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十七阿哥,康熙的儿子都兼任什么官职

天美资源网

康熙的十七阿哥,康熙的儿子都兼任什么官职?

皇长子 胤禔 (1672-1732) 63岁 康熙十一年生,生母惠妃纳拉氏。26岁,被封为直郡王。十年后因争储位,谋害太子,被康熙革王爵,监禁,雍正12年卒。 皇二子 胤礽 (1674-1724) 51岁 生于康熙十三年,因系孝诚仁皇后所生,为嫡长子。康熙十四年,被立为太子。康熙四十九年九月被废;四十八年,复立;五十一年十月,再废,受禁锢;雍正二年卒,追封理亲王,谥号密。 皇三子 胤祉 (1677-1732) 56岁 生于康熙十六年,母荣妃马佳氏。21岁,被封为诚郡王;雍正八年,被夺爵、囚禁。十年,去世。 皇四子 胤禛 (1678-1735) 58岁 生于康熙十七年,母孝恭仁皇后。20岁,被封为贝勒,31岁,晋雍亲王。康熙驾崩,胤禛即位,为雍正帝。 皇五子 胤祺 (1679-1732) 54岁 生于康熙十八年,母宜妃郭络罗氏。30岁, 晋恒亲王。雍正十年死,谥号温。 皇六子 胤祚 (1680-1685) 6岁 康熙十九年生,母孝恭仁皇后。康熙二十四年夭折。 皇七子 胤佑 (1680-1730) 51岁 康熙十九年生,母成妃戴佳氏。29岁,晋淳郡王。八年,卒。 皇八子 胤禩 (1681-1726) 46岁 康熙二十年生,母良妃卫氏。雍正即位,进封廉亲王,授理藩院尚书。四年,削其王爵,圈禁,并削宗籍,更名为阿其那。同年,死。 皇九子 胤禟 (1683-1726) 44岁 生于康熙二十二年,母宜妃郭络罗氏。26岁,被封为贝子。与允禩等结党营私,于雍正三年夺爵,幽禁。四年,削宗籍,令改名塞思黑。同年,卒。 皇十子 胤礻我(1683-1741) 59岁 生于康熙二十二年,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26岁,被封为敦郡王,因党附允禩,为雍正所恨。乾隆五年卒。 皇十一子 胤禌 (1685-1696) 12岁 康熙二十四年生,母宜妃郭络罗氏,康熙三十五年夭折. 皇十二子 胤祹 (1685-1763) 79岁 康熙二十四年生,母定妃万琉哈氏。康熙四十八年,封贝子雍正即位,进封郡王。乾隆即位,进封履亲王。乾隆二十八年卒。 皇十三子 胤祥 (1686-1730) 45岁 康熙二十五年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雍正即位,封为怡亲王,命总理户部三库。八年,死。是雍正最知心、得其协助最多的兄弟。 皇十四子 允禵 (1688-1755) 68岁 康熙二十七年生,母孝恭仁皇后。与雍正、允祚同母。但党附允禩,与雍正对立。康熙四十八年,封贝子。雍正元年,晋为郡王。乾隆二十年,卒,谥号勤。 皇十五子 胤禑 (1693-1731) 39岁 康熙三十二年生,母顺懿密妃王氏。雍正四年,封贝勒,命守景陵。八年,封愉郡王。九年卒,谥号恪。 皇十六子 胤禄 (1695-1767) 73岁 康熙三十四年生,母顺懿密妃王氏。因庄亲王死后无嗣,雍正命他袭封。乾隆三十二年死,谥号恪。 皇十七子 胤礼 (1697-1738) 42岁 康熙三十六年生,母纯裕勤妃陈氏。雍正元年,封果郡王,管理理藩院事。六年,晋亲王。乾隆三年卒。 皇十八子 胤衸 (1701-1708) 8岁 康熙四十年生,母顺懿密妃王氏。康熙四十七年,夭折。 皇十九子 胤稷 (1702-1704) 3岁 康熙四十一年生,母襄嫔高氏。康熙四十三年,夭折。 皇二十子 胤袆 (1706-1755) 50岁 康熙四十五年生,母襄嫔高氏。雍正四年,封贝子,乾隆即位后,复封贝勒,守泰陵,二十年,死。 皇二十一子 胤禧 (1711-1758) 48岁 康熙五十年生,熙嫔陈氏生。雍正八年,封贝子,晋贝勒。乾隆即位,晋慎郡王。乾隆二十三年死。 皇二十二子 胤估 (1711-1743) 33岁 康熙五十年生,母谨嫔色赫图氏。雍正八年,封贝子;十二年,晋贝勒。乾隆八年死。 皇二十三子 胤祁 (1713-1785) 73岁 康熙五十二年生,静嫔石氏生。雍正八年,封镇国公。乾隆即位,晋贝勒,49年加郡王衔。50年死。 皇二十四子 胤秘 (1716-1773) 58岁 康熙五十五年生,母穆嫔陈氏。禀性忠厚平和。有学识。雍正十一年,十七岁,封缄亲王。乾隆38年死

这些孙子的名字叫什么?

