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牛不包括,牛臀肉和牛肉的区别?
牛肉的范围比较大,包含了牛臀肉。而牛臀肉的范围比较小,只包含牛肉中的一小部分。
牛臀肉是可以用来煎牛排的,不过因为这个是牛经常扭来扭去的部位,肉质会老一些,没有菲力和西冷的口感好,都是瘦肉,所以煎烤出来的味道也并不是很香。
澳洲牛肉是怎么分等级的?
澳洲牛肉等级一般是M4到M9,这些等级所指的是澳洲和牛雪花等级,由M4-M9逐步雪花含量(大理石花纹)增加,品质也逐步增加。其中M6~7的牛肉属于相对较好的牛肉。
2、澳洲牛肉(包括澳洲和牛)的评级标准有大理石纹脂肪度、肉色、脂肪色、背膘(皮下脂肪厚度)和酮体生理成熟度共5个维度,评价等级越高代表牛肉越好。
3、澳洲和牛的肉质远在M9牛肉之上,为了给澳洲和牛进行等级划分,相关公司又增加了M10、M11和M12三个级别(分级标准不变,不过似乎并没有得到相关机构的认可)。
4、市面多数的澳洲和牛都属M8--10级,脂肪比例约达30--35%。而M12级牛肉的脂肪比例高达50%,品质与日本A5级和牛不相上下。
牛肉鸡肉鸭肉羊肉鱼肉?
这几种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并且经常购买的肉类,也是很多人在给猫自制猫饭的时候会经常选择的食材。
要说猫更喜欢吃哪种肉,其实由于每个猫的生活习惯、喂养过程、接触到的食物种类和“个猫”偏好不同,实际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主要从通用性原理出发,分析一下猫更喜欢吃什么肉。
1 按照天性,猫更喜欢吃什么肉1.1 鸡肉和鸭肉
我们都知道,猫咪是纯肉食动物。猫咪在自然界中,捕食的是与它的体型相匹配的啮齿类动物和小型鸟类,这些动物能够满足猫的营养需求,长期的进化也使得这些猫咪对这些肉类有着天然的兴趣。
因此,从猫咪的天性角度出发,属于禽类的鸡肉和鸭肉是猫咪天生感兴趣并且非常符合利于猫咪消化吸收,同时又不容易产生过敏的食物。
1.2 鹌鹑肉
除了鸡肉和鸭肉外,在我们平日所方便获得的食材中,鹌鹑也是猫咪非常喜欢的食物,而且鹌鹑的身体结构更接近猫咪的天然食物结构,骨骼占身体的比例更低,大小也非常合适,如果你是生骨肉喂养的爱好者,鹌鹑的天然骨骼、内脏、肌肉比是一种完美的生骨肉食材。
鹌鹑可以在拼多多上购买,成年鹌鹑通常价格在15元/斤,购买数量多的话价格能够核算到大约10元/斤,从价格角度考虑也是非常适合喂猫的一种肉类。
1.3 兔肉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作为啮齿类的兔肉也是特别适合猫咪的食物,很多猫非常喜欢吃兔子肉,兔子里脊和兔子的肚腩都是很好的肉类,而兔子的肋排则是非常适合生骨肉喂养的食材,骨骼很软,和肉紧密结合,很容易被猫接受。
兔子的价格稍高一些,纯兔肉大概需要40元/斤,带骨的腿肉也要25元/斤左右,作为长期的主食来说性价比低了些,但是作为偶尔的加餐和口味调剂则非常不错。
2 由于人类的参与,情况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当猫咪成为人类的宠物后,食物主要由人类提供,情况就发生了变化,猫咪接触到了很多在自然条件下不会接触的食物,而猫咪很多在自然条件下不会展现的特征被发现出来。
猫咪对食物的判断主要依靠嗅觉,因此,如果有的食物味道特别重,或者有着猫咪喜欢的游离氨基酸的味道,猫咪会非常感兴趣,鱼类就是这么一种食物。
2.1 鱼肉
