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的由来,你还记得曾经的邻居吗

天美资源网

胡同的由来,你还记得曾经的邻居吗?

记得啊!不过那都是儿时的邻居了,长大了,反倒是没有那么记忆深刻的邻居了。

长大后住在高楼大厦里,整日上班匆匆忙忙,为了生计奔波着,手机前的你是不是也失去了邻居这种近在眼前但却远在天边的人呢?

胡同的由来,你还记得曾经的邻居吗

小时候住在长江边上,重庆的房子都是依山而建,所以没有北方那种大院的小伙伴,房子都是在山腰上的一个水平线上,然后另外一些在另外一个海拔的水平线上。而我们是在“河坝上”的人家,山上还有一些就是“高山上”的人。

河坝上住了很多人,我挑三个可能大家有共同记忆的人吧。小卖部的范老三,我们屋后的邓医生,还有就是高山上搬到河坝上的邓老太。

范老三是一个白白胖胖的中年男人,住在我最西边,再往西那边就是山崖,家门口那边有一颗特别大的黄果树,黄果树被虫蛀空了,那时候经常爬上去,钻到里边睡觉。

小时候最喜欢去范老三家买零食吃,印象比较深刻的是3分钱的冰棍,1毛钱的麻辣皮、麻辣杆,5毛钱的素北京烤鸭、臭干子,还有就是哪个时候的大月饼,满是芝麻,里边还有冰糖的那种,小时候中秋买了放家里,晚上老师偷偷的去捏一小块吃。

范老三家还有电视,夏天的时候经常跑他家去看,还有家里人邻居都一起,。我们一帮小孩看一会儿后,小手一勾,食指中指上下翻动,就分批撤退跑到溪沟里洗澡去了,光着腚的那种。洗完澡大概率会被揍一顿,不过整个夏天都乐此不疲。

邓医生是我们河坝上的医生,很年轻,印象中很深刻的3件事,第一件是我摸了2个鸡窝里的鸡蛋,然后放在他门口烧水的壶里,等我扭头回家忙个事情之后,他水烧开了倒水,发现鸡蛋给我藏起来了。我回去看的时候重新烧了一壶水,我找鸡蛋死活找不到,一圈人都在看我的笑话,就是不说鸡蛋被藏起来了。。

第二件事情就是他家的小霸王游戏机,接上黑白电视,经常跑去玩的不回家吃饭,有时候他卧室关门了,都从门上的窗户爬进去玩。

最后一件事就是大白天在窗户外听到邓医生跟他媳妇在卧室奇怪的声音,那个时候不懂,还在窗户那扒着问他们在干嘛,邓医生叫我走。。。

最后一位邓老太其实挺可怜的,为什么会想起她是因为今年过年后她去世了,没见着她最后一面,感觉挺遗憾的。年前回去的时候还叫过她,不过她已经不会看着我们笑呵呵的了,苍老的她躺在躺椅上,盖着厚厚的毯子,耳朵听不清楚,瞳孔昏黄且没有焦距。

她是村里的留守老人,跟着邓家老头留在村里务农,儿子儿媳在外打工,女儿远嫁,孙子小的时候带孙子,孙子住学校,周末放假回来陪陪她,后面孙子打了也外出打工了,就剩老两口相依为命,侍弄着地里的一点庄稼,田还不是自己的,他们是高山上搬下来的人,田都是种的那些外出打工的人家里的田。

白色砖瓦房就是邓老太去世前住的房子,之前的房子在山脚下已经被水淹了

所以,我现在一直都想把老爸老妈还有我小孩带在身边,避免成为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方便照顾、陪伴。

父母操劳了一辈子,把我们供养出来,希望后半生能一起平安喜乐,开开心心的过日子,而不是为了生计形单影只,各安一方。

以上,就是我曾经的邻居里的三位,为了这些美好或深刻的记忆,赞一个吧,也可以分享分享你的,大家共享回忆。

拆迁前你住在哪条胡同?

在卫辉沿淀街娃娃胡同,现在应健在。

北京金鱼胡同名字来历?

金鱼胡同的由来,据称明代时此处多金银首饰铺,故名金银胡同,但后来因讹传与音变之故,被叫成了金鱼胡同。这种坊间传闻虽无处考证,但颇有趣味。

金鱼胡同还有大酒缸,就是一种酒铺,临街的,没有桌子,只有几口埋半截的大缸,上面是大号缸盖,客人喝酒就拿它当桌子,好玩。有人说缸里面有酒,有人说没有。有没有,只有掌柜的知道。

北京的八大胡同有什么来历?