【皇长子原封直郡王允禔】

康熙的十七阿哥,康熙的儿子都兼任什么官职

第一子弘昱,康熙三十五年丙子九月三十日丑时生,母嫡夫人伊尔根觉罗氏,尚书科尔坤之女;康熙五十七年戊戌正月十三日未时卒,年二十三岁。

第二子奉恩镇国公弘方,康熙四十三年甲申八月十二日申时生,母妾王氏,王忠之女;乾隆三十七年壬辰十二月初五日卯时卒,年六十九岁。

第三子弘韦,康熙四十四年乙酉七月初七日寅时生,母继夫人张佳氏,总兵官张浩尚之女;康熙四十九年庚寅三月十九日亥时卒,年六岁。

第四子弘曜,康熙四十六年丁亥正月初二日寅时生,母继夫人张佳氏,总兵官张浩尚之女;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四月初十日丑时卒,年四岁。

第五子未有名,康熙四十八年己丑九月初二日子时生,母妾关氏,麻色之女;康熙五十年辛卯正月十七日亥时卒,年三岁。

第六子二等侍卫弘晗,康熙四十八年己丑十一月初十日戌时生,母妾钱氏。乾隆十九年甲戌十二月初九日巳时卒,年四十六岁。

第七子三等侍卫弘勺,康熙四十八年己丑十二月十二日酉时生,母妾阮氏,雅图之女。乾隆七年壬戌六月二十七日卯时卒,年三十四岁。

第八子未有名,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十月十四日未时生,母继夫人张佳氏,总兵官张浩尚之女;康熙五十年辛卯六月初八日戌时卒,年二岁。

