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年时月周日季按顺序排列,背后有怎样的文化背景?
我们上班之后,每份职业都有自己的调性,像我们这种和互联网打交道的,所谓的“996”其实根本不夸张,更多的时候都是“007”,基本全天午休,手机还得24小时待机,生怕错过什么重要的信息,可以说压力强度都很大。
反观我的亲戚,政府部门工作,人家才是真正的早8晚5,周六周日还有双休日。我也时常感叹,人家这才是生活和工作都不耽误。没事还能放个假,这人生的归属权还是被自己牢牢地抓住。
我朋友就说,时代是进步了,现在当官还能放个假,休息休息,看古装历史剧的时候,古代官员就没有放过假的,好像是天天都得上朝。
开始我也这么觉得,便去查了一下史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古代的官吏日子也很滋润啊,他们也不是全年无休,反而是休整有度,每周都有个一两天调整状态,沐个浴,踏个青,只要没有战乱,人家日子也很悠闲呢。
古代官员放假其实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的先秦,那时就已经有了休假制度,一直传承至今,放假制度也在朝代的更替下更加完善,有时候想想古人的日子也蛮不错的,一起看看古人是怎么放假的吧。
古代官员放假制度,起源秦汉,最初叫做“告归”古代官员的放假制度,最早起源是先秦时期,秦始皇刚刚平定六国,统一政权,对国家的法制还是有所疏漏的。
因此,在先秦的时候,古代官员虽然有放假,但是他们的放假制度很模糊,连放假的日子、什么时候可以放假、放假多久都没有固定数值,大抵就是可以随便请假,什么时候回来你自己估计就好了。
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中有记载:
刘邦任秦朝亭长时,“常告归之田”。当时,刘邦还是泗水亭长,手下十来个人,说起来也算个小官,他想请假,没有具体的申报路径,理由也只是想要回家耕田、务农,以“告归”请求放假,上面便同意了,连他什么时候回来都不过问。
从放假这里来看,秦朝的制度是有所松懈的。关于秦朝官员的放假,其实都是零零散散的,没有具体的制度。话又说回来,秦朝当个官吏多不容易,一般人也不会随便请假。
这种状态到了汉朝,就大有改善,刘邦称帝后,关于官员放假,有了成体系的要求,这一时期的官吏,其实才是真正的休整有度,劳逸结合,日子过得蛮舒服。
《汉律》中记载:
“吏员五日一休沐。”在汉朝时期,官员的放假叫做“休沐”或者“五日休”,其实都是从这里而来。唐代《初学记》曾经提过:
休假亦曰休沐。汉朝的官吏,每五天就休整一天,那么休息这一天用来干什么呢?
其实就是洗个澡、休整休整状态,因为古人的头发又厚又长,洗起来是十分麻烦的,所以即便是官员,他们平常也是不洗头的,是的你没有听错。不洗头气味就很难闻,所以这个放假,其实就是给官员时间,去清洁一下身体,否则朝堂环境臭气熏天,皇帝也受不了。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官员放假有轻重缓急三国时期和汉朝接连,基本没得到休养生息的时候,连年的战火纷飞,对于官吏放假制度,在这一时期,是完全继承汉朝的制度。
三国孟康在《汉书注》中有记载:
“古者名吏休假曰告.”“三国时期的官员,和汉朝一样,只要递个告归的申请即可,但是放假多久,其实是没有具体限制的,总之忙完就赶紧回来上朝。
后来发展到了晋朝,官员的放假就有轻重缓急之说。晋朝文献有说:
“急假者一月五急,一年之中以六十日为限,千里内者疾病中延二十日。”晋朝对官员放假有了严格的数量要求,却也出于人情,如果生病的话,可以延长假期20天,一年之中可以有60天时间放这种“急假”。相比秦汉时期,无疑这一时期的古代官吏,更有自自由感。
魏晋南北朝之后,关于官员放假,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叫做“轮休”。其实大体和之前没什么区别,不过是朝廷颁布法令,每个多少天一休,要固定频率,不得随意更改。
从某种程度来说,轮休的严格执行,在国家法制上起到了促进作用,“轮休”政策,也在后来的唐朝等朝代,继续沿用下去。
唐宋时期,官员放假措施加以改进,增加了“荀休”等政策《唐会要》中记载:
“永徽三年二月十一日,上以天下无虞,百司务简,每至旬假,许不视事,以与百僚 休沐,唐高宗李治根据天下太平的大好形势,每个月上旬、中旬、下旬各放一天假, 叫作上浣、中浣、下浣,称为“旬休”。唐高宗年间,为了方便某些偏远的将军等官吏,五天一轮休不方便,便出台了十天一轮休的政策。
虽然对某些官职的人手上,可以妥善安排,但是无疑给大多数官吏增加了工作负担。所谓荀休,其实就是上中下旬各休息一天。
皇帝还美其名曰发布法旨,每到荀休,官员都不得工作,只能休息。看起来是皇帝关心臣子,但是人家十天就放一天假,还用你说吗,谁都知道休息吧......