“八大胡同”在西珠市口大街以北、铁树斜街以南,由西往东依次为:百顺胡同、胭脂胡同、韩家潭、陕西巷、石头胡同、王广福斜街、朱家胡同、李纱帽胡同。

其实,老北京人所说的“八大胡同”,并不专指这八条街巷,而是泛指前门外大栅栏一带,因为在这八条街巷之外的胡同里,还分布着近百家大小妓院。只不过当年,这八条胡同的妓院多是一等二等,妓女的“档次”也比较高,所以才如此知名。

老北京城的妓院分若干等级。最早的妓院分布在内城,多是官妓。

现东四南大街路东有几条胡同,曾是明朝官妓的所在地,如演乐胡同,是官妓乐队演习奏乐之所。

内务部街在明清时叫勾栏胡同,是由妓女和艺人扶着栏杆卖唱演绎而来的。以后“勾栏”成为妓院的别称。

明清时期,当官的和有钱的饮宴时要妓女陪酒、奏乐、演唱,叫做“叫条子”,在妓女一方,则叫“出条子”。

到了清末民初,妓院主要集中在前门外大街,一是因为这里离内城较近,官员们出城享乐比较方便;二是这里有火车站,南来北往的旅客多;三是前门外大街是京城著名的商业街,相当繁华;四是这一带是戏园子、茶馆、酒楼的集中地,吃喝玩乐,可自成一体。

据30年代末的一份统计资料,当时“八大胡同”入册登记准予营业的妓院达117家,妓女有750多人,这只是正式“挂牌”的,还不算“野妓”和“暗娼”。

老北京的妓女分为“南班”与“北班”两种,一般来说,“南班”的妓女主要是江南一带的女子,档次高一些,不但有色,而且有才。这样的妓女陪的多是达官显贵,如京城名妓赛金花、小凤仙等。“北班”的妓女以黄河以北地区的女子为主,相貌好,但文化素养差一些。“八大胡同”的妓女以“南班”居多,故多为一、二等妓院。而其它地区的妓院,大多数是“北班”。当时在京城做官和经商的人多是南方人,因此,“八大胡同”成为这些达官贵人经常出入的地界。

“八大胡同”的档次也不尽相同,百顺胡同、陕西巷、胭脂胡同、韩家潭多为一等。一等妓院,也叫“清吟小班”,顾名思义,“清吟”以饮茶、谈棋说戏为主,并非只有皮肉生意。出入“清吟小班”的嫖客多为有权势的人,当然也有文人墨客。

石头胡同的妓院多为二等,二等妓院也叫“茶室”。

王广福斜街、朱家胡同、李纱帽胡同以三等妓院居多。

一、二等妓院的名字以“院”、“馆”、“阁”为主,三、四等妓院多以“室”、“班”、“楼”、“店”、“下处”命名。

走进现在的“八大胡同”,从一些老屋老楼的建筑,你仍能体会到当年的风貌。

百顺胡同最初曾设有太平会馆、晋太会馆。会馆后来改为民居,据说李文藻进京朝见乾隆皇帝时,曾在这条胡同住过。如今这条胡同的老房保存得相对完好,当年从胡同西口依次排列的妓院有潇湘馆、美锦院、新凤院、凤鸣院、鑫雅阁、莳花馆、兰香班、松竹馆、泉香班、群芳院、美凤院等。

韩家潭,现今叫韩家胡同,据史料记载,康熙年间,著名戏剧家李渔(字笠翁)曾在此居住。“四大徽班”进京后,三庆班曾设在韩家潭,老北京的梨园公会就设在36号院。这条胡同多为“南班”妓院,有名的有环采阁、金美楼、满春院、金凤楼、燕春楼、美仙院、庆元春等20多家。

陕西巷当年的一等妓院有16家,其中清末名妓赛金花入主的怡香院最有名,现在这所妓院的房屋建筑和布局保存较好。“四大徽班”之一的四喜班曾设在这条胡同里。

胭脂胡同,过去叫胭脂巷,北连百顺胡同、南通珠市口西大街。胭脂胡同的一等妓院有10多家,其中莳花馆是一家三进带跨院的大四合院,几乎占了半条胡同。据李金龙先生考证,明朝时,这个大院叫苏家大院,有名的妓女苏三(玉堂春)曾在此居住。其正门几经变故,现在已是百顺胡同居委会。

