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早是什么意思,这句话什么意思?
《增广贤文》句166“无钱方断酒,临老始看经。”
表述的都是【黄花菜凉了,晚三春】的意思。
无钱方断酒:
铜壶底漏,喝的人败家败,买不起酒,只能与酒公公情缘了断。
临老始看经:
到了垂老暮年,才懂得经验的重要性,读经学史,爱文化可就是已经晚了。
作者谈到这两句,为的就是希望人们能增加社会责任感,莫学酗酒之徒,莫学懵中懒汉,别等到渴了而掘井,雨过再撑伞,秋后才乘凉。
举个酗酒人的例子:
我堂弟的亲小舅子,40多岁了,还孤身一人。一日三喝,一顿八两酒,一天算下来二斤多酒。因为喝大了,铡草时不慎把左手伸进了铡草机里,整个左手粉碎了,成了饮酒致残的典型案例。
现在申请给了低保,把低保钱还是用在了买酒上,喝酒喝成了酒精肝,不喝就犯瘾。本来是农民又是残疾人,哪来的那么多钱买酒,亲戚朋友借遍了,连亲姐姐都不认可他,什么办法都用了,也不能戒掉他喝酒。无钱借钱也得买酒喝上。
“无钱就断酒,”就我说到的这个人没有钱也戒不了酒,真是不可救药,百法没治了。
临老始看经:
这个后果要比上句强很多很多了,三字经上说道“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这样看来,此二位都是爱学习,长志气增才干的典型案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苏老泉这个人不简单真正是老学有成竟然被后世封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也就是苏轼苏辙的爹大家认为是发生个奇迹吧!
(根据原因今天就不做详细介绍,有机会详谈这个事情。)
只要有心,老了也能发奋读书学文化,有志者事竟成,竟然提到这二位还真能老有所成。
现在生活幸福了!老了,更是应该学一些专长,技术,开发好第二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只要快乐,健康,就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值,“临老始看经”更好。
耶骆驼2020年9月17日
🖍💧🌾🌻🐫
什么是自媒体?
首先:自媒体是指普通大众通过网络等途径向外发布他们本身的事实和新闻的传播方式。“自媒体”,英文为“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和新闻的途径。是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的总称。
1:微信平台,公众号为企业和个人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真正实现了互联网+各个行业。
2:特别是现在的小程序开发和应用,让微信的服务功能更加齐全。利用社会化媒体的自传播性,通过网友的转发,分享实现品牌传播和粉丝拉新、留存。
3:新浪微博,如果说微信运营是社交化运营方式,以双向沟通为主,那么微博运营其实就是媒体化运营方式,主要是单向推送为主。
4:企业微博是以官方的姿态和粉丝互动实现拉新、留存和转化,一般微博的运营方式就是话题转发、评论抽奖等等,让粉丝帮助转发,扩大覆盖面。
5:百家号: 百度百家的升级版本,相对其他平台百度给的权重比较高,只要文章被收录,基本都是排百度搜索引擎第一位,适合做排名。缺点是文章审核通过要求较高,一般不通过原因如下:
一:与百家号已有文章高度相似。与已有文案内容相似,但并不是一样的也会被识别出来哦,所以标题以及文字描述一定要特别注意。
二:含有推广信息 or 含有恶意营销的内容。不要使用带有其他平台logo的图片,或者包含微信官网等营销推广字眼。由于百家号现在有纠错键,在发文之前一定要记得用纠错键检查下,特别是尚未过新手期的同志们,不要浪费掉一天一篇的发文权限。
6:头条号:今日头条作为手机端信息流广告的领导者,必定需要自媒体平台不断的引入新的创作内容,然后头条号应运而生,并且成为当今自媒体平台中吸粉引流的王者。
7:搜狐号:由于搜狐视频一直是四大门户中视频做的最好的,而作为百度的新闻源,搜狐号是自带流量属性的。甚至可以说在众多自媒体平台中,同一篇文案的收录量和阅读量在搜狐号都是最高的,并且凡收录必首页展现,本人亲测过,这点对于自媒体人来说可是相当吸引人的。
8:大鱼号:大鱼号属于UC浏览器旗下自媒体平台,经常合作优酷 、土豆、 阿里文学、虾米、 阿里星球 、阿里影业等平台,发起超级吸睛的“大鱼任务”。
9:一点号:一点号属于新闻聚合应用平台,因为与头条号路线相似,与头条号的智能推荐相比,一点号有搜索引擎和推荐引擎的双重优势;而劣势也十分明显:头条是推荐机制,一点号是订阅机制。一点号在创作者方面的优势是:原生内容提供全面保护,即广告收益全部返还给自媒体作者,对优质作者还会进行月度补贴,简称点金计划。而对于点金计划开通之后收入可观这一点大家众说纷纭,感觉凡是涉及金钱利益总是会有纠纷。
总结:自媒体平台就介绍这么多,上述写的都是一些热门的自媒体平台和一些热门的自媒体名称的app。
农村老话说官不入民宅?