第九子未有名,康熙五十四年乙未九月十九日亥时生,母妾郭氏,郭永之女;康熙五十九年庚子二月初十日巳时卒,年六岁。

第十子未有名,康熙五十五年丙申二月十九日丑时生,母妾吴雅氏,郎中巴奇纳之女;康熙五十九年庚子五月十一日未时卒,年五岁。

第十一子未有名,康熙五十五年丙申五月十九日寅时生,母妾晋氏,达色之女;康熙五十八年己亥三月十一日巳时卒,年四岁。

第十二子奉恩将军永晌,康熙五十七年戊戌二月十九日亥时生,母妾高氏,高登科之女;乾隆四十六年辛丑三月十五日子时卒,年六十四岁。

第十三子三等侍卫弘同,雍正元年癸卯五月二十八日辰时生,母妾郭氏,郭永之女;乾隆二十五年庚辰四月二十七日丑时卒,年三十八岁。

第十四子弘明,雍正十年壬子三月十一日戌时生,母妾晋氏,达色之女;嘉庆十一年丙寅十月十六日未时卒,年七十五岁。

第十五子弘屯,雍正十年壬子十月初一日戌时生,母妾范氏,二格之女;嘉庆十年乙丑六月初十日申时卒,年七十四岁。

【皇二子废太子赠理密亲王允礽】

第一子未有名,康熙三十年辛未十二月二十八日丑时生,母侧福晋李佳氏,轻车都尉舒尔德库之女;康熙四十年心思十一月二十八日亥时卒,年十一岁。

第二子已革理亲王弘晰,康熙三十三年甲戌七月初五日辰时生,侧福晋李佳氏,轻车都尉舒尔德库之女;乾隆七年壬戌九月二十八日卯时卒,年四十九岁。

第三子奉恩辅国公品级弘晋,康熙三十五年丙子十月二十日未时生,母侧福晋林佳氏,康熙五十六年丁酉三月十二日戌时卒,年二十二岁。

第四子未有名,康熙四十三年甲申十月初四日寅时生,母侧福晋唐佳氏;康熙四十四年乙酉十二月二十一日巳时卒,年二岁。

第五子未有名,康熙四十七年戊子十一月初五日未时生,母妾刘氏,本日卒。

第六子奉恩辅国恪僖公弘燕,康熙五十一年壬辰七月初四日丑时生,母侧福晋唐佳氏;乾隆十五年庚午四月十四日子时卒,年三十九岁。

第七子已革辅国公弘晁,康熙五十三年甲午五月初五日卯时生,母侧福晋王佳氏。乾隆三十九年甲午七月二十二日未时生,年六十一岁。

第八子未有名,康熙五十四年乙示直一月二十六日寅时生,母妾钱氏。雍正四年丙午六月初五日午时卒,年十二岁。

第九子三等侍卫弘遥,康熙五十五年丙申五月十四日卯时生,母妾邱氏。乾隆四十八年癸卯正月十一日申时卒,年六十八岁。

第十子多罗理恪郡王弘为,康熙五十七年戊戌十二月初八日亥时生,母侧福晋程佳氏,程世福之女。乾隆四十五年庚子八月二十七日巳时薨。年六十三岁。

第十一子弘丙,康熙五十九年庚子正月初一日卯时生,母侧福晋王佳氏。乾隆二十八年癸未三月二十二日卯时卒,年四十四岁。

第十二子奉恩辅国公弘皖,雍正二年甲辰九月二十一日丑时生,母侧福晋程佳氏,程世福之女。乾隆四十年乙未五月初一日寅时卒,年五十二岁。

【皇三子赠诚隐郡王允祉】

第一子弘晴,康熙三十五年丙子十一月初六日午时生,母嫡福晋董鄂氏,都统、勇勤公鹏春之女;康熙四十年辛巳正月二十四日酉时卒,年六岁。

第二子未有名,康熙三十七年戊寅三月初八日辰时生,母侧福晋田氏,笔贴式敦达礼之女。本月初九日未时卒。

第三子已革亲王世子弘晟,康熙三十七年戊寅九月初二日卯时生,母嫡福晋董鄂氏,都统、勇勤公鹏春之女;雍正十年壬子七月初九日巳时卒,年三十五岁。

第四子未有名,康熙三十七年戊寅十一月二十八日卯时生,母妾王氏,桑格之女;本日申时卒。

第五子未有名,康熙三十八年己卯四月初一日巳时生,母妾富察氏,外孟阿之女;本月初九日申时卒。

第六子弘曦,康熙四十一年辛巳正月初九日寅时生,母妾王氏,桑格之女;乾隆七年壬戌十一月初七日未时卒,年四十二岁。嫡妻伊尔根觉罗氏,固山额驸、佐领鄂伦之女。一子:第一子永恕。

第七子固山贝子弘景,康熙四十二年癸未五月二十一日辰时生,母侧福晋田佳氏,笔贴式敦达礼之女;乾隆四十二年丁酉三月二十日卯时溘逝,年七十五岁。

第八子副理事官弘暹,康熙四十九年庚寅正月初九日寅时生,母妾李氏,李先隆之女;乾隆三十六年辛卯七月二十五日酉时卒,年六十二岁。

第九子未有名,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十二月二十九日辰时生,母妾朱氏,朱鼐程之女;康熙五十年辛卯正月十二日未时卒,年二岁。

第十子四等侍卫弘晃,康熙五十二年癸巳五月初十日未时生,母妾奇德理氏,员外郎、参领萨哈廉之女;乾隆十四年己巳八月二十一日午时卒,年三十七岁。

第十一子三等侍卫弘易,康熙五十四年乙未正月二十六日巳时生,母妾完颜氏,牧长二格之女;乾隆十九年甲戌六月初四日巳时卒,年四十岁。

第六女,雍正七年己酉十二月十一日亥时生,母为媵妾吴氏吴美之女;雍正十年壬子七月二十五日午时卒,年四岁。

第十二子三等侍卫弘瞩,雍正八年庚戌十一月二十四日申时生,母妾陈氏,陈富荣之女;乾隆四十一年丙午正月二十日辰时卒,年四十七岁。

【皇五子恒温亲王允祺】

第一子恭恪贝勒品级弘升,康熙三十五年丙子四月初六日未时生,母侧福晋刘佳氏,刘文焕之女;乾隆十九年甲戌四月二十二日丑时溘逝,年五十九岁。嫡夫人戴佳氏,郎中顺岱之女;妾兆佳氏,朔色之女;妾伊拉里氏,关保之女;妾杨氏,杨凤玉之女。三子:长子副都统品级永瑞,次子未有名,三子固山贝子永泽。

第二子和硕恒恪亲王弘晊,康熙三十九年庚辰八月二十六日申时生,母侧福晋瓜尔佳氏,硕色之女;乾隆四十年乙未六月初六日亥时薨,年七十六岁。

第三子未有名,康熙四十一年壬午八月十六日戌时生,母侧福晋瓜尔佳氏,硕色之女;康熙四十六年丁亥八月初三日丑时卒,年六岁。

第四子镇国将军弘昂,康熙四十四年乙酉四月初三日丑时生,母侧福晋瓜尔佳氏,硕色之女;乾隆四十六年辛丑十二月十三日未时卒,年七十七岁。

第五子未有名,康熙四十六年丁亥六月十一日巳时生,母侧福晋瓜尔佳氏,硕色之女;本月十六日巳时卒。

第六子奉恩将军弘晌,康熙四十九年庚寅九月十八日寅时生,母庶福晋钱佳氏,官领钱加官之女;乾隆十八年癸酉八月十七日申时卒,年四十四岁。

第七子奉恩将军弘瞳,康熙五十年辛卯九月二十三日丑时生,母庶福晋钱佳氏,官领钱加官之女;乾隆十九年甲戌二月二十九日午时卒,年四十四岁。

【皇七子淳度亲王允佑】

第一子已革亲王世子弘曙,康熙三十六年丁丑十二月初十日申时生,母侧福晋纳喇氏,六品牧长韩楚翰之女;乾隆三年戊午三月三十日子时卒,年四十一岁。

第二子辅国将军弘倬,康熙三十九年庚辰十月十六日寅时生,母侧福晋纳喇氏,六品牧长韩楚翰之女;乾隆八年癸亥九月初四日未时卒,年四十七岁。

第三子未有名,康熙四十一年壬午五月初五日戌时生,母庶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包衣、参领伯霸之女;康熙四十二年癸未二月二十三日辰时卒,年二岁。

