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居上的上一句,歇后语砌墙的石头下一句是什么

天美资源网

后来居上的上一句,歇后语砌墙的石头下一句是什么?

砌墙的石头———后来居上

搬起石头压自己的脚 —— 自找苦吃

后来居上的上一句,歇后语砌墙的石头下一句是什么

山上滚石头 —— 实(石)打实(石)

石卵拌豆腐 —— 嗽硬不调和

嘴唇上涂石灰 —— 白讲

碌碡顶墙 —— 石打石;实打实

茅厕里的石头 —— 又硬又臭

沙石地里的水 —— 清澈见底

铁锚碰礁石 —— 硬碰硬

水滴石穿 —— 贵在持久

土地爷的五脏 —— 石心石肠;实心实肠

白洋河里的鹅卵石 —— 圆圆滑滑

白蚁蛀石柱 —— 无坏可使

沙石打磨子 —— 难启齿

坑缸门道淌尿石 —— 臭硬

庙头里一对石狮子 —— 谁也离不开谁

暮成语开头的成语接龙?

暮开头的成语接龙 ,例如:

暮鼓晨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钟鸣漏尽:暮钟已经敲响,漏壶的水将滴完。比喻已经到了垂暮之年。

尽欢而散:尽情欢乐之后,才分别离开。多指聚会、宴饮或游乐。

散言碎语:犹言闲言碎语。唠叨些与正事无关的话。

语不惊人:语句平淡,没有令人震惊的地方。

人地生疏:指初到一个地方,对那里的情况和当地的人都不熟悉。

疏不间亲:关系疏远者不参与关系亲近者的事。

这句诗究竟是什么意思?

这两句诗就字面意思理解并不难吧?沉船旁边无数的帆船竞相争流,枯萎的树木前头万木欣欣向荣。有除旧迎新的意思,多用来激励人们着眼未来,丢下过往包袱,勇敢向前。

这两句诗出自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看题目我们就知道,这是一首应和诗。826年(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二人在扬州初逢时,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赠与刘禹锡,刘禹锡写此诗作答。

刘禹锡少年成名,与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结为好友。又因为爱下围棋与东宫太子围棋师王叔文交好。805年,唐顺宗即位,开始清理唐德宗时期宦官专权积弊,启用王叔文、王伾以及刘柳等东宫旧人,开始“永贞革新”。一百四十六天后,由于顺宗中风,权力根基薄弱,宦官权贵反对激烈,改革集团政治手段不成熟,革新以顺宗退位,二王身死,刘柳等八人贬谪为司马的失败告终。是为历史上有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

时隔二十多年,刘禹锡终于应昭回京,大家可能会疑惑,805年被贬,826年相遇写的这首诗,怎么会称二十三年?难不成古人算时间还有虚岁?其实两人在扬州相逢,白居易估摸着刘禹锡回到洛阳也是第二年了,也就是差不多827年,加上805也算一年,大约就是二十三年了。当然了,也许大家读诗根本不会注意这个问题。

先看白居易怎么写的,再看刘禹锡的酬答。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刘二十八就是刘禹锡,古人喜欢这么称呼对方,显得亲切,比如“董大”、“元二”。这首诗我们粗略看下,不详解。

你为我添杯,咱们一起拿筷子敲盘儿吟诗作歌。刘二十八诗才国手又如何?老天让你不出头啊。看看别人都是荣耀风光,你却独自蹉跎时光,寂寞不寂寞?才高向来命里多苦难,只是这二十三年的曲折,对你也太不公平了。

这就是相互之间的唠嗑,表达出对朋友贬谪二十三年的惋惜。

刘禹锡一时诗豪,岂能落在后面?提笔便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平仄也是应手而合,“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所以这是一首平起不押韵格式的七律: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押平水韵“十一真”,颌联、颈联工整对仗,符合七律要求。

因为是应和诗,首联自然承接白居易的诗,谈到这“二十三年”:我这二十三年啊,就一直在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方游宦。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这些地方,倒是合适。

颌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承接首联续写贬谪期间生活和返乡所见。这一联精巧对仗,用典复杂,在酒桌上一气呵成,可见诗人胸有百万。“闻笛赋”与“烂柯人”相对应,都有典故。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彼时,原永贞革新的小政治集团,二王早已作古,柳宗元也早已去世(819)多年。“怀旧空吟闻笛赋”,我在流贬过程中,听到这些旧友去世的消息,只有吟诵古人闻笛而作的《思旧赋》来表达思念,但是那有什么用呢?

“烂柯人”,晋朝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回到村里,同代人都已经亡故。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到乡翻似烂柯人”,我回到家乡,就好像那烂了斧柄的王质,朋友皆已不在,剩下我独自伤怀。

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按照律诗写法,对诗意进行转折,这两句是全诗精华,甚至是这两首酬答诗的关键所在,也让整个酬答酒宴的气氛来了个大转折。作为千古名句流传,不是没有理由的。刘禹锡不再啰嗦自己的贬谪生活困苦和悲伤怀旧,在写法上运用了两个比喻来表现自己当时心里所想。“沉舟”、“病树”比作诗人自己,而“千帆过”、“万木春”则回答了白乐天诗中提到的“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是啊,我就像沉舟病树,蹉跎了二十三年,年轻后辈都把握住了大好时光,冲到我前面去了。

这是历来解释。不过,窃以为刘禹锡也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将“沉舟、病树”比喻自己蹉跎的二十三年,而将自己的未来寄希望于“千帆过”、“万木春”。在打压下激发出他自身强大的抗压能力,豁达的人生态度,正是刘禹锡被文人们称为“诗豪”的原因。有唐以来,边塞诗人比这些政治文人更加粗狂豪放,为何独尊刘禹锡为“诗豪”?也许在文人心里,这种面对逆境人生、豁达开朗,豪情永不消磨的精神更加可贵。

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合回首联。这二十三年啊,也就这样了。今天听到阁下为我敲碗高歌这一首诗,便借这杯美酒重新抖擞振奋,一定要更高更强。诗到这里,完美收合,转入刘禹锡永不言败的正能量精神。

整首诗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惆怅而不颓废,既酬答了白乐天的好意,又表达了自身对过去、未来的看法,还随手用典,为我们留下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样的千古名句。单从这两首酬答诗来看,刘禹锡这首比白居易的那首高出了一个层次。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喜欢请点赞并关注,谢谢。

前后左右东南西北古诗?

东张西望 、南腔北调 、西窗剪烛、 北门锁钥 前功尽弃, 后来居上 ,左右逢源 ,右军习气 .上行下效 ,下不为例。

声东击西 ,天南地北。 中西合壁 ,瞻前顾后, 身后萧条 ,虚左以待 左右开弓 ,锦上添花 ,城下之盟。

付之东流 ,寿比南山 ,东奔西走, 泰山北斗, 锦绣前程 ,前俯后仰 ,旁门左道 ,左顾右盼 ,披挂上阵 ,甘拜下风。

移祸江东 声东击西 走南闯北 勇往直前 鞍前马后 无出其右 至高无上 居高临下

后来居上的上意思是什么?

后来居上 [hòu lái jū shàng] 后来的超过先前的。有以称赞后起之秀超过前辈。出 处《史记·汲郑列传》:“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例 句1. 长江后浪推前浪,这些年青人可真是~啊!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