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是什么日子,你看过重口味的动漫是什么

天美资源网

10.10是什么日子,你看过重口味的动漫是什么?

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成人动画。

《大世界》的出现,

是以一种与大圣大鱼大护法三者,

10.10是什么日子,你看过重口味的动漫是什么

都迥然不同的姿态。

它成为了国内院线动画电影中,

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成人动画。

01 一群人的大世界

《大世界》太独特了。

它是那种单凭海报和预告片就能让我产生高度好奇的电影。

打眼一看,就知道有门道。

一个个手绘出的人物形象,有种蕴藏在线条和色彩中的烟火气。

从《大世界》清奇诡异的画风里,我看到了现实感。

影片中的商店,就像是你刚刚买过烟的那家;影片中的网吧,也像是你曾经逃课跑去上通宵的所在。

在朴素而冷峻的画面里,涌动着的是导演对于现实生活的感触与理解。

《大世界》是导演刘健的第二部动画长片。

在处女作《刺痛我》中,他就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个人创作风格。

这种风格不只是肉眼可见的“生猛”或者说“暗黑”,更是导演对这个时代独有的解读方式。

他没有俯瞰他所要描绘的世界,而是将自己融了进去。

于是,不管是看《刺痛我》还是看《大世界》,我们都能感受到导演想要灌注在影片中的情绪。

这种情绪不是怜悯,也不是愤怒。

而是共情。

故事里的人物喜悦,创作者的内心也喜悦;故事里的人物焦虑,创作者的内心也焦虑。

因此我们在《大世界》里看到了一个个鲜活而有趣的角色,他们的面孔各自不同,相同的是那份真实感。

《大世界》的故事其实很有套路,老影迷一看肯定会觉得似曾相识。

一群小人物为了金钱费尽心机,最终在一系列巧合的推动下,故事走向了谁也没有想到的结局。

正如电影海报上标语所描述的一般:我们都想改变命运,我们终被命运改变。影片真实地展现出在“大世界”下,一群“小人物”的生存百态。其表现力度不亚于真人片,甚至更加残酷和冰冷。

这样的故事类型不比青春爱情新鲜到哪里去,但导演还是拍出了一些新奇感。

这体现在三个字:

本土化。

同样的故事模板,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给人以不一样的观感。

《大世界》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这种方言普通话味道的台词和配音上最为明显。

影片中有多处颇值得玩味的台词,比如对于自由的分析(三种自由)、对于信仰的调侃(佛祖和上帝谁更厉害)等等,都带着中国现代社会的市井气。

这种市井气,是本片最迷人的地方。

《大世界》的“大”,是包罗万象的大。

众生相,是导演想要表达的主题。

在《大世界》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小人物的命运。

小张为什么要抢钱?

为了给女友整容,为了让母亲抱孙子——

我女朋友整容,整失败了我要带她去韩国重新整容我们就要结婚了我妈一心等我结婚抱孙子,我不能对不起我妈我妈为了我吃了太多苦了,我不能不结婚

抢钱,是为了爱情和孝道。

黄眼,从小热爱发明创造。

却因家境贫寒,初中就毕了业。

从小张手里把钱抢来后,黄眼对二姐说——

人啊,没有梦想是多么可悲啊今天老天有眼,送来这么一大包启动资金我要好好计划计划下半辈子喽

抢钱,是为了创业与梦想。

刘叔派出猪肉贩兼杀手瘦皮,寻找一百万的下落。

于是,瘦皮来到小张住的铁道宾馆301,大开杀戒。

后来,从刘叔口中,我们得知到——

瘦皮是个清高孤傲的人,每年花几十万供自己女儿在美国留学。

抢钱、杀人,是为了女儿未来能改变命运。

几经转折,两个桌球混混,吴力度和古洝洝,又得知到一百万的消息。

他们拿着刀,来到宾馆,走进电梯。

古洝洝对吴力度说——

我们拿了钱就去香格里拉,好不好?听说那里空气特别好!四季如春,还可以种菜养猪

抢钱,是为了理想中的诗和远方。

每个人都怀揣崇高的目的,却同时干着下作的勾当。

每个人都急于改变命运,最后却统统一败涂地。

100万元的现金,让一个个边缘人物真正走到了边缘,而命运又不断地和他们开着玩笑。

这就和电影外在的视觉风格契合了。

在真实中充满了荒诞。

小人物,大世界;小生活,大时代。

在影片中,没有一个角色有主角光环。

瘦皮、小张、黄眼等人物,都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主角其实是众人争夺的一百万元人民币。

