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天美资源网

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914年6月28日,当人们在萨拉热窝街头迎接来此视察的奥匈帝国皇太子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夫妇的时候,突然一名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塞尔维亚恐怖组织“黑手党”的波斯尼亚学生)掏出手枪对着大公夫妇连开数枪,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夫妇倒在了血泊之中。

奥匈帝国在1914年7月28日出兵塞尔维亚,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附图,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7月28日爆发到1918年11月11日德国投降结束,历时整整4年多,先后有30多个国家卷入战争,超过15亿人口被波及;战争期间,有1000万人死于战场,受伤约2000万人,经济损失达2700亿美元;此外,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被严重削弱,在欧洲之外的美国和日本实力大增,战后不平等的分赃和约更是导致了日后的二战。

附图,1917年4月6日,美国与德国断交

更重要的是,一场世界大战导致四个帝国终结:奥匈帝国彻底解体,形成了匈牙利、奥地利等民族国家;延续600多年的奥斯曼帝国就此终结,只剩下核心部分土耳其;德意志帝国消失,德国失去了1/8领土以及全部的海外殖民地;俄罗斯帝国被革命推翻,继而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共产主义国家。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场如此惨烈的战争呢?

1.新兴列强与老牌列强之间的矛盾,这是根本原因。

经过欧洲老牌列强几百年的瓜分,到20世纪初期的时候,这个世界的阳光下已经没有一寸多余的土地了,那些新近崛起的德国、美国、日本也需要殖民地, 该则么办?美国有南美的后花园,日本有心心念念的亚洲大陆, 那么德国呢?处在强敌环伺下的欧洲的德国该则么办呢?德国也需要给未来的德国人留下一点阳光下的土地。

附图,1898年的世界

说到底,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产物,是西方几百年殖民扩张的必然结果。老牌的殖民国家占有庞大的殖民地,就比如大英帝国,在它极盛时期的殖民地约占全世界领土面积的1/4,人口也约占全球人口的1/4,法国在非洲也拥有庞大的海外殖民地,就连弱小的荷兰、比利时等都拥有一片资源丰富的后花园。但后起的德国除了在非洲捡了一点贫瘠的烂地以及在亚洲舔了一些别人留下的汤汁,其余的什么都没有,你说这德国人能不眼红吗?

附图,世界殖民地化的过程

英国人凭借庞大的殖民地垄断了原材料市场,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美国有庞大的内需市场,而德国和日本的国内市场已经发展到极致,无论是利益需求还是争霸需要,他们都不得不走向扩张的道路。

德皇威廉二世即位后,罢免了持谨慎外交的老首相俾斯麦,雄心勃勃的德皇毫不掩饰自己的扩张政策,他公然宣称“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在日光下的地盘”并要求重新划分全球势力范围。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与“日不落帝国”之间的冲突加剧,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又给原本就矛盾重重的德法关系加了一把火。

2.民族主义的兴起

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

伴随着双方矛盾的加深的还有欧洲愈演愈烈的极端民族主义。自15世纪以来,波斯尼亚一直是奥斯曼帝国的领土,但却居住着许多塞尔维亚人。19世纪后,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塞尔维亚逐渐取得独立;1875年,奥斯曼帝国的波斯尼亚省发生内乱,奥匈帝国则趁机占领波斯尼亚;1908年,奥匈帝国正式吞并波斯尼亚,这引起塞尔维亚人强烈的仇奥情绪。

刺杀奥匈帝国皇太子就是塞尔维亚极端民族主义者所为,在泛斯拉夫主义和泛日耳曼主义的敌对结盟关系以及种种集体协定防御条约的背景下,欧洲列强纷纷加入战争。虽然这只是战争的一个借口,但一战中这种民族主义大大加深了战争的惨烈程度,各国纷纷进入总体战。

附图,德国(蓝色)和奥匈(红色)组成的德奥同盟

德意志与法国

在十九世纪中叶的时候,德意志地区仍是由十数个邦国组成的“日耳曼邦联”,逐渐强大起来的普鲁士为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帝国与奥地利、法国等进行了常年的战争。1870年,德意志帝国首相奥托·冯·俾斯麦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法皇拿破仑三世也被俘,大获全胜的普鲁士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国家——德意志帝国。

战败后的法国签下了异常苛刻的《法兰克福条约》,条约中法国割让阿尔萨斯-洛林给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更让法国人无法接受的是德帝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这大大羞辱了法国,因此战后的法国复仇主义盛行。