到了宋朝,官吏的日子就舒服多了。宋太祖赵匡胤称帝后,重文轻武,国家一直处于休养生息的状态,在外敌没入侵之前,宋朝人民的日子过得十分的惬意。
除了唐朝设定的“荀休”政策外,在这个基础上,朝廷又增加了别的放假策略。
在《文昌杂录》中记载;
元日(即春节)、寒食、冬至各放假七日.这种节日的假期,在之前的朝代可没有,算是朝廷对官员的一点福利,过节就不要上班了,阖家团圆,增加官员的幸福感还是比较重要。
根据统计,宋朝时期的节日,大概有50多种,总共放假加起来能有100多天,占了全年的三分之一,官员有三分之一时间都在休息,这种日子简直就是神仙日子啊,怪不得宋朝文人拼了命也要求个功名,这诱惑太大了。
元明清时期,官员放假比较严苛,日子不太好过从元朝开始,官吏自由的幸福生活就被打破了。传统放假的节日从100多个骤减到16个,算起来,轮休的时间其实也就几个月时间。
明清时期,基本延续了元朝的放假制度,先前的“轮休”和“荀休”政策,渐渐减少,甚至都直接取缔了。
在明朝中后期,只有两种人可以享受“轮休”,一种是国子监的监生,另一种就是翰林院的学士,都是为了给文人足够的休息时间,更好地工作吧。
翰林院庶吉士,五日一休沐,必使内臣随行,且给校尉驺从。节日的假期也大不如从前,从100多个节日,渐渐变成了春节、中秋节等等大的节日,即便是这种大的节日,也就只能放个三天。
但是有一个特殊,官员可以放三年假期,就是遭逢父母丧事,朝廷就允许官员放下手下的事情,去奔丧,这就是有名的“丁忧政策”,不得不说,这点还是很人性化的。
从古看今,其实还是现代人的日子好过一点,但是不管多少,古代官员其实人家也有假期,所以说古代官吏全年无休,是不可能的,古人也是人啊,也需要休息。
古时候的人每天每周每月上班时间是怎样的?
农民: 农人每天的时间表,是从日出到日落都在田里工作。仅有在中午他的家人给他送饭时才停歇,这是自古以来的习惯。 农民的节日是社日,有春社和秋社。早在周朝,这些庆典的开支就已成为农民预算里的例常项目。在祭社神以后,酒肉由乡中众人分享。如果碰到丰年,家家户户都会有人喝醉,要家人扶着回去。这一天,所有人都完全没有工作,包括学童和妇女。因为有一个迷信,如果这一天谁不休息,就会变得又蠢又笨。元代以来,社日逐渐衰退,有人认为这是蒙古外族朝廷禁止群众集会的结果。但是农人仍然常在村中的庙里举行一年一度的节庆,虽然庙神和节日各地有所不同。如前所述,明、清时期的重要节日是新年、端午和中秋。这三个主要的节庆称为三大节,各阶层都是一样的。 -------------------------------------------------------------------- 商人: 从汉代到唐代中叶,政府在城市中指定市场的地区,商人集中在那里营业。同一种行业的人住在同一行里,而政府对他们施以广泛的控制和监督。依照古来的习惯,要到中午才开市。在唐代,中午击鼓二百下开市,到日落前的七刻钟击钲三百下而散。这个规定自9世纪起逐渐松弛。到了12世纪,一般大城市里从清晨到深夜都有商业活动。商人不再受地区或时间的限制了。和政府减少对市场控制同时并进的,是郊区市场的发展,这种市场称为“草市”,从一开始就很少受到控制。当然,在宋代及宋代以后,仍然像从前一样,在市镇和乡村里有定期的市集。这种市集大致上只在当天的一段时间内开市,因为没有延长时间的必要。 ------------------------------------------------------------------ 工匠: 工匠的工作时间表就像农人一样,包括整个白天。在唐代,政府规定三月和七月的时期为“长功”;十、十一、十二、一月时期为“短功”;其他月份时期为“中功”。大致是政府规定在不同的月份里有不同的工作分量。在较近的时代,大约从宋代开始,城市里的工匠通常变成在晚上也和白天一样地工作。