死掉的鱼类由于身体外表面无色无味的氧化三甲酸在微生物和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了味道浓重的三甲酸,这个味道会特别给猫咪特别强烈的味觉刺激,因此会给很多人造成“猫咪很爱吃鱼”的印象。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猫都对于感兴趣,特别是在猫小的时候如果没有以鱼类为主食,那么当猫长大以后对鱼的兴趣其实很一般;但是如果猫小的时候给了很多味道浓重的鱼类,那么就容易造成猫咪长大后也只喜欢吃鱼,而对其它味道不是那么浓重的肉类并不感兴趣。
要注意,虽然鱼类的味道能够吸引猫咪,但是鱼并不是猫咪的好食物。鱼类的蛋白质脂肪比例不合理,特别是深海的金枪鱼/鲔鱼/吞拿鱼,脂肪比例低的令人发指;而作为猫咪日常很容易接触到的淡水鱼类,是猫咪最容易感染寄生虫的来源,千万不能把生的淡水鱼直接喂给猫咪,否则会有很大的机会感染绦虫、肝吸虫、肺吸虫等寄生虫。
2.2 牛羊肉
很多人也很喜欢给猫喂牛肉和羊肉,这些肉类在自然界中猫咪是接触不到的,但是它们都是猫的近亲,狮子、老虎、豹子等大型猫科动物的常见食物,营养结构合理,非常适合给猫咪吃,而且很多猫咪也特别爱吃。
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由于牛羊肉毕竟不是猫咪的天然饮食结构食谱,其实是比较容易引起猫咪肠胃过敏的食物。如果你在给猫吃牛羊肉的过程中发现猫咪有软便、呕吐、拉肚子的情况,要考虑是不是你的猫对牛羊肉过敏。以牛羊肉为主要原材料的猫粮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2.3 小结
以上所有肉类,从猫咪喜好的角度出发排个序,大概是(仅从通用性理论分析,实际情况可能多种多样):
鱼肉>鹌鹑肉/兔肉>鸡肉/鸭肉>牛肉/羊肉但是如果从对猫咪更合适的角度出发,顺序是这样的:
鹌鹑肉/兔肉>鸡肉/鸭肉>牛肉/羊肉>鱼肉3 猫更爱吃哪些部位其实,在给猫喂肉的过程中,不仅仅要给猫提供“肌肉”,还需要给猫提供适量的内脏,更符合猫咪的饮食需求同时,也更能吸引猫咪。
3.1 肝脏
非常适合给猫提供的一种内脏是肝脏。肝脏中各类维生素含量非常丰富,尤其是维生素A含量非常高,可以说是猫咪的维生素宝库。
所有动物的肝脏都可以提供给猫咪,而且肝脏其实是很容易酶解为游离氨基酸的内脏部位,要知道,大名鼎鼎的猫粮诱食剂其实就是用动物肝脏水解制成的,因此你可以想象猫咪对肝脏的兴趣程度。
肝脏虽然有很多优点,猫咪很爱吃而且价格也非常便宜(鸡鸭的肝脏通常才两三块钱一斤),但是要记住一定不能多吃,过量的肝脏会引起猫咪维生素A中毒,主要的表现就是颈椎骨骼和腿骨骨骼会造成骨质增生,导致猫咪身体僵硬甚至瘫痪。具体可以参见我的文章 每天给猫一碗鸡肝,会导致猫咪中毒?情况可能比你想的还要严重。
合理的肝脏比例是不超过猫咪肉类总量的10%,能够既保证维生素的补充又能将维生素A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3.2 心脏
动物的心脏对猫咪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蛋白质和脂肪补充来源,而且,心脏有一个巨大的优点就是,和普通肌肉相比,动物的心脏中包含的牛磺酸含量特别高。牛磺酸是对猫咪非常重要的一种必要氨基酸,猫咪自身不能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取,如果长期缺少牛磺酸会造成猫咪失明、猝死、母猫流产等问题。
如果你给猫咪提供肉类的话,不妨给猫咪试一下心脏。相比肌肉的价格,心脏价格要便宜很多,鸡鸭的心脏价格仅为肉类的2/3左右,而且也很容易购买。如果猫喜欢吃的话心脏是一种非常优质的肉类来源。