石头胡同,南口在西珠市口大街,北口在铁树斜街,清末曾设有望江会馆和龙岩会馆,是二等妓院的聚集区。这条胡同比较长,有24家二等妓院,有名的有茶华楼、三福班、四海班、贵喜院、桂音班、云良阁、金美客栈等。如今,几乎都成了民居。

王广福斜街,现在叫棕树斜街,东连大、小李纱帽胡同,西接石头胡同,这条胡同的房屋较为破旧。

从前,这里集中了三等妓院,有名的有久香茶室、聚千院、贵香院、双金下处、全乐下处、月来店下处等。李纱帽胡同,原来分为大李纱帽、小李纱帽两条胡同,现在已改为大力胡同和小力胡同。小李纱帽是“八大胡同”之一。这条胡同不大,总共有21个门牌号,但是在老北京,妓院就占了近20个院子。这里的妓院主要是三等,有名的有双凤楼、鑫美楼、永全院、天顺楼、泉生楼、连升店下处等。因这条胡同离一些戏园子和饭庄较近,所以也有几所二等妓院。

朱家胡同,在早曾分为留守卫胡同和羊毛胡同,这条胡同有三等妓院20多家,有名的有怡春楼、陆生院、洪顺下处等。与朱家胡同相连的清风巷、清风夹道、朱茅胡同、燕家胡同、西羊茅胡同等,在老北京也是三等、四等妓院和土窑子的聚集地,不过没有“八大胡同”名气大。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昔日红粉飘香的烟花柳巷早已成为历史遗迹,值得庆幸的是,由于“八大胡同”老房太多,改造起来很困难,所以京城危房改造还没有涉足这里,所以在满街大兴土木的时候,它才能得以保留。

斑斑点点的角落仍在老老实实泄露它的秘密,在这个晴朗的秋末的上午,阳光穿过那几百年仍挥之不去的烟尘,照亮了这些老房子。老屋不语,知道道不尽的,是沧桑。

历史上最经典的骂人的话是什么?

一、最经典是章太炎骂康有为

章太炎在康有为七十大寿的时候,送去一副对联,"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

看似褒奖,实则是“国之将亡必有妖,老而不死是为贼”

二、韩愈骂张籍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蚍蜉撼大树”的成语来源于这首诗。据说张籍是一个否定李白的杜甫派,韩愈写诗指出客观事实:“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三、孟子骂不行仁政的君主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仲尼就是孔子,"无后"就是断子绝孙的意思。孟子借孔子之口骂用俑来陪葬的君主是不行仁政,言简意赅,直截了当,够狠够爽快!

四、孔子骂宰予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论语·公冶长第五》

学生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除了斥责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之外,还发出了关于认识一个人的感慨。读遍 《论语》,这大概是温文尔雅的孔圣人最动肝火的一次震怒了?那语气有点类似今天的老子骂儿子:“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老子不说也罢!”

五、秦穆公骂蹇叔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古人将寿命分为上寿、中寿和下寿,中寿是指活得不太长。这句话读起来挺文明的,然而实际上是骂蹇叔的,蹇叔这时大约七八十岁,已经过了中寿年龄。

"中寿,尔墓之木拱矣"意思就是:你要是中寿时死,你墓上的树木该有两手合抱那么粗了!