这个发展显然和商人时间表的改变类似,但是施行的范围没有那么广。只有室内的手艺才需要晚间的工作,而且大约只有半年(譬如,自九月起,至三月止),用来补偿一年之中这段时间较短的白天。这似乎反映了工业发展要比商业发展落后。 -------------------------------------------------------------------- 官员: 汉代官员在每五天之中可以有一天不办公,这个假日称为“休沐”,下至隋代仍然奉行这一个假日。不过在汉代以后的分裂时期,南方中国曾经有所改变;我们知道,至少建都在今日南京的梁朝曾经规定每十天之中才仅有一次的例假。自唐至元都奉行这一个规定。这些假日称为旬假或旬休,在每月的十日、二十日和最后一天(即二十九日或三十日)。明、清时代再进一步削减,完全废去这一类假日的规定(直到民国时期,星期天才成为官方假日)。 官员的父母亲去世之后会强迫解官三年。(尤其是明清两代) 政府法令最初只规定了三个主要的节庆:新年、冬至,还有皇帝的生辰。实际上,端午节和中秋节也变得重要了。不过明、清时期的主要改变是采用了长约一个月的新年假或寒假。钦天监的官员会选择十二月二十日左右的一天,作为全国官员“封印”的日子。大约一个月之后,又会宣布另外一天来“开印”。在这一段期间,官员仍要不时到他们的官署,但是司法案件完全停止处理。寒假可以看作是对例假日和节庆假日损失的补偿。 ------------------------------------------------------------------- 学生:中央官学(太学或国子监)学生的待遇大致和官员相同,同样地有相当多的假日。这些学生的数量不多,多半是数百人,而数千人的时候较少。大部分学生在私学私塾读书,他们在上、下午都用功,只有主要的节庆才放假。明、清时期,私学私塾也有大约一个月的新年假或寒假。农家子弟的学校只在农闲季节上课。
你什么时候觉得自己老了?
1.老公晚上洗了澡,笑眯眯地对我说:“老婆,今晚我可以在主卧吗?”我立马对他说道:“不要不要,床太小了,我怕你压到孩子了,你快点去书房睡觉吧!”唉!一天带孩子够累的了,晚上只想安安静静地刷会儿手机,然后睡觉,其他的啥也不想了。
2.接孩子放学的时候怕给孩子丢脸,特意穿上了花裙子,扎起了丸子头,并花了淡妆,兴高采烈地站在门口等着孩子出来。
没想到旁边有个老太太经过,看着我说:“你也是大二班的家长吧!是哪个孩子的奶奶,打扮得还很精致呀!”我忍着怒气问道:“你从哪里看出我是孩子的奶奶了?”没想到看太太手舞足蹈地说:“你看你虽然花了妆,但是眼睛里已经老了。”听完,我立马闭了嘴,我承认我老了。
3.有段时间脾气莫名地变得烦躁起来,对老公孩子都是无缘无故的习惯发脾气,身体有的时候也会突然眩晕,睡眠感觉也不太好了,我以为是生病了。跑到医院检查,结果医生说我身体一切正常,更年期可能提前了,让我平时规矩作息时间不早熬夜,平时多运动并且保持适当的运动。
4.去美发店做头发,本只打算烫一下做个造型就可以,没想到美发店的师傅不停地给我推荐染头发,原因是我一直让我引以为傲的头发,不知道啥时候也找了寥寥无几的白头发,虽然不多但遍布全头,也只有扫发能解决。所以只打算花三百块钱的我又多花两百块染了头发。唉!老了。
5.某个清晨起床后,老公盯着我看了很久,淡淡地说道:“我怎么感觉最近你有点肿啊?”肿?我立马按了按自己的眼睑和脸颊,还有大腿和脚背,不肿啊?
然后老公像是恍然大悟,说道:“你是胖了吧!赶紧上秤。”不称不知道,一称吓一跳,今天整整胖了10斤,看来真是老来发福了。
6.和朋友一起逛街买衣服,到了结账的时候怎么都找不到手机了,于是在试衣间,包包,休息椅子翻来覆去地找手机。
这时候,售货员一直盯着我的手说道:“女士,你手机拿的不是你的手机吗?”天啊!瞧我,拿着手机找手机,这不是老了是什么?
