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铵受热分解,化肥受热分解有哪些?
将化肥取样品加热或燃烧,从火焰颜色、熔融情况、烟味、残留物等情况,可进一步识别肥料。
氮肥:碳酸氢铵,直接分解,发生大量白烟,有强烈的氨味,无残留物;氯化铵,直接分解或升华发生大量白烟,有强烈的氨味和酸味,无残留物;尿素,能迅速熔化,冒白烟,投入炭火中能燃烧,或取一玻璃片接触白烟时,能见玻璃片上附有一层白色结晶物;硝酸铵,不燃烧,熔化并出现沸腾状,冒出有氨味的烟;硝酸钙,熔化并燃烧,发出亮光,残留白色的石灰。
磷肥: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磷矿粉等在红木炭上无变化;骨粉在红木炭上迅速变黑,放出焦臭味。
钾肥:硫酸钾、氯化钾、硫酸钾镁等在红木炭上无变化,发出噼叭声。
复混肥:复混肥料燃烧与其构成原料密切相关,当其原料中有氨态氮或酰氨态氮时,会放出强烈氨味,并有大量残渣;磷酸铵类肥料能在红木炭上熔化发烟,并有氨味。
硼肥:在红木炭上,会变干燥,不会熄灭。
硝酸铵的化学方程式?
110 ℃时分解反应:NH₄NO₃→NH₃+HNO₃(无氧化还原反应)
在185 ℃~200 ℃,分解反应如下:NH₄NO₃→N₂O+2H₂O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1:1(N分别由+5,-3价变为+1价)
若加热到300℃左右时:2NH₄NO₃→2N₂+O₂+4H₂O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3:5(N分别由+5,-3价变为0价)
硝酸铵(NH₄NO₃)是一种铵盐,呈无色无臭的透明晶体或呈白色的晶体,极易溶于水,易吸湿结块,溶解时吸收大量热。受猛烈撞击或受热爆炸性分解,遇碱分解。是氧化剂,用于化肥和化工原料。
扩展资料:
浓硝酸不稳定,遇光或热会分解而放出二氧化氮,分解产生的二氧化氮溶于硝酸,从而使外观带有浅黄色 。但稀硝酸相对稳定。
反应方程式:4HNO₃=光照=4NO₂↑+O₂↑+2H₂O
4HNO₃=△=4NO₂↑+O₂↑+2H₂O
纯硝酸铵在常温下是稳定的,对打击、碰撞或摩擦均不敏感。但在高温、高压和有可被氧化的物质(还原剂)存在及电火花下会发生爆炸,硝酸铵在含水3%以上时无法爆轰,但仍会在一定温度下分解,在生产、贮运和使用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定。
硝酸铵是既含铵态氮又含硝态氮的速效肥料,施入土壤溶解后,一半为硝态氮,一半为铵态氮,作物均可吸收利用。在酸性土壤中,铵离子可被土壤胶体吸附,代换出氢离子与硝酸根成硝酸,在中性和石灰性土壤里,铵离子可以从土壤胶体上代换出钙离子等,生成硝酸钙等盐类。
氯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氯化铵加热分解成氨气和氯化氢。
受热分解的方程式为:NH4Cl====NH3↑+HCl↑此反应为可逆反应,两种物质在反应同时又会再度结合为氯化铵。
氯化铵,简称氯铵。是指盐酸的铵盐,多为制碱工业的副产品。含氮24%〜26%,呈白色或略带黄色的方形或八面体小结晶,有粉状和粒状两种剂型,粒状氯化铵不易吸湿,易储存,而粉状氯化铵较多用作生产复肥的基础肥料。
为什么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
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 1、硝酸铵是一种铵盐,呈无色无臭的透明晶体或呈白色的晶体,极易溶于水,易吸湿结块,溶解时吸收大量热。受猛烈撞击或受热爆炸性分解,遇碱分解。是氧化剂,用于化肥和化工原料。 2、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为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强碱,一般为片状或块状形态,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热)并形成碱性溶液,另有潮解性,易吸取空气中的水蒸气(潮解)和二氧化碳(变质),可加入盐酸检验是否变质。
硝酸铵的保质期是多久?
一般为3年
吸潮结块了!化学药品的保质期不好定啊,要看你保存的方式跟是否注意按规定摆放,保管的好的话可以用好些年.
结块了千万不要用力敲碎,会爆炸的!只能用木棒而不能用铁棒,只能轻轻敲.
硝酸铵一定要防潮使用呀
实在是结块了,那就真的要结晶重结晶了,而且还要防变质,不能加热,麻烦!
要少量,多次,结晶重结晶.买一盒得了,也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