一百万元人民币,催生出了理想,也照出了现实。

这样的故事是有力度的。

这种力度在影片中插入的那段“我要去香格里拉”的MV中体现得最为突出,在诡异的歌声中,一整杀马特风的MV出现。

初看这段《我爱香格里拉》时,我只想笑。

我以为它与《阿凡达和屌丝男》《大王叫我来巡山》属于相同类型,只是提供一种低级的逗乐子。

直到看完全片,我心中略感不对,回家又看一遍后,才渐渐明白它的深意。

这个MV,是吴力度和古洝洝在电梯里,幻想自己即将得到一百万,之后将要过上的生活片段。

演唱者一本正经,歌词如此写道——

我要去香格里拉 冲上那雪山佛塔 让冰川的融水把我灌醉吧穿越苍穹去追逐那璀璨的星月

歌词看似宏大,其实本质空洞。

这样的歌词,很像一些喊麦青年,脑海被现实局限,没什么辞藻和想象力,构思不出“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般抽象的绝句。

因此,就算他们手握名利,充其量也只能幻想自己成为龙傲天——

败帝王 我斗苍天 我夺得皇位以成仙 豪情万丈天地间续写另类我帝王篇——《一人饮酒醉》

假设吴和古拿到一百万,来到香格里拉后,他们会过上怎样的生活?

没有面朝大海,没有春暖花开。

他们将继续卖苦力奋斗,赶羊、开拖拉机,结婚并生出下一代养兔的农民。

一百万,只能让他们本就平庸的人生,变得更加平庸而已。

用当今流行的话说:《大世界》里的人物,根本问题不在于钱,而在于极端贫穷落后的思维。

更准确地说,他们是被拜金主义严重蒙蔽了想象力。

所有人都想改变命运,所有人都认为改变命运的方式,唯有一夜暴富。

酒桌上,一段揭露我们大环境,值得深思的对话——

老赵:你的新工作怎么样啊?李二:当保安其它还好,就是不自由老赵:自由?你晓得什么是真正的自由吗?李二:自由不就是没人管, 想干嘛就干嘛呗老赵:我来跟你讲讲啊,什么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自由分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菜市场自由你早上去菜市场买菜,不用考虑价钱也不用考虑当季不当季,想吃什么就买什么第二个境界,超市自由你到超市买东西,同样的,不用考虑价钱管它打不打折,只管喜欢不喜欢推着小车随便拿第三个境界:网购自由朋友,你老婆喜欢在网上淘货吧?购物车里还是成天塞满满的啊?她肯定期待哪天把购物车里的东西全买光啊什么代购、海外购、全球购尽情买这就叫网购自由!

有钱即是自由,有钱即是一切。

这样的价值观,你信多少?

问问自己的内心,就能看到我们这个社会的弊病。

《大世界》所描画的世界,正是大多数人所处的现实世界。

这个世界,它不完美。

以精神角度来看,它甚至堪称一片荒原。

破败、迷乱、物欲横流。

太多人将欲望伪装成梦想,将野兽本能误当成内心的呼唤。

但,这并不是《大世界》的全貌。

我认为,除了「钱」以外,本片其实还有另一个主角——刘健

02 一个人的动画

刘健老师

在片尾字幕中,导演刘健老师填充了不下十个栏目,尽管有几个身份是与合作者共同担任的,但导演,台本,原画,人物设定和背景设定这些决定性的工作却是一人完成的,而且,他甚至出现在了描线的列表中!网络上有估计刘健老师完成95%的工作的说法,虽无法精确量化,却几乎可以说,《大世界》是一个人的动画。

刘健,1969年出生于中国江苏。1993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随后从事当代艺术工作。2007年,刘创立乐无边动画工作室,第一部动画电影《刺痛我》获奖无数,包括义大利城堡动画电影节Fabrizio Bellocchio 社会奖、韩国首尔数码电影节绿变色龙奖及亚美尼亚国际动画电影节最佳动画长片奖;此片更被提名亚太电影奖最佳动画片,并且入围有法国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长片竞赛单元。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教师。

怎么萌生的想法?

