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与秦始皇的关系,嬴政是芈月的什么人?
嬴政就是秦始皇,芈月即大秦宣太后,是秦始皇的太奶奶。具体讲,芈月和秦始皇的关系应该是:
芈月——秦昭襄王(芈月儿子)——秦孝文王(芈月孙子)——秦庄襄王(芈月曾孙)——秦始皇(芈月玄孙)。
嬴政是嬴稷第几个儿子?
赢政不是赢稷的儿子。赢政是赢子楚(赢异人)的儿子,赢子楚是赢柱的儿子。赢柱才是赢稷的儿子。赢政是嬴稷的曾孙。
秦始皇嬴政,秦庄襄王和赵姬之子。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嬴政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后回到秦国。前247年继承王位,时年十三岁。前238年,平定长信侯嫪毐的叛乱,之后又除掉权臣吕不韦,开始独揽大政。重用李斯、王翦等人,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之后,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遂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同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水系。但是到了晚年,秦始皇求仙梦想长生,苛政虐民,扼杀民智,动摇了秦朝统治的根基。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邢台沙丘。
秦始皇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秦昭襄王熬死六国几代君王?
十五位。
秦昭襄王,是继孝公、惠文王之后秦国又一位伟大的君王。
秦昭襄王在政治以及军事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在位期间也是秦国对外征战最频繁的一个时期,对山东六国发动了多达二十余次战役,使大秦锐士的威名盛传于世。
而且,秦昭襄王的在位时间是秦国历代君王中最长的,足足长达五十六年。在先秦时期,人的寿命较短,那时候能活到五十岁就已经是长寿之人了,而秦昭襄王活了七十五岁,在他统治期间各国君主之位换代频繁,秦昭襄王凭着长寿熬死了一个又一个老对手,堪称是战国时期的长寿之星。
据统计,在秦昭襄王统治时期,六国的君王被他熬死了十五位,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被他熬死的各国君主。
楚国两位,楚怀王、楚顷襄王
楚怀王
秦昭襄王继位时,楚国的君主还是楚怀王,楚怀王是秦惠文王的老对手,他曾被张仪戏耍而发兵攻打秦国,却丧兵辱国被打回老家。后来秦楚武关会盟时楚怀王被秦昭襄王强行扣押,最后客死在咸阳。楚怀王在位时间约三十余年,若不是被秦国幽禁,他应该还能再多活几年。
楚怀王死后,其子熊横继位,也就是楚顷襄王。楚顷襄王即位时楚国已经开始走向衰落,他在位期间既无大功也无大过,算是一个平庸的君主,在位时间约三十六年,死后其子熊完继位,是为楚考烈王。
楚考烈王
秦昭襄王时期,楚国的几位君王在位时间也是比较久的,秦昭襄王熬死了两位楚王,尤其是楚怀王的死使楚国彻底走向下坡路。
韩国两位,韩襄王、韩釐王
韩襄王在位期间推行改革,使弱小的韩国暂时恢复了些生机,曾与齐、魏合纵伐秦,但以失败告终,韩襄王在位十六年,死后韩釐王继位。
韩襄王
韩釐王在位期间,与魏、周联合攻打秦国,秦军在伊阙大败联军,斩首二十四万,使韩国国力大伤。后参与了著名的五国伐齐战役,在楚国攻韩时去世,在位时间二十三年,其子韩恒惠王继位。
秦昭襄王时期韩国轮换了三位君主,秦昭襄王熬死了两位,因为韩国实力弱小又紧邻秦国,韩釐王的孙子韩王安在位时,秦国消灭了韩国,成为了山东六国第一个灭亡的国家。
赵国两位,赵武灵王、赵惠文王
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是一代雄主,他在位期间大力推行胡服骑射制,使赵国军力强盛,跻身一流强国行列。而且秦昭襄王在燕国做质子的时候,是在赵武灵王的鼎力支持下才能够安全回国继承王位,赵武灵王也可以说是秦昭襄王的恩人。