第四子弘昕,康熙四十一年壬午五月初八日巳时生,母侧福晋纳喇氏,六品牧长韩楚翰之女;康熙五十一年壬辰八月初十日未时卒,年十一岁。

第五子未有名,康熙四十四年乙酉闰四月二十日午时生,母庶福晋李佳氏,李联科之女;康熙四十八年己丑七月十四日巳时卒,年五岁。

第六子多罗醇郡王弘景,康熙五十年辛卯七月十一日戌时生,母侧福晋巴尔达氏,管领噶尔赛之女;乾隆四十二年丁酉七月十三日亥时薨,年六十七岁。

第七子奉国将军弘泰,康熙五十九年庚子六月十八日辰时生,母庶福晋陈氏,管领达哈塔之女。乾隆二十二年丁丑六月十三日寅时卒,年三十八岁。

【皇八子廉亲王允禩】

第一子弘旺,康熙四十七年戊子正月初五日寅时生,母妾张氏,张之碧之女;乾隆二十七年壬午十一月初二日亥时卒,年五十五岁。

【皇九子原封贝子允禟】

第一子散秩大臣弘政,康熙四十五年丙戌十一月初八日戌时生,母妾刘氏,刘大之女。乾隆五十二年丁未十一月十八日辰时卒,年八十二岁。

第二子弘蟑,康熙四十八年己丑二月十九日丑时生,母妾刘氏,刘大之女;乾隆二十一年丙子六月初八日寅时卒,年四十八岁。

第三子弘相,康熙四十九年庚寅正月二十二日丑时生,母妾兆氏,玛纳哈之女;乾隆四年己未三月十四日巳时卒,年三十岁。

第四子弘旷,康熙五十年卯十一月初六日卯时生,母妾郎氏,郎图之女;乾隆二年丁巳正月二十一日子时卒,年二十七岁。

第五子三等侍卫弘鼎,康熙五十年辛卯十一月初十日戌时生,母妾完颜氏,王达之女;乾隆四十七年壬寅十月二十四日丑时卒,年七十二岁。

第六子栋喜,康熙五十八年己亥六月初八日丑时生,母妾朱氏,朱大之女;乾隆五十五年庚戌十二月十五日卯时卒,年七十二岁。

第七子已革侍卫四保,康熙五十八年己亥九月十四日未时生,母妾周氏,周大之女;康熙六十一年九月奉旨过继尼雅哈为嗣,太祖十六子(费所果曾孙),乾隆三十六年辛卯二月二十八日寅时卒,年五十三岁。

第八子都锡欣,康熙五十九年庚子十一月初四日丑时生,母妾周氏,周大之女;乾隆四十年乙未十月初二日戌时卒,年五十六岁。

【皇十子原封敦郡王允礻我】

第一子未有名,康熙四十年辛巳八月初十日酉时生,母妾郭络罗氏,员外郎永保之女;本月十六日辰时卒。

第二子弘旭,康熙四十一年壬午十一月十九日午时生,母妾郭络罗氏,员外郎永保之女;康熙四十七年戊子二月初四日子时卒,年七岁。

第三子未有名,康熙四十二年癸未十二月二十六日丑时生,母妾郭络罗氏,员外郎永保之女;康熙四十八年乙丑六月二十三日未时卒,年七岁。

第四子未有名,康熙四十五年丙戌十月十三日子时生,母妾王氏,护军校灵保之女;本月十九日亥时卒。

第五子弘暄,康熙四十七年戊子五月初一日午时生,母嫡夫人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乌尔锦喇普郡王之女;雍正十三年乙卯正月十九日卒,年二十八岁。

第六子弘参,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十一月二十三日酉时生,母妾郭络罗氏,员外郎永保之女;乾隆三十六年辛卯八月二十一日未时卒,年六十二岁。

【皇十二子履懿亲王允祹】

第一子未有名,康熙四十二年癸未二月初八日卯时生,母庶福晋姚氏,管领玛色之女;本月十四日戌时卒。

第二子未有名,康熙四十五年丙戌六月二十六日寅时生,母嫡福晋富察氏,太保、大学士、伯爵马齐之女;康熙四十六年丁亥四月十四日戌时卒,年二岁。

第三子弘是,康熙四十六年丁亥七月初五日午时生,母嫡福晋富察氏,太保、大学士、伯爵马齐之女;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八月二十日酉时卒,年四岁。