附图,普鲁士的铁十字勋章

奥匈帝国与沙皇俄国

进入19世纪后半期,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统治逐渐崩溃,以斯拉夫人老大哥自居的沙皇俄国积极介入巴尔干半岛事务。1878年的柏林会议使得巴尔干半岛上的多个民族取得独立,这些民族主义国家很快就大打出手;奥匈和俄罗斯的友好关系也破裂,这是因为柏林会议中亲俄的保加利亚版图大大被削小,而奥匈帝国则取得黑塞哥维那、波斯尼亚,为了遏制奥匈的在巴尔干的扩张俄罗斯选择支持塞尔维亚,此后两国围绕巴尔干问题冲突加剧。

附图,1878年,柏林会议

3.军事同盟

进入20世纪,国际秩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德国实现统一,开始对外扩张;奥斯曼帝国衰退,巴尔干半岛各个民族独立;奥地利、匈牙利组成了一个极不稳定的二元制帝国;沙俄在日俄战争中失败,目光重新转向巴尔干半岛;还有巴尔干半岛一系列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之间充满了火药味。飘忽不定的国际关系,使得各个国家通过军事结盟来保护自身利益,最终萨拉热窝的一点火星引爆了欧洲这个炸药桶。

附图,同盟国与协约国的势力分布图

普法战争后,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为防止法国报复,故而采取结盟政策孤立法国。1879年10月,德国与奥匈在维也纳秘密缔结德奥同盟条约。意大利在争夺北非突尼斯的过程中败给法国,因此意大利、德国和奥匈帝国于1882年5月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即三国同盟。

老练的俾斯麦在签订三国同盟的同时,于1887年与俄国签订《再保险条约》来安抚沙俄,但是俾斯麦下台后,德皇威廉二世任由条约终止,德俄关系恶化。法国为打破外交孤立,趁机向俄罗斯提供资本以帮助其实现工业化,1894年,法俄缔结军事同盟条约,即法俄同盟。一直奉行“光荣孤立”的英国人面对咄咄逼人的德国,也开始寻求欧陆同盟。1904年,英国与法国签订《英法协约》,1907年英国与俄罗斯签订《英俄协约》。法国、英国和俄国组成三国协约来面对德国人的扩张。

1914年7月28日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7月30日俄国开始总动员,出兵援助塞尔维亚;7月3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8月3日德国向法国宣战;8月4日,德国入侵中立的比利时,英国向德国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8月12日英国向奥匈帝国宣战。一场让空前惨烈的大战来临。

附图,在战壕里作战的士兵

欢迎交流与讨论!!!

求赞加关注!!!!

如今的社会为什么出现了一些偏激和情绪过激行为的人?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偏激?偏激是对人或事物片面的认知以及极端的做法。它和情绪过激不同,情绪过激是不满,是愤怒,是发泄,严重者在某一刻是想鱼死网破!

大胆揣测楼主最想要表达的可能是"为什么人们会出现情绪过激行为?″这是个很严肃的话题,现实中有很多人都会出现情绪过激行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有三点。

①贫穷。贫穷是万恶之源,正如古圣贤人讲的"饥寒起盗心″一个意思。一个人如果什么也没有、天天遭白眼,就会无端发火、情绪失控。这在那些养尊处优的 人看来是多么的不可理喻啊!

②压力。一方面还是来自于贫穷,另一方面来自于处处碰壁和天天受气。如果你是一个男人,在外面既不能挣到钱又办不了事,老板不赏识、老婆不待见、父母瞧不起、儿女不争气……如果这时候再来个找茬的,男人会很容易出现情绪过激。

③家庭不和谐、婚姻不幸福。这也是产生情绪过激行为的重要原因。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

这诸多的不幸是压垮人们心智的最后稻草,也是人们走向更大不幸的开始。我们怎样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把这更多的不幸堵在门外呢?评论区,欢迎留言。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您的参与很重要!

有人说特异功能或心灵现象的研究被科学研究称为异端邪说?

