,历史必将会重写。经常有人说是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这其实是一种不严谨的说法,因为辛亥革命的最大胜利成果不过是建立了一个与清廷分庭抗礼的政权,它并没有把清政府直接推翻。当然,造成清政权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动力还是辛亥革命。谁推翻了李自成?
被满清的多尔衮。
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一日,李自成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进行一片石战役。战至四月二十二日,吴军渐渐顶不住了
吴三桂不得已投降了清朝的摄政王多尔衮,两人联手打败了李自成,李自成的主将刘宗敏受伤,急令撤退。四月二十六日,李自成逃回北京城,只剩下了三万多人,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北京称帝,并且怒杀了吴三桂家大小34口,第二天逃往西安。
顺治二年(1645年)三月,李自成的部队逼走南明将领左良玉,占领了武昌城,李自成计划乘舟东下,夺取东南作为抗清基地。
但大顺军尚未准备充分,清军分水陆两路突然袭来,李自成仓促弃武昌向东南进发。顺治二年(1645年)5月17日,在湖北通城县九宫山遭村民误杀。
乾隆去世四十一年后就爆发了鸦片战争?
所谓康乾盛世是指公元1661年至1796年,即康熙登基到乾隆驾崩,时间长达135年,这已经是历史盛世的巅峰。
文景之治,公元前180至前141年,维持41年。
贞观之治,公元627至公元649年,维持22年。
开元盛世,公元712至公元741年,维持29年。所以从时间段来说,康乾盛世135年历史,历经三朝,这已经是盛世极限。
不管是历史,还是人生,都不可能一直在巅峰而不衰败的道理。乾隆晚期挥霍无度
康乾盛世到了乾隆中晚年之后,一生勤勉的乾隆爷,开始挥霍,1751年,乾隆开始第一次下江南,1757年,第二次,1762年,第三次,1765年第四次。
于此同时,1750年相继而来的平定西藏,1755-1757年平定准噶尔,1758-1759平定天山,新疆正式纳入大清版图。这些过度扩张,带来的财政困窘也慢慢体现。
到了乾隆晚年,1781-1795年,爆发了三次农民起义,规模虽小,也很快得到镇压,但也显示出康乾衰微征兆。
乾隆时期重视农业,甘薯和玉米广泛种植,伴随而来的人口急速扩张,1741年,乾隆6年人口1.4亿,而到了1762年,人口达到2.4亿,到了1795年,人口3亿。
人口爆发,时局越危险,这些人的工作得解决吧,要不然就很容易闹事。
等到了1799年,乾隆驾崩后,留给他儿子嘉庆帝的差不多就是一个烂摊子。而嘉庆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很果敢,乾隆前脚去世,后脚扳倒和珅,搜刮出了8亿两,后话说,和珅扳倒,嘉庆吃饱。嘉庆有没有吃饱呢?
嘉庆一生虽然也很勤勉,励精图治,但大厦早就没那么稳固,嘉庆帝一生的功绩,屈指可数。
但在嘉庆期间,发生了一件标志性的事件,这个事件被誉为大清朝走下坡路的标志,白莲教起义。
白莲教是佛教的一个分支,至于白莲教为什么会爆发在嘉庆年间,这里不表,嘉庆帝也是倒霉催的,大清朝和白莲教纠缠了9年,耗费白银2亿两,你问嘉庆从和珅哪搜括出来的8亿两怎么花的,这里就花了2亿两。
嘉庆自己的生活,也相当奢靡,一个戏班子650人,自己厨子400人,嘉庆是吃饱萎靡了。
1820年,61岁的嘉庆帝倒下了,嘉庆的嫡二子,长子早夭,按照辈分就是旻宁,就是顺位嫡子继承,他就是道光皇帝,也是清朝唯一一位嫡子继位的皇帝。
那么问题来了,嘉庆又留给了道光什么样的大清朝?人口膨胀,财政困境,道光皇帝穷到什么地步?他把他爹的戏班子和厨子也削减了,自己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估计也是没有比道光更穷的皇帝了。
道光皇帝上位后,就在打补丁,这个补丁不是衣服的补丁,河堤决裂得补,私盐泛滥得补,边疆骚动,回民叛乱得补。
1820年上位的道光,终于到了道光皇帝历史性的时刻,倒霉催的鸦片战争来了。
换言之,如果道光如果遇不到鸦片战争这事,道光皇帝在历史上的名字比他爹嘉庆还废,当然这并不是什么好事。
1840年爆发鸦片战争,大清朝的国力败落那是一塌糊涂,接下来就是耻辱的割地赔款了。
梳理了这么多,我们再回到这个问题,为什么清朝衰败的如此之快?
内因上面已经写得七七八八了。
外因呢?英国已经完全了工业革命的转型,生产力急速发展,终于发展了大清朝。
其实早在嘉庆在位时候,英国人已经在试探了,1816年,英国使臣阿美士德到京,那时候嘉庆还自诩天朝圣国,瞧不起哪些阿猫阿狗。
这个时候,有4个字,必须得拿出来用了,闭关锁国,然后不问世事。
大清朝越来越弱,而外部环境越来越强。
所以乾隆去世41年就爆发鸦片战争,这已经够久了,半个世纪了。
有人说,康乾盛世是个笑话,也是有几分道理,所以才高速跌落。
参考文献:
鸦片战争
百度百科
推翻清朝的是谁?
清朝是孙中山推翻的。
1911年,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次年的2月,傅仪退位,意味着清王朝结束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和清王朝,但没有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
1911年(宣统三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孙中山在美国得知消息后,12月下旬回国,即被17省代表以每省1票的方式16票赞成1票反对的结果选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民国元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职,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2月12日,宣统帝(溥仪)宣布退位,267年的清朝统治和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建立了共和国。孙中山制定和公布一系列改革和进步的法令,3月11日,颁布带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