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云长怎么死的,关羽真的死于自己的自大吗?
当年关羽镇守荆州,襄樊一战水淹七军,阵前斩杀庞德,逼得于禁投降,可谓威震华夏,可以说当时是蜀汉军事实力到达巅峰的时刻。然而正因为关羽被胜利冲昏了脑袋,在随后的作战之中,被东吴的陆逊迷惑,将后防线的大军撤回,导致最终败走麦城,不仅失去了荆州,更使自己身首异处,一代武圣就此战死沙场,让人感慨。
而荆州一失,当年诸葛亮在关中定下的一统天下的战略方针就此化为泡影。此时的蜀汉已与东吴撕破脸皮,自然无法再与东吴联盟,而北方的曹魏对蜀汉虎视眈眈,两军间无法善终。在这样的情况下,失去了荆州的蜀汉无法深入北方腹地,北伐几乎成为了一句空谈。既然荆州如此重要,那当初关羽大意失荆州时,刘备为何没有派人前来救援?若将这件事情想得偏激深刻一些,刘备之所以这么做,很有可能就是为了要彻底除掉关羽!
乍一看这样的猜测十分荒唐,毕竟关羽乃是刘备桃园三结义的兄弟之一,对刘备忠心耿耿,曹操多次想要将关羽收入自己的帐下都不可得,一直引以为憾,加上刘备一直以仁义著称,若他真的对关羽动这样的念头,只怕当时在蜀汉内部要引起轩然大波!
但让我们自己分析一下当时的情况。要知道关羽由于一直有功于蜀汉,加上自己武力盖世,为人十分自傲,要知道当初在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后,对有功之臣进行封赏,当时将黄忠封为后将军,与关羽的前将军并列,关羽就十分不开心,认为大丈夫不可与老兵为伍。这句话明面上说的是黄忠,实际上是在向刘备抱怨封给自己的官职太小了,可见若关羽不满意时,就算是主公刘备也无法让他忌惮半分。
更让刘备无奈的是,由于关羽此时位高权重,在襄樊再次立下赫赫战功后,简直功无可封,正因如此,关羽也逐渐对刘备表现出了自己的不满。刘备是晚年得子,嫡长子刘禅不仅年幼,而且没什么才学,若刘备死后,刘禅登基称帝,那对刘家本就不满的关羽会不会因此而谋反,进而取代刘禅的位置,让蜀汉换做姓关呢?虽说从正史之中,我们无法读出关羽有谋反之心,但在刘备多疑的心中,自然会将功高盖主,并在民间甚有威望的关羽列为自己死后的头号危险人物。
正因如此,刚愎自用,功高盖主的关羽最终不幸阵亡,而在这过程中,刘备即便不是主谋,也会是其中幕后黑手之一。
新三国演义关羽是第几集死的?
在高希希执导的《新三国》中,关羽死于第72集。第72集梗概:樊城守军无力抵挡,辛苦等待救援。曹操率大军兵至,命徐晃率精兵进攻东寨。而吕蒙此时已经拿下了荆州,荆州城内,吕蒙拒绝见陆逊,急急忙忙命令一支精兵追杀关羽。关羽大营中一片混乱,旗下的士兵兵败如山倒,但奸诈的曹操命人对关羽只击不杀,想要将祸水引向东吴,吕蒙率兵对关羽紧追不放,关羽无奈败走麦城。但是吕蒙杀敌心切,最终还是把关羽拦截下,关羽手下战将奋力搏杀,悲壮地全部战死。关羽大义凛然,从容自刎,后吕蒙将其头颅砍下,以告周瑜在天之灵。至此,关羽悲壮了结了自己的一生。扩展资料:新三国剧情大纲:本剧描述了从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到赤壁之后三国鼎立,最后司马氏篡魏天下归晋的整个过程。电视剧开头便以黄巾之乱结束后,最后一次戚宦相争招致董卓进京为开始,历经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继五丈原战役、高平陵之变完结,以最后一幕司马懿之死为结束。剧中以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曹操、曹丕、孙权、周瑜和司马懿9人为剧情引导核心人物。