最近,看了一个视频,说一个男人三十好几了,他的母亲还是要和儿子睡一起,就是儿子睡中间,媳妇睡外面,婆婆睡里面,三个人睡一张床。这男人是典型的妈宝男,不仅没有反驳,反而觉得挺好,儿媳觉得婆婆违背了农村习俗里的伦理!
那么,欢迎围观,农村老话说“官不入民宅,父不进子房”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答案,如下:
第一,官不入民宅!农村老话说,懂得做官的人,不要没事常去老百姓家里。因为,老百姓家境一般,平时吃饭可能都是粗茶淡饭,要是做官的人,没事常去老百姓家里串门,老百姓就会非常紧张,要想着用什么好菜好酒去招待官人。所以,懂得分寸的为官者,是不会没事常去老百姓家里,让老百姓难堪的哦!就像我们农村人,有时候真的会非常害怕城里的亲戚,常到农村走亲戚一样。偶尔走动一次,是联络感情,可要是常来往,农村人就吃不消了!第二,父亲不进子房!农村老话的意思,是指父亲不随便的进入儿子的房间,尤其是儿子到了青春期和儿子成家后,父亲都不可以再随意进儿子的房间了。一来,儿子长大了,需要自己的私人空间,有自己的小秘密。二来,儿子成家了,有老婆的话,父亲老进儿子房间,就会有些不方便!要进门,一定要先敲门哦!甚至,作为母亲的也一样,儿子长大了,母亲也不可以再那么粘着儿子,随意出入儿子房间,更别说和儿子睡一起了!总之,农村老话的意思就是,为人处世要懂得分寸,多为对方考虑和一些伦理规范改遵从的不要逾越!对此,你们怎么看呢?
感谢围观,期待转发,评论和关注一下,一直努力解答农村老话的我,大恩不言谢啦!
豆蔻及笄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期颐等词都有什么含义?
这都是古人称谓年龄的,形象有趣。
古人称谓年龄一般不用数字,而是用相关的身体特征,或者是有关的文化简称。
有趣的是,男女幼年与老年的称谓好多相同,越到青壮年,性别不同,称谓不同。
男女统称01、襁褓:不满周岁。
“襁,长尺二寸,阔八寸,以约小儿于背;褓,小儿被也。”
襁褓,就是背婴儿用的布带子与包裹婴儿用的被子,借指未满周岁的小婴儿。
02、孩提:两三岁。
“婴儿始孩,人所提挈,故曰孩提也。孩者,小儿笑也。”
这里的“孩”是“咳”的古字,意思为小孩子笑的咳咳之声。
孩提,提着小孩子的两腋下将其抱起来,孩子发出咳咳的笑声,借指两三岁孩子。
03、垂髫:三四岁到七八岁。
“髫发,谓童子垂发也。”
垂髫,小孩子头发下垂的样子,借指三四岁到七八岁的小孩子。
04、始龀:七八岁。
“龀,毁齿也。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
始龀,指小孩子刚开始换牙,代指七八岁的小孩子。
05、黄口:10岁以下。
“孔子见罗者,其所得者皆黄口也。孔子曰:‘黄口尽得,大爵独不得,何也?’”
黄口,本是指雏鸟黄色的嘴巴,后借指十岁以下的小孩,有时用来讥讽别人年幼无知。
06、总角:八九岁到十三四岁。
“总角聚两髦,言总聚其髦以为两角也。”
总角,是小孩没成年时扎在头上的两个小髻子,借指十三四岁以下的年轻人。
07、幼学:10岁。
“人生十年曰幼,学。”
到了十岁,就可以开始学习了,所以十岁又被称为“幼学之年”。
08、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50岁。
“凡人中寿七十岁,然而趋舍指凑,日以月悔也,以至于死,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蘧伯玉,就是蘧瑗,春秋卫国大贤人,孔子的好朋友,他年届五十时,就能知道自己前四十九年的过失。
“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认为自己到了五十岁时,就知晓了天道运转、主宰众生命运的道理,后人借指人生五十岁。
“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发苍白色如艾也。”
人生到了四十岁叫做强,这时就可以做官了;到了五十岁叫做艾,头发花白如艾草颜色,就可以参与国家政事处理了。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这本是《周易》之语,被后人以“大衍之年”借指五十岁。
09、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60岁。
“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中国古代历法以六十年一循环,一循环为一甲子,且天干地支名号繁杂,称为“花甲”。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平头指整数,甲子为六十,平头甲子便是六十整岁的人。
“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认为自己到了六十岁,对那些不同于自己的意见,或不利于自己的意见都能正确对待了。
“六十杖于乡。”
人生到了六十岁,就可以拄着拐杖在乡里行走了,借指六十岁的老人。
10、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70岁。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古时活到七十岁的人是很少的,所以便有了“古稀之年”的称呼,指人七十岁。
“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