第四子未有名,雍正六年戊申十二月二十二日生,母侧福晋方佳氏,四品典卫方文彬之女;雍正九年辛亥三月二十四日辰时卒,年四岁。

第五子世子品级弘昆,乾隆四年己未九月二十五日卯时生,母侧福晋方佳氏,四品典卫方文彬之女;乾隆十五年庚午三月二十日寅时卒,年十二岁。

第六子未有名,乾隆七年壬戌四月二十九日未时生,母侧福晋方佳氏,四品典卫方文彬之女;本月三十日丑时卒。

【皇十三子怡贤亲王允祥】

第一子已革贝勒弘昌,康熙四十五年丙戌十一月十六日子时生,母侧福晋瓜尔佳氏,郎中阿哈占之女;乾隆三十六年辛卯四月二十一日戌时卒,年六十六岁。

第二子未有名。康熙四十七年戊子十月初一日丑时生,母庶福晋石佳氏,领催庄格之女;康熙四十八年己丑二月二十日亥时卒,年二岁。

第三子多罗贝勒品级弘暾,康熙四十九年十二月十一日丑时生,母嫡福晋兆佳氏,尚书马尔汉之女;雍正六年戊申七月二十日辰时卒,年十九岁。

第四子多罗宁良郡王弘晈,康熙五十二年癸巳五月二十五日辰时生,母嫡福晋兆佳氏,尚书马尔汉之女;乾隆二十九年甲申八月十四日丑时薨,年五十二岁。

第五子弘[日兄],康熙五十五年丙申正月初七日寅时生,母嫡福晋兆佳氏,尚书马尔汉之女;康熙六十一年壬寅正月初五日申时卒,年七岁。

第六子多罗贝勒品级弘昑,康熙五十五年丙申八月初九日卯时生,母侧福晋乌苏氏,头等护卫金保之女;雍正七年己酉二月初一日未时卒,年十四岁。

第七子和硕怡亲王弘晓,康熙六十一年壬寅四月初九日丑时生,母嫡福晋兆佳氏,尚书马尔汉之女;乾隆四十三年戊戌四月十五日未时薨,年五十七岁。

第八子绶恩,雍正三年乙巳九月初七日丑时生,母嫡福晋兆佳氏,尚书马尔汉之女;雍正五年丁未七月十一月寅时卒,年三岁。

第九子阿穆瑚琅,雍正四年丙午四月初五日申时生,母庶福晋纳喇氏,轻车都尉吴尔敦之女;雍正五年丁未闰三月十五日午时卒,年二岁。

【皇十四子恂勤郡王允禵】

第一子已革多罗泰郡王弘春,康熙四十二年癸未九月初一日子时生,母侧福晋舒舒觉罗氏,员外郎明德之女;乾隆四年己未正月二十四日丑时卒,年三十七岁。

第二子多罗恭勤弘明,康熙四十四年乙酉四月初三日寅时生,母嫡福晋完颜氏,侍郎罗察之女;乾隆三十二年丁亥正月初六日申溘逝,年六十三岁。

第三子散秩大臣弘映,康熙四十六年丁亥十一月十九日戌时生,母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二等护卫石保之女;乾隆三十六年辛卯七月二十日酉时卒,年六十五岁。