曹植是怎么死的?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曹植虽然在政治上没有太多的成绩,但是他在文学史上却是留下了一抹浓重的色彩,他写的《洛神赋》、《七步诗》等等,都是颇能显示出他的文学造诣,也因此和他的父亲曹操,哥哥曹丕获得了“三曹”的称号。作为曹操早期最宠爱的儿子,曹植的死亡原因也是被后人唏嘘。
曹植怎么死的?曹植因赋才学,早年曾被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后失宠。建安十六年封平原侯,建安十九年改为临淄侯。魏文帝黄初二年改封鄄城王。曹丕称帝后,他受曹丕的猜忌和迫害,屡遭贬爵和改换封地。曹丕死后,曹丕的儿子曹睿即位,曹植曾几次上书,希望能够得到任用,但都未能如愿,最后忧郁而死,年四十一岁。
曹植的死因曹植作为魏晋时期建安文学的代表,同时还是和兄长争夺皇位未果的王侯,对于一代才子曹子建的死因,一直备受后人的关注。诸多史书对于曹植到底是怎么死的,没有确切且详细的记录和解释,都是含糊其辞。
陈寿在其《三国志》中记载“常汲汲无欢,遂发疾薨”,后人在史书中记录曹植死因的时候也就大多一笔带过,并没有详细记载曹植的确切死因。
但是在《魏略》中有这样一条记载“陈思王静意著作,食饮损减,得反胃病”,反胃病是由于饮食之后,食物不消化,肚腹胀闷,将吃的食物吐出来,得这个病的原因大多是饮食不节制,或是大量喝酒,酒毒堆积在肠胃。
曹植本来就是爱喝酒的人,有事没事来两杯,作诗的时候喝,没事的时候喝,后期曹植不被曹操喜爱,争夺太子之位失败,及曹丕父子对曹植的猜忌,都让曹植郁闷不堪,饮酒量更是与日俱增。在《三国志》中也有记载“饮酒不节”所以曹植得胃病是极有可能的。
还有一些史书上记载,曹植是因为遭到曹丕父子的压迫和猜忌,整日抑郁苦闷,染疾上身,郁郁而亡。这种说法比较普遍,在各大历史书籍上有很多都是这样归结曹植的死因,虽然没有确切的证据,但是也不失为一种可能,因为毕竟精神压力导致自身生理疾病的案例在历史上也是有很多的。
关羽为什么要杀庞德?
庞德曾是马腾属下,武艺高强,勇猛善战。庞德出仕较早,在189年就辟为县曹,与关羽年龄差不多,只少不小于张飞。马腾闻庞德勇武,收为部下,曾奉朝廷之命,随马超剿灭黑山军,斩杀钟繇外甥,但钟繇并未怪罪,还嘉奖庞德。曹操嫌马腾马铁父子进京任职,庞德属马超麾下,在潼关渭河给以曹操重创。曹操用反间计离间马超韩遂,得以大败马超,马超在凉州无立足之地,率部投靠汉中张鲁。。。马超虽然英勇,但心胸狭窄,难与同僚相处,张鲁谋士杨松等对马超排斥,恰逢刘备攻打葭萌关,刘璋向张鲁求援,张鲁派马超支援刘璋,马超在葭萌关与张飞一场好战,平分秋色,诸葛亮派人收买杨松,使马超进不能取,退不能回,迫使马超投降刘备。马超出征因庞德病重没有随军,留在汉中。曹操占有陇右之地,兵进汉中,张鲁使庞德领兵拒敌,曹操闻知庞德乃西凉勇士,甚爱其才,令许褚、徐晃、张郃、夏侯渊、夏侯惇、曹洪六将分战庞德,庞德毫无惧色,车轮之战不分胜负,众将在曹操面前夸奖庞德好武艺。庞德在张鲁处得不到信任,曹操又派人来游说庞德,于是庞德归顺曹操,曹操厚赏庞德。