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内曾有一股特异功能热,全国大地吹出了不计其数的特异功能大师。那些大师个个“身怀绝技”,有的号称能耳朵识字;有的号称能隔空移物;有的号称能发功扑灭大兴安岭的大火。当时国内还有大科学家用党性保证特异功能是真的,国家也展开过这方面的研究。可是没多久,那些大师的骗局一个个的败露,特异功能热慢慢消停了下来。

那些特异功能大师掌握的只不过是一些低级魔术,例如当年很火的张宝胜玩药瓶里向外抖药片,号称不打开药瓶就能把药抖出来。后来发现他玩的只不过是调包,当年将张宝胜请到北京让他表演,专门给张宝胜做了一个模样别致的瓶子,让他把里面的东西抖出来,这下没法调包了,张宝胜也就此败走麦城了。

国外也有叫做超自然力的类似特异功能的骗局,美国魔术师兰迪和中国的司马南出巨资寻找有超自然力或特异功能的人,谁若是被证实有特异功能就可以拿走巨额奖金。司马南在20多年前就悬赏100万,没多久赏金增加到1000万,至今无人拿走奖金。

除了特异功能、超自然力还有心灵感应。有很多人经常现身说法称自己经历过心灵感应,但是他们的经历并不能成为科学界认定存在心灵感应的事实依据。今天你给女朋友打电话的时候,女朋友恰好也在给你拨号,这样的事情容易被一些人当成两个人之间有某种力量相联系的依据,也就是传说中的心灵感应。这其实并不是心灵感应,只不过是巧了而已。到了第二天女朋友要给男朋友拨打电话的时候,男朋友可能还在想着另一个女生。心灵感应这种说法经不起科学方法的检验。

科学界现在并不研究什么特异功能或心灵感应,研究心灵感应、特异功能的往往是一些宣扬某些教义的人披着科学的伪装搞欺骗。一些教主为了让信徒迷信自己、崇拜自己,常常渲染自己有超自然能力。特异功能、心灵感应本身就是不存在的,再被那些搞迷信、邪教的人拿过去坑蒙拐骗,自然就容易被人说成是“异端邪说”。

为什么有的人称蓖麻为生化武器?

从蓖麻中提取的蓖麻毒素,可以杀人于无形之中,该毒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被多个国家用来研制生化武器。

蓖麻并不陌生,很多人小时候可能都吃过蓖麻籽,不过蓖麻籽的味道并不好吃,而且我相信大部分咀嚼并吞咽了蓖麻籽的小伙伴,会有一段难忘的经历。

少量蓖麻籽产生的毒性,会让人呕吐、腹泻、头晕脑胀,好在大部分小伙伴都吃不下太多蓖麻,否则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后果,要知道充分咀嚼20颗蓖麻籽,就会有生命危险。

其实从蓖麻种子的毒性上来看,似乎不太强烈,毕竟蓖麻在过去随处可见,农村地区还大量种植,真要是剧毒的话,恐怕会发生很多严重中毒事件。

那么为什么有人称蓖麻为生化武器呢?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的事件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一是蓖麻的踢提取物蓖麻毒素曾被用来暗杀;二是在过去,多个国家曾把蓖麻毒素当作生化武器进行过相关研究。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1、曾被用来暗杀的蓖麻毒素

1978年,英国发生了第一起蓖麻毒素谋杀案。当时一名叫乔治·马可夫的保加利亚记者兼作者,对当局政府提出了很多反对意见,并做了许多关于保加利亚政府及当地执政派的特权生活的报道,这给他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

1978年9月7日,马可夫在滑铁卢桥的一个公交站点上等巴士,突然感到大腿上有一记刺痛,就像被什么虫子叮了一口。他转过身,看见一个男子弯腰捡起了一把雨伞。男子对他说了声对不起,然后迅速过马路上了一辆出租车,扬长而去。

马可夫并未在意此事,便像平时一样正常上班,下班后就直接回家了。然而意想不到的是,马可夫当天晚上就发起了高烧,并开始呕吐。第二天他还是觉得不舒服,就请假在家里休息。

马可夫的私人医生见势不妙,就为他叫来了救护车,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医生检查了马可夫大腿上的伤口,发现已经发炎,在中央部位有一个小小的针刺痕迹。不过当时医生认为那个小伤口不太可能是造成马可夫病情严重的原因。

过了没多久,马可夫的病情开始恶化,他的脉搏加快,血压很低,白血球数偏高,这表示他得了某种感染。他排尿困难,因为肾脏受损,而且吐血不止。他的肺部开始出现积液,到了9月11日,他的心跳停止了。在桥上事件发生后的第三天,马可夫死了。