人生到了七十岁,就可以拄着拐杖在都城内自由行走了,借指七十岁的老人。
“大夫七十而致事。”“致其所掌之事於君而告老。”
大夫到了七十岁就该上报他负责的政事,辞官回家了,也用来借指七十岁老人。
“五十而爵,六十不亲学,七十致政。”
执政同致事一样,都是把职掌的政事还给君主,告老还乡了,借指七十岁老人。
11、杖朝之年:80岁。
“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
《礼记·王制》有言,八十岁可以拄着拐杖出入朝廷了,后世便以“杖朝”指八十岁。
12、耄耋之年:80岁到90岁。
“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耄,“八十、九十曰耄”;耋,“年八十曰耊”;二者合称借指八九十岁的老人。
13、鲐背、黄耇、胡耇、冻梨、齯:90岁。
“九十曰鲐背,背有鲐文也。或曰黄耇,鬓发变黄也。耇,垢也。皮色骊悴,恒如有垢者也。或曰胡耇,咽皮如鸡胡也。或曰冻梨,皮有斑黑如冻梨色也。或曰齯,齯大齿落尽更生细者如小儿齿也。”
鲐鱼,就是青花鱼,因九十岁老人的背上生斑,如鲐鱼的花纹,便以“鲐背”借指。
黄耇、胡耇、冻梨、齯,都是以老人斑、老人皮肤、牙齿脱落作为象征的,借指九十岁长寿老人。
14、期颐之年:100岁。
“百岁曰期,颐。”
人到了百岁,称作“期”,就该颐养天年了,后人便以“期颐”称呼百岁老人。
男子特称01、舞勺:13到15岁。
“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
“舞勺者,熊氏 云:‘勺,籥也。’言十三之时,学此舞勺之文舞也。”
男子到了十三岁,要开始学习乐,诵读诗,拿着籥学习文舞了,后人便以“舞勺”指十三岁。
02、束发:15岁。
“童子之节也,缁布衣,锦缘,锦绅并纽,锦束发。”
男子到了十五岁要束发为髻,表明是成童了。
03、舞象、成童:15到20岁。
“成童,舞象,学射御。”
“成童,谓十五以上;舞象,谓舞武也。熊氏云:‘谓用干戈之小舞也。’”
男子过了十五岁,就是“成童”了,要开始学习武舞,学习射箭、御车了,也就是说可以上战场打仗了。
04、弱冠:20岁。
“二十成人,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也。”
男子到了二十岁,要行冠礼,表明已经成年,但因身体还没发育完全,以“弱冠”称呼。
05、而立:30岁。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孔子认为自己到了三十岁就已经建立了稳定的价值观,或者说有了一点成就,后人便以“而立之年”借指三十岁。
06、不惑:40岁。
“四十而不惑。”
孔子认为他到了四十岁就可以明辨是非不疑惑了,所以“不惑之年”借指人生四十岁。
女子特称01、金钗之年:12岁。
“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这是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的一句,古代女性到了十二岁就可以梳妆戴钗了,便以“金钗之年”指女性十二岁。
02、豆蔻之年:13岁。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
杜牧《赠别》中用二月的豆蔻指十三岁的少女,于是后人便以“豆蔻之年”指女性十三岁了。
03、及笄:15岁。
“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古代的女子到了十五岁就该用笄梳结头发,到了结婚的年龄了。
04、碧玉年华、破瓜之年:16岁。
“桂影浅拂梁家熏,瓜字初分碧玉年。”
这句诗出自唐代的李群玉《醉后赠冯姬》,同时有了碧玉和破瓜的典故,意为女子十八岁。
古人把“瓜”字可以拆分为两个“八”字,所以“破瓜”、“瓜字初分”便指女子二八年华,也指女子破身。
05、桃李年华:20岁。
“誓将收桑榆之效,以毋贻桃李之羞,一雪此言,庶酬雅志。”
这出自明代徐渭的《又启严公》,用桃李比喻二十岁女子的青春年华。
06、花信年华:24岁。
“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扬州百面雷。”
出自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元夕后连阴》,用花信指二十四岁的年轻女子。
其实古人称谓年龄的词语还有许多,比如龀髫、龀龆、始龀可以指代幼年,二毛、白头可以比喻老年人。
当然了,在男女统称的称谓中,有些称呼女性很少用,像知非、知命、艾服等,基本上都是男性在用。
每天早上送什么饮品给女朋友比较好?
hello,你好啊,像你这么上心为女朋友送早餐的男孩子真的不多了,先给你赞一个,我给你推荐几个合适的饮品好了。
核桃花生豆浆,一般这个饮品,大一点的早餐店都有卖的,你可以买的到,主要这个饮品很适合早晨,可以补充,满满的能量和活力,选择不要太过浓稠的,不然你还在需要配个水给你女朋友。
薏米红豆茶,这个就简单了,你可以专门去某宝上去买茶包,早上烧个水一泡,送过去即可,对女生很好呢,喝完至少不会手脚冰凉。
红豆奶茶,热的,一般奶茶店都有卖,这个单品是奶茶店里比较实惠的了,最好是少糖热的,是个很不错的选择哦。
最后我提醒一下你兄弟,一定要保持温度哦,既然你都有一颗这么火热的心,这么热烈的爱着你的女朋友,那么请你一定要保持饮品的温度,再好的饮品凉了,就不是一个意思了,最后祝愿你很快能将女朋友变成媳妇儿,加油,你会是人生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