张鲁因无力拒敌,率部投降曹操。此时刘备派马超迫降刘璋,刘备占领益州。曹操得陇不望蜀,因东部扬州有东吴窥视,攻蜀又无后勤供给,于是停留在汉中,只派张郃率小股部队进入巴西,后被张飞撵回。汉中乃蜀中门户,刘备决定固守门户,夺取汉中,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刘备最终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在219年3月,刘备取得汉中胜利后,刘备势力进入鼎盛吋期,4月,刘备进位汉中王,大赏文武,封驻守在荆州的关羽为五虎大将之首,加封前将军,假节钺。坐守荆州八年之久的关二爷,不能让同僚们轻视,得活动活动筋骨,于7月发动襄樊战役,把屡次侵犯南郡的曹仁困在樊城,荆州兵奋力攻城,曹仁危在旦夕。在满宠的鼓励下,曹仁亲自率军仔细守城,一面向曹操求救。曹操慬重考虑,令善于治军的五子良将之首的于禁统军救援曹仁,因对手是名震天下的上将关羽,须派一先锋大将以挡其锋,庞德自告奋勇,愿担任先锋之职,以挫关某人三十年之声阶,曹操知庞德勇猛忠心,马上肯首。事后于禁见曹操,言及庞德故主马超与其堂兄庞柔在刘备麾下为官,以防其变。庞德闻知此事,向曹操叩头流血,庞某人蒙丞相厚恩,无以为报,愿抬榇决死战,不杀关某,愿盛首而回,况故主马超心胸狭隘,早已恩断。曹操大喜,这不过只众将臆想,扶起庞德,厚赏之。于禁庞德率七军向樊城进发,关羽欲亲自挫败敌将锐气,关平让父亲压阵,迎战庞德,三十回合不分胜负。恼了关二爷,纵马来战庞德,大战一百回合不分胜负,双方各自收兵。回营关二爷对关平说,庞德刀法惯熟,真吾劲敌也。庞德也说关公神勇,名不虚传。次日关羽庞德又开大战,战至八十回合,庞德假装不敌,关公追赶,庞德挂刀搭箭,反手一箭正中关公左臂,庞德返回追杀,关平奋力抵住庞德,此时魏阵中呜金收兵。双方返回营中,关公被军医治伤。庞德问于禁何故收兵,于禁说关羽久经沙场,怕在危机时败中取胜,于将军不利。其实于禁怕庞德趁势杀害关羽,立不世之功,我等久随丞相的宿将颜面何在?不能让庞德这外来户奇功得逞,所以呜金收兵。(现代人说庞德正是壮年,与老年且多年未经大战的关羽决战,关公武力已大大衰退,即使胜了也胜之不武,其实庞德此时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也趋于老年,只是影视剧将庞德面貌扮年青了而已)。因连日大雨,双方休战,于禁将军营驻在汉江堤下的罾口川,探子来报,关羽大喜,说,鱼入罾口,焉能不擒。日夜,关羽指挥大军掘开汉水大堤,于禁的军营被大水冲走,北方人又不识水性,只往高处小山上跑,被荆州兵乘坐的大船全部获虏。庞德夺得一小船,奋力斩杀,一路向樊城方向而去,此时一艏大船将小船撞翻,庞德落入水中,周仓跃入水中将庞德擒获。周仓将庞德押入荊州,庞德立而不跪,关公说,将军的故主马超,兄长庞柔都在成都为汉中王效力,只要将军归顺汉中王,高官厚禄,同享富贵。庞德破口大骂,刘备乃卖履小人,毫无信义,马超庞柔乃下作之人,刘备在成都成不了大事,你们迟早要成为丞相刀下之鬼。庞德厉声辱骂,关公不禁大怒,这厮铁了心忠于曹操,回想庞德一路来的做作,这家伙留不得,拉出去砍了。关公也是一时冲动,考虑得不是十分周全,或许将庞德押入成都,交汉中王处理,诸葛亮自有办法对付。事已至此,后来庞关两家结怨甚深。
关羽死后的第四十三年?