在人体里,人的大脑在14-18岁左右,发育完全成熟。但随之迎来的就是大脑的衰老,从20岁开始,大脑的神经细胞开始逐渐减少,到了40岁之后,每天人大脑里都要减少约1万个神经细胞,衰老是飞快的。所以记不住事情是很正常的。
7.有天晚上刷牙,明显感觉到自己前面两颗门牙有些松动,吓得我大惊失色,真怕这两颗牙马上就要掉了,不停地脑补补牙的费用。
第二天清晨立马跑去牙科,牙医告诉我因为我有牙结石,所以有轻微的牙周炎,再加上年龄增大,牙齿出现疾病松动是避免不了的。
牙医嘱咐我,让我少吃刺激性和坚硬的食物,并且避免吃巧克力,喝咖啡,浓茶,并做到每年检查牙齿两次,洗牙一次。
8.有一天早晨照镜子,突然发现自己的右眼球上有一个很小的白色的小泡泡,吓得我以为是长了什么不好的东西。二话不说跑去看眼科,一番检查后医生平淡地说,“问题不大到了这个年龄是避免不了的,眼睛一天天变老,长点黄斑白斑的比较正常,所谓人老珠黄就是这个意思。我给你开个眼药水回去滴吧!也就是心里安慰吧!”
那些眼药水我失落地走出科室,不禁感叹,我真的是人老珠黄了。
9.口味也开始有了变化,不再追求吃那些辣的酸的食物,慢慢的饮食开始变得清淡起来,更喜欢吃一些营养健康的食物。
10.熬夜的代价太大,有次高中同学聚会,晚上又是唱歌又是跳舞的,折腾到凌晨五点才回家睡觉,早上八点又起床上班。
发现那之后的几天都不在状态,不是电脑信息录入错误,就是上班带错东西,吓得我们经理还以为我生病了。
所以说不觉得老不行啊!记得18.19岁的时候,晚上玩个通宵,第二天照旧上课,现在真是不服老不行啊!
11.嘴巴里面的口腔溃疡总是好不了了,以前也长,但忍个几天就好了,现在不行了必须要用药了,按照药店服务员的说法就是年龄越来越大了,免疫力不如从前了,生病不能在硬扛着了,该用药就要用药了。
12.几年前穿着很舒服的鞋子现在穿起来莫名地开始磨脚了,按照大家的说法,女性年龄大了,钙流失得厉害,脚丫子上的骨节慢慢变大了,以前穿的鞋子现在要偏大半个码了,不然就不舒服了。
13.儿子无意间给我拍了张没有美颜的侧面照,照片里的自己眼角的皱纹都快要夹晕一只蚊子了,自己在默默删除照片的同时,真的感叹我老了,年轻的时光再也回不去了。
写在最后:
每天都盼着孩子长大的同时,也在看着自己慢慢地变老,虽然有时也会伤感,也会感叹,但每个人的衰老就是一个自然规律,我们在无法改变这个现实,只能选择坦然接受,让自己优雅的老去,从容的生活。
如何评价张火丁?
程派青衣张火丁是我最喜欢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她15岁入天津戏曲学校学习,后成为著名程派艺术大师赵荣琛的关门弟子。张火丁气质忧郁淡雅,行腔婉转低回,表演节奏分明,身段丰富多彩,唱念做舞颇具大家风范,被誉为“程门独秀”。
与许多京剧名角很小就开始学习京剧不同,张火丁实际起步很晚。
张火丁1971年生于吉林白城,这座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的小城,是一个人杰地灵、风光旖旎的好地方,同时又是名闻遐迩的东北“二人转”的发祥地之一。白山黑土养育了一方人,张火丁的父亲在该市的评剧团里从事艺术指导工作,受家庭熏陶,富有艺术灵气的张火丁从小就深深爱上了戏曲艺术。但好事多磨,从10岁到15岁,小火丁连续5年三次考京剧戏校都没有成功,1985年父母迁居河北廊坊,已经错过黄金年龄张火丁再也不想耽误了,便到当地一家小剧团学习被俗称为“蹦蹦戏”的评剧。但小火丁心里仍然放不下京剧,每天练完评剧之后,自己就偷偷跑到一边练京剧喊小嗓。父母亲被这个倔强的女儿打动了,不久便把她送到天津戏校,张火丁从此成为天津戏校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当时唯一的自费生。
“那时我的户口不在天津,毕业后不分配工作,可是能够让我学习京剧我已经很满足了。从小我就好像对京剧着了魔似的,京剧的旋律、表现形式,让我感觉我可能一辈子要生活在京剧里了。”多年后张火丁忆及那段难忘的经历时,仍然是满脸的感慨。作为一个年龄偏大的自费生,张火丁在戏校里条件并不突出,但她满怀对能够学习京剧的感激,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时间,专心学戏刻苦练功。