刘健老师是2007年决定做电影的,之前都是做当代艺术,为什么做电影呢?这是经常被问的,但是对他个人来说可能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过程,因为电影它就是一个艺术创作,在07年的时候,他就觉得其他一些艺术形式,比如说绘画、摄影、装置或者其他的,已经不足够充分表达他想表达的主题,所以当时想电影可能是最合适的,因为电影是综合的艺术。

但毕竟对电影不懂,从来没有接触过,只是之前一点点接触过,给一个电影做过一些动画,然后因为我是画画出身,就干脆做动画好了,就把一部电影画出来。

其实刘健老师比较喜欢中国城市的电影,比如郊区那些生活的状态,他觉得郊区比较有意思,可以看到城市也可以看到农村,是比较中间的地带,人群也是比较多元的、比较生动的,所以他会经常在郊区走动或者有意无意去看一看,《刺痛我》和《大世界》就是背景设在小城镇中。

为什么选择一个人做一部动画电影?

刘健老师总结为无知者无畏,因为不懂动画电影本身的复杂程度或者说它到底有多难,只是他希望做一部自己的电影就这样做了,画了一张、画了两张,画五张,慢慢积累下来的。

《刺痛我》是差不多制作了三年的时间,《刺痛我》是更加纯粹的一个人独立完成的,从剧本到后面的声音,编辑一切。它是一个一边制作一边学习的过程,做了以后会发现电影本身还是有它一些专业的要求,包括动画本身也是,然后做着做着刘健老师越来越喜欢动画这个艺术形式,因为发现它有更多的可能性,动画本身还是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他觉得它是一个有魔力的艺术形式。

刚开始刘健导演曾尝试用一个小团队来创作,但他很快发现,这依然实现不了他想要的对创作的控制,他“希望每一缕线条都是我的风格”,他接受不了瑕疵,也无法让创作搭档完全理解自己想要的风格,同时也不忍心对别人太苛求。于是,他只能走上最孤独的创作之路——能自己干的,哪怕再难,哪怕再慢,都自己干。

如果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的答案总是很简单: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是的,如果足够热爱生命,就知道有限的生命应该全部用于做自己真正热爱、真正有价值的事情。

但即使明白这个道理,能做到的人也太少。因为这不仅是“个人主义”,在当下,这更是一种勇往直前的英雄主义。

作为他的信念,“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也必然会渗透在他的作品里。

所以,在他用独特笔触描绘的颓败、残酷、黑色、疏离之后,其实是伤感和浪漫,是真正的美,是他藏起来的对现实沉静而温柔的目光。能看到这层的观众很少,但还是有。

所以,在《大世界》中,他引用了托尔斯泰的一句话,用在了开头,但也是这部黑色喜剧真正的“结局”:

春天依然是春天。

刘健的绘图板,他用它做完了两部电影

为什么农村非要隔几天一次赶集?

在农村里的集镇上,最热闹的就是赶集了。农夫这边赶集也叫“赶圩”,其并不是每天都赶集的,其中每个月逢2、5、8这几个数字就赶集,比如2、5、8、12、15、18等等都是赶集的日子。

当遇到赶集的日子了,镇上各个村里的人,如果有需要就会镇上来,当然有些人会为了看热闹,也来镇上玩耍。小时候就很喜欢去集市上玩耍,哪怕什么都不买,光是看着也很有意思。在当时也很好奇,为什么农村非要隔几天一次赶集,难道不能天天赶集吗?