第四子都统、散秩大臣弘暄,康熙四十六年丁亥十二月初八日未时生,母嫡福晋完颜氏,侍郎罗察之女;乾隆二十三年戊寅十二月三十日辰时卒,年五十二岁。

【皇十五子愉恪郡王允禑】

第一子未有名,康熙五十七年戊戌二月二十四日巳时生,母侧福晋瓜尔佳氏,员外郎博色之女;康熙五十八年己亥十月十六日酉时卒,年二岁。

第二子未有名。康熙五十八年己亥八月十七日寅时生,母侧福晋瓜尔佳氏,员外郎博色之女;康熙五十九年庚子七月十七日卒,年二岁。

第三子多罗愉恭郡王弘庆,雍正二年甲辰七月十七日辰时生,母侧福晋瓜尔佳氏,员外郎博色之女;乾隆三十四年乙丑十二月二十三日丑时薨,年四十二岁。

第四子三等镇国将军弘富,雍正五年丁未三月初七日子时生,母侧福晋杜氏,护军校五儿之女;乾隆四十八年癸卯九月十七日子时卒,年五十七岁。

第五子弘绶,雍正五年丁未九月二十二日子时生,母侧福晋瓜尔佳氏,员外郎博色之女;雍正九年辛亥十一月十九日寅时卒,年五岁。

【皇十六子庄恪亲王允禄】

第一子未有名,康熙五十一年壬辰八月初四日辰时生,母嫡福晋郭络罗氏,三品官品级能特之女;本日卒。

第二子追封和硕庄亲王弘普,康熙五十二年癸巳六月十九日申时生,母侧福晋李氏,杨达色之女;乾隆八年癸亥三月二十二日酉时薨,年三十一岁。

第三子未有名,康熙五十四年乙未九月初九日辰时生,母嫡福晋郭络罗氏,三品官品级能特之女;本月二十日卒。

第四子弘皓,康熙五十五年丙申十二月二十六日辰时生,母侧福晋李氏,杨达色之女;康熙五十七年戊戌八月初九日辰时卒,年三岁。

第五子弘昚,康熙五十六年丁酉正月二十三日子时生,母嫡福晋郭络罗氏,三品官品级能特之女;康熙五十八年乙亥六月十一日子时卒,年三岁。

第六子辅国将军弘明,康熙五十八年己亥三月二十五日子时生,母侧福晋李氏,杨达色之女;乾隆五十二年丁未四月二十五日子时卒,年六十九岁。

第七子未有名,雍正五年丁未十月初三日寅时生,母侧福晋朱氏,县丞朱兆书之女;雍正六年戊申十月初四日申时卒,年二岁。

第八子奉恩辅国公弘融,乾隆二年丁巳七月初九日辰时生,母侧福晋张氏,张存仁之女;嘉庆十一年丙寅十月十三日卯时卒,年七十岁。

第九子弘暧,乾隆四年已未正月二十四日卯时生,母侧福晋张氏,长存仁之女;乾隆九年甲子五月二十二日午时卒,年六岁。

第十子弘晨,乾隆七年壬戌五月初一日寅时生,母侧福晋胡氏,胡宗显之女;乾隆八年癸亥四月十三日辰时卒,年二岁。

【皇十七子果毅亲王允礼】

第一子未有名,雍正十年壬子四月十六日戌时生,母侧福晋孟氏,达色之女;本年十月初八日申时卒。

【皇二十子简靖贝勒允祎】

第一子弘晌,乾隆五年庚申三月二十四日寅时生,母庶夫人王氏,和索礼之女;乾隆七年壬戌正月初七日酉时卒,年三岁。

第二子固山贝子弘闰,乾隆十六年辛未闰五月初一日辰时生,母庶夫人王氏,和索礼之女;乾隆五十六年辛亥十二月十一日申时溘逝,年四十一岁。

【皇二十一子慎靖郡王允禧】

第一子弘昴,雍正六年戊申二朋十一日酉时生,母侧福晋吴氏,吴勋臣之女;乾隆七年壬戌九月二十六日亥时卒,年十五岁。

第二子弘旬,雍正九年辛亥三月初九日子时生,母侧福晋周氏,头等侍卫六格之女;乾隆十四年己巳七月二十六日丑时卒,年十九岁。

【皇二十二子恭勤贝勒允祜】

第一子固山贝子弘昽,雍正五年丁未十月初十日酉时生,母嫡夫人伊尔根觉罗氏,侍郎双喜之女;乾隆;上十九年甲辰三月初四日亥时溘逝,年五十八岁。

第二子未有名,雍正六年戊申十二月十八日辰时生,母妾杨氏,常住之女;雍正九年辛亥正月初八日丑时卒,年四岁。

第三子瑞保,乾隆七年壬戌十一月二十七日丑时生,母妾程氏,六品典卫程启英之女;乾隆十年乙丑十一月二十五日辰时卒,年四岁。

第四子镇国将军弘嵩,乾隆八年癸亥二月二十九日寅时生,母继夫人乌雅氏,内大臣兼尚书海芳之女;乾隆四十二年丁酉六月初五日巳时卒,年三十五岁。

第五子辅国将军弘丰,乾隆九年甲子三月二十五日寅时生,母继夫人乌雅氏,内大臣兼尚书海芳之女;嘉庆八年癸亥九月二十六日辰时卒,年六十岁。

【皇二十三子郡王衔诚贝勒允祁】

第一子弘昭,雍正九年辛亥九月初六日申时生,母侧夫人张氏,罗密之女;雍正十三年乙卯三月初三日申时卒,年五岁。

第二子奉国将军弘昑,雍正十一年癸丑十二朋肚十九日丑时生,母侧夫人张氏,罗密之女;乾隆四十六年辛丑五月初一日亥时卒,年四十九岁。

第三子奉国将军弘亮,乾隆十一年丙寅三月二十四日酉时生,母妾李氏,李成之女;嘉庆十八年癸酉八月二十七日酉时卒,年六十八岁。

第四子弘纯,乾隆十九年甲戌十一朋二十八日申时生,母妾李氏,李成之女;乾隆二十一年丙子八月二十二日戌时卒,年三岁。

第五子贝勒品级固山贝子弘谦,乾隆二十九年甲申七月初一日戌时生,母妾姜氏,姜三杰之女;嘉庆二十年乙亥三月初五日辰时卒,年五十三岁。

第六子奉恩将军弘霈,乾隆三十七年壬辰六月十三日寅时生,母妾高氏,高宜瑚之女;嘉庆十年乙丑一月初三日申时卒,年三十四岁。

第七子辅国将军弘善,乾隆三十八年癸巳闰三月初二日亥时生,母妾王氏,王伍之女;道光四年甲申六月初十日丑时卒,年五十二岁。

【皇二十四子諴恪亲王允袐】

第一子多罗诚密郡王弘畅,乾隆五年庚申十一月十九日寅时生,母嫡福晋乌雅氏,内大臣兼尚书海芳之女;乾隆六十年正月二十九日卯进薨,年五十六岁。

第二子奉恩将军弘旿,乾隆八年癸亥九月三十日寅时生,母侧福晋殷氏,殷大成之女;嘉庆十六年辛未五月初八日申时卒,年六十八岁。

第三子不入八分镇国公品级镇国将军弘康,乾隆十二年丁卯八月初八日酉时生,母侧福晋钮祜禄氏,保平之女;嘉庆十九年甲戌四月初四日亥时卒,年六十八岁。

第四子头等侍卫已革辅国将军弘超,乾隆二十年乙亥九月十二九日寅时生,母庶福晋陈氏,陈有贤之女;嘉庆十三年戊辰闰五月二十六日午时卒,年五十四岁。

============================================================

如果算所有孙子(命名和未命名的),那么允礽的第一子生于康熙三十年十二月二十八(公元1692年2月14日),是康熙最早得的孙子。但是他早夭未命名(活了十一岁还未起名字,还是真正意义上的皇长孙,奇哉怪也)。如果只算取名的诸孙,那么允礽次子弘晰生于康熙三十三年七月初五(公元1694年8月25日),是实际上的长孙,而且还是嫡孙。