因为马可夫死亡的过程十分蹊跷,当局便对他的尸体进行了解剖检验,结果显示他死于急性中毒,但对具体的中毒原因不太清楚。

后来在检查了他腿上的小伤口时,在肌肉里发现了一个金属小球,这个小金属球有多小呢?直径只有1.7毫米,而且小球上还钻了几个小孔,法医猜测金属小球的小孔里可能藏了毒药。

经过深入研究之后,调查人员推测出毒死马可夫的是蓖麻毒素,因为那颗小金属球只能填充大约0.5毫克的毒药,而只有蓖麻毒素才具有如此少量而致人死亡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验证结论的正确性,调查人员还往猪体内注射了蓖麻毒素,结果猪的中毒症状与马可夫去世前的症状几乎一样。

2、蓖麻毒素被用来研制生化武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陆军曾尝试将蓖麻毒素制成生化武器,结果发现蓖麻毒不像当时已在使用的“光气”之类的生化武器那么有效,主要问题在于加工蓖麻毒的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造成毒蛋白的变性。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及其进程中,有许多同盟国独立地展开了对这一项目的研究。直到开发出一种抗毒素之前,法国人都认为蓖麻毒的研究极其危险,因此他们在初期就放弃了该计划。

英国的研究更进一步,他们开发出了一种能释放一团团蓖麻毒尘的小型炸弹。美国的研究更为先进,他们研制出了大量制造蓖麻毒粉的方法,利用一种称为“冷空气磨床”的新型设备,它可以阻止因摩擦发热而造成的毒蛋白变性。

“W剂”的实战演习显示,作为生化武器的蓖麻毒还具有另一种不良影响。受到蓖麻毒尘污染的区域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保持危险性。毒尘还会吸附到衣服上,继而被吸入人体,但是这些致命效果不仅会伤害敌军,对自己的军队也会带来伤害。

蓖麻毒的持续作用及人道上的顾虑使它从来没有被真正使用在战场上。蓖麻毒蛋白的稳定性比炭疽差,毒性比肉毒杆菌弱,因此为了达到同样的杀戮效果,必须制造出更大量的蓖麻毒。

总之蓖麻毒素曾被用于生化武器的研究,并制成了一些生化武器,但大部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些生化武器的效果并不太好,最终被放弃了。

3、蓖麻毒素的致命机制是什么?

蓖麻毒素是一种毒蛋白,由两条链条——A链和B链——组成,两链之间以一个二硫原子的单一键相衔接。所有的细胞都有细胞膜,它的作用是控制出入细胞的任何物质。

蓖麻毒素的B链与细胞表面结合在一起,允许所有的蓖麻毒蛋白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体。这两条链条会在细胞内分离,释放出A链,而A链正是造成中毒的元凶。

蓖麻毒是一种核糖体失活蛋白(缩写为RIP)。从B链中分离出来的A链,能使核糖体永久性失效,而核糖体是细胞内制造新的蛋白、复制细胞及使细胞发挥出作用的重要构造。A链会破坏核糖体结构中关键的一个键,使其失去活性。

因为核糖体对于体内的代谢、生长和修复功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这是个很坏的消息;细胞不再能发挥出基本的功能,或者自我修复。

如果一个细胞内有大量的核糖体失去活性,这个细胞就会死亡;如果器官里的细胞大量死亡,就会出现大出血、器官衰竭。

另外,A链的一个单分子并不限于只破坏一个核糖体——它可以在细胞周围漫游,每分钟可以造成1500个核糖体失活,但其自身不会受到损害,也不会自毁自灭。

一个单分子就能造成如此巨大的破坏,意味着蓖麻毒是一种微量即可致命的毒药。皮下注射不到1毫克的量,就能致死一个成年人;吸入蓖麻毒尘也同样致命。

摄入蓖麻毒的危险程度要稍微轻一点,因为我们的肠胃道会把蓖麻毒当作一般性的食用蛋白来处理,也就是说将其降解为对身体有益的氨基酸,因此蓖麻毒就会失去活性。

如果凶手想要用摄入的方式来杀人,那他至少需要超过致死量一百倍的蓖麻毒,不过那也只不过是100毫克的量。

蓖麻毒中毒的症状一般出现在摄入后的6小时内,如果是通过注射或吸入的方式摄入的,那么症状会出现得更快一些。

首先出现的症状是嘴部的烧灼感,接着是恶心、呕吐、痉挛、困倦、发绀、精神恍惚、循环系统失常、血尿、抽搐、昏迷,直至死亡。即便是对蓖麻毒进行大量稀释,仍会出现红细胞衰竭,其原因是极其严重的大出血。中毒后三到五天,即可毙命。