赶集其实早在汉朝初期就开始萌芽,当时人们去集市上交易是没有时间固定的,长期以往会出现一些好的农产品遇不上真正需要的人,这就会导致,自己辛苦种出来或者捣鼓出来的优质农产品,

运气差一点就总卖不上好价钱,而需要的人又可能花了钱还买不到称心如意的商品,所以很不公平。为此,汉朝初期的陆贾和陈平这两位著名政治家通过官府明令规定,二五八或者三六九为农民交易的固定日子,这就是赶集的前身,其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公平。

1以前穷没有钱,小时候我们老家是5天才有一个集,买个衣服鞋子啥的都要等几天,想到可以赶集了头天晚上有时候都会高兴的睡不着觉,可能是以前穷的原因吧也不舍的花钱都是买些必须要用的东西,有捡个便宜都是下午去东西都还便宜点!

2没时间,以前家家都种地天天有干不完的活也没时间天天赶集天不亮就干活天不黑不回家的!

集市里的商贩大多数主业还是务农。农村集市上的商贩主业还是务农,有的把自家的农产品直接拿到集市上卖;有的则到城里进货,然后拿到农村来卖。买卖归买卖,农民的主业可不能忘了。很多时候还没到中午,该散的就都散了。下午还可以去田地里做农活,一点也不耽误。

买东西的人也很忙,上午把该买的东西都买了,下午还得下地干活。你商贩想多卖一会儿,也不会有人买了。

一说起农村的集市,大家都想到的是戴着面具开着音响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卖羊肉串的,还有各种各样地方特色小吃,还有小朋友玩的套圈,打气球等游戏,很多人都是在集市上给家人买衣服,毕竟集市上的衣服便宜,不过质量真的不怎么样,

集市上的东西,大家就图的是便宜图个开心,农民们挣钱也不容易,美好的东西总是短暂的,如果天天都是赶集,那就不叫赶集了,那应该叫菜市场。

520有哪些含义?

醒醒吧!越来越多的520情人节,正在毁掉你的一生幸福

在刚刚过去的那一天,无论是朋友圈还是各种广告,都充斥着“520”气息。

关于520是什么意思,大家心知肚明,总之又是一个中国本土化的情人节。

近年来,类似的情人节真是越来越多了。

曾经的情人节+圣诞节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于是白色情人节、七夕、520、双十一……

基本上除了清明节,什么日子都可以当情人节来过。

所幸一年只有12个月,否则13月14日肯定又是情人节了。

很多的自媒体大V们,也会给大家介绍如何过好这样那样的情人节,如何拥有仪式感。

但当我坐在厕所思考了5分钟之后,突然感觉哪里不太对。

越来越多520,难道不是正在毁掉中国人的婚姻幸福吗?

谁会成为情人节的受益者:妹子?不,是商家

从表象来看,无论是任何一种情人节,最终受益的似乎都是女孩子们。

毕竟当某个节日到来,女孩子可能睁开眼就会发现男友给自己发的红包,亦或者上班的时候收到恋人送来的礼物。

当然了,这几年也有很多妹子意识到,情人节不是自己单方面享受的时期,所以她们也会精心挑选礼物,亦或者跟对方享受浪漫的晚餐,于是大老爷们也都成为了情人节的受益者。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当妹子们收到红包之后,这笔钱显然是不太可能长期存下来的。

而在各类“情人节”,只要出去约会,必然少不了各种各样的花钱。

这一天,买花的价格要翻倍,晚餐的费用要暴增,甚至酒店都会借机开出天价套房……

不仅如此,很多商家还要利用这些情人节,铺天盖地推出各种各样的商品和服务。

总之,不准备好一大笔钱的话,估计想要顺利度过情人节都很难了。

所以说,情人节真正的受益者,自然就是广大的商家了。

只要打出各种仪式感、相爱一生、浪漫永恒的标语,就能有无数人过来抢着送钱……

这种好事儿,当然是多多益善了。

因此,每当出现一个新的情人节时,我们都会发现商家绝对是第一时间响应的群体。

甚至于,如果没有足够的情人节……那么就多去打造几个情人节便完事儿了。

情人节泛滥,究竟会造成这样的危害?

本来嘛,商家做营销并不是什么坏事,我本身对品牌推广也很感兴趣。

但是凡事都该有个度,一旦变得过火了,那么就会出现诸多的隐患。

1.形成攀比心理,背离了爱情的本质

什么是爱情呢?