康熙诸孙中最晚出生的并非楼上所说的弘超,而是允祁第七子弘善,生于乾隆三十八年闰三月初二日(公元1773年4月23日)。比弘超年龄小的还有允祁的第五子贝勒品级固山贝子弘谦(生于乾隆二十九年七月初一日)和第六子奉恩将军弘霈(生于乾隆三十七年六月十三日)。

以允礽未命名的第一子算的话,康熙最大和最小的孙子年龄相差81岁。

以弘晰算的话,康熙最大和最小的孙子年龄相差79岁。

康熙有几个儿子和女儿?

康熙共有35子、20女。其中只有24个儿子、7个女儿活到成年。皇长子允禔康熙十一年(1672年)生。母惠妃纳拉氏。据传教士白晋说:“皇上特别宠爱这个皇子,这个皇子确实很可爱。他是个美男子,才华横溢,并具有其他种种美德。”由于他在皇子中年龄居长,替乃父作事最多。征讨葛尔丹时,康熙任命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19岁的允禔从征,任副将军,参与指挥战事。还衔命祭华山,管理永定河工程。26岁,被封为直郡王。十年后因争储位,谋害太子,被康熙革王爵,监禁,雍正12年卒。皇二子允礽生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因系孝诚仁皇后所生,为嫡长子。康熙十四年,在他还是个一岁多的婴儿时,就被立为太子。但在康熙四十九年九月被废;四十八年,复立;五十一年十月,再废,受禁锢;雍正二年卒,追封理亲王,谥号密。 皇三子允祉生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母荣妃马佳氏。允祉博学多才,成为乃父学术上的得力助手。康熙征葛尔丹时,允祉领镶红旗大营。21岁,被封为诚郡王;次年,降为贝勒;32岁,晋诚亲王。雍正即皇位,命允祉守护父亲的景陵。雍正八年,被夺爵、囚禁。十年,去世。皇四子胤禛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母孝恭仁皇后。康熙亲征葛尔丹时,胤禛奉命掌管正红旗大营。20岁,被封为贝勒,31岁,晋雍亲王。康熙驾崩,胤禛即位,为雍正帝。 皇五子允祺生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母宜妃郭络罗氏。康熙认为此子心性甚善,为人敦厚。康熙征葛尔丹时,允祺奉命领正黄旗大营。19岁,被封为贝勒,30岁,晋恒亲王。雍正十年死,谥号温。 皇六子允祚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母孝恭仁皇后。康熙二十四年夭折。 皇七子允佑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母成妃戴佳氏。康熙夸他:“心好,举止和蔼可亲。”康熙亲征葛尔丹时,命允佑领镶黄旗大营。18岁,被封为贝勒;29岁,晋淳郡王。八年,卒。皇八子允禩康熙二十年(1681年)生。母良妃卫氏。少时为允禔母惠妃抚养。诸臣奏称其贤,康熙的哥哥裕亲王也在皇帝面前夸他“心性好,不务矜夸”。康熙自然喜爱,17岁,即被封为贝勒。后署内务府总管事。因争储位被夺贝勒,并受拘禁。允礽获释,允禩复为贝勒。雍正即位,为稳定其情绪,命总理事务,进封廉亲王,授理藩院尚书。元年,命办理工部事务。四年,雍正以其结党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并削宗籍,更名为阿其那。同年,死。皇九子允禟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母宜妃郭络罗氏。26岁,被封为贝子。雍正即位后,命其出驻西宁。后以其违法肆行,与允禩等结党营私为由,于雍正三年夺爵,幽禁。四年,削宗籍,令改名塞思黑。同年,卒。皇十子允(礻我)敦郡王,辅国公皇十一子允禌,幼殇皇十二子允祹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生。母定妃万琉哈氏。康熙四十八年,封贝子。曾署内务府总管事务,办理正白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康熙御极60年,派允祹祭圣京三陵。次年,任镶黄旗满洲都统。雍正即位,进封履郡王。乾隆即位,进封履亲王。乾隆二十八年, 皇十三子允祥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康熙六十一年,雍正即位,封为怡亲王,命总理户部三库。雍正元年,总理户部。为人“敬谨廉洁”,雍正照例赐钱粮、官物,均辞而不受;对雍正“克尽臣弟之道”,总理事务“谨慎忠诚”,为雍正所赏识。三年,从优议叙,复加封郡王,任王于诸子中指封。后总理京畿水利,多有建树。又办理西北两路军机。八年,死。是雍正最知心、得其协助最多的兄弟。 皇十四子允禵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生。母孝恭仁皇后。与雍正、允祚同母。但党附允禩,与雍正对立。康熙四十八年,封贝子。五十七年,任抚远大将军,征讨策妄阿拉布坦。六十年,率师驻甘州,进次吐鲁番。雍正元年,晋为郡王。三年,被降为贝子。四年,革爵禁锢。乾隆即位时,命释放,封辅国公。乾隆十二年,晋贝勒。十三年,晋恂郡王。二十年,卒,谥号勤。 皇十五子允偶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生。母顺懿密妃王氏。雍正四年,封贝勒,命守景陵。八年,封愉郡王。九年卒,谥号恪。 皇十六子允禄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生。母顺懿密妃王氏。因庄亲王死后无嗣,雍正命他袭封。乾隆三十二年死,谥号恪。 皇十七子允礼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生。母纯裕勤妃陈氏。雍正元年,封果郡王,管理理藩院事。六年,晋亲王。七年,奉命管工部事。八年,总理户部三库。十一年,授宗令,管理户部。十二年赴泰宁,送达赖喇嘛还西藏,沿途巡阅各省驻防及绿营兵。十三年,返京,办理苗族事务。乾隆即位,命总理事务,解宗令,管刑部。乾隆三年卒。 皇十八子允衸康熙四十年(1701年)生。母顺懿密妃王氏。康熙四十七年,夭折。 皇十九子允稷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生。母襄嫔高氏。康熙四十三年,夭折。 皇二十子允袆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生。母襄嫔高氏。雍正四年,封贝子,八年,晋贝勒。十二年命祭陵,称病不行,降辅国公。乾隆即位后,复封贝勒,守泰陵,二十年,死。皇二十一子允禧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熙嫔陈氏生。立志向上,颇有文才。雍正八年,封贝子,晋贝勒。乾隆即位,晋慎郡王。乾隆二十三年死。皇二十二子允估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母谨嫔色赫图氏。雍正八年,封贝子;十二年,晋贝勒。乾隆八年死。皇二十三子允祁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生。静嫔石氏生。雍正八年,封镇国公。十三年,乾隆即位,晋贝勒,后降镇国公。乾隆45年,复封贝子,两年后,晋贝勒。49年加郡王衔。50年死。皇二十四子允秘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生。母穆嫔陈氏。禀性忠厚平和。有学识。雍正十一年,允秘十七岁,封缄亲王。乾隆38年死。