阿斗读三国第七期-关羽族灭三国蜀汉灭亡最早,当时天下未统一,司马昭对蜀汉君臣比较善待,除诸葛亮儿子诸葛瞻战死,其余官僚贵族都有良好待遇,刘禅被封安乐公,乐不思蜀,但唯独关羽子孙被灭族,原因吗因为父债子还,真实如此吗?不见得!!读过《三国演义》让都知道,“庞令明抬棺绝死战”一回
庞德临出征对妻曰:“吾今为先锋,义当效死疆场。我若死,汝好生看养吾儿。吾儿有异相,长大必与吾报仇也。”
这话是庞德对与儿子希望。
但这话,引出未解之谜那就是庞会真杀尽关氏全家?
这事情要从公元219年说,当时关羽守荆州,率军攻襄樊,守将曹仁无法抵挡,于是曹操派于禁救援,先锋将军是庞德,这猛将,据说出征时抬着棺材,誓死要杀关羽!
最后结果很悲剧,关羽水淹七军,生擒于禁,斩杀庞德。
仇恨种下啦。
之后孙权背盟,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擒杀,关羽死,庞家也无从报仇,关、庞两家的仇怨似乎不了而了之了。
因为关羽斩杀庞德,生擒于禁,威震华夏,曹操哪里是一片恐慌,军心不稳,为了显示庞德忠君爱国心,为了安抚人心,曹操封庞德两个儿子为列侯,所谓将门虎子,其儿子庞会更是勇猛善战,在军中混的也是不错。庞会封侯后,也和父亲一样从军报国,立志为父报仇,一雪前耻。
公元263年,庞会跟随魏国钟会伐蜀,轻易将蜀国灭亡,之后钟会,邓艾先后被杀,姜维也图谋复国,当时蜀国一片混乱。
庞会趁乱冲进关羽家中,见人就杀,诛灭其全族。也算报了仇了。
《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六回的“钟会分兵汉中道”一节中,庞会出场
当时随军名单有:监军卫灌、护军胡烈、大将田续、庞会、田章、爱彰、丘健、夏侯咸、王买、皇甫闿、句安等八十余员。
这证明庞会肯定是在前线的就有作案机会,庞德死时,庞会年未弱冠,到《三国演义》这部书要结束才提他一下,当时情况如何,我们继续看!姜维,钟会、邓艾死后,张翼等亦死于乱军之中,太子刘璇、汉寿亭侯关彝皆被魏兵所杀。
汉寿亭侯关彝就是关羽次子关兴的庶子,关羽后人。
当时群龙无首,局势大乱,以至于滥杀无辜。
被杀人多啦去了,为何偏偏提起刘璇、关彝来?
还说是被魏兵所杀,隐含意思就是是庞会领兵干的。
庞会与关羽有杀父之仇,切齿之恨,他来前线肯定有为父报仇的打算。
关羽虽死,但子嗣在,庞会极有可能借乱兵之际而为父报仇。
于是,庞会杀尽关氏全家似乎是事实。
那么正史中的记载如何呢?其实该事不见于《三国志》正文,却见于后来裴松之所引注里
晋王隐的《蜀记》,提到此事,与《三国演义》情节相似可是三国演义毕竟不是历史而是小说,那么他的真实性就有问题。
《三国志》作者陈寿,早年是蜀国官员,师承谯周,对蜀国事情自热很熟悉。他选材严谨,如此事属实,当写于《关羽传》里。裴松之所引的注,鱼龙混杂,野史、正史、外传并存,很难让人全信。
如果陈寿不写此事是对正统观念维护,怕给晋国抹黑,那在《资治通鉴》等权威史书中,完全可以记载,我们却未发现。
由此可见此事不见得是真的。
关羽是靠实力斩杀庞德,可以说庞德死得其所,并不冤屈,都是英雄。
至于庞会是否杀尽关羽全部后人,我的观点是,事情不一定是真的,至少一半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