至少从性质而言,这应该是属于两个人之间的私密事儿,容不得第三者介入。

但正因为现在各类的情人节变多了,爱情反而看起来更像是一场“真人秀”。

例如,520这天到来之后,我们打开朋友圈看到的就是各种截图。

截图的内容基本千篇一律,都是价值520甚至1314元红包,然后双方说几句甜言蜜语。

至于这一天后面的时间,估计也少不了你的好友分享自己跟恋人的各种吃吃喝喝买买。

当然,酒店直播是不会有的。

这样的结果就是,一对情侣整整一天的虐狗行为,仿佛只是为了炫耀。

两人的爱情,也变成让朋友圈里的人点赞、评论祝福、羡慕嫉妒恨的“工具”。

更重要的是,如果大家都只是发发红包也就罢了。

但如果我们这一天发完红包之后,发现XX好友带着女朋友开豪车兜风,XX好友和男朋友说走就走,去国外旅行……

会不会让大家有种不平衡的感觉?

人嘛,都是喜欢攀比的,很正常。

马克思曾经说过,当大家都在住破旧的小房子时,没人会抱怨。

可当大家都在住漂亮的小房子,而旁边有人有了座大房子——那么矛盾就要出现了。

再加上,商家往往会故意利用情人节,打造各种各样需要花费甚多的“仪式感”活动。

不去某某地方打卡,就是不忠实于爱情;不在某某地方吃晚饭,就是伤了对方的心。

这样一来,其实对情侣而言也很累。

每到类似的节日时,就要考虑怎么给对方惊喜,怎么用最巧妙的方式展现朋友圈的存在感。

一旦做的不如别人好,可能接下来好几天都要闷闷不乐,两人发生争吵。

唯一获利的商家,倒是可以大赚一笔,至于你们情侣间的矛盾……

关我屁事?

2.掏空钱包,破坏稳定的爱情生活

对很多父母辈的人来说,他们并没有被消费文化所洗脑,所以生活都比较节约。

可如今的年轻人更加喜欢月光生活,没什么储蓄习惯,花呗白条才是好朋友。

这种不给自己留后路的结局,不妨参考一下目前的美利坚。

老美的国民一个个都不愿意存钱,结果疫情爆发没办法工作,傻眼了吧?

所以现在就出现宁可不要命,都要出门上班的场面,你说看着吓不吓人。

咱们国内倒是没必要太担心疫情的问题,可摆在情侣面前的考验是:

除了情人节浓情蜜意,两人在一起更多还是需要生活上的磨合。

生活嘛,不花钱怎么行,柴米油盐酱醋(奶)茶哪一个不要用银子买?

既然前面提到,大多数人都无法逃离攀比的心态, 那么就会存在进一步矛盾:

520这天发个大红包很爽,再出去浪一圈也很过瘾……

然后呢?这个月接下来是吃土呢,还是吃土呢,还是吃土呢?

你说学生时期,还可以靠着父母来兜底,浪就浪一把。

等到真的谈婚论嫁,必须考虑婚后生活问题了……

得,两人本来花钱就大手大脚,又被各种情人节掏空了钱包和身体。

这下子,不发生大量的矛盾才怪呢。

钱不是万能的,但有钱能解决大多数的问题。

古人都说贫贱夫妻百事衰了,但老祖宗好歹还知道存钱呢。

在情人节的时候跑朋友圈虐一天的狗,结果没过多久分手了,离婚了?

这不是黑色幽默了嘛!

3.过多的仪式感,将导致中国人不敢结婚,结了也要离

中国的离婚率正在逐年攀升,而结婚率也在以惊人速度下滑。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自然很多,比如说高房价,或者是天价彩礼。

但与此同时,年轻人的生活被商家的消费文化左右,同样导致他们不敢结婚。

各种各样的情人节,都在鼓吹“新生活方式/姿态/姿势/法则/花样”。

但无论名词怎么新颖,听上去怎么诱人,本质上还是一个词:掏钱。

为了短暂的仪式感和朋友圈点赞,就大手大脚地花钱,花钱,花钱……

而且,商家可不仅仅只是针对恋人,就连婚后夫妻们也都一样不放过。

根据我的观察,除非家里开矿,否则大多数人结婚之后,生活都会有压力。

毕竟要考虑房贷车贷,养儿育女,生活上各种开销成本的问题,再像年轻时候那么浪……

不开玩笑,真要吃土的。

可是没有办法啊,攀比的心理让我们始终没办法放下面子问题,就是要追求仪式感。

那么,当大家发现自己花光了钱,每个月再被贷款弄得喘不过气之后……

能不产生矛盾吗?