但赵武灵王一世英名,最后竟然活活饿死于沙丘,年不过四十五岁。赵武灵王在赵国鼎盛的时候,就将王位禅让给了儿子赵惠文王,真实在位时间应该三十一年左右。
赵惠文王
赵惠文王也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主,他在位时间,重用廉颇、蔺相如、赵奢等能臣猛将,曾多次以一国之力与秦国正面交战互有胜负,使赵国被奉为山东六国之首,与秦国争霸天下。公元前266年去世,在位三十三年,其子赵丹继位,是为赵孝成王。
秦昭襄王在位期间,赵国共历三王,其中武灵王、惠文王都是一代名主,但在赵孝成王时期,赵国在长平之战中大败于秦国,损失了四十五万精锐,元气大伤的赵国从此再无争霸之资。
魏国两位、魏襄王、魏昭王
秦昭襄王继位时,魏国当时在位的是魏襄王,魏襄王是魏惠王之子,他即位后第一件事就是合纵五国攻秦,但还没打几仗就撤兵了,此后魏国在他的统治下是一天不如一天。公元前296年,魏襄去世,魏昭王继位。
魏昭王
魏昭王在位时,秦国多次进犯三晋,在伊阙之战斩首魏韩联军二十四万,秦国夺走魏国十余城,魏国更加衰退。公元前277年,魏昭王去世,在位时间约十九年,其子魏圉继位,是为魏安釐王。
魏国在秦昭襄王时期共历三王,而且皆是平庸之君,致使魏国再无复兴霸业之望。
齐国三位、齐宣王、齐湣王、齐襄王
齐宣王
秦昭襄王初期,齐国君主为齐宣王,齐宣王在位十九年,在位期间曾吞并燕国全境,后在六国胁迫下退兵,死后由齐湣王继位。
齐湣王在位期间,接连击败楚、秦两大强国,后又吞并宋国,齐国的强大引起公愤,乐毅率领五国联军攻齐,齐国险些灭国,齐湣王在逃亡的路上被杀,在位十七年。
后齐将田单攻破燕军,齐国复兴,齐人拥立齐湣王之子田法章为齐王,也就是齐襄王。齐襄王在位期间,赵、秦多次攻打齐国,齐国国力衰退,公元前265年,齐襄王去世,在位共十九年,其子田建继位。
齐湣王
在秦昭襄王统治时期,齐国共历了四位齐王,在齐湣王当政时期,齐国遭遇了毁灭性打击,险些被灭国。就算田单复国之后,齐国的国力也大不如前,从此齐国偏安一隅,再无争霸之心。
燕国三位、燕昭王、燕惠王、燕孝王
秦昭襄王初期,燕国的统治者是燕昭王。燕昭王是燕国历代最杰出的君王,他礼贤下士,励精图治,在统治期间燕国进入了鼎盛时期,曾险些灭掉强大的齐国。公元前279年,燕昭王去世,在位三十三年,其子燕惠王继位。
燕昭王
燕惠王即位后,因中了齐国反间计,临战更换主帅,逼走燕国名将乐毅,导致燕军大败,进而失去了占据的大部分齐地。公元前272年,燕惠王去世,在位时间不过短短七年,燕武成王继位。
燕武成王统治期间毫无建树,在位十四年去世,其子燕孝王继位。
燕国在秦昭襄王时期共历四王,其中燕昭王将燕国带入了短暂的巅峰时期,而燕惠王却因为听信谣言导致满盘皆输,从此燕国困于北方苦寒之地,再想南下称霸谈何容易。
秦昭襄王
在秦昭襄王统治秦国的岁月,是战国纷争最激烈的时期,秦昭襄王凭着长寿熬死了赵武灵王、燕昭王等乱世雄主,在诸国王位频繁更替的时候,异常长寿的秦昭襄王可谓是“一枝独秀”。但秦昭襄王除了长寿之外,他对秦国所做出的贡献也是非同凡响的,尤其是军事方面。
伊阙之战斩杀韩魏二十四万联军,使韩魏俯首称臣。合纵五国讨伐齐国,使强齐险些灭国。鄢郢之战攻破楚国都城郢都,使楚国元气大伤。最重要的是长平之战的胜利,使赵国举国男子丧尽,再无能力单独对抗秦国。
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在军事方面的成就,甚至不亚于之后的秦始皇嬴政,他大幅度削弱了山东六国的实力,为秦国一统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嬴政继位前是什么王?
嬴姓,赵氏,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 嬴政称帝前称秦王,至于什么王,是死后给的谥号,嬴政后来称帝了,就不会再加王的谥号,所以旧称秦王,没有谥号,比如嬴政的曾祖秦昭襄王 活着的时候也就是秦王而已,昭襄都是死后才加的谥号。
秦昭襄王见过秦始皇吗?
秦昭襄王赢稷是秦始皇的曾祖,秦昭襄王生秦孝文王,秦孝文王生秦庄襄王,秦庄襄王生嬴政。秦昭襄王当然应该没有见过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