这是秦穆公对前来劝谏秦军不要出兵郑国的老臣蹇叔说的。此时蹇叔已经很老,穆公说你只活到一般老人的寿命(中寿),你墓地上的树木已经合抱了。言外之意就是蹇叔该死了。

六、花蕊夫人骂蜀军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五代.花蕊夫人《口占答宋太祖述亡国诗》。这首《述亡国诗》悲愤婉转,不亢不卑,表达了一个有气节的亡国之女深沉的悲哀。这位才高气傲的女诗人是谁呢?据说是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的妃子慧妃,人称“花蕊夫人”。据说慧妃喜欢芙蓉花和牡丹花,孟昶投其所好,特地为她修了一座牡丹苑,还下令在城墙上种满芙蓉花,连寻常百姓家也要家家栽种。每到芙蓉花开时节,成都城中花团锦簇,争奇斗艳,红如火,白似雪,远看如朝霞灿烂,近闻花香浓郁,从此,成都也得了雅号,叫“锦城”。孟昶带着慧妃登城饮酒赏花,望着花丛中的美人,感慨地说:“你真美呀!这芙蓉不足以形容你的柔媚,这牡丹不足以形容你的明艳,你是人中之花,花中之蕊。啊,朕封你为花蕊夫人。”公元964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兵南击后蜀,蜀军不堪一击,孟昶只得自缚请降,成了北宋的阶下囚。花蕊夫人也成了囚徒,陪孟昶被押解进京。

七、杜甫骂某些贬低初唐四杰的轻薄文人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戏为六绝句·其二》

意思:王杨卢骆开创了一代诗词的风格和体裁,浅薄的评论者对此不断讥笑。你们这些守旧文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本微不足道,因此只能身名俱灭,而四杰却如江河不废,万古流芳。

八、诸葛亮嘲骂周瑜

《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末:周瑜急急下得船时,岸上军士齐声大叫曰:“周郎妙计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瑜怒曰:“可再登岸决一死战!”黄盖、韩当力阻。瑜自思曰:“吾计不成,有何面目去见吴侯!”大叫一声,金疮迸裂,倒于船上。众将急救,却早不省人事。事情的由来一般人都知道。周瑜出计,让孙权许诺将妹妹嫁给他,以此为名,骗刘备来拘囚在此,要他把荆州来换;若其不从,先斩刘备。但是诸葛亮识破了周瑜的计谋。到了东吴,刘备依计而行,娶了孙夫人,并且在孙夫人的帮助下离开了东吴。周瑜率领大军围追阻截,被孔明布置好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急忙登船逃跑。孔明得了便宜还卖乖,不忘记叫士兵齐喊“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羞辱周瑜一番。骂的够狠,周瑜当即气昏在地。

九、“乌台诗案”后苏轼骂人

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轼受敌党构陷,被指证在诗文中歪曲事实,诽谤朝廷。七月在湖州(浙江省吴兴县)太守任上被逮,入御史台狱,关了4个多月,差不多130天。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

出狱后,苏轼写了两首诗。看第二首:

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寒上纵归他日马,城中不斗少年鸡。休官彭泽贫无酒,隐几维摩病有妻。堪笑睢阳老従事,为余投檄向江西。

重点在第三第四句。

第一二句说的是此次遭祸的缘由,有点戏谑的味道。

第三第四,“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用的是“塞翁失马”的典故,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重点的重点是第四局。斗鸡的典故来自唐玄宗时期,李隆基酷爱斗鸡,长安城中斗鸡少年贾昌,甚至还被封为“五百小儿长”。当时的长安,流传着“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的说法。苏轼其实是在含蓄的骂人,不吐脏字,却极尽讽刺之意。他将那些陷害自己的小人当作少年鸡,表示不与你们这些阿世取容的宵小斗了。当然这可以解释为,苏轼就是不喜欢学长安少年那样来斗鸡玩。但读书人是品得出前面那个味道的。品得出又不能说出苏轼在骂人,这就是高明文人的高明手法了。

十、宋玉骂登徒子

如果骂人有最高级,最高级上绝对站着的人物就是宋玉。

骂人骂得美轮美奂,汪洋恣肆,把文采、诡辩结合得天衣无缝。一句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这这就是文学史上有名的辞赋名作《登徒子好色赋》。其中不少辞句如“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等都是展示女性之美的经典之笔,后来人用之不倦。

看原文: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

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

文辞意思不说了。看宋玉的逻辑:一个绝世美人求着要喜欢我,我都不情愿答应;看登徒子,老婆嘴唇外翻,弯腰驼背,蓬头垢面,丑成了鬼,他还当成个宝,这不是贪色到极致吗?

把丑妻当宝被宋玉说成是贪色无比,听凭美女勾引被说成是视美色如粪土。宋玉这奇葩逻辑一出,被天下好色男人奉为至宝。这篇《登徒子好色赋》据说一出来就风靡了楚国上下。登徒子这个爱妻护家的好男人,反倒成了色狼的代名词。

真是文人的两片嘴,那就是油漆匠的左右毛刷,左刷有理,右刷还是有理。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