4、简单了解一下蓖麻毒素

蓖麻毒素是从蓖麻这种植物中提取的毒素,蓖麻全株有毒,它的任何部位都含有少量的蓖麻毒,但毒素主要集中在它的种子里。蓖麻毒素对蓖麻植物来说很重要,它可威慑食草动物不要去吃它。

如果充分咀嚼,5到20粒生蓖麻籽就能致一个成年人死亡,但煮熟蓖麻籽就能使毒素失去活性。在过去,很多朋友小时候可能都吃过蓖麻子,虽然通常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但吞食者会出现身体上的不适,比如呕吐、腹泻、头晕等症状。

从蓖麻籽中提炼的蓖麻油,其实是一种用途很广的工业原料,可用做高级润滑剂、医药等领域,小时候听长辈们说蓖麻油可以用在航天领域,可见其工业价值较高。

还有些小伙伴表示自己小时候吃过用蓖麻油炒的菜,并没有出现身体上的不适。这一方面是因为蓖麻毒素溶于水,不溶于油,也就是说蓖麻油中不含毒素;另一方面因为在榨取蓖麻油过程中,为了确保无毒,通常会将榨出来的油加热到80℃以上,这样就能使蓖麻蛋白变性,从而失去活性。

另外,不经咀嚼的蓖麻籽也不太可能致人死亡,因为蓖麻籽的外壳比较坚硬,整个吞下通常不会引起毒素扩散。不过,该植物的外皮含有致敏性化合物,可能对接触它的人造成永久性的神经损伤。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蓖麻植物在我国曾大量种植,田间地头、房屋后院随处可见。那个时候的农民大量种植蓖麻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是因为蓖麻具有很高经济价值,当时国家提倡农民大量种植蓖麻。

蓖麻油在化工、轻工、冶金、机电、印刷以及染料等工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而且蓖麻籽的含油量高达50%以上。蓖麻籽榨油后剩下的油粕,可以作为生态肥料到田地里,促进庄稼的生长。因此蓖麻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第二是因为蓖麻的生存能力强,在农村地区容易种植。

我国的蓖麻是从印度引入的,它是一种生命力非常强大的外来植物,不仅耐高温、耐旱,而且对酸碱性的环境适应力很强,在各种土质条件下都能种植,甚至在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都能生长。

另外,蓖麻的生长速度也很快,只需要几个月时间就能长得很高,因此其强大的生存能力也是大量种植的原因之一,容易养活才有更多人种植。

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对于粮食作物耕地的保护,如今的蓖麻种植仅限部分地区,而其他地区则很少能看到蓖麻植物了。

一方面是因为现在的蓖麻主要是规模化种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蓖麻全株有毒,人们往往会把田间地头的个别蓖麻植株砍伐掉,以免有人误食引起中毒。

5、结束语

蓖麻被称为生化武器,主要是因为蓖麻毒素的毒性较大,能杀人于无形,并且在某些时期曾被用于暗杀,甚至被当作生化武器来研究。

也就是说,蓖麻毒素确实被当成生化武器来使用过,只不过效果不太好而被舍弃了。如今的蓖麻更多的被用来提炼蓖麻油,具有很高的工业价值,其毒性已经不再是主要的关注点。

到底能严重到怎样的程度?

严重洁癖到底能严重到什么程度?豪不夸张的说,我遇到过几个严重到影响社会功能,不能工作、学习和人际交往了,甚至有个别人已经上升到病症:强迫症。

针对此类人群,给的建议如下:

1.个性方面。克服完美主义倾向,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事和人,每件物体和每个人都有优缺点,社会才显得多彩多姿。

2.心理学层面。避免心理洁癖和强迫思维,改变自己的不合理想法,他们一般的思考模式:过度化概括事件和环境,绝对化要求别人“应该”、“必须”、“一定”等,对待自己总是预测灾难化、糟糕至极。

3.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在与他人合作和交往中体验人生的乐趣、工作的成就等,从而分散注意力。

4.改变行为。通过“暴露”或“实验法”,亲自去接触自己认为的不干净的东西,逐渐减少焦虑。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如果真的严重到痛苦不堪,影响生活,还是得求助专业人员。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