举个例子:

本来如果能少把钱用在这些虚头巴脑的仪式感上,那么也许夫妻俩可以做到每天早饭跟中饭在外面吃,晚饭甚至也可以叫外卖。

但是在各种情人节花光了钱之后,就只有自己买了菜在家做饭,然后还要洗碗,洗碗,洗碗。

很多夫妻就是因为洗碗问题离婚,真的。

有数据显示,感情不和是导致离婚的主要原因,而不是出轨跟家暴。

什么叫做感情不和呢?难道大多数夫妻不是因为爱情才决定结婚的吗?

就因为,婚后生活不可能再和婚前那么讲究“仪式感”,没有那个经济条件了。

一旦没有钱,就要去自己做很多的事情,就会觉得累,会烦躁,会失望。

反过来说,如果一对情侣在恋爱的时候就足够理智,不被商家洗脑,不去追求虚无的仪式感。

那么至少他们比起那些整天朋友圈虐狗的人来说,要更有底气面对婚姻生活。

遗憾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愿意追求仪式感,宁可剁手,也要花光每一分钱。

长此以往,中国自然不会有人再愿意结婚,就算结婚了也要矛盾重重。

我当然不是说每个人都必须结婚,一辈子以单身贵族形式不断尝试和不同的人恋爱,也没啥。

但单身贵族的前提,是你有资本在20岁的时候浪,50岁的时候一样能浪。

可商家已经用仪式感拿走了所有的钱,当你在中老年时期突遭大病或者意外时……

父母已经不在,身边又没有一个长期相濡以沫的伴侣,甚至养的狗都要因为挨饿而跑路。

到了那个时候,几十年前朋友圈里的点赞又有什么用呢?

为什么都是老人去子女家轮流住?

因为子女也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孩子需要照顾。抛家舍业去伺候老人当然很好,但现实逼的你不得不让老人来自己家。

至于题主说的:

为何不合力买一个房子或者让老人在老家住,固定一个地方,然后子女轮流陪伴在老人身边,照顾她呢?

这就是现在大部分老人养老的常态,目前大部分的老人都有自己的房子,有住的地方,不存在再给老人买一个居住....

说说我们村的几个养老的情况吧。

1.老人自己住,子女轮流伺候

这是我们村大部分老人的状态,有自己的老房子住着,老人能平时能自己做饭能照顾自己,子女经常回来看望照顾。老人住自己房子住习惯了,不愿意住陌生地方;老人会觉得住到子女家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也不想给子女带来麻烦...

我姥姥和我奶奶都是这样。我奶奶村里有自己的房子住,离我家100米左右,爷爷去世后爸妈想让奶奶搬到我家住,奶奶不愿意。她说她自己住宽敞习惯了,而且离着也这么近,没必要..现在她腿脚不利索,依然不愿意过来。我妈就几乎每天都会过去一趟看看,送点吃点用的,我俩姑姑回来的不算勤快,觉得有我妈在她们也放心。奶奶也从没提过想去俩姑姑家住,农村老人的思想,养老不靠闺女...

我姥姥那边也是,之前冬天我妈和我一个舅舅轮流接她来住,舅舅家住楼房有供暖,我话我爸妈特意理了个电暖炕给她、、她每次住一阵就心心念念想回家....在她心里那才是她自己家,子女的那里再好也是外面。而且在舅舅家住,她下不去楼,就只能在家呆着;在我家住倒是能上街站站,但一个人也不认识....我家离姥姥家0里地,我妈现在2-3天回去一趟;我小舅舅住在县城每周回去一次;我大舅给我表哥看孩子去了,一年撑死回来一趟;小姨家现在也在县城,差不多至少两周;大姨家也10里地,但最近回去少,姥姥一直念叨大姨,大姨家条件不好,天天上班舍不得休息....