张火丁的执著打动了戏校的名师孟宪荣老师,从此张火丁开始师从孟宪荣学习程派艺术,孟宪荣可谓是张火丁迈入程门的领头人。生活中的张火丁虽然平和、寡语,学起戏来却有一股“拼命三郎”的劲头,几年下来,张火丁已经能够熟练表演梅、程、荀、张等流派的三十多出戏,比普通学员7年的时间学到的还要多。后来当人们问及火丁为什么对京剧如此痴情时,张火丁说:“比我大3岁的哥哥考了戏校后,我开始接触到京剧。我觉得京剧太美了。如果这辈子不能唱京剧,我觉得我活得一点意义都没有了。”
毕业时,当初的自费生张火丁已成为天津戏校最出色的学员,但因为不属于定向招生,她必须自找门路。历经坎坷,张火丁最后终于考入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实现了她想当一名京剧演员的愿望。
如果说孟宪荣是张火丁学习程派艺术最早的启蒙者,那么北京戏曲学校的李文敏老师则为她日后称为程派名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时候张火丁在战友京剧团,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起来,然后坐班车,倒很多次车,一直到李文敏老师家。就这样往返三年,张火丁学会了《窦娥冤》、《三击掌》和《武家坡》等多出程派传统剧目,并先后获得了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荧屏奖、全国青年京剧团、新剧目汇演表演奖等全国大奖。
命运总是格外眷顾勤奋者。张火丁以其独特的忧郁气质和纯正悠远的音色赢得了人们的青睐,被认定是程派艺术的最佳继承人,中国京剧程派艺术研究会由此郑重地向程砚秋大师的得意弟子、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荣琛推荐了张火丁。
赵荣琛当时已是78岁高龄,已经定居美国,谢绝一切演出和教学,碍于面子赵荣琛最后答应教张火丁一出《荒山泪》就罢手。但这句话很快被他自己打破,这对师徒一见如故,赵荣琛慨叹自己遇到了真正可以传承衣钵的继承人,对张火丁倾囊相授。
名师出高徒,在赵荣琛精心传授下,张火丁不仅掌握了程派最拿手的名剧名段,而且领略了程派艺术中的精髓和要领 ,使她的表演功力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十几年后张火丁作客中央电视台《戏曲人生》栏目,忆及当年那番从师经历时动情地说:“当时赵老师也是78岁高龄了,赵老师对我来说,我自己的感受就是画龙点睛的这么一个作用,并且也使我学习到了程派艺术的精髓。”
1994年,在艺术上已日臻成熟的张火丁成功地举办了首次个人专场演出;1995年调入中国京剧院;1996年荣获“五个一工程”表演奖,同年又被中国京剧基金会推荐为第二届“中国京剧之星”;1999年张火丁举办了三场个人专场演出,倍受观众和专家高度赞许,并荣获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000年张火丁被文化部授予优秀青年专家、杰出青年称号;2001年又获文化部青年京剧展演荣誉奖。
张火丁唱做念舞俱佳,不但突出了程派艺术庄重、纯正、深沉、凝重、幽远的个性,而且具有其独特的表演风格。2001年,张火丁主演了现代京剧《江姐》。在排演《江姐》之前,有人怀疑一向以悲苦形象见长的程派,能演好慷慨激昂的女烈士江姐吗?对此张火丁有自己的看法:“程派现在已经被发展到极致,我们不能永远只演前辈的《锁麟囊》。我很喜欢歌剧《江姐》,我感觉用京剧表现江姐会比歌剧更有感染力,加上江姐的个性气质很适合我,我们决定做个尝试。”事实证明这是程派表演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2002年,京剧《江姐》在国内公演获得成功后远赴德国参加世界艺术节,使程派艺术走向了世界。《江姐》在京剧界引起轰动,被认为是对程派艺术的一个发展和创新,理论界专门称之为“程腔张韵”。