雍正王朝中太子和张春华的奸情?

雍正王朝这部剧中太子与母妃私会是假的,清宫戏中这样的戏码比比皆是,在甄嬛传等清宫戏中都有类似的戏码出现,但在历史上却有真实的类似情况出现。

在《雍正王朝》这部剧的开篇中,就是太子胤礽和母妃郑春华在一起私会的戏码。这组镜头的出现,预示了太子的荒淫无德,暗示其被废也是早晚的事。而且,太子和郑春华幽会的事,最终也被康熙在行宫鹿苑撞见。也是因此事,康熙被气晕了过去。苏醒以后的康熙,非常烦躁。一是因为,太子如此乱伦之事,欺君罔上啊;二是因为,妃子竟然不甘寂寞,勾引起太子!

除了《雍正王朝》,在《康熙王朝》,《甄嬛传》等清宫戏中,也有类似的故事。例如:胤礽和红玉(朱三太子女儿)的故事,甄嬛和老十七的故事。不过,以上的故事都是虚构的,不是历史上的真是事件。

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生活也很开放,她还把自己喜欢的“男宠”(即莲花六郎张昌宗)献给母亲武则天。电视剧中的情节虽然是假的,但历史上类似的真实事件比比皆是,尤其春秋战国时期,儿子私通父亲的妾,多得让人发指。人们还给这种行为,起了一个正式的称谓:蒸。其实这个镜头只是为了凸显太子的荒谬,为以后的情节发展做一个铺垫,预示着太子只顾与母后玩乐,不顾四爷儿子的死活,历史上没有这样的事发生。

康熙九阿哥?

爱新觉罗·胤禟(1683年10月17日—1726年9月22日),雍正帝即位之后改名为允禟,清圣祖康熙帝的第九子,雍正帝异母弟,母宜妃郭络罗氏。属于八阿哥党。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受封固山贝子,封入正蓝旗。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康熙帝驾崩,临终以皇四子胤禛为继承人。胤禩集团的希望彻底落空了。从此胤禟开始连遭厄运。雍正元年(1723),奉命赴西宁驻扎。雍正三年(1725年)七月革爵。雍正四年(1726年)初,革去黄带子,削除宗籍。

同年八月,定罪状二十八条,送往保定,加以械锁,暂交直隶总督李绂监禁,令改名塞思黑。胤禟在狱中被折磨而死,也有传说是被毒死的。享年四十三岁。乾隆间恢复原名、宗籍。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