2.老人轮流去子女家住

也有,但不多,大多是平时没法照顾自己的老人,被子女轮流接去家里照顾,有半年一轮的也有一年一轮的...一般都是儿子家轮,闺女家偶尔接去住一阵...我们那边农村养老都是靠儿子。。

我干爹家是这样,弟兄两个,还有俩妹妹(我叫姑)。干爹排老二,老大前几年得病去世了,剩下大妈带着几个孩子过活;大姑家离得不算远,小姑一辈子没结婚,前几年也去世了...现在是老太太轮流在大妈家和干爹家住,一家一年...老太太年轻那会儿心眼儿偏的厉害,心眼也不好,事儿巨多,两家都不爱伺候...老大家条件差,住的时候只管吃饱穿暖,冬天炉子都不给;干爹家条件好,干妈顿顿给她做好吃的,但就这都赚不出好来,老太太没事儿就闹挺要去村委告状...老太太去年吵吵要去大姑家住,但大姑要伺候瘫了的公公要给她儿子看孩子,没精力再伺候她就没让去,老太太骂了好几个月大姑没良心...

3.老人住养老院

这几年才开始兴起来的。养老院算是政府给农村老人的惠民政策,有财政拨款但也需要再掏一部分钱...这种适用于老人有退休金,或者家里条件好点的家庭,当然还得老人自己愿意...

村里有两家老人是在养老院里,有一家是老人有退休金,差不多刚好够补养老院的钱,另一家是二儿子有出息能挣钱,出钱给老人去住。。养老院这事儿褒贬不一,有的觉得挺好,起码老人吃住不错冬天还供暖,还有人照顾;也有相当部分人觉得让老人住养老院就是不孝~~刚说儿子有钱那家,两个老人也是在养老院去世的,火化后拉回家出殡..

4.不养

嗯,村里有两家畜生不养他爹妈的...不想说,恶心...

荷....呸!!

总结:养老的方式不重要,老人在哪儿住也不重要,只要让老人老有所依,安享晚年,就是好的....

末次月经是十月五号?

很高兴为您答疑解惑!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因为怀孕后,每个孕妇都想知道自己的预产期。一方面,可以估计自己大概在什么季节和什么日期生产,可以根据天气状况准备待产包。另一方面,可以根据预产期做生产规划,比如饮食规划,孕检规划等。

末次月经是十月五号,该怎样算预产期?

我们常说的“十月怀胎”是从女性末次月经来潮的第一天算起,每7 天作为 1 周,每4 周算为 1 个月,这样孕期达到 40 周就是 10个 月,即 280 天。而我们常说的预产期是根据女性的末次月经来潮的第一天进行推算的,是一个粗略的估计值。我怀孕的时候,医生问了我末次月经来潮的时间,就是这么推算出的。采用公历法,也就是阳历,公式非常简单,称为“减3加7法”就是用末次月经来潮的月份减去3,用日期加上7就可以推算出预产期。比如我的末次月经来潮的日期是2009年8月8日,那么我的预产期就是下一年即2010年5月15日(月份:8-3=5,日期:8+7=15)。另外,1至3月份怀孕的孕妇,可以用月份加9,日期加7的方法来计算,例如,如果你的末次月经来潮日期是2018年1月1日,那么你的预产期则为2018年10月8日(月份:1+9=10,日期:1+7=8)。当然这只是大略估计的预产日期,有时候很准确,有时候会提前或延迟,原则上提前或延迟7-15天左右都是正常的。我当时预产期是15号,提前了10天,5号就生了。根据你的描述,你的末次月经是2018年10月5号,那么根据“减3加7法”公式推算,你的预产期为2019年7月12日(月份:10-3=7,日期:5+7=12),你生孩子的时候正好是夏天,天气很热奥,请做好孕期孕检,并准备夏天的待产包。

总之,预产期的计算通常根据末次月经来潮的第一天推算的,具体就是用月份减3或加9,日期加7的方法计算。你的末次月经是2018年10月5号,根据“减3加7法”公式推算,你的预产期为2019年7月12日。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祝好孕!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