张火丁一直致力于程派艺术的改革与创新。她曾成功地移植了昆曲的《秋江》和梅派的《白蛇传》,并自导自演了新版京剧《梁祝》,在继承程派艺术的基础上,大胆吸收多种艺术元素和流派风格,舞台上不仅有委婉动人的程派唱腔,也有舞蹈和现代艺术的融入,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2004年3月,她又在中国京剧院挂牌成立了“张火丁工作室”,这是中国京剧界第一个以演员个人名义命名的工作室,为京剧艺术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更大、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主演京剧《江姐》后,张火丁这位“程门独秀”又吸引了影视界的目光,2002年,由著名导演张元执导、张火丁主演的京剧电影《江姐》公映;随后,描写京剧演员生活的电视剧《青衣》在全国热播,而担任该剧京剧艺术顾问并为主演徐帆做唱腔配音的正是张火丁。
张火丁在全国有着众多的“粉丝”,据说有的观众竟然赶几千里路专门来听火丁的戏。观众喜欢火丁,喜欢她那安娴、内敛的个人气质,更喜欢她那俊美的扮相和那幽回缠绵的唱腔,有位戏迷曾以《火丁之美》为题填词一首:“云裳水袖凝神处,人间颜色如尘土。心动赋秋声,声声皆有情。 幽心照明月,明月何澄澈。澒洞月何清?拙然天性成。”这在京剧艺术低迷的今天实属奇迹。
火丁的戏迷既有各个行业的专家学者,也有普通的老百姓;既有年过7旬的老票友,也有天真烂漫的小儿郎。京剧脸谱艺术家刘增复的弟子赵永祺喜欢张火丁已有10余年了,听说她要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个人演唱会,便精心为火丁绘制了一幅脸谱。这幅图由6张侯派脸谱组成,祝愿火丁个唱六六大顺。从全国各地赶来看演出的戏迷经常给火丁捎来各种各样的礼物,一位家境并不好的河南女戏迷,因为想表达自己对张火丁的喜爱,便千里迢迢送来几十斤大米,这让张火丁格外感动。
人们之所以如此喜欢火丁的表演,是因为她心里时刻装着观众、想着观众。她曾经说过:“过去我对自己很严格,可能是想得奖,那是在很早以前。可现在我只想得观众奖,他们喜欢就是我做演员最大的幸福。”2006年7月1日晚,张火丁在河南省人民会堂在演唱《江姐》中“红梅赞”一段时突然失声,有两句唱腔没有完整唱下来,现场顿时一片寂静。演出结束后,上场谢幕的张火丁向观众深深鞠了一躬,含泪对观众说:“我对不起大家了!这是我从艺以来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请求大家原谅!”随后,她招呼准备离场的乐队回座,坚持把没有唱完整的“红梅赞”一段再唱一遍。
当张火丁唱完这段“红梅赞”后,观众起立鼓掌向火丁致意,但张火丁谢绝了剧组其他演员的献花,再次向台下深深鞠躬,含泪退场。追求艺术完美的张火丁不能原谅自己的一点点过错,这体现了她对艺术的认真、执著,体现了她良好的台风和艺德。
这就是张火丁。
现在废钢多少钱一公斤?
22日全国废钢稳中偏强。跟踪报价的245家钢企中,30涨2跌,涨价地区集中在广东、贵州、河北、辽宁、四川等地,涨幅10-60,跌价地区比较分散,跌幅10-20。目前影响因素有:
昨日沙钢螺纹出价涨50-80,下游市场需求较强,支撑废钢市场;
唐山放出环保限产的新消息,提振钢坯上调,废钢止跌回暖。
沙钢等主流钢企并未放出跌价的消息,而且到货逐渐降低,市场开始由悲观转向看好的态势。
整体来看,虽然前段时间因钢价高位成交偏低,而导致价格有小幅下调,但在经过一段时间消化之后,在需求的刺激下还是回暖之势,预测短期内废钢以稳中偏强为主。
又暴涨了!百厂齐涨,涨到4500!下游看懵了...上周现货钢价冲高回落,成交也展现疲态,按理说本周钢价理应继续理性回归。但周末钢市又搞事情,钢坯、钢厂涨价,推动今天期货飘红,导致钢价再掀涨势——
钢坯:周六连续上涨 至3570元/吨受到唐山从4月20日8时到25日24时启动重污染天气Ⅱ级应急响应、钢铁企业执行停限产消息的影响,周六唐山钢市风向标的方坯搞事情,国义、兴隆等主流厂家涨20至3550元/吨。盘中,随着下游成品材的连续拉涨,厂家对方坯追涨20报3570元/吨,截至目前维持坚挺。
钢厂:心态强硬 华东大厂最高涨100元/吨钢厂也继续强势。周日华东大厂出台新一期建材价格政策,沙老大螺纹钢上调50元/吨,高线、盘螺上调80元/吨,永钢上调70-80元/吨,中天上调100元/吨,调后沙、永、中三大螺出厂价执行4250元/吨,继续高于当地市场价。