3.3 其它内脏
其它的内脏如肺、胰脏、脑子、肾脏等也都是猫咪的好食物,但是由于并不好获得或者价格比较贵,在日常中较少成为猫咪的主要食物来源。
要注意:肠子类除了营养不适合之外,动物的肠道是寄生虫集聚的地方,千万不要给猫食用。
4 怎么更科学的给猫吃肉如果你准备以肉作为猫咪的主食,那么就要注意肉类的营养搭配了,不能够只是找点鸡胸肉煮煮煮,这种方式的确营养不均衡,偶尔给猫吃点还可以补充蛋白质,但长期只喂鸡胸肉的话,必然会造成猫咪的营养缺乏。
合理的肉类搭配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肉类的选择多样化,至少3种,5种为佳肉类+心脏+肝脏,肝脏比例不低于5%,不高于10%的搭配是一种比较合理的搭配肉类中含磷丰富,钙含量极低,需要单独补充钙质,可以用蛋壳粉补充如果是自制熟猫饭,还需要考虑维生素B1、牛磺酸、Omega3的补充自己给猫咪提供肉类为主食,无论是熟猫饭还是生骨肉,都需要讲求营养的搭配和平衡,具体需要了解的知识比较多,感兴趣的可以看我的文章 自制猫饭很难?坚持看完这一篇,立马变身猫饭专家 和 传说中很难学的猫咪生骨肉喂养,看这一篇就够了。
总结从通用性原理出发,猫咪爱吃的肉类排序是:鱼肉>鹌鹑肉/兔肉>鸡肉/鸭肉>牛肉/羊肉从猫咪营养适合的角度出发,适合猫咪的肉类排序为:鹌鹑肉/兔肉>鸡肉/鸭肉>牛肉/羊肉>鱼肉猫咪不仅仅爱吃肉,还爱吃肝脏,而适量的肝脏可以给猫咪补充维生素心脏可以给猫咪补充充分的蛋白质和脂肪,还能补充对猫非常重要的必要氨基酸:牛磺酸科学的给猫吃肉需要包含肌肉、心脏和肝脏,并且搭配钙、维生素B1、牛磺酸、Omega3等元素肥牛哪个国家的好?
巴西"巴西牛肉"的特点:白肉和红肉是分开的,无明显纹路,白是白,红是红,一块一块的。而且不会有膻味,色泽暗红无光,肉的表面摸上去粘手,用手指轻压会留下明显的凹陷。
巴西屠宰工厂主要生产品牌为:JBS、美丽华以及MARFRIG等。因所处地理位置,喂养条件以及各厂加工程度不同,产品质量也略有差异。如美丽华的SIF421厂加工的大米龙、小米龙、牛霖与其他工厂相比,品质相对略胜一筹。
地处巴西的JBS加工厂,是全球最大的牛产品加工厂。巴西JBS品牌各加工厂产品整体品质相差不大,主要差异在于产地环境不同,从而生产的牛质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SIF385厂的板腱及SIF4507厂的牛前品质相对突出,在国内市场走货量较大。
2.澳大利亚
安全、好吃
澳洲是国际公认的没有主要流行病疫的地区,包括疯牛病和口蹄疫,为保持牛肉产品的高标准,澳大利亚牛肉行业和各级政府共同努力,建立了严格的标准和体系,以保证产品的一体化和可追溯性。
鲜肉可以上高铁吗?
可以。
一般情况下乘坐高铁的时候生肉是可以过安检的,只要不是活禽就行。而且对于生肉来说,它不属于禁止和限制携带物品,所以乘坐高铁时生肉是可以携带的,但携带时需要包装完好,最好采用真空包装。
据了解,一般乘坐高铁的时候,对于牛肉鸡肉鸭肉和别的海鲜是可以过安检的,而且这些都可以携带的,不过在携带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将物品包装好,因为高铁密封性比较好,如果味道大了,会影响到其他旅客不舒服的,所以一定要引起注意。
另外,在高铁上禁止携带的物品也是比较多的,主要包括能够损坏或污染车辆的物品;规格或重量超过行李说明中的物品;还有一些动物及妨碍公共卫生的物品等等都是不能携带的,所以,在乘坐高铁的时候一定要弄清楚哪些物品是可以携带的,哪些不能携带,以免对自身带来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