其余钢厂也纷纷开涨,韶钢两日累计涨90元,目前韶钢、呈钢等三大螺出厂价已超过4500元/吨,水钢迫近4500元/吨。
今日部分钢厂涨价信息如下所示:广东韶钢建筑材涨70元
珠海粤钢建筑材涨70元
水钢贵阳建筑材涨50元
呈钢贵阳建筑材涨50元
黎城太行建筑材涨40元
柳钢部分钢材涨30-50元
成都成实建筑材涨30-50元
泸州益鑫建筑材涨20-40元
日钢、济钢闽源涨20-30元
长江、南钢、雨花涨20-30元
昆钢昆明建筑材涨20元
【华东】江苏:江苏钢企主稳,其中徐钢上调30-50。今沙钢到货量较前几日有小幅下降,加上昨沙钢螺纹旬价上调50提振市场,商家心态转好,考虑目前各厂到货情况尚可,预计短期本地废钢持稳为主,个别调整。
上海:今本地持稳运行,现钢板料2400-2450,冷轧料2220-2270,重废2250-2300,铁刨花2050-2100。部分场地受环保影响面临短期停收,而大部分码头、场地目前收货一般,预计短期本地废钢以稳中调整为主。
福建:今市场持稳。今主流到货一般,较上周偏少。个别压车仍有,一是源于持续性卸车压力,二是厂库偏多需求弱卸车迟缓。考虑目前市场流通货源较上周减少,预计短期持稳为主。
山东:昨日沙钢旬价政策已出,上调50-80,提振市场。近日钢厂整体到货较前几日而言稍有减少。今齐河永锋部分料型上调20-40吸货,郑家随即跟涨。预计短期稳中窄幅调整为主。
江西:今本地主稳偏强运行。九钢涨30-40涨后普通压块2030涨30,萍钢接货价部分涨60,涨后打包废钢2240涨60。成品材偏强运行利好废钢,本地部分钢厂到货不佳,预计短期本地废钢主稳偏强运行
【华北】山西:今日市场价格持稳,目前钢厂到货尚可,价高钢厂质检严格,今期螺大幅拉涨,成材价格坚挺,对废钢上涨有一定支撑作用,预计明日废钢稳中偏好
河北:今河北废钢稳中偏强。邯钢涨30、金马破碎厂涨20、唐银涨10-20、安丰涨30。上周连续跌价后,贸易商出货逐步减缓,目前各厂到货均不压车;但今日现货各品种小幅走弱,难以提振废钢持续上行;料短期废钢多根据自身到货情况,小幅调整为主。
【华中】湖南:今湖南地区暂持稳为主。近期本地雨水不断,加上成材回暖迹象,贸易商心态观望居多,出货情况平平,各厂到货与日耗基本维持平衡,料短期本地废钢窄幅调整观望为主。
【华南】广东:今本地稳中趋强,其中山佛山废钢冲料市场试探上涨20,现中山普通冲片主流2180-2230个高,小榄纯冷板料2260-2310个高;佛山普通冲料2180-2230个高,佛山机生铁2250-2300。现部分深跌客户开始回调,料后期震荡运行
【东北】辽宁:本周市场价格持稳,辽阳主流重废2300.周末唐山地区钢坯拉涨,商家出货速度有所放缓,盼涨后市,钢厂方面目前库存处于高位,加上到货尚可,短期暂无上涨可能,预计明日废钢持稳观望。
【西南】四川:连日雨水天气加上外围地区涨价影响,贸易商出货操作放缓,厂内到货一般,处于库存消耗阶段,四川地区多家钢厂上涨吸货,幅度在20-60左右,考虑目前现货下游需求旺盛,料短期本地废钢多窄幅偏强调整。
下面是4月23日废钢调价通知东北地区4月23日起,黑龙江哈尔滨大川货场废钢涨30:4-6mm以上熟铁钢件混装料2180(要求600mm×800mm);禁止带生铁,如有每降50。
4月23日起,辽宁营口嘉晨营钢废钢接货价跌20:6厚重废2200(尺寸600*1000),不含税。
4月23日起,辽宁鞍山海城东四型钢上调:3-5厚混装料2170-2220(要求600*800),暖气片2160,机铁钢件汽车前后桥2190-2240,铁丝压块2120-2160,钢筋压块2150-2230,钢丝绳1800-1880,大棚管压块2000-2060,不含税。
4月23日起,辽宁鑫业通钢基地调价:破碎料堆比重2.0以上2400,比重1.8以上2350,重型剪切大件2200,4-6厚2250,6厚以上2300,8厚以上2320,剪切料2-4厚2100,机体2050,暖气片2150,不含税。
4月23日起,辽宁鞍山源鑫废钢价格上调:剪切料1-3厚2070-2120,2-4厚2140-2170,4-6厚2170-2220,生铁钢件2170-2220,刨花2000-2060,钢丝绳1米内1800-1880,纯鸡笼小压块1900,纯铁丝小压块2150-2200,纯钢筋小压块2300。
华中地区4月23日起,湖北宜昌福龙钢铁废钢价格上调30:铸钢件、磨具钢2330,机械生铁2280,特级炉料2300,钢筋头2300,炉料一2270,炉料二2170,炉料三2120,铁销1950,钢销2050,6mm大模板2170,6mm工角槽钢2220,精统料2000,不含税。
4月23日起,河南安阳新普涨20:重废10厚2640、6厚2590、钢筋切头2580-2630、冲豆2580-2630、马蹄铁6厚2530、废钢8-12厚2440、6厚2230、破碎料比重1.5吨2440、不含税。
华东地区4月23日起,山东聊城东阿鑫华特钢废钢涨50:重型2380、钢筋头2440、工业下脚料2510、管头花料2600、薄花料2580、钢筋压块2410、含税。
4月23日起,江苏南通如皋中意废钢基地废钢调价:10厚以上40*40纯新钢板料2430,10厚50*50工角槽重废2350,12向上直钢筋2330,所以品种毛料看货定价,量大支持自提。
4月23日起,江苏沿山华润(月城)废钢调价如下:新冷轧料2420元/吨,冷轧压块2270元/吨,炉一2360元/吨(4毫米以上厚度),炉二2160元/吨(2毫米以上厚度),统废1960元/吨,钢筋压块2210元/吨,压一2050元/吨,压二1950元/吨,压三1750元/吨,普通刨花2320元/吨,粉碎料2520元/吨,整车刨花压块2340元/吨,精炉料2420元/吨(6毫米以上),同一料型的废钢,船运加30元/吨,重废停收,42CrMo刨花2570元/吨,钢刨花2620元/吨,38CrMoAl刨花2570元/吨,钢刨花2620元/吨,9Cr3Mo钢刨花2970元/吨,9Cr2Mo钢刨花2920元/吨,不是钢刨花的按普通刨花打级,块料3200-3150,H13块料7420,刨花6720,P91块料4450,P22块料3650,刨花3450。
4月23日起,江苏泰兴石桥码头上调:新钢板料40内2430-2480,新钢板毛料2430,40内重废6厚2330-2380,毛料看货定价,如发现有密封件罚款1000元,卸货付款。
4月23日起,江苏徐州金虹废钢上调20:钢板下脚料2480,钢筋头2320-2380,剪切料2220-2340,车架破碎2390,彩瓦破碎2190,花盒破碎2090,钢刨2300-2340,数控2240-2280,普屑2200-2220,长丝2160-2210,不含税。
4月23日起,江苏中冶东方(飞达)废钢下调40,调后:中一2217,中二2173,中三2120,小废一2070,钢筋压块2270,刨花压块2100,散刨花2050,压一1870,压二1820,压三1770,压四1670,压五1570,不含税。
4月23日起,浙江宁波兴钢废钢部分涨20,调后:模具2160-2460,钢筋头2260-2300,重废/铸件2240-2260,中废/汽车大梁2120-2160,剪料1740-1880,小生铁2140-2160,大生铁2240-2320,不含税。
4月23日早八点起,山东潍坊特钢涨20:重型8mm以上2480,其中5-7mm的总含量不得超过20%;特级废钢6mm-8mm价格2400;高硅生铁2480,常规6mm(不含)以下的废钢不收;密封件、易燃易爆件、油污件罚款并退回处理。不含税。
华北地区4月23日起,河北唐山盛港破碎车间上调20:剪切料,一级料1-6厚2110-2150,2-6厚特级料2230-2310(长2米X宽1.5米)。车篓子1910,车架子1970,不含税。
4月23日起,河北邯郸云途贸易武安钢厂调价:6重废2370,10个2440,16个2480,20个2510,破碎料比重1.5以上2500-2350,二级破碎2180左右,一二级混打2250左右,2-5剪切料2200-2250,汽车轿楼子自行车架子2100-2140,摩托车架子2150-2190,10公分钢筋头2650,干净不扣杂不带颜色镀锌。
4月23日起,河北唐山滦县金马破碎厂通知涨20:特级料执行2240,一级料执行2220,二级料执行2130。收料政策不变,严格控制镀锌。
4月23日起,河北涉县新天铁钢厂废钢所有料型跌20:一级破碎料2370;重废3类≧6尺寸1000×700价格2390;重废5类≧10,尺寸1000×700价格2480;钢筋头≧100价格2630不含税。
想要及时获得最新的各个废品价格行情,